第一篇:尧治河新农村建设验收汇报
尧治河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我们尧治河村地处保康、房县、神农架三县(区)交界处,平均海拔1700多米,面积33.4平方公里,164户、649人。“四月雪,八月霜”,是这里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过去我们村是全县有名的特困村,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我们凭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炸石,修路开矿,改田建园,筑坝办电,彻底改变了贫困面貌,成为全县“首富村”,跻身全省500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不断探索科学发展的思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到2008年底,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亿元,上交税费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
一、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描绘新农村建设蓝图。把科学规划放在新农村建设首位。为搞好规划,我们先后到南街、华西、大寨等地参观学习,请全国“三农”知名专家和清华大学、湖北大学教授、研究生亲临指导,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尧治河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了“把农村当作城镇建、山水当作园林建、庭院当作花园建”的基本思路。同时,我们坚持集体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对村庄建设规划图纸,广泛尊重群众的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突出产业发展,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关键。我们依托丰富的水电和磷矿资源优势,走矿电结合之路,先后投入830万元,建成年产17万吨的三个矿粉厂和25万吨的配矿厂,实现了磷矿资源的精深加工和电能的转化增值。兴建五座梯级电站,收购了县内五座电站,总装机达2.4万千瓦,年创产值3000万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收购了县内翁泉酒业公司等多家国有企业,并走出去发展,买断房县野人洞、野人谷景区50年经营权,投资6000多万元在房县建起了四星级大酒店。村级企业总数由原来7家猛增到22家,企业由原来单一的磷矿生产和水电扩展到磷化工、酒业、旅游和服务业。为做大做强,2007年我们对村属企业进行改制,将磷化工和水电两个优势企业联合成立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把所属企业组建成湖北尧治河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两个公司正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准备整体包装上市。
(三)改善基础条件,搭建新农村建设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投资近1亿元对村内83公里道路进行扩宽、硬化,并安装安全防护栏。建大型水塔4座,使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建成了“宽带网、电话网、电视网”三网合一的通讯设施,使村民看上了100多个电视节目。投资200多万元兴建龙门广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同时,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坚持矿开到哪里,水土治理到哪里,树就植到哪里。全村恢复植被700多亩,造林1400多亩,一个花园式的矿山、绿色矿山正在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既使尧治河成为适宜人居的好地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尧治河参观、旅游。
(四)坚持统筹和谐,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尧治河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为了让村民共享发展
成果,我们从解决群众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入手,从根本上消除不和谐因素。村里早在1996年就免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设立“升学奖励基金”。目前,8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楼房,高标准建起了村级卫生室,全面普及了初级卫生保健,免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立了集扶贫、福利和服务于一体的“三福”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让智力低下的“哑糊”自食其力,年人平收入1.2万元以上,使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村里拿出100多万元,建起了襄樊市第一家村级福利院,配齐了生活设施,集中供养孤寡老人,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时,我们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面开展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村里的实际制定出了尧治河的“荣辱观”;在全村创新开展“五星党支部”、“五星企业”、“五星员工”、“五星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形成健康、向上、文明的新风尚。多年来,全村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赌博、无偷盗、无封建迷信、无群众上访的“六无”目标。
二、几点体会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尧治河的新农村建设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解放思想。什么是解放思想?我们理解为“敢想”就是解放思想,“实干”就是解放思想。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贯穿了解放思想这根主线,从创造条件开矿办电,到走出山门开放开发,再到多业并举跨越发展,都是思想先行,想到了就干。
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团结奋斗。团结是奋斗的基础。不管是在最初创业的艰难时期,还是在多业并举跨越
发展时期,干部群众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奋斗,达到了“干部不怕吃亏、群众不怕吃苦”的高尚境界。
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实施人才战略。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如果说尧治河当初创业最缺的是资金,那么我们加快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人才。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在收购资源和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收购人才,打造尧治河人才高地,使我们赢得了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四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我们把发展集体经济放在重要位臵,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农业和企业发展,统筹集体和个人发展,统筹当前和长远发展,统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出台惠民政策,调整分配方式,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三、今后发展
