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1

时间:2019-05-13 11: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摄影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摄影1》。

第一篇:新闻摄影1

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 第一章 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1.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为是美国在1955年—1960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25.1923年,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其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2.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墨家学派,其创始人为墨翟。

3.法国人尼埃普斯发明了“日光摄影法”,并用此方法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

4.法国人达盖尔是“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他的首张照片为:《工作室一角》。

5.1939年8月19日,购买“银版摄影法”这一发明,这一天成为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6.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摄影法”。7.战争摄影是早期新闻摄影的重要内容。《汉堡大火废墟》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8.1988年伊斯曼參照“卡罗摄影法”,发明了最早的胶卷。9.1914年,德国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135照相机。

10.1942年5月,英国《伦敦新闻画报》开始用照片代替绘画。

11.1880年,美国人霍根发明了照相铜板术,纽约《每日新闻报》用这种方法印出了一张清晰的新闻照片。

12.1902年,人们第一次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这逐渐成为新闻行业传递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

13.1960年,日本宾得公司的前身——日本旭光学公司开发出了内测光镜头,35毫米照相机从此进入自动化发展阶段。

14.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率先尝试刊登以新闻照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将文字仅仅作为对新闻图片的简单说明。

15.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亨利.卢斯创办了《生活》杂志,并成为美国影响力最大的画报之一。

16.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新闻摄影的地位得到普遍的认可。

17.1952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对新闻摄影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

18.1956年,谢勒、米伦登克和威斯曼这3位荷兰摄影家发起并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荷赛”成为了当代水平最高的新闻摄影比赛。

19.1944年,广东学者邹伯奇先后完成《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两部摄影著作并自制出绘画用的暗箱,成为中国早期的摄影家之一。

20邹伯奇在绘画暗箱的基础上研制出“摄影之器”(即取景器),后来又装上了收光和弹簧活动装置,造出了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第一次使用照片。

21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时报-图画周刊》,1924年正式更名为《图画时报》。

22.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中央写真通讯社”成立。23.1927年,“中国摄影学会新闻部”在南京成立。

24.1907年,上海《神州日报》刊登了新闻摄影记者李少穆署名的新闻照片,他成为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24早年任职于英美公司电影部的王小亭,是最早从事新闻纪录电影的中国人。他在抗战时期拍摄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刊登在美国《生活》杂志上的照片,被认

中第一次提到“新闻摄影”,并将其列为新闻记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26.1939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建立新闻摄影科。27.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设立新闻摄影局;1950年,《人民画报》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画报。第二章 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1.1888年,法国生物学家艾蒂安.朱尔.马莱发明出最早的能够连续拍摄的感光片,从而设计出了“软片式连续式摄影机”,最早的摄影机就此产生。

2.1894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自己的电影摄影机,被称为“电影试镜”。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3.1922年,美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了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4.格里尔逊被人们称为“纪录片之父”,他的作品有《漂网渔船》、《夜邮》。

5.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

6.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是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意志的胜利》。

7.真实电影: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鲁什。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真实,创作者不应躲在摄影机后成为一个局外人,而应积极参与到拍摄中,介入被拍摄者之中,促使事物的本质真实显露出来。

8.直接电影: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怀斯曼。认为创作者不应该去影响被拍摄者,而应该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进行记录,将摄影机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让观众自己去得出结论。

9.20世纪70年代以后,纪录片的创作开始逐渐由电影转向了电视。

10.1817年,瑞典科学家约恩斯.巴瑞利斯发现了硒。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硒的一个重要特性——光电效应。11.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一种机械的扫描盘。

12.1925年,贝尔德研制出了第一台机械电视机。

13.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1923年,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佐里金发明了光电摄影管,随后又制造出了光电子显像管;1930年,方斯渥茨发明了图像分解仪和新型电视扫描同声系统。

14.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播出,这一天被公认为电视的诞生日。15.1946年6月7日,BBC从7年前停播的米老鼠节目的中断处开始复播,宣告了英国电视的新生。

16.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CBS的《60分钟》和ABC的《20/20》为代表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开始出现。17.1980年,特德.特纳创办了24小时全天候滚动播出新闻的专门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8.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最初阶段。

19.16毫米摄影机是对35毫米摄影机进行了部分改造,携带轻便,便于记者进入新闻现场采集第一手新闻。2.20世纪70年代,“电子新闻采集”(ENG)设备被发明出来,并被普遍应用。

21.1958年,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

22.中国的电视新闻事业起源于早期的新闻纪录电影。

23.1938年秋,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成立了电影团,成员包括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等著名摄影师。

24.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同年9月2日正式开播。

25.1958年5月15日的图片新闻报道《东风牌小汽车》,是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新闻节目。1958年11月2日开始播出口播新闻节目《简明新闻》。当时北京电视台大量的节目来源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报》。15.拍摄好图片新闻的要求:(1)保证图片的技术质量(2)主题明确,画面形象直观、突出(3)选取的新闻形象要具有典型性(4)要重视文字的作用 16.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进行的重点表现,或从富有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新闻摄影报道方式。

17.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故事性专题,即围绕一个新闻事件展开,由多福图片和文字组合而成,全面、深刻地介26.1978年元旦,一档名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新闻节目正式设立,这就是在中国电视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新闻联播》节目。同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

27.1979年,中日合拍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没有粉饰过的真实生活,给中国电视人的创作观念带来了冲击。

28.纪录片《话说长江》引得中国观众万人空巷。中国人对纪实节目的兴趣第一次超过对电视剧的兴趣。

29.1993年《东方时空》栏目开播,1994年《焦点访谈》栏目开播,1995年《实话实说》栏目开播,1996年《新闻调查》栏目开播。

30.199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的“直播年”。31.中国动态新闻的发展阶段:萌芽时期:1938年——1957年 草创时期:1958年——1966年 挫折时期:1966年——1976年 大发展时期:1976年——1992年 继续繁荣和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 第二章 新闻摄影基本理论

1.新闻摄影: 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使用包括静态、动态等各种摄影手段来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2.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1)新闻摄影首先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2)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时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3)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是图文并茂和视听结合(3)新闻摄影的目的在于记录新闻、传播信息

3.新闻摄影的对象有哪些要求?首先,新闻摄影报道对象必须具有新闻价值。其次,新闻摄影的对象还需具备可视性,也就是需要有形象。

4.对于动态新闻而言,声画结合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5.新闻摄影的特性:真实性、形象性、时效性、现场性、典型性。

6.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标准。

7.新闻摄影的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认知功能、文献功能、审美功能。

8.静态新闻摄影可以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而事件性新闻又可分为可预知新闻和突发性新闻。

9.可预知新闻:是指那些事先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采访对象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事物新闻活动,通常指一些大型的文体活动、会议、仪式性活动、体育赛事等,如党代会、香港回归、奥运会等新闻事件。10.突发性新闻:是那些在人们不可预期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

11.拍摄报道的及时和新闻照片的清晰准确,是对突发新闻图片的两项基本要求。

12.静态新闻摄影可分为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和插图照片等。

13.新闻摄影的体裁:是指新闻摄影报道的呈现形式,即在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的样式和结构。

14.图片新闻:是平面媒体上最常见的新闻摄影体裁,多数情况下是由单张照片、标题和简短的文字共同组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某一新闻进行独立报道。这是新闻摄影最基本的报道方式之一,具有时效性强、精炼简洁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

