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建设先进典型推荐表(个人)
文化建设先进典型推荐表
王君明个人先进事迹
王君明同志毕业于浙江金华税校,现为新昌县国家税务局人事教育科科长。参加税务工作十几年来,他以对税收事业的挚爱,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要求自己,务实苦干,勇于创新,特别是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倾注了满腔热血和汗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文化事业的引领者
王君明在担任国税局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文秘工作)和人事教育科科长期间,为新昌县国家税务局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诸多贡献。2007年,新昌县国税局读书会在他的召集下成立,读书会以“学习、交流、提高、分享”为宗旨,由希望营造国税局良好学习氛围的读书爱好者组成,以读书、讨论、交流等形式,探讨和思考社会、生活、文化、个人成长的各个方面,以共同进步和提高,共享健康、和谐、有意义之人生。读出会成立以来,除了定期开展在读书会成员间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外,还陆续向全局干部推荐了不少读物,如《你在为谁工作》、《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我们的船》、《细节决定成败》等,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会下还开设“国税文化大讲堂”,几年来陆续邀请傅国涌、丁冬、胡发云、范美忠等学术界与文化届的学者来我局授课,“国税文化大讲堂”在县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于此同时,王君明同志精心设计了“旅.学”系列活动,“红色之旅”通过重访四明山红色革命根据地体验革命先烈激情如火的岁月和无畏牺牲的情怀;“发现之旅” 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通过系列的发现与超越,群智群力,定向寻宝,集体答题,体验团队精神的无限奥妙;“体验之旅”让中层干部走进新昌几家大企业,体验先进的企业文化;“清风之旅”组织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听取“现身说法”教育,警示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珍惜岗位,珍惜自由。抓好团队学习之余,他也始终不忘自身学习,2007年由王君明编著的《做人与做事日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文化创新的探索者
除了积极引领国税文化建设,王君明同志还在文化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局的最前面。在他的创意下,我局于实施了“漂流式读书法”,借用“漂流瓶”的原理,把向干部职工募集到的书籍在全局内“漂流”分享,开创了一种自主管理、无人监督、有借有还、循环“漂流”、流动迅速、普及面广的阅读方式。年终时将所有书籍捐献给农村书屋和山区学校。“漂流式读书法”在浙江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创新案例,我局也成为全省国税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行政执法单位,如何抓好干部的专业知识是领导们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王君明的倡议下,新昌国税推出了“业务向前冲”知识竞赛,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组队闯关的形式对干部的业务知识进行考量,提升了干部团队意识,还在全局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比、赶、超氛围。除此以外,6S现场管理、6点优先工作制和6*9工作卡、新昌国税志愿服务队等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的辛勤耕耘;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饱含了他的心血。
第二篇:电业局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
***电业局是隶属于***电力(集团)公司的国有中型供电企业,肩负着*市境内7个旗(县、区)6.4万平方公里的工农牧业生产和176万城乡人民的生活供用电重任。现有职工2984人,下设职能部室14个,直供、生产及关联二级单位12个,同时代管**、**、**、**、**等5个旗(县、农垦区)的农电企业。企业拥有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
伏变电站21座,35千伏变电站46座,总容量为2506兆伏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727.84公里;固定资产**亿元,地区最高供电负荷**兆瓦,2005年全局售电量突破**亿千瓦时大关。多年来,我局在抓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电力改革发展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努力培育和构建具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大胆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把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融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约束功能,使企业在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供售电量、队伍建设、优质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并先后荣获“国家一流供电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双文明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一、把握内涵,正确定位,高度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凝聚职工思想、提高职工素质、展现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对于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的“一强三优”现代化供电企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并建立健全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并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了方针目标管理考核中。同时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总结提炼出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团结、敬业、务实、创新”的*电企业精神,不仅体现出了我局鲜明的企业个性,也反映出了我局职工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使广大职工从中获得了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进而产生了创新、高效的工作热情,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推动我局不断进步,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近年来,我们还按照**电力(集团)公司企业形象战略的总体部署,全面导入实施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工程,使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得到统一规范,使我局从标志、职工整体精神风貌、服务用语及服务流程等方面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二、突出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是电力企业的生命,而职工的安全文化素养、岗位的安全文化追求、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为了在企业内部营造“安全第一、关爱生命”的思想氛围,使广大职工自身的安全管理、安全防范、安全操作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局结合供电企业生产特点,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提出了“像关心自己兄弟姊妹和亲人一样来关心职工安全”的理念,努力构建“电网安全、职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四为一体的企业安全文化。一是推进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建设。