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委书记在区委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本站推荐)
同志们: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刚才在会上,XX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总结了去年、部署了今年全区农业、农村和计划生育工作,并对2005年涌现的先进单位、个人以及成绩突出的专合组织、种养殖能手进行了表彰奖励,同时印发了区委关于做好2006年农村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两个意见都很重要,希望同志们会后认真组织学习,传达贯彻好会议精神,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区上下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和部署上来,要把行动落实到建设XX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
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意义。从昨天上午开始到今天上午,区委召开中心学习组(扩大)会,利用1天半的时间组织了专题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统一了思想认识。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也需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统一。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顺利进行,事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取得成功,事关我们XX区农业、农村工作能否取得成效,意义非常重大。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看,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去年底,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8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全国基本达到了小康。然而农业、农村的相对落后状况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历史课题,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来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那是基于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标准,但全国发展从东到西差距明显,不少沿海城市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差距日益突出,农村的变化远远落后于城市。我们泸州城市建设近几年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建水平和城市形象日益提高,但农村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2.8:1就可见一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看,当前我们社会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比如农村因为征地撤迁、农民利益受到侵犯、宗族势力问题等等。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显得尤其重要,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城市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均衡发展,韩国和台湾地区就是证明,墨西哥、阿根廷由于农业长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问题就非常严重。如果我们不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我们最终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因此,希望同志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什么?就是从思想上建党。共产党之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取得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取得胜利,就是坚持从思想上建党,有科学和先进的执政理念和方针作指引,不断在理论和思想创新上加强党的建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提出来了很多新的执政理念。首先是“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一大创举;随后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阐述得非常透彻;相继在工业发展上提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在农业发展上提出了“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理念都是我党在思想上、理论上的创新。没有这种创新,就没有我们正确的行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的提出,不是朝夕之功,是继承、是创新的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过去党在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理论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建国以来,党在对农村工作的指导上,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首先是建国以后实行土改,把土地分给了农民;然后组建了人民公社,实行大集体生产公社核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把土地交给农民经营,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第四次就是现在农村税费改革,结束了中国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继承和伟大的创新。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工作所面临的形势,适时提出了党在农村工作上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首先对农村工作的基础地位作了强调,之后胡总书记提出了“三农工作是党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四中全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工业化初期农业要支持工业,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的论断;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目标,是我们党长期农村工作经验和理论的积累和创新。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命题不是一天就想出来的,不是突发奇想,这是既继承了历史传统又在深刻分析当前农村工作形势的基础上得来的新思想,并非换了花样、换了名堂。
要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转变成自觉的行动。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时期对农村工作的总的方略,是农村工作的全面目标。要把它逐步变成现实,就需要我们自觉的行动,首先要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怎样宣传、发动、组织群众,是我们在座诸位的任务。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研究,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了,把行动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牢牢抓住“生产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以“五新一好”为载体,做好我区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见到实效。我们身处新农村建设的起点,怎样把握好机遇做好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是我们今天会议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没有生产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字”总要求开宗明义就是“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四大任务”首先是“建设现代农业”。我们当前要研究的是怎样发展生产,我们都要努力做好这篇文章。2001年区委提出了农业产业化“654321”工程,6万亩甜橙、5万亩桂圆、4万亩甘蔗、3万亩大头菜、年出栏200万只大白鹅、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多数已经完成,取得了不小的成效。这证明“654321”工程符合我区农村特点,是成功的。大白鹅方山开花石寨结果,发展势头很好;无公害蔬菜潜力很大,还要发展。随着区情的变化和国家农业政策的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紧贴我区实际和特色,进一步优化“654321”工程。关键在找准比较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目前我们提出建设新农村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就是要做强绿色菜、抓好名优果、发展优质猪、打好劳务牌、培育新龙头、形成循环链。这是同志们反复讨论研究提出的,是我们经验的积累,是近年来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积累。邻玉先锋、华阳水中坝的绿色菜是有名气的,近郊乡镇还涌现了一大批种植能手。但蔬菜品种的改良至关重在,一定要在这上面做文章,10万亩基地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抓好名优果”,水果的优势在于甜橙和桂圆。优质桂圆是我们独有的,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力争取国家支农资金,建设长沱两江沿岸的百里桂圆长廊。甜橙去年有较大突破,况场万亩基地的建成对我区甜橙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今年要在巩固基地的基础上适当扩大面积。希望况场、通滩、丹林要在加强管理、减少成本、增强效益、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上进一步探索经验,激励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发展优质猪”,尽管我们不具备规模优势,但有群众的养殖传统和好的习惯,我们要尊重和鼓励,特别是沼气建设还得依靠发展生猪,每年养2、3头猪就可以产几百方气,推广新型能源很经济。我们今年4300口沼气建设任务,在“十一五”期间沼气普及率要力争达到30—40%,任务非常艰巨。此外,我们要“打好劳务牌”,切实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稳定每年13万人次的劳务输出水平。现在广东出现民工荒,这不是民工少而是技工荒,缺乏有一技之长的民工。因此,要针对提升民工质量,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发达地区大型企业需求,狠抓农民工培训。打造劳务品牌的问题,我们年年讲,至今没有一个好的品牌。品牌的树立,既要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引导,也要善于在市场中培育,培养能人、培养民营企业主、培养一大批善于闯市场的人,树立XX劳务输出品牌。“培育新龙头”,是我们产业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一头联结一产业、联结农户、联结专合组织,另一头联结二三产业、联结市场,是联结千家万户农民和千变万化市场的桥梁。没有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很难推进。今年,我们要建好30万吨老窖甜橙加工厂和促进沁园酒精厂正常生产,如果中粮集团5万吨燃料乙醇项目能顺利引进,那么这些酒精、乙醇项目要消耗多少红薯?能带动多少农民?我们全区乡镇的产出都不够。有这些企业就能带动农民致富,有这些企业就能促进黄舣白酒集中发展区的建设。我们知道,农业产业化发展好的地方都有一大批龙头企业支撑。资阳一个临江寺豆瓣厂,每年需要50多万亩土地提供原料。我们XX区才28万亩土地,有一个这样的龙头企业它的带动作用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沁园酒精和泸州老窖白酒集中发展区,继续大力扶持天天红、大白鹅加工厂等已有龙头企业的发展,使之上规模、上档次、做大做强。希望我们的企业和专合组织在壮大规模、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农民是单个的人,是弱势群体,一旦市场风险来临,他们的承受能力是脆弱的。希望各级党委要认真思考建立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合理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农民的利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最终吃亏的是我们的企业;企业保护农民的利益就是保护自己。华阳要认真总结白湾蔬菜产业发展和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形成循环链”,就是发展循环经济,核心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建设沼气池,有了沼气池,就可以发展“猪—沼—果菜”等循环产业。无论怎么样,无论什么时候,发展农村经济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于“五新一好”。这是我们在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借鉴了省内外成功的做法,结XX阳实际和总结前些年农村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这个目标长期不变不太可能,我们的工作要与时俱进,我们的思维要不断创新。但在一个时期内,“五新一好”是我们XX区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具体载体,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目标,也是近期指导农村工作的目标,是各方面经验的积累。各地新农村建设目标很多,如贵州遵义提出了“四在农家”等等,但关键在有效。“五新一好”基本体现了“20字”要求:“培育新产业”体现了生产发展,“树立新风尚”体现了乡风文明,“创建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班子”体现了管理民主等等。在管理民主上,现阶段我们要首先从班子建设着手,还难以在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上做很大的文章。因为实现管理民主是个长期的过程,新农民的培育也是一样。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根本在于培育新农民。农民可以留在农村发展农业生产,也可以到城市成为产业工人,但素质必须要高,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农民如何培育?首先我们在座的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就要第一个提高素质,成为群众学习的标杆和榜样。通过大家的行动和影响,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提高素质。第二要大力抓好基础教育,把今天的孩子培养成为明天的新型农民。农村孩子都上大学不太现实,毕竟大学每年招生是有限的,大量的农村孩子要通过其它渠道继续学习和培养,这是我们要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打造新设施”,重中之重的是路和水的问题。路是困扰我们农村多年发展的问题,也是造成部分农村贫困的根源问题。我区还有7、8个村不通公路,即使通了公路的地方, 问题也还不少,任务非常繁重,要下大的功夫。去年我们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村级公路建设确定了每公里补助450吨水泥的标准。根据调查,宽5.5米的村道建设有点难为我们的乡镇长和书记们,这个标准可以是适当降低一点。
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解决上面热下面冷、干部热群众冷的问题。没有农民的参与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所面临的群体是38万农民,我们在座的毕竟只有500人。如何动员全区的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农民是很现实的群体,让他参与新农村建设,就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有想头。农民群众动员难,我们不能责怪他们,这是由于多年以来所形成的,这是由于我们现阶段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所造成的,是由于农村的贫困所造成的。在具体工作中农民再有怨言、再有意见、再不理解,我们都千万不能责怪农民群众。我们要理解农村的贫困、理解农民的愿望,千方百计动员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篇大文章、一篇考手艺的文章,但工作再难也要去做。拿点钱修一条路、改造几所民居,这个不算什么大本事,关键在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和激情。这是我们乡镇党委、村社干部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邻玉镇先锋村试点经验之一就是有了农民群众的激情,他们参与进来了;况场镇万亩甜橙基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善于借助种植大户的示范调动了其他群众的积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做好科学规划。有话说“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古时有嫦娥奔月,那是神话;现在人类可攀登月球,这是事实;上世纪80年代的微机,我们谁也想不到会发展成今天的网络时代。我区新农村建设经过若干年发展会是什么景象呢?我们设想近郊建设“都市村庄”、远郊建设“新型农庄”,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愿望。再好的愿景都必须要有规划。新农村建设全区只能做一个框架式的规划,规划主要以乡镇和村社为主。区上只能出思路,并在产业发展上、民居建设上、农民培训上做引导指导。希望同志们开动脑筋,认真把握本乡镇、本村的实际,把自己的事情想好、办好。科学规划要强化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早在我党革命初期,就在井岗山地区搞农民问题调查,他不屑于到农民家里了解吃喝穿衣等小事,更何况现在我们从事农村一线工作的同志呢?希望大家认真调查研究,把乡情、镇情、村情分析准,把老百姓的愿望搞清楚,把上面的政策吃透,实事求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三、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全区各级党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水平