18.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最初诞生于美国《生活》杂志。1936年11月23日,《生活》杂志第一期刊登了女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拍摄的一组照片《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荒芜的西部》。

19.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要求:7个要点(P100)

20.插图照片:是指在整体新闻报道中起到辅助作用的,配合文字报道的新闻照片。

21.动态新闻摄影以电视新闻为主要代表。

22.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短消息和长消息。一般情况下,三分钟以下的称为短消息,三分钟以上的称为长消息。23.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快速及时、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取材广泛、生动活泼。

24.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要求:用事实说话、用画面说话、要考虑到电视画面的特性、突出新闻现场、重视细节的捕捉。

25.电视新闻专题摄影,要突出“新闻性”与“专题性”。26.电视新闻专题摄影的要求:(1)注重选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2)注重对观众的针对性(3)要注意纪实风格(4)要注重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27.电视新闻评论具有评论的一些共性特征——新闻性、社会性、政治性、指导性、鲜明的立场和倾向性。28.电视新闻评论具有形象化,具体表现为:选题的形象化、论据的形象化和论证过程的形象化。

29.电视新闻评论摄影的要求:(1)要重视对事实的取证,做到“用事实说话”(2)要重视多角度取材(3)要重视处境记者和主持人的作用

30.评论员出镜,是电视新闻评论同报纸、广播评论的重要区别之一。

31.电视新闻直播的两层含义:(1)在演播室阶段实现的直播,是指演播室内的主持人、记者或者播音员的采访、解说、播报过程实现了直播。节目中播出的图像是事先录制好的,并不是新闻直播当时所进行的报道和记录。(2)包括了新闻现场在内的直播,即“现场直播”,是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的直播报道,将新闻现场的事件及人物的图像、声音直接记录,并同步发送和播出。32.电话新闻直播的类型:(1)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2)策划类现场直播(3)现场实况转播(4)过程体验

33.策划类现场直播通常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立体化方式进行。

34.现场实况转播是最传统、最基本的现场直播节目形态。35.电视新闻直播的特点:(1)不可预知性或偶然性(2)现场同步性(3)信息的原生态

36.过程的表现是动态新闻摄影区别于静态新闻摄影的重要特点之一。

37.新闻摄影是用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捕捉富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和形象。

38.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主要有:抓拍、摆拍和偷拍。39.抓拍:是新闻摄影主要的拍摄方法,指摄影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充分利用现场的自然环境,在不干涉、不影响被拍摄者的情况下,抓取被拍摄者最自然、生动、真实的瞬间。40.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小型的莱卡照相机开始投产,这是摄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开启了摄影记者采用小型照相机进行拍摄的时代。41.德国摄影记者先驱埃里克.萨洛蒙,利用小型相机便于隐蔽的优势,专门抓拍政治人物的肖像,从此开启了新闻摄影抓拍的先河。

42.1952年,法国纪实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出版了《决定性瞬间》一书,将抓拍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44.静态新闻摄影与动态新闻摄影的共性要求:(1)应突出画面主体(2)要有创新意识3)要使摄影作品具有情感 60.怎样在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之间取得平衡?(1)需要明确新闻摄影记者拍摄照片的根本目的与价值取向是什么(2)当发生灾难和意外情况时,应当视受害者所处状况的危急程度来进行选择

61.帕帕拉齐现象:源于意大利语,原指一种能够发出蚊子一样嗡嗡声的讨厌虫子。由一个自称是“帕帕拉齐”的记者罗恩.盖尔拉广泛传播,后来专指那些以拍摄明星隐私照片为职业的黄色小报记者,如今被称为“狗仔队”。62.新闻图片编辑中技术处理的前提:(1)不能造成视觉信息的改变(2)不能使视觉符号的相互关系改变(3)不45.摆拍:是在进行拍摄时,通过人为的方式对被拍摄对象进行组织和调整,在画面中建立一种秩序,以达到拍摄者预期的拍摄效果的拍摄手法,是摄影记者根据自己的设想,对现实生活和被拍摄对象进行的干涉和摆布。46.摆拍的准则:(1)不能去摆布和干涉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2)不能重新摆拍已经过去的事件(3)不能无中生有地虚构新闻,必须谨慎对待说明文字的写作。47.偷拍:是摄影记者在被摄主体没有发觉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48.《积水的路面》是布列松抓拍作品中的代表作。49.“决定性瞬间”的含义:(1)就画面构图而言,“决定性瞬间”是画面构图最完美、最协调的状态(2)就画面内容而言,“决定性瞬间”是最能够说明画面内容的瞬间(3)“决定性瞬间”是最能够反应出事物本质真实的瞬间 50.捕捉“决定性瞬间”对新闻摄影记者的要求:(1)必须有出众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2)必须全神贯注,随时做好拍摄准备(3)必须具有深刻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51.新闻摄影工作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2)党性原则(3)群众性原(4)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52.在新闻工作中怎样坚持党性原则:3个要点(P129)53.党性原则,要求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新闻工作的根本指针,积极、正确、全面、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作纪律。

54.群众性原则,要求新闻摄影工作依照“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切实加强新闻工作同群众的实际联系。55.正面宣传:是指新闻机构对社会主流与正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在新闻工作中,肯定主流和弘扬正气的正面报道占主导地位,揭露性、批评性的报道占辅助地位,其他报道不能削弱正面报道的主调。56.新闻摄影记者应具备的素质:(1)政治理论素质A.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B.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C.在理论上武装自己,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群众性原则

(2)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A.要有较强的采访、写作能力B.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C.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D.要热爱新闻工作E.要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和常识

(3)摄影记者的专业素质A.熟练掌握摄影技术B.具备审美的艺术素质C.编辑意识

57.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

58.正面宣传为主的要求:(1)应当提高政策的说理性(2)需要灵活运用典范(3)应该强调重大事件宣传的深刻性 59.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凭借《饥饿的女孩》这张照片获得了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能有任何可能对读者接受信息造成误导的做法 63.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很多法律、法规文件中都体现了对媒体报道和新闻记者的约束和保护。64.侵犯肖像权的三要素:使用了被拍摄者可辨认的影像、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了公开传播。65.新闻摄影侵害隐私权的情况:(1)干涉和影响私人生活,使被拍摄对象失去心理和生活安宁(2)未经拍摄对象允许而进入私人场所进行拍摄(3)未经同意而擅自使用属于个人隐私的影像或在公布其影像过程中公布他人隐 第一章图片新闻摄影器材及其使用

1.1839年8月19日,法兰西学术院举行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正式发布了达盖尔摄影术,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2.早期著名的纪实摄影图片当数关于克里米亚战争的照片。

3.英国摄影师芬顿在1855年运用火棉胶湿版法进行拍摄。《克尔克拉港口》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张照片,被刊登在了《伦敦新闻》上。

4.美国摄影师马修.布雷迪拍摄的《南北战争》被刊登在了《哈佛大学周报》上。5.1877年,《每日写真报》成为了第一个使用插图新闻的日报。

6.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第一台135型照相机,并被命名为“莱卡”。

7.1927年蔡斯.依康公司推出Ermanox相机,这种相机因其非凡的大光圈镜头而闻名于世。

8.1977年,小西六公司率先出厂了第一款双向对称光电自动对焦相机——柯尼卡C35AF。9.自动对焦最主要的特点:(1)聚焦准确性高,操作方便,特别是在对被摄体的聚焦上具有明显优势(2)由于在拍摄过程中能省去手动聚焦的操作,故也有利于摄影者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所摄画面上,全神贯注地抓拍被摄体的瞬间形象。