在职工中积极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内蒙古电力公司“享受工作、保证完成任务、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安全氛围,充分阐释安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系统灌输安全文化,使广大职工从根本上提高了安全认识,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不断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二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构筑和完善以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及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体系为中心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和制度体系,将各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按照标准化理论和方法,分专业、分岗位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执行作业指导书,并在全局全面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深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指导书的应用,有系统、有计划地加强电网薄弱环节整改工作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高了现场作业工作安全水平和工作质量,夯实了电网的安全基础。三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建设。以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文化知识为重点,从提高一线职工安全自防自保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广泛开展职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在生产运行人员中全面推行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努力提高职工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每年都要在“春秋”查期间统一组织职工参加安规考试,并规定凡安规考试成绩低于90分的,一律不得上岗工作,增强了职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遵章守
纪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从2002年开始,我局深入开展了“打造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职工,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将职工素质工程融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一是重点
抓好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把生产技能等级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加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考评及评定推荐工作,为生产一线人员构建一条由初级工到高级工,从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成才通道。三是创造条件加强职工的后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改善职工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采用企校共建联合办学的方法,先后与华北电力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十几个专业的专、本科及研究生班。目前,全局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职工30人,其中获得硕士学位3人;博士研究生学习的职工3人;参加本科学习360人,专科学习120人,有223名职工已拿到了毕业证书。四是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强化生产现场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全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高电压等级电器设备迅猛增长的趋势,把职工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到现场培训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生产一线在岗人员的现场培训,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五是开通了网上校园。充分利用局域网资源和计算机普及的便利条件,投资近30万元建设了巴彦淖尔电业局教育培训网,创办了职工网上“学习园地”,分岗位、分专业制作了网络学习课件和题库,为广大干部职工搭建了一个先进快捷、全面系统的学习课堂。六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从2005年开始,我局全面启动了变电运行岗位的机制改革,对变电运行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每次确定3-5名人员作为待岗对象,进行离岗培训,参与下次岗位竞争,极大地促进了运行人员刻苦学习业务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123
第三篇:个人先进典型材料
先 进 事 迹 材 料
---记折溪乡滥坝村民委员会主任、共产党员 陈洪仪
作为农村优秀共产党员陈洪仪同志,男,1956年出生,高中文化程度,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滥坝村村主任。年轻时他出过门、打过工。他热爱农业,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实践,大胆探索,为自己创出了一片天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更热爱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国家政策、法规,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积极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积极参与新技术示范、试验,辐射带动面广,曾多次被评为乡、村级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他执著的追求,忘我的劳动,敏捷的思路,在滥坝村无人能比。他是村委优秀的人才,是滥坝村2000多口人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更是全体村民的忠实榜样,也是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致富带头人之一。
一、寻求致富路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005年,时任村主任的陈洪仪参加了由村委举办的远程教育学习后,使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想了几十年的如何能使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如何能尽快富起来,早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这在他心中已立为永恒不变的主题近在咫尺。调整产业结构、增 1 强农民技术文化知识,是转换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致富达小康的有利机制。
1、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几年以来,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在科技兴农引导下,构筑起农业发展模式,靠农业撑起一片天。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做到“三增、两稳、一减”的原则,即增加油菜、蔬菜和杂粮,稳定水稻、玉米、大豆,减少小麦。他每年具体调整幅度由市场的需求来预测。在2006-2009年,承包农田10余亩,采用科学种植方式,努力推广杂交良种良法良种,水稻每亩单产700公斤以上,玉米每亩单产460公斤以上,生姜亩产400公斤以上,年经济收入3万元,自己在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全体村民科学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每年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改变种植模式,产量和收入都十分可观,在农业上创造了一年比一年更好的成绩,这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壮大畜牧业发展,实现多种养殖。他通过多年的努力和远程教育的学习,逐步扩大规模,更新技术,加强防治,扩建和改造圈舍200余平方米,实现养牛5头,养猪10头,养鸡100只等,年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经济逐年攀升,经济效益可观。在他的倡导下,全村现在已有200多户农民,实现了多种养殖,养牛超过10头的有20多户,养猪专业户20户,养鸡专业户16户,养鸭养鹅专业户10户,这些农户年创纯收入万元以上。
