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书记新农村建设汇报
汇 报 材 料 提 纲
***
(2006年4月5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级四个班子对*书记一行来我县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按照*书记此次调研活动安排,就我县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备春耕生产等情况,向*书记及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情况
继市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之后,我县先后召开了常委会和县委工作会议,对市委全会主要是*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学习传达和贯彻,使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了市委全会的精神实质。为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针对市委全会提出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结合县情实际,我们确定了今年全县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深入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和1.1%。在具体工作中,按照市委全会的要求,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今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化为依托,以科技应用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以提高粮食单产为重点,按照市委提出建设绿色水稻走廊的要求,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大力发展高油大豆和高淀粉玉米,适度发展经济作物。以提高粮食品质为重点,依托已经通过日本、欧盟和南京认证机构认证的水稻、大豆、奥里米鸭蛋等有机食品品牌,加强绿色食品标(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准化基地建设。畜牧业重点发展猪羊,大力发展鸭鹅,稳步发展“两牛”,规模化养殖要达到60%以上,确保畜牧业增加值实现8,680万元,同比增长4.5%。二是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构建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格局。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推动各项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提高规模效益。三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标准化在种养、加工环节的到位率和普及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以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为重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是市委提出三年“项目建设年”的第二年,也是攻坚之年。因此,我们将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全年招商引资额实现3亿元,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巩固2005年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转到突出发展工业创税项目上来,全力发展税源经济,切实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扶强扶壮现有企业,尽快启动停产、半停产企业,实现快速扩张。拓宽投资渠道,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外资、民营、金融资本齐上,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尤其要以煤炭资源开发为突破口,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力争今年取得探矿权和采矿权,扭转工业经济的被动局面。为切实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今年我们专门成立了县招商局,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拓宽招商领域,完善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渠道,营造招商氛围,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目前,通过去年对浙江知青的回访活动,杭州栋梁塑钢门窗公司董事长蔡垦已对县政府接待中心进行了整体租赁,实现了市场化运作,降低了政府经营风险,提高了接待能力和水平;温州客商大庆玉丰公司董事长胡煜等四家公司的老总,日前来我县考察项目,在皮革加工和甜菜种植等方面形成了合作意向;香港现代华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于3月23日来我县初步与粮食部门就米糠油、规模生产大米、粮食贸易、粮食产品品牌整合等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以经济民营化为目标,努力壮大民营经济。按照市委做大做优做强非公有制经济的要求,我们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形成经济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企业民营为主、事业民办为主的发展格局,力争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5亿元,税金1,9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6.4%。一是优化结构,加快民营经济总量扩张。重点发展“三型”企业,积极发展以古文化开发为主的界江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以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化物流网络,突出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民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加强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继续实行领导包扶制度,设立小额信贷资金,重点对大户企业、骨干企业和“三型”企业进行支持和扶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强化引导,促进民营企业提档升级。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二次创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发展活力。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聚集性调整,促进民营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在城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再扩大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同时,认真做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工作,促进小城镇的有序发展。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做好**公路的各项配套工作,实施好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完成红星大街硬质化及排水配套工程,奋斗路、向阳路等道路改造工作,切实提高城乡道路整体水平。积极做好松花江公路大桥项目的争取工作,力争今年完成可研和立项工作,切实改善我县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三是坚持高效益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市场化思维经营和建设城市,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发展的城乡建设新格局。四是坚持高质量管理,营建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
(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按照市委更加关注民生的总体要求,我们要紧紧把握“发展经济、善待百姓”这个关键,顾全大局,妥处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一是统筹协调,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二是以人为本,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做好失业保险扩面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积极探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强化治理,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依法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是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载体。对于***这个典型的农业县份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全县上下迅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统一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来,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和常委会议,进行讨论、安排,通过召开县委工作会议、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同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形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试点村镇实施方案。3月13日至17日,我亲自带领相关县领导及交通、水务等20余个县直部门深入到全县九个乡镇逐乡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对一些重点问题现场办公。市、县帮建单位也及时地与所包村镇进行了对接,指导所包村镇制定了规划,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各包乡包村县领导也先后到所包村镇召开了新农村建设推进现场会,对一些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和落实。特别是为了贯彻落实《***省农村建设试点乡村2006年发展建设主要目标》(黑办发[2006]10号)文件精神,我们针对目标要求,对全县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逐项落实。总体来看,我县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已由前期的启动规划转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正在扎实有效地推进。