10.主动式自动对焦:利用发射红外线或超声波来量度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所获得的距离资料驱动镜头调节像距,从而完成自动对焦。

11.被动式自动对焦:先接受来自被摄体的光线,然后以电子视测或相位差检测的方式完成自动对焦。12.全息自动对焦功能:是一种崭新的自动对焦光学系统,采用先进的激光全息摄影技术,利用激光点检测拍摄主体的边缘,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拍摄准确的对焦照片,有效拍摄距离达4.5米。13.自动对焦的特性:(1)以某种方式自动判断摄影者所拍摄的主体(2)以某种方式测量被摄主体与相机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3)通过驱动马达将镜头的对焦装置推到合适的距离刻度 14.眼控对焦是佳能相机特有的一种自动对焦模式。15.在新闻图片摄影中,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新闻

现场的真实情况,经常会用到相机的自动曝光(AF)。16.自动曝光的模式:程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曝光和快门优先曝光。

17.测光的模式:单点测光、矩阵式测光、中心重点平均测光。

18.数码相机和传统胶片相机的区别:(具体描述参看P164)(1)在制作工艺与成像原理上的区别(2)在图像质量上的区别(3)在存储与传输方式上的区别

19.光的色温是光颜色的一种标志,光的色温越高,光线越偏蓝;光的色温越低,光线越偏红。20.预设白平衡的相关数值:(选择题必考)(1)晴天(日光):要求的色温约5600K左右(2)多云(阴天):对应色温6000K以上(3)白炽灯(钨丝灯):对应色温3000K左右(4)荧光灯(日光灯):A.荧光灯1:住房内常用的色温为6700K的日光型荧光灯B.荧光灯2:色温为5000K的中性白色荧光灯,通常是台灯C.荧光灯3:办公室常用的色温为4200K的冷白色荧光灯

21.数码相机图像数据的存储有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存储速度和存储容量。

22.半导体存储器即存储卡,其全称为闪速存储卡。23.常用存储卡:CF卡、SM卡、SD卡、MMC卡、MS卡、XD卡(具体功能参看P167-168)

24.数字图像的文件记录格式主要有非压缩记录格式和压缩记录格式两种,而压缩记录格式又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25.非压缩的TIFF格式是无失真、高品质的图像存储格式,但其图像文件庞大,存储效率低。

26.数码相机常用存储格式:TIFF格式、RAW格式、JPEG格式、EXIF格式、FPX格式。

27.常用的数码相机输入输出接口有USB接口、IEEE1394接口、RS-232C接口、SCSI接口、视/音频接口、IrDA红外接口等。

28.闪光灯有相机内置式闪光灯和外接式闪光灯两种。29.闪光灯工作的步骤:4个要点(P175)30.主要的闪光模式:手动闪光模式、自动闪光模式和TTL闪光模式。

31.闪光灯的用途:柔和补光、避免曝光不足和闪光修正。32.柔和补光的方法:自动闪光模式柔和补光、手动闪光模式柔和补光和TTL闪光模式柔和补光。

33.常用闪光灯摄影技巧:反射式打光、以闪光灯脱离机身的手法打光。

34.消除红眼的方法:(1)让闪光灯偏离镜头(2)将灯光打向墙壁或天花板(3)使用较短焦距镜头,并移近主体(4)开更多灯以照亮室内(5)要求主体不要直视相机(6)使用相机内置的红眼消除装置

35.三脚架的主要功能:防止抖动、精确构图和严格地控制景深。

36.快门线的优点是可以不碰到或不接触照相机就能按动快门按钮。

37.数码伴侣的优点:当读卡器用、兼容数码相机、通读存储卡、防止文件损失和作移动硬盘。

38.按所兼容存储卡的种类,读卡器可以分为CF卡读卡器、SM卡读卡器、PCMICA卡读卡器、记忆棒读写器等。第二章图片新闻摄影业务

1.专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局统一印发的“记者证”的人叫“摄影记者”。

2.摄影记者的职责:拍摄图片稿件、积累资料、关注文字报道、重视外联。

3.“摄影师注重形象的视觉感受,而摄影记者注重形象中的信息”,这是美国新闻摄影教育家卡蒂斯.麦克唐格尔定

位的新闻摄影记者与其他摄影师的不同之处。

4.摄影记者积累资料应注意的问题:4个要点(P188)5.摄影师艾森斯塔特曾经于1933年在日内瓦国际联盟会议上拍摄了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照片。

6.优秀的摄影记者,在摄影技术过硬的情况下,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7.摄影记者兼撰文稿的益处:(1)可以弥补文字记者不在场的损失,减少重大新闻漏报现象(2)有利于提高摄影记者的写作水平(3)一人身兼两责,在报道战争等事件时,采访拍摄比较方便,还可以减少花费支出(4)增加自己找工作的身价和筹码

8.摄影记者重视对外联系,一方面增加信息来源,另一方面锻炼自己的业务水平。

9.自由摄影记者要想把新闻摄影作为谋生的职业,必须做到加强业务训练、研究媒体和与媒体签约。

10.在选用摄影记者时,主要的考察内容:重视综合素质、摄影实践考试和继续观察培训。11.图片编辑的“有所为”:剪裁照片、加光减光、去除污点和改变反差。

12.图片编辑的“有所不为”:修改照片内容、拼接照片、改变视觉信息和其他误导读者的行为。13.如何挑选合适的照片:(1)是否与主题相符(2)是否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3)是否有新鲜的元素(4)是否能与其他的照片很好的搭配(5)是否符合版面的设计安排 14.常用的编辑软件:Photoshop、Photo Mechanic、iView MediPro

15.利用笔记本电脑上网传输图片有两种连线方式,一种是通过固定电话线上网,一种是通过无线上网卡。16.报纸用数码图片文件一般在200K左右。

17.摄影记者在提供新闻图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职业意识、镜头感、决定性瞬间、人情味、编辑意识、顾全大局,服从图片编辑和责任编辑的需要。

18.能否区分和辨别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好新闻照片与一般新闻照片,是当代报纸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之一。19.图片编辑操作图片时应考虑的因素:(1)技术质量(2)视觉表现(3)传播价(4)完整性(5)版面监控(6)图片编辑要尊重摄影记者工作的专业性(7)图片编辑要在编辑会议上就图片使用状况进行沟通

20.图片编辑应具备的素质:新闻敏感、影像知识、对工作充满热情。

21.图片编辑如何能将新闻照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1)要懂照片(2)图片占据的面积(3)考虑一下读者的喜好(4)标题和文字说明

22.美国《华盛顿邮报》把图片分成4个档次:第一档:信息含量第二档:形象因素第三档:情感因素第四档:亲切感

第三章 不同题材的图片新闻摄影

1.突发新闻:就是指事情发生不在预期之中,无法事先进行计划的报道题材。

2.突发新闻事件的信息来源:新闻热线、培养“线人”、其他媒体和其他方式。

3.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斯坦利福曼把他的成功归结于对所在城市的了如指掌,在他手上有两个法宝:无线监听器和城市地图。

4.在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时,摄影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1)摄影记者要有极强的新闻敏感(2)准确把握突发新闻事件摄影的本质特征,才能拍出堪称精品的典型瞬间(3)要有纯熟的摄影技术

