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5则)

时间:2019-05-13 18: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一篇: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省级定点医疗机构

甲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乙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局、办公室)丙方: 医院

为落实新农合各项政策和相关规定,保证参合农民的基本医 疗权益,规范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提高新农合基 金使用效率,促进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发展,根据甘肃省卫生 《2012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指导意见》、《甘肃省 农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甲、乙、丙三方自愿签订 如下协议。

一、权利与义务

第一条 甲方是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监督乙方和 丙方严格执行全省新农合的各项政策和相关规定,确保全省新农 合工作健康平稳运行。

第二条 乙方及时向丙方通报新农合政策管理规定,乙方自觉 遵守各项新农合管理政策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变通新农合政策 规定。

第三条 乙方以电视、广播、《参合农民手册》、宣传栏等有 效方式告知参合农民,引导与鼓励参合农民选择丙方就诊。

第四条 甲方要最大限度的保障全省新农合平台正常运行,督 促新华东分公司与丙方医院管理系统做好数据接口。

第五条 乙方监管丙方的医疗服务行为,审核参合农民医药费 用。乙方按照协议医疗机构补偿标准,本着严肃、慎重、定性准 确的原则,审核丙方已经垫付的新农合补偿医药费用,并在下月 15 日前拨付上月经审核无误的应支付费用。

第六条 甲、乙、丙三方要定期进行沟通,主动了解和听取 丙方对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积极采纳丙方提出的合 理建议。

第七条 丙方建立内部新农合管理组织和相关制度,配备相对 稳定的专(兼)职人员和基本设备,开设新农合结算报账窗口,开 展内部新农合相关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自觉遵守新农合管理 规定。同时,在本院所属辖区内的农业银行开市设新农合资金结算 帐户。

第八条 丙方在显著位置悬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标识,供参 合农民识别。设置新农合宣传栏与公示栏,宣传新农合管理相关政 策和有关规定,公布参合农民就诊报销流程、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号码,安排专人调查处理参合农民反映的问题。

第九条 丙方在参合农民入院时及住院期间,按照新农合管理 有关规定,查对、核对参合住院者相关证件、证明资料等,对其参 合身份进行确认与登记。

第十条 丙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参合农民住院和门诊收 费票据的管理,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和唯一性。为参合农民或乙方提 供出院小结证明、发票和医药费用清单等报销补偿审核材料。

第十一条 丙方按照甘肃省新农合管理系统乙方补偿标准办理 参合农民报销补偿手续。

第十二条 丙方对出院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进行初审,在出院当 日垫付(即时结算报账)参合农民医药补偿费用,特殊情况不能超 过3个工作日。并在每月5日前将乙方参合农民上月的补偿审批表、出院小结证明、费用清单、发票等材料归集后以纸质文档和电子文 档形式报送乙方审核。

第十三条 丙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与甘肃省新农合信息管理系 统、全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要无缝对接,即时上传有关医 疗服务信息和医药费用补偿结报信息。第十四条 丙方积极配合与支持新农合管理机构组织的核查、督查,提供各种原始医疗文书及相关财务等资料。

第十五条 丙方根据定点医疗机构批准的执业范围以及自身医 疗服务能力,严格按照入出院标准,合理收治参合农民,不得推诿 或截留病人。严格依照《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技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服务价格等,因病施治,合 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格执行病历、处方书写与管理规 定,保证病历、处方书写的真实性、规范性。

第十六条 丙方严格执行《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 目录(2011年版)》,必须使用目录外药品和诊疗项目时,须征求 住院病人(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同时注明“自费”字样。

第十七条 丙方按照有关政策规定须严格执行检验、医学影像 检查结果同级医疗机构互认规定,按照单病种定额或限额控制机 制,逐年增加单病种定额或限额控制的病种数,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第十八条 经乙丙双方协商,丙方承诺按照甘肃省省级定点医 疗机构次均费用控制指标和相关管理方案(见附件)控制参合农 民医药费用。

第十九条 经乙丙双方协商,丙方承诺对以下病种实行定额 或限额控制(见附件):

第二十条 乙方要及时向丙方支付已经审核无误的垫付医疗 费用。

第二十一条 丙方违反本协议规定而发生的不合理费用,乙 方不予支付,由丙方承担。不合理费用主要包括:

(1)丙方将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参合农民收治住院而发生的医 药费用;

(2)丙方拖延住院时间所增加的医药费用;

