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008年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2008年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一、项目目标
通过对我省新农合乡级监管人员、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和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有关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新农合工作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二、项目范围
全省157个开展新农合工作的县(市、区)。
三、主要任务
(一)新农合乡级监管人员培训
1、培训班名称:新农合乡级监管人员培训班。
2、培训对象:各地选聘的新农合乡级监管人员,每乡(镇)2人。
3、培训目标:深刻理解建立新农合制度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掌握新农合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基层新农合监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4、培训内容:新农合基本政策、新农合管理机构及职责、新农合监测与评估、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与监督、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费用控制、新农合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等。
5、组织实施:由省卫生厅负责组织实施。
6、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培训。
7、时间安排:每期培训10天。培训通知另行下发。
(二)新农合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1、培训班名称:新农合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班。
2、培训对象:新农合县(市、区)财会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包括县卫生局、财政局管理人员及经办机构财会和信息管理人员,每县(市、区)7名。
3、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熟练掌握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切实提高新农合基金监管水平和服务效率。
4、培训内容:主要进行财会制度培训(包括新农合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和信息化建设培训(包括统计调查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软件操作等方面)。
5、组织实施:由省卫生厅组织实施。
6、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7、时间安排:培训10天。培训通知另行下发。
(三)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培训
1、培训班名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培训班
2、培训对象:新农合县(市、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及主要业务人员。每县(市、区)县级定点医疗机构3个,每机构4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1个,每机构4人。
3、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政策,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对新农合的认识,配合新农合的实施,自觉、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定点医疗机构确立只有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才能获得合理的补偿,定点医疗机构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培训内容:主要培训新农合基本政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医疗行为规范、医疗费用控制、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等内容。
5、组织实施:由县(市)卫生局组织实施。
6、时间安排:培训6天。2009年9月底前完成。
四、师资配备
(一)由省级组织的培训班所需师资,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安排;
(二)由县级组织的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培训师资,由各省辖市和县(市、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安排。
五、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部分培训工作补助经费,不足部分由省、县(市、区)负责安排。
(一)由县级组织的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培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按每人每天60元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由省级组织的培训,按每人每天120元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二)由省级负责的培训计划制定、有关材料编制以及对县级培训工作的监督、考核所需工作经费,由省本级专项资金安排。
由县(市、区)负责的培训计划的制定、有关材料的编制以及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估所需经费,由县(市、区)安排。
六、监督与评价
省卫生厅对全省培训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和总体评价,并成立由有关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的督导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
各省辖市卫生局具体负责对各县(市、区)培训的考核评估工作。具体考核评估办法见《2009年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考核评估方案》。
第二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一、项目目标
通过对我镇新农合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和各定点村卫生室有关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新农合工作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二、项目范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科室及全镇7个一体化卫生室
三、主要任务
(一)新农合监管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镇级新农合人员
2、培训目标:深刻理解建立新农合制度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掌握新农合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基层新农合监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内容:新农合基本政策及补偿标准、新农合管理机构及职责、新农合监测与评估、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与监督、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费用控制、新农合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等。
4、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5、时间安排:每期2天。培训内容根据情况另行下发。
(二)新农合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新农合财会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
2、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熟练掌握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切实提高新农合基金监管水平和服务效率。
3、培训内容:主要进行财会制度培训(包括新农合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和信息化建设培训(包括统计调查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软件操作等方面)。
4、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5、时间安排:培训1天。培训通知另行下发。
(三)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一体化村卫生室管理人员及主要业务人员。
2、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政策,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对新农合的认识,配合新农合的实施,自觉、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定点医疗机构确立只有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才能获得合理的补偿,定点医疗机构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培训内容:主要培训新农合基本政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医疗行为规范、医疗费用控制、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等内容。
4、时间安排:培训1天。根据需要随时培训。
第三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祁县阳光糖尿病专科医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一、项目目标
通过对我院新农合监管人员、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和全体医务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新农合工作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二、主要任务
(一)新农合监管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合医科工作人员
2、培训目标:深刻理解建立新农合制度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掌握新农合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基层新农合监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内容:新农合基本政策及补偿标准、新农合管理机构及职责、新农合监测与评估、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费用控制、新农合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等。
4、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口头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5、时间安排:每期1天。培训通知根据情况另行下发。
(二)新农合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新农合财会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
2、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熟练掌握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切实提高新农合基金监管水平和服务效率。
3、培训内容:主要进行财会制度培训(包括新农合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和信息化建设培训(包括统计调查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软件操作等方面)。
4、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5、时间安排:培训1天。培训通知另行下发。
祁县阳光糖尿病专科医院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沂堂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一、项目目标
通过对我镇新农合监管人员、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和各定点村卫生室有关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新农合工作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二、项目范围
镇卫生院相关科室及全镇20个一体化卫生室
三、主要任务
(一)新农合监管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镇级新农合监管人员
2、培训目标:深刻理解建立新农合制度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掌握新农合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基层新农合监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内容:新农合基本政策及补偿标准、新农合管理机构及职责、新农合监测与评估、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与监督、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费用控制、新农合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等。
4、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5、时间安排:每期1天。培训通知根据情况另行下发。
(二)新农合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新农合财会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
2、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熟练掌握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切实提高新农合基金监管水平和服务效率。
3、培训内容:主要进行财会制度培训(包括新农合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和信息化建设培训(包括统计调查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软件操作等方面)。
4、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5、时间安排:培训1天。培训通知另行下发。
(三)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一体化村卫生室管理人员及主要业务人员。
2、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政策,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对新农合的认识,配合新农合的实施,自觉、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定点医疗机构确立只有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才能获得合理的补偿,定点医疗机构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培训内容:主要培训新农合基本政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医疗行为规范、医疗费用控制、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等内容。
4、时间安排:培训1天。根据需要随时培训。
二0一二年一月七日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莒县安庄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计划
一、项目目标
通过对我镇新农合监管人员、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和各定点村卫生室有关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新农合工作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二、项目范围
镇卫生院相关科室及全镇16个一体化卫生室
三、主要任务
(一)新农合监管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镇级新农合监管人员
2、培训目标:深刻理解建立新农合制度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掌握新农合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基层新农合监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内容:新农合基本政策及补偿标准、新农合管理机构及职责、新农合监测与评估、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与监督、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费用控制、新农合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等。
4、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5、时间安排:每期1天。培训通知根据情况另行下发。
(二)新农合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新农合财会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
2、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基本政策,熟练掌握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切实提高新农合基金监管水平和服务效率。
3、培训内容:主要进行财会制度培训(包括新农合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和信息化建设培训(包括统计调查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软件操作等方面)。
4、培训方式:采取课堂讲座、互动研讨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5、时间安排:培训1天。培训通知另行下发。
(三)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一体化村卫生室管理人员及主要业务人员。
2、培训目标:全面了解新农合政策,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对新农合的认识,配合新农合的实施,自觉、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定点医疗机构确立只有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才能获得合理的补偿,定点医疗机构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培训内容:主要培训新农合基本政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合理用药与合理检查、医疗行为规范、医疗费用控制、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等内容。
4、时间安排:培训1天。根据需要随时培训。
莒县安庄卫生院
二0一二年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