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时间:2019-05-13 10:1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第一篇: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浅议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刘长青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老师比较头疼的部分,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不成正比,这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和深思,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加强朗读和背诵的练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等做法也许会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效率 兴趣 诵读 方法 质疑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确乎不尽人意,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文言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为此,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中应着重注重学生的“兴趣”“朗读”“背诵”“质疑”和“妙用”等学法指导。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好呢?问及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是不好理解,二是不实用。那么,要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爱好,就要让学生熟悉到学习文言文的作用。学习文言文,一是考试要考,中考和高考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学好文言文;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习,使我们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激励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如《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三是可以加深我们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我们树立报国之志。《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感。

牛顿说:“假如说我能看得比别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也做一回有思想的巨人,学习文言文,我们耳濡目染,感悟熏陶,吸取前人的教训和智慧的精华,就能超越前人的视野,创生出崭新辉煌。而且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我们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讲解这些诗文,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

其次,侧重文言文的朗读和背诵。古代语文教学重视诵读,强调背诵,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张定远先生曾在全国中语会第七届年会的闭幕式上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七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是“学生课外书读得少,课内诵读背诵的机会少”。的确如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因课时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差,学生对课文朗读得很不够,对课文太陌生,即使老师讲解得再详细、再全面,学生也会记不全,记不牢,课文背诵更是因为理解障碍而难上加难,最后只好死记硬背。针对于此,不少研究者提出应该返朴归真,提倡多读多背,以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局面。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早在九二年便在《语文学习》上撰文《还我琅琅书声》,倡导“熟读成诵”。九八年又撰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记忆”问题再认识》,运用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对语文教学中的“背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也在最近的《语文建设》上撰文主张“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法停顿断句。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途径。文言文音韵和谐,意蕴悠久,篇幅短小,便于记诵。而记诵的结果,不仅可以拿到高分,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所谓语感,包括对记诵名篇的形式、内容、意境的整体感受。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整体感受,才能举一反三,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学习文言文要重点围绕三方面进行:①找出生字、通假字,并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字义。②参照注释,把文中有碍于“了解内容”的多义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虚词找出来,体会它的含义和用法。③课前预习时让学生把文中不理解的句子画出,以便向老师请教。④范读必不可少,通过老师的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播放,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再分组或者分角色朗读、然后全班齐读。教师一边验收读的效果,一边点评,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读多了,读熟悉了,自然就能背诵了,也能理解大意。朗读是背诵的基础,背诵是朗读的升华,又是理解和背诵的前奏。朗读和背诵是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

再次,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教书匠变成研究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此,教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将“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尽量少用传授式教学法,实施“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法。既在教学中引导学习者大胆质疑并类总结。

其实,教材里还有好些地方值得怀疑并深究。所以,我们不能过于迷信和崇拜权威,也不能崇拜老师。怀疑促进探索,探索找出真理,科学就是求真,创新教育更值得提倡怀疑精神。探讨不仅能弄清事实,发现规律,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迪,而且能沟通人与人的情感,建立起良好的感情桥梁。广泛探讨要做到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进行

学识或学术探讨。要“不耻下问”,发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精神。归类总结就是作读书笔记,教者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教给作文言文知识笔记的方法,即“授之以渔”。

另外,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习文言文除了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外,还要把所学知识用在文章里,使文章精练。在现代文里引用具有哲理的文言精辟句子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妙笔生花;用文言文练习写作,还可巩固所学文言文知识。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就可以应用在写爱国题材的文章中,写景、抒情、言志的警句更应该随时用在作文里,使文章妙趣横生。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文言文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始终是我们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古代文化遗产的乐趣。

以上是我谈的关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方法的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也是有感而发,特别面对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局面,感觉心情非常沉重。文言文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去继承、发扬,而不是负担、痛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去思考的问题。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不懈的努力!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初中 汪双全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思想精华的结晶,但是文言文的教学是老师学生都很头痛的一件事,有些学生调侃地将文言文称作第二外语,可见其难度和学生的惧怕。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理解并且喜欢文言文?如何使文言文的教学走出困境获得良好效果呢?