必须加强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我们党是执政党,党执政的基础就在我们,就在村级组织、社区组织。新农村建设不能离开党的领导,因为本身就是我们党所倡导的,不可能由其他党来领导;新农村建设也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党是执政党,掌握了全国的政治资源、行政资源,大量的财力需要中央拿钱下来,大量的组织活动需要我们各级党和政府来组织。因此,我们区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把我们所有乡镇党委和所有村一级支部建设成为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克服“泛群众化”的思想,就是认为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就让农民自己去干。农民固然是主体,但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离不开中央和各级惠农政策的支持,少了这两条新农村建设就干不成。一定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认为新农村建设上面要投钱、要搞几十年、时间还很遥远,我们不着急。一定要克服纯粹经验主义的倾向,既要尊重经验又要防止犯经验主义的错误,避免过时的、陈旧的经验干扰新农村建设进程。政策在变化,实践在变化,希望同志们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积累新经验、建设新农村。
要创新新农村建设的机制体制。从领导体制上讲,总体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农民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中央提出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要求,具体的抓手在什么地方?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从现阶段看,迫切需要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群众动员机制。重任在各级党委、支部,要面向市场组织动员群众,要完善村级治理结构,重点在运用市场的观念和手段去组织发动群众。要让农民群众真实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结合市场需求的倡导能开拓他们赚钱致富的路子;要让农民群众真正地体会到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能为他们带来实惠,真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现在土地经营权、使用权在农民手里,农村基本生产经营制度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长期不变、永远不变,这是温总理肯定的说法。市场经济的发展,迫使我们要认真思考动员组织群众的新方法、新渠道。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自治是当前农民群众素质还不高、农业生产力比较低、城乡严重分割之下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必然选择,实现完全的法制还有一段长远的道路要走。维护农民群众的基本政治权利是村民自治的内容之一,但组织动员农民群众是村民自治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解决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但村民自治在工作中运作得还不是很好,开个会很难,影响了我们很多工作的开展。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要认真处理好村支委与村委会的关系。村支委代替不了村委会,一个是党的基层组织,一个是村民自治组织。所以同志们要认真思考,既要加强党支部的领导,又要有效规范和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建立完善生产发展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产业基地、组建专合组织、发展龙头企业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专合组织目前规模小,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大,多年以来没有大的发展。在座的同志们和企业、专合组织,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密切联系农民利益、扩大产业规模、拓宽产品市场、树立良好品牌这个问题。要建立完善各方投入机制。就是要让国家投入、社会各界的投入、农民自己的投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去年以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建立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补助、生活救助、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制度,现在我们正在建立农村低保。农村低保尽管每个月钱不多,但毕竟我们在保障机制的建设上有进步。下一步,还要探索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社会保障救助制度。要建立完善良好的工作机制。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现在不适应农村工作形势的办法和制度。中央提出农村综合改革,实质就是改革农村工作机制,就是进行乡镇行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财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赋予乡镇政府应该有的事权和财权,使事权和财权相称;农村教育改革核心就是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我们区一级如何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有利于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工作机制。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工作综合目标考核办法。我们去年对农村工作的考核,从总体上看,考核分值设置还是科学的,考核结果与我们平时所掌握的情况差距不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当然,也产生了一些比如乡镇勾兑部门、部门借此卡乡镇等现象,这些现象必须纠正。今年,要针对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目前已经起了一个步,对乡镇主要领导出台了一个奖励标准,这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我们还要在精神上给予大力鼓励,同时希望你们也要对下面进行考核激励。
要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本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但也并不陌生。我们要知道,中央的政策在不断地在完善,广大农民群众的实践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去学习研究。我们要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如何迎头赶上?就需要我们谦虚好学、加紧学习,向书面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能人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工作本领。我们希望广大干部在工作不仅能说,还要会干。新农村是干出来的,当然干中还要说得出来,要通过说去宣传、去动员、去组织群众。提倡人人都能讲政策、都能发动群众。如果大家会后都能把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向群众讲得清清楚楚,这就达到了目的,我们建设新农村就有希望。
要转变工作方式,变管理为服务。落实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蓝图、各项指标,中央已经作了明确。我们就只有转变作风,真抓落实,体现水平,体现素质,做好起步之年、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区有201个村38万农民,涉及面很广,内容多,我们不可能一个模式把全区新农村建设规范完,必须分类指导。区上有区上的考虑,镇上、村上也要考虑。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要有所成就,就要有特色和优势。就是要结合群众的愿望,结合本村的实际抓好建设和发展。要搞好定点示范,推广经验。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全面铺开,今年示范点全市搞2个,区上搞一个。各乡镇也要根据实际,确定自己的示范点,积极推进。对全区有指导性的工作,如乡镇卫生院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路网规划等,要全面推进。
要培养人才,实施能人带动。今天表彰的种养殖能手就是能人。石塞乡大白鹅孵化场业主赵林波同志,利用他的经验、技术和资金,带动了全区白鹅养殖,作用不小;茜草镇的荔枝种植大户老宋,种植代绿荔枝带动了周边农户,这种例子还有很很多。能人带动、人才带动,是我们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式,希望大家重视农村人才的培养,重视能人作用的发挥。
四、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
当前,我区的人口和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目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切实抓出成效。一是要落实责任。把目标管理的任务一级一级落实到单位、人头,凡是不能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的乡、镇、街道以及个人,要坚决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二是要突出重点。抓好基层基础:在农村要推行责任到村、任务到村、队伍建设到村、考核奖罚到村的工作机制,城市要推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抓好依法行政:既要完善依法行政责任制,建立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又要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各项计生奖励优惠政策,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救助机制,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规范化。抓好协会建设:以基层人口计生协会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在全区形成自觉实施计划生育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强化服务。要以推进“三大服务”工程为载体,达到“四优一满意”为目标,规范落实服务项目,切实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重管理、轻服务”和“以行政手段为主”向“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有效转变。
同志们,新农村建设是中央关于“三农” 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成果,是今后指导农村工作的总方略,是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方针,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总路线。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实践,是我们工作的起点,也是我们即将承担的重要工作任务,是机遇,是挑战,是使命。为此,我们全区上下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扎扎实实的工作。
面对新的实践,我们一定要深知新农村建设是亿万群众的伟大实践。要把个人的行动融入到这股滚滚洪流中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群众的智慧,研究动员组织群众的有效方法;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引路人、带头人、组织者、引导者。面对新的起点,我们一定要树立既要继承过去又要开拓创新,既要秉承传统又敢于超越前人。新的起点意味着新的成绩,我们一定要站在新的起点付出多倍的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前人的新的业绩。面对新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很幸运,赶上了改变中国农村几千年落后面貌的新时代,要认真结合实际,不断提出完善工作的目标,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扬。通过我们的努力,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在我们手上结出丰硕的果实。面对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建设XX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良好机遇。新农村建设作为我们提高工作水平、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机遇,在挑战面前退缩的人,一定会丧失发展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我们要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改进我们的作风,以优良的传统推进新农村建设。面对新的使命,我们一定要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狠抓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充实到农村工作一线,放在重要的岗位,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能干成事的人以进步,造就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路人、带头人、能人强人。我们相信,通过一大批长期默默无闻、辛勤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我们XX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区委书记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五”工作,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下面,我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十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四区”战略,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招商,上项目,调结构,兴三产,全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XX年,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856万元,是“九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18.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000万元,是“九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0000万元,是“九五”末的3.6倍,年均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7162万元,是“九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2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比“九五”末增加了1283元,年均增长9.0%。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9:62:29调整为5:47:48,特色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全面繁荣,全区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主动适应“入世”新形势,强力实施“开放强区”战略,对外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五年来,共引进超千万元项目49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72500万元。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免除农业税,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强力推进企业改制,区属和市移交企业全部实现民营化。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采购等制度日臻完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设立了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和优化环境投诉中心,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良好形象。
——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普九”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坚持以人为本,强力推进社区建设,社区“八化”成效显著,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初步形成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我区荣获“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扎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十四年荣获省级先进,我区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加大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工程,辖区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网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认真贯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大和政协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安全生产连续6年无重大事故。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根据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深入开展了“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拔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积极推进“双培双带双强”工程,全面启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试点,认真做好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可以说,“十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全区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
