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实证明,我选对了海文
事实证明,我选对了海文!
从06年算起,我进入考研辅导界已经有4年时间了。4年当中,我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先在恩波考研,后转到海文考研;4年当中,我见到了许多家考研辅导机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倒闭;4年当中,我见证了海文的日趋强大;4年中,我见证了太多的事情,也学会了很多经验。
先从我毕业说起吧。
我是06年毕的业,学校是兰州的一个二本学校,毕业前也考过研,不过成绩不太理想,差不多能够上个二本学校,当时觉得有点亏,没有去。大四下学期时想到找工作,当时有几家单位过来招聘,我记得有个事黄河啤酒厂,只招一个人,月薪1200元,在我们专业看来,这个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我们食品工程本身就很难找工作,加之学校又是个二本学校,所以当时应聘的人超多,因此厂家可以优中选优。我自然是没戏了,可能我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学院里最优秀的那群人。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其实毕业后应该继续考研,说不定还能考个好学校。当时我们班26个人,其中7个人考上了研究生,3个西北农林的,1个江南大学的(发酵工程全国排名前几位),1个中国农大,1个郑州大学,1个福建农林。现在毕业出来,个个都牛的很,2000以下的工作都不予考虑。
接下来也不想找本专业的工作了,因为太难找了。只想换专业找,当时也不知道换什么方向好,只是觉得毕业了,找工作压力大,于是成天跑人才市场,江北的、沙坪坝的、南坪的、渝中的都去过了,投了无数份简历,终于等到了一个叫“恩波考研”的辅导学校打过来电话,叫我去面试,地点是在重庆大学B区**大厦负一楼,感觉像个地下室,又觉得这个培训学校像个皮包公司。因为以前我考过研,有点经验,确实工作也难找,所以决定去面试。
面试我的是他们的校长,姓王。聊了几句我的个人经历之后,说,明天可以过来上班了,说实话,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不过至少有份工作了。
找工作先告一段落,不过有些经验值得大家分享。我在刚毕业找工作时一直在想,为什么人家能马上找到工作,而我却一直都找不到工作呢?我把我们班上一个同学的简历拿过来看了一下,明白了:人家做过N种兼职,参加N多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经验丰富,这种人,单位自然会喜欢。而我呢,之前一直以为搞好学习就行了,现在看来,当初的想法太幼稚了。关于考研,个人觉得,最好是在大学里考,一是时间充足,二是不用为经济担忧。如果你是参加工作之后再考,时间、家庭、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不允许。有人可能会说,研究生出来也不一定好找工作,不好找不是因为人家找不到,而是因为目标极高。我去过很多场招聘会,人家厂家的要求,一半左右都是研究生。本科生人家连机会都不给。
扯远了,回到恩波考研辅导班上吧。于是开始去那边上班,第一天,写海报,写了N多张;第二天,贴海报,又贴了N多张;第三天写海报;第四天,贴海报...似乎每天的工作都是写海报、贴海报,枯燥乏味。但是为了填饱肚子,只得耐着性子做下去。当时只是想,我哪怕是贴海报,也要比人家贴的好,人家只在早上贴一次,我早上贴一次,下午再贴一次,见空即贴。两个月之后,虽然我的版面不是最好的,但是我的海报是最多的,这样惹恼了同行,我和他们打了一架。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没有离开恩波,因为我在恩波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我想继续考研,想听辅导班...于是我选择屈辱的在恩波呆下来。12月份,恩波开冲刺班,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任汝芬,之前一直以为是个女的,结果是个男的,很激动,我把签名的笔和纸都准备好了。
开始听他讲课。听他吹自己有多神奇,压中了多少道题,听起感觉太牛X了。然后开始讲课,所谓讲课,就是念讲义,念到一个地方,就说“划一下”,我们就划一下;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再说“划一下”,我们又划一下...一堂课下来,感觉听得最多的就是“划一下”。我就在想,既然只是划一下,我们又何必来听你讲课呢?直接买本讲义算了,这老师太令人失望了!!