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做出一些改变,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一,加强朗读,创设学习情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熟读文言文篇目,对加深文章文意的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教师可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移情入文,也可先借助多媒体或录音机听语言名家的朗读,引导学生移情入文。把学生带进作者精心营造的艺术氛围中,这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开始。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化文为白,透过语言文字的屏蔽,理解作品的内涵。在此阶段,主张在读中再现复活形象,体味情趣意境,从而渐入佳境,沉浸在作家的艺术世界里。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自由读。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作的空间,放手让他们朗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在理解文章的情感起伏的同时,张扬自己的情感。交流读。有师生的交流,也有生生的交流,师生一起读读品品,品品读读,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学生只有在不断地朗读中,才能弄清句读,才有可能弄清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

二,创新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没有新颖灵活的教法是难以奏效的。所以,老师须得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实践进行创新。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法。可以以学生实际为本,精心设计活动。老师将课文和学生特点结合,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

例如,在上《童趣》一文时,让学生将文中所描写的三件事分别用绘画、表演等方式再现出来,尤其是其中动作描写部分,如“徐喷以烟”,“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捉蛤蟆,鞭数十”等,这么一表象化,理解它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又怎么会不激起对它的兴趣呢? 三,鼓励合作,学好文言文

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要加以倡导。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质疑,学贵善疑。”传授文学经典,极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就不要妄加否定,而应该给学生一个合作探究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多项互动的交流,让学生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互相启迪、互相帮助、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找到自主、合作、质疑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一言堂,而是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职责变成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在教授文言中,教师有时不需要按照传统文言教学模式,逐字、逐词、逐句翻译文章。而是将课堂变为论坛,让学生将讨论中所遇到的问题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长此以往,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文言文功底就会更加扎实,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当然,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积累和梳理教材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读入口,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入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合作探究、质疑拓展,摸索学习方法,发现学习规律。让学生乐学、爱学,在丰富语文积累中,感受并传承中华文化精神。

浅议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学

天水市麦积区街子初中

陈兴勇

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觉得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环境,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上课思维跟不上老师的思路,造成知难而退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的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负担过重,不敢问老师和同学,日积月累,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总之学生缺少课前的预习,课后不能及时的总结,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总是死搬硬套,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上课时,应加强数学的直观性,通过直观性的手段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任意折一个三角形,再从角点剪开,„„通过上述实验学生不难总结出结论,之后提出相反的问题让学生再思考。从而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可操作的教学吸引学生。

2、注重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都比较丰富,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呵护,鼓励和肯定或表扬他们的点滴成绩,会极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接受教师,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我个人认为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适时对学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3、重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情趣性。农村学生往往上课思想容易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地按部就搬,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应恰当运用较为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增强学生的信心。

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耐心细致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歧视、不放弃,认真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后进生”,全面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刘学生体验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情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教和学相适应,教与学统一。

三、在教学中,尝试“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

要充分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条件,如果没有产生一种自已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那么这种信心就不会持久,而且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失败和自卑。因此,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生能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能学好学数学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点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1、低起点。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注重知识的迁移。

2、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条理性和规律性。

3、勤练习。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数学模式易引起学习注意力的分散。教学中将每节课分成若干个阶段,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小结交替出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4、快反馈。数学学习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知识。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试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掌握学情,适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模式的设计,教学的灵活运用,对提高差生成绩帮助极大,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一定会得到回报。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由于文言文对学生来说具有着历史久远性的特点,学习起来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与主动性。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趣,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做了积极的摸索与研究:

一、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学习空间

开发文言教学资源,开拓文言学习途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言文学习过程也是人文精神熏陶和养成的过程。教材是一个根据地,虽然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文化精品,但是,仅靠这个根据地还是远远不够的,应尽力拓展教材空间,就是尽力扩大文言学习的根据地,由此让学生走向历史、走向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我们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探索,开设了《汉字趣解》、《中华成语典故的由来》等系列讲座。讲到中华文明,人们首先会想到汉字,《汉字趣解》从汉字的起源,形、音、意的变化发展来了解中华文明;举办《国学基础》、《中华成语典故的由来》等系列讲座,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拓展文言文的学习空间也应注重语文与现实的结合。由于文言文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教师可以把课文内容结合到现实中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联系到孔子学院,联系到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集体宣言;学习到《崤之战》,联系当前的热播电影《赵氏孤儿》等,都会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了,把历史和现实感融为一体,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

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自身应有较深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情感调控能力。生动的教学语言的运用对课堂氛围的创设显得十分重要。积蓄好自己饱满的教学情绪,认真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言,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加以发挥运用,这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如课堂上,老师对成语典故、历史趣闻、对联诗歌信手拈来,会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并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激起他们参与的动机。比如,一次课上老师为学生讲了一条灯谜:“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打五位历史名人(夏禹、孔子、姬旦、杜甫、刘禹锡)。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冯谖可孟尝君》时,一个“鸡鸣狗盗”的故事就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愉悦、兴奋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老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能。当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心理场,课堂教学就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我在学生中举行了每天讲一个历史故事活动,如春秋系列故事、战国系列故事等,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些史传性文章的学习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如学习《鸿门宴》内容时,引导学生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你喜欢刘邦还是喜欢项羽”等问题进行辩论、学生分小组研究课文、看课外书、查阅资料,上课时小组辩论,共同提高。这种方法既能够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要重视语文作业的创新,引导学生阅读延伸

作业是巩固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体,是学生阅读体验和想像的延伸,使学生对历史与现实感悟拓宽并加深。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就为学生留了这样一个阅读延伸的开放性作业:“就文中五位人物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两百字的感悟”。一位同学的作业这样写道:“我喜欢文中的子路。他在文中对孔子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从他的回答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子路的抱负,还可以领略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和高度的自信心。文中孔子因子路的‘率尔而对’哂之,认为子路轻率鲁莽。我却不这样认为,在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中子路最为年长,从伦理纲常角度讲理应先回答师长的为题。孔子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子路‘其言不让’,在我看来,子路积极回答师长的问题,实在为师弟们做表率,并不是无礼的表现。因而我喜欢雄心勃勃的子路;我喜欢文韬武略的子路;我喜欢高度自信的子路;我喜欢积极向上的子路……”这样的作业有效地锻炼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张扬他们的个性。

总之,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深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路还很长,只有积极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空间与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才会更好地完成历史、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

第四篇: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反映,中学文言文教学成效甚微,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则兴趣索然,听了也不懂,干脆不听。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效率呢?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美化导语

导语,是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围绕课文所进行的,用以引入新课,对学生起启发引导作用的话。

美化导语,能迅速有力地吸引学生,敲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有没有导语,导语美不美,效果迥异,因此,要努力美化导语。

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式,也可以是悬念式,还可以是背景式,可以褒扬价值、评论风格、释题、引录诗词名言、描绘情景、渲染气氛、阐述有关情节、笑话、趣闻、质疑、复习旧知识、点明教学目的,激发感情、直观教学等等。

导语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文言文这种相对枯燥的文章教学,更要重视导语的设计,导语的设计,切忌思维定势,不拘一格,要因文定法,灵活多变,方能获得显著效果,设计导语必须掌握如下几个原因:

1、调动兴趣原因

比如教学《石钟山记》,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北宋有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本书叫做《字说》,他认为,每一个字都可以从字形上得到该字的含义。有一次,北宋另一位大文学家苏东坡见到了王安石,就打趣道:‚荆公先生,我名字中的‘坡’字该如何理解?‛王安石笑答道:‚坡者,土之皮也。‛苏东坡又问:‚那么‘滑’字呢?该不会是水之骨吧?‛王安石无言以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都从表面上去理解。想一想我们今天要学的《石钟山记》,对石钟山的命名是否也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呢?这一导语的设计不仅生动有趣,故事性强,而且给学生以有益的启示,对理解课文的主题也有帮助。