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辖区单位、离退休同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认真总结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从中得出了许多深刻的启示,对于加快“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区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经济特色,提高经济质量,努力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推动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是必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加快**区发展,必须把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是必须全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加快**区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更加注重维护稳定,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是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加快**区发展,必须善于抢抓机遇,勇于克难攻坚,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持之以恒,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五是必须努力创造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团结是推进各项工作的保障。加快**区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智慧和力量,形成共谋发展、共创大业的强大合力。
五年来,成就喜人,经验宝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层次不高;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城市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四是个别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干部宗旨观念不强,作风散漫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坚持开放带动,努力打造活力**
加快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开放带动,激发经济活力,努力扩大经济总量。
创新思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个好的企业可以凭借资本积累和产业优势,在引资金、上项目上大有作为,为一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我区有一批资产多、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这是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宝贵资源。要树立依靠优势企业引资金上项目的思想,确立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在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引导企业盯准市场,以商招商,放眼全国甚至国外资金上项目,努力走出一条借助外力发展的路子。
二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是项目建设的孵化器,有利于产业聚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战略突破口,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工业园区。明源工业园区和广厦科技工业园区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争取早日建成。要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开辟“绿色”通道,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使工业园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和我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要转变招商引资方式。要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盯准其项目、资金、技术,开展驻地招商,力争今年引进1—2个超亿元的大项目。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搭台、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民营企业项目对接的“三位一体”招商模式,注重挖掘我区内部资源,依托神马集团、平煤集团等辖区大中型企业,在企业配套项目、产业链条上下功夫,搞好项目对接和资金引进,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要充分发挥各种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找客商、上项目,形成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浓厚氛围。
加强引导,努力扩大经济总量。
一要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大力实施“工业兴区”战略,把培育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作为突破口,鼓励引导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不断进行扩张,实现规模经济。引导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要加大综合协调力度,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要强力推进乡、街道集体企业改制,争取年底全部改制完毕。
二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商贸流通业为重点,以贸易广场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新城建设为契机,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把商品销售、仓储、配送结合起来,努力打造高水平、高规格的物流基地。以社区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咨询、医疗卫生等行业,进一步拓宽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以“千户万元工程”活动为重点,在增加税收上下功夫,鼓励支持全民创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三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村工业化为导向,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路子。大力
发展特色农业,紧紧围绕为城市服务、靠城市发展做文章,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畜牧、林果、蔬菜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布局,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强化服务,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作用,落实优惠政策,减化办事程序,切实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要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的运行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影响项目推进的不法行为,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落实好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企业、分包项目制度,对全区拟建和在建项目要全程参与、跟踪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经济发展,自觉维护**区形象,努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建管并重,努力缔造秀美**
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对提高城市品位、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强化责任,真抓实干,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流人居环境。
以大营都市村庄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新城建设。大营都市村庄改造事关居民根本利益,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关注,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营都市村庄改造,严密组织,强力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我们必须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快的工作进度,更严的工作要求,坚定信心,全力以赴,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争取早见成效,早出形象。一要加快拆迁进度。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严格落实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确保拆迁顺利进行。XX年,要从北向南,完成大营村一半以上的拆迁任务。二要严格规划建设。必须按照规划,集中成片建设,决不允许见缝插针,零星建设。所有改造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今年,建
设路以北商贸物流区要全面开工建设,新型住宅小区要建设40万平方米以上。三要做好群众工作。要坚持一手抓改造、一手抓稳定,妥善安置群众的生产生活,及时解决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力争用2—3年的时间,把大营村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培植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单位、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创建任务的圆满完成。要按照**旅游区规划,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景区建设,完善景区功能,全面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优秀旅游品牌。要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画、占道经营等问题,积极做好大气污染整治、小煤堆清理、秸秆禁烧、“五小”治理等工作,全面改善我区的城市环境。要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的方针,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安置。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再就业。继续实施“4050”工程,加强城市“低保”,做好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科技成果推广网络,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综合开发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围绕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进一步加强三级社会服务大厅建设。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做好“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强力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全力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积极创建“全省文化建设先进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力。继续实施依法治区战略,全面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巩固新时期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青妇、工商联、侨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努力提高全区人民的思想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区人民的凝聚力。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区文明程度。
四、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学习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认真总结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扎实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实施“双培双带双强”工程、选派大学生村
干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县级干部联村等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要顺应形势、积极创新、突出特色、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社区、机关、学校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和党的作用更加有效地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筑牢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二)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使广大干部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新收获,在思想境界和党性修养上有新提高。要切实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那些政治可靠、作风过硬、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通过选拔和使用干部,维护区委的良好形象,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勤政廉政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班
子工作机制,增进班子团结,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深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村务公开、政府采购、便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实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春节在即,各级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严禁下级给上级送礼拜年,对顶风违纪的,要严肃处理。
(四)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各级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一要坚持真抓实干。要按照“严、细、深、实”的要求,把心思用到思考问题、研究工作上,把精力用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把功夫用到为民谋利、狠抓落实上。二要强化责任机制。要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把每一项目标任务逐项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领导干部,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问题,要研究制定推进工作的具体方案,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一环一环严格督查,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三要保持政令畅通。各单位都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严肃对待区委、区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区委、区政府的决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事关当前,影响长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xx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第三篇:区委书记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坚持六大理念
强化使命担当
服务发展大局
助力打造高质量经济强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同志们:
打造经济强区是市委对XX的发展定位和明确要求,也是XX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必由之路。刚才XX同志对经济工作任务进行部署。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区分,我们全区上下唯有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确保经济发展这个龙头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下面我围绕建设经济强区工作再讲几点:
一、坚持理念建区,打牢经济强区的思想根基。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打造经济强区,前提条件是融会贯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用新理念启发新思路、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发展。——要立足于实,统筹五大理念与基本区情。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要将领会五大理念与深化区情认识结合起来,在五个方面准确把握,创新正逢其时。XX创新不仅大有可为,也必须更有作为。协调事关全局。受历史、地理、人文等多重因素影响,XX经济版图东高西低、城乡分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用协调发展的理念统筹全局,把发展重点更多投向以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为主的西部区域,完善水、电、汽、暖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X个城边村改造,合理布局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能够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点企业,引导产业、人口、资金等生产要素不断集聚,实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绿色荫