今后,尧治河村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矿化强村、旅游活村、生态兴村、水电稳村四大战略,显著提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水平,精心培育现代农业、现代企业、现代农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新农村建设始终。一是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养殖业、蔬菜产业和劳务经济,促进农民人均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在农村
基础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今年要启动罗匡套、马面河和火石沟等三条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三面洼、雷打岩、滴水岩三处自来水。同时,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医保,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村民走上通畅路,喝上放心水,过上像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三是在环境整治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我村环境卫生协会的只能作用,在全村深入开展“五清、五改、五通、五进”活动,搞好垃圾、粪堆、柴垛、路障、院落的清理;抓好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散放散养工作的落实;使全村农户通宽带网络、通硬化路、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手机信号;让现代理念进家、先进文化进家、致富信息进家、文明习惯进家、村规民约进家;在农户中广泛开展“五比”和“四不说”活动,发动村民比院落、比厨房、比厕所、比畜禽舍、比被褥干净和不说脏话、不说粗话、不说迷信的话、不说传谣的话,实现道路净、庭院净、村庄净的“三净”目标。四是小区规划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通过精心安排,稳步推进,合力建设,使两个居民小区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管理、高速度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五是在创新工作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在投入上,进一步完善“以奖代投”和适当补贴机制,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在帮建上,推广实施激励政策,调动农民参与帮建的积极性;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村企共建的新途径。完成“两园两区两条路,三水五证百栋楼”项目
和“四个六”经济指标,即实现收入6亿元,融资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千元,实现税费6千万元的目标必须完成。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再造一个尧治河,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100%的农户住上别墅新房,60%的农户拥有轿车,100%的农民转化为员工,达到生产非常发展、生活非常宽裕、乡风非常文明、村容非常整洁、管理非常民主,使尧治河成为中国山区第一村,成为名符其实的山区新农村建设典范。
第二篇:尧庙镇新农村建设及
尧庙镇新农村建设及“158”帮扶工作巡礼
华语祥影创作室
发布时间:2011-07-27 来源:本站
汾河岸边展鸿图
——尧庙镇新农村建设及“158”帮扶工作巡礼
帝尧,一个千古传唱的名字;
尧都,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尧亩,一个令国内外华人敬慕的地方;
汾河岸,狭长而肥美的沃土;
尧王台,响亮而传奇的名称;
尧庙镇,厚重而新兴的名星乡镇。
文明之源谋发展,汾河岸边展鸿图。2010年9月,还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走近了尧庙,走近了尧庙镇的新农村建设,农业大调产及“158”帮扶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了尧庙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力度,感受到了尧庙人民的伟大,感受到了帝尧故里新农村新变化新气象。
一、依托区位优势,谋篇布局大手笔
尧庙镇位于我区南部,东临临汾飞机场,西滨汾河,东连市区,南接襄汾县,地理位置优越;霍侯一线路穿镇而过,108国道滨河西南路东西相狭,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坐拥尧庙、华门景区,东临丁陶遗迹,远望尧陵,西连仙洞沟,南通丁村民俗博物馆,此瞻大中楼,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镇辖有12个行政村,20000余口人,耕地19600亩,总面积31.7平方公里,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1999年即被原临汾地区确定立为卫星示范镇。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尧庙镇党委一班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借“158”帮扶工程之春风,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谋篇布局挥就大手笔,一是确立了2010年镇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结合尧庙实际,以深化农业调产和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发挥人文区位优势、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努力改善民生质量,规模发展三大区域产业,全力实施农业调产,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五新”工程,推动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新尧庙。二是谋划全镇产业发展路线图,即结合尧庙产业发展实际,确立以东赵、西赵、郭村、乔村为主的房地产商贸旅游区,以杜村、伊村、神刘、下靳为主的观光生态农业开发区,以尧庙、王庄、大韩、金井为主的仓储物流汽贸区,三大产业区域逐步形成尧庙社会经济发展的增收核心和产业基础。区域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项目发展快速。利用城市扩张和市、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带动全镇新农村建设,借助工业物流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强镇;抓住“158”帮扶工程这一千载难逢的大机遇,使全镇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农民收入有一个质好的跃升,三是进一步明确本全镇努力目标,那就是以深化农业调产和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全力实施“五新”工程,着力推进尧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新尧庙,实现新跨越,圆满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加快发展,团结拼搏全力实施“五新”工程,努力建设高效、勤政的人民政府,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综合指标是:
立足优势、加快发展、建设新尧庙、实现新跨越,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4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8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注重示范带动,全力建设新农村
今年以来,尧庙镇紧紧围绕“四坚持四注重”,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倾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连片区,以乔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尧庙、杜村、伊村、郭村、金井等村,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乔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尧庙、郭村、杜村、伊村成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金井村成为生态建设示范村。
在乔村,注重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总体规划制定、基础条件改善等重大问题决策上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按群众意愿办事,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当主人、唱主角,激发和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出全民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氛围。
同时邀请上级有关部门,对村庄整体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并认真按照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乔村新村建设,总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130亩,绿化面积达40%。先后建成可供226户村民居住的住宅楼8栋,每户120m2(格局三室两厅两卫),停车位200余位,现村民居住率已达50%。通讯、医疗、电力等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善。每户还配装可视安全单元锁、安全门、摄像头;清洁专业队定时打扫,确保小区无杂物;饮水采取双回路,自备净化自来水系统,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村民的健康饮水问题;投资80余万元建成了党员办公楼,文化、健身、娱乐综合楼,现已投入使用,为党员和群众的闲暇时提供了学习、健身的好场所。在结合旧村搬迁的同时,镇党委、政府根据本村区位优势,对旧村进行商业开发,总投资2亿元的尧庙国际商贸城,现已挂牌,并破土动工,标志着晋南最大的商贸城落户尧庙。
在尧庙村,新村建设总投资7000万余,已启动6栋住宅楼,总面积40000平方米,以切实解决村民住房难问题。投资200余万元,修建长20米、6米的道路8条,方便村民出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在杜村,先后投资100余万元硬化村内大街小巷共计7.3公里,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率达100%。同时,在主街道安装路灯60盏,并对主街道进行绿化,绿化率达28%。全村已接入城市自来水,使用率达100%。村内还设有了垃圾池,成立了专业卫生环卫队。建成了标准化卫生所、学校、文化活动室、休闲健身广场、便民连锁店、综合服务中心。村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伊村,投资20余万元,硬化治理了南门破260米,硬化村内主街道13条。投资3万余元,对村内所有主街道全部安装路灯,主街道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投资50万元为全村安装自来水,解决650户村民群众的饮水问题。投资5万余元,在村内安装全民健身器材10套,投资万余元建立文化娱乐室,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投资10余万元,完成了农村甲级卫生所的建设。建成农民书屋1个,添置了农村适用技术书籍1500册,配备了电视,电脑及投影仪等设备,组织村民接受远程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在郭村,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出村道路、电力增容、城市自来水对接、村民文化小广场四项基础民生工作,广大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
尧庙镇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确立了以乔村、郭村为主的房地产商贸旅游区,以杜村、伊村为主的观光生态农业开发区,以尧庙、金井为主的仓储物流汽贸区。三个区域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项目产业发展迅速,已逐步形成尧庙社会经济发展的增收核心和产业基础。
郭村的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尧庙村、金井村的仓储物流汽贸业,己入驻企业30余家,使全镇50%以上剩余劳动力得到就业,村民三产收入明显增加。
杜村、伊村,大力发展观光生产农业。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按照“科技示范、区域带动、生态优先、资源整合”的原则。3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建设已全面启动。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新修主干道4.7公里,支路12.4公里,防渗渠道20公里,完成植树4.08万株,基本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配套、林成带的园区基础建设框架。
三、重推生态农业,汾河岸边展鸿图
尧庙镇十分重视生态农业,依托汾河滩涂,重点建设尧王台农业示范区中心,在全镇保持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下靳蔬菜大棚区和临汾市三农奶牛养殖公司(下靳奶牛场)建设。
尧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省农业开发办重点扶持项目,规划总面积1万亩。园区共划分为3个功能区,分别是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带动区。核心区占地面积3000亩,规划30个方格。其中有蔬菜、花卉苗木、采摘果园、水产养殖、垂钓休闲等现代农业旅游、生态、观光功能。从去年至今,核心区累计投资4180余万元。油化、砂石化园区道路28公里,防渗渠道21公里,新增日光温室500栋。核心区4.7公里主干路和12.4公里支路的一期绿化工程已全部完成。主干路按一路两沟十行树,六个树种,乔灌花草相结合设计,园区基础建设框架已经形成,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日建成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惠民工程,展示“帝都农耕,休闲美地”的形象,将成为尧庙镇新一代农民的现实。