2、紧密结合课文原则

例如,《岳阳楼记》有教师就引录与本文有关的诗词名言导入: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纵情讴歌美丽富饶的洞庭湖。明代杨基的‘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把秀丽迷人的洞庭春景写得十分传神;诗仙李白的‘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拟水为酒,意景双关,别致地写出对洞庭秋色的深深陶醉;唐代孟浩然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言,极状洞庭湖烟波浩淼、气势雄浑的壮景;唐代雍陶则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钟中心’的佳句,活画出洞庭湖山水如画、妩媚动人的秀姿。但是,这些诗词只写二三景物,容量有限。北宋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却以神来之笔,聚千物百态,种种景观于笔端,熔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为一炉,堪称千古绝唱。作者是怎样描写洞庭湖的呢?现在让我们来欣赏这篇盖世奇文。‛这样设计导语,既联系了课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3、短小精悍原则

在教《扁鹊见蔡恒公》一文明,有老师这样设计导语:你们知道成语‚讳疾忌医‛吗?它就出自于《扁鹊见蔡恒公》这则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这个导语言简意赅,起到了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

4、形式多样原则

还可换个方法介绍作家及作品导入课文。文言文教学中,介绍作家作品这块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但教师在处理这块内容时,往往缺少灵活性,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厌倦的情绪,如果我们换个方法介绍作家作品,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变老师介绍为学生介绍,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增浓,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介绍作家作品,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在上该单元前的一个星期,布臵学生去搜集有关这个单元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材料,用卡片的形式摘录下来,然后在学该单元的前二天布臵几个 题目,让学生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提炼,上升为某个专题,比如在学习诸子散文这个单元时,我布臵了这么几个题目:《诸子四大家——儒、道、墨、法》、《孟子的说话技巧》、《浅谈儒家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让学生写在‚文史随笔‛上。(我的学生都有两个随笔本,一个是训练写作能力的‚作文随笔‛,一个是积累知识的‚文史随笔‛。)然后花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于辩论。学生对这一做法很感兴趣,都乐意去做,并做得很好。

《爱莲说》是初中第二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我将此文提前上,正赶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在学本文之前让学生练笔,要求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花、草、树、木,语言要简洁,先抓住事物外形上的特点,在绘形的同时,要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要求学生设计导语。

有学生这样设计导语:

同学们,现在是百花盛开的春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总能激起人美的遐想,陶冶人的性情。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很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后人传诵的名句。唐代人特别喜欢牡丹,牡丹被誉为国花。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中写道:‚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然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却酷爱莲花,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爱莲说》,莲花的美究竟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莲花吧!这样,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愿意去学。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四个原则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导语的设计也必须防止一种错误的倾向,那就是因追求趣味而不着边际地大谈奇闻异事,使学生的兴奋点只停留在导语上,从而冲淡课文教学内容,那只能是误导。

二、精心设问

任何一篇文言文拿来,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都可以找到一种 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材处理方法,并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始终处在注意力集中,精神亢奋、思维敏捷的状态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贵在寻求疑问,对疑问挖掘得愈深,学习的进步也愈大。因此,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有效的巧妙设疑,借以激发、引导学生去求疑解难,无疑也是帮助学生解决认知矛盾的一条捷径。

设问应贯穿课文教学的始终。

1、在授课开始设疑,旨在快引学生入“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授课开始适时适度地提出疑问,设计悬念,创设疑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疑镜之中去求疑解疑。如讲《爱莲说》时,有老师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西施与东施站在一起的效果如何?西施与杨贵妃站在一起又叫什么呢?正当学生兴趣盎然急欲探究之时,教师趁机进入课题:反衬、正衬在文中的作用,这样做,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自然地聚到焦点上,而且还搭桥引渡,为学生进一步精心研读课文,深入探讨牡丹与菊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得出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营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教学氛围。