泽子孙。XX工业体量大、人口也多,提倡绿色发展就是对子孙后代和XX可持续发展高度负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做好工业技改、节能减排、腾笼换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工作,彻底扭转外界对于工业城区污染严重的传统印象,使XX的资源更节约、土地更集约、环境更友好,为我们的后人既留下金山银山,也留下绿水青山。开放满盘皆活。XX作为移民城区先天就具有开放包容的基因,最懂得开放招商“一举求多效、一招应多变、一优带百通''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牢固树立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和前沿思维,持之以恒引理念、引技术、引企业、引人才,在深化开放中广采他山之石,在招商引资中承接产业转移,在分工协作中谋求优势互补,实现借脑借智、借势借力、互促共赢。共享普惠民生。经济强区由全民共建,理应全民共享。XX有X万群众,就有X万个理由改善民生。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把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把群众最急需、最根本、最普惠的公共服务保障好,让每一位XX群众都真切地感到生活得更安逸、更安心、更安全。
——要专心于做,统筹五大理念与目标管理。理念引领发展,目标彰显方向。贯彻五大理念要以目标管理为工作抓手,以目标制定推行理念、靠目标推进贯彻理念、用目标完成检验理念,把理念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举措。一要科学设定目标,以目标凝心聚力。目标明则人心思齐。目标制定既要有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部门代表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区的目标,也要有区委、区政府直接下达和区直有关部门分解给各单位的目标,既要有各单位根据工作职责自行确定的目标,也要有区委、区政府根据工作实际追加的目标,真正使目标制定实现“范围全覆盖、内容多元化、来源多渠道、程序重规范、灵活可追加。二要有序推进
目标,靠目标狠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标一经制定,就是不容分说的政治任务,就要有“只为成功找出路,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工作劲头。对于各项目标任务,要坚持区级领导负总责、牵头单位具体抓、配合单位协助做,严格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推进、有序落实。三要严格考评目标,凭目标树立导向。目标考评不仅事关干部积极性,更关乎区委权威性。要坚决打破平均主义、形式主义、好人主义,注重日常监管、群众参与、综合考量,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评比,既不让实干的老实人吃亏,也不让不干的投资钻营者得利,在全区牢固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也不一样”的工作导向。
——要着眼于效,统筹五大理念与发展规律。对于XX来讲,关键是要用好“三个规律”:一是市场经济规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产业转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迁改造等具体工作中,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提升XX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二是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当前,我市正在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XX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板块,必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统筹推进城中村和旧城棚户区改造,以城市建设带动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三是群众满意规律。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成败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要深刻认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反对的事情坚决不能干,群众拥护的事情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干。
只有矢志不渝地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有力量,经济强区的建设才会有力量。
二、坚持实体强区,夯实经济强区的物质基础。
实体经济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硬道理。当前,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冲击,更须坚定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定力,围绕我市“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条腿走路”,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两只手作用”,项目建设和开放招商“两个臂膀发力”,保持XX实体经济的肌体健康。——要突出先进制造业和新型材料业这个主攻方向,着力锻造钢筋铁骨的工业经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XX的立区之本。当前,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材料业产能过剩、效益下滑、不适应发展需要,XX制造如何突围、路在何方?唯一出路就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型材料业,具体办法就是在“创新、提升、改造、搬迁”四个层面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一要在“创新”中蝶变。要有效整合X个国家级科研院所、X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X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X个科技园区的技术品牌优势,支持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精密轴承等先进制造领域精准发力,鼓励在功能材料、结构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领域自主创新,带动民营企业参与创新链构建和产业链布局,合力发展能够引领现有投资、人才、产业、规则“归零”的颠覆性技术,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要在“提升”中质变。大力探索“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模式,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和装备智能化水平。着力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促进战略合作、技术嫁接,帮助大企业围绕上下游、左右链拉长产业链条,发展
产品下游,扩大企业利润。三要在“改造”中量变。大力实施XX重工锻造能力提升工程、XX重工发电机成套设备等工业技改项目,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质量。四要在“搬迁”中转变。紧抓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开行第一家新型城镇化融资试点和第一批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试点等政策机遇,对不适宜在区内继续发展、或因企业扩张、原有厂房又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的企业,积极引导、有序搬迁;对腾退出的土地要科学规划、统一招商、充分利用,着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企业增收的双赢局面。
——要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这个转型重点,着力培植生机勃勃的服务经济。服务业繁荣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XX产业转型的战略重点。要通过强化高端商贸、商务楼宇、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四大支撑,不断把XX打造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高地。一要重塑高端商贸新优势。要突出抓好“一带两区多点”建设,即持续提升南昌路商贸带的商业氛围,引进高端品牌,辐射带动周边;持续打造以万达广场为中心的白领商务区和以XX广场为中心的中央酒店区,集聚高端人群,展示精美形象;加快推进我市XX酒店等一批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高端消费,扩大规模体量。通过上述举措,不断巩固XX商贸服务大区的地位和形象。二要打造楼宇经济新高地。要深入贯彻《XX区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X等成熟楼宇的物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好X等新建楼宇的业态规划和企业招商,积极谋划一批新建商务楼宇,着力引进一批新的总部型、基地型企业,持续提升商务楼宇的特色化和专业化水平。到年底,全区商务楼宇总面积计划达到X万平方米,新引进总部企业X家以上。三要
擦亮文化旅游新名片。要加紧推进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持续提升我市国学剧院、里外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方红农耕博物馆等市场化运作水平,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创意园、星光歌剧院、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中心等建设进度,积极打造集工业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四要搭建现代物流新网络。依托X物流集聚、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等综合优势,加快推进我市X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积极搭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物流网络,着力构筑客运快速化、物流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X物流集聚区日发车要达到X台次以上,物流运输量达到X吨以上。
——要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这条生命线,着力打造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引资仍是当前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现实动力,要坚持每年签约引进一批项目、谋划实施一批项目、推进落地一批项目,真正把生命线抓紧抓实。一要优化项目结构。谋划项目要充分考虑产业契合度和现实可行性,兼顾发展需要与群众需求,既要有工业项目、服务业项目、城建项目,也要有科技项目、民生项目、党建项目,既要有立竿见影拉动经济增长的项目,也要有涵养长远发展的项目,确保项目库类型丰富、梯次衔接、谋划一个、成熟一个。二要强化龙头牵引。要集中精力推进规模大、效益好、影响力大的龙头项目,促使项目由纸上落到地上,产生税收、带动就业、改善环境、辐射引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三要攻克重点难点。要重点解决好前期手续办理、土地征迁、基础设施配套和资金等影响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狠抓区级领导分包、办事处主体推进、指挥部密切配合和委局业务指导等各个层面责任落实,强化周六项目例会、甘特图公示、联审联批等项目推进机制,真正通过关键环节的通好关、解好扣,确保项目建设的不停顿、不止步。四要深化开放招商。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认真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增长见识、开拓思路、启发实践。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综合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微博、手机短信平台、报刊杂志等手段,强化宣传推介,打通外界了解XX的窗口。要紧密结合省市发展战略和XX产业实际,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信息服务、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强化大员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工作举措,深挖信息线索,深入联系对接,确保引资成效。
三、坚持创新活区,激发经济强区的活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经过多年努力,XX科技创新正在由量的增长迈向质的提升,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要以更强的战略定力,加快使创新驱动成为引领发展的主引擎。——要着力建设有更大影响力的国家级科技园区。要按照打造国家级科技园区标准,持续提升四个园区建设的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水平,不断发挥“三个载体”重要作用。一是科技转化的载体。针对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两张皮”现象,科技园区要搭好科技转化的桥梁。一方面,要立足辖区工业体系基础成熟完备的实际,积极承接科研机构等最新成果在XX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化程度高、品牌效应足的优势,积极帮助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寻找投资机构和战略伙伴,使更多科研成果由象牙塔走向市场、产生效益。二是企业孵化的载体。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做大,确实很不容易。对于园区在孵的创新型小微企业,科技园区不仅要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要持续加强园区配套服务、企业增值服务和投资孵化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完善配套设施、提供政策咨询、寻找合作伙伴、引入天使投资、帮助融资上市,努力孵化一批实力强、后劲足、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领军企业,即便将来这些企业不留在XX,也是XX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三是创业创新的载体。创业创新是时代潮流,也是国家号召,每一位参与创业创新的普通人都值得被尊敬。科技园区要为他们搭好舞台、当好娘家,努力成为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创业创新的大平台,积极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新模式,让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让每一个有理想的创业创新者把梦想照进现实,不断巩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要着力打造有更强带动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集聚区建设要以争创省级高新区为目标,按照“四集一转”要求,聚焦项目建设、开放招商、服务企业“三项主业”,充分发挥“四个集聚”效应。一是产业集聚。认真研究制定《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规划》,明确园区主导产业、规范企业入园标准,持续实施腾笼换鸟,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手段清退僵尸企业,提升园区整体实力;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加强与科技园区指挥部、相关办事处配合,按照宁缺毋滥原则,5年内力争引进先进制造业和新型材料业企业30家以上,扶持3—5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链式发展。二是功能集聚。坚持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协同推进X个村改居社区建设,同步实现经济增效与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提升。当前,重点是加快推进自来水加压站、22万千伏变电站、4条园区道路和公交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三是资本集聚。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大力支持科威鸽钳等有资质的企业筹备上市,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综合利用西部空间优势、产业政策优势、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向上申报政策资金,用好财政
杠杆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产业资本、技术资本投向集聚区,打造资本密集、智力密集、知识密集的新型经济业态。四是人才集聚。积极用好英产计划优惠政策,认真实施《XX区支持引进人才创业实施办法》,采取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办法,吸引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创业创新人才到集聚区施展才华、贡献智慧、实现梦想。
