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调查问卷(定稿)

时间:2019-05-13 10:2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调查问卷(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调查问卷(定稿)》。

第一篇: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调查问卷(定稿)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调查问卷

调查地区: ________ 县(市)_________ 乡(镇)____________行政村

尊敬的被调查者:您好!我们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师生,为了全面地了解我省新农保的试点情况,我们特编制了此问卷对您进行访问调查,请您给予支持。本调查不记名,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空或打勾√。我们将依法对您的个人资料严格保密。衷心感谢您的配合!

一、被调查者(16岁以上农村居民)基本情况

1、您的年龄:______岁,在以下范围:① 16—44岁 ② 45—59岁 ③ 60岁及以上

2、您家庭60岁以上人口数: ① 0人 ② 1人 ③ 2人 ④ 3人 ⑤ 4人

3、性别:①男②女

4、文化程度_______①文盲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或中专⑤大专以上

5、您现就业状况:①本县就业 ②本县以外就业 ③ 失业

6、是否计划生育户? ①是②不是

7、目前您生活来源主要有_______(可以多选)

①务农收入②务工收入③经营收入④子女提供⑤最低生活保障 ⑥“计生三户”补贴⑦五保户⑧农村养老保险⑨集体福利⑩其他

二、被调查者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情况

1、您对新农保政策了解多少?①非常了解 ②比较了解 ③了解较少④一点不了解

2、您对新农保政策的认识是从_______得到的。(可以多选)

①村委宣传 ②村里人的交谈 ③亲戚朋友交流 ④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

3、对您来说,您认为参加新农保:① 很有必要 ② 有必要 ③ 一般 ④ 没必要

4、您认为参加新农保能否解决您的养老问题?① 能 ② 基本能 ③ 基本不能 ④ 不能

5、您认为现在每月最低多少养老金可以让您感觉养老不存在困难?

①100元左右 ②200元左右 ③300元左右 ④400元左右 ⑤500元左右 ⑥600元以上

6、您最希望通过哪种途径实现养老?

① 子女赡养 ② 自我储蓄 ③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④ 新农保养老 ⑤ 其他

三、被调查者参加新农保情况

1、您参加了新农保吗?①参加了②没参加(选择①请跳到4)

2、您没有参加新农保最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困难,交不起费②想等年龄大些再参加③先看看实施情况再定 ④因为“捆绑式”参保规定⑤嫌养老金太少,作用不大⑥担心政策变化⑦户口或身份证问题⑧ 已参加其他险种⑨对政策不了解⑩其他

3、您以后打算参加新农保吗?① 参加 ② 不参加 ③ 观望态度

▲未参加新农保的人员调查到此结束,谢谢配合。请已参保人员继续作答!

4、您参加新农保最主要原因是:

① 自愿,认为参加了能带来好处 ②为使家中老人可免费领取养老金

③村里要求必须参加④ 由于其他原因被迫参加 ⑤不清楚,看别人参加也跟着参加1

四、已参保者对于新农保具体政策的看法

1、您个人的缴费情况是?

①每年100元 ②200元③300元④400元⑤500 元⑥其它⑦一次补缴了__元

2、您选择该投保档次主要是考虑:(可以多选)

① 自身经济情况 ② 将来养老金数额 ③ 政府补贴标准 ④ 家人意见 ⑤ 其他

3、您现在的缴费水平对您的生活是否有影响?

① 有很大影响 ② 有点影响 ③ 基本没影响 ④ 完全没影响

4、您对新农保现行待遇水平是否满意?① 很满意 ② 基本满意 ③ 不太满意 ④ 很不满意

5、您对于办理参保手续的看法:① 太麻烦 ② 还可以 ③ 不麻烦(选择② ③请跳到7)

6、造成办理参保麻烦的原因在于:(可以多选)

① 程序复杂② 需要证件材料太多③ 缴费不便④其他

7、您对“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直接享受养老金,但子女必须参保”的政策规定如何看?

① 合理② 基本合理③ 不合理④ 很不合理

8、“捆绑式”参保政策,对您家的参保有影响吗?① 有② 没有

9、如果您已超过45岁,按政策要求,您愿意补足15年的个人账户吗?

