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称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含金量高力度大
专家称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含金量高力度大 核心提示:汤一溉认为,4月上旬中央召开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4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新疆党委高层人事变动,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中央已下定决心把新疆的工作做得更好,本次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目的在于具体落实。针对会议传出的“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中新社乌鲁木齐5月21日电(记者 汪金生)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落幕,中央有关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也已出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史委原主任、政协委员、新疆专家顾问团顾问汤一溉21日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在新疆发展历史上将具备“里程碑”式意义。汤一溉认为,4月上旬中央召开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4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新疆党委高层人事变动,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中央已下定决心把新疆的工作做得更好,本次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目的在于具体落实。
“除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以外,国家各部委对新疆的支持力度同样很大。”汤一溉告诉记者,如中国教育部,决定5年拿出8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改善新疆教育的软硬件。
针对会议传出的“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汤一溉表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双重影响,2009年,新疆的不少油田减少原油产量,总产量从2008年的2722万吨跌至2518万吨。若按照“从价计征”,每年将为新疆地方税收增加约100亿元左右。
就会议中“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汤一溉表示,这将有利于新疆当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新疆居民收入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将有助于增加就业。
“最重要的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中央提出,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汤一溉认为,这表明新疆未来发展中,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与法制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汤一溉表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内容含金量非常高,中央对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很大,新疆必须抓住机遇,使用好资金,让其发挥效益,使工作落实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来。
第二篇: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7号到8号在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政府法治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伟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中华,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恒山。
杨伟东: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最大亮点是提出核心价值追求
杨伟东指出,刚刚闭幕的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确立了未来五年我国政法工作的基调,构成了此次政法会议的最大亮点,是对当前公众呼唤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回应。
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和有活力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目标,而维护和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杨伟东认为,针对当前的形势和政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此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了四项既具有针对性也有战略意义的要求,构成了这次会议的亮点。
一是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
二是要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要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三是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此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对政法系统提出了四个“决不允许”,即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四是加大对司法腐败打击力度。政法本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对社会公平公开破坏力极大。针对当前政法系统的腐败,此次会议提出政法系统要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对违反制度者给予最严厉的处罚,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
李林:中央对政法工作六项要求切中要害针对性强
李林指出,在全国政法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精神的实践过程中,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又对2014年政法工作作出了新部署。
李林认为,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朴实无华,且语重心长、切中要害。讲话从六个方面,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要求,为在历史新起点上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角度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收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其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做到“四个决不允许”: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使司法机关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再次,会议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李林谈到,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培养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灵魂,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政法领域的腐败现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最后,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公开促公正,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办法。
肖中华:习近平讲话全新阐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
肖中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相关决议和举措,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法治及其治理国家的作用之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比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就劳动教养的废止、严禁刑讯逼供、逐步减少死刑适用罪名等一系列具体法律制度建设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在过去党的文件中是难以想像的。如此果断、务实、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且增进人民福祉的法治建设措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肖中华认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步伐,最大的推动力是党中央,上层决策者的观念、理念对制度实践形成最大影响力。十八大以来,我们看到了这种力量的光芒。在刚刚闭幕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做出了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核心价值追求与根本目标,这将成为我们国家相当一段时期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立法、司法、执法工作都离不开对上述内容的贯彻落实。