——要着力构建有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现代创新体系。要按照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我市现代创新体系的要求,着力打通“四个通道”:一是政产学研融合通道。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裁判,切实用好我市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产品(技术)供需名录》等成熟载体,帮助企业院所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采互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二是军民企地对接转化通道。当前,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发挥辖区企业多、驻军多的优势,深入研究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先行先试推动军民融合有关改革事项,打通“军转民、民参军”的双向通道,促进驻军单位、军工企业更好服务地方发展,地方企业、社会力量更好支援军队建设。三是市场化运作通道。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重要机遇,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挥科技园区载体作用,进一步建立更多新型科研机构;积极探索投资平台参股等方式,促进企业的专利技术、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大力推广PPP共建模式,形成社会参与工作合力。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四是人才成长通道。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形成引项目、办企业、兴产业与聚人才的良性循环,培养造就更多的技能型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
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四)坚持惠民福区,践行经济强区的根本宗旨。
打造经济强区,现实目的是让群众安居乐业,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处理好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要推进城市建设,促进人与城市相协调。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按照市委《关于构建我市市现代城镇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要突出做好三个方面:一要以城市规划为总纲,画好蓝图、谋定后动。要牢固树立“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紧凑城市”理念,积极邀请城市规划的专业机构到XX把脉问诊、广开言路,突出供给侧思维,适度超前、严控容积率;突出保护开发,挖掘城市内涵、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突出功能完善,统筹规划、综合配套;确保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方向正确、契合实际。二要以城市建设为基础,拓展空间、提升品位。要建好小游园、构建生活圈。按照“开窗见绿、出门进园”要求,5年内,辖区小游园将达到X处以上,15分钟生活圈建设将成为全市标杆。要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坚持“市统建”与“区自建”相结合,5年内,辖区X条断头路全部打通,新增道路里程X公里,切实还路于民、方便群众出行。要改造棚户区、提升承载力。按照《2020—2025年XX区棚户区改造实施计划》,5年内,计划启动改造项目X个,计划开工面积约X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X万平方米,改善居民住宅X万套。三要以城市管理为关键,常抓不懈、疏堵结合。要按照我市城市容貌标准,以根治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为重点,持续加大城市管理投入,深化“公安+城管+交巡警”工作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和人性化水平;以社区人居环境提升为重点,持续推进星级小区创建,配合做好国有企业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通过我们的工作,真正使XX环境更优美、秩序更井然、街道更整洁、出行更方便。
——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相融合。生态文明是关系到每一个XX人和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要紧事,必须高度重视、久久为功。要让XX天更蓝。天蓝不能等风来。要坚决向雾霾宣战,着力做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扎实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全面提前完成大唐热电、双源热电脱硫脱硝设施、烟尘超低排放提标治理任务,到2025年,污染物达标排放覆盖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指标达到国家、省下达任务要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明显增多。要让XX水更清。突出抓好X河水系建设,全面完成我区X河、X河排污口截流任务;以整治X河为重点,全面提升河水、河岸、沿河游园景观,使XX重现水清、岸绿的美好景象。要让XX地更绿。坚持空地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采取平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形式,扎实做好重点路段、重点点位的立体绿化工作,扎实推进新建小区、老旧小区以及区属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力争5年内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X%。要让XX资源更节约。大力实施全民节能计划,积极推广工业节能技术,加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到2025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到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循环链接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到2020年,初步达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循环型园区建设标准。
——要推进社会建设,促进人与人相和谐。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人的和谐。要充分发挥在民生工作中兜底线、保基本的重要作
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自豪感。一要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要实现劳有多得,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认真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强创业技能培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未来五年,全区计划新增就业人员2.3万人。要实现学有优教,着力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不断扩充基础教育资源,持续开展德行教育,积极引进高端教育合作办学,推进华师大附小项目落地,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XX教育始终居于领跑地位。要持续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我市城区医疗设施布局规划(2020—2025)》要求,在巩固原有医疗卫生资源同时,在产业集聚区加紧建设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加强社会养老服务设施保障,持续提升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水平,让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二要打牢社会基层基础。要健全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基层四项其础制度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要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设施,为社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要健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把无数社区管理小网格编织成社会治理大平台。三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要增强底线意识,坚决守好平安建设底线,坚持物防、技防、人防多措并举,加大侵财侵权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坚决守好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围绕生产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汛安全,狠抓宣传教育、隐患排查、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坚决守好信访稳定底线,紧盯非法集资、征迁纠纷、信访老户等突出问题,坚持三级书记
接访和依法逐级走访,对于重大不稳定因素和突发紧急状况,做到信息要灵、措施要实、效果要好,确保大事不出区、小事不出社区,重大节庆期间不发生来自XX的干扰。
(五)坚持依法治区,强化经济强区的法治保障。
习近平同志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依法治区,强调的就是要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和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经济强区长治久安。——要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依法行政,推进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进程,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促进XX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政治大局和谐稳定。要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区政协依照章程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在推动改革发展、推进民生改善和促进社会和谐上发挥应有作用。要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持续加强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巩固提升“双拥”共建成果。
——要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要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使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巩固和保持XX全
国普法先进位次;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要树立崇高的精神文明风尚。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成果。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大力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精美展示XX形象,提高XX影响力和美誉度。
六、坚持精神立区,延续经济强区的理想传承。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提出精神立区的根本依据所在。纵观XX发展历程,最根本、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XX精神有三条:——敢想敢闯、先行先试的首创精神。这是XX的精神之元。首创精神,前提在“敢想”,关键在“敢为”,体现在“能成”。一要解放思想,敢想常人不敢想。首创精神源于解放思想。从新中国第一台XX机、全世界最大的XX机,到全省第一家万达广场、全市第一家国际五星级酒店,再到全省第二家、全市唯一一家国家XX科技园,XX发展中涌现出的众多“第一”和“唯一”揭示了一个
基本道理: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也要作为首创精神的基本遵循。二要积极探索,敢为常人不敢为。打造经济强区好比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只有不等不靠、先行先试,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没有经验就去积累经验,没有标杆就去成为标杆,通过XX创造性的工作,不断推出可示范、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三要争先进位,能成常人不能成。在全省X个城市区和全市X个县(市)区中,XX要力争上游、居于前列;主要工作完成情况要始终保持“两个高于”;凡是中央和省市设有奖励和荣誉的,要敢扛红旗、敢争第一,真正让XX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更有地位、更有位次。
——脚踏实地、务实担当的实干精神。这是XX的精神之根。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一要“真干”,勤于领导带头。领导干部是推动事业的骨干力量,职务越高,责任越大,示范带动就越强。领导干部真带头、带好头,就能感召一群人,带动一群人,凝聚一群人,基层看在眼里,群众记在心里,就能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生动局面。二要“巧干”,善于科学统筹。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错误,事倍功半。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创新工作方法,争做行家里手,善于巧借东风、用好政策,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善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善于统筹兼顾、协调并举,真正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三要“苦干”,勇于攻坚克难。狭路相逢勇者胜。经济强区并非一日之功、不会一蹴而就,必须以一股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韧劲,一股刺刀见血、较真碰硬的拼劲,一股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奋力攻克经济社会发展难关。
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团结精神。这是XX的精神之魂。讲团结关键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大家与小家的关系。这强调的是各级服从大局的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家和万事兴。如果说XX是个大家,那么各单位各部门就是许多个小家。领导干部既是小家里的当家人,也是大家里的一份子。只有小家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大家才能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相反,如果小家各自为政、各行其道,那么大家就会一盘散沙、毫无合力。另一个是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这强调的是个人服从集体的问题。雷锋同志有句名言,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只有将个人意愿与集体意志一致起来,才能形成个人推动集体、集体成就个人的良性循环。
同志们,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强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区委书记在区委务虚会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在区委务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市委×届×次全会精神,围绕“一个定位、两个目标、三大战略、三件大事、四条新路、五个前列、六个攻坚战”主题,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为顺利开启“十四五”打下坚实基础。刚才,参会的各位领导紧紧围绕会议主题,联系实际,畅谈思路。大家准备的非常充分,发言非常踊跃,提出了很多富有思想性、前瞻性、建设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我先讲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加快发展的信心要更加坚定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应对极其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项目推进、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都保持了较好的态势。最为可喜的是,干部作风得到了有效转变,“精气神”十足,上级领导对我区干部精神面貌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难。比如,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资金、能耗等资源要素的制约日趋严重,少数企业经营困难,以及与其他县市差距不断拉大等,这些问题和困难造成部分领导干部以及部分企业经营者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面对问题和困难怎么办?经济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们越要坚定信心,把坚定信心变为战胜困难、加快发展的有力武器。信心从哪里来?我认为,信心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于外部环境蕴藏的重大机遇。
经济发展优势明显。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一些政策,如: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活存量增长动力,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加快共享发展。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为抓手推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这些政策,为我们在新时期抢抓中央、省、市政策红包提供了新的机遇。区域发展势头强劲。省委、省政府突出抓好“大数据”战略行动,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数据·大健康”两大战略行动,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活动,集中打造“5个100工程”“1+7”等重大平台,支持“五大产业”发展等一揽子方针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很高,都是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哪些是可以在×落地生根?哪些是各乡镇、各部门可以有作为、可以抢抓的?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对号入座。今年以来,融资政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发行、国开行等国有政策性银行信贷幅度大幅提升。在这么大的盘子里,我们能争取到的有多少?如何组织好第二批专项基金项目上报,如何精准包装、策划符合政策性银行投向选择的好项目?如何完善好相关资料及手续,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区位优势愈发凸显。国家把×市作为全国×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高速时代、高铁时代”的到来,彻底地打破了我区的交通瓶颈,交通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使我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叠加释放,为我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我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黔中经济圈、与市中心及盘县同城化发展,打造×的双向桥头堡,建设最具魅力的现代精品城市、物流节点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来自于我们长期打下的工作基础。