下靳蔬菜大棚区的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农民自筹资金,建设大棚;二是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协调资金筹建大棚,然后进行市场评估后,承包给农户经营;三是采取公司加农户模式,由公司统一建大棚、育苗、提供技术、水、电、农药、化肥等,雇佣农民进行生产,实行联产计酬,年终超产奖励。通过努力,现已发展日光温室100栋,凉棚460栋。预计再用2-3年时间,可引资5000万元,发展日光温室1000个,年创利润3000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500个。下靳蔬菜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精品农业致富农民的跨越发展之路。
临汾市三农奶牛养殖公司,位于尧庙镇下靳村,是临汾市奶牛养殖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公司现有员工60人。主要采取公司+养殖小区+养殖户的模式,小区奶牛存栏由原来的110头,发展到现在的500余头,由原来的奶牛场工人7户,发展到30户,由当初的占地30亩护建到现在的150亩,产奶量由原来的不到1吨增加到现在的4吨,并且与蒙牛集团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为加快农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有基础上,尧庙镇计划将其扩建成为千头奶牛科技示范区,由原来奶牛500头发展到1000头,奶牛30户发展到50户,奶量4吨增加到10吨。还将成立肉牛厂、千亩饲草饲料革地,打造以条为主、条块结合、专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新型农村企业。
四、“158”展风采,帮扶工程结硕果,工作队不辱使命,牢记宗旨。
尧庙镇共有9支“158”帮扶工作队,所根农村,献身帮扶,全面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自2010年3月8日,镇党委、政府召开“158”帮扶工程对接启动仪式后,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长、尧庙工作团团长崔部长,区政协副主席王主席还多次深入各村,并对搞好尧庙镇“158”帮扶工程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尧庙工作团的8支工作队自对接启动仪式后,积极深入到所帮扶村,进村入户,深入到田间地头,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查研究,找准了所帮扶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乔村利用旧村建设国际商贸城。尧庙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金井建设生态园林村,神刘整治村容村貌。尧都区委组织部长崔山原对乔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多次到乔村做调研,询问有关新村建设遗留问题、二期工程及尧庙国际城进展情况、村民的生活状况,了解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3月30日,在崔部长的积极协调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尧都区四大班子及各局领导在金都花园召开了尧庙国际商贸城项目论证会。市委书记谢海一行在乔村对国际商贸城项目进行了调研。充分肯定了乔村商贸城工程。
尧都区委党校校长王月喜,针对神刘村村内街巷“晴天一地土,雨天一身泥”的现状,充分利用政策性补贴,动员村民和境内企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筹集资金150余万元,硬化村内主街道,筹资6万余元,装修了党员活动室并配备了电教器材。
尧都区人事局局长田海兰多次去金井进行了帮扶指导,针对村里目前急需绿化的现状,帮助联系林业局,为金井村解决树苗问题。现在金井村生态园村绿化任务已全面完成,主街、街巷、公共设施周边、农家庭院已全部绿化,共栽杆塔松300棵,云杉150棵,红叶李150棵,北海道50棵。投资40余万元建设生态园林村,打造了“生态村”;投资20余万元,逐步完善文化广场,着力谋划创办经济实体,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投资10余万元,建设残疾人活动场所;投资270余万元,硬化了长1800米,宽8米的村东村西道路。投资5余万元购置了2辆卫生保洁车、消防车;改厕150户。投资10余万元设置了图书室、监控室,开辟书报阅览室,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银河超市董事长秦福根亲自带领企业工作人员工,对下靳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考察,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与方案。帮助完善了便民超市,帮助修建了自来水管道。帮助下靳村转移剩余劳动力30名。投资5万余元,拓宽长2000米,宽10米的村西路,投资5万余元改造了村南电灌站机房;投资5万余元改造下水道300余米;投资40万元,发展大棚菜70亩。
西赵、尧庙、大韩等村在“158”帮扶工作队的强力帮扶下,新农村建设得到大力加强。
新尧庙、新气象、新蓝图、新画卷。汾河岸边的尧庙镇,生态农业是亮点,物流汽贸是强项,旅游观光是推手,引资招商是首要,强镇富民是目标,不久的将来,一个欣欣向荣,民康物阜,生态富裕的经济大镇、宜居首地将呈现在尧都人面前,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汇报
北 港 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汇报
一、着眼全局,谋划思路促发展
北港镇现有36个行政村,其中26个村没有集体收入,与我区其他镇相比,我镇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差、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按照“稳定、发展、提高”的六字方针,制定“生态立镇、特色富镇、科教兴镇、工业强镇、依法治镇”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两区”、“两山”、“两万亩”和“五个基地”,即进一步完善姚周寨工业小区和河东工业小区 “两区”,开发包装寺尔山、六罗山“两山”旅游资源,实现万亩花生种植带和万亩核桃种植带“两个万亩”,壮大河东奶牛基地、南王庄核桃基地、大旺庄蔬菜基地、西连峪爱宕梨基地和刘峪酒葡萄基地等五个种、养殖基地,使园区工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近郊生态旅游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集约化、规模化的高科技新型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继续完善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营造稳定、和谐、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环境,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发展