(3)丙方违反《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技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 方管理办法》等,以大处方、滥用药、乱检查等形式,提供过度 医疗服务而发生的医药费用;

(4)丙方违反《甘肃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及相应的收 费标准,以私立项目收费、分解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等形式,违反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而发生的医药费用;(5)丙方已经垫付的、不符合新农合补偿政策规定的医药费

(6)丙方其他违规的医药费用。第二十二条 丙方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不能诊治的疾病,应 按有关规定及时为参合农民办理转诊手续。对符合转诊条件,丙 方未及时告知或转诊,造成参合农民损害的,丙方应承担相应的 责任;丙方如拒收符合住院条件的参合农民,有关责任由丙方承 担。未办理转诊转院手续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患者,补偿比例相应降低10%。

第二十三条 在参合农民住院期间,丙方未按新农合有关政策 规定查对、核对参合住院病人相关证件、证明资料,导致非参合 农民骗取或套取新农合基金的,有关责任由丙方承担。

二十四条 丙方未履行告知义务,使用目录外药品和诊疗项 目而发生的相关自付费用,参合患者有权拒付。

第二十五条 丙方不得提供虚假医疗文书和报销凭证。乙方查 实丙方虚报费用或丙方工作人员串通参合农民骗取新农合基金 的,经甲方确认后,除追回基金外,乙方有权中止协议,并在全 省进行通报。由甲方建议或提请相关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第二十六条 丙方执行省卫生厅关于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 同级医疗机构互认等规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对符合互认 条件的重复检查费用,由丙方承担相关费用。第二十七条 参合农民在丙方就诊发生医疗事故的,按照《医 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由于医疗事故及其后遗症所发生的医药 费用乙方不予支付,由丙方承担。第二十八条 按照第十九条约定,丙方超出单病种定额(或限 额)控制的费用,乙方不予支付,丙方垫支的补偿费用、相关费 用由丙方承担。

二、争议处理 丙方与乙方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时,由甲方出面协调,协商达不成一致的,由甲方根据核实的情况裁定。

协议有效期限及其它 本协议有效期自 年)。协议执行期间,国家法规、规定有调整的,双方按照新规定修改本协议,协议执行期间,乙方和丙方的服务地点、服务条 件、服务内容、服务医务人员、法人代表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书 面通知甲方。

乙方和丙方无论以何种理由终止协议,必须提前30 日通知 甲方。协议期满前1 个月内,根据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甲、乙、丙三方可以续签本协议。

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丙三方可以自签定后具有同等法 律效应进行补充,效力与本协议相同。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甲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定代表(签章):

乙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局、办公室)法定代表(签章):

丙方:医院

法定代表(签章)

第二篇: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细则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细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保证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规范运行,根据《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全县所有收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患者的各级定点医疗机构。

第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是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以下简称合管局)确定的,为参合农民提供疾病诊断、治疗、保健服务的专业机构。

第四条 县合管局负责全县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与审批

第五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方便就医的原则,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选定。

第六条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合管局审核,县卫生局审批。

第七条 市及市级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原则上均可确定为定点医疗机构。

第八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采取自愿申请的原则,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方具备申请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

(一)必须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同时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

(二)遵守国家有关医疗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完善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三)严格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政策;

(四)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与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

(五)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必须配置符合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第九条 具备资格并申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统一印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填报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复印件;

(二)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清单;

(三)上一业务收支情况和门诊、住院诊疗服务量(包括门诊诊疗人次、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药费、住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平均住院医疗费及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等);

(四)药品价格、收费标准清单;

(五)药品监督管理和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的证明材料。

第十条 取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的医疗机构,由县合管局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收费标准、医药费用结算的定额标准、医疗费用支付标准及医疗费用审核与控制措施,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为1年。

第十一条 已签订协议的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合管局向社会公布,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挂牌服务(加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牌匾)。

第三章 定点医疗机构职责

第十二条 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接受卫生局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二)建立合作医疗管理科,明确一名分管院(站)长专抓此项工作,并配备1-4人负责在本医院住院参合人员医药费用的审核、报销工作;

(三)确保参合者的利益,为参合对象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

(四)严格掌握诊疗原则,坚持合理用药,执行基本用药目录范围;

(五)各项收费标准执行国家规定,严格控制开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等不合理现象;

(六)严格审核住院参合人员的相关证件,做到住院病人与合作医疗证相符;