(一)全县新农村建设基本现状
***县总面积3,335平方公里,辖3镇6乡,109个行政村,167个自然屯,县境内有***、***、**三个国营农场,全县总人口18.7万人,县属人口1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9万人,全县耕地面积260万亩,其中县属耕地面积120万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各种粮食作物为主。200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实现31,086万元,粮食总产达到4.37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762元。全县九个乡镇现有公路570公里,其中,乡级公路304.3公里,村级公路162.8公里,截止2005年,共完成白色路面51.9公里,总投资3,364.5万元,其中,完成2条通乡公路29.4公里(完成北岗乡、富强乡通乡公路),总投资2,352万元;完成6条通村公路22.5公里,总投资1,012.5万元。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45%,共兴建6处乡镇供水工程和51处村级供水工程,使75个自然屯吃上自来水,尚有92个自然屯饮用水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农业田间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农业机械总值1.6亿元;电话实装率为70.3%,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的工作目标;全县9个乡镇共有中小学校67所,学生5,115人,教职工1,038人,1995年实施农村小学集中办学工程以来,共撤并了60所村小学,5个乡镇实现了集中办学,教学网点布局逐渐趋于合理;全县9个乡镇共有卫生院11家,村卫生所113个,乡镇卫生院职工共有264名,村卫生所医生共有122名,完成了3个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改造任务,尚有6个乡镇卫生院需要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3%;全县109个行政村,仅4个村有文化活动室,文化设施严重缺乏,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一镇九村”拥有耕地118,727亩,户数3,649户,总人口11,70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932元;现有拖拉机819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9台(80马力以上11台),联合收割机23台,9个村综合机械化程度93.1%;有线电视、电话覆盖率达到100%,房屋砖瓦化率达到64%,自来水普及率为66.7%,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9%,试点村镇均未通硬质化公路,集体经济组织债权275.7万元,债务637.9万元(1镇9村的具体情况见附表)。总体来说,试点村镇基础条件要好于其它乡村,但与新农村建设标准要求差距还较大。
从上述全县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县新农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差距较大,任重而道远,决不能盲目乐观。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还有诸多优势,可以说既占“天时”,又得“地利”,更有“人和”。说“天时”,在国家加大新农村建设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普惠政策的基础上,我们还享受着国家扶贫开发、扶持粮食主产区等系列优惠政策,对我县来说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政策机遇期。说“地利”,我县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多年处于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说“人和”,经过几届班子的不懈努力,全县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想发展、盼发展、谋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们正处在一个政通人和、事业待兴的大好时期。加之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扬***精神,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抢抓机遇,务实创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遵循原则。在制定规划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树立“规划引导发展”的意识,科学制定具体实施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防止急于求成和盲目攀比,不搞形式主义,防止用城市标准和方式建设农村,不搞大拆大建。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乡村的具体情况,制定政策和措施,适度超前规划,量力而行建设,要突出特色,尊重自然,不强求一律。
三是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按照“以民为主、依靠群众、分级负责、分类考核、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屯组织”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四是坚持分级负责、分口指导的原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乡村组织、农民参与的要求推进实施,实行分口指导,纳入目标管理。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二十字”要求,我们要突出富裕农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等三个战略重点,坚持既围绕总体目标全面部署,又针对薄弱环节狠抓关键;既立足当前抓住突出矛盾,又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2006年要突出抓好新农村试点村镇建设,试点村镇经济增幅要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4%,乡风比较文明,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1、壮大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从长远来看,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就是要在坚持县委工作会议确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的基础上,突出发展农村规模经济,通过土地流转、能人效应和中介组织等有效手段,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使畜牧养殖大户不断发展壮大,提高规模效益和比较效益,努力构建三分之一农民从事土地精准种植,三分之一农民从事畜牧业和二、三产业,三分之一农民外出打工致富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逐步建立农民多元增收的长效机制。就当前而言,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增”目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以增产提质促增收。继续扩大水稻和玉米面积,鼓励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升级,到“十一五”期末,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绿色食品产量占农产品总量的55%以上。继续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大力发展畜牧业。重点发展猪羊、大力发展鸭鹅、稳步发展两牛,推动畜牧业总量扩张,畜牧业年均增幅达到7%以上,试点村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真正使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基地县项目,强化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转移和劳务收入的稳定性。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好良种化工程、沃土工程,搞好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适时做好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建立标准化示范田,带动普及新技术推广,重点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大豆45公分双条播、玉米通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12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2006年试点村采用新技术种植面积要达到总面积60%以上,农业生产标准化到位率要达到65%以上。到2010年力争全县粮食产品全面实现无公害化和优质化,畜产品优质化率达到85%以上。种植业基本实现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的标准化。