5.约翰.摩尔拍摄的《爆炸发生》获第四届华赛战争新闻类组照的金奖。

6.新闻摄影记者经常装备的短焦距变焦镜头有:17-35毫米镜头、16-35毫米镜头、20-35毫米镜头,有时还有一些14-35毫米的短焦距定焦镜头。

7.《巴格达汽车炸弹袭击》由卡洛斯.巴里亚拍摄。8.新闻摄影记者经常装备的长焦距变焦镜头有:70-200毫米镜头、80-200毫米镜头,有时还有一些长焦距定焦镜头:300毫米镜头、500毫米镜头和600毫米镜头。9.《大安山矿难》由《京华时报》记者周民拍摄。

10.在摄影设备就绪之后,还需要准备摄影附件、传输设备和通讯设备。

11.广角镜头可以从各个角度拍摄到地震的全貌,长焦镜头可以再不干扰人们的情况下远距离拍摄一些细节镜头。12.2005年发生在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被美联社和CNN双双评为该年度十大新闻之首。13.《达拉斯晨报》的摄影记者们凭借描述“卡特里娜飓风”中的混乱和痛苦,荣获“突发新闻摄影奖”。

14.美联社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拍摄的《奥马伊拉的痛苦》被评为1985年年度最佳最佳新闻照片。

15.从中外火灾事故发生情况看,排除战争等因素影响,摄影记者可以从以下几个区域来发现火灾的爆发点:(1)自然灾害中的火灾(2)人口密集的区域火灾较多(3)爆炸造成的火(4)建筑倒塌造成的火灾 16.马特.瑞尼2000年拍摄《火灾之后》,获得2001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17.《共和士兵之死》由罗伯特.卡帕拍摄。18.《肯尼亚**》由博尼费斯.姆瓦吉拍摄。19.《阿富汗》和《地狱》由詹姆斯.纳克特威拍摄。20.《向战地摄影记者致哀》,是吉姆.麦克米兰于2004年10月18日拍摄,获得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类摄影奖。21.摄影记者在面对悲剧事件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获取事实、抓拍瞬间、珍贵画面出现的时间。22.非突发性新闻事件:指那些事先知道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和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这类新闻包括政治、外交、经济、人物、会议、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内容。

23.如何才能拍摄好反映社会生活题材的新闻照片?(1)关心生活(2)选择切入点A.就近取材B.小处入手C.差异化思维挑选题材D.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3)富有情感(4)享受乐趣(5)熟练获得决定性瞬间(6)解决问题,引起重视(7)挖掘深层次的东西

24.王东在1984年拍摄的《小平您好》荣获了全国新闻摄影最佳奖。

25.拍摄会议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1)推陈出新A.找到合适的位置B.使用恰当的技巧C.拍出变化、拍出问题(2)一针见血A.抓住主题B.细节镜头(细节的关键点:练、手、影子和道具)C.会议新闻、会议报道

26.《民族画报》记者高秀峰拍摄的《民主的权利》获得了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展览评比金奖。27.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精神面貌和气质的摄影。

28.人物摄影中的形象生动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1)被摄对象的自然和真实给观众带来情绪上的感动(2)摄影者灵活运用了高超的摄影技巧,从而使被摄对象以最佳状态倍记录下来。

29.如何接近被摄对象?(1)单兵作战,不要一窝蜂出现(2)用眼神去交流(3)使用短焦距镜头

(4)试着去做对方喜欢的事情(5)获得被摄对象的许可 30.如何让被摄者与摄影记者站在同一条战线上?(1)熟悉环境A.花时间和被摄者相处B.观察被摄者的工作环境、工

作情形C.找寻被摄对象比较感兴趣的元素,有目的、有计

划地进行拍摄(2)语言的交流(3)营造拍摄气氛A.利用人物的精神状态、情感变化来强化氛围B.利用环境的自然和特别来烘托氛围(4)做足准备功课

31.托马斯.穆尼塔拍摄的《克什米尔地震的幸存者》获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肖像类单幅三等奖。

32.斯文.托芬拍摄的《亲属正在为刚刚死去的女孩哀悼》获第49届荷赛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

33.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指出,对摄影记者来说,光具有强度、质量和颜色三个主要性质。

34.照明强度的差别会在照片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和彩色照片中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35.直射光的特点是强烈耀眼、反差大,能造成清晰突出的阴影。

36.散射光的特点是比较柔和、反差小,能造成灰色、模糊的阴影,或者根本没有阴影。

37.客观性光线:是指电磁波光谱中窄频带的一段,能使我们看见并记录下影像。

38.主观性光线:是能使我们产生感情反应的光,通常我们会把它作为摄影的创造性因素之一。

39.光的角度有:顺光、测光、逆光和剪影。

40.补光主要有两种方式:反光板补光(最常用)和闪光灯补光。

41.拍摄人物肖像最常用的光线位置就是从人物左右45度角进行拍摄。

42.《冻僵的水兵》由大卫.道格拉斯.邓肯拍摄。

43.《纽约州州长艾略特.斯皮策》由瓦拉迪米尔.普拉顿拍摄。

44.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最关键的用光就是“眼神光”。45.《我要上学》由解海龙拍摄,这是宣传希望工程的代表作之一。

46.经常拍摄的人体部位:面部表情、手、形体。

47.新闻人物肖像的其它拍摄技巧:设计一些细节、找个人与被摄对象交谈、道具的使用、抓拍和学会进退自如。48.新闻特写照片:是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有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性的摄影报道。

49.拍摄新闻特写照片的要素:(1)新颖、独特(2)趣味性(3)人情味(4)“不准时”的新鲜感

50.变焦距镜头的变焦范围一般为70毫米-200毫米或者80毫米-200毫米,这是体育摄影中常用的镜头。

51.最常用的定焦距镜头是EF300毫米f/2.8L IS或者EF400毫米f/2.8L IS,这种定焦镜头被称为是体育摄影记者的“标准镜头”。

52.要做好体育摄影的准备工作,摄影记者需要做到:做到知己、做到知彼、做到观察力独到、做到决策果断。53.在体育比赛的拍摄中如何把握预见性?(1)选择地点很重要(2)重视提前量(3)爱拼才会赢(4)享受美妙的时刻

54.影像快门速度的因素:(1)被摄主体的实际运动速度(2)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3)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之间的距离(4)摄影镜头的焦距长度(5)追随拍摄(6)光圈的考虑 55.快门速度与镜头和被摄主体之间的角度成正比,角度越大,快门速度越快。

56.如何完成好追随拍摄?P347(4个要点)

57.体育摄影中的三种聚焦方式:自动聚焦、手动调焦和区域聚焦。

58.在体育摄影中应从哪几个方面打破常规?(1)角度的变化(2)细节的选择(3)美丽与魅力共存(4)不要只关

心胜利者(5)与比赛相关的元素 第三编 电视新闻摄影

第一章电视新闻摄影基本理论

1.电视新闻摄影的本体特性有:(1)终于生活的纪实性(2)声画一体的真实性(3)现场取材的线性和不可重复性(4)虚拟体验性(5)画面的思想倾向性(6)画面内涵的丰富性(7)画面的艺术和创造性

2.电视新闻摄影:电视新闻摄影是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有目的、有选择地拍摄反映事态与人物活动的画面,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新闻摄影要严格遵循真实性原则,用真实的画面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的精神面貌。它所拍摄的人物、事件、环境都必须绝对真实,不允许摆布和补拍已经过去的场面,更不允许虚构没有发生的事。3.电视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

