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成果公布(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0:1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成果公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成果公布》。

第一篇:《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成果公布

《珠海市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成果公布

根据国家和省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以及珠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斗门区人民政府为主体,珠海市国土资源局斗门分局组织和指导编制的《珠海市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

2010年12月21日,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2011年1月21日斗门区规划经省国土资源厅正式批复实施。

根据《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现将《规划》成果向社会公布:

—、《规划》的战略目标

《规划》的目的在于协调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重点解决斗门区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统筹安排各区域、各行业土地利用,引导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斗门区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2009年为基期年,2010—2015年为近期,2016—2020年为远期。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斗门区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白蕉镇、斗门镇、井岸镇、莲洲镇和乾务镇五个镇,基期年土地总面积为61388公顷。

四、规划分区

为提高城乡用地效率,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本规划依据区域范围内土地主要功能及今后发展方向,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和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按照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将区内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等八个土地用途分区,并实施相应的用途管制规则。

五、批准机关和批准日期

2011年1月21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正式批复实施。

附件: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

目录

一、××镇概况………………………………………………………

1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2(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2

(二)现行规划主要执行情况………

………………………………

3(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

4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

4(一)规划修改必要性………………………………………………4

(二)规划修改的意义………………………………………………6

四、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7

(一)规划指导思想…………………………………………………7

(二)规划原则………………………………………………………7

(三)规划修改的依据………………………………………………8

五、规划修改的简要过程……………………………………………8

(一)组织准备阶段…………………………………………………9

(二)调查分析研究阶段……………………………………………9

(三)规划修改阶段…………………………………………………9

(四)规划成果形成阶段……………………………………………10

六、现行规划(1997-2003年)实施情况分析……………………10

七、本规划(2004-2010年)与现行规划(1997-2010年)的衔接………………………………………………………………………1

1八、规划修改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1

2(一)关于基础数据的来源…………………………………………12

(二)重要指标规划的协调情况……………………………………1

3(三)与城镇规划的协调情况………………………………………17

(四)与其他规划的协调……………………………………………18

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8

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的问题………………………………………18

十一、规划修改的成果………………………………………………18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

说明

《××区×××镇土地利用总何体规划(2004-201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成果,也是政府评议、报上级政府审批和组织实施的政策性文件,包括:总则、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规划目标与方针、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实施与管理,附则及附表等内容。为了对本规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镇概况

××位于××区东南部,集镇距市区15公里,属半丘陵半圩区地形。东与××县、××镇和×××接壤,南与××镇相连,西与××镇隔河相望,北与×××和××镇紧连,是××区建制镇之一。

全镇辖××村民委员会××个街道居委会,×××个村民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2003年全镇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非农业人口0.84万人,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823.90公顷,人均耕地0.1072公顷。

××镇是×××区×大建制镇之一,区域位置较佳,××省级开发区区域面积三分之一在我镇境内有××铁路及复线和××高速东西穿越,×××省道北穿而过,交通便捷。

这里典型的温带气候,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拥有皖南山区的朴质,更兼江南水乡的柔美。境内山峦起伏、环境优美。南有千年古坝-×××坝,滋润着××儿女;东有圣地-×××,休闲度假好去处。

境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储量可观的石、方解石、煤,还有锰、铜、硫、铁等金属,广袤的山场盛产、李、中草药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程控电话容量1万门,电子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

1、强了耕地保护力度,确保了耕地总时的稳定

现行规划通过实行“占一补一”制度,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使耕地在数量及质量上保持稳定;通过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使基本农田得到特殊保护;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了耕地质量,进一步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严格控制了建设用地的规模,

第三篇:××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

说明

《××区×××镇土地利用总何体规划(2004-201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成果,也是政府评议、报上级政府审批和组织实施的政策性文件,包括:总则、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规划目标与方针、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实施与管理,附则及附表等内容。为了对本规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镇概况

××位于××区东南部,集镇距市区15公里,属半丘陵半圩区地形。东与××县、××镇和×××接壤,南与××镇相连,西与××镇隔河相望,北与×××和××镇紧连,是××区建制镇之一。

全镇辖××村民委员会××个街道居委会,×××个村民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2003年全镇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非农业人口0.84万人,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823.90公顷,人均耕地0.1072公顷。

××镇是×××区×大建制镇之一,区域位置较佳,××省级开发区区域面积三分之一在我镇境内有××铁路及复线和××高速东西穿越,×××省道北穿而过,交通便捷。

这里典型的温带气候,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拥有皖南山区的朴质,更兼江南水乡的柔美。境内山峦起伏、环境优美。南有千年古坝-×××坝,滋润着××儿女;东有圣地-×××,休闲度假好去处。

境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储量可观的石、方解石、煤,还有锰、铜、硫、铁等金属,广袤的山场盛产、李、中草药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程控电话容量1万门,电子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