(七)县级医院内部管理系统要与合作医疗网实现无缝连接,并为合作医疗提供原始真实数据,杜绝二次录入现象发生;乡镇卫生院对参合人员的住院医药费,实行计算机核算,逐日如实输入有关资料和费用;

(八)患者出院时按政策规定由合作医疗专职人员及时核算出个人自付金额及统筹基金应予报销数额,并由定点医院先垫付给患者;

(九)定点医院要指定专人定期与合作医疗管理局进行垫付补偿金的结算;

(十)负责每月将在本院住院,并享受医药费用补偿的参合农民的情况在医院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十一)不断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十二)监督参合人员的住院行为,并主动接受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的监督;

(十三)在本院住院的参合人员,需建立正式病历,并按有关要求做到书写规范;

(十四)乡镇卫生院负责对本乡镇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

(十五)完成县卫生局、合管局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十三条 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参合农民提供门诊医疗服务。其主要职责是:

(一)承担常见病诊治、重点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合作医疗等工作;

(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医护技术操作规程,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三)认真填写门诊登记日志,准确填写参合患者就诊登记表,并有患者签名、盖章或手印;

(四)查验就诊患者身份,为参合患者提供门诊正规票据;

(五)从有资质证明的药品经营公司进药,或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严禁使用假药、劣药和过期药品;

(六)严格执行药品收费标准,杜绝大处方,合理使用抗生素,推广使用中医、草药、火罐、针灸等简便价廉的传统医药,节约农民医疗费用;

(七)加强农民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科普知识,开展全程计划免疫接种,提高农民自我保健能力;

(八)积极宣传合作医疗制度,办好宣传栏、公示栏,动员农民自觉参加合作医疗。

第十四条 县乡各定点医疗机构合管科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并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

(二)协同医务科对平均住院费用,《基本用药目录》内用药率,大、中型设备检出阳性率等控制指标统计、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三)在参合病人住院后三天内对病人的身份确认;

(四)负责合作医疗病人医疗费用的结算补偿;

(五)负责医疗费用补偿资料整理;

(六)负责本单位合作医疗病人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公示;

(七)完成县合管局和医院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四章 医疗服务管理

第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住院的参合农民身份和住院原因实行二次审核制。初审由主治医师负责,二次审核由合管科负责。

要详细核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杜绝冒名顶替、挂床住院等违规现象发生。认真排查不属于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的住院病人。

第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以下简称《用药目录》),特殊情况必须使用非《用药目录》中的药品时,应征求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同时在处方上注明“自费”字样。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内平均用药比例要达到85%以上,乡镇卫生院《用药目录》内平均用药比例要达到90%以上,村卫生所必须在《用药目录》范围内用药。患者自费药品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不得超过10%。严禁随意扩大用药范围,严格控制目录外用药比例,严禁开大处方。

第十七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按县合管局规定的医疗诊疗项目范围执行,使用非报销范围的诊疗项目时,应在处方或检查、化验单上注明“自费”字样,并征求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

第十八条 严格掌握各种医学检查设备适应症,提高检查阳性率。定点医疗机构在病人检查诊断过程中,所查项目(三大常规和肝功能化验、乙肝三系统除外)必须要有针对性,严禁不依病情需要做大量的检查和化验、重复检查和化验、滥用医疗设备检查。尤其要严格掌握各种大型医学设备检查适应症,检查阳性率不得低于60%。

第十九条 门诊处方用药、出院用药实行定量控制。单人次门诊处 方用药量急诊不得超过3日,普通患者不得超过7日,同类药品不得重复开方。门诊平均处方值,村级原则上不超过10元,乡镇卫生院不超过20元。对于住院治疗的参合患者,要严格控制出院带药量,根据病情需要,好转和未愈病人出院带药量不得超过7日。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以重复挂号、分解处方挂号等手段增加挂号数,降低处方值。

第二十条 对参合农民住院费用上涨实行指标控制。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平均住院费用年增长率要严格控制在5%以内。

第二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把住院治疗关,不得随意放宽住院指征或故意延长住院天数。原则上参合农民平均住院日不得超过10天。