肖中华指出,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三大亮点:首先,总书记的讲话全新地阐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同时,强调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的能力水平;强调党领导立法、司法与党带头守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讲话讲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追求,并且明确将司法机关积极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不允许不作为纳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之中。最后,会议首次强调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维稳与维权从根本目标来讲说是一致的。但在多年来的实践中,两者实际上存在一定矛盾。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些有正当诉求的群众,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满足。上访、闹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同时,在政府维稳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的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毫无疑问,维权是根本或目标,维稳是手段或任务,处理二者的关系,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
张恒山:党委政法委要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
张恒山指出,值此全面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之时,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张恒山谈到,总书记明确地指出,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而维护稳定的要点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总书记高度强调社会公平正义价值,首创性地指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甚至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对于更新新时期党的政法工作的价值理念、彻底摈弃传统的阶级斗争思维、突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总书记更进一步强调,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就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惩治、遏制各种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实现上述关于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核心价值、根本目标?张恒山认为,我们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同时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
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坚持党的各级组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政法系统各单位依照宪法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同时,一支过硬的政法队伍也非常重要。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
第三篇:关于学习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计划
工作计划
5月19日,为期3天的历史上首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在京结束。会议确定了11项发展总任务,“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被视为首要任务。此次上,中央提出了未来5年至10年新疆发展的目标任务,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到全国对口援建,新疆实现这一目标不难。此次会议,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机遇,对于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乡镇、党政机关干部,各族各界群众通过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等媒体新闻报道全面了解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内容和精神实质.为此,我们班也把大家召集起来,坐一起,来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内容和精神实质.主要安排了一下几个歩奏:
一. 安排同学为大家朗读有关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会议内容。
二. 让大家起来自由回答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内容 的看法和想法。
三. 大家一起讨论关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内容。四. 让优秀团员起来谈谈自己对此次会议的感想。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此次学习,能够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内容和精神实质.明白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援建工作,还能更好的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文化融合,以经济来促进稳定。经济是很重要的基础。我国曾经也以加快沿边地区的开发和开放来促进稳定。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总结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疆工作,明确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于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初教院B0901班
班长:郭磊
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
第四篇: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特稿
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特稿5篇
1.2.3.4.5.杨伟东: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最大亮点是提出核心价值追求...............................................1 李林:中央对政法工作六项要求切中要害针对性强...........................................................2 肖中华:处理好维稳与维权关系需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3 张恒山:党委政法委要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4 颜晓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求...........................................5
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特稿之一
杨伟东: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最大亮点是提出核心价值追求
2014年01月09日08:1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万鹏)中央政法工作会议7日到8日在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此,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政府法治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伟东。
杨伟东指出,刚刚闭幕的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确立了未来五年我国政法工作的基调,构成了此次政法会议的最大亮点,是对当前公众呼唤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回应。
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和有活力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目标,而维护和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杨伟东认为,针对当前的形势和政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此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了四项既具有针对性也有战略意义的要求,构成了这次会议的亮点。
一是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
二是要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要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三是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此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对政法系统提出了四个“决不允许”,即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四是加大对司法腐败打击力度。政法本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对社会公平公开破坏力极大。针对当前政法系统的腐败,此次会议提出政法系统要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对违反制度者给予最严厉的处罚,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
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特稿之二
李林:中央对政法工作六项要求切中要害针对性强