1、强了耕地保护力度,确保了耕地总时的稳定

现行规划通过实行“占一补一”制度,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使耕地在数量及质量上保持稳定;通过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使基本农田得到特殊保护;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了耕地质量,进一步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严格控制了建设用地的规模,规范了建设用地管理

通过对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严格控制,鼓励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确需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优先安排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有效地控制了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同时通过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划定各项建设用地范围,有效地制止了不按规划建设、少批多占等现象,使建设用地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3、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现行规划的实施使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明确,稳定了农民在承包地上投资、投肥、投劳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总体质量的同时,使耕地地力得以更大化发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稳定了经济发展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经济发展计划相轩调,将交通、水利、基础建设等用地规划及发展规划较为合理地与本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实际状况相统一,促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定发展。

(二)现行规划主要执行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各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了用地管地观念的转变,有效遏制了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严格保护了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用地,确保重点工程等各建设项目用地的合理需求,为我镇经济建设社会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通过调研民现,现行规划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规编制过程中公众与程度较高。规划宣传普及率达85%;现行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土地集约度等得到明显提高;各项耕地质量指标有所提高。

(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缺乏足够的动态性。现行规划在1999年完成并实施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规划所依赖的基础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已缺乏现势性,不能有效地调控和指导各类用地的布局。

2、现行规划缺乏足够预见性。现行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对新出现的土地需求预见性不强,使得现行规划不能很好地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现行规划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现行规划偏重于强调规划指标的分解落实,对规划建设用地的定位和布考虑不够充分,在基本农田布局和建设用地布局中未能有效地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现行规划在1997年至2004年期间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土地用途管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省“东向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以及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加快,农业结构和城镇体系战略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完成,全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1.社会经济调整及产业发展布局的变化要求土地利用布局的调整。

为了能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适应××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发展,××镇进行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生态农业,要求新的土地利用布局。

2.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和基本农田的布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城镇和农村相协调,居民点和农田相衬托的新格局,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正是调整这一格局的重要依据。因此,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显行尤为重要。

3.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管理日益加强,而现有的规划在实施中的矛盾也不断显现,分散的建设用地布局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科学准确地测算建设用地规模、范围,预留必要的发展用地,把有限的用地指标落实到合适的地块上,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二)规划修改的意义

1、为××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用地保障。通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合理配置、优化各类用地,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经济民展计划协调。将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规划及发展规划较为合理地与本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实际状况相统一,促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步发展。

3、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产出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在不增加土地投入的条件下,实现产出增长以获取结构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能促进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型边转变,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四、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规划指导思想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国家和省的的关法律、法规为指导,根据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做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实行“占一补一”政策,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民展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服务。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供给引导需求、兼顾各方利益、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的原则;

2、坚持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3、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占用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相挂钩的原则;

5、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动态调整原则;

6、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的原则;

7、坚持城镇面积增加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相挂钩原则。

(三)规划修改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水法》、《农业承包法》等。

2、《××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省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规程》、《村镇规划标准》。

3、《××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法》(1996-2010年)、《××区城镇体系规划》(1997-2010年)、《××镇建设总体规划》(1997-2010年)。

4、××镇“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5、省、部其他规范性文件和相关基础资料。

五、规划修改简要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区政府下达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和规划修改的动态原则,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对××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组织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开展计划制定,落实经费,组成领导小组和规划小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选定研究专题以及业务培训等准备工作。

着先是制定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落实经费,组成领导组和工作班子。如开了领导组、工作班子会议,审议和讨论工作计划技术方案。

其次,为了修改好本次规划,在全镇对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最后,研究讨论了修改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和工作方法,明确了本次规划修改的目的、任务和重点内容,并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方案。

(二)调查分析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并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规划修改阶段

1、在收集、分析规划资料和开展前期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孙埠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各部门各行业的用地要求,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

2、对作镇土地需求和土地供给量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平衡、目标规划法等方法,制定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方案,并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各类用地结构的调整;

3、在用地方案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对全镇主要用地进行了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管制导则;

4、拟定规划方案,形成文字及图件成果。落实各项地指标,进行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制定规划实施措施,撰写规划文本、说明。

(四)规划成果形成阶段

在调查、分析、研究和规划修改的基础上,整理出本次规划的主要成果:

1、《××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5-2010年)》;

2、《××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10年)说明》;

3、《××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1:1万);

最后,由××镇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改形成最终规划成果。

六、现行规划(1997-2003年)实施情况分析

1、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现行规划××镇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059.9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6.88%。

规划实施期间,我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布局与规划保护一致(表1)

表1××镇现行规划基本农田保护招待情况

单位:公顷

行政单位1996年底

耕地面积规划2010年

保护面积2003年基本

农田保护面积规划指标

完成率(%)

××镇5823.885059.865059.901002、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依据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1997-201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40.98公顷,1997-2003年全乡实际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6.1公顷,剩余指标为34.88公顷(表2)。

表2××镇现行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执行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面积1997-2003年