第二十二条 实行检查、检验报告互认制。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同级医院间相互认可近期所做检查、检验结果;门诊所做检查、检验报告无特殊情况住院部不得重做,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第二十三条 严禁重复用药、不科学配伍用药、用药不对症、违反抗菌药物使用、联合应用原则。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无须联合用药,本着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选用。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必须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第二十四条 严禁用药过度和使用无明确疗效的药物。用药过度指不依病情实际所需,用同类多品种、大剂量的用药行为。原发疾病不能治愈可缓解(如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等),禁止使用多品种大剂量昂贵的药物治疗。

第二十五条 医务人员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开搭车药、回扣药及串换药品。

第二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合同管理。定点医疗机构与县合管局签订《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服务合同书》,建立机构的准入、告诫、退出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机制。

第五章 转诊转院管理 第二十七条 参合人员转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点医疗机构无法确诊的疾病;

(二)定点医疗机构无条件治疗的疾病;

(三)危、重、急病人需转院抢救的。

第二十八条 实行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逐级转诊及双向转诊制度。

第二十九条 乡镇卫生院的住院病人需要转诊的,原则上要求转到县级医院。因特殊原因确需直接转市及市以上医院治疗的,要按要求报经县合管局审批。

第三十条 县级医院需要将病人转市及市以上医院治疗的,由主治医师提出意见,科主任和分管院长签字,报经县合管局审批。未经审批转诊、转院的参合人员,医疗费用合作医疗不予承担。

第六章 报销比例和范围

第三十一条 门诊费报销: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门诊医疗费用报销以“家庭个人账户”费用为基数,报完为止,超出部分自付。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家庭个人账户”家庭成员之间可相互使用,余额结转下使用,可以继承,但不能抵交下应缴的合作医疗费用。

第三十二条 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由个人按规定出具合作医疗证、健康储蓄卡、定点医疗机构正规票据、身份证或户口本,到“家庭帐户”设立银行直接核销。

第三十三条 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按照《庄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执行。

第三十四条 参加合作医疗的孕妇属计划内生育且住院分娩的,按100元/胎的标准在合作医疗基金中进行定额补助,其余由“降消”项目按规定补偿。

第三十五条 参合农民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医疗费用补助实行出院时由医疗机构直接垫付报销。

第三十六条 参合人跨运行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如下运行已参合者,其住院医疗费用补助可在出院时一次办理。如下未参合者,其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按参合运行时间界限分别计算。即参合运行部分按住院医疗费用补助规定执行,未参合部分不予补助。

第三十七条 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每月5日前要向县合管局上报上月参合人在本定点医疗机构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补助兑付的月报;每年1月5日前要同时上报上的报表。

第三十八条 下列情形不属于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一)斗殴致伤、酗酒、服毒、自残、自SHA、交通事故等所发生的医药费用;

(二)镶牙、配镜、助听器、美容、整容、按摩、安装假肢、脏器移植、安装心脏起搏器、腹膜透析、点名手术费、核磁共振等项目的费用;

(三)工伤、职业病发生的医疗费用;

(四)使用《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2004‟243号)之外的药品费用;

(五)无有效转诊转院手续或未经批准在非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

(六)经鉴定属医疗事故或已经产生医疗事故争议尚未经过鉴定的;

(七)不能提供统一、规范、完整的医疗机构医药费报销票据或相关报销资料的;

(八)无特殊原因超期3个月未予结报的医疗费用;

(九)采取挂名住院、冒名顶替住院等欺诈行为所发生的医药费用;

(十)住院期间的陪护费、膳食费、护工费、洗理费等人工服务费用,临床用血费用,就诊或转诊的交通费、急救车费;

(十一)因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维持所发生的门诊医药费用;

(十二)地震、洪水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所支付的医药费用。

第三十九条 国家已有专项资金扶持的计划免疫、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项目等不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合管科业务人员、主治医师违犯本《细则》第十五条规定,没有履行二次审核或者审核不严而为不该报销的住院病人报销了医药费的,县合管局不予补偿,并在全县提出通报批评。已经补偿的,在以后的补偿中予以剔除。屡教不改的,视其情节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扣发工资、行政处分和吊销执业医师证等处理。

第四十一条 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定点资格;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赔偿;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处以套取资金的2-4倍罚款。对于责任人,除处以一定数额的经济处罚外,当年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三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由县卫生局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医务人员故意为冒名就医者提供方便的;

(二)虚挂病床,做假病历,与患者串通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或者为医疗机构套取资金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开搭车药、回扣药及串换药品的;

(四)违反合作医疗用药规定,开人情方、大处方、假处方的;