(一)观念为先,培育开拓创新、思想超前的农村建设新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超前的思想是基础。虽然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和困难,但我们也有很多潜在优势。我镇紧邻城市中心区,并有着近60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发展城郊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城市扩张,我镇基础设施条件在不远的将来会彻底改变,这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大笔可用资金,而且会进一步提升我镇的招商水平。今年初,我镇根据“十五”期间的发展成果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区委提出的打造“北方滨海名区”的宏伟蓝图,高标准、高起点地制订《北港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纲要及实施方案》,同时,组织村干部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和外出参观考察,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涵。农村群众的保守、畏难的观念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变,也使干部群众的思想、热情凝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上,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
(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三个产业均衡发展的镇域经济新格局
夯实第一产业,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使集约化、规模化的高科技新型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基础。一是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重点,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五个种、养殖基地为龙头,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先进的科技改造农业,用新型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发挥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二是继续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种植。发挥万亩花生种植带和万亩核桃种植带的辐射效应,使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种植规 模化再上新台阶,提高农民收入。三是以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为途径,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以扩大农民的非农收入为富民重点,着力实施“三大致富工程”,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较往年有大幅提高。实施“创业”致富工程,鼓励支持农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的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在全镇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具有雄厚资本实力、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农民企业家;实施“转业”致富工程,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通过组织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培育具有现代知识、现代本领、现代风貌的新型农民,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安得住、能致富,今年上半年,已举办培训班14期,累计培训农民超过1000人次;实施“产业”致富工程,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格局,打造一大批绿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提高收入,目前,姚周寨村的“老油翁”牌食用油已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木砟峪村的绒山羊产业、东西连峪村的爱宕梨种植业都在我市以至华北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大力推进第二产业,继续坚持走工业化之路,把工业兴镇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方略和调整结构的第一突破口。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要素,降低投资成本,促进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努力把我镇建成全区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重点抓好三个支撑:一是项目支撑。抢抓东北亚资本向 环渤海经济圈转移的机遇,加大对韩国、日本、俄罗斯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推介招商。加快引进开发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牵动力强、回报率高的大项目,拉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在建项目4 个,总投资53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500万元;储备项目2个,预计投资3.5亿元。二是园区支撑。按照提升规划水平、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提升综合功能、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要求,加速完善“两区”的硬件、软件水平。以“两区”为依托,全力做大做优以机械、玻璃加工、建筑材料等骨干项目,至7月份,姚周寨工业小区已落户工业项目52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8个,外资项目3个。三是骨干企业支撑。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其做大做强,力争5年内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超过20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家。
培育第三产业,发展城郊旅游,提高第三产业在镇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按照海港区旅游开发“北部向山上发展、南部向海上延伸”的战略方向,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寺尔山、六罗山旅游风景区,谋划发展面向京津沈等大城市中高端消费者并服务本地城市居民的度假旅游项目,带动农业、林业、服务业等各个方面产业的进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与社会基础。去年冬季建成的紫云山滑雪场已经成为全市人民冬季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其带动效应已然显现,陈庄村围绕滑雪场开发的“农家饭”、“乡间游”等附带项目已经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和谐为基,打造村容整洁、稳定祥和、文明向上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始终坚持“稳定、发展、提高”三不误,一方面,确保一方平安稳定。不断强化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镇级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三级稳定工作保障体系,专门成立稳定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三级排调网络,做好矛盾纠纷排查,保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注重重大节日、暑期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稳定,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我镇无一例到市以上机关上访的现象。另一方面,以创建文明生态村和“基层基础工作年”活动年为契机,在区领导和区直各局的关心支持下,包括镇村在内共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党的阵地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其中投资113万元,新建两室4个;投资65.4万元新建10个村的文化广场;投资332.8万元修路18300延长米,修桥10座。目前,有6个村达到市级示范村标准,14个村达到市级普及村标准。目前,还有5个村没有两室,15个生态文明村没达标,计划用两年时间,使其达到市级文明生态村普及标准。