实际执行剩余指标指标完成率%

××镇40.986.134.881.49

七、本规划(2004-2010年)与现行规划(1997-2010年)的衔接

1、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衔接

根据本规划到2010年的耕地面积规划为5863.55公顷,本规划与现行规划的耕地指标保持一致。本规划到2010年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为5059.90公顷,而现行规划到2010年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为5059.90公顷,本规划与现行规划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保持一致(表3)。

表3××镇规划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衔接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

2010年耕

地保有量现行规划

基本农田

保护面积现行规划

基本农田

保护率本规划2010年耕地保有量本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本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率

××镇5863.555059.9086.885863.555059.9086.882、建设用地及其占用耕地指标的衔接

本规划2004-201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为52.48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指标规划为34.88公顷,而现行规划1997-2010年的规划占用耕地指标为40.98公顷(表4).表4××镇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衔接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面积1997-2003年

实际建设占用

耕地面积现行规划剩余建设中用耕地面积本规划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镇40.986.134.8834.88

八、规划修改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基础数据的来源

1、人口资料:包括历年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等,其主要来源于××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公安部门的统计资料等。

2、有关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规划指标主要来源于××镇相关部门的规划资料。

3、土地方面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各项建设用地资料、土地出让、转让资料、以及土地登记等资料;××镇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指标等。

4、有关规划方面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历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基本建设投资统计、农业用地效益资料、物价变化资料;气候、水文、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系、植被、气象和主要自然灾害资料;孙埠镇各部门发展规划及用地计划资料。

(二)重要指标的依据

1、农业用地指标

耕地、园地、林地等各项用地量的预测,分别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进行预测,对于预测结果在区级指标之内,以县级别分解指标作为××镇的用地指标,在耕地需求方面,与县级规划一样,从粮食生产总需求、粮食生产水平、粮地系数三方面预测;在耕地供应方面,则在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条件的耕地开发能力进行预测,园地及林地在未利用地适宜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对规划期间园地、林地开发及非农业建设占用园地、林地情况预测。

本次规划的生产潜力预测主要是对农作物单产进行预估,预测2010年粮食作物的单产为6225.00公斤/公顷。年。

2、建设用地预测

(1)人口发展预测

人口的民展变化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居民建设规模和土地的承载力,因此,人口预测是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前提。

按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预测,2010年全镇人口将达到7.5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预测

根据土地供给决定土地需求的原则及我镇经济发展与地关系状况,并按照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规划相关规定的要求,城镇用地总规模将由2003年的157.27公顷调整到2010年的180.15公顷。

(3)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由于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追求,行政村的合并,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同时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拆村并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进一步提高,人均用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本次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将由现状(2003)年的569.521公顷调整到规划年(2010年)的562.63公顷,到201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6.89公顷。

(4)独立工矿用地预测

××镇2004年的独立工矿用地为26.61公顷。规划期内独立工矿用地将分布城镇以外集中,主要以内涵挖潜为主,但由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带动下,××镇独立工矿用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快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将增加到41.11公顷,净增加14.5公顷。

(5)交通用地预测

根据我镇规划期内交通用地指标,至2010年,我镇各类交通用地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6)水利工程用地预测

根据我镇规划期内水利设施用地指标,至2010年,我镇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3、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指标

遵照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安徽省等有关法律、法规,孙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059.90公顷。

4.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平衡表的编制

为了保护规划用地指标的落实和使我镇各类用地的配置能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得到合理的安排,增强本规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在部门用地指标调整上,多次进行了由镇政府组织的部门用地协调会,反复讨论、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尽可能地从行政、经济和技术上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同时,根据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走集约和节约用地的道路出发,积极引导部门接受镇规划用地指标。

⑴农、果、林、水产部门用地:农业部门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和满足,优化大农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增加蔬菜、经济作物、果园面积,提高大农业经济从价值。

⑵镇区、工矿部门用地:镇区、工矿部门的用地在本着集约和节约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

以此为原则,采用综合平衡法,根据各类用地在规划期内的增减变化,编制了2004-2010年的土地利用平衡表。

5.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土地用途管制实行提供依据,用地区域类型的划分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并突出了农业用地的划分,共分为农业用地区、园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其他用地区等七个区。

在具体区划划分方法上,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和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土地主导用途的不同,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确保土地用途管制的实行,还针对每种土地用地区的用途特点,制定了详细的用途管制细则。

6.各项用地指标的分解

××镇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最终落实点,是县级规划得发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在镇规划主要用地控制指标,服从县级规划分解指标,特别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开发、复垦指标上,以确保县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实现,另外对退耕还林指标也给保证。

7.用地布局的依据

⑴规划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所作的战略安排。

⑵各部门用地发展规划中的布局要求。

⑶《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法规对用地布局所作的要求。

⑷全镇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质量和土地生产效益的差异。

(三)与城镇规划的协调情况

考虑到城镇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类的技术口径不同,本次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用地规划协调的着重点放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占农用地、特别是新占耕地面积上,而对城镇用地现状面积、规划面积不强求统一。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占农用地、特别是新占耕地面积方面,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一的。