历届区党委、政府的拼搏奋斗,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当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但从GDP、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来看,仍然保持稳健态势。一是产业发展基础。已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工程×万亩,×电厂×年可建成投产,×加工厂开工建设。二是园区平台建设基础。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个,入驻企业×家,组建合作社×家,农业增加值达×亿元。×风景名胜区、×景区、×古镇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全省×个重点旅游景区。×园区初具规模。三是干部作风建设基础。今年以来,通过疫情防控、重大项目推进、土地征迁等工作的历练,干部的精神面貌、作风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变,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因此,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可以心存忧患,但不能妄自菲薄、否定自己,而是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主动作为。
第二个问题:加快发展的思路要更加清晰
我们×要如何加快发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要有一条正确的思路。我认为,历届区党委、政府对×发展思路的探索非常认真、非常务实,尤其是区委第×次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积极适应和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突出抓好大数据、大健康两大战略行动和循环经济、农村改革、山地旅游三件大事,着力在走好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山地特色健康旅游路、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四条新路”上走前列,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前列”上当尖兵,打好精准脱贫、山地特色农业、山地循环工业、山地特色城镇、山地特色旅游、社会事业发展六个攻坚战,努力将×建成×节点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精品城市。这是对×不同发展时期战略思想的传承、深化、拓展和提升,是加快×发展的既定目标、思路、方法,必须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一是实施三大战略行动。
省委×届×次全会提出实施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市委×届×次会议上,市委提出了突出抓好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际举措,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重要路径,是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的现实要求。要打好精准扶贫这场输不起“攻坚战”。×区虽然已经完成脱贫任务,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返贫户仍有发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势在必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落实“六个责任”,解决好“四个问题”。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带头遍访工作,推进“三变”改革,坚持把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六个小康”建设、异地扶贫搬迁、城镇保障房建设等政策叠加起来,紧盯政策谋划项目,认真做好产业扶贫,坚持“四个不脱”。要打好大数据这场抢占先机的“突围战”。大数据是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大战略、大引擎和大机遇。我们要按照省委要求,以发展电子商务为突破口,构建×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快递物流综合配送中心、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建立培训体制,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加快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打好大健康这场后发赶超的“遭遇战”。充分发挥文化厚重、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产城旅文”结合新文章。发展以“养”为支撑的保健养生产业,重点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温泉养生四大业态,抓好×度假村、×温泉小镇的打造提升。发展以“健”为支撑的运动康体产业,重点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抓好×多梯度运动训练基地建设,建设西部重要的户外运动基地。发展以“管”为支撑的管理服务业,充分发挥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实施一批精品酒店、商务楼宇、总部经济项目,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以“游”为支撑的山地旅游业,创新×文化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健康养生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特色旅游示范小镇、×休闲度假特色旅游示范小镇、×地特色旅游示范小镇、×特色旅游示范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力争通过3至5年,将×建成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做好三件大事。
着力抓好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复工复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循环型工业,依托华润、路喜园区,进一步完善煤电化、煤电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支持和加大煤层气、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力争建成一批×燃料厂、风电场和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争取完成一批煤层气项目建设。到2025年末,力争煤层气抽采量达到×亿立方米。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与大型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发展壮大医药企业规模,支持宏奇制药、圣济堂药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天然营养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逐步开发魔芋、苦荞、黄精等保健产品。做大做精电子信息、医药养生、新型建材、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优化工业结构,推进发展从温饱向环保、从生存向生态转变。着力抓好农村“三变”改革。强化金融资本入户增强“三变”后劲。与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三变”企业和银行的合作模式,引导贫困户充分利用“特惠贷”等优惠政策,由村集体或合作社把分散的贫困户集中起来,统一贷款入股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经营使用并偿还,贫困户持有股份,按年固定分红。三是引进科技人才帮企提升“三变”活力。创新开展“百名科技人才进企业”活动,合理安排引进的农业科技人才挂帮“三变”企业,指导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创建知名农业品牌固化“三变”成果。积极引导本地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鼓励、支持企业积极申报贵州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以山地特色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车厘子为重点,创建一批本地农产品知名品牌。结合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构建“互联网+山地特色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让×特色农产品既能“出山”,又能“上网”,为我区特色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提供支撑和保障。着力抓好山地旅游。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决心走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子,使旅游业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扶贫攻坚的主力军、对外交流的主渠道,努力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承载核心文化价值的主载体、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依托“现代精品城市”框架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借助承办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的契机,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旅游功能、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将×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全省知名的旅游景观多元,国家公园型、民族文化型、度假休闲型、健康运动型、康体养生型,农旅、体旅、文旅、城旅深度融合的省级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和山地特色旅游目的地。三是蹚出四条新路。
一是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深入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突出抓好三岔河流域、黄果树瀑布源源头保护,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大力开展生态乡、村创建活动,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对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湿地保护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实施铁路、公路两侧绿化工程,构筑最美高速示范带。二是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突出特色化发展。大抓特色农业、抓大特色农业,到2025年,全区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万亩,粮经比达到×:×左右,农业特色产业产值达×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占一产产值×%以上。突出品牌化发展。依托×等特色产品,打造和提升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突出组织化发展。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把分散的资源、资金、农民整合起来,大力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突出市场化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超对接,拓展商业服务,促进农产品销售。同时,围绕特色主打产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特色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山地特色健康旅游路。打通山地旅游通道走廊。积极融入南北盘江—红水河旅游产业带,加强与×旅游合作,打造跨省喀斯特山地旅游圈,实现转型升级和差异发展。改扩建×等一批重点旅游城镇和景区的旅游交通道路,实现景区景点串点成线。构建“东、南、中、北”四线旅游网络,串线连片全域化。培育山地旅游产业集群。依托全区小城镇整区推进、美丽乡村和农业园区建设,构建山、水、城、景、田“五位一体”,规划建设一批以农业观光体验、城郊休闲度假、民俗文化风情、休闲养生等不同主题的“农旅一体化”乡村旅游度假区,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发展,形成“全域旅游”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夜郎文化出精髓、三线文化出精神、民族文化出精彩、农耕文化出精致、生态文化出精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立足于“深度化”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生态观光、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科普探险、修学旅行等新兴业态和慢游产品体系,打响一系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山地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四是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着力打造精品城区。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规划执行,加快旧城改造和南部新区开发步伐,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综合管廊、“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到2025年,力争拓展城区×平方公里以上。着力打造特色城镇。依托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业等新兴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历史名镇、数字小镇、电商小镇、药业小镇、养生小镇等特色小镇。到2022年,全区×个乡镇均列为省、市级示范小城镇(省级×个、市级×个),率先建成全省第一批整体推进区域小城镇建设发展示范县。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整合“六个小康”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资源,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十四五”期间,实现×%以上的村庄“脏乱差”问题得到治理。第三个问题:加快发展的举措要更加有效
做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
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区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跃升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现在横在供需关系之间的主要障碍是:较重的税费负担(目前各种税费在商品价格中占有一个很大比重)、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我国的物流成本至少比西方发达国家高一倍)、昂贵的场地租金(在零售和服务业当中,房租已经成为成为承重负担)、层层剥皮的流通环节(如药品价格)、混乱的消费环境(如旅游)。我们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区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第四个问题:加快发展的氛围要更加浓厚
今后工作的发展思路、方向路径、以及具体举措明确以后,全区广大干部要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以更高的目标引领发展,以更好的作风狠抓落实,着力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要做到四个“必须”。
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解放思想、勇于进取”的开拓闯劲。不论是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还是发展提速,首先需要思想的解放、理念的转变。党员领导要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敢闯敢试,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来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我们也要有追赶的方向和目标。那么,我们要与谁对标、向谁看齐?我认为,要敢于同×等先进地区、发达县市比,只有与他们相比,我们在工作定位、眼界思路、责任担当等方面,才能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才能形成进位争先的赶超氛围。
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干事激情。任何地方要把工作抓实抓好,关键是广大干部要有“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干事激情。领导干部要如何富有激情地开展工作?我认为,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要体现在振奋精神上。激情干事、激情作为,首先是精神要振奋、斗志要昂扬、信心要充足。今年我们主攻全省第五届小城镇发展大会和全市第四届旅发大会。二要体现在用心干事上。一个人对工作有激情,就能把工作当事业,在其位、尽其责、干其事。不论是县级领导还是乡镇主要领导、部门局长,我们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珍惜岗位,更加珍惜有限的时间,更加珍惜干事创业的机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积极投身到×各项事业中。三要体现在自我加压上。工作有激情,就是不满足于既得的成绩,不满足于容易取得的成绩,而是要敢于自我加压、善于负重奋进。比如,今年的全省小城镇发展大会筹备工作,我们提出按照整区推进要求,大力实施“十大提升工程”,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发展架构。这就是工作自加压力的体现。因此,其他工作也要敢于自我加压,把目标定得更远一些,把标杆拉得更高一些。