① 愿意 ② 不愿意(选择①请跳到五)

10、您不愿意补缴的原因是:①经济所限②补了好处不大③担心政策变化④其他

五、60岁以上参保者待遇落实情况(60岁以下参保者请跳到六)

1、您现在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是______元,其中高龄补助为_____元。

2、您现在领取的养老金对您帮助有多大?

① 相当大,解决了养老问题 ② 不太大,但缓解了养老压力 ③ 帮助不大

3、参保后,您有没有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

① 每次都按时足额领到 ② 有不足额的 ③ 有不按时的 ④没有一次按时足额领到

4、您感觉领取养老金方便吗?①方便②不方便③还可以(选择① ③请跳到六)

5、您觉得在领取养老金时不方便在哪里?(可以多选)

① 居住地离银行较远 ② 领取时排队时间长 ③ 服务态度不好 ④不懂银行操作

六、参保者对于新农保的整体评价

1、参加新农保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①不能及时领到钱 ②物价上涨,造成收益不多 ③政策变化 ④待遇不能提高 ⑤其他

2、您对目前试行的新农保政策总体感觉如何?① 很满意 ② 满意 ③ 一般 ④不满意

七、对于新农保制度,您还有那些意见和建议:

谢谢您的配合!

调查员___________调查时间__________2

第二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问题研究 作者:张平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7期

【摘要】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事业起步晚,目前仍处于试验发展阶段,自2009年我国10%的县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来,对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从调查的试点的做法和成效中进行分析,发现了试点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些许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养老金;农民

一、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做法及成效

(一)做法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重视。试点县和乡镇成立或完善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配给编制和非编制的专门管理人员,村里配有协办员协助乡镇对养老保险的基础信息登记、缴费记录等具体事务。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启动。[1]各个领导干部都深入到家户进行宣传,解决村民的疑虑,加大村民参保的积极性。尤其是深入到家庭关系较复杂的家户中,询问情况,帮他们解决参保疑难问题。

(二)成效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得到了初步的成果。首先,初步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新农保可以依章进行实施。其次,使村民对新农保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保。最后,确立了相关的部门对新农保进行单独的管理监督,有利于新农保顺利的开展。

二、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对政府政策认识不清

村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度不高是导致参保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对政策认识不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农保与银行储蓄、保险没有差别。由于村干部等在宣传新农保时并没有把具体细节一一向农民作解释,使得农民有了误解,以为新农保与将积蓄存入银行没多大差别,实际上新农保除了个人账户还有政府和集体对农民的补贴,这部分补贴也是很丰厚的。第二,早交与一次性交没有差别。很多农民都认为每年都要交比较麻烦,还不如在快要领要老金时一次性交清,这也是对政策认识不清的一个表现。每年都交会按照当年货币的价值进行计算,不存在贬值还有利息,而一次性缴清不存在给予利息之说,更不承担贬值风险。第三,新农保只要交够15年就可以了。第四,养老金领取数额不清。当人们领取养老金时,对具体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清楚,这也是对政策不清楚的表现。

(二)新农保养老金捆绑式不合理

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新农保捆绑式的缴费,这一制度的合理性也令人质疑。捆绑式存在另种表现:一种是如果不参加新农保,家中就不能参加或享有其他保障待遇,如合作医疗待遇、社会救助甚至各项农业补贴。另一种是如果其中有一个家庭成员不参加新农保,那么等家中老人达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时仍不能领取养老金,即使老人已经按照规定缴清了15年的新农保的保险费。前者不仅不利于新农保的实施,还不利于其他保障村民利益制度的实施,侵犯了村民享受物质保障的权利。后者是一种连带责任制度,但是在出于保护农民养老难的目的下实施连带责任制度这一强制性的制度是否与新农保的初衷相抵,这是值得思考的。

(三)集体补贴难以实现

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根据调查,目前新农保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再加上农民的参保,农村集体补贴是空白。在实践操作中,按照相关规定,集体是要对新农保进行补贴的,但怎样补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存在着空白。