(四)与其它规划的协调

本规划在与生态、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规划的协调方面,充分考虑了这些部门的规划成果,优先保证了这些部门的胜地需求,在本质上是协调一致的,只是在具体的土地面积数据上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统一采用了土地部门的数据。

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组织上的可行性。在规划的整个过程中,从最初的技术方案的论证到资料的收集和规划讲座稿子论证都多次进行了专家、部门的调查咨询,保证了一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可行性。整个规划都是以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基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权威性强。各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规划数据和资料是各有关部门根据自身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完成的,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1、关于规划范围的说明

本次规划范围为××镇辖区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11440.06公顷。

2、关于规划时间的说明

基期年2003年,规划期2004—2010年。

3、关于土地质量评价的说明

土地质量评价坚持为生产服务原则,采用联合国《土地评价纲要》提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思路(ITC)并结合××区××镇目前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行。

4.关于基础数据口径不一致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有关的规定,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面积的基础数据必须是土地详细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因此,本次规划中将所有其它数据都统一到了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会与专利号部门提供的原始数据不完全一致,由于土地详杳和变更调查,是严格按照土地利用现状三大类进行的,各类土地利内涵,与各部门用地类型划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二者在外延上有明显的区别。

十一、规划修改的成果

1、《××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10年)》;

2、《××区×镇土地利用总规划(2004-2010年)说明》;

3、《××区××镇土地利用总规划图(2004-2010年)》。

第四篇:关于五华县潭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告

关于五华县潭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告

为适应潭下镇总体规划的战略调整,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和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我镇已编制了《五华县潭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并经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

一、批准文号:《关于五华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梅市府办函[2010]355号)。

二、规划范围:潭下镇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23006公顷。

三、规划期限:2010—2020年,规划分近期(至2015年)和远期(至2020年)。

四、规划的主要指标: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1935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为1766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890公顷,其中城乡用地规模801公顷[含城镇工矿用地68公顷]。

五、依法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六、依法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务求科学统筹有限的土地资源,推进“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和低效建设用地的整理工作,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达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目标。

七、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划期内要按“占补平衡”的原则,实现镇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八、本规划业经依法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修改。本规划是潭下镇土地利用和政府相关事务管理的依据,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都必须符合本规划。

附件:五华县潭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年)

五华县潭下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

第五篇:潜江市积玉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积玉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

积玉口镇人民政府

〇 一

I 目录

一、前言 ·········································································· 1

(一)规划目的 ························································································· 1(二)规划任务 ························································································· 1(三)规划原则 ························································································· 2(四)规划依据 ························································································· 3(五)规划范围 ························································································· 4(六)规划期限 ························································································· 4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

(一)自然条件及经济基础 ·········································································· 5(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 5(三)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 7 三、主要规划目标 ······························································ 9

(一)战略定位与经济发展目标 ···································································· 9(二)主要规划目标 ··················································································· 9 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 ········································ 11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11(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 13 五、土地利用分区 ···························································· 16

(一)分区原则 ························································································ 16(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 16(三)土地利用分区 ·················································································· 18 六、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 25

(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 25(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 25(三)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 25 七、重点村镇和建设项目用地 ············································· 27

(一)城镇建设用地 ·················································································· 27(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 27(三)采矿用地与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 29(四)基础设施用地 ·················································································· 29 八、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 30

(一)土地生态建设规模 ·············································································· 30(二)生态用地布局和安排 ··········································································· 30(三)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 ······························································· 30

II 九、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 32

(一)土地开发 ························································································ 32(二)土地整理 ························································································ 32 十、规划实施措施 ···························································· 32

(一)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和宏观指导作用 ········································ 33(二)完善规划实施评价监督和考核机制 ······················································· 33(三)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 ···················································· 33(四)完善土地利用的利益调节机制 ····························································· 34 十一、附表 ····································································· 36一、前言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积玉口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结合积玉口镇的实际,积玉口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积玉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一)规划目的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以节约与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优化各类、各区域用地,保障积玉口镇经济建设发展需求。

(二)规划任务

本轮积玉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根据积玉口镇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明确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目标。

2、根据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解的积玉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并对相关控制指标进行分解落实。

3、确定和配置规划期内全镇的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等规模和布局。

4、划定土地用途区,实行用途管制。

5、制定积玉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三)规划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守住基本农田红线

立足于落实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责任,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并实行由单纯的数量保护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各项非农业建设要优先利用其他土地和其他农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2、、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增长。

3、、统筹城乡用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立足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思想,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整合城乡土地资源,协调各业各类用地矛盾,妥善处理区域用地关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4、、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贯彻环境优先的理念,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 43 号令); 5、《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国发[2004]28号);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2 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 9、《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和规划大纲评审办法的通知》(鄂土资发[2007]68 号); 10、《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与报批办法〉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26 号); 11、《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土资发[2009]54 号); 12、《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3、《潜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年)》;14、《潜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5、《积玉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 16、《积玉口镇城镇规划(2006-2020 年)》; 17、《襄岳线新农村建设及景观整治规划》; 18、《潜江统计年鉴 2009》; 19、其他相关村庄规划、技术规范、政策规定和基础资料。