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勇气胸襟。俗语讲:“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习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并把“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评判的重要标准。担当是每一个干部的责任所在,更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不担当,这个干部就不称职;不担当,这个部门就没有存在价值。当前,不论是乡镇还是职能部门,工作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已成为各级领导需要面对的“新常态”。越是在这样的“新常态”下,越是要敢于担当,在困难面前不动摇,在风险面前不躲避。
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第一,抓落实要有求实的态度。要坚持摸实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绩,干一件成一件。第二,抓落实要有实干的精神。第三,抓落实要看工作的实效。“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明年,对于重要经济指标、重大项目推进,以及等重要工作,要继续实施进度情况通报制度、约谈制度,定期把各乡镇、部门的“成绩单”亮一亮、晒一晒,让群众来评判,以实绩论英雄。同时,严格督查考核,推动部门、乡镇将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个问题:加快发展的合力要更加强大
加快×发展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没有“裁判员”,都是“运动员”。身为×干部,加快×发展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责任所在。全区上下必须团结一致、合心合力、同舟共济,按照既定的目标,一以贯之、一干到底,切实凝聚起推动×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县级领导要带头聚合力,冲在一线、率先垂范。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县级干部是推动工作、带动发展的“风向标”、“导向牌”,一定要走在前、当表率、作示范。无论当前的重点工作,还是抓项目攻坚、招商引资等发展要务方面,区县级干部都要始终做到合心、合力、合拍,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把鞭子举在头上,不仅党委、政府的同志要冲在一线,人大、政协、经济开发区、园区的同志也要走到一线、冲上火线推进项目、督导工作,齐心协力破难题、聚合力、抓发展。
乡镇、部门要协同增合力,团结共事、紧密协作。全区各乡镇、机关部门是落实具体工作的责任主体,无论是部门之间、乡镇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还是班子成员之间,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切实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形成“九牛爬坡,个个使劲”的生动局面。部门要解决勇于担当的问题,解决好服务保障的问题,坚决根除部门“利益至上”的顽疾,特别是拥有审批权限的重要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敢于负责、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责任上肩,全力做好;对需要配合的事情要加强沟通,全力支持;对需要共同参与的事情要主动有为,全力协作,真正形成部门、乡镇间合心合力、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社会各界要凝心筑合力,风雨同舟、共荣共兴。加快×发展是全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共同目标,也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共同责任,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全社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要切实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联络,加强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的联系联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努力把更多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动员起来,推动全区上下“思想同心同德、目标同心同向、行动同心同行”。
同志们,今年×的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全区县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认认真真进行调查研究,把十四五发展的思路理得更清,把工作的举措抓得更实,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区委书记在区委务虚会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在区委务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X届X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X届X次全会精神,围绕“一个定位、两个目标、三大战略、三件大事、四条新路、五个前列、六个攻坚战”主题,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为起好步开好局打下坚实基础。刚才,参会的各位领导紧紧围绕会议主题,联系实际,畅谈思路。大家准备的非常充分,发言非常踊跃,提出了很多富有思想性、前瞻性、建设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我先讲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加快发展的信心要更加坚定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应对极其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项目推进、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都保持了较好的态势。最为可喜的是,干部作风得到了有效转变,“精气神”十足,上级领导对我区干部精神面貌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难。比如,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资金、能耗等资源要素的制约日趋严重,少数企业经营困难,以及与其他县市差距不断拉大等,这些问题和困难造成部分领导干部以及部分企业经营者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面对问题和困难怎么办?经济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们越要坚定信心,把坚定信心变为战胜困难、加快发展的有力武器。信心从哪里来?我认为,信心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于外部环境蕴藏的重大机遇。
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区域发展势头强劲。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将脱贫攻坚上升为国家战略,项目审批进一步放宽门槛,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省委、省政府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深入实施“XX”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及系列配套措施,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双服务”活动,集中打造“5个100工程”、“1+7”等重大平台,支持“五大产业”发展等一揽子方针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很高,都是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哪些是可以在XX落地生根?哪些是各乡镇、各部门可以有作为、可以抢抓的?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对号入座。今年以来,融资政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发行、国开行等国有政策性银行信贷幅度大幅提升。在这么大的盘子里,我们能争取到的有多少?如何组织好第二批专项基金项目上报,如何精准包装、策划符合政策性银行投向选择的好项目?如何完善好相关资料及手续,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区位优势愈发凸显。国家把XX市作为全国XX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高速时代、高铁时代”的到来,彻底地打破了我区的交通瓶颈,交通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使我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叠加释放,为我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我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黔中经济圈、与市中心及盘县同城化发展,打造XX的双向桥头堡,建设最具魅力的现代精品城市、物流节点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来自于我们长期打下的工作基础。
历届区党委、政府的拼搏奋斗,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当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但从GDP、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来看,仍然保持稳健态势。一是产业发展基础。已实施农业特色产业“XX工程”X万亩,XX电厂2020年可建成投产,落别XX加工厂开工建设。二是园区平台建设基础。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X个,入驻企业X家,组建合作社X家,农业增加值达XX亿元。XX旅游区被评为全省XX个重点旅游景区。XX初具规模。三是干部作风建设基础。今年以来,通过重大项目推进、土地征迁等工作的历练,干部的精神面貌、作风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变,这是我们XX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因此,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可以心存忧患,但不能妄自菲薄、否定自己,而是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主动作为。
第二个问题:加快发展的思路要更加清晰
我们XX要如何加快发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要有一条正确的思路。我认为,历届区党委、政府对XX发展思路的探索非常认真、非常务实,尤其是区委第X次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上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积极适应和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和循环经济、农村改革、山地旅游三件大事,着力在走好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山地特色健康旅游路、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四条新路”上走前列,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前列”上当尖兵,打好精准脱贫、山地特色农业、山地循环工业、山地特色城镇、山地特色旅游、社会事业发展六个攻坚战,努力将XX建成XX融入XX的节点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精品城市。这是对XX不同发展时期战略思想的传承、深化、拓展和提升,是加快XX发展的既定目标、思路、方法,必须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三大战略行动。省委X届X次全会提出实施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市委X届X次会议上,市委提出了突出抓好大数据、大扶贫、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际举措,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重要路径,是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的现实要求。
(一)要打好精准扶贫这场输不起“攻坚战”。
XX区作为XX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和XX省XX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目前全区尚有贫困乡镇XX个,我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XX万户XX万人,贫困发生率XX%。扶贫开发工作与全国全省全市一样到了最后的攻坚拔寨和决战决胜阶段。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落实“六个责任”,解决好“四个问题”。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带头遍访工作,推进“三变”改革,坚持把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六个小康”建设、异地扶贫搬迁、城镇保障房建设等政策叠加起来,紧盯政策谋划项目,认真做好产业扶贫,确保通过产业帮扶脱贫XX万人、转移就业脱贫XX万人、易地搬迁脱贫XX万人、生态修复脱贫XX万人,剩余XX万无力脱贫人口通过农村低保实行政策兜底脱贫。二是要打好大数据这场抢占先机的“突围战”。
大数据是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大战略、大引擎和大机遇。我们要按照省委要求,以发展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一是构建XX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二是构建XX区快递物流综合配送中心;三是构建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四是建立培训体制,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五是加快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六是加快构建本地生活平台;七是加快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现已建成乡镇电商运营点XX个,实现乡镇(社区)全覆盖,村级网点XX个(XX)。抓紧制定和实施我区大数据发展规划,既要通过大数据产业创造GDP、创造税收、创造就业,又要运用大数据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广大民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进我区与全省、全市同步进入大数据时代。三是要打好大健康这场后发赶超的“遭遇战”。
围绕2020年全市第X届旅游发展大会做文章,充分发挥文化厚重、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产城旅文”结合新文章。发展以“养”为支撑的保健养生产业,重点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温泉养生四大业态,抓好XX的打造提升。发展以“健”为支撑的运动康体产业,重点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抓好XX多梯度运动训练基地建设,建设西部重要的户外运动基地。发展以“管”为支撑的管理服务业,充分发挥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实施一批精品酒店、商务楼宇、总部经济项目,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以“游”为支撑的山地旅游业,创新XX文化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岩脚健康养生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区,推进XX等特色小镇建设,力争通过3至5年,将XX建成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三件大事。着力抓好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复工复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循环型工业,依托XX园区,进一步完善煤电化、煤电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支持和加大煤层气、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力争建成一批XX和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争取完成一批煤层气项目建设。到2020年末,力争煤层气抽采量达到XX亿立方米。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与大型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发展壮大医药企业规模,支持XX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天然营养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逐步开发XX等保健产品。做大做精电子信息、医药养生、新型建材、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优化工业结构,推进发展从温饱向环保、从生存向生态转变。着力抓好农村“三变”改革。一是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做强“三变”载体。通过招商企业的良性发展,促进“三变”改革有效推进。到2020年引进X家以上市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三变”的承接载体。到2020年,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达X个、市级龙头企业达X个;培育产值上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X个以上;培育产值达X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X个以上、X万元的X个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X亿元。二是强化金融资本入户增强“三变” 后劲。与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三变”企业和银行的合作模式,引导贫困户充分利用“特惠贷”等优惠政策,由村集体或合作社把分散的贫困户集中起来,统一贷款入股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经营使用并偿还,贫困户持有股份,按年固定分红。三是引进科技人才帮企提升“三变”活力。创新开展“百名科技人才进企业”活动,合理安排引进的农业科技人才挂帮“三变”企业,指导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用2-3年的时间,实现农业科技人才挂帮“三变”企业的全覆盖。村集体积极引导、鼓励本地手艺人、种养殖“土专家”用技术入股企业,为企业搞好技术服务,探索工资+分红模式,增强用技术入股农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2年的时间,实现农户用技术入股“三变”企业的全覆盖。四是创建知名农业品牌固化“三变”成果。积极引导本地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鼓励、支持企业积极申报XX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以山地特色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车厘子为重点,创建一批本地农产品知名品牌。结合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构建“互联网+山地特色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让XX特色农产品既能“出山”,又能“上网”,为我区特色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提供支撑和保障。着力抓好山地旅游。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决心走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子,使旅游业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扶贫攻坚的主力军、对外交流的主渠道,努力把山地旅游打造成为具有全域全景理念的大产业、承载核心文化价值的主载体、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依托“现代精品城市”框架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借助承办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的契机,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旅游功能、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将XX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全省知名的旅游景观多元,国家公园型、民族文化型、度假休闲型、健康运动型、康体养生型,农旅、体旅、文旅、城旅深度融合的省级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和山地特色旅游目的地。
