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进农家心得体会
政法部门要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按照县委的要求,政法委机关于2008年11月25日至28日组织干部职工分为两组,深入到一街乡草甸发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284户农户及沙桥镇山场村委会马鹿塘村民小组27户农户家中,与农户进行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并将党的十七大精神向他们进行了宣讲,同时,针对个别农
户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给他们进行了解答,帮助他们解决了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农户的发展提出了好的建议,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进村入户过程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一直在思考政法职能部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作用?本人肤浅的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和谐稳定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政法部门应该发挥惩治预防职能,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法职能部门要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侵犯农民人身财产权益、破坏农业生产设施、贩卖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等各类犯罪活动。对于典型案件,可以通过公开审理、举行宣判会等形式,扩大办案效果,为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发挥好保驾护航的作用。南华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发展农村经济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农村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另一面,通过政法职能部门执法、司法活动,精心培育和打造社会和谐稳定“软环境”。
“平安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民心工程。政法部门应该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能,以平安创建为载体,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们要把平安创建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对接,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创“平安乡镇”、“平安村社”等活动,使平安意识走进农户和村庄、走进家庭和社区,做到户户文明,村村乐业。我县政法职能部门以解决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为重点,依法打击封建迷信、邪教组织、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以守法、诚信、业旺、安居为内容,建设“平安村居”,开展“破迷信、树新风”活动,增添了农村平安创建的实效,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确保全县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化解纠纷、缓解矛盾、疏导情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政法部门应发挥法律调节、监督职能,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确保矛盾不积累、不膨胀、不激化的社会。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树立动态管理的思维,通过加强法律监督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把集中处理群体突发性事件与涉法信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防止激化”的原则,在广大农村普遍建立民情恳谈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理事制度,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把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和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基础,政法部门应该发挥法律教育、引导职能,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通过开展送法下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司法服务,让农民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要保护好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依法支持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服务,为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提供法律帮助,依法保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不断改进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水平,大力采取便民措施,简化居民出入境、户籍、交通、消防、治安管理等办事程序;要依法保障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提高集体组织自我积累、自我管理、服务发展的能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后劲。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宣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政治主张,坚持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进一步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
第二篇:千名干部进农家心得体会
“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
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我县自组织开展
“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以来。我作为团县委驻林胜村挂职干部参加了这次活动。刚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我,通过深入社会、深入农村、深入农民,丰富了阅历、经受了厉练、提升了能力,完成了由一名大学生到年轻干部的实质性转变,为今后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几年来,在与村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的过程中,在尽绵薄之力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
一、深入实际,摸清底数,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
我们团县委在活动开展前就包扶林胜村,对该村的情况虽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似清非清,心里没有硬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一到村里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进村后,我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通过调研,我对林胜村的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多种经营、农业开发,资源环境,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并建立了《党员基本情况》、《团员基本情况》、《优秀青年基本情况》、《村民种养基本情况》、《村民务工经商基本情况》等一系列村情民情资料档案。由于对村里的情况明、庶子清,我们在指导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就心
二、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
驻村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必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沟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驻村工作中,我坚持深入到群众中,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走访、吃派饭等形式了解百姓所需所想,积极为有困难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关心群众疾苦。我们克服资金紧张困难,投资3万余元,帮助1户贫困户改造了泥草房;为贫困学生送去书包、文具盒、笔、本等学习用具,价值3 0 0余元;为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我们积极协调,争取了价值2 4 0 0元的卫生防疫药品;在春耕季节,为林胜村贫困户送去优质玉米种3袋、优质水稻种3袋,价值1 6 0 0元,缓解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二是沟通群众感情。每到传统节日,我们都自费捐款,买来鸡蛋、月饼、猪肉、米面等物资,走访慰问贫困户。在特大暴雨期间,我坚持驻村入户、排查险情,转移安置危房群众,帮助村里做好防汛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三是为群众排忧解难。道路状况不好,是林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资金2.5万元为林胜村购买涵管7根,水泥柱3 0 0根,铁丝网1 5 0 0米,重建了期阳屯西侧农田路上危桥,圈拦了哈肇公路取土遗留深土坑,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四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我们聘请特色产业专家到林胜村开展专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帮助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在青少年就业信息网上下载了就业信息和致富项目,为村民提供符合实际情况的致富中有数了。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新建农家书屋,提高林胜村文明水平;积极努力做好“四三二一”包扶工程,提高贫困户、贫困学生生活质量。
4、帮助加强。帮助林胜村加强民主管理,协助村委会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引导村民自主参与到村级管理中来;协助村委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村务、财务公开;积极组织推进法律进村活动,加强林胜村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做好维稳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治理活动,加强村容村貌治理。
第三篇:万名干部进农家
“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调研报告