而且这个老师当时就已经78岁了,估计也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吧,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至此,我最后的希望已经破灭,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再呆在恩波了,于是想跳槽。恩波那边恶心得很,扣了一个月的工资,说是到开过年之后再发,我只有等到年后再辞职。从恩波出来后晃了几个月,也一直在找工作。期间,以前和我一起贴海报的觉得我做事还挺踏实,便介绍我到其他的机构去做事。其中有两家,一家是文登,另外一家是海文。文登和海文都是刚进入重庆市场,文登里的工作人员,我认识一两个,都是我们老乡,所以很熟。打听了一下情况:文登给员工承诺的东西,经常不能兑现。既然给自己员工的东西都不能兑现,更别说给同学的承诺了,而且如果员工因此有抱怨的话,工作起来一定会带着情绪,长此以往,肯定对公司的发展很不利。因为首先公司的信誉就存在问题。果然不出我所料,07年文登的员工在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法听课证时,居然和同学打了起来。当时很多人觉得很惊讶,了解文登的人,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文登员工带着情绪做事情,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呢?而且08年文登开秋季班时,给同学承诺的是开面授班,结果开的是视频,而且视频课件上写的是“XX大海远程教育中心”,根本不是文登自己的视频,所以很多同学到文登办公室要求退费,但是文登“抵住压力”,坚决不退费,理由是他们的面授和视频不存在差价的问题,而且面授和视频“效果都一样”,真的是这样吗?骗骗小孩子还可以。最后这件事情越闹越大,居然被重庆时报曝光了,文登最后退费那天,有同学用毛笔写了几个大字“文登骗子”贴在文登门口。我看了之后很无语,因为文登当时从上到下都是我们老乡,在异乡做出这种不诚信的事情,真的是败坏我们同乡人的名声,连我们都替他们感到脸红!
直到现在,我还在庆幸,我当时没有进文登,否则真的完蛋了!
后面的事情,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了,我进了海文。
对海文,我一无所知,只是从以前恩波同事的嘴里得知,海文喜欢骗人,所以我也有点害怕,万一进了海文,哪天被海文卖了都不知道。只是我不了解实情,还是想实地去考察一下。于是我去了海文办公室,当时是在重庆大学A区学生活动中心,感觉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无论是恩波还是文登办公室,地方都不大,而且办公室里一团糟,东西乱放。在这边,我见到的是一个200平米的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而且里面干净整洁,东西摆放,井井有条,就像是一个跨国企业的office。我的第一感觉是:公司有实力,各方面管理得井井有条。随后又见到了校长,他当时问了我一个问题:教育学和心理学总分是多少分?我愣了一下,说是600分(虽然以前也考过研,但是从来没有了解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考试情况),刘校长微微一笑,说,给你一本书,拿回去好好看一下吧,3天后再过来。我接过来一看,是《考研必备基础知识手册》,看了之后才知道,考研分公共课和专业课,教育学和心理学考政治、英语及专业课,总分是500分,政治英语各100分,专业课300分。看来以前在恩波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搞清楚,这样怎么才能解答同学的疑问呢?于是下定决心,开始恶补...07年12月份,进入海文也有3个月时间了,还没有见过海文老师长啥子样子,正好12月份开冲刺班,顺便见识一下。当时是张鑫老师主讲的,我凭着工作人员的身份,也旁听了一把。感觉真的和我以前听过的课不一样,老师一直都是笑嘻嘻的讲课,由浅入深,风趣幽默,很容易让你了解整个上课内容,而且老师没有一点大师的架子,所讲的内容相当实用!接下来是王海军老师,据说是命题组老师,他会举出很多个与知识点相关的经典题目加以分析,带我们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分析知识点,从而更有效率的把握住重点。我想,如果不是以前命过题的话,肚子里面肯定没有这么多货!
关于老师,我终于明白了一点:选择老师,不是选择有名气的老师,因为老师的名气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出书,出书越多,大家知道的越多,但往往这些书都不是他们自己编的,很多只是自己在上面
签了个名字,而且这些书往往印刷精美,一下子就能吸引住你的眼球,但是内容不一定实用。二是包装,比如“紧跟任汝芬,政治肯定得高分”“数学考高分,就找陈文灯!”完全是乱扯。个人觉得,辅导班只是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让你在复习时少走弯路,让复习更有效率,关键还是自己的努力复习!有句歌词唱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正是考研艰辛复习的写照。
另外,老师的任务就是踏踏实实的把课教好,多教给同学们实用的东西,这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当然在海文这3年,我也一直在坚持我的梦想,不过由于在海文里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时往往顾不过来,压力真的很大!