(四)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

在实施新农保的实践中缺乏相关制度的衔接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衔接缺陷:一是新老农保之间的衔接。在实现新农保的同时,原本参加老农保的村民如何转入新农保,转入后会不会比原本所享受的少。另一个是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除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外,目前农村老人还享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制度、计划生育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新农保的政策要与已经实施的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统一,避免冲突,各自只在自己的领域发挥作用而影响其他领域作用的发挥。最后是相关制度衔接不完善使得人们对政策的稳定性产生怀疑,害怕参加的保障制度相互交叉。

三、完善新型农村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加强新农保的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力度,不仅要体现在宣传的范围上,还要体现在宣传内容的详尽性上。在宣传范围上,要落实到每家每户,将新农保政策传送到每个人脑中,使得人们了解有新农保这一种养老机制,有参加新农保的意识。在宣传时还要做到将新农保的具体措施耐心地讲解给村民听,往往村民参保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对政策存有疑虑,对政策的具体内容不清楚,从而产生了误解,总以为政策强制参加的对自己未必有好处,只不过是为了大局而采取的,实际上这是为了村民自己的养老问题而制定的。最后,在宣传方式上也应采用多样化。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对新农保进行宣传,还有利于详实生动的介绍新农保的各个方面。充分利

用村里的广播,每天利用清早或傍晚村民闲暇的时间普及新农保知识,也便于村民之间对新农保政策进行评价、讨论。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宣传册、挂宣传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也可以编顺口溜,既娱乐也达到了使村民了解新农保的目的。宣传过程中要坚持长期做,注意特殊人群,比如,在外务工农民,要利用他们在家时间对他们讲解新农保。对于年纪较轻的应该耐下心来,不厌其烦的为他们解释,毕竟他们都认为自己年轻,现在考虑养老太早,应为他们说明早参保的好处。

(二)完善新农保基金的筹资制度

1966年,亨利•艾隆在萨缪尔森“生物收益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艾隆条件”:当一个经济的人口增长率与工资增长率之和大于或等于市场息率时,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体制是有效率和可行的,否则应考虑选择基金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2]当下,我国实行的是基金积累式的新农保,政府、集体、农民三方投资建立的基金制度。但政府、集体、农民三方的出资比例如何分配仍需要仔细地考虑,有些地方认为实行2:2:1是比较合适的,农民也乐意接收,可以扩大新农保的覆盖率。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政府应根据自身的财政承受能力进行分配,做到财政补贴方面各级财政合理分工。该政策在中东部富裕地区可以实施起来,但在西部贫困地区可能就无法实现。针对特殊地区可以通过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组织和商业保险来作为补充,增加新农保养老基金,对农民进行补贴,总之,在新农保基金的筹措上社会公益组织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商业保险要发挥其补充作用。

(三)健全与新农保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及机构设置

制度的运行和经办机构的科学设置是新农保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新农保要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衔接。首先要与老农保之间做好衔接工作,保证制度之间平稳过渡,保证不损害农民的利益。其次要协调新农保与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问题,切实保护参保人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新农保制度的推广。这样也可以保证从各个方面对农民生活进行保障。而且还要保证各项制度间可以互相协调,防止相互抵触,影响制度原本效能的发挥。对各项制度的边界作一清晰的认识,使得各个边界相互吻合,协调发展,避免出现重叠或矛盾的现象。

健全新农保机构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指单纯的机构设置,还包括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工作管理等方面。机构的设置应该合理化、科学化,重点加强县、乡、村三级经办机构的建设,各级间做好互通工作。而且还要合理设定各级经办机构的编制,确定与其工作机构相配套的工作人员。最后应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各级间建立网络链接,以便做好统筹工作,同时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农民对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疑惑或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的,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反映,这样既方便有快捷,可以及时解决农民的问题。

(四)完善养老金的缴纳措施

捆绑式的养老金缴纳方式的有不合理之处,采用捆绑式有碍于养老金的领取,老人达到年龄仍不能领取养老金,仅仅因为子女没有缴纳保费就扣留老人的养老金,虽然是出于扩大新农保的覆盖面的考量,但这将影响到老人的养老,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活。这种连带责任势必会影响新农保在农民心中的形象。

在养老保险缴费办理和养老金发放环节,实行社会化管理方式,需要一些金融机构加入进来。参保主体主要是针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腿脚、身体等各方面都不适宜长时间行走,如果在农村多建立营业网点,方便他们更积极的参加新农保。最重要的是,一般应该向国有商业银行缴纳,尽量避免向农村信用社缴纳,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在农村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地建立多一些金融机构来方便参保农民,但也要适当的向信用社缴纳。总之,做好社会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也十分必要,在参保农民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环节推出满足便民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问题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1(1):14.