三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上,突出抓好德龙、傲来两大灌区立项改造、蜿蜒河清淤达标和中低产田改造三大工程建设。试点村2006年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面积要达到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2010年全县力争实现水田净灌溉面积3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改造旱田和中低产田10万亩。加强农机化建设。201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要达到20.4万千瓦,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增强粮食生产安全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民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农民主体地位的有效载体。我们将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指导、协调组建各类专业协会。2006年在全县九个乡镇分别建立烤烟、蛋鸭、米业、马铃薯等九个协会示范试点,通过培树典型,宣传引导,大力扶持,规范运作,力争到2010年,全县每个村都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立起行业协会,全面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把加强现代农民教育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争使每个走出去的农民工都得到过一次政府组织的培训,掌握一门以上的务工技能。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新技术培训,使45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掌握一门以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提高致富本领。加大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工作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为乡土人才施展能力创造良好的平台;通过加强集中培训,提高乡土人才综合素质,增强典型示范能力和带头致富能力。二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研究、制定和落实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阵地。加强乡村图书馆、文化站和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建设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村级标准文化活动中心。继续实施农村电影“1231”工程,到2010年争取实现每年为每个乡镇放映100场电影的目标。三是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全面开展乡抓“十无”、村抓“十增”、户争“十重”的“三个十”文明之星创评活动,推动全县农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高。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诚实守信意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
3、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环境,确保村容整洁。让全县乡村干净起来、整齐起来、漂亮起来,是广大农民最现实、最迫切的愿望。要在抢抓机遇、全力向上争取的基础上,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重点解决农村道路、村容村貌、供水改造、畜牧小区、文化设施等建设问题,引导和教育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加大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力度。到2010年全县所有乡镇和60%的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面,所有行政村都能方便通车,切实解决出行难的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要达到100%,实现饮水安全,切实解决饮水难的问题。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用两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对贫困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十一五”期末农村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8%,加快集中办学推进力度,到2010年全县全部实施集中办学,达到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让每个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切实解决就学难的问题。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到2010年新型合作医疗达到90%以上,试点镇要达到95%以上,试点村参合率达100%,全县村卫生所规范化率达到100%,乡卫生院医生全部达到助理执业医师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全部取得中专以上学历,全面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水平,切实解决就医难的问题。从今年下半年起,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低保待遇。开展住宅建设试点工作,向农民免费提供设计图纸和方案,引导农民建设新型住宅,到2010年农民人均住房建设面积达到21平方米,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居住条件更加舒适。加快农村通讯设施建设,“十一五”期末,农村电话入户率要达到70%,“村村通”覆盖率要达到85%,在村村通电基础上,实现农村用电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深入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应用沼气、秸秆气化等新型能源,加快家居取暖清洁化步伐;基本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污水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农村环境和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4、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民主权利,实现管理民主。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其本质是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我们将坚持制度、阵地和组织建设相结合,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建立农村管理新架构,健全农村管理新机制。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005年,我县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七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产生了新一届两委成员710余人,平均年龄36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占85%,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们要以“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精心组织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拓展延伸“三个培养”工程,提高农村党员富民强村的本领。严格执行《农村“两委”班子规范化管理办法》,加强村级班子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切实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2006年试点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群众满意率要达到80%以上。力争到2010年,全县“五个好”乡镇党委达到100%,“五个好”村党支部达到70%以上。二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赋予农民在决定农村重大问题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广泛吸取农民意见,使重大决策都建立在民主化、科学化的基础上。完善和加强农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村民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村民对“两公开”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三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治安防范应对机制,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针对以上各项工作任务,经过归纳与梳理,今年我县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突出做好以下几件实事。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为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积极实施总投资500万元的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项目和超稀植示范建设项目,其中投入50万元,建50栋水稻育秧棚室,实施工厂化育秧;为调动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县财政将投入40万元对稻农实施打井补贴,具体标准是大井每眼补助1,000元,小井每眼补助500元,从而确保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创历史最高水平;实施好总投资750万元的测土配方施肥、高油大豆、玉米青贮饲料良种补贴、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农村沼气和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农业综合项目;实施好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和贴息贷款1,000万元的18个(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贫困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050万元完成自来水公司化验室及与三个郊区村屯自来连接工程;投资220万元完成8个村屯饮水安全工程。为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投资5,785万元完成兴安灌区渠首新建工程项目;投资5,500万元完成松干堤防、永兴、敖来和同仁护岸工程。为解决农民出行难、候车难的问题,计划投资32,877万元,完成总里程210公里的7个乡镇通乡公路和40个村的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总投资100万元4个乡镇候车室建设工程。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方面,完成总投资400万元的4个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进一步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扩面工作,多方筹措资金320余万元,确保参合率达到80%以上,使6.7万农民直接受益。