(五)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积玉口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为9886.00 公顷。

(六)规划期限

本轮规划的基期年为 2009 年,目标年为 2020 年,规划期限为2010 年—2020 年。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自然条件及经济基础

积玉口镇位于潜江市的西北边陲,是荆门、荆州、潜江三市的交界处。西与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交界,东与江汉石油管理局和沙洋广华监狱接壤,北与高石碑镇和沙洋刘家巷监狱交界,南隔田关河与浩口镇和江陵县三洲村相望。全镇辖 22 个自然村,170 个村民小组。2009 年总户数为 7250 户,总人口为 38789 人,其中集镇人口为 3135人。

积玉口镇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渠纵横,湖网密布,主产水稻、棉花、油菜,盛产淡水鱼、小龙虾、黄鳝、甲鱼等水产品。

绿树丰茂,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淡水湖——借粮湖,也有脉旺嘴小镇,曾是苏维埃政权荆南县政府所在地,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和战斗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2009,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85817 万元,完成固定投资 452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 771.77 万元。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2009 年,积玉口镇土地总面积 9886.00 公顷。其中,农用地8534.2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6.33%;建设用地 818.5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28%;其他土地 533.1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39%。1 1、、农用地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共 8534.27 公顷。其中,耕地 6724.8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8.02%。园地面积 3.6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4%;林地面积 197.4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0%;其他农用地 1608.3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6.27%。2、、建设用地

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共 818.55公顷。城乡建设用地 556.8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63%;其中,城镇用地59.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1%;农村居民点用地466.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72 %;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 30.0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30%。交通水利用地 253.9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57%;其中,交通用地 14.2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14%;水利设施用地 239.7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43%。其他建设用地 7.7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8%。3、、其他土地

包括水域和自然保留地,共 533.19 公顷,其中,水域 528.9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35%;自然保留地 4.2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4%。(三)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及存在问题、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1)土地利用率高,建设用地空间布局较为集中

全镇土地利用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建设用地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镇内主要干道两侧。

((2)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养殖水面为主

全镇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的多宜性比较突出。种、养、植、水产业发达,盛产粮、棉、油。

((3)土地利用方向以农用地为主,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

全镇农用地面积 8534.2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6.33%。在农用地中,耕地 6724.86 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 68.02%,以高、中产田为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地资源;基本农田面积为 6713.15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高。

((4))

自然条 件优越,水资源丰富

全镇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盛产淡水鱼、小龙虾、黄鳝、甲鱼等水产品。同时拥有绿树丰茂、风景优美的自然淡水湖——借粮湖,湖内长满莲藕、菱角,是境内保存最好的原生态湖泊。、土地利用问题

((1)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大量向城镇搬迁,部分周边村庄建设存在占新不拆旧,形成“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建设占用耕地的面积逐年增加,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有待提高。((2))

供需矛盾相对较大

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但镇区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相对不足,占补平衡压力大,供需矛盾相对较大。

((3)功能分区不明确

镇内工业与居住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工业用地布置在镇区的上风向,影响了镇区居民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4)耕地质量有下降趋势

工业企业排放的“三废”、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以及耕作方式粗放,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耕地质量有下降趋势。

((5)土地生产条件亟待改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原有骨干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沟路渠等田间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制约了农地生产能力的发挥和生产效益的提高。三、主要规划 目标

(一)战略定位与经济发展目标、战略定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区两带三极”总体战略部署,立足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规划期间,以创建省旅游名镇为契机,努力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引导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规划至 2020 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 10 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1.2 万元;全区总人口 4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8 万人,农村人口 2.2 万人;城镇化率达 45%;森林覆盖率达 20%。

(二)主要规划目标、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落实市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规划至 2020 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 6365.31 公顷。

2、、严守基本农田红线

积极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加强基本农田管理,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至 2020 年,全镇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5836.26 公顷。

3、、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统筹安排城乡用地,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益。规划期间,全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 22.08 公顷以内。规划至 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预期为 766.26 公顷;城乡建设用地预期为503.87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期为 103.14 公顷。

4、、实现补充耕地目标

适度开发其他土地,加大土地复垦、村庄整治力度,落实上级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规划期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 20.71 公顷以内,同时开发、复垦、整理 75.13 公顷用于补充耕地。

5、、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完善农田林网,美化农田环境,形成环境宜人、风景优美的平原湖区风光。规划至 2020 年,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 20%。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009 年,农用地 8534.2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6.33%。规划期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农用地 75.13 公顷,建设占用减少农用地 21.84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农用地总面积预期为 8587.5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6.87%,比 2009 年上升 0.54%。

2009 年,建设用地 818.5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28%。规划期间,新增建设用地 21.97 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减少建设用地 75.27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建设用地总面积预期为 765.2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74%,比 2009 年减少 0.54%。