4.1895年,法国发明家路易.卢米埃尔用自己设计的电影摄影机拍摄了《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最早的记录现实生活的影片。

5.同文字、摄影和广播等新闻报道方式相比,电视新闻摄影具有不可比拟的真实可信性。

6.在70年代的美国,一篇完全出于记者杜撰的新闻通讯《吉米的世界》竟然骗过了读者和评委,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7.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保留一段精彩的声画一体的完整素材,让现实时空同屏幕时空二者重合,就会使观众有“置身现场”的虚拟体验。

8.对我国电视新闻摄影记者而言,要在遵守客观、真实报道原则的前提下,在报道中潜移默化表达出导向性、倾向性,体现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精神和记者的观点态度。9.电视新闻摄影画面的美蕴含在电视独特的传播形式之中,是正确运用电视规律采制新闻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是摄制者的“本质力量”在画面中的显现。

10.在众多新闻媒体中,唯有电视的传播手段能最大可能地保持生活素材的完整性。

11.电视新闻摄影传达的形象、声音、运动时空,是完整的生活的原始信息。12.所谓第一现场,包含了新闻的特性规律和电视传播形式的根本要求两方面的内涵。

13.电视新闻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关键时刻我在场”。14.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学追求主要体现在:(1)挑战时空极限——第一现场A第一时间B第一空间(2)自然之美——关键的段落与过程A立体信息形态B偷拍的魅力C过程的时间要素(3)画面的个性与信息(3)表意——会说话的摄像机A.摄像机的叙事B大的环境与小的细节C“浓妆”与“淡抹”D“显”与“隐”(1)摄像机的论证a证实b证伪b摄像机的抒情细节c抒情元素c象征元素d摄像机的节奏e摄像机的评论

15.1997年由厦门电视台选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民警陈煌奋不顾身排除爆炸装置》,就是记者提前开机,扛着摄像机紧跟着前面手拿炸弹奔向无人空地的民警。16.由重庆电视台拍摄、获得1998年度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走进贫困山区》系列报道就注重让环境说话。17.电视新闻评论展示论据、论证观点的信息形态主要有两类: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

18.获得1997年度中国电视新闻消息类一等奖的《山东临沭造纸厂“牛水沟”污水三天三个样》充分发挥了摄像机的视觉表现优势。

19.获得1995年度中国电视新闻一等奖的《六岁冠军梦 圆梦在津门》中,由于记者抓拍到了主教练蔡振华坐在更衣室里泪水夺眶而出的近景推成特写的画面,揭示了少帅内

心的情感世界,从而使新闻的感染力增强。

20.获得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巴格达遭空袭纪实》,记者就充分利用摄像机作为评论角色,表明政治立场。

第二章不同体裁的电视新闻摄影

1.当代各种新闻传播机构用以传播新闻信息、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见解的各种表现形式的总称即新闻体裁,主要包括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的记叙体裁和以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的见解为主的论说体裁。

2.目前,主流的看法认为电视新闻体裁的划分接近于以传播内容、任务的本质特征为标准对电视新闻进行的类型划分,即分为消息类新闻、专题性新闻和评论类新闻三大类。3.从记叙和论说的角度以及表现手法、结构和语言等方面考虑,电视新闻体裁可分为消息类新闻、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四种。

4.消息类电视新闻:是快速、简要、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一种电视新闻。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是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体。

5.消息类电视新闻最大的特点在于迅速和简单。可以用几个常用词来形容:短、平、快、精。

6.消息类电视新闻摄影的特点:(1)拍摄时间往往十分有限,甚至时机转瞬即逝(2)拍摄地点和环境相对单一(3)分为可预见式拍摄和突发新闻拍摄

7.消息类电视新闻摄影的要求(1)快:快速抵达新闻现场、快速融入新闻事件(2)大:镜头的信息量需要最大化(3)全:5个W一个都不能少(4)短:不要浪费镜头时间(5)把握变与不变

8.电视新闻的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展中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它是电视新闻对重要事态作深入或者追踪报道的一种方式。

9.电视新闻的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连续报道的一种方式。10.系列报道《牛志远:供养孤儿上大学》获得了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

11.连续报道的基本特点在于讲究时效性和连续性,报道的层次性,报道的不可预知性以及显著的社会影响力。12.连续报道摄影的要求:(1)它特别需要讲究画面的现场感和真实感(2)它需要摄像机捕捉关键画面,精确实现事件的连续性(2)讲究画面的对比性和相关性(3)摄影师的预见性

13.系列报道在摄影中的特点:(1)讲究镜头语言的统一风格(2)突出各自特色,寻求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说服力的典型画面(3)它需要充分考虑到画面的艺术性和造型美感

14.我国深度报道开始于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

15.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利用的是独有的视听语言系统,全面深入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探索和揭示问题实质,追踪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报道方式。16.报道故事化是深度报道十分讲究的一个特点。17.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1)深A新闻传达的思想深,站在相当的高度看问题B对新闻事件的挖掘深,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多方面、多角度地透视问题的本质(2)长A由于深度报道囊括的内容很多,因此节目时间比其他体裁要长B从拍摄内容方面来看,它的时间跨度也很长

18.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1)强烈的细节意识(2)充分发挥两极镜头的探索性(2)最大程度地发挥摄像机的形象叙事特点(3)镜头要注意保护某些被采访对象,也包括采访记者本身

19.电视新闻评论:是直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反映电视台或者记者,主持人的观点、主张,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20.电视新闻评论与其他体裁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述评结合、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导向性强。21.评论类电视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1)镜头叙事全面、客观、真实(2)适度发挥摄像机的情感表达力量(3)镜头内容的深刻和简练 22.形象地说,消息类电视新闻摄影就是用镜头写简单的记述文。

23.形象地说,连续报道是用摄像机“跟”出一个故事来。24.现象地说,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摄影就是用镜头挖掘主题故事。

25.形象地说,评论类电视新闻摄影就是用镜头写议论文。15.对于原地不动的处境记者进行推位拍摄时应注意:P408-409(3个要点)

16.在当前的电视新闻偷拍当中,采用偷拍机是偷拍的主要方式。

17.双机(多机)拍摄是指两个以上的摄像机在相同的场景同时或交错地对一个场面进行拍摄,在影视艺术片摄影中采用较多。

18.我国比较早地采用双机拍摄的日常新闻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和《新闻调查》。

19.在目前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拍摄过程中,对于双机(或多机)拍摄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同一场景的双机(多机)第三章电视新闻摄影实务

1.电视访谈的景别以中景、近景为主,特写画面为辅,远景和全景景别较少。

2.电视访谈的拍摄角度应以斜侧面角度为主,基本上属于3/4人面像。

3.拍摄过肩镜头的注意事项:(1)前景中的人物一般不需要保留得十分完整,在1/3左右即可。(2)所用的镜头焦距一般不可过短,应采用标准镜头焦距段或长焦镜头焦距段拍摄。(3)一般应注意从个子较高或位置较高的人背后拍摄

4.在电视访谈的拍摄当中,对于背景环境的处理方法:(1)背景环境简化(2)背景环境保留(3)背景布(3)背景的摆设(4)背景中线条的处理

5.反打镜头:指倾听谈话对象的反应镜头。

6.空镜头:指存在于访谈环境中的、与谈话主题没有明确关系也没有明显冲突的事物的镜头。

7.插入镜头:指与谈话主题有关的话筒、台标等事物。8.无观众参与的演播室谈话节目,一般设置三台摄像机,在设置机位时遵循“三角形机位”原则,在拍摄中还有注意被拍摄对象的视线处理。