3、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在抓好种养殖业基础上,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学习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管理。在村里,投资10余万元,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五金、化肥、烟酒等项目,年经济收入8万元以上,为方便群众,对经济暂时较困难的,购买时可欠帐,大量购买时,直 2 接送货到户,在人民群众中,是一名会经营、善管理、强服务的好同志。
二、积极为村抓好办好项目
身为共产党员的陈洪仪同志,确实做到热爱集体,热心事业,造福民众,他把大部分心思都扑在了事业上,努力为村民办好每一件实事。
1、努力做好公益事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村委协调资金,加强监管,做好服务,2007年,维修村小学校舍1栋共300平方米;2008年通过村委协调资金20万元,新建村级多功能活动室300平方米;2008年通过村委修建村卫生室70平方米;2008年,作为村主任的他,通过村委争取公路项目资金15万元修建通组公路;2009年通过村委争取资金15万元,新建人畜饮水工程。
2、切实做好村村通工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往的黑白电视逐步陶汰,取而代之的是上了档次的名牌彩电走进了千家万户。为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需要,陈洪仪同志与其他村委一到,亲自与乡和上级有关部门联系,于2009年全村9个村民小组安上村村通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工程。
3、协助抓好生态建设,注重环境卫生治理。自从担任村主任以来,认真履行好自责,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抓好生态建设,5年来,全村共硬化水泥村寨道路6000余平方米,路面平整无阻,路旁、宅旁绿树成荫,村域绿化好、生态环境建设好,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大有改观,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不见了,取而 3 代之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名副其实的小康文明村寨展现在世人面前。
总之,积极向上的优秀共产党员陈洪仪同志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积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他善于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带头参加并积极组织农户参与,从中学到很多科学的、新的、有用的农业实用技术。他不懈努力,有胆实,有热心、爱心和事业心,作为农村人的他,辛勤的劳动,为自己、为他人早日走上致富路而奔波和忙碌,从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找到了新感觉,创出了新天地,他的先进事迹很多、很多,确实是十里八村的楷模,是当之无愧的农村优秀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
第四篇: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先进典型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先进典型
杨贵荣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7.1%,明显高于43.1%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多地少,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农民收入上不去,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才有条件扩大规模经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标。但是,发展反对农村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从事农耕农作。的知识含量
中国目前已经出现农民大量过剩的问题,但是很农民,特别是农民的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各家各户从81年的联产承包全面推行到现在,家庭变大了,人口增加了(分家了)但是可耕作的土地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开路,盖房子、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等),很多农民家庭所占有的土地只需父母耕种就够了,生产的粮食远不够养家湖口,只好外出打工。社会对打工仔打工妹的要求提高了,至少要求高中毕业,不是高中毕业的就不能维持现状多久了。农村的孩子只有靠读书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走出村寨才有出路,不能再回到自己的村寨去加入已经过剩的体力劳动队伍,否则就一代不如一代。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文化建设我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
教育
就我们亚练乡来讲,在我们乡内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首先,我们乡内有10个村,也就有10所小学,现在还有3个村在加建小学,全乡有1个初级中学,这些学校基本满足了学生的上学要求,从2000-2003年间小学辍学人数占30%,初中辍学人数占19%,之后我乡的教育受到县教育局以及市教育局的重视,每年向我们乡教育事业投资达100多万,所以,从2003年-2007年间小学辍学人数减少到6%,初中辍学人数减少到4%,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基本上没有反对让孩子上学的家长。大家都有说:“知识就是力量,是我们发财至富的力量。”此外,教育局在向我乡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多,据了解今年可能达到150万左右。
道路以及房屋的建设
在2002年以前,还有4个村道路不畅通。在2003年,我们乡政府打着:“要冶富先修路的口号”使每个村子的道路都畅通。方便的农民们的劳作以及向外的勾通。政府还每年资助20修路费。
在2003年以前,一个村有40%是瓦房,60%是土房,到2005年的时候,瓦房的数量已中75%。并且,政府还资助没有资金建设房屋的农户,资金是4000元,名额是每本4户。
经济建设
我乡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甘蔗、芒果、烤烟”甘蔗农户每年的收入为10000-40000元,芒果农户每年的收入为10000-20000元,烤烟农户每年的收入为15000-40000元。收入在40000元以上的称为“烤烟大户”
此外,并不是每家每户的收入是这样,还有40%的农户只有少量的土地,所以他们的收入并不高,每年的收入就是1000-5000元左右,还有10%的农户是做生意为生的,因此变成了商人。
计划生育
2000年以前,有5%的农户有超生的情况出现。经过计生委员会的教育与、处罚。2000到现在没有超生的情况发生。每家只生两个孩子,政府还鼓历少生优生,所以只生一孩子的政府要给奖金以及教育上的资助(九年义务教育免交一切费用)。所以,在我乡基本加慢了人口的增长。
农民的认识
现在人们认识到:“真正占主导地
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知识,诸如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等。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在工业经济时代后期达到40%以上,到知识经济时代将达到80%以上。据统计,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有一半以上是由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生产的。今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我们现有生活、行为方式和各种社会活动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重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劳动收入将十分丰厚。知识经济对劳动者就业的具体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必将导致大量低效率工作岗位的消失,从而使得大批缺乏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失去就业机会。在知识经济时代,三大产业都必须以知识为前提,以高科技为支持。如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以芯片工厂和软件公司为代表的知识型企业迅速增长,经济出现高度知识化、人才化的特征。表现为企业产品的技术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产品成本中知识成本所占比重超过50%,甚至更高,而一般劳动力的成本急剧下降,仅占10%左右。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发展,使高新技术职业成为21世纪社会的职业主体,这就为既拥有高新技术又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不少新的就业机会。
劳动者应做好哪些准备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在未来的高新技术职业中谋得一席之地呢?
