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2012年5月21日在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范文

时间:2019-05-13 10:1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2012年5月21日在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2012年5月21日在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范文》。

第一篇: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2012年5月21日在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范文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 ——在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

(2012年5月21日)

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党中央十分重视文艺评论工作,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对开展文艺评论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各地各部门努力推动下,文艺评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评论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阵地建设明显加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形成健康向上评论风气方面取得可喜进步。尤其近年来,以辽宁“廖文”系列文章为代表的文艺评论,紧密联系文艺创作实际,坚持面向普通群众,观点鲜明、论述有据,切中时弊、文风朴实,在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引领文艺创作生产、培育大众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文艺评论目前仍然薄弱,与海量的文艺产品相比较,文艺评论数量较少、声音较弱、影响不大,在文艺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文艺、网络文艺等新现象关注不够,评论的质量急需提高。部分报 1

刊文艺评论阵地有所萎缩,广播、电视、网络等评论阵地亟待拓展。评论人才特别是中青年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我们高度关注,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把握正确方向,保证文艺评论健康发展。方向是文艺评论的灵魂。坚持正确方向,体现时代要求,引领文艺进步,是社会主义文艺评论的基本职责。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文艺评论工作的全过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评论,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文艺思潮、剖析文艺现象、鉴赏文艺作品,才能保证文艺评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文艺评论坚持正确方向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首先是政治导向。要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改革开放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旗帜鲜明。另一个层面是把握好价值导向,以培育高尚道德、倡导文明风尚为己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积极的道德观、婚姻观、择业观等,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讲品位、讲格调,弃粗鄙、弃恶搞,抵制低俗。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评介推荐优秀作品的力度,积极推介那些深入反映百姓生活、百姓情感、百姓心声的作品,那些弘扬社会正气、鼓舞人心、给人以启迪和向上力量的作品,让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作品真正赢得群众,更好地引领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

贯彻“三贴近”原则,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和影响力。“三贴近”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在宣传文化领

域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内在要求。要把“三贴近”作为改进工作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紧贴文艺创作实际,时刻关注文艺创作的动态、文艺思潮的变化、文艺活动的进展,在文艺作品发表、上映、上演后第一时间开展审美评价,及时满足广大群众对文艺新作、文艺活动的关注需求,引领和提高群众的审美鉴赏水平,掌握文艺评论的主动权、话语权。要坚持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文艺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理念,始终关注人民群众,不断研究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特点新趋向,密切追踪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变化新规律,努力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分析和评介文艺作品,使自己的评介与普通大众思想相通、情感共鸣。要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大力倡导贴近大众、贴近民意的评论,使评论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流畅,生动活泼、喜闻乐见,产生更大的辐射力和感染力。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艺评论活动,把群众文艺评论骨干的好主意好办法、好文章好言论,登载在我们的报刊上,组织到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中。

坚持重在建设,树立良好的文艺评论风气。重在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开展积极健康文艺评论的基本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评论工作,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强调以建设性的态度来开展推进。要充分尊重文艺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一切从繁荣文艺的大局出发,多提有利于提高质量的意见,多提有利于团结和谐的建议,满腔热情地推荐优秀作品、鼓励文艺新人,使文艺评论成为文艺发展的重要引导和推动力量。要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文艺评论,无论是分析文艺作品、研究创作倾向,还是追踪文

艺热点、辨析文艺思潮,都要在掌握准确、全面、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和认真阅读、观摩的基础上,把握不同门类创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客观评论,有好说好,有不足说不足,不说过头话,防止片面性。应当看到,做一个优秀的文艺评论工作者,除了必需的知识储备、文艺才华外,还要有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素养。只有坚守文化理想,才能摆脱各种诱惑,保持独立思考,增强担当意识,增强文艺评论公信力,树立文艺评论家公正权威的形象。要坚持与人为善、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真诚开展心平气和、同志式的友好讨论,在充分说理的论辩中加强正面引导、活跃学术空气,不断激发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文艺评论创新能力。文艺评论贵在创新,难在创新。好的文艺评论必须有独特思考、真知灼见,必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新鲜经验,根据时代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新要求,研究回答关系文艺发展的新问题,回答新时期文艺创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文艺理论评论思想和美学体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评论的新境界。要积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评价体系,既注重文艺评价的思想标准、艺术标准和审美品位,又正确看待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客观量化指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反对文艺评论人情化、商业化。要大力推进文艺评论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鼓励文艺评论工作者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努力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评论文体和语言,创造出体