(四)以人为本,完善高效运作、民主公开的农村组织建设新机制
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新当选两委干部培训,帮助做好新老班子交替工作,理顺各方面关系。针对换届后有2/3以上的村干部是新当选,大部分文化素质低、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等情况,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北港镇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强化三项措施推进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一是规范 农村干部档案。把村书记、村主任作为一级干部,纳入镇干部管理序列,由镇党委为其建立一套组织人事、工资、考核档案,作为其任免、使用依据。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年初,由镇党委统一制订、下达农村班子的考核目标和记分标准,年终进行考核。对当年完成任务考核为优秀的村干部,兑现奖励工资,对完不成任务考核为不合格的村干部,除不享受奖励工资外,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给予免职。三是加强任期督导。对现任干部实行定期培训,定期考察、定期考核制度,及时掌握农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农村干部健康成长。对离任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凡发现问题经查实的,一律按章处理。
三、狠抓落实,四项措施保发展
(一)解放思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一是在党员干部中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认清当前宏观形势给我们发展提供的难得历史机遇,认清经过多年的积累,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由量变而质变的关键时期,错失了这个机遇,不仅是对工作的失职,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漠视,更是对党的事业的不负责任。二是加强在农民群众中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使农民群众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为他们致富、小康提供了机遇,引导农民群众敢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保守思想、既得利益。通过坚持不断地宣传教育,目前,我镇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谋发展、快发展、突破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这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形成了一呼百应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狠抓《北港镇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的落实,切实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维护村两委班子的团结,统一工作思路,促进农村基层党建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继续实施“素质工程”,加强两委班子培训,行学历教育,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村干部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三是实施“高职低挂”工程,让年轻有为的副科级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班子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激发了村级班子的内在动力。四是以“基层基础工作年”活动和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为平台,推动“两室”建设,继续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按照“三培养一提高”的原则,严把党员入口,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为新农村建设事业提供组织保障。
(三)提升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关键,发挥优势,以三个产业的均衡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镇把今年定为新农村建设开局年,年初镇党委政府就确定了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好事、实事。半年来,镇、村两级财政累计筹集、投入近百万元,解决了农民群众关心关注、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不但使我镇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观,而且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开局年中看到希望,得到了实惠,从而更加坚定了农民群众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四)优化发展软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打造“团结、务实、高效、廉洁”机关。我镇以区优化办明察暗访全区各单位机关效能为 契机,对机关环境、工作人员作风、考勤制度、工作规程等等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并结合乡镇工作实际,提出机关工作人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中午休息时间饮酒,不得在村内用餐,不能以任何理由向村干部提出工作之外的要求,切实做到“帮忙不添乱”。这些做法,得到了来镇办事人员、村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广泛赞誉。二是大力弘扬“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树立诚信、务实、服务、廉洁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形象,在农村群众中倡导“工作能力为先、人品道德为重”的理念,引导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三是加大驻村企业和村两委的互动,一方面发挥驻村企业人才、资金、信息优势,为所在村提供发展经济的空间,吸收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村两委在谋划全村工作时,时刻考虑驻村企业的利益,为驻村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从而形成双方的优势互补,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汇报