第三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指通过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纳入参保范围,达到规定年龄时领取养老保障待遇,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基本生活为目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总结完善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老农保)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崭新制度。

制度区别

新农保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制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责任,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这是与老农保制度仅依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的最大区别。

开展原因

人类“老有所养”的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在我国,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十分重视解决民众的养老保障问题,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养老保障工作取得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在城镇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各类人员的养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在农村,虽然农民的养老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广大农民的养老后顾之忧仍非常突出。

目前,农民的养老问题主要是以土地、家庭保障为主,仍然依靠传统的“养儿防老”办法。但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步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贯彻,“4.2.1”家庭人口结构将普遍出现,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能力越来越弱。根据世界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解决养老问题将来主要靠社会保险。我国为了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在农村探索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老农保),但当时政府财力十分有限,老农保采取储蓄积累模式,养老基金主要依靠农民个人缴纳,财政没有资金投入,农民受益低微,没有吸引力,更无法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养老后顾之忧。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大力推进一系列惠农政策,实现农民“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针对老农保在实施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简称新农保),逐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实现“养老不犯愁”的目标。

基本算法是,(领取养老金时账户中的钱÷139×12)+(55×12)=每年获得的养老金数(不包括利息等)。

机制措施

在农民领到的养老金中,国家直接发放给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只占一部分,农民缴费和政府补贴组成的个人账户是新农保养老金中的核心,也是支撑农民养老的最主要部分。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部分贫困地区补贴乏力,以及政府“补贴倒挂”和缴费档次偏低等原因,新农保的缴费能力还比较低,这也是现阶段养老金“微薄”的重要原因。

产业洞察网《2013-2017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4.6亿人。虽然我国用三年时间实现了新农保制度的全覆盖,建立了有史以来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制度,但仍有几千万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没参保。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要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参保积极性,还需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要适当降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财政补贴标准,同时提高国家或省级对该地区的补贴比例,确保政府补贴总额不减少,保证对农民的激励作用。

“其次应尽早制定更合理的缴费激励机制,正向引导、多缴多得。”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副处长黄海萍说,在农村地区,最低档次和较高档次的补贴标准差距并不大,因此农民缴纳较高档次的积极性不高。她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鼓励政策,提高较高缴费档次的补贴标准,激发农民的缴费积极性。

增设缴费档次,提高农民养老金个人账户积累,也是提高农民养老金缴纳能力的重要举措。一些专家建议,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在原有缴费档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缴费档次。目前,我国已有四川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设缴费档次到1000元,宁夏还在1000元之上增设了2000元的档次,其他地区可以适当增设缴费档次。

最后,还应建立“长缴多得”的缴费激励机制。为引导和激励农民,特别是那些16至45周岁的青年农民早参保,建议对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加发一定基础养老金,或按缴费年限不同,增加不同比例基础养老金。

第四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状况调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状况调查

党和政府提出要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以及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经济对农村传统经济的冲击,日趋严重的农村人口老龄化以及农村以家庭和土地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制度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我县自2010年9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试点县以来,认真组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了解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新农保试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县委批转的《政协抚宁县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县政协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组织调研队伍深入到基层开展调查,并到草冬庄山区进行了对比性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2010,我县60周岁以下登记在册应参保人数为9.3万(在校学生和在外地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外出务工人员除外),完成参保人数6.7万,参保缴费率达60.45%,基金收入1636.2万元。60岁以上享受待遇人员23658人,累计发放新农保待遇2572.08万元,发放率100%。2010年,我县计划完成80%的参保任务,即8.6万人参保缴费,新农保收入户最低要进帐1970万元。截止11月20日,我县参保人员缴纳2011年费款人数16188人,基金收入168.13万元,参保缴费率为6.7%。