2009 年,其他土地 533.1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39%。规划期间,没有变化。、农用地结构调整

(1)耕地 2009 年,耕地面积为 6724.86 公顷。规划期间,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新增耕地 75.13 公顷,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减少耕地 19.71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全镇耕地面积预期为 6780.2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8.58%,比 2009 年上升 0.56%。

(2)园地 2009 年,园地面积为 3.61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园地面积没有变化。(3)林地 2009 年,林地面积为 197.43 公顷。规划期间,因建设占用等减少林地 0.42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林地面积预期为 197.0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99%,比 2009 年下降 0.01%。

(4)其他农用地 2009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 1608.36 公顷。规划期间,因农用地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等减少 1.71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预期为 1606.6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6.25%,比 2009 年下降0.0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009 年,城乡建设用地共 556.83 公顷。规划期间,新增城乡建设用地 21.98 公顷。因居民点整理等减少 75.13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503.67 公顷在内,占土地总面积的 5.09%,比 2009 年下降 0.54%。其中,2009 年,城镇用地面积为 59.92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预期为67.02 公顷,期内增加 7.10 公顷; 2009 年,农村居民点面积为 466.87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预期为 400.73 公顷,期内减少 66.14 公顷; 2009 年,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面积为 30.04 公顷。规划至2020 年,预期为 35.92 公顷,期内增加 5.89 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 2009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253.99公顷。其中,交通用地14.24公顷,水利设施 239.75 公顷。规划期间,改扩建广积线二级公路、襄岳公路和幸福公路延长线二级公路等。(具体项目见附表重点项目库)

(3)其他建设用地 2009 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7.73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其他建设用地基本保持不变。、其他土地结构调 整

2009 年,积玉口镇其他土地面积 533.19 公顷。规划期间,规划至 2020 年,其他土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农用地布局优化

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耕地 坚持占补平衡原则,保持现有耕地格局总体稳定,局部适度调整,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规划至 2020 年,全镇耕地面积不少于 6780.28公顷。主要分布在万里镇村、董店村、百花村、赤湖村、杨潭口村、新潭村、芦花村、关庙村、花园村、柳剅村、太和场村、么口村、积玉村等地。

(2)园地 园地主要分布在各农村居民点附近。规划至 2020 年,全镇园地面积不少于 3.61 公顷,主要分布在凤蛟村、荷花村、直属村等地。

(3)林地 规划期内,适当增加大堤两侧的防护林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综合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及建设占用等因素。规划至 2020年,全镇林地面积预期为 197.01 公顷。主要分布在百花村、董店村、荷花村、芦花村、太和场村、万里镇村等地。

(4)其他农用地 优化沟渠、农村道路等其他农用地结构与布局。规划至 2020 年,全镇其他农用地面积预期为 1606.66 公顷。主要分布在资福村、太和场村、芦花村、柳剅村、九牛观村、古城村等地。、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1)城乡建设用地 ①城镇用地 2009 年,中心镇区主要分布在直属村等地。规划期间,纳入镇区范围的村庄有花亭村等。规划至 2020 年,镇区面积为 67.02 公顷。

规划期内总体发展方向主要是沿幸福公路向东发展。利用区内便利的交通设施,立足本区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加工业和轻工产业。

②农村居民点用地 规划期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村庄整理。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坚持集中紧凑、合理布局原则,编制农村居民点近、远期发展规划,引导农民住房适度集中,对旧村进行有序改造,逐步消除“空心村”现象,落实迁村并点、集中居住的激励政策,提高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率;对零星农村居民点进行逐步撤并,对合并后闲置宅基地进行复垦;对区位优势明显的资福村、九牛观村、积玉村、花园村、关庙村等地实施居民点整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通过村庄整理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逐步形成层次鲜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村居布局体系,达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规划期内积极推进花亭村、杨潭口村、荆河村等中心村的建设。规划至 2020 年,居民点面积为400.73 公顷。

③采矿用地与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采矿用地与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董店村、万里镇村和资福村等地。规划期间,安排 0.01 公顷用于移动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至 2020 年,用地面积预期为 35.92 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 2009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253.99公顷。其中,交通用地14.24公顷,水利设施 239.75 公顷。规划期间,以综合交通建设为重点,对本镇的交通系统进行调整。

改扩建广积线二级公路、襄岳公路和幸福公路延长线二级公路等。(具体项目见附表重点项目库)

(3)其他建设用地 ①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以潜江市“一区两带三极”的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打造襄岳线沿线的风景生态旅游业和借粮湖风景度假区。规划至 2020 年,全镇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预期为 7.73 公顷。主要分布在古城村等地。

②特殊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零星分布在镇内且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花园村和宝湾村等地。

规划至 2020 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预期为 7.73 公顷。五、土地利用分区

(一)、分区原则

(一)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同的原则;(二)土地利用管制规则一致的原则;(三)区域土地用途相对稳定的原则。

(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是指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可以安排城乡建设项目的区域。其包含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