2、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设疑,旨在快速突破中心 一般来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多是教材的中心意旨所在,课堂的教学重心也多是围绕这个中心意旨打转转。教师若按教学常规而平辅直叙地去分析处理教材,学生多易心理疲劳打不起精神,此时不妨另辟蹊径,在教材的中心意旨(重点、难点)处设疑,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这样做往往会收到意外的功效。如在分析处理《爱莲说》一课时,有一教师就不按文章的先后顺序去讲,而是直接紧扣题目,从莲花的形象、品质入手设疑;此文的中心意旨是什么?请用一句话答出来。学生在生活中早已观察有余,而今又熟读文章,故而都能答出:写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教师进而又问道:为什么作者尤其喜爱莲花呢?此时学生几经教师引导点拨,跳一跳摘到了‚桃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花比喻正人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从不清高自傲。接下来才从文章的开头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写菊花和牡丹是为了更好地映衬莲花,突出莲花的淡雅、正直、高洁。这样的设疑,既体现出教师的施教艺术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干脆利落地完成教学重点任务,又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跳着摘‚桃‛而乐此不疲,迅速巧妙地突破中心意旨。

3、在课堂的结尾处设疑,旨在起升华之妙 我们都有亲身的体验,一堂优质课,任课教师总是牢牢地把握课堂的结尾,且又恰到好处地巧妙设疑,言已尽而意无穷,以期望达到给人启迪,给人以教诲、给人以享受的目的。有一教师在讲完《爱莲说》一文后,并没有让学生去放松自学,而是趁热打铁,在课堂的结尾之处设疑:我们已经学完《爱莲说》这一古文,都已知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以肯定,大家都会像《爱莲说》的作者一样,对自己最为钟爱的一种草木之花,倾注自己所特有的情感,下面不妨亮出自己的观点予以阐明。学生即刻进入沉思,稍待片刻便跃跃欲试,接着学生就开始站起来阐述。有的说:我爱不起眼的小草,它的生命力特别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怕挫折,奋发向上,有的说:我爱梅花,它傲骨独具,敢与冰雪抗争,俏不争春……。有同学称:我爱牵牛花,它高奏凯歌,不畏艰险,奋勇向上登攀……立即有表示相反意见;我不爱牵牛花,它只会自吹自擂而不能自立自强……。此时学生的争论异常活跃,课堂气氛再掀高潮。这样的设疑,不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延伸,多项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更令人称道的是道德品质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已渗入其中。

提问必须要遵循教学规律。首先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疑难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问,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少问或不问,中等难度的问题有选择地问;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较难的问题要求优秀学生回答,中等问题的一般学生回答,这样做到因材施问,使课堂不至于出于尴尬或冷场的局面。针对性原则要求设计问题时,教师要选准关键点或突破点,切中问题要害,能使学生在答问中真正学到知识。其次要设计合理。设计的问题必须合理得当,力求保证质量,达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设计的问题要紧扣语文教材,符合逻辑、思想性强,可答性强,能充分体现教材大纲的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回答。切忌题旨不清,词不达意,更不应因学生回答的不完善而挑剔挖苦。这样,教师才能在提问中紧紧攫住学生的心,充分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使教与学协调发展。