2014年01月09日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万鹏)中央政法工作会议7号到8号在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就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教授。
李林指出,在全国政法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精神的实践过程中,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又对2014年政法工作作出了新部署。
李林认为,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朴实无华,且语重心长、切中要害。讲话从六个方面,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要求,为在历史新起点上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角度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收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其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做到“四个决不允许”: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使司法机关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再次,会议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态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四,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李林谈到,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培养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灵魂,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政法领域的腐败现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最后,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公开促公正,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办法。
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特稿之三
肖中华:处理好维稳与维权关系需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
2014年01月09日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万鹏)中央政法工作会议7号到8号在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就此,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中华。
肖中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相关决议和举措,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法治及其治理国家的作用之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比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就劳动教养的废止、严禁刑讯逼供、逐步减少死刑适用罪名等一系列具体法律制度建设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在过去党的文件中是难以想像的。如此果断、务实、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且增进人民福祉的法治建设措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肖中华认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步伐,最大的推动力是党中央,上层决策者的观念、理念对制度实践形成最大影响力。十八大以来,我们看到了这种力量的光芒。在刚刚闭幕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做出了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核心价值追求与根本目标,这将成为我们国家相当一段时期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立法、司法、执法工作都离不开对上述内容的贯彻落实。
肖中华指出,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三大亮点:首先,总书记的讲话全新地阐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同时,强调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 3 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的能力水平;强调党领导立法、司法与党带头守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讲话讲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追求,并且明确将司法机关积极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不允许不作为纳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之中。最后,会议首次强调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维稳与维权从根本目标来讲说是一致的。但在多年来的实践中,两者实际上存在一定矛盾。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些有正当诉求的群众,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满足。上访、闹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同时,在政府维稳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的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毫无疑问,维权是根本或目标,维稳是手段或任务,处理二者的关系,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
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特稿之四
张恒山:党委政法委要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
作
2014年01月09日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万鹏)中央政法工作会议7号到8号在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就此,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恒山。
张恒山指出,值此全面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之时,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张恒山谈到,总书记明确地指出,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而维护稳定的要点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总书记高度强调社会公平正义价值,首创性地指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甚至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对于更新新时期党的政法工作的价值理念、彻底摈弃传统的阶级斗争思维、突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总书记更进一步强调,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就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惩治、遏制各种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专家解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特稿之五
颜晓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求
2014年01月09日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颜晓峰
公平正义是社会阳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法工作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领域,对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发挥着重大作用。在1月7日至8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深刻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这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贯通于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中,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起来,把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体现在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之中。这对于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有效遏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和保证作用。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而司法机关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依靠司法制度则是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后一种手段。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政法人员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拓展深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包括对政法工作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人民群众期盼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人民群众对社会不公包括司法不公反映越来越强烈。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制权威,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特别强调,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第五篇:专家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迟到原因