总的说来,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省、州有关部门及领导的肯定。主要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专门机构,明确了负责领导和专抓人员,设立了乡、村两级信息联络员。为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加强了经办能力建设,成立了抚宁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并将各乡镇(街道)原有的乡镇劳动保障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力量进行整合,成立了财政全额拨款的劳动保障站,配备了新农保工作人员和有关设备。

(二)开展学习培训

为提高经办能力,我县先后2次共安排15名业务骨干赴省参加新农保信息系统、工作流程等业务学习,对县直有关单位和乡镇(街道)的6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政策学习和业务培训。同时,县里还按照行政区划,组建了10多个新农保工作指导组,深入全县12个乡镇(街道)对1000余名乡、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为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注重舆论引导

通过采取贴标语、发资料、上电视、上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农保相关政策;给外出务工人员寄发了《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乡村、走进家庭,对农民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政策宣传工作,基本上消除了群众的模糊认识和顾虑,提高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四)坚持规范运作

一是严把摸底核查关。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核查农村人口信息,对年满60周岁的人口和所有参保对象进行了以村组为单位的张榜公示,通过再次审核后,最终确定参保对象和享受待遇人员名单。二是严把基金收缴关。在各乡镇(街道)设立了新农保基金管理专户,对辖区内保费进行专户专项专款管理。三是严把待遇发放关。建立生存认证制度,采取乡镇(街道)上报和张榜公示相结合的方法,定期采集因死亡而注销户口的人员名单。领取待遇人员的基本情况定期在乡镇(街道)、村(居)进行公示。同时向社会公布欺诈、冒领新农保基金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五)强化目标管理制定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督查考核办法,将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各乡镇(街道)的文明目标管理考核。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乡镇(街道)和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根据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警示和通报,对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工作推进有力的乡镇(街道)和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工作滞后的乡镇(街道)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令其限期整改到位,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如何提高新农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问题。河北省新农保制度实行以来,一些地方的小城镇户籍居民,由于他们只是改变了户口未离开土地,仍然处在既人不起城保也不能人农保的尴尬境地。新农保使农民养老金从无到有,进步意义很大。但从全省看,覆盖面依旧不高。试点的多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民人数较少、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农民数量较多、人均收入低、未来养老问题突出的地区基本没有开展。河北省新农保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五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参保档次,多缴多得。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三部分组成。在不计利息、且现行基础养老金金额及政府补贴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假设参保人今年45岁,年缴费100元,连续缴费15年,到60岁时每月能领取养老金104元。而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衢州市2009年农村低保线是每月188元。也就是说该参保人l5年后所领到的养老金还不及现在秦皇岛市农村的低保金。可见,保障水平依然偏低。(二)如何实现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险转续问题。随着河北省农业劳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失地农民由城保转换到新农保、耕地农民由“老农保”转换到城保或新农保、进城农民工由“老农保”转换到城保、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保等等,势所难免。实现新农保与其他社保在全省范围内规范转续,结算不同社保政策问、不同地区间的基金,承认农民在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养老保险权益,还缺乏详细的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解决地区间因利益关系而影响社保转续,加快信息联网为转续提供技术支持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尽管新农保确定了体制转续的相关措施,但并未形成合理的转续成本筹集与分担机制,能否实现农保与城保的平稳过渡,把乡镇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的养老体系,试点结果是否具有推广性尚待观察。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一)推进新农保全覆盖。全覆盖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100%的覆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创的德国,其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过了120年的发展实践,至今其实际覆盖率也未达到100%,而是9o%左右。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仍未达到建立全民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各地政府应在全省统一制度模式基础上,根据不同市县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不同人群的养老方式和保障水平制定具体办法,合理确定参保对象,并通

过探索建立省级财政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转移支付的分级补贴机制,实施分类保障、梯次推进,以制度优越性吸引农民自愿参保。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未必强求建立新农保制度,或许,在这些地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采取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增加社会救助资源的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可能是更为有效和现实的选择。