现在海文光在重庆地区每年的报名人数就达到上万人,海文在全国占据龙头老大的位置,而且计划在三年之内在美国上市...我有N个理由相信,海文会一直这样好下去!
第二篇:海选演讲稿
海选演讲稿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于老师,我孩子的蛋白粉快吃完了,麻烦再送两桶过来,孩子现在急需!我挂断电话后,备好蛋白粉急冲冲送到了医院…..一个5岁的农村孩子因玩耍时偶然拾到一个雷管,发生爆炸后导致面部大面积烧伤,因损坏太严重,现在在医院进行了植皮手术。之前因偶然的机会给他爸爸提到蛋白粉是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孩子爸二话没说,依然决定买给孩子吃。当孩子吃完半桶蛋白粉时,孩子爸激动打来电话说:非常感谢您于老师,和同病房同手术的孩子相比,我们家孩子的植皮是长得最好,最成功的!电话的那头的声音传递,我感觉到父亲哽噎的声音和对孩子的一份爱!
有那么神奇吗?有那么好吗?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器呢?它就是安利纽崔莱益源蛋白质粉。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38年发现的。他观察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了蛋白质就不能生存。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而纽崔莱从农场的培育、从种子到成品、将科学理念,精华的萃取融入到这一款益源蛋白质粉中,我想此时此刻你对她的了解应该是:迫不及待!益源蛋白粉特点:
1、概括为+3;-2;=1.+3:萃取3种植物优质蛋白,大豆、小麦、豌豆—来源天然
-2:不含乳糖,不含胆固醇——适合心血管和消化吸收不佳的人使用 =1: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记分PDCASS=1—代表吸收是最好的
2、业内首款FOS蛋白粉:添加FOS低聚果糖的蛋白粉产品,提高吸收利用率
3、坚持使用非转基因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也是2013-2020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制定营养保健食品,通过了国家和相关机构严格的检验和认定,以卓越的品质赢得了中国奥委会的高度信赖。
4、目前纽崔莱已有80年的品质,让您安全、安心使用 用了蛋白粉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患者使用可以迅速修复伤口,达到最佳愈合状态
2、处于低免疫状态的人使用,可以提升免疫力
3、如果处于创业阶段的你,要想在职业场上插翅风云,如鱼得水,蛋白质粉可以祝您一臂之力!
4、如果你处于亚健康状体,整天无精打采,蛋白质粉让你活力加一勺!
5、爱美女士想要永葆青春,紧致靓丽的肌肤,蛋白粉少不了!
6、处于创业的男士们,要想旺盛的精力,蛋白粉来一勺!
7、子女和父母的健康一定是你的牵绊,蛋白粉少不了!
当我离开病房回目再一次看看那位父亲正小心翼翼的把蛋白粉收捡到床头柜时,我心里酸酸的,这时我感觉送的不仅仅是一桶蛋白粉,是一份希望!一份健康!一份责任…..
第三篇:海选主持词
第X届“校园十大歌手”大赛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男:我是主持人XXX 女:我是主持人XXX 男:在这灯光与微笑构成的舞台,我们舞动激情的青春。女:在笑声与歌声汇成的海洋,我们飞扬嘹亮的歌喉。
男:在这永恒和温馨筑成的圣地,我们唱响时代的旋律。
女:我们踩着悠扬的旋律,展现动人的歌喉,放飞青春美丽的梦想
男:来吧,挑战自由,让青春的舞台亮起来。
女:来吧,迎接成功,让张扬的风采飞起来。
男:我宣布,xx大学第x届“xx杯”校园十大歌手大赛 合:现在开始。
男: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海选的评委: 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和感谢他们的到来。
女:接下来,让我来向大家介绍本次大赛海选的评分标准。参赛选手进行一分钟的清唱,由评委现场投票,3票或以上为晋级初赛。否则为淘汰。
男:相信参赛选手都已做好充分的准备想要一展歌喉,那就让我们期待他们的表现吧。
女:有请第一位参赛选手 为大家演唱。
结束:
男:悠扬的歌声还萦绕在我们耳边。女:热烈的掌声还久久不忍停歇。
男:用心灵去歌唱,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寂寞。女:用行动去歌唱,我们的生命会更为精彩。
男:最后,我宣布:第X届XX杯“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到此结束。
合:祝大家晚安!