专家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迟到:高层观感和数据不一致
来源:证券日报-中国资本证券网 作者:衣鹏
十年来最晚召开的一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显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调控决策的信息如何汇总?争议可能在哪些方面?
每年12月的第一周,北京的政治人物往往倾向于静默。一般情况下,中央政治局25位委员已就次年经济工作方针达成一致,只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今年有些反常,上周,分管经济工作的要员仍在各地调研讲话,回应市场对政策走势的讨论。
市场观察者普遍认为,十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显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熟悉会议运作的国务院专家透露,会前两个月的密集调研中,领导人的观感与各个部门的宏观数据间,未必完全一致。由上至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所有市场主体也并非均等利好。
信息总是在中国市场弥足珍贵,尤其是在这一年一度的敏感时点。两周前在北京九华山庄——国研中心一个自负盈亏的信息中心,许多人放下年末事务,热情地迎送数十位短暂出现、带来个人预测的官员和学者。
调控争论进行时
近一个月来,国务院各部门屡有强硬表态。住建部一位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一定要避免对(楼市)严格政策转向的猜测”。商务部则有官员私下认为,信贷方面应该更温和,“扩大内需不应打压出口”。
央行12月5日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近4000亿信贷空间,其效应仍在发酵,但增加了会否重回货币宽松轨道的争论。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也将陆续进行。
但目前工信部的内部口径又认为,已有16个产业部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过往经验中,这些领域恰恰是信贷的热门去处。
在中央经济工作的术语中,“保增长”与“调结构”被认为存在政策上的取舍。外贸、房地产等则是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月初离开河北又赴天津,他在一个保障房施工场地说,将“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同时“增加中小商品房的供应”。
李离开天津后,当地市委常委会上传出消息,明年的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将更多,而关键是拓宽建设基金渠道。
副总理王岐山近期两次重复稳定扩大外贸的讲话。他在辽宁重申尽管外部需求减弱,但稳定扩大出口尤其重要。并强调减税政策,还帮助一些沈阳工厂解决具体信贷问题。
两位副总理的讲话,被解读为中央将持续积极财政政策,但增幅可能缩窄。而商品房限购政策继续的同时,将放开一些中小户型项目。在应对出口下滑时,细化针对中小微企业减税措施的信号。
近两个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在国际场合提及“保增长”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在政治局会议尚未召开前,许多媒体已跟进猜测,“保增长可能成为会议主题”。
本月7-9日欧盟讨论财政一体化的成败,也被认为是一个外部变量。中国是诸多欧洲主权债券的潜在购买者,欧洲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大出路。
一些中央政府官员在上月末在较小范围场合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的措辞,但实际上投放量将会增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释放最重要的政策信号。其后各个经济部门也将在12月召开系统内的会议。年复一年,这个机制维持着全世界最宏大的市场的调控工作。
整合部门化数据
每年7、8月开始,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就开始紧密检测收集与中央工作会议有关的材料。各部门上报的材料由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这个小组是中央政治局领导经济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其下设数个专门领域分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980年代一度由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牵头撰写会议材料。末期改为主要由国务院研究中心撰写。当时中国的经济工作中,还有另一项重要会议,即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牵头召开的体改工作会议。
因两者垂直领导体系有所差异,报告中往往采取不同的政策视角。21世纪初,二者合二为一。
现任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温家宝,副组长为李克强,秘书长是王岐山。办公室主任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兼任,会议报告由其组织写作组。秘书长对报告文本的影响也较大。
领导小组成员还包括,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办公厅、有关经济工作的组成部委和直属的金融监管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相对利益中立的直属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副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
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次参与会议报告撰写的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尽管中央部委之间有例行的月度季度数据互送,但因为职能定位的划分,及其代表的行业群体不同,还是影响各自对数据趋势的判断。
“因为更高一级领导班子的归口管理体制,还有一些数据不平行公开。而统计局的数据采样方式一直有缺陷。”他说。
他举例说,发改委更重视稳定居民物价,因为物价工作由其负责(但居民价格指数统计的是下游环节,对货币政策的反馈往往会滞后)。而商务部则更多强调保护外贸出口;财税部门则有人认为出口退税执行中受益者主要是外资企业。此外,工信部仍然具有许多行业管理职能,在其中亦有较大的发言权。国资委主任往往是小组成员,也会积极参与。
“因为办公室常设在发改委,近年来发改委系统参与起草的人较多。”一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多次参与过材料撰写的专家说。今年,又有数位发改委系统的学者进入写作组。
货币管理、楼市调控也是历年会有的争论。连年参与部委党组意见讨论的一位研究员称,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众多,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具体数据也开始有所争论。“但和外国的批评不同,我们对趋势始终是认可的。”
一些信息会逐渐明朗。中小企业减税政策已经在近两个月逐步推出。各地长达一年对地方债务的估清工作已近完成,未来各地财政预算的编制将有更多变数。此外,国资委牵头的央企财务上报工作,也已进行约一个月。
“S”形的政策曲线
下一个调节宏观政策的时间窗口,即是来年的全国“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撰写中,将修正一些用词。除零星几次特殊情况外,几乎未对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主旨作重大调整。
但今年会议中的一些政策往往在次年的会议中被逆转。统计2000年至今的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政策走向类似一段“S”形的曲线。类似周期性的政策变动,到地方后被选择性执行,始终在各界引发争论。
国研中心一位退休官员说,官方的研究者已习惯面对两种常态:一是“内部信息中早就看出趋势,但对外不好什么都说”;二是许多政策的松紧转变,最终来自短期考量,“尤其在物价、住房这些敏感领域”。
比如2007年为稳定物价,会议要求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通过信贷从紧,对通货膨胀已有所限制。次年因担忧金融危机影响,将货币政策调换为适度宽松,并随着4万亿基建投资,试图稳定增长和就业。
但同时“制度惯性”出现,地产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的会议又转变方向,此后更严厉的信贷和限购政策开始施行。
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小企业受到冲击。金融监管部门数据显示,调控注册资本金在500万以下的小微型企业的贷款总额,在全部贷款总额中不足5%;80%的中小微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
因此,近两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委员密集在各地调研各类企业。中央高层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官员的基层调研工作。这一定程度影响最后两个月的调控策略。
上周,一场12万人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家会议举行。全国工商联在各地安排了视频录像,召集当地的中小企业会员集体收看。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说,近期政策对小微企业是“强劲动力”。
这也印证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担忧。当时的会议报告称,在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要改变贷款结构,更多投放到中小企业。“这种两全的表述会在今年延续。”上述国家发改委研究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