二)提高新农保保障水平。保障水平的提高需要个人缴费档次、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标准的提高。如果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是盲目和不可持续的,会给农民和地方政府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和负面影响。提高保障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农民收人,提高农民参保意识。一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政府部门广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农村就业水平,制定相关的促农增收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增收。二是积极宣传与发动,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让社保政策和措施深入人心,为浙江省新农保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提高农民参保意识,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增强社会养老意识。

(三)建立多元主体筹资机制化解隐性债务。财政实力的相对不足、农村庞大的保障需求和农民养老保险沉重的历史欠账,决定了浙江省不可能由政府承担全部社会养老基金。因此,多元主体共同出资是建立新农保制度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按照政府、集体(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筹集基金,这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相一致。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化解,需在靠政府财政投入来弥补的同时,将农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并人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下统一管理,对未满缴费年限的参保农民实行补缴、延缴等方法来充实基金账户,可以较好地解决社会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问题。

(五)确保基金可持续和保值增值。浙江省各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放松投资管制,为新农保基金创造更多的投资渠道。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资料,允许社保资金投资的国家,其保险基金投资比例一般为:公司股票6o%,公司债券17%,政府债券6%,短期贷款3%,抵押贷款11%,房地产投资3%。借鉴国际经验和依据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在保留必要的备用金的前提下可以有存人银行、购买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以及房地产等投资渠道来拓宽。为此,要建立相应的新农保基金监管机构,制定新农保基金限制性投资政策,确保新农保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六)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有效接续。城保应保持开放性,使其具有与原城镇职工和新农保的接口,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做实个人账户,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社保衔接并轨和转换。同时提高城保统筹层次,赋予社会统筹账户基本养老金既得受益权,使社会统筹账户成为一个可以携带的账户形式,便于流动人口异地转移就业时保险关系转续。新农保要适当保持弹性,预留制度接口与城保、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以及计划生育对象的养老补助等相互衔接,保持制度的兼容性。当参保人员身份转变后,能够实现养老保险待遇的转移和参保年限的积累,这需要制定与其他社保政策转换的详细办法,充分考虑其制度的可携带性和转移性,体现农村居民个人账户与非缴费型账户的既得受益权。

第五篇: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改变,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成为了国家关注的重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对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乃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实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出发,通过对这一政策的分析,提出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几患建议。

论文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建议

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并有加速趋势,而其中农村老龄人口占75%左右。这就意味着解决了农村养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中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养老保险制度是化解老年经济生活风险的重要管理方法,是保障老年经济生活安全的有效约束机制,也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现行农村养老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家庭+土地”为主的养老保障模式,农村老人的养老生活方式主要有多代同堂型、分居赡养型和独立生活型三种。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村人口加速老龄化;大量农用土地被国家和集体强制征收用于城镇建设,耕地减少,农民难以增收,土地养老模式被打破,失地农民亟待养老保障;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家庭规模加速小型化,农村家庭人口已经实现了由多子女家庭结构向“421”家庭结构的转变,目前逐渐出现“621”乃至“821”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使得子女养老的比例在下降,传统的养老观念受到冲击。这些给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

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进行试点的,主要依据民政部下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业务指导性文件,基本运作方式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机构,为农民设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保险费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给予适当的补贴,个人缴费和集体补贴全部记在个人名下;以县级为基本核算单位,逐步分级负责保险基金的运营和保值增值;参加保险者达到规定的领取年龄时,根据其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总数确定领取标准。由社会保险机构定期计发养老金。但是,“老农保”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大部分地区的集体经济处于非常薄弱状态,各地集体补助标准千差万别,甚至很多地方根本得不到落实,没有体现出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互助性以及公平性原则;税务系统并没有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规定可以执行;国家财政、地方政府均没有给予应有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投保金额基本上都集中在低档次的投保水平上,所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很难实现;缺乏有效的基金监督机制,以致造成过多的行政干预和违反政策,强行拆借、挪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基金已被挪用多年,至今难以收回。这样,参保农民的养老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人口大国,并且80%人口在农村,因此,农民问题的解决便成了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而农民问题中养老保险又是重中之重。鉴于旧农保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停滞和落后,所以亟需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发(2009)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这一政策的出台和试点实施,意味着中国农民自古以来依赖土地和家庭养老的模式即将发生改变,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可谓是一件大事。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但是,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是否能就此解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怎样的生命力,有待探索。