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评论风范。要充分运用各种大众传媒和高新科技手段,推进电视访谈等文化时评类节目的发展,发挥广播互动节目的优势,利用好播客、博客、微博等互联网工具,大力拓展文艺评论的载体和传播方式。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工作形势喜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稳步推进。我们一定要珍惜面临的难得机遇,把文艺评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巩固和扩大文艺评论阵地,拓展评论渠道,以专兼结合的路子大力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推动文艺评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打下坚实基础,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第二篇: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孙家正副主席,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六十周年,我代表刘云山同志,代表中央宣传部,向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老员工表示热烈的问候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促进我国文学出事业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立最早的专业文学出版机构,六十年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国家文化建设为已任的出版宗旨,坚持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理念,为促进我国文学出版事业繁荣发展埋头苦干,辛勤耕耘,出版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体现我国文学出版最高水平在新中国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其中既有《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作品,也有《家》、《春》、《秋》等现代文学精华,既有《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也有《东方》、《芙蓉镇》、《我是太阳》等体现新时期文学创作新成就的作品,既有《鲁迅全集》、《茅盾文集》等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名作的系统集成,也有《莎士比亚全集》、《巴尔扎克全集》等外国文学大家的经典名作。还出版了一大批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这

些优秀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出版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十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伴随新中国的建设而成长,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而壮大,人员机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坚持文学立社出书育人的宗旨没有变,坚持高品位、高水平、高质量的理念没有变,坚持继承创新勇于超越、海纳百川的作风没有变,坚持顺应时代,贴近市场,遵奉作者没有变,正是几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和众多编辑发行人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把传播先进文化作为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不断进取,改革创新,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辛勤劳动谱写了我国文学出版的壮丽篇章。也使人文社这个老牌出版社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始终成为我国文学出版事业的重要方面军和重要基地。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学出版事业,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曾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给予亲切的关怀和指导,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学出版工作十分关心,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推动文学出版的繁荣发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六十周年之际,长春同志、近平同志和云山同志等中央领导发来贺信,做出批示,充分体

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文学出版社长期以来取得重要成就的肯定和赞许,这不仅是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也是对我国出版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的要求,继续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创作出版质量,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努力建设出版资源雄厚、人才队伍壮大、创新能力突出、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文学出版企业。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出版事业做出新贡献,创造新佳绩。

借此机会提几点希望:

第一,坚持精益求精,着力打造无愧于时代的文化精品。当前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走向伟大复兴,时代和人民呼唤出版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建设美好未来。人文社作为国家文学出版的骨干企业,要始终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精品生产长效机制,推出更多体现文学创作最高水平的精品力作。要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贯穿到文学创作、出版实践中,正确处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关系,着力提

升作品的思想内涵,着力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靠思想的力量、艺术的魅力打动人心,靠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赢得受众。正确把握适应市场与引导市场的关系,以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潜心创作、精心打磨,让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经得起读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第二,加快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实力、活力和传播力。近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顺利完成转企改制任务,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专业文学出版面临更大挑战,要进一步树立改革发展的意识,市场竞争的意识,敢为人先的意识,不断推进出版社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内部运行机制,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多出好书的能力,扩大品牌影响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阅读习惯的新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大力推进文学出版内容形式的创新,大力推进文学出版与科技的融合,丰富文学出版题材体裁、风格手法,巩固和扩大主流文学在新兴业态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积极推进文学出版走出去,在扩大实物和版权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拓展走出去的渠道,让更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示当代中国发展面貌的优秀作品进入国外市场,为世界更多读者所喜爱。

第三,发扬优良传统,建设文学出版人才队伍。作者和编辑是出版社的脊梁,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发现和凝聚作者,培养出版人才方面具有优良传统。六十年来许多文学大师都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留下了身影和足迹,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师曾在出版社工作,他们共同筑就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天的品牌。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文学出版社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文学创作出版规律,尊重作家、出版家的创造性劳动,积极发挥专业作家的积极性、创造性,注重培育文学新人,密切与业余作家、网络作家的联系,不断壮大文学创作出版队伍,团结和凝聚各方面人才,共同为繁荣发展我国文学出版事业而努力奋斗。要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两个效益有机统一。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建设的春天,文学出版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承载着人民的厚望,希望大家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珍惜时代和社会创造的条件,善于学习,勇于创造,甘于风险,出版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献礼。