该区土地总面积 521.44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5.27%,主要分布在直属村、万里镇、荷花村和古城村等地。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全镇工业和城镇建设发展的用地需求。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区域。土地总面积 59.32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60%。主要分布在花亭村和直属村等地。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在规划期内,城镇和工矿建设发展布局不得突破扩展边界; ──在城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已经用完、且所有约束性指标没有被突破的前提下,经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区内土地可安排用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

──在城镇工矿规模控制指标尚未用完,计划指标有结余的情况下,经批准,可以在该区内进行采矿和其他独立选址项目建设; ──对于符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未突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和用地计划的,视为符合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可以在该区内进行建设。

3、、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该区土地总面积 8767.83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88.69%,主要分布九牛观村、太和场村、荷花村和古城村等地。

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包括: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计划指标约束;区内禁止城、镇、村新增建设,严格控制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新增用地;规划中已列明、且已安排用地布局的线性建设项目,视为符合规划;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改善土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根据市场调节要求,适当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油田产能用地等单独选址项目除外)。、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指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该区土地总面积 537.41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5.44%。土地利用调控的主要措施包括,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建设与开发活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区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建设项目用地,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项目选址和用地的论证,从严把关;严格禁止一切污染企业的建设,现有污染企业应关停或搬迁;除生态保护、景点建设外,禁止其他非农建设活动;控制区内土地开发活动,保持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三)土地利用分区

本次规划积玉口镇共划定 9 个土地用途区。9 个土地用途区分别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其他用地区。

1、、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而划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土地用途区。区内土地主要为优质耕地、园地、精养鱼池以及部分可调整林地。该区面积 6312.35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63.85%。主要分布在九牛观村、太和场村、荷花村等地。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作为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区内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他类型的农用地,并仍依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

──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不得在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石、取土、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油田产能用地等单独选址项目除外。

──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国防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区内农田的,经批准,核减相等数量和质量基本农田的,可在该区内进行建设。

2、、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地区,是指除基本农田保护区、林业用地区以外,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区内土地主要为现已利用的种植园和宜耕、宜园后备土地资源及上述土地范围内其他类型的零星土地。该区面积 2125.16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1.50%。主要分布在赤湖村、花园村、宝湾村、古城村和资福村等地。该区主要是为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对耕地实行保护的区域。主要布局在城镇村建设用地周边。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该区虽未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仍属农业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得随意改变用途; ──凡确需占用本区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必须严格依法申报审批,按照规定缴纳包括耕地开垦费在内的各种税费,以确保耕地保有量的稳定; ──鼓励区内的其他用地转为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用地;规划期内确实无法转化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不得扩大面积; ──控制区内的农田转变用途。区内农田可以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但不得破坏耕作层,且仍将按照耕地用途进行管理。

3、、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该区土地总面积约 209.40 公顷,占全管理区土地总面积的 2.12%。主要分布在汉宜高速两侧及河流沿岸。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农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区内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 ──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控制占用区内有林地进行非农建设(油田产能用地、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

4、、城镇建设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用于城镇建设的区域。包括城镇现状用地区和为保障城镇空间拓展需要而预留的发展区域,该区面积 71.32 公顷,占全管理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 0.72%。主要分布在关庙办事处、天新场办事处等地,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城市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不应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城市空间体系控制的生态走廊;在生态走廊用地区域,应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在不影响生态功能和环境协调的情况下,允许适度进行以自然生态为主的旅游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低强度建设活动; ──区内土地利用以内部挖潜为主,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5、、村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是指用于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区。该土地面积 412.97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 4.18%,主要分布在董店村、荷花村、资福村、古城村、太和场村和杨潭口村等地。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农村住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等非农业用途,新增建设用地必须严格审批; ──区内居民每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宅基地,多出的宅基地,要依法予以处置; ──对农民建房要进行规划引导和控制,分期分批搞好现有村庄的整治,配套发展相应设施。鼓励和引导农户向中心村集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6、、独立工矿用地区

独立工矿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用地之外的各种工矿企业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该区土地总面积约 37.16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 0.38%。主要分布在董店村、九牛观村、太和场村和万里镇村等地,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严格控制工矿企业生产规模,引导各企业合理布局;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布局的工业用地。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土地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合理确定用途,优先用于农业。

7、、风景旅游用地区

指包括风景名胜、文化古迹及其他具有特殊自然、人文景观价值的土地,作为保护对象而划定的禁止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区域。该区土地总面积 8.34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08%,主要指借粮糊休闲度假区。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 ──严格控制该区内的建设活动,除与特定需要相关的建筑外,禁止其他各类建设; ──区内影响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的其他用地,应按要求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区内属于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应符合《自然保护区条例》,土地类型以林地、水面为主; ──区内具有风景旅游功能的土地利用应符合《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应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8、、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是指对重要的水体和生态环境加以保护而划定的区域,包括生活饮用水水源、自然保护区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生态环境。该区土地总面积 534.23 公顷,占全管理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 5.40%。主要分布在关庙办事处、天新场办事处、皇装垸办事处、流塘办事处、前湖办事处。该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禁止向区内排放超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禁止向区内水体倾倒工业固废、废水、垃圾等超标废弃物; ──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等排放污水和有毒有害废弃物; ──禁止在区内贮存、堆置工业固废、垃圾等超标废弃物; ──区内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和标准的农药和化肥; ──严格控制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水利工程确需占用的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9、、其它用地区