第四篇:“海选”人民陪审员
下关法院“海选”人民陪审员,敞开大门欢迎系统外、制度外的人参与司法改革进程,这既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也促进了公民的觉醒。而以前总有人以为,老百姓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需要人来代表他们干,事实上并非如此。
学生们看了赵萍的一张照片后,再抬头看她时,个个神情紧张,“怕哦”――这个场景,赵萍刻骨铭心。4年前赵萍第一次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去南京滨江中学开法制讲座,给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在法庭上的照片:她一身蓝色正装,严肃地坐在法庭上,面前还有块牌子,写着“人民陪审员”5个字。
“他们不懂,以为这个就是法官,是开庭的,是要宣判的。”其实,那时赵萍自己亦懵懵懂懂,不太清楚何谓人民陪审员,她是被组织推荐到下关区法院的,一边当“法庭上的稻草人”,一边将一些活生生的司法案例带进校园,警示学生。
不只是中学生对人民陪审员茫然无知。2007年底,赵萍这一届人民陪审员5年期满,下关法院打破组织推荐的惯例,面向社会公开“海选”人民陪审员,报名的3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个制度有起码了解的很少,人民陪审员“知名度”太低了。
不过,“海选”人民陪审员却引起轰动,各地媒体纷至沓来,央视《新闻联播》亦罕见地花了3分多钟的时间进行报道。
“要我当”还是“我要当”
英国近代著名法官丹宁勋爵说,陪审制是“自由的明灯,宪法的车轮”。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形成于英格兰,并随着英格兰殖民运动扩散到世界各地。
“人民参与司法审判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成果,集中体现了人民主权论的精华,我们现在依然享受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小冰教授告诉记者,人民参与司法,有英美陪审团制度和法德参审制两种模式,英美制的陪审员只负责事实认定,中国目前更多师法德国的参审制,“人民陪审员”与法官拥有同等权利,既认定事实,又适用法律。
5年前,金陵新四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赵萍被街道办推荐并被聘为下关区法院人民陪审员时,她可不懂这些道道,“我是被动的”。即使到了法庭,端坐在人民陪审员座位上,赵萍也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整整一年,“感觉到脑子老是不够用,心里很紧张”,不言不语,成为法律规定必须坐在那里的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摆设”。
赵萍自己觉得,一是自己欠缺法律知识,在职业法官面前存在心理障碍,“法官比我好,不敢讲话”;二是个人偏见,对法官有敬畏心理,“觉得法官个个是瞪着眼,没有人情味的”。不过,当了一年“法庭上的稻草人”后,法庭经历不仅让赵萍跨越了两道心门,更让她体认到人民陪审员的独特性,即能平衡职业法官的专业偏见,“做到人性化的量刑”。
职业法官往往由于职业思维和职业习惯,可能存在专业偏见的判决,虽是合法,但对普通当事人来说却不尽合情理,带出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即所谓审判的“专业困局”。而人民陪审员来自社区,他们是“公序良俗”的代言人,“公道自在人心”,熟悉民情民意,能够将“普通人的视角”带入法庭。“人民陪审员凭良心对案件做出事实认定,这是一种原生态的审判。”刘小冰说。
因此,人民陪审员是法律与社区,法律与人性之间的一道桥梁。
“法律是无情的,但量刑可以有情有义。”赵萍举例说,有一个丈夫犯了罪,依法应处3~6年有期徒刑,但具体如何量刑却大有文章,满判6年可能会导致父母经不起打击倒下,妻子离异,孩子无人监护,“对社会是另外一种危害”。然而,如果考虑到被告人系初犯、偶犯且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则可能挽救这个家庭,当时被告人的小孩还有3个月就要参加考试,“他可以尽父亲的责任,照顾备考的儿子”。