一是要增强“知识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即站在我们这个时代最前列的、受人崇拜的不再是拥有百万家产的富翁,而是拥有高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中,真正的动力是具有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以知识和创新能力取胜的人,是具有生产、分配和使用知识能力的人。
二是要接受大学教育。几乎所有有关新职业的预言都表明,机器人制造、卫生保健工程等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热门职业,而这些职业所要求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远非高中生所能胜任。据美国劳动统计署统计,未来10年内,80%的就业人员需要具有大学学历,这其中的80%还必须接受有别于大学文科的教育,或者在读完大学文科后再接受其它方面的教育。
三是必须通晓电脑。21世纪电脑的重要性就如电话在20世纪的作用一样。在21世纪,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培训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最热门职业仍属电脑人才。美国《商业周刊》指出,目前最为紧缺、最为炙手可热的是网络技术人才,其次是为工商企业提供高级技术咨询服务的人员,再次是从事各种应用程序编制和设备开发工作的人员。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不懂电脑将被视为信息时代的“文盲”、知识经济时代的“文盲”,这样的“文盲”在寻找工作时也就自然地失去了一张有效的通行证。通向未来世界的三张绿卡:计算机,英语,驾照
四是应储备多项技能。预言家认为,21世纪一个人平均每隔5年就得更换一次工作。这就表明人们必须有多次的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和更新,才能胜任新的社会角色的需要。因此,面对挑战,人们必须储备多项技能。也就是说在本职、本岗位之外还必须再掌握几种职业技能,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说学会不断地掌握新技术将成为我们未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是具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能力。人们必须尽可能地多方面发展,具备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能力,以适应职业变革的需求。改变职业、变换工作可以使人们从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或圈子中跳出来,使其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带来了硅谷的成功。人们称这种不断变换工作的“自由职业者”为“文件夹工人”。21世纪,“文件夹工人”走红势在必行。
六是掌握国际性语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无国界的“地球村”时代已经来临,跨国公司正是今天世界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带动劳动力流动的国际化。在21世纪,劳务出口,将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就业的大通道。在这一背景下,不懂海外文化和语言,就等于被关闭在国际市场的大门之外。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口译和笔译人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需要大量能够迅速准确地翻译出多种复杂文件并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语言人才。在海外语言沟通方面近乎“文盲”的人,在未来社会里,其活动空间无疑将大大缩小。
以上就是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的基本调查情况。
第五篇: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先进典型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先进典型
自古以来农村就是中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使中国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同时农村的多样化也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农村的多样化包括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传播.农村的政治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等方面.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长期薄弱的问题,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农村群众的文化利益,建设先进文化,抵制腐朽的文化,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生态、诚信、和谐农村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是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下面本文就农村文化建设作一个简要的调研介绍.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迈向神州大地的各个方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了较快上升势头,农村文化的建设也取得了硕果累累的骄人成绩!一: 农村文化管理体制的改变,增强了乡镇文化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具体措施有:(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以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产品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比如我市在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打造八大特色农业品牌。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优质专用粮生产,着力
打造八大特色农业品牌。以打造甜玉米、马铃薯、韭黄、梅菜、荔枝、年桔、蔬菜、花卉等8大特色农业品牌为主攻方向,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贸易全面发展。实施优势产业提升计划,做大做强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把农业效益的主要途经从生产环节向加工和销售环节延伸扩展。实施农业科技促进行动,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信息体系、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立龙头企业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鼓励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兼并联合等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强化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力支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确保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稳步提高。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等要重点投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二)农民阶层结构快速分化,促使农村文化需求呈现了多样化、娱乐化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已明显分化为种植业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乡镇企业工人、外出打工农民等若干阶层。不同的阶层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了他们在文化需求上呈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而阶层分化的产生是因为不同利益、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导致的!农村社会阶
层的分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而且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现代化进程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1、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有利于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高度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仅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而且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2.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 农民的分化使从事土地经营的农民数量改变了随农村劳动力增长而增长的惯常的模式,相对地减轻了有限土地容纳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态势。3.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使社会处于稳定状态.为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文化主体多元化发展格局已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