(五)住院病历不按规定详细记录病情、治疗经过和药品使用情况,治疗和使用药品与处方、病历记载不符的;

(六)故意截留病人,不及时转诊延误病情的;

(七)将不符合入院标准的病人住院治疗或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的;

(八)不坚持首院、首科、首诊负责制,推诿病人,随意转诊,随意检查,不提供或减少患者所必需的医疗服务的;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性行为。

第四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违犯本《细则》第十六条、十八条规定,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内用药比例达不到85%以上,乡镇卫生院达不到90%以上、大中型设备检查阳性率达不到60%以上,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并根据情节对医疗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分别给以警告、罚款和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工作严重失职或违反财经纪律,造成合作医疗基金重大损失的;

(二)贪污、截留、挪用合作医疗基金或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

(三)擅自批准不属合作医疗补助项目的;

(四)擅自更改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待遇的;

(五)其它违反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的。

第四十四条 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追回所补助的医疗费用外,视情节轻重,由县、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给予以批评教育、暂停医疗补助待遇、扣押医疗证等处分;构 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将本人医疗证转借他人使用的;

(二)持他人医疗证冒名就医的;

(三)开虚假医药费收据、处方,冒领合作医疗补偿资金的;

(四)因本人原因,不遵守合作医疗规定,造成医药费用不能补偿而无理取闹的;

(五)私自伪造或涂改医药费单据、病历、处方、检查报告单或自行开方取药、违规检查、授意医护人员作假的;

(六)利用合作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出药品进行非法倒卖的;

(七)其它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用增长超过当年控制指标的,超出部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于补贴,但医疗机构要按照方案为病人报销,并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

第四十六条 违犯本《细则》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重复用药、不科学配伍用药、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药以及用药过度和使用无明确疗效药物等行为所发生的医药费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报销,由所发生的医疗机构承担,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相应的处理。

第三篇: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维护参合农民基本权益,保证合作医疗基金安全、完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和国家有关法律、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指由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和政府资助及集体扶持等多方筹集,用于对参合农民基本医疗费用进行补偿的民办公助性社会基金。

第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不得挤占挪用。

第二章基金筹集

第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农民个人自愿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集机制,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收缴、截留的减免。来源包括:

(一)农村居民按规定自愿交纳的个人健康储蓄资金,个人筹集资标原则上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

(二)村(社)集体经济收入中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资金。

(三)省、市、县三级政府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给予每人每年10元的补助资金。

(四)中央财政对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按每年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

(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家债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六)通过社会募捐、农村医疗救助等其他途径筹集的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收入。

第五条 基金筹集的具体办法:

(一)农民个人缴费、村社集体扶持资金和家村医疗救助资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资金按,在农民自愿参加并签约承诺的基础上,由乡(镇)农税或财税部门一次性代收,并开具由省财政统一印制的专用凭证。

(二)各级政府补助,在农民个人合作医疗缴费到位后,由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汇审乡(镇)派出机构的申报材料,报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和个人健康储蓄资金到位情况,,安排本级补助,并会同卫生部门逐级上报申请财政补助,上级财政部门根据申报材料、拨款单、专户设立金融机构的资金到帐证明及其他有效证

明等相关材料审核并拨付资金。

(三)省内各项资金到位后,由省财政厅汇总本级和下级各类申报材料,会同卫生厅报经财政部驻甘肃省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核后,上报财政部,申请中央补助。

第三章基金管理

第六条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自求平衡,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七条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县级统筹,原则上由大病统筹基金和家底帐户两部分构成,大病统筹基金由农民参全缴费按规定划入部分、各级财政补助和社会其他资金构成,用于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的报销;家庭帐户从由个人缴费的资金构成,由个人在规定额度和范围内用于报销门诊医疗费用。家庭帐户的基金及其增值部分属于农民个人所有,可结转用于医疗开支,但不得以现金方式提取。

第八条 县级财政部门应在同级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对财政拨入、社会筹集转入和农民个人缴费统筹部分的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管理。按支出预算,并根据县级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提交的上一季度资金拨付情况明晰表,向经办机构分季度划转发转医疗补助资金。

第九条 县级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在同级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合作医疗基金支出专户”,用于基金的日常结算和管理,该专户除用于接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拨入的资金外,只支不收。

第十条 乡(镇)农税或财税部门收缴(代收)参合农民的个人缴费,并在当日按规定统筹部分及时、足额缴入县级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不得滞留。