9.中国第一位赴国际战场进行战地摄影报道的努记者是黄文。

10.电视访谈中声音录制应注意的问题:(1)了解麦克风的种类A非指向性麦克风B指向性麦克风(2)录音技巧A事先了解所使用的麦克风的指向性特征B音量控制C对杂音的处理

11.在电视访谈节目的拍摄中,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头部空间、受访者的仪容、视线空间、受访者的视线方向、受访者脸部的光线、麦克风的位置。

12.在拍摄记者的固定镜头时应注意的问题:(1)光线(尽量避免大反差逆光)(2)背景(3)记者位置(4)景深

13.贵州电视台拍摄的《农民工的艰辛出行路》获得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视节目奖。

14.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拍摄运动镜头应注意:P408(3个要点)

拍摄和异地同时的双机(或多机)拍摄。

20.双机(多机)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1)主机与副机分工:主机与副机拍摄的素材片比在3:1(2)所摄画面在技术指标上一致:主要是色彩、亮度、声音质量等(3)主机与副机的协调配合(3)对编导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

21.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在进行双机(或多机)拍摄时的录音方法:(1)利用无线话筒(2)利用吊杆话筒(3)将多机录音分开

22.电视现场直播是指电视作为一种报道媒体,与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相同步的实时报道。

23.电视直播可以被划分为新闻直播和体育直播两大类。24.电视新闻直播是指在演播室或者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主持人或记者的采访活动、播讲、解说等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播出方式。

25.新闻直播更强调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一般可分为突发性新闻直播和可预见性新闻直播。

26.现场直播中机位设置的基本原则:(1)对于同一场景的摄像机机位的设置需要遵循“三角形机位”的设备原则(2)在进行机位设置时,首先要考虑机位的必要性,其次要考虑技术上实现的可行性(3)在拍摄过程中,必须保持摄影师和现场导播之间的内部通讯联络畅通(4)把握好游动机位和固定机位之间“点”和“面”的关系。

27.现场直播所使用的较先进设备中,运动摄影辅助设备主要有小型快速移动轨道车和斯坦尼康稳定器;特殊性能摄像机可分为:无线摄像机、微光摄像机和其他特种摄像机。28.在我国,开创DV作品在专业电视台传播先例的是凤凰卫视中文台。

29.高清摄像机的分辨率是1920*1080,画幅是16:9。30.标清摄像机的分辨率是720*576,画幅是4:3。

31.《故宫》拍摄制作历时三年,投资规模巨大,开创了新时期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大片时代”。

32.高清摄像机与标清摄像机在使用上的差异体现在:焦点控制、曝光控制、画面构图和运动拍摄。

高清摄像机聚焦的方式:设备辅助调焦法、借助监视器调焦法和常规调焦法。

第二篇: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师陈庆港》观后感

五邑大学通识课《 新闻摄影 》

在没有接触过新闻摄影的有关概念之前,在我的脑海里,对新闻摄影这一行业并没有多大的触动。在我看来,新闻的报道,本身是一件比较枯燥的工作,而且在这之前,我对摄影也不是很了解,错误地将摄影与照相等同起来,所以对它并不是很看好。直至最近,我对新闻摄影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变,也越发觉得真正新闻摄影大师他们心灵的美好和人格的伟大!

改变我看法的是一段短短的不到50分钟的纪录片视频《新闻摄影师 陈庆港》,讲述的是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摄影师陈庆港在新闻摄影领域的部分拍摄工作和精彩生活。

陈庆港是一位新闻摄影师,他用他手中的镜头拍摄了众多宝贵的记录。他将镜头视为一种工具,一种用来认识世界的工具,他用镜头所记录下的一切,均源于他想探索、想知道那是为什么。正因为他的这种探索精神和爱思考的秉性,造就了他所拍摄出来的题材或是照片都能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真实客观地再现客观世界,从而打动人内心深处的灵魂。

他用手中的镜头和爱的心灵,保住了濒临截肢的小女孩的腿;汶川地震,他冒着生命危险,排除万难,赶往灾区现场,用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镜头,拍摄了灾难前国人的万众一心的优秀照片;不厌其烦地跑遍全国各地,用照片记录了中国慰安妇60年的血泪人生;用超乎超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探访,记录了中国贫困家庭10年的生活变迁。在他的镜头下,呈现给我们的是真实、不带一点浮华的照片,他所拍摄出来的,都是纪实、真正能触动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就像他的一个朋友所说,基本上他的所有照片都会真实地就像打人一拳一样,非常疼那种感觉。他善于关注中国那些容易消失的文化现象,善于去深入不受主流社会关注的弱势人群。对他们深入了解,并给予关注以引起更多人关注。

俗话说:凡事贵在坚持,陈庆港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坚持可以从他的同时口中得到证实:“很多的作品都是时间的堆积,在一个漫长的时间的跨度里面,来完成他的作品。”可见其毅力之坚韧。他对一项工作的坚持,一坚持就是十年甚至更久。他是一个有毅力、有恒心的人,这种毅力和恒心,对当代人来说,实属可贵。他这种伟大的坚持,着实令我感到深深的敬佩!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的作者肯尼斯·科布勒,曾经说过“新闻摄影师首先是一个人,给予需要的人及时帮助是它的首要责任,新闻则是第二位”,陈庆港他也做到了这一点!他用他的镜头做到了这一切!陈庆港是一位伟大的摄影师,他善于用爱的心灵去发现新闻,让人们看到一个充满希望和人性的世界。

新闻摄影要有信息,这就决定了新闻摄影师要有灵活的头脑,要能吃苦,甚至要有牺牲精神。这些优秀的品质,我们都能在陈庆港身上一一看到,陈庆港,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新闻摄影大师!

新闻摄影,不在于怎么拍,而在于要拍什么,以引起什么样的效果。摄影不仅仅只是纯粹地为拍照而拍照,新闻摄影更不是当初我想象中的简简单单的只是拍照的样子。新闻摄影,这里面有太多太多好的的东西可以学,学来用,用来认识世界,造福社会。新闻摄影师陈庆港,让我对新闻摄影这一行业和真正的新闻摄影师都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第三篇:新闻写作摄影

新闻写作部分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存在着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物质的东西,事实是新闻的来源,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能成为新闻。《纽约太阳报》这样定义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要素:即“5w”事件what、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新闻的特点:真实性 时效性 简洁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核心本质特点。不能自己杜撰虚构新闻,不得妄加猜测胡作评论,报道信息必须准确,符合客观事实。

时效性;新闻报道一定要迅速,要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概况。我们的要求是,在活动举办的24小时内登上网页欲读者见面。

简洁性:新闻报道必须简洁有力,精辟扼要,我们主张“能删即删”,校园新闻写作没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一般活动稿件字数约为500字左右,大型活动字数约为1000。新闻的结构:

标题:概括主要内容,力求适当花哨,但必须点名事件内容,一般对偶句居多。导语:揭示核心内容,简短介绍活动的大致内容。

背景:具体报道事件,对整个事件的发生经过做详细说明。结语:报到时间所产生的影响或者做解释说明、跟踪报道。新闻写作之大忌: 新闻写作里不得发表个人评论。要记住大家关心的只是这个事件本身,没有人关心你个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2 新闻报道结尾不要出现“敬请关注”或“让我们祝愿某某活动圆满成功之类的话”,写新闻不是做播音员,新闻稿上的祝福是多余的。写新闻不要过于煽情凄美,写新闻不是写散文诗歌,但在一些描述性场面,可以尽可能的润色语言,辞藻可以适当华丽,力求生动逼真,以增加新闻的趣味性。4 新闻稿件要有新闻点,能引发众人的兴趣。