三、“新农保”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不到位。对于“新农保”的宣传与推广,采用的宣传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以本地政府宣传部门为主,并没有过多的借助其他媒体手段。而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年劳动力流动频繁,且有部分是常年不在家,家中多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对于政策的理解并不到位。

(二)缺乏指导各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具体政策。由于各部门认识不一致,具体规范新型农保制度的制度模式、筹资方式、政府补贴、待遇调整、工作机制等重要内容的具体指导意见一直没有出台,再加上乡镇缺乏专职、专业保障人员,且缺乏专业知识,对于新事物适应能力缺乏经验,群众有疑惑得不到及时答复和解决,影响到了政策的推行。

(三)部分地区融资压力较大。虽然“新农保”政策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但是,在一些西部财政情况不太好的地区和贫困地区,个人缴费这块恐怕对一些家境不好的农民也会形成一定的压力。

(四)制度衔接问题。一方面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人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但是,有一些。„老农保”参保人以前缴纳的保险金以何种方式并人,资金以前运用产生的收益如何计算。另一方面,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这意味着这一部分人的基础养老金将形成“国家债务”、“转制成本”,长期看对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会形成多大的需求和财务压力。此外,不少地区还探索出农村独女户、双女户等特殊的养老保险制度,参加“新农保”后,这些制度怎样处理。

(五)资金运作与监管问题。由于新农保的建立符合中国农村养老需求,当期马上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加入进来,这样也会形成相当大的缴费收入,对于新农保的农村养老基金的管理、增值保值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要有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如何增值保值,资金的安全性有谁来保证,由谁来监管,这也需要在管理方面马上出台相应的新政策。

四、对策与建议

(一)采取积极全面的宣传政策。针对目前农村人口流动频繁,群体意识不强的现状,循序渐进,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在全国各地采取办电视专题讲座、印发宣传手册、制作宣传牌、彩装宣传车等形式,合理有效地宣传农村社保的政策,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教育群众树立防老、养老、敬老意识,使农民真正意识到社会保险是养老的可靠保障,自觉、积极参保,使保险进入农民的思想里,成为生活的部分。同时也要将政策宣传到位,不能急于求成,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项工程非常浩大的工作。

(二)出台具体的指导措施。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情况和人口结构,在全国性政策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快制定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对于新型农保制度的制度模式、筹资方式、政府补贴、待遇调整、工作机制等规范到位。同时抓紧建立专业的基层社保单位,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缴纳一定的保费,缴纳保费的多少应取决于当地的经济情况,设置多个缴费档次,鼓励当地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参保农民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对于特殊地区,国家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变全年一次趸缴为分期收缴,以缓解群众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压力。

(四)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新老制度的衔接是“新农保”政策开展的一个关键点,其制定和实施得难度比较大,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度衔接的办法,兼顾公平与效率。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应可以相互转换、衔接。“新农保”在制度制定时需留有接口,以便将来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衔接。一是制定与其他社保政策的详细转换办法在统筹区域范围内制定统一、规范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规范转换、衔接的操作办法,解决不同社保政策间、不同地区间的基金结算问题;二是完善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办法,把农村居民在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养老保障权益都予以体现。

(五)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性。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其中个人账户将会积累起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大挑战。为了更有效率地运用农保基金,保证其安全性,必须提高新农保基金的统筹层次。要加强立法,为农保资金的运营和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加强监管,防治农保基金的挪用、挤占、挥霍与浪费。要加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培育,为农保资金的投资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下载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调查问卷(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调查问卷(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摘要:2010年初河北省开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本文以对河北省鹿泉枣强地区的调查为基础,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之前政......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实在在解决广大......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

    南通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析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摘要 国务院2009年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就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任务目......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发展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上都体现了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理念,长此以往,形成了我国典型的......

    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

    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关于“加快实现新型农村社......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90年代初进行试点,逐步在农村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制度本身设计存在缺......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查报告 按照中央要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于2009年下半年部署实施,并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