依程序,庭审之后,审判长(职业法官)召集人民陪审员进行合议庭评议,同情被告家庭命运的赵萍便将这些家庭信息提交审议,3人达成共识,于是形成一个适法而有人情味的判决。事后,赵萍再利用社区工作者身份去做家庭教育工作,被告认真服刑,年迈的父母宽了心,妻子则表示安心抚养孩子,念初三的孩子亦心存感恩发奋学习,“这个判决对家庭负责任,对社会有好处”。
赵萍用“完美判决”来形容这种判决。赵萍看到通过自己的参与,改变了一个个人和一个个家庭的命运轨迹,很有成就感。5年任期结束,恰逢下关法院革新人民陪审员产生程序,在保留组织推荐10个名额的基础上,普选20名人民陪审员。“我提前问街道,街道说,没推荐你,那好,我自己报名!”赵萍说。
以往,赵萍们都是通过“基层推荐”当上人民陪审员,这是一项“政治任务”,种种原因使得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饱受诟病。2005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正式实施,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方式上,规定了“基层推荐”和“本人申请”两种模式。
既“有法可依”,又逢换届契机,下关法院适时推出人民陪审员普选制度,这在全国是首次。从“有热情,有时间,有精力”的选拔标准中不难看出,下关法院的出发点是调动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积极性,但客观上,“海选”让更多富有公共精神、热心于公共事务的各阶层人士有着均等的机会参与公权力部门的治理,扩大了司法民主,为普通民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开了一扇门。
“海选”进入后期考察阶段时,下关法院调研室主任肖朝晖一一拜访当选者所在单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态度一般”,倒是一家日资企业老板认为,他的员工参与民主政治,这是企业的光荣,他全力支持,因为参与案件陪审而请假一定批准,并且不扣工资。
49岁的赵萍参选成功,再次成为了人民陪审员。最近,赵萍又准备到滨江中学开讲座,她打算给学生们讲一讲人民陪审员制度,“社会在进步,法治要从学生娃抓起”。
精英化还是平民化
张争先走进来时额头渗着汗,这是他的第一次庭审体验,“有点激动,有点紧张,神圣与压力都有”。36岁的张争先也是通过下关法院人民陪审员“海选”胜出的,云南大学政治学研究生毕业,现在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一名政法学教官,2006年还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张争先向记者描述第一次当人民陪审员的经历。这是一起行政诉讼,一名普通公民状告某行政机关的规划侵犯个人的通风采光权,即民告官案件。
“从头到尾都听得懂吗?”记者问。张争先答得很干脆:“那当然,理论积累发挥作用了”
张争先给记者回放一段庭审过程――被告当场提交行政行为证据,他当场发言,指出证据应该在法庭取证期间提交,庭审时提交无效,可以认定当时做出的行政行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行为涉及老百姓利益,任何行政行为必须事先有法律依据。“为什么不在举证期间提交?”张争先发问。被告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说“当时锁在柜子里拿 不出来”。
一场经历,让张争先感到人民陪审员肩负的责任:“你的意见会影响判决的结果,实际影响双方的利益调整。人民陪审员的本质是享受权利,监督权力。”他说,人民陪审员从老百姓中来,参与审判,这既是司法民主的一个抓手,也体现了法治精神――实质是对公权力的一种约束。
如果在审理案件中,自己的观点与法官意见不一致,或者认为法官在裁判中存在着不公正的行为,怎么办?“认真把不同意见记录下来,问题大的话,就使用动议权,提请院长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张争先答。《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规定,人民陪审员可以动议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职业法官并没有这项权力。这是中国特色,意在监督法官。
《决定》还规定人民陪审员与法官拥有“同等权利”。那么,何谓“同等权利”?