第十一条 农村合作医疗在乡(镇)的派出或委托收缴机构收款时,应为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帐户”在(国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代理金融机构),存储用于门诊报销的个人帐户资金。

第十二条 每季度终了和终了,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应根据金融机构的对帐单据,按照统一要求分别编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季报和财务决算,并提供资金使用情况分析报告,由同级卫生部门负责汇审,经审核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逐级上报,季报和决算必须做到数据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十三条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必须全额用于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支出,要根据统筹范围,按照省、县(市)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出,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增加支出项目、提高开支标准。

第十四条 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在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基金中列支。

第十五条 合作医疗基金的结余结转下继续使用,不得改变用途。

第四章 资金的申请报销方式和资金拨付程序

第十六条 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统一申报和集中支付办法,参合农民发生医疗费用开支后,按住院费和门诊医疗费分别核报。

第十七条 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经医疗机构审核,参合农民结清个人应承担部分,余额由医疗机构负责垫支,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县级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审核;经批准转外住院的医疗费用,由参合农民个人按规定向负责转出的县级医疗机构申请报销。医疗机构在垫付应由基金补助部分后,与院内治疗部分合并申报。

第十八条 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由个人按规定出具合作医疗证、定点医疗机构复式处方等有效凭证报经县级合作医疗在乡(镇)设立的派出机构审批后,由“家庭帐户”设立行或其代理金融机构予以报销。

第十九条 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汇审本级和下级医疗机构申报的经费。审核无误后,通知开户银行,将资金从“合作医疗基金支出专户”分别划至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指定帐户,用于报销各医疗机构垫支资金。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财政部门暂缓或停止拨付资金:

(一)违反资金申报程序,申报规范要求的;

(二)擅自改变资金报销内容,提高报销标准的;

(三)财会机构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

(四)未按规定报送报季(年)度报表,信息资料严重失真的;

(五)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不认真、乱检查、乱开药的。

第五章职责分工

第二十一条 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卫生、财政、银行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相互协作、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一)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及其乡(镇)派出机构负责组织和办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事宜,向委托收缴的有关机构提供参合对象的具体数据,审核申报各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的医疗费用,并办理各项基金结算,负责基金收支会计核算,报表编制报送工作。

(二)受托收缴的乡(镇)农税或财税部门,在农民自愿意并签约承诺的前提下负责代征参合农民个人缴费,并及时向委托机构提供征缴情况,办理收缴资金的划转。

(三)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具体业务,研究制定相关报销比例、起付

标准等政策。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行业管理。

(四)财政部门负责财政补助资金的筹集,财政专户管理,基金财务气度的制定及财务监督工作,及时归集,划拨资金,同时配合卫生部门制定报销比例、起付标准等政策措施。

(五)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委托代理金融机构负责根据受托收缴机构开出的凭证划转基金收入,并根据财政部门签发的拨款凭证及时划转款项,按规定办理参合农民门诊报销,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部门提供基金对帐、实时查询、收支情况定期报告等金融服务。

(六)定点医疗机构应遵循合作医疗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因病施治的原则,并健全合作医疗基金核算机构,按规定严格核算垫支经费,单独建帐,如实申报。

第六章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 合作医疗机构及其乡(镇)派出机构要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 各级财政、卫生和审计部门要定期对资金的筹集、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开检查结果。

第二十四条 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由相关部门和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第二十五条 县、乡(镇)、村各级合作医疗支付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之一,至少每季度张榜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监督。

第二十六条 金融机构要根据有关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制度、办法和授权,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基金的帐户、用途、流程、认证、透明监管,对接收的各类数据进行身份、交易权限和金额权限的合法性检查,切实保证基金的安全、完整。

第二十七条 各级财政、卫生和审计部门、对医疗经办机构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对医疗机构存在的开大方、人情方,乱开药、乱检查、滥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进行查处,对管理松弛、违反规定造成损失浪费的医疗机构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没收违纪金额并处以罚款等处分,没收和罚款全部并入合作医疗基金。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具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要视其情节轻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截留、挤占、挪用、拆借、贪污基金的;

(二)将基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的;

(三)擅自改变基金用途的;

(四)擅自改变有关标准的;

(五)虚报、冒领、套取基金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并报省财政厅、卫生厅备案。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细则

一:新农合补肋对象:

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符合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孕产妇。

二:住院分娩新农合补助标准:

(一):平产按单病种定额补偿(基本服务项目范围内):县内县级医院每例补助550元,乡镇中心卫生院每例补助300元,县外医院每例补助300元。

(二):剖宫产按单病种定额补偿(基本服务项目范围内):县内县级医院每例补助1000元,乡镇中心卫生院每例补助700元,县外医院每例补助600元。

(三):不管平产或剖宫产财政定额补助300元。

(四):病理产科: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和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须赴上级医院抢救治疗并办理了转诊转院手续的,仍按新农合原来规定的有关补偿标准进行补助。

三:住院分娩新农合补助程序:

(一):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凭县住院分娩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发的<<双峰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凭证>>的第四联到所在定点医院新农合补偿兑付窗口办理补助手续, 还需提供的其他补偿兑付资料按新农合补助的要求不变。

(二)在县外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回所属乡镇卫生院办理补偿兑付手续, 未达到本地补助标准的, 据实给予补助, 超过标准的,平产分娩每例由财 需提供的补偿兑付资料按原来的要求不变。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

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

一、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自愿参保”为原则。虽然人均10元的缴费标准不会给农民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但是健康的青壮年人群患大病风险较小,参与积极性较低,风险较大的高危人群则倾向于参加,这样逆向选择极容易导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在政府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缴费标准将是维持新农合基金运转的唯一选择,但是费率的提高必定使农民的参合率下降,导致新农合基金最终崩溃。同时,“只报销大病”容易诱发农民将“小病当成大病医”的道德风险,造成医疗支出的急速上升。此外,和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为普遍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表明,农村约有37.7%的病人发病后并未及时就医,很多农民的大病都是由于耽误对小病的治疗而形成的。只负责大病统筹而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必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医疗保障状况。

二、相同的人均缴费标准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有失公平。在新农合开展初期,制定统一的缴费标准是操作起来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收入较高的农户往往愿意参合,因为在大多数地区,只需缴纳10元就可获得部分“大病”医疗保障,回报率较高。而对于很多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农民群体,10元参合费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缴纳后不能马上见到实效,因而参与积极性较低。结果就是——富裕的农民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而贫困的农民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保障,这显然违背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初衷。

三、农民自愿参合的积极性不高。农民自愿参与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行的基础和根本保证。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试点地区农民的参合率大都达到70%以上,但是这些试点一般都

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较强,而且当地政府为了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加强了宣传投入力度,有些地方为了高参合率甚至出现在强制参合的现象。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普遍较差。以欠发达的江西赣州为例,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参合农户是在干部到家中说服后才交的,20%的农户只是盲目地“别人交,我也交”。在已参合的农户中,70%的人不了解参合知识,绝大多数农户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和意义一知半解,普遍对缴纳的10元参加的新农合抱有较高期望值,希望能马上得到回报,然而现实状况(大病统筹)又使农户积极性受挫,参合率自然不高。

四、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由于农民对新农合了解甚少,自愿参保积极性很低,为了保证较高的参合率,很多工作人员不得不挨家挨户进行宣传、说服工作,大部分的参合额都是工作人员一个一个谈出来的。再加上农村地区农民居住非常分散,交通不便,更增加了筹资成本。另外,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也是导致高筹资成本的重要原因。赣州市的调查显示,只有30%的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合作医疗知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讲解工作,办事效率自然就低。据了解,60%的农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不满意,进一步挫败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行的新农合基金管理模式主要有独立管理模式、银行(信用社)管理模式和保险公司参与模式三种。大部分试点地区采取的是“小而全”的独立管理模式,即各地区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并配合一整套软、硬件措施。这样做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它造成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不能兼容的局面,成为各级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种浪费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部分地区采用了在银行(信用社)设置基金帐户,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虽然这样充分利用了银行庞大的业务网络,在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但是银行(信用社)的介入只是部分的,介入层次也很低,并不能真正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少部分地区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中引入了保险公司。虽然保险业参与有利于控制新农合的运行风险,有利于节约政府成本,但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医疗机构的管控力度偏弱,对医疗费用上涨的控制还不够,而且引入保险公司又增加了保险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户的协调难度。