——四条新路。
一是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深入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突出抓好XX源源头保护,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大力开展生态乡、村创建活动,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对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湿地保护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实施铁路、公路两侧绿化工程,构筑最美高速示范带。二是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
突出特色化发展。以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产业为重点,大抓特色农业、抓大特色农业,到2020年,全区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X万亩,粮经比达到X:X左右,农业特色产业产值达X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占一产产值X%以上。突出品牌化发展。依托XX等特色产品,打造和提升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突出组织化发展。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把分散的资源、资金、农民整合起来,大力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突出市场化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超对接,拓展商业服务,促进农产品销售。同时,围绕特色主打产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特色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山地特色健康旅游路。
一是打通山地旅游通道走廊。积极融入南北盘江—红水河旅游产业带,加强与XX旅游合作,打造跨省喀斯特山地旅游圈,实现转型升级和差异发展。改扩建XX、XX、XX等一批重点旅游城镇和景区的旅游交通道路,实现景区景点串点成线。二是构建“东、南、中、北”四线旅游网络,串线连片全域化。规划建设东线-XX景区,打造XX上游旅游休闲、体验后花园、温泉度假区;南线-XX江景区及森林公园,打造休闲、体育及农旅、文旅一体核心经典景区;中线-XX景区、XX景区,打造温泉度假、自然与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北线-XX区景区,打造复合型生态休闲度假区和红色旅游产业带。加强区域联合和产品联线,把景点连成线路,线路建成产品,夯实旅游产品文化底蕴。三是培育山地旅游产业集群。依托全区小城镇整区推进、美丽乡村和农业园区建设,构建山、水、城、景、田“五位一体”,规划建设一批以农业观光体验、城郊休闲度假、民俗文化风情、休闲养生等不同主题的“农旅一体化”乡村旅游度假区,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发展,形成“全域旅游”产业体系。四是创建山地旅游特色品牌。大力实施“XX出精髓、XX出精神、民族文化出精彩、农耕文化出精致、生态文化出精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争取将XX江景区申报为全国航空飞行营地,建成XX国家级多梯度体育训练基地、龙井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好XX、XX自然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等文化旅游景区,丰富人文景观旅游产品。立足于“深度化”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生态观光、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科普探险、修学旅行等新兴业态和慢游产品体系,打响一系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山地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让游客走到哪里都能停下来尽享XX胜境·XX之美。四是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
着力打造精品城区。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规划执行,加快旧城改造和南部新区开发步伐,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综合管廊、“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到2020年,力争拓展城区X平方公里以上。着力打造特色城镇。依托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业等新兴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历史名镇、数字小镇、电商小镇、药业小镇、养生小镇等特色小镇。到2020年,全区X个乡镇均列为省、市级示范小城镇(省级X个、市级X个),率先建成全省第一批整体推进区域小城镇建设发展示范县。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整合“六个小康”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资源,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十四五”期间,实现X%以上的村庄“脏乱差”问题得到治理。当前,目标、思路、方法都已经明确,要坚持不摇摆、不空谈、不折腾、不变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真正做到立足实际、打实基础、注重实干、务求实效。
——六个攻坚战。
一是精准脱贫。
(同三大战略的“大扶贫战略”)二是山地特色农业。
(同四条新路的“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三是山地循环工业。
(通三件大事的“循环经济”)四是山地特色城镇。
(同四条新路的“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五是山地特色旅游。
(同四条新路的“山地特色健康旅游路”)六是社会事业发展。
以更多的投入强化公共服务。深入实施教育提升工程,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多元特色化发展。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争取建成XX区文化博物馆、XX博物馆、XX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项目。深入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社会管理。加强矛盾排查调处力度,坚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XX”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管理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整合数字化城市资源,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社会治安管理能力。以更实的举措保障改善民生。深入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新增城镇就业X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全面加强社会保障,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残疾人事业,扎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实施城乡危旧房改造,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房、扶贫生态移民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第三个问题:加快发展的举措要更加有效
做好“十四五”时期XX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
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区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现在横在供需关系之间的主要障碍是:较重的税费负担(目前各种税费在商品价格中占有一个很大比重)、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我国的物流成本至少比西方发达国家高一倍)、昂贵的场地租金(在零售和服务业当中,房租已经成为成为承重负担)、层层剥皮的流通环节(如药品价格)、混乱的消费环境(如旅游)。我们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区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XX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第四个问题:加快发展的氛围要更加浓厚
今后工作的发展思路、方向路径、以及具体举措明确以后,全区广大干部要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以更高的目标引领发展,以更好的作风狠抓落实,着力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要做到四个“必须”。
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解放思想、勇于进取”的开拓闯劲。不论是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还是发展提速,首先需要思想的解放、理念的转变。党员领导要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敢闯敢试,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来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我们也要有追赶的方向和目标。那么,我们要与谁对标、向谁看齐?我认为,要敢于同XX等先进地区、发达县市比,只有与他们相比,我们在工作定位、眼界思路、责任担当等方面,才能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才能形成进位争先的赶超氛围。
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干事激情。任何地方要把工作抓实抓好,关键是广大干部要有“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干事激情。领导干部要如何富有激情地开展工作?我认为,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要体现在振奋精神上。激情干事、激情作为,首先是精神要振奋、斗志要昂扬、信心要充足。今年我们主攻全省第X届小城镇发展大会和全市第X届旅发大会。二要体现在用心干事上。一个人对工作有激情,就能把工作当事业,在其位、尽其责、干其事。不论是县级领导还是乡镇主要领导、部门局长,我们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珍惜岗位,更加珍惜有限的时间,更加珍惜干事创业的机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积极投身到XX各项事业中。三要体现在自我加压上。工作有激情,就是不满足于既得的成绩,不满足于容易取得的成绩,而是要敢于自我加压、善于负重奋进。比如,今年的全省小城镇发展大会筹备工作,我们提出按照整区推进要求,大力实施“十大提升工程”,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发展架构。这就是工作自加压力的体现。因此,其他工作也要敢于自我加压,把目标定得更远一些,把标杆拉得更高一些。
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勇气胸襟。俗语讲:“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习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并把“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评判的重要标准。担当是每一个干部的责任所在,更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不担当,这个干部就不称职;不担当,这个部门就没有存在价值。当前,不论是乡镇还是职能部门,工作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已成为各级领导需要面对的“新常态”。越是在这样的“新常态”下,越是要敢于担当,在困难面前不动摇,在风险面前不躲避。
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有“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第一,抓落实要有求实的态度。要坚持摸实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绩,干一件成一件。第二,抓落实要有实干的精神。第三,抓落实要看工作的实效。“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明年,对于重要经济指标、重大项目推进,以及等重要工作,要继续实施进度情况通报制度、约谈制度,定期把各乡镇、部门的“成绩单”亮一亮、晒一晒,让群众来评判,以实绩论英雄。同时,严格督查考核,推动部门、乡镇将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个问题:加快发展的合力要更加强大
加快XX发展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没有“裁判员”,都是“运动员”。身为XX干部,加快XX发展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责任所在。全区上下必须团结一致、合心合力、同舟共济,按照既定的目标,一以贯之、一干到底,切实凝聚起推动XX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县级领导要带头聚合力,冲在一线、率先垂范。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县级干部是推动工作、带动发展的“风向标”、“导向牌”,一定要走在前、当表率、作示范。无论当前的重点工作,还是抓项目攻坚、招商引资等发展要务方面,区县级干部都要始终做到合心、合力、合拍,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把鞭子举在头上,不仅党委、政府的同志要冲在一线,人大、政协、经济开发区、园区的同志也要走到一线、冲上火线推进项目、督导工作,齐心协力破难题、聚合力、抓发展。
乡镇、部门要协同增合力,团结共事、紧密协作。全区各乡镇、机关部门是落实具体工作的责任主体,无论是部门之间、乡镇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还是班子成员之间,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切实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形成“九牛爬坡,个个使劲”的生动局面。部门要解决勇于担当的问题,解决好服务保障的问题,坚决根除部门“利益至上”的顽疾,特别是拥有审批权限的重要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敢于负责、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责任上肩,全力做好;对需要配合的事情要加强沟通,全力支持;对需要共同参与的事情要主动有为,全力协作,真正形成部门、乡镇间合心合力、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社会各界要凝心筑合力,风雨同舟、共荣共兴。加快XX发展是全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共同目标,也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共同责任,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全社会推动XX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要切实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联络,加强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的联系联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努力把更多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动员起来,推动全区上下“思想同心同德、目标同心同向、行动同心同行”。
同志们,今年XX的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全区县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认认真真进行调查研究,把十四五发展的思路理得更清,把工作的举措抓得更实,为加快XX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