赵萍回答:“我会尊重法官,因为法官的法律知识是专业的,我掌握的法律知识是很肤浅的,而且我更多掺和了人情在里头,我有这种倾向,所以我特别尊重法官。”
张争先则说:“从立案到执行,整个环节权力都是一样的。但由于人民陪审员大部分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岗位,精力、专业背景、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对权力的行使,深度、广度都是不一样的。”张说,如果人民陪审员是一个花瓶式摆设的话,能否胜任陪审员的能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要真正成为一个“不穿法袍的法官”,则要有能力要求,“但不是要求都是社会精英”。
事实上,赵萍和张争先两个人便代表了两个向度,一个是“平民”,一个是“精英”。在本次下关法院“海选”人民陪审员的过程中,决定中规定的“大专以上学历”这一硬性指标即淘汰了报名者的一半,30位新任命的人民陪审员中,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占93.3%,研究生5人。
“这势必造成人民陪审员精英化。”这个结果引起了一些法学专家的忧虑,认为这个规定剥夺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老百姓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参与权,与人民陪审制民众参与司法裁判的理念不符。
环视使用陪审制国家,对民众参与司法裁判的资格限定主要是“保证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没有担任公职的普通公民参与司法裁判”。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李昌林认为,这样规定,一是体现司法民主,真正让老百姓而不是官方的代表参与司法裁判;二是认为民众参与司法裁判,主要是利用其在价值判断方面的优势,民众对法律的无知可能正是制度的需要。
如以此种理念检视,张争先便无资格当人民陪审员。因为他既是一位“法律专业人士”,又是一名军校教官。而新任下关法院人民陪审员中,“有省、市劳动模范,大学教师、现役军人、医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也有普通职员、工人、社区工作者”。
陪审制还是参审制
不过,结果出现精英化倾向,并不是下关法院这样一个基层法院所能决定的,这是制度设计的问题。人民陪审制是陪审制还是参审制?如果是前者,则是平民至上,如果是后者,则必须精英参与,否则形同虚设。
在中国,更多时候,人民陪审员被邀请参审只是为了解决法院案件多人手少的矛盾,陪审员不过是一种缓解法院人力不足的手段而已。虽然历史地看,12世纪陪审制的出现,首先是为了应对司法任务繁重、法官数量不足的实际需要。
“陪审制度在中国已有100年历史,并曾出现在54宪法中成为一项宪政原则,后遭遇“文革”破坏,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恢复,1979年以后修改的宪法里已经没有陪审制度,从宪政的角度讲,是一种倒退。2005年全国人大颁布决定,意图是好的,希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制。”刘小冰说。
“基于中国国情,实行陪审制更现实,中国那么多人去了解那么复杂的法律,这是一种浪费,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刘小冰说,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穿“陪审员”外衣,内核是陪审制的变种――参审制。下关法院邀请他去给新任命的人民陪审员做培训,他对他们说:“如果真的实行陪审制,我希望你们不要受任何法律培训。比如说,在美国,你会被问有没有当过兵,如果当过兵,你纪律性强、组织观念强,总以为法官说的是对的,缺乏独立的思考,不能当陪审员。”
严格意义上说,人民陪审员制度既不是英美的陪审团制度,也不是德法的参审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兼以吸收两边的优点,“同时保障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最终把矛盾化解掉,中国陪审员担子很重。”肖朝晖说。因此,这次下关法院“海选”标准,后来又加了“三个有”,有认知,有能力,有声誉。
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司法体制改革下一步将借鉴英美陪审团制度,对疑难案件试点实行陪审团制度,由陪审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行使决定权,法官只负责适用法律,以减少涉诉上访。“你不需要懂多少法律,你只需要凭你的良心就行。”刘小冰说。
这一消息印证了肖朝晖的判断。中国制度设计者的愿景是,让人民陪审员“乐于、敢于、善于参与审判,不是附和法官意见,而是产生实际效果,确保司法公正”,至于这个制度被归类为陪审制还是参审制并不重要。
与其它领域的探索一样,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中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有一位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大学教师2005年8月就参加了9件案件的陪审工作,2005年12月上半月参加案件陪审9次,2006年3月6日至9日连续4天参加了4起案件的陪审,和法院大部分专职法官办案数相同甚至更多,结果被同事戏称“专职法官”。