完成好总投资500万元的6所教学楼新、改、扩建和“两免一补”项目。实施好4,000多平方米、可供养300多人总投资400万元的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实现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改善供养条件,提高供养质量,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针对省级试点村镇建设新农村目标要求,今年我们重点抓好“六改”工作:一是改路。计划投资2,451.4万元,完成通乡通村67.3公里公路的建设任务(如果配套资金全部到位,今年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实现硬化率100%,镇村主要街路水泥、沥青、红砖或石砖铺装率100%。计划投资1633.8万元,完成58条58.4公里的村内主要街道建设任务;计划投资184万元,完成59条33.5公里的村内巷道建设任务。二是改厕。投资390余万元,完成3,900余个厕所的建设工作任务。全县农村改厕普及率要达到60%,试点村镇要达到90%以上。三是改住宅围栏。计划投资1,384.5万元,完成32万延长米的围栏建设任务,拆除泥土及破旧木质围栏,要求尽可能统一标准,提倡植绿篱。四是改水。计划投资205万元,完成试点乡村自来水建设任务,确保农户100%安装并饮用自来水。五是改环境。计划投资341万元,完成42.4万延长米的村内排水工作任务,实现污水通过明渠、暗沟排放。同时改变饲养方式,做到人畜分离,畜禽全部实行舍饲圈养,畜牧小区一律迁到村外,做到垃圾、粪便集中存放,柴草垛指定堆放点,一律出村。计划投资30万元,完成31.2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鼓励农户庭院美化和亮化,镇村周边绿化率100%。六要改住房。住宅砖瓦化率比2005年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引导农民发展室内厕所和洗浴,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四)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决策新农村建设行动的重大事宜,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新农村建设具体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制定阶段性目标,建立考核制度,落实分解工作任务。加强各部门协作,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同时,实行县领导包乡包村责任制,并抽调1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长期驻扎在试点村镇,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创建局面。
2、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层层制定县、乡、村及各相关部门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一年至五年的奋斗目标,做到规划到乡、到村、到屯,点面结合、分步实施,与小康村建设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与“十一五”规划相结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规划的制定,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落靠、落到位,为向上争取和项目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在抓好1镇9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全面展开的原则,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3、宣传发动,营造氛围。通过会议、报刊、专栏、广播、电视等多种有效形式,全面动员,广泛发动。近期全县还要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通过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定期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作交流和学习,真正树立起乡镇的主导意识、农民的主体意识,各部门的帮扶意识、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通过典型引路,挖掘推广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让农民真正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开展新农村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4、加大扶持,强化投入。资金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径问题,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大向上争取的工作力度。我们将加强有关政策的学习,抢抓各种机遇,加大对上联系密度,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央和省、市的支持和扶持。二是加强与帮建单位的联系,及时地与帮建单位对接,经常性的与帮建单位沟通,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三是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县财政在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将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投入试点村镇建设。四是发动全县各方面力量,筹措建立专项基金,对试点村厕所改造、围栏改造等项工作实施以奖代投,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五是做好一事一议工作,真正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切实享受有关的奖励政策,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实质问题。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渠道,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有效解决制约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村两级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政策研究不够。对新农村建设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都有了初步认识,但由于学习研究不够,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具体工作中感觉无从下手,畏难情绪较大,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县乡村财力紧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少资金投入。由于受财政拮据状况影响,对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我县历史欠帐较多,基础相当薄弱。仅就试点村镇的通乡通村公路、饮水、改厕、围栏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改造而言,就需要投入4,400多万元的资金,而缺口就高达2,000万元,单靠县本级财力是很难解决的,加之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以9个试点村通村道路建设为例,9条通村公路全长53.8公里,需要投资1,506.4万元,其中:上级投入资金为914.6万元,需市、县匹配资金591.8万元。如果市、县匹配资金不到位的话,这9条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很难如期完成。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底子薄、欠帐多的矛盾还非常突出,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四是部分农民积极性不高。全县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较弱。如水务局在落实人畜改水工程时,4个需要安装自来水的试点村,需要农民自筹资金就达70万元,农民畏难情绪严重,积极性不高,仅让农民挖沟都不愿意,建设新农村呈现出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也恳请市委、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三、全县备春耕生产情况
为了做好今年的农业生产工作,全县各涉农单位和各乡镇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紧紧围绕市政府的指导性指标,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作物种植。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是:扩大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降低大豆种植面积,鼓励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今年,在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我县还出台了相应的打井补贴政策,在有关政策的拉动下,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较高。目前,全县新增水稻机电井450眼,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将达28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下,拉动了玉米的市场价格,增加了农民种植玉米的信心,今年玉米种植面积有望达到22万亩,比上年增加8万亩。在优质服务和良好信誉做保证的前提下,我县烤烟和甜菜发展较快。受烤烟指标控制的约束,我县烤烟种植面积落实了4,600亩;依托瑞赛集团,实施订单种植,从两年前恢复甜菜种植以来,今年将落实2,000余亩。为了提高优质品率,强化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落实绿色食品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大豆20万亩,水稻10万亩,玉米5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热情高涨。在备春耕生产工作中,全县上下以科技备耕为主线,切实做到了“六到位”: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积极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开辟电视专栏等有效形式,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切实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各包乡、包村领导深入基层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将有关富民政策送到了各家各户,切实营造了努力快发展、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二是干部引导到位。我们将备春耕生产与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了有机结合,大力开展下基层促农活动,强化服务意识,指导备耕生产。2月24日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备春耕生产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3月初,县委、县政府组成专题推进组,分别深入全县9个乡镇部分村屯检查指导备春耕生产工作,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消除生产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是物资筹措到位。积极做好备春耕生产物资准备工作,是确保备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备春耕生产的物资准备工作,积极组织生资部门购进农用物资,协调财政、信用联社、农行等金融部门组织筹措春耕资金。目前,全县农业贷款发放近3.7亿元,比上年增加9,000余万元,加之农民手中有近7万吨的余粮,通过逐渐变现,所需生产资金将完全可以得到保证。全县全年农业生产需要化肥2.4万吨,柴油1万吨(春耕期需5,000吨),农药277吨,农膜600吨,种子5,000吨,现在已下摆化肥1.5万吨左右,农药800吨,柴油2,700吨,种子2,000吨。目前,我县生资市场秩序井然,各生资销售部门货源充足,完全可以保证全县农业生产所需。