谢谢。

第三篇:翟卫华在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交流会上讲话

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翟卫华

在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交流会上讲话

2005年4月26日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会议。去年这个时间,河北省委、省政府第一次召开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会议,我应邀参加。当时,我就深切地感到,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新举措。这次会议的召开,再次说明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今天上午,我们沿途参观了涿州市几个生态文明村,中午看了各地特别是大会交流的经验材料,总的感觉是,一年来,河北省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认识不断提高,创建的面不断扩大,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我谨代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对在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对积极支持、参与、关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河北省下一步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克明同志、允石同志将作全面部署,这里,我就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要深化对创建文明生态村重要意义的认识。创建文明生

态村活动,无论是在河北还是其他地方,开展的时间都不长,但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为什么?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它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农民愿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具体讲,一是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提高了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四是推动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五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实践证明,创建文明生态村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本领,提高农民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的自觉性,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组织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总之,创建文明生态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抓好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要坚持不懈抓下去。

二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十六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把它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为农民服务,为农村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努力提高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创建文明户开始,逐步发展到创建文明村、文明镇,到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和精神文明区域性连片创建,再到今天河北省的一些地方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内容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拓展,载体不断创新,在加强中改进,改进中提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如今,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关心、支持和参与宣传文化事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高涨。这既是我们能够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必须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无形压力。从总体上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

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业农村农民已经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性变化,将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面临更多的历史性变化,将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有一个很好的开端,要坚持不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近年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创造了许多好的作法和经验,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河北再接再厉,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按新的要求、标准来总结、思考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新的理念、思维来审视、谋划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和发展,从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来筹划、确定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的目标,日前我市组织召开了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会上金坛、溧阳、武进、戚区、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卫生局等7个单位就考察预告制、辞职制度、竞争上岗、票决制、干部交流等作了座谈交流。最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杭天珑同志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重要讲话,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运用十六大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首要的是在思想观念上提高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适应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要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适应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政治改革的迫切需要;要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领导层的关键所在。

二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明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精神,贯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明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这个目标和任务,归纳起来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树立一个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两个科学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三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落实群众的“四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树立一个正确的用人导向。就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也就是要按照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选贤任能,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六条基本原则,选出靠得住、有本事的人;按照时代要求,选出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人。而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首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选贤任能”等新的用人理念。

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把建立健全这两个机制作为“十五”期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并作了具体的阐述,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方面,即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宏观管理体系,形成分类管理体制;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也通过具体的原则、条件、程序和制度,对这两个机制作了整体性构建。就我市而言,重点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按十六大报告和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尽快完善和修订现有的干部管理制度;二是对照规定建立的各项制度,逐步建立新的制度,构建和完善我市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三是要把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作为工作重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程序,改进办法,努力提高制度的实际效能;四是要积极试点,善于总结,用创新促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制度,为逐步建立两个机制打好基础。

加强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科学化,就是要做到全面准确地识别、客观公正地评价、有的放矢地培养、人尽其才地使用、持续有效地激励、严格及时地监督干部。这里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识人、选人、评价人的标准要科学;二是选人条件、考核指标等设计要科学。三是选人用人和管理监督的具体方法要科学;四是干部工作的各项程序要科学。民主化,就是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并使之成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和运行规则。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主要应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要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决策制度。制度化,就是要把干部工作中那些成功经验、科学成果加以提升,以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建立一套有效的干部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监督等工作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干部工作的规范性,防止随意性。干部工作制度包括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界定干部管理主体的,它构成干部管理体制方面的制度。一类是规范干部工作运行的,即对干部怎么来、怎么管、怎么去,它构成用人机制方面的制度

第五篇: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指导”,这次座谈会就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围绕《农业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意见》,听取各地对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意见。下面,我谈点看法。