导致这种“专职化现象”,主要原因是原来由组织推荐的人民陪审员多是各单位的骨干,一旦繁忙的工作与审判工作相冲突,就出现了“聘请容易参审难”。以下关法院为例,2007年该院原有的20名陪审员中有4人因为种种原因,一年都没有参与过案件的审理。这使得法院极有可能将陪审任务固定交给少数积极性较高的陪审员,导致他们成为变相的“编外法官”。“这会导致参与权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与人民陪审制的民主性背道而驰”。
此外,类似人民陪审员该不该穿制服,陪审员该不该由人大任免等一系列难题,还在等人们去探索,去变革。
“给民众一些启示,以激发更多的思考。”下关法院政治部主任李向红认为改革的目的,公民的觉醒是最重要了,有了国民观念与素质的同步发展,恢复并逐渐完善中的人民陪审制度才能真真正正地发展起来。
刘小冰说,下关法院“海选”人民陪审员,敞开大门欢迎系统外、制度外的人参与司法改革进程,这既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也促进了公民的觉醒。而以前我们总以为,老百姓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那我们来代表他们干吧。事实上,不是这样。
环视使用陪审制国家,对民众参与司法裁判的资格限定主要是“保证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没有担任公职的普通公民参与司法裁判”。这样规定,一是体现司法民主,真正让老百姓而不是官方的代表参与司法裁判;二是认为民众参与司法裁判,主要是利用其在价值判断方面的优势,民众对法律的无知可能正是制度的需要。
第五篇:海文考研让我梦想成真
海文考研让我梦想成真
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知道,我这四年的自强不息没有白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家里人的骄傲,成绩非常好,同时还是体育健将,班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是邻居亲戚教育孩子的榜样。人生真的太顺了,在高考前,大家都认为我考入清华希望很大。但是在高考前,两个月,家里出现了重大变故,老爸做生意出现重大亏损,签下了巨额债务。家里和谐,安宁的气氛再也没有了,追债的人不停地到家里来追债,打砸家里的东西,威胁我家里人,有的人甚至跑到学校来威胁我。那一段时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整天提心吊胆,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出乎大家所料,高考只考上了重庆一个很一般的学校。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天,我想了很多,考虑复读还是先上大学,犹豫不决,但是老爸的一句话道出了更多的无奈“孩子,还是先上大学吧,借钱也先让你上大学,如果复读,家里一年后的境况可能会更差,即使考上了好学校,借钱也不一定能借到了”。
在大学里面,我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对于喜欢数理化的我来说,学习就变成一种享受,成绩一直是系里的第一名。大二时,系里一位老师非常欣赏我,给了我到实验室里做实验助手的机会。实验室把我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发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巨大差异,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他的一个课题,并还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学术会上我见到了学术界的权威,他们在专业上的造诣和学术上的巨大成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引起了我从事学术的强烈兴趣。会议回来后,却痛苦地发现自己就是一个井底之蛙,在一个很一般的大学里面读书,看到的世界就那么点大,如果想要从事学术工作,自己的背景和平台就太过于薄弱,一个想法从心底里冒出来了:我要去清华读研。躺在床上,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势。优势:我专业学得很好,基础课程中数学也很好,劣势:就是英语差一点,我的本科学校将在面试的时候会打比较大的折扣,但是我的会议文章将是一个出彩的地方。结论是:我能考上。在和实验室的老师沟通后,老师非常支持我,并答应帮我联系清华的导师。
考研,我来了。专业课是本专业,复习起来有条不紊,稳打稳扎。在公共课方面。英语和政治比较头疼。为了节约时间,在大三暑假,我报了万学海文的超级优化课程,就是坐在培训班里和大家一起看他们制作的视频课程,发现这个挺管用的,特别是对我的薄弱项英语和政治的提高。因为它集中了上百位名师的授课以及上百种资料的精华,并且听不懂的地方还能反复补课,定期还有老师答疑,对我来说真的特别合适。
考研时,我就祈祷希望不要再出现像高考一样的变故了,命运也再也没有再捉弄我,考研很顺利,面试由于有老师的帮忙和我的文章为证,清华老师接纳我了。清华,我终于来了!感谢一直支持我的父母,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也感谢万学海文,让我终于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