四是科技培训到位。为保证今年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和标准化,在全县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和第十八届农民科技大集,组织了15家涉农单位进村下乡,为农民送去先进实用新技术。通过举办农业信息发布会,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息,针对农民提出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意识盲区,明确种养意向。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目前,全县已培训2.5万人次,办班60次,进行电视讲座5讲,发放科技资料8,000余份。针对今年我县水稻面积较大的情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聘请到***省农垦科学院首席专家、全国著名水稻专家徐一戎来我县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水稻专题讲座,300余人参加了培训。
五是执法监管到位。为了保证春耕物资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结合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我县专题召开了由生产经销业主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会议,集中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把农资价格控制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并及时公布农资质量抽检和市场检查结果。目前已经对全县各农资经营单位全部巡检一次,杜绝了价格违规和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出现,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六是春耕准备到位。随着农时的推进,我县春耕生产已进入启动阶段。全县链轨拖拉机保有量为140台,已检修90台;大中型轮型式拖拉机保有量2,565台,已检修800台;大型农具1,920台,已检修710台;小型拖拉机6,809台,已检修3,200台。水稻第一批良种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高油大豆和专用玉米任务也全部落实下去,供种企业也已通过招标确定。目前水稻扣棚面积72万平方米,占总育苗面积的三分之一,已备土184万平方米,预计可在4月10日开始育苗工作。实施工厂化育苗的50个育苗大棚整床工作已全部结束,进入待播状态。
当前,全县备春耕生产已进入高潮,我们本着抢前抓早的思想,加大扶持和指导力度,使备春耕生产工作在紧张、有序中进行。但是在备春耕生产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去冬今春水稻、大豆价格低迷的影响,农民手中至今仍有大部分余粮尚未出手(水稻尚存1万吨左右,大豆尚存6万吨左右),严重影响了生产资金的周转和农资下摆速度。二是国家有关调控生资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稳中有降的政策在我县体现不明显,很多生资价格按国家政策仍然偏高,农民存在观望心理。三是我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能力不强。由于受去年秋天干燥、冬季降雪偏少的影响,今春土壤墒情较差,干旱现象将逐渐显现,而我县现有的抗旱能力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我的汇报完了,有不足之处,请其他县领导补充。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汇报
北 港 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汇报
一、着眼全局,谋划思路促发展
北港镇现有36个行政村,其中26个村没有集体收入,与我区其他镇相比,我镇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差、群众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按照“稳定、发展、提高”的六字方针,制定“生态立镇、特色富镇、科教兴镇、工业强镇、依法治镇”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两区”、“两山”、“两万亩”和“五个基地”,即进一步完善姚周寨工业小区和河东工业小区 “两区”,开发包装寺尔山、六罗山“两山”旅游资源,实现万亩花生种植带和万亩核桃种植带“两个万亩”,壮大河东奶牛基地、南王庄核桃基地、大旺庄蔬菜基地、西连峪爱宕梨基地和刘峪酒葡萄基地等五个种、养殖基地,使园区工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近郊生态旅游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集约化、规模化的高科技新型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继续完善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营造稳定、和谐、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环境,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
二、精心部署,细化措施快发展
(一)观念为先,培育开拓创新、思想超前的农村建设新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超前的思想是基础。虽然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和困难,但我们也有很多潜在优势。我镇紧邻城市中心区,并有着近60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发展城郊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城市扩张,我镇基础设施条件在不远的将来会彻底改变,这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大笔可用资金,而且会进一步提升我镇的招商水平。今年初,我镇根据“十五”期间的发展成果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区委提出的打造“北方滨海名区”的宏伟蓝图,高标准、高起点地制订《北港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纲要及实施方案》,同时,组织村干部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和外出参观考察,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涵。农村群众的保守、畏难的观念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变,也使干部群众的思想、热情凝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上,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
(二)发展为要,构筑特色鲜明、三个产业均衡发展的镇域经济新格局
夯实第一产业,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使集约化、规模化的高科技新型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基础。一是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重点,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五个种、养殖基地为龙头,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先进的科技改造农业,用新型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发挥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二是继续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种植。发挥万亩花生种植带和万亩核桃种植带的辐射效应,使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种植规 模化再上新台阶,提高农民收入。三是以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为途径,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以扩大农民的非农收入为富民重点,着力实施“三大致富工程”,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较往年有大幅提高。实施“创业”致富工程,鼓励支持农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的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在全镇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具有雄厚资本实力、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农民企业家;实施“转业”致富工程,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通过组织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培育具有现代知识、现代本领、现代风貌的新型农民,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安得住、能致富,今年上半年,已举办培训班14期,累计培训农民超过1000人次;实施“产业”致富工程,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格局,打造一大批绿色农产品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提高收入,目前,姚周寨村的“老油翁”牌食用油已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木砟峪村的绒山羊产业、东西连峪村的爱宕梨种植业都在我市以至华北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大力推进第二产业,继续坚持走工业化之路,把工业兴镇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方略和调整结构的第一突破口。