一、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强化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而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意义重大,我们务必走出机关、下到基层、沉下身子、深入农家,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多、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切实做好访民情、解民忧、集民智、促发展的各项工作,在基层一线历练党性、转变作风、树立形象、增长才干、创造业绩,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成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着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扎实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
二、落实领导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结合本地本本乡工作实际,认真研究,细化目标、明确步骤,认真组织、统筹兼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主题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扎实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三、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乡党委还明确专人及时报道活动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注重在活动中发现典型,及时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推动主题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深入开展。乡党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五、自活动开展活动以来,在走访过程中关注民情民生,把走访群众与调查研究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全面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需,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加强工作研究,增强走访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把走访群众工作落到实处。结对一家“亲戚”。在乡机关、自然村党员干部中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工作,努力形成创先争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第四篇: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心得体会
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心得体会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干群关系更密切、社会更和谐”,去年今年2月中旬以来,我局积极探索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机制,在全局集中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来,这一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局所进驻的西张村镇西阳村处处涌动着希望,焕发着无限生机和活力。
一、领导重视,高站位谋划部署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河南省九次党代会、XX市六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四大危险”尤其是脱离群众的危险,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树立对人民负责、推动工作、清正廉洁“三种形象”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关键在“做”的要求,从XX年2月14日开始,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活动从XX年2月开始,XX年“七一”前结束,“七一”之后转入经常化。
局党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活动高起点谋划、高规格部署、高标准要求。党组书记、局长房瑞民同志就活动开展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活动定位、思路和要求,局班子专题研究,召开大会动员部署,局属各股室及乡镇国土资源所股级以上干部联系农户300余户,涉及西张村镇的 西阳村、王家后乡的坟上村。
每名干部都发有《宣传手册》、《民情日记》和《联系手册》,要求逐户走访座谈,做好走访记录,宣传政策形势,掌握社情民意,建立台账解决问题。活动期间,每名干部走访农户10户以上,每月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4天,并撰写1—2篇有深度、有见地、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活动还规定了严格纪律:干部必须轻车简从,直接进村入户,一律不准事先给乡、村打招呼,不搞层层陪同,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一律不准在乡村就餐,违反者严肃处理。
二、完善举措,大力度强势推进
活动能否取得实效,重点在制度,关键在管理,根本在落实。
健全推进机制。坚持月例会制度,了解活动情况,解决存在问题,部署下步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抓好落实。实行民情日记调阅制度,建立台账销号制度,落实督导检查制度,建立民情联系卡制度。
三、深入调研,多途径为民服务
宣传政策形势、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是活动的主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编印《宣传手册》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形势。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员,精心编辑印制《“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宣传手册》,把党的农村政策传到千家万户。广泛调研 深层次了解民情。按照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五问一看”,即问家庭成员、问身体状况、问经济来源、问家庭负担、问今后想法,看住房情况,做到走访时问得细、民情日记记录清、入户调查填写实,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确保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或感想体会,进一步加深对农村、农民的认识,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各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这是一次民情的大走访、民智的大集中、民力的大凝聚,更是一次干部作风的大转变、干部能力的大锻炼、干部素质的大提升。春风化雨润崤函,“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也将迎着春光迈入新的阶段。
第五篇:文化进农家
关于印发《堰坪镇“文化进农家”
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属单位:
《堰坪镇“文化进农家”行动实施方案》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堰坪镇委员会
2016年3月 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市委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委办发〔2015〕4号)文件精神,现就我镇围绕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开展“文化进农家”乡风文明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环境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创业之美”的总要求,以“十进农家”为主载体,以助推扶贫攻坚工作为出发点,大力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卫生、少生优生、理性消费、邻里和谐、崇尚科学、尽孝尽责、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等八个方面的理念,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
堰坪人民政府
化环境。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十进农家”全覆盖、美丽乡村线带面,全镇各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二、加强组织协调
为保证“文化进农家”行动有序开展,我镇根据实际,成立了镇“文化进农家”工作领导小组,人大主席任组长,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党政办、社事办办公室人员、村“四职”干部及大学生“村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政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做好“文化进农家”行动日常事务。
三、工作措施
文化惠民是美丽乡村建设应有之义,要大力抓好“建、送、种”三字经。建阵地,在管好用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同时,各个村要建设一个文化活动小广场。送文化,组织文明单位或企业、学校与行政村结对,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科技、送健康、送快乐”等文化活动。加强优秀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通过政府与文化部门联络、城乡结对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更多优秀、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送到农民群众手中。利用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及其他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发扬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鼓励农村业余演出队的发展,使他们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组织文艺志愿者和农民文艺骨干,利用坝坝舞自编自导舞蹈、小品、歌曲、视频,展示农村新面貌、农民新生活、现代化农村新格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增加合力
要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调动村(社区)、镇属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村(社区)、镇属单位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文化专干、大学生“村官”等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建设美丽新农村。
(二)鼓励群众、发挥作用
文化建设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关键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必须做到让农户在文化中受益受惠。搭建农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培育农民文化带头人和文艺骨干。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志愿者、返乡创业农民和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退伍军人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