六、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有机地结合。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卫生、财政部门配合,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助,以缓解其因病致病的一种制度。虽然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都是为了共同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问题,但二者各有一套独立的筹资渠道、主管部门和工作对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福利彩票的销售和社会捐助等,新农合资金则是由中央、地方和农户个人各负担1/3。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依靠各地民政部门建立的管理机构,而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则依赖于政府指导建立的单独的组织协调机构和经办、监管机构。总之,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在农村地区是完全割裂运行的,二者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上存在大量的重叠,导致财政支出的巨大浪费。

七、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基本上都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但是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低,并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以安徽省16个“新农合”试点县为例,尽管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可比乡外就医多报销20%的医疗费用,但由于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太低,60%的农户不得不选择在费用更高的县及县以上的大医院就医。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限入了“缺人才——发展缓慢——经营困难——更缺人才”的恶性循环。据四川省卫生厅统计,四川全省乡镇卫生院中无专业学历的医务人员占40%,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仅占9.8%,乡村医生中大专学历为1%,无专业学历的为72.5%,农村医疗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新农合”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

八、农村医疗机构服务监管不完善。目前,新农合医疗费用报销基本上限于公立卫生系统,并选择定点医疗单位时也没有引入竞争机构,这就保护了落后的公立卫生机构,不利于医疗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调查显示,很多医院被新农合选为定点医疗单位后,次均住院费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从报销中得到的实惠被不断上升的医疗费用抵销了,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医患双方共同欺骗新农合组织,骗取医疗补助的现象。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的思想宣传工作。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转变粗放型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这种制度既不是政府的一项恩惠,也不是农民的一项负担,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的一项农民互助共济保障制度。

二、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三、探索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规范和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拨付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相应提高筹资标准,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四、形成科学规范的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的核心,目前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逐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试点中,许多地方采取了住院统筹加家庭账户的统筹补偿方案。有些地方增加了健康体检,门诊大额补偿,慢性病、地方病和住院分娩补偿等,扩大了受益面;有些地方利用医疗救助和基金结余进行二次补偿,提高了受益水平。还有许多地方探索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从机制上探索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受益水平。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也直接关系到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一些调整。统筹补偿方案要与基金的规模相适应,提高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不能超出基金的承受能力,也不能因为盲目担心基金透支,未经科学测算,人为地缩小受益面,降低受益水平。要科学研究、合理确定基金的结余比例,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既要避免结余过多,也要切实防止基金透支,在此基础上调整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

五、加强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随着新农合的全面推进,基金规模越来越大,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财政部、卫生部要研究制订财务会计制度,各地区要不断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审核报付作为基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要不断予以改进,切实做到方便参合农民。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先付费后到新农合经办机构报销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由医疗机构垫付费用,医疗机构定期到新农合经办机构兑付的办法。这种办法既方便参合农民,也便于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还有利于精简经办机构的人员。同时,要积极推行计算机网络即时审核报付办法,提高审核报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有效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基本诊疗和药品目录以及收费项目和价格,严格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采取单病种定额付费、按人头预付、医药费用清单制、加强结算审核和补偿报销情况公示等,有效监管收费行为,切实控制医药费用。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零售价格和进药渠道。

七、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次,要着力整合相关制度、政策和社会

资源,协同推进新农合制度发展,实行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2003—2006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8.5亿元支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一些地方开展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红十字会开展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又进一步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还有许多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比如计划生育,扶贫开发,“降消”项目,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和地方病等方面的防治政策,都可以通过部门协调,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

下载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是个讲不完的话题,也是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健康是人们所共同追求的,但疾病也一路伴随人生,但看不看得起病却是个难题。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浅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浅析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10年新农合工作总结 访问次数: 14850 作者:点军区卫生局 发布日期:2010-12-10 信息来源:点军区卫生局 字号:[ 大 中 小 ] 2010年我区新农合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5篇)

    不知道你住院没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时有一定限制的,如果你是直接去外地住院看病的话,住院24小时之内必须在当地的新农合报销处立案。这是必须的流程,而且出院时要填写一份身份确......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平台系统操作指南[定稿]

    附件4 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平台系统操作指南 1、 用户登陆: 1) 设置浏览器安全选项: 打开IE浏览器选中工具栏下的Internet选项如下图所示 在安全选项卡中选择‘受信任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件

    关于印发《广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办 法(2012年度)补充规定》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定点医疗机构: 根据江西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2012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来为自......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一、活动目的:青春献和谐 关注合作医疗 关注新农村二、活动对象:xx省xx市xx镇xx村全体村民 三、活动项目及目的:制定关于合作医疗的调查表,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