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要素,降低投资成本,促进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努力把我镇建成全区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重点抓好三个支撑:一是项目支撑。抢抓东北亚资本向 环渤海经济圈转移的机遇,加大对韩国、日本、俄罗斯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推介招商。加快引进开发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牵动力强、回报率高的大项目,拉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在建项目4 个,总投资53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500万元;储备项目2个,预计投资3.5亿元。二是园区支撑。按照提升规划水平、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提升综合功能、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要求,加速完善“两区”的硬件、软件水平。以“两区”为依托,全力做大做优以机械、玻璃加工、建筑材料等骨干项目,至7月份,姚周寨工业小区已落户工业项目52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8个,外资项目3个。三是骨干企业支撑。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其做大做强,力争5年内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超过20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家。
培育第三产业,发展城郊旅游,提高第三产业在镇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按照海港区旅游开发“北部向山上发展、南部向海上延伸”的战略方向,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寺尔山、六罗山旅游风景区,谋划发展面向京津沈等大城市中高端消费者并服务本地城市居民的度假旅游项目,带动农业、林业、服务业等各个方面产业的进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与社会基础。去年冬季建成的紫云山滑雪场已经成为全市人民冬季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其带动效应已然显现,陈庄村围绕滑雪场开发的“农家饭”、“乡间游”等附带项目已经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和谐为基,打造村容整洁、稳定祥和、文明向上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始终坚持“稳定、发展、提高”三不误,一方面,确保一方平安稳定。不断强化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镇级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三级稳定工作保障体系,专门成立稳定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三级排调网络,做好矛盾纠纷排查,保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注重重大节日、暑期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稳定,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我镇无一例到市以上机关上访的现象。另一方面,以创建文明生态村和“基层基础工作年”活动年为契机,在区领导和区直各局的关心支持下,包括镇村在内共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党的阵地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其中投资113万元,新建两室4个;投资65.4万元新建10个村的文化广场;投资332.8万元修路18300延长米,修桥10座。目前,有6个村达到市级示范村标准,14个村达到市级普及村标准。目前,还有5个村没有两室,15个生态文明村没达标,计划用两年时间,使其达到市级文明生态村普及标准。
(四)以人为本,完善高效运作、民主公开的农村组织建设新机制
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新当选两委干部培训,帮助做好新老班子交替工作,理顺各方面关系。针对换届后有2/3以上的村干部是新当选,大部分文化素质低、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等情况,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北港镇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强化三项措施推进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一是规范 农村干部档案。把村书记、村主任作为一级干部,纳入镇干部管理序列,由镇党委为其建立一套组织人事、工资、考核档案,作为其任免、使用依据。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年初,由镇党委统一制订、下达农村班子的考核目标和记分标准,年终进行考核。对当年完成任务考核为优秀的村干部,兑现奖励工资,对完不成任务考核为不合格的村干部,除不享受奖励工资外,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给予免职。三是加强任期督导。对现任干部实行定期培训,定期考察、定期考核制度,及时掌握农村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农村干部健康成长。对离任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凡发现问题经查实的,一律按章处理。
三、狠抓落实,四项措施保发展
(一)解放思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一是在党员干部中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认清当前宏观形势给我们发展提供的难得历史机遇,认清经过多年的积累,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由量变而质变的关键时期,错失了这个机遇,不仅是对工作的失职,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漠视,更是对党的事业的不负责任。二是加强在农民群众中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使农民群众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为他们致富、小康提供了机遇,引导农民群众敢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保守思想、既得利益。通过坚持不断地宣传教育,目前,我镇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谋发展、快发展、突破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这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形成了一呼百应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狠抓《北港镇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的落实,切实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维护村两委班子的团结,统一工作思路,促进农村基层党建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继续实施“素质工程”,加强两委班子培训,行学历教育,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村干部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三是实施“高职低挂”工程,让年轻有为的副科级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班子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激发了村级班子的内在动力。四是以“基层基础工作年”活动和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为平台,推动“两室”建设,继续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按照“三培养一提高”的原则,严把党员入口,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为新农村建设事业提供组织保障。
(三)提升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关键,发挥优势,以三个产业的均衡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镇把今年定为新农村建设开局年,年初镇党委政府就确定了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好事、实事。半年来,镇、村两级财政累计筹集、投入近百万元,解决了农民群众关心关注、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问题,不但使我镇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观,而且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开局年中看到希望,得到了实惠,从而更加坚定了农民群众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四)优化发展软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打造“团结、务实、高效、廉洁”机关。我镇以区优化办明察暗访全区各单位机关效能为 契机,对机关环境、工作人员作风、考勤制度、工作规程等等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并结合乡镇工作实际,提出机关工作人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中午休息时间饮酒,不得在村内用餐,不能以任何理由向村干部提出工作之外的要求,切实做到“帮忙不添乱”。这些做法,得到了来镇办事人员、村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广泛赞誉。二是大力弘扬“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树立诚信、务实、服务、廉洁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形象,在农村群众中倡导“工作能力为先、人品道德为重”的理念,引导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三是加大驻村企业和村两委的互动,一方面发挥驻村企业人才、资金、信息优势,为所在村提供发展经济的空间,吸收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村两委在谋划全村工作时,时刻考虑驻村企业的利益,为驻村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从而形成双方的优势互补,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汇报