实例剖析

有朋有梦 欢乐今宵(标题)

欢歌笑语,高朋满座。5月22日晚,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的专场文艺演出在余家头校区大礼堂拉开帷幕,各高校代表队与理工学子欣赏了这场以“有朋·有梦”为主题的视觉盛宴。(导语)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邵春福教授,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关宏志教授,交通科技大赛网站秘书长、同济大学严作仁教授,教育部高教司江河副处长,同济大学院副校长杨东援,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邱观建,副校长严新平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此次比赛的代表队出席了本场晚会。

紧紧围绕第五届交通科技大赛的主题,晚会引导观众回顾大赛发展历程,以高质量的节目展示了武汉理工大学组建十周年的新气象,和人才培养质量年的新成果。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老年腰鼓队击缶迎远方来客,将晚会直接带入温暖的氛围。歌舞《响亮节拍》融聚民族风情,传达大赛友谊永恒的精神,表达理工人对四方来客的热情友好。立足于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水上专业特色,诗朗诵《老水手》、踢踏舞《踏浪逐潮》分别以真挚感人的词句和震撼人心的节奏将理工大的特色印在了观众心中,赢得了阵阵掌声。“路漫漫其修远兮”,由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团编排的古典舞《求索》,墨洒纸扇,长衫飘逸,唯美的诠释了上下求索的艰辛,也展示了武汉渊远流长的地域文化。

此外,小品《超幸福鞋垫》赚尽观众笑声,歌曲《报答》、《祖国你好》赢得持久掌声。晚会现场,主持人还采访了同济大学代表队朱琛同学与其指导老师杨晓光教授,他们就参赛感想以及对理工大的良好印象做了阐述。(主题)

全国交通科技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至第五届,而专场文艺晚会是第一次举办,“有朋·有梦”专场文艺演出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团、武汉理工大学老年艺术团,以及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的配合下收效良好。(背景)8:45,在歌舞《只要有你一起唱》欢快的节奏中,全体演员悉数上台亮相,晚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至此,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结语)

新闻摄影部分

新闻摄影的定义: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于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图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的新闻摄影专指以照相机作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

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

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

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

新闻摄影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

1.现场形象观察——结合采访,对现场进行深入观察,以达到从内容到形式的结合,全面把握被摄对象,是形象表现的基础。摄影记者新闻敏感,要掌握“问”和“看”两样功夫。现场观察要力求深透,随时注意现场的中心和高潮的出现,并力求看到事实发展的全过程。要心明、眼亮、腿勤、手快,边观察、边选择。

2.现场形象选择——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找到现场全局中最有代表性的情节,以及事实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瞬间,是新闻照片形象表现的关键所在。选择中首先要考虑摄影报道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现场摄取的可能,判断要准确,选择要得当。选择是为了摄取,并随时准备摄取。现场情况变化多端,万不可墨守“先选后拍”的程序,以至坐失良机。

3.现场形象摄取——一般来说,观察和选择在前,摄取在后;但摄取中又有观察和选择,且三者常常是紧密相连的。摄取时要充分发挥摄影技术技巧的作用,把初步选定的情节实地表现出来。这时,要以获得最有代表性的情节的最佳瞬间形象为中心,并优先选择拍摄点和拍摄时机两个主要环节。因为拍摄点决定着主体的地位和画面的基本结构,即拍摄时机则决定着主体的动势和神态,这些都是构成画面形象的基本因素。而这些因素的结合,实际上也决定着光感、透视、层次等等其他因素。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时是一致的,但常常是矛盾的。在发生矛盾时,一般应服从对主体形象的表达这个大局,避免面面俱到,求大求全,以至妨害对主体的表现。

以上具体表现为:能表明活动主题的横幅、标题要摄入镜头;有领导出席时一定要拍领导,并要选能美化其形象的角度拍摄。

一、晚会新闻

晚会新闻的写作有如下格式:时间地点和晚会的基本介绍,然后介绍出席嘉宾,之后是晚会流程。对于晚会新闻,图片是很重要的,要想晚会新闻写的好,必须加以高质量的图片,有时候可以直接以组图来表现,有下列要求: 1 晚会新闻的晚会主题要突出,一般的晚会主要由各种节目组成,如果凸显不出晚会的主题,那么这篇新闻是没有价值的,晚会新闻的主题部分不是各个节目描述的简单堆砌,要在言语间强调晚会主题。(参考《有朋有梦 欢乐今宵》)2 晚会一般会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所以写新闻在介绍完基本要素和领导后,在正文部分可以适当加入对现场氛围的描述,可以用适当的语言对场景语言进行润色,但切记不夸张,不失实。

3 对观众的描述,从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描写可以还原更加真实的现场。现举例以供参考;

举堂齐唱毕业歌 离时追昔盼明天

2010-6-07 通讯员 孙永壮 王凯 刘一帆 学生记者 高书琳点击:1192

——2010年“一路上有你”毕业生晚会成功举行

6月7日晚7:00,一场毕业生告别母校的仪式,一场以“一路上有你”为主题的毕业生晚会在余区大礼堂盛大开幕。校党工委书记陈刚、校学工部副部长曾令华、武昌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书记熊耀武和各院团委书记及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晚会。

晚会开始之前,大礼堂里反复播放毕业生代表们最后一次走遍校园拍摄的视屏。音乐停止的瞬间,一面写着“武汉理工大学”的十米见方的见方的红旗,由航院学生横举着从毕业生们头顶拂过,大家纷纷举手触摸红旗。六院院旗在舞台鱼贯而出,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

一首由身着学士服大学生艺术团成员合唱的《毕业歌》调动了场上气氛,令所有毕业生怀念在理工大学的四年光阴;男子群舞《桥墩》以航海人的阳刚之美带毕业生追忆大学四年的青春和激情;一首由两位毕业生演唱的《我相信》更是震慑了在场所有观众,“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唱出了他们的豪情壮志以及毕业后在人生路上满满的自信;具有民族气息的歌舞《祝福》为毕业生送上了美好的祝福,祝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收获硕果。

武昌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熊耀武书记为大四毕业生致辞:“你们要一直向前看,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踏踏实实工作,正确定位自我,快快乐乐生活,拥有灿烂明天!”