一、充分肯定试验区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30多年来,农村改革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使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和个人财产权,促进了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培育了农村要素市场,推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改革使乡镇企业率先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原料从市场中来,产品到市场中去,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农村改革促进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改变了传统的工农、城乡关系,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征程。可以讲,农村改革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随着农村改革进程,1987年中央《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有计划地建立改革试验区”的要求,此后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建立了30个试验区,涉及21个省市区160多个县级单位。20多年来,试验区围绕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了20多个试验主题和上百个试验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为改革探索了路子。作为农村改革的先行区,起到了为全局改革投石问路的作用。20多年来,试验区为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和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率先探索,创造了许多“最早”:最早提出建立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最早开始探索山地流转办法,最早启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最早推行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最早把家庭承包经营引入草场制度建设,最早把“大包干”引入国有农场改革,等等。这些“最早”的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探索了路子。

二是为发展注入了活力。试验区建设之初并没有特别的优惠政策,正因为如此,试验区的经验才更具普遍性、示范性,可以在不同层次和地方借鉴。试验区探索的各具特色的扶贫方式,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和成功范例;试验区探索的国有农场和国有林业体制改革经验、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经验等等,都在全国得到推广。这些改革实践,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为决策提供了参考。通过试验区,探索解决重大问题的有效办法,为中央和地方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试验区率先开展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试验,对形成早期全国的“稳购、压销、提价、包干”的粮改方案和此后进行的购销同价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试验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经验,写进了199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在全国予以提倡,对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试验区开展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丰富了人们对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一种重要实现形式的认识,被党的十五大所肯定;试验区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央制定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不少实践探索,经过总结提炼,成为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

20多年来,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在于:

一是坚持把改革与发展密切结合。发展出题、改革求解,从生产实践和发展需要出发进行改革探索。试验选题主要针对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政策性、体制性以及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难点问题,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试验区建设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注重把理论的引导与群众的实践创造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坚持把多样化与规范化相结合。试验区建设既有统一的部署,又从实际出发,允许地方大胆探索;既强调重点突破,又要求综合配套和协调推进。既积极推广地方和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又注重把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措施上升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把改革试验成果制度化。

四是坚持把点上的试验与面上的改革相结合。试验区建设既强调点上试验的突破和创新,又注重点上的试验与面上的改革相适应、相协调、相配套。

这些经验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0多年来,试验区还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数据,构建了一个从内容到布局比较完整的改革试验体系,这为深化理论和政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更重要的是试验区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理论素质较高、政策水平较强、操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干部队伍,为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撑。许多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不畏风险,艰辛努力,做出了很大成绩。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时期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农村改革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前农村改革与过去比有许多新特征。过去的改革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情况下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和引入市场机制来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现在的改革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需要通过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和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来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过去的改革是在物质相对短缺情况下进行的增量改革,相关利益主体大都能得益,比较容易形成改革共识;现在的改革是在物质相对丰裕条件下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不同,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推进改革的难度加大。过去的改革是在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相对封闭状态下进行的,以农业农村内部的单项改革为主,改革容易推进、容易成功;现在的改革是在开放背景下进行的,农业与国民经济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关联度不断提高,改革涉及的范围更广,需要整体考虑、统筹推进。过去的改革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点上突破、面上推广;现在的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需要上下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与过去的改革相比,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深层次问题更多,两难问题更多,更具有艰巨性、复杂性。

农村改革的新形势,要求继续发挥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超前探索的积极作用,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

1.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对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指导。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2.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任务是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通过试验区创新农业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分工分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通过试验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通过试验区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业聚集,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3.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是鼓励和引导各地探索创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各地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很高,探索试验的要求也很强烈,这种精神应当肯定和鼓励。但在推进改革试验过程中,到底试验什么、怎么试验、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试验,以及如何对试验区进行指导,如何推广试验成果等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突破某些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准确把握和正确引导。当前一些地方的探索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以利保护好、发挥好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根据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要求,为加强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指导,经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并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农业部正式印发了《意见》。《意见》下发后,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认真组织学习,积极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措施。做好试验区工作,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试验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意见》提出的“四个”基本原则,大家要准确理解、始终坚持。

第一,试验区要坚持以超前探索、创新制度作为首要任务。各地在确定思路、制定方案、选择项目、研究措施时,要在已有改革实践基础上,把政策调整、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体现超前性,突出创新性。

第二,试验选题要坚持重点突出、配套协调。一方面要尽可能围绕一个试验主题,确定重点项目,突出关键内容,实现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注重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协调运行,突出改革试验的综合效应。

第三,试验区工作要充分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层面将通过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总体把握方向,加强制度设计、指导运行管理。各地特别是省级主管牵头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对试验区工作的指导,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试验区工作,搞好试验区和试验项目的运行管理。