倾情而作尽力而为
市侨联驻谷城熊家岗村工作队
根据襄办发[2009]8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9年市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精神,襄樊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派出驻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工作队以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度重视帮助制订熊家岗村三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位于谷城县五山镇东南部,东与石花原罗井村,西与何湾村,北与谢湾村社区居委会,南与四棵树接界,全村版图面积528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875亩,山场面积2950亩。全村5个村民小组,在册本村村民520余户2347人,居住在熊岗各企业非农人口约1000余人221户,村干部四人,共有党员39人。2008年全村社会生产总值4210万元,粮食产量158万公斤,茶叶产量83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如何在这样一个条件下开展工作,市侨联党组对驻队工作高
度重视,将驻队工作队工作纳入侨联机关的总体部署,列入重要工作议程,侨联主席廖小玲听取工作队的专题汇报,并带领工作队到该村进行调研,全面了解情况,提出指导意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市侨联纪检组长担任该村驻村工作队长,为了使驻队工作取得实效,带队领导和工作队员深入山地、林地,田间地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摸清该村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明确提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农户企业,发展民营经济,服务建设经济园区,美化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环境意识,加大公益事业投入,争取惠农资金,完善路网建设,兴修水利,保障农业生产等基本目标的制定,并协助该村制订出熊家岗村三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深入调研真心实意办好事做事实。
根据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为落实好这次市委、市政府对工作队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队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市侨联拟定了《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公共建设调研报告》,《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生活环境建设调研报告》,《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经济园区建设可行性调研报告》等三篇可实质性操作的调研课题。
通过对调研课题的准备、实施,本打算做好一件实事,促成两个项目。
1是结合环境整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各
组居民集中点建垃圾池,100口沼气池。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室内卫生、厕所干净,柴草归院,禽兽归圈;
2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村推进”要求,积极努力为该村争取1000亩土地划入谷城县土地平整项目内,力争7月份1300万元国家配套资金的启动;
3是与当地及市民政部门联系,争取接受100人的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搬迁项目。
三、研究问题有的放矢。襄樊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驻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工作队通过与该村干部群众的多次接触与调研,深刻感受到该村目前存在以下不足:1是公益性建设缺乏维护。谢湾河、杨叉河两条近4500米河流护堤,几条小河灌溉拦堰自完工投入使用再无专人维护,导致恢复使用期又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浪费。2是闲置资产急待合理运用。由于历史原因,该村拥有原军工企业搬迁后遗留大量固定资产;镇村合并后,遗留下的闲置校址一处。如何合理运用好这些资产,将通过我们驻村工作队的《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经济园区建设可行性调研报告》进一步完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目标的实现,将作为市侨联驻村工作队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市**街道**村,位于**市东郊,全村313户,1148口人,耕地面积2090亩。村内有中华第一砖塔——**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塔脚下的**村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重点是开发汾州文湖景区,努
力打造一流的集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渡假村。我们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等方面都加大建设力度,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四星级农村党支部”。
在开发旅游、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高执政能力。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执行。为此,支部始终把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新一届领导班子、全体党员,深刻领会支部是一面旗,党员是一盏灯的道理,以学习促发展。为了提高觉悟增强素质,组织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参观学习。全体党员、两委干部为集体的公益事业纷纷捐款,王书记带头捐款一万元,并参加义务劳动,每月定时召开党员大会,总结报告支部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研究文湖景区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每年“七.一”前夕,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选优秀党员活动,优秀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不合格的给予批评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村委组织的义务劳动大家都积极参加,外出不在的党员,妻替子代,老党员不能出勤的,自