倾情而作尽力而为
市侨联驻谷城熊家岗村工作队
根据襄办发[2009]8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9年市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精神,襄樊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派出驻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工作队以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度重视帮助制订熊家岗村三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位于谷城县五山镇东南部,东与石花原罗井村,西与何湾村,北与谢湾村社区居委会,南与四棵树接界,全村版图面积528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875亩,山场面积2950亩。全村5个村民小组,在册本村村民520余户2347人,居住在熊岗各企业非农人口约1000余人221户,村干部四人,共有党员39人。2008年全村社会生产总值4210万元,粮食产量158万公斤,茶叶产量83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如何在这样一个条件下开展工作,市侨联党组对驻队工作高
度重视,将驻队工作队工作纳入侨联机关的总体部署,列入重要工作议程,侨联主席廖小玲听取工作队的专题汇报,并带领工作队到该村进行调研,全面了解情况,提出指导意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市侨联纪检组长担任该村驻村工作队长,为了使驻队工作取得实效,带队领导和工作队员深入山地、林地,田间地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摸清该村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明确提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农户企业,发展民营经济,服务建设经济园区,美化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环境意识,加大公益事业投入,争取惠农资金,完善路网建设,兴修水利,保障农业生产等基本目标的制定,并协助该村制订出熊家岗村三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深入调研真心实意办好事做事实。
根据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为落实好这次市委、市政府对工作队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队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市侨联拟定了《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公共建设调研报告》,《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生活环境建设调研报告》,《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经济园区建设可行性调研报告》等三篇可实质性操作的调研课题。
通过对调研课题的准备、实施,本打算做好一件实事,促成两个项目。
1是结合环境整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各
组居民集中点建垃圾池,100口沼气池。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室内卫生、厕所干净,柴草归院,禽兽归圈;
2是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村推进”要求,积极努力为该村争取1000亩土地划入谷城县土地平整项目内,力争7月份1300万元国家配套资金的启动;
3是与当地及市民政部门联系,争取接受100人的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搬迁项目。
三、研究问题有的放矢。襄樊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驻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工作队通过与该村干部群众的多次接触与调研,深刻感受到该村目前存在以下不足:1是公益性建设缺乏维护。谢湾河、杨叉河两条近4500米河流护堤,几条小河灌溉拦堰自完工投入使用再无专人维护,导致恢复使用期又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形成浪费。2是闲置资产急待合理运用。由于历史原因,该村拥有原军工企业搬迁后遗留大量固定资产;镇村合并后,遗留下的闲置校址一处。如何合理运用好这些资产,将通过我们驻村工作队的《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经济园区建设可行性调研报告》进一步完成。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目标的实现,将作为市侨联驻村工作队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市**街道**村,位于**市东郊,全村313户,1148口人,耕地面积2090亩。村内有中华第一砖塔——**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塔脚下的**村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重点是开发汾州文湖景区,努
力打造一流的集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渡假村。我们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等方面都加大建设力度,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四星级农村党支部”。
在开发旅游、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高执政能力。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执行。为此,支部始终把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新一届领导班子、全体党员,深刻领会支部是一面旗,党员是一盏灯的道理,以学习促发展。为了提高觉悟增强素质,组织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参观学习。全体党员、两委干部为集体的公益事业纷纷捐款,王书记带头捐款一万元,并参加义务劳动,每月定时召开党员大会,总结报告支部工作,听取党员意见,讨论研究文湖景区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每年“七.一”前夕,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选优秀党员活动,优秀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不合格的给予批评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村委组织的义务劳动大家都积极参加,外出不在的党员,妻替子代,老党员不能出勤的,自
愿出钱用财力来尽自己的义务。这样使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高,党的领导核心得到巩固。大家称在新一届两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党员身份亮起来了,先锋形象树起来了,服务百姓干起来了。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随着村委的积极扶持和国家减免农业税、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负担减轻,生产热情高涨,全村经济运行健康向上,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XX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387余万元,人均纯收入5488元。在农民生活富裕的前提下,村委十分重视农民的精神需求。在XX年9月29日举办了首届旅游文化节,每年召开“元旦”茶话会、“三八”庆祝会、“七一”表彰会、“九.十”座谈会等。XX年底策划了“五好家庭”、“模范村民”评选活动,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每户一块挂在最醒目的地方。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建立了**村农村网络文化站,方便村民查阅种植、养殖等资料,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放射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为村民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市图书馆及北京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捐赠下,我村图书室现有藏书一千五百余册并有专人管理,方便了农民的学习、参考。XX年初,在省图书馆的协助下,开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配备电脑、投影仪、支架银幕,接收最切合农民实际的资源,丰富了农民的生活。卫生所医务人员认真负责、药品齐全,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农民的好评。另外,面积3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正在筹建中,为日后农民健身提供了场所。
三.开发旅游事业、构建和谐新村
汾州文湖景区地处**市区东侧,总规划面积1744.05亩,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区域。文湖景区交通便利,即将竣工的**路东段直达**村,进而连接城市各主干道、太汾高速公路,新307国道与景区道路接轨。**村内的**塔,是中华第一砖塔,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a
文湖景区分为两大区域:风景区和景区附属服务开发区。
(一)风景区:以古建筑艺术、古文化、山水风光为主题。