第四,试验区要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控制风险。试验区和试验项目要按照规定的程序严格审批,数量要精,质量要高,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各有关部门要允许经过批准的试验项目突破相关领域的政策和体制,但要严格控制范围,只能在经过批准的区域内和内容上进行,切实做到封闭运行、风险可控。

(二)紧紧围绕试验主题确定试验项目

《意见》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部署,拟定了六个试验主题,提出了明确的试验项目内容。这是试验选题和确定试验项目的基本依据,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确定“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一试验主题,目的在于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探索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方式方法,探索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政策措施。

确定“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一试验主题,目的在于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要求,探索建立坚持和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建立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和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措施。

确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一主题,目的在于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通过强化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探索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健全“三农”投入长效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体制框架和有效途径。

确定“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这一主题,目的在于通过探索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满足农民和农业农村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确定“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一主题,目的在于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确定“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这一主题,目的在于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探索建立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地要围绕《意见》确定的试验主题和试验项目内容,结合地方实际和改革创新需求,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理清思路,选择主题,确定项目,制定方案,按《意见》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申报。

(三)切实加强试验区运行管理

根据《意见》要求,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运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大家要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加强试验区运行管理。需要强调的是:

1.健全试验区工作机制。为统筹协调和指导新形势下的试验区工作,中央层面已经建立了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部门责任。联席会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意见》和《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对主要涉及本领域的试验任务,牵头负责业务指导与支持工作,对试验区有关工作适当放权,对试验区有关项目建设优先给予支持。

各地也要健全试验区工作机制。经批准设立试验区的省(区、市),要建立试验区工作组织协调机制。经批准设立的试验区,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试验区工作。

2.不断优化试验区布局。《意见》已经明确要对现有的试验区进行全面梳理,凡是符合条件、适合承担新的改革试验任务的试验区,地方又有积极性的,要在按规定报批后保留试验区资格,并安排新的试验项目。凡是不符合条件、不适合承担新的改革试验任务的试验区,不再统一布置改革试验工作,不再保留试验区资格。

刚起步时,试验区的总量要控制,数目不宜太多,不要求每个省都申报,不一定在每个省都安排。在此基础上,不断适应农村改革新的形势和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增加新的试验区和试验项目。

3.处理好与其他改革试点的关系。目前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已先期在农村部署开展的改革试点工作,应继续按照原有的部署和安排进行。今后,各领域的改革试验任务部署,尤其是局部安排试验试点项目,应充分利用农村改革试验区这一重要平台,尽可能把农村各领域的改革试验纳入试验区中,以利各项改革协调推进,发挥试验区的综合效应。

4.积极做好试验区和试验项目申报准备工作。试验区建设和试验项目安排,要严格按照《意见》和《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报批。这次座谈会只对申报工作做进一步研究,不做明确规定。各地可先按文件精神做些准备。需要强调的是,申报试验区和试验项目,必须按要求提供高质量的试验方案,试验内容和试验措施要注重突破性和创新性;必须符合《意见》的要求,明确试验主题,突出重点项目;必须严格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注重代表性和典型性。

5.规范试验区和试验项目运行管理。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要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试验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做到前期报方案、做总结、过程有监测、完成要验收、成果须上报;要建立健全试验区考核评价机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组织做好考评工作,为试验区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各试验区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按批复的试验方案和确定的试验任务,落实项目责任,做到项目任务落实到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实施措施落实到位。

下载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2012年5月21日在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2012年5月21日在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翟卫华 在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交流会上讲话(写写帮整理)

    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翟卫华 在河北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交流会上讲话 2005年4月26日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会议。去年这个时间,河北省委、省政府第一次召开全......

    (农业部副部长)在阳光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阳光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2006年11月7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央十六届五中、六......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表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

    在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今天召集大家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想听取各功能区、乡镇前阶段的工作情况,通过交流,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加大落实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

    在全省人大财经预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全省人大财经预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九届X中X会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明确......

    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农经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农经体系建设 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年6月22日) 这次座谈会的任务是,总结交流农经体系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

    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实习经验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年暑假非常荣幸有机会在国家出版总署海峡分院工作,两个月的实习经验告诉我一个道理:“文学出版同文艺一样,不能在市场经济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抗战时期毛主席关于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及学习方法的会议讲话。在我看来,它阐述了关于文艺工作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