应该在无疑处设疑,起‚石击波起‛之功。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些言语文字,看来平平、貌视无疑,实际上含蓄蕴藉,意味浓厚。若在此处设疑,令学生咬文嚼字,则既能品味出语言文字的微言大义,又能欣赏到作者的匠心独运,在分析《爱莲说》时,我主要是采用提问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两个字三个问题。问学生在文中使用最多的两个字是什么?经老师点拨,学生就会明白它们一个是文章的主线‚爱‛,在文中一共用了七次。另一个是体现莲花品质的五个‚不‛字——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抓住了这两个字就理解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也抓住了背诵课文的难点,三个问题分别是——‚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者为什么对莲花情有独钟?陶渊明为什么喜爱菊花?而世人却只爱牡丹呢?这是文章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该文的关键。如此设疑,学生对该课文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熟读成诵,增强语感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无不想让学生把所学文言知识掌握牢固,并能够灵活运用。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背诵是‚温故‛的一个极好的方法,多次重复,多次背诵,就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通假字、古体字的区别等基础知识,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地调动口、眼、脑等器官的作用。

要想把一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必须深入课文,而决不只是蜻蜓点水,这样学生对他们所学内容的理解才会有由表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收获。

背诵要有时间保证、背诵要靠教师引路,背诵要讲究方法、检查效果。

例如初中第六册第20课《出师表》是教读课文,又是千古绝唱,学生理应背诵,寒假前,我们按习惯赶学第六册。按教学计划,第六、七单元为文言文读背教学内容。《曹刿论战》、《陈涉世家》两篇,由于故事性强,学生感兴趣,所以教学进展顺利。

到教《出师表》一文,虽然课文只六百多字,但由于它是以议论为主,所以我范读、领读好几遍,还专门将重点词语抄在小黑板上作导背提纲,谁知三节课下来,能背诵者屈指可数,读不成句的倒大有人在。耗时多,效率低,原因何在?是学生不努力?……想来想去还得怪自己,于是我就在课堂逐一提名,轮番读背,结果重来重去,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厌倦,振奋不起精神。怎么办?我很为难。彷徨中,我记起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诲:假如学生不愿意学习,不会学习,那也只是‚教师的错处‛。这话发人深思。我决定再试着变换花样,设法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于是我先用宋代词人陆放翁的名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强调了这篇奏议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又提出了如下要求:

1、默读课文两篇,抄写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

2、同桌或对桌讨论,理清思路,理解内容,一个看书一个背,再写出各段大意。

3、准备分小组背课文,整齐者为胜。

4、会默写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按照要求,同学们读的读、背的背、写的写,还有的轮着背加讨论,忙得不亦乐科,学得兴趣盎然。

过了十几分钟,我指名几位同学背诵课文任意一段,还挑了3名同学板书各段中的重点句子;然后集体订正,发现得分率达85%以上。我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乘兴在各段要听写句子的前后补写了几个词语,再让原先不会读的同学试背课文,他们对着黑板竟奇迹般地背了下来。

接着,我背上句,大家接下句,同学们一个个喜形于色,声音洪亮,情绪十分高涨。就这样读读、写写、想想、议议、抄抄、背背、一节课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最后,再齐背一遍,全班60名同学异口同声,字正腔圆,节奏和谐,一口气背完了《出师表》。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自己以前死板、教条、满堂灌,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耗时费力,事倍功半。例如能常出新招,变换花样,加大学生的智能活动,就会事半功倍。

这一堂课否定了我十多年的‚拿手戏‛,使人懂得了‚手读课文(抄、默写)‛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也深有感触地说:‚呜哩哇啦读得口干舌燥,不如读读、议议、写写、背背记得又快又牢。‛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多诵读,读熟了,就能增强语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语感训练就好比是催化剂,使诵读的过程成为一个化古的过程,成为一个把古文读成白话的过程,熟读成诵,其意自明。这时候,学生口中的古文也就像白活一样的明白了。

要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总体把握好文言文,首先必须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出来。否则,其它任何教学手段将失去它应有的效率。

第五篇: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耿沭林

花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是每个教师的最大心愿。这也是高效课堂的理念,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

1.把握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

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愿意受重视,被承认,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给各个层次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