(二)附属开发区:以服务景区、完善景区功能和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开发区。
b.总体规划项目及主要景观
1.**新村: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新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
2.**塔文湖旅游景区:以**塔、文湖为主体的旅游观光,为**市人民提供一所良好的休憩园区,并吸引国内外游客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3.**王府:**王府现存于**南大街,由于城市的开发,其位置不适保护,迁建到景区内既保护了文物又增加了景区的文化价值。
4.汾州孔庙:汾州孔庙在**历史文化地位很重要,但已经不存在了,只能按制新建。
5.古汾州八景:将卜山书院、汾水行宫、马跑神泉、烟笼贤阁、雨渍仙碑、彪岭樵歌、文湖渔唱、鹤鸣古洞迁建到景区内。
6.历史文化建筑:新建王文素纪念馆、名人馆、再建三贤故里坊和访贤桥。
7.水系景观和生态景观:恢复城市水系,进行造景。
8.旅游商店:在景观区和附属开发区之间布置了旅游商店、土特产品店和汾州名吃街完善了景区功能。
9.城市服务工程:兴建**市建材市场、家居市场及文体文化活动中心。
10.环保建材工业园区:生产环保型建材,减少环境污染。
11.生态农业园区:重新整理规划后的土地,整合资源,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
c.文湖景区具体开发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
e:
c在**市汾州文湖景区协调领导组的指导下,由**市**农工贸公司自主开发,目前已投资50多万元,硬化道路6.86公里,铺油路1万多平方米,投资46.3万元用于迁坟建陵(迁坟286座),投资28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设施,文湖景区占地1744.05亩,补偿土地费1044万元。迁移国防光缆两千余米,赔偿66208部队材料费15万元。投资10万元在**塔周围安设了四盏射灯,塔内安装了十二生肖,引进城区3号线路两千多米,高标准路灯四十盏。办公楼安上暖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已经普及。这些工作为景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XX年5
月12日举行了
“汾州文湖景区”奠基仪式。**小学是历史上有名的太极观小学,在“公勇诚朴”的校训下,培育出名扬中外的“冀氏三杰”。近年来村委每年投资3万多元改善办学条件
2.文湖景区建设情况。文湖占地面积为398.6亩,湖水深度为5.1米,需挖土方107万左右立方米,概算投资1339万元。文湖的防渗工程已投资916万元。到目前为止湖体已竣工,假山已经成型。
3.**路东段全长1260米宽60米。所属**村地段的前期工程居民搬迁工作已开始实施,村西旧砖场圪洞内树木已全部移植。目前**路东段基本路面已经全部硬化。
4.景区绿化面积已完成栽植面积75亩,栽植各种风景树5000多棵。总投资82万元,基本按照今年总体目标完成。
5.**塔广场:设计面积为30000平方米。一期拆迁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广场建设:直径为30米的声控喷泉,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第三产业商业开发区正在筹建中,周边绿化紧相随,到年底全部完成。
6.汾州大戏台:目前主体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已投入130万元。
7.望阳路拓宽全长1380米,宽30
米,需添土方27.6万方,现已基本成型,两旁树苗全部栽植
8.新农村建设今年投资1026.16万元,安置拆迁户156户。置换代建拆迁户到明年7月底交付使用。
通过两委班子的努力,于XX年6月底我村被市委、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四星级农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但是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展望未来更大的挑战等待我们去面对。我们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35”工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xx的“6.25”讲话精神以及xx大精神,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们两委干部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倍努力、勇于奉献将**新村以及文湖景区建设的更加美好。让**这个孕育在太行、吕梁的明珠一定会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第五篇:2011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唐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就我们唐家岭村新农村建设今年上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望多指导。
唐家岭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30户,1630人,耕地面积2600亩,被县、镇列入新农村建设四星升五星重点建设村。今年以来,在县、镇两级党政组织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村两委会一班人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埋头苦干,发奋进取,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坚持优调产业结构,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兴村富民的根本,配合县上的举措到户项目,组织村干部深入各组,认真分析研究农民收入的结构比例,完善农民增收台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细化农民增收措施。
一是增加经营性收入。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注重抓好夏粮作物的田间管理,积极发动群众及时进行麦油病虫害防治,保证了全村夏粮的丰产丰收,总产达到13.5万公斤。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加大农业示范园建设力度,在全村做大做强猕
猴桃示范园,食用菌示范园为主的两大基地。上半年,全村新栽猕猴桃600 亩,全村猕猴桃种植达到2000亩。新建香菇大棚20座,每座0.5亩,年产鲜香菇10万公斤,年收入达到45万元,纯收入达到35万元。
二是提高工资性收入。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和技能培训,通过劳务中介和就地消化等多种方式,解决农民务工难问题,大力倡导农民自主创业,上半年实现劳务输出800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00万元以上。
三是保证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小额贷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扶助政策措施,保证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经初步统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完成全年农民计划增收目标任务的60 %以上。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上半年,高标准建成2400㎡村民活动中心并配置了活动器材,村上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计生服务室、调解室等阵地建设,以此为平台,多方拓展兴村富民服务功能。
我村千吨猕猴桃冷库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建设冷库15座,储存量将达到一千吨以上,千吨冷库的修建,解决了猕猴桃鲜果销售的难题,为今后岐山县猕猴桃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极大的提升了该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狠抓环境卫生整治,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村两委会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重点,抓点示范,对街道集中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先后拆除街道压红线房屋4户,改造粪土街围墙9处,全面清除了农户门前柴草杂物,柴草各组统一管理统一堆放。同时制作新农村建设大型宣传牌10幅,装贴喷塑画180幅,制作灯箱宣传门3个,完善“两栏三牌”,栽植绿化树8500棵,努力营造新农村新气象的舆论氛围。
四、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利用农闲时间,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普知识,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人数1000多人,印发各类学习宣传资料5000份,同时,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灵活多样地文化体育活动,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土地政策,使全村村民团结互助,和谐相处,为建设美好新农村群策群力多作贡献。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双公开双承诺】制度,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能力,积极推动升级进档活动的开展,为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今后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和巩固提高现有17个个体企业再扩大建设,本村加工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现在的150名提高到200名。
2、做好劳务输出,增加村民收入。计划在全村向外开
展劳务输出650人,年均收入1万元,全村劳务输出总收入达到650万元。同时,使其外出打工者从中学到一技之长,思想得到解放,扩大自主创业能力。
3、配助和建设猕猴桃销售网络。以4个推销大户为基础,成立猕猴桃生产、储藏、推销协会,组织机构,明确人员,依托县猕猴桃中心和县网络中心,使全村的猕猴桃栽植作务、贮藏加工、销售实现一体化经营,使全村猕猴桃生产达到作务规范化,产品质量标准化,销售品牌化。
主要措施:
在我村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村级建设管理机制,以农业基础设施硬件为突破口,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确保我村新农村建设实现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在点上深化,在面上延伸,突出特色,统筹兼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