愿出钱用财力来尽自己的义务。这样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高,党的领导核心得到巩固。大家称在新一届两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党员身份亮起来了,先锋形象树起来了,服务百姓干起来了。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随着村委的积极扶持和国家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负担减轻,生产热情高涨,全村经济运行健康向上,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XX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387余万元,人均纯收入5488元。在农民生活富裕的前提下,村委十分重视农民的精神需求。在XX年9月29日举办了首届旅游文化节,每年召开“元旦”茶话会、“三八”庆祝会、“七一”表彰会、“九.十”座谈会等。XX年底策划了“五好家庭”、“模范村民”评选活动,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每户一块挂在最醒目的地方。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建立了**村农村网络文化站,方便村民查阅种植、养殖等资料,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放射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为村民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市图书馆及北京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捐赠下,我村图书室现有藏书一千五百余册并有专人管理,方便了农民的学习、参考。XX年初,在省图书馆的协助下,开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配备电脑、投影仪、支架银幕,接收最切合农民实际的资源,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卫生所医务人员认真负责、药品齐全,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农民的好评。另外,面积3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正在筹建中,为日后农民健身提供了场所。
三.开发旅游事业、构建和谐新村
汾州文湖景区地处**市区东侧,总规划面积1744.05亩,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区域。文湖景区交通便利,即将竣工的**路东段直达**村,进而连接城市各主干道、太汾高速公路,新307国道与景区道路接轨。**村内的**塔,是中华第一砖塔,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a
文湖景区分为两大区域:风景区和景区附属服务开发区。
(一)风景区:以古建筑艺术、古文化、山水风光为主题。
(二)附属开发区:以服务景区、完善景区功能和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开发区。
b.总体规划项目及主要景观
1.**新村: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新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
2.**塔文湖旅游景区:以**塔、文湖为主体的旅游观光,为**市人民提供一所良好的休憩园区,并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3.**王府:**王府现存于**南大街,由于城市的开发,其位置不适保护,迁建到景区内既保护了文物又增加了景区的文化价值。
4.汾州孔庙:汾州孔庙在**历史文化地位很重要,但已经不存在了,只能按制新建。
5.古汾州八景:将卜山书院、汾水行宫、马跑神泉、烟笼贤阁、雨渍仙碑、彪岭樵歌、文湖渔唱、鹤鸣古洞迁建到景区内。
6.历史文化建筑:新建王文素纪念馆、名人馆、再建三贤故里坊和访贤桥。
7.水系景观和生态景观:恢复城市水系,进行造景。
8.旅游商店:在景观区和附属开发区之间布置了旅游商店、土特产品店和汾州名吃街完善了景区功能。
9.城市服务工程:兴建**市建材市场、家居市场及文体文化活动中心。
10.环保建材工业园区:生产环保型建材,减少环境污染。
11.生态农业园区:重新整理规划后的土地,整合资源,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
c.文湖景区具体开发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
e:
c在**市汾州文湖景区协调领导组的指导下,由**市**农工贸公司自主开发,目前已投资50多万元,硬化道路6.86公里,铺油路1万多平方米,投资46.3万元用于迁坟建陵(迁坟286座),投资28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设施,文湖景区占地1744.05亩,补偿土地费1044万元。迁移国防光缆两千余米,赔偿66208部队材料费15万元。投资10万元在**塔周围安设了四盏射灯,塔内安装了十二生肖,引进城区3号线路两千多米,高标准路灯四十盏。办公楼安上暖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已经普及。这些工作为景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XX年5
月12日举行了
“汾州文湖景区”奠基仪式。**小学是历史上有名的太极观小学,在“公勇诚朴”的校训下,培育出名扬中外的“冀氏三杰”。近年来村委每年投资3万多元改善办学条件
2.文湖景区建设情况。文湖占地面积为398.6亩,湖水深度为5.1米,需挖土方107万左右立方米,概算投资1339万元。文湖的防渗工程已投资916万元。到目前为止湖体已竣工,假山已经成型。
3.**路东段全长1260米宽60米。所属**村地段的前期工程居民搬迁工作已开始实施,村西旧砖场圪洞内树木已全部移植。目前**路东段基本路面已经全部硬化。
4.景区绿化面积已完成栽植面积75亩,栽植各种风景树5000多棵。总投资82万元,基本按照今年总体目标完成。
5.**塔广场:设计面积为30000平方米。一期拆迁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广场建设:直径为30米的声控喷泉,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第三产业商业开发区正在筹建中,周边绿化紧相随,到年底全部完成。
6.汾州大戏台:目前主体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已投入130万元。
7.望阳路拓宽全长1380米,宽30
米,需添土方27.6万方,现已基本成型,两旁树苗全部栽植
8.新农村建设今年投资1026.16万元,安置拆迁户156户。置换代建拆迁户到明年7月底交付使用。
通过两委班子的努力,于XX年6月底我村被市委、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四星级农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但是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展望未来更大的挑战等待我们去面对。我们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35”工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xx的“6.25”讲话精神以及xx大精神,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们两委干部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倍努力、勇于奉献将**新村以及文湖景区建设的更加美好。让**这个孕育在太行、吕梁的明珠一定会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