例如,由“一只蚂蚁在筒外壁的A点,想吃到筒内壁的B点处残留的一点蜂蜜,怎样走路程最短?”从而引出几何体表面的最短线路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设置,便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认真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2.创设人人求异,勇于创新的气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灵感和创造,往往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教学中,我们要十分珍惜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善于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二)确立目标,主动参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以前很多时候的教学中,会出现“教师嚼烂了喂给学生吃”,唯恐学生“噎”着,“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唯恐学生“摔”着。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于是我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我不是直接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活动猜想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这种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只有把数学课的课堂定位于探索科学思维的实验室,建立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师生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我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的描述性、美术的直观性、体育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我在对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教学时,我采用了山峰与山谷来对照。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相当于是山谷,就说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爬山:先下山坡,再上山坡。而a<0时,相当于是山峰,可看成先上山坡再下山坡。这样比较形象直观,学生也容易想象,自己很容易地撑握了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由于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实例比较,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容易理解的知识,学生也就容易掌握,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效果。

2.、数学美感提高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材内容的美, 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美丽而神奇的黄金分割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事:人体中有着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比如,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

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再如:古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古萨金字塔气势雄浑,经测量发现,它的正方形底边边长与塔高的比例近乎1.618:1的黄金分割比例。这种设计使塔看上去挺拔秀美,十分舒服。在视觉上给人以极大的冲激和美的享受。渗透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一种,但数学美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应该多留心一下身旁的数学美。

(四)鼓励质疑,激活思维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

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针对“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这条判定方法,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把“夹角”改为“角”,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五)适当内容适当时机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情境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

1.解题方法、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合作学习

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2.在课题学习和问题探索中组织合作学习

例如中点四边形的问题。

通过小组各成员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发现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有时也会出现矩形、菱形、正方形。不难看出四边形不论是什么形状,它们的中点四边形是有共性的,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还出现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形状无关,那么它的形状与原四边形什么有关呢?通过研究,同学们发现:“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取决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

由于小组的每一成员都能做一做,猜测自己图形的结论,而结论的推理又是大家一起进行,使每一同学既复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又明确中点四边形的边是由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来决定的,使课堂合作教学富有成效。

(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效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第一次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十分钟左右,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我注重把握好讲课时间。

例如,“平行线的判定”其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然后让学生完成与判定公理相适应的练习,加予讲评。这样学生在注意集中时接受了判定公理,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使已经产生的疲劳,通过练习的时间得到消除,为下面的内容做好了准备。再分析内错角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公理,得出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配合与之相适应的练习,最后小结。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变式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维过程,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问题的条件部分、问题的解答过程、问题的结论部分。如果把这三个部分作为变化的因素,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进行变式题设计时,应主要依据教材的例题与习题。

(七)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目前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已广泛运用到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特别是那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数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既具体形象,又直观易懂,还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再配上

那悦耳的音乐和美丽的动画,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在制作课件时应全面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用在该用的地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数学。

总之,优秀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成功的教学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是终生的学习过程。怎样实现有效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向我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需要我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心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下载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文言文复习效率的三重境界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提高文言文复习效率的三重境界 作者:胡妮妮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05期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文占教材选文的30%左右,是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双语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双语教学效率 在农村偏远地区,如何提高双语教学效益,是每位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饱满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完善。但......

    提高拼音教学效率

    提高拼音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研讨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根据学校教研活动安排,我们于9月17日组织了一年级拼音教学研讨会,这次活动在全体教师的积极配......

    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效率的优化提高探索

    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效率的优化提高探索 摘要:语文,是我们国家的母语教育,而文言文则是中华历史中母语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关键所在。如果语文教育中不存......

    浅谈如何提高一年级识字教学效率

    以“趣”激“趣”以“法”导“法”——浅谈如何提高一年级识字教学效率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

    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改进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顽症,已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

    改进复式教学-提高复式教学效率

    提高复式语文教学效率 姚楼小学刘斌 要:复式教学是在居住人口分散的农村,特别是山区学校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我镇的天寺小学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师资严重缺乏,六个年级五个教......

    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业务学习,为了促使今后更好的工作总结如下:1.加强课堂教学,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