其它用地区指辖区范围内除以上 8 个土地利用区以外的其他区域。该区土地面积 175.07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1.77%。六、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2009 年,积玉口镇耕地面积为 6724.86 公顷。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 19.71 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增加耕地 75.13 公顷。规划至2020 年,全镇耕地面积不少于 6780.28 公顷。规划期内积玉口镇将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加大耕地补充力度,确保实现市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

(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规划到 2020 年,积玉口镇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 5857.94 公顷,其中包含部分机动指标,该机动指标由市级规划统一调配。、基本农田调整原则

基本农田调整应该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

(1)依法依规,规范调整。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和规划目标任务,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

(2)确保数量,提高质量。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不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应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质量等别有提高;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布局安排应协调一致。

(3)稳定布局,明确条件。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集中连片、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交通沿线、城镇工矿、集镇村庄周边的耕地,水田、水浇地等高等别耕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优质耕地,应当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基本农田调整 将不适宜再作为基本农田的地块调出,并补划基本农田,调出基本农田主要为低等别、质量差、零星破碎、区位较偏,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城镇村规划用地内的基本农田。调入基本农田主要为集中连片、质量等别高的耕地,基本农田调入地块以近几年实施的各级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区新增耕地为重点,调整后基本农田质量和耕地的集中连片程度有显著提高。规划至 2020 年,全镇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5857.94 公顷,主要分布在九牛观村、太和场村、董店村、万里镇村和古城村等地。

(三)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把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纳入政府目标和地方领导政绩考核指标。

2、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设立保护牌和标志,层层建立保护网络,将责任落实到人和地块。

3、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土地动态巡查,定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基本农田案件。

4、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加大耕地基本农田违法案件举报监督力度。

5、建立基本农田信息系统,将实地划定的基本农田登记,建设管理、变化情况等进行系统管理。七、重点村镇和建设项目用地

(一)城镇建设用地

1、、城镇用地规模

2009 年积玉口镇城镇用地 59.92 公顷。规划期间,全镇新增城镇用地 7.10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城镇用地规模预期为 67.02 公顷。、城镇控制边界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文件精神,为增强城镇用地布局弹性,在城镇规模边界外划定城镇扩展边界,作为有条件建设区,面积预期为 56.51 公顷。主要分布在直属村、花亭村、积玉村等地。规划期内,在不突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前提下,城镇建设项目可在有条件建设区内选址建设,但不得突破扩展边界。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规划期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行旧村改造。集中精力进行合村并点工作,以建设中心村为重点,建设基层村为纽带,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实施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实现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规划原则

(1)农村居民点建设和旧村改造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及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实施。中心村建设要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以提高土地利用率。(2)农村居民点建设要坚持“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中心村建设做到居住区、服务区、农业区相分离。

2、、建设目标

规划期间,要建成生产全面发展,公共设施齐全,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初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目标。

3、、用地安排

规划期间,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用地挂钩。各村在规划建设时,以拆旧建新,旧台改建为主。规划期间,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减少农村居民点 75.13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400.73 公顷。规划期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古城村以现代农业生产、绿色蔬菜和水稻种植为主。同时,大力开发借粮湖休闲度假区及周边村镇的旅游潜力。规划期间,预留用地指标建设相关的酒店和度假山庄等。

(2)在花亭村、太和场村、九牛观村、万里镇村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继续发展商品棉基地。

(三)

采矿用地与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规划至 2020 年,采矿用地与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面积预期为 35.92公顷。规划期间无变化。(四)基础设施用地

为了完善全镇的基础设施,实现全镇道路便捷畅通,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需求,对现有交通水利设施进行改扩建。

规划期间,新建熊托线和华容公路,改扩建潜监公路、荆新线、兴张线和广积线等交通建设项目。(详见附表:重点项目库)

同时,安排新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客运站、变电站及安排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加油加汽站、1000 千伏陕北、蒙西—长沙(湖北段)特高交流工程等单独选址项目。八、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一))土地生态建设规模

为保障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和其他农用地,规划期内,耕地面积不低于 6780.28 公顷,园地面积不少于 3.61 公顷,林地面积不低于 197.01 公顷,水域面积不少于 528.90 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不少于 1606.66 公顷,以保障规划期内生态用地的稳定。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主要分布在古城村、太和场村、九观村、董店村等地。

((二)生态用 地布局和安排

1、建设荆么河河堤两侧绿色生态廊道,提高城镇绿化率,保护生态环境。

2、对西荆河进行综合整治,...

下载《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成果公布(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成果公布(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