节目《理工夜话》以经典搞笑的口吻对理工大学进行了一番畅想,洋溢着青春的激情。“老照片”则记录了毕业生们从大一至大四的一路征程,往事历历在目,记录了这一路上的辛酸与快乐。校园剧《我不知道》通过寝室那些事儿,带大家回忆大学里或彷徨,或失望,或迷茫的一段段成长的青涩时光。《凤凰花开的路口》暖暖的音乐阐述友情离情。

六院学生代表发表了毕业的感言——《我们的大学》,他们以感怀的情调道出了对理工大学的依依不舍:“我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室友们,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永远记得你们,十年后我们在母校重相聚,到那时再诉说我们对互相的思念。” 毕业班辅导员代表用一首《朋友》向他们的学生道一声“再见”。至此,武汉理工大学余区2010年毕业生晚会圆满落下帷幕。“

【金秋艺术节】金秋齐颂中华情 千秋伟业万古长

2009-12-06 通讯员 胡君 苏斌点击:2968

——第九届金秋艺术节之“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隆重举行

为了以内涵突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现我校大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校团委和校学生会决定举办第九届金秋艺术节。11月21日下午两点,在马房山校区在西院大礼堂隆重举行的武汉理工大学第九届金秋艺术节之“中华颂”经典诵读大赛预赛就是今年金秋艺术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校工会副主席陈玲老师、校党委宣传部雷俊老师、校语言文字委员会郑文锦老师、湖北广播电视经济频道主持人刘玺先生,湖北广播电视经济频道《经视直播》主持人逄小艳小姐出席本次大赛并担任评委。

古韵流淌 演绎点滴爱国情怀

“这句话我昨天说,今天说,明天还要说,那就是——祖国万岁”,在激昂的音乐伴奏下,选手们慷慨陈词,点点滴滴的爱国情怀在台上流淌。华丽的唐衣汉服,悠雅的古筝乐曲,经典的诗词歌赋引领着台下观众,穿越时空隧道,回味古韵流芳。各个学院尽出奇招:文法学院一出场就不同凡响,他们以古典的服饰、激情的朗诵,诠释着一首属于中华的绝唱,赢得台下的掌声阵阵;资环学院在短短六分钟之内,从《长征》、《春天的故事》到《仰望星空》讴歌了革命前辈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富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并鼓励在座的学子珍惜当下的学习环境,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体青年。

时尚不减 青春张扬 魅力迸发

“数风流人物,还在今朝”,孔圣人的时代已经过去,红军革命也已成为历史,他们以一种精神存活着。《不跪的中国人》以其铿锵有力的声音牵动着在场每个中国人心中那根爱国情弦,带领全场观众共谱华夏乐章,献礼祖国60华诞。各种乐器精彩纷呈,现代的钢琴,典雅的古筝,都给选手们增色不少,也给比赛注入了活力与激情,一度把比赛推向了高潮。中华颂不仅是声音的盛宴,独舞、双人舞、群舞更是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完美落幕 精彩点评让人信服

15个队精彩纷呈的表演结束后,雷俊老师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他指出部分队伍在朗诵的技巧方面还不够成熟的缺点,并表示只要全身心投入,感情充沛,就能够感染台下的观众,与他们产生共鸣。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第七支出场的机电学院代表队以《中华颂》技压群雄,以9.400的高分把第一的位置保持到比赛结束。文法学院和外语学院分列第二和第三名。而本次预赛的前七名的参赛队伍将会有资格进入决赛争夺总冠军。

(选这篇新闻是想让大家看一下加小标题的新闻,如果一个晚会有多个亮点,可以分小标题,这样可以使新闻新闻条理,思路清晰)

二、讲座及会议新闻

讲座及会议新闻最重要的是突出其内容,让读者看完这篇新闻以后,知道这个会议讲座主要讲了什么,他们关心的是哪些是与自己有关的,切不可把流程讲述一遍,全是套话。小标题可根据会议或讲座的具体内容而定。写这类新闻注意以下几点: 1、在现场做好笔记,做好讲座和会议主要内容的摘要,写新闻时梳理好内容,所以记者还要有提取讲话主要内容的能力。此外,尽可能向负责人或讲话人取讲话资料或ppt,便于新闻写作。2、由于这类新闻的内容比较单一,写新闻时可以在举办讲座会议的背景,现场气氛,反响效果,讲话人的资料(可以在正文中提到,也可以附加小资料)3、新闻最后可以视情况写观众对讲座会议的评价,现场可以做一些简单采访 现举例如下:

【理工大讲堂】高雅芭蕾走进校园 足尖艺术绽放理工 2009-11-20 学生记者 李志强 通讯员 刘欣 李杰 周红点击:2954

11月19日下午,应学校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欧建平教授在马房山校区东院理工大讲堂为管理学院大一学子奉上了一场以“足尖上的梦想—芭蕾欣赏入门”为主题的讲座。

“三长一小一个高,二十公分顶重要;开绷直立爹妈给,轻高快稳师傅教”讲座上,欧教授对芭蕾舞演员的评选标准总结幽默独到,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芭蕾舞对并不陌生,但在场同学中曾真正完整欣赏过的同学少之又少。为此,欧教授为同学播放了他03年在百家讲坛上的一段节目视频。在这段视频中他详细的介绍了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对于芭蕾舞的历史欧教授总结为“一部芭蕾史,上下五百年”。

之后欧教授又为同学们播放了《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残忍世界》这三部分别代表古典、现代、当代的优秀芭蕾舞作品。在这段视频结束后欧教授与同学们做起了现场互动,先是让同学们谈论一下这三部代表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区别,并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芭蕾舞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欧教授风趣幽默言辞调动了现场的气氛。他鼓励同学们不要受框架的约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拿出了美国芭蕾舞剧院11月14日在北京演出的海报作为奖励。

此次讲座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一位到场的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南湖跑到东院“很值得”,以后有机会他要到现场看一次芭蕾舞演出,试验一下欧教授提出的评选芭蕾舞演员那四句话的效果。

据悉,欧教授此次来武汉是担任第四届全国舞蹈比赛的评委,受学校之邀在这天下午进行讲座,落实国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政策。这次已经是他今年10月以来的第二次理工之旅了。

【小资料】欧建平:男,汉族,1956年5月24日出生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外国舞蹈研究室主任,1998年获文化部授予的优秀专家称号;002年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担任主讲嘉宾,长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以及各大普通院校从事《中外舞蹈史论》、《舞蹈美学及鉴赏》、《舞蹈创作方法》、《舞蹈作品分析》等课程的系统教学;专业及社会兼职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职称和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三大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表演艺术团体职称和“优秀专家”称号三大评审委员会委员。

【荆楚青年网】2009年全国西部计划招募工作会议召开——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郑畅书记参加

2009-4-07 新闻来源 荆楚青年网点击:3179 3月25日至26日,“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工作会议”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主任卢雍政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3个省(区、市)的省级西部计划项目办负责人、西部计划信息系统管理员和部分高校项目办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书记郑畅作为高校项目办负责人代表参加会议并代表全国高校作典型发言。

卢雍政在会议上强调,要发挥西部计划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的“旗舰”作用,注重共青团的各级组织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资源配置,紧密围绕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等全团重点工作,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推动青年志愿者事业实现新发展。

会上,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今年西部计划在实施规模、配套政策、招募选拔等方面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并对今年西部计划招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针对宣传动员、岗位设置、招募选拔、工作衔接、政策落实和信息系统等工作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书记郑畅代表全国高校作了题为《唱响“到祖国西部建功立业”的青春旋律,谱写“用吃苦奉献砥砺人生”的华美乐章》的典型发言。郑畅书记在发言中总结了武汉理工大学我校西部计划工作开展五年以来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表达了进一步做好西部计划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提出了对西部计划工作的三点想法,即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用西部计划的实践历练培养学生,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将西部计划项目打造成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载体;二是积极服务于青年就业创业,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在基层创业,努力为志愿者创业提供便利和条件;三是招募过程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结合灾区援建和专项品牌等招募一大批专业型的志愿者队伍。

自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实施五年以来,在团中央、团湖北省委和校党政的领导支持下,武汉理工大学为西部输送了大批“高标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该校志愿者在服务地践行、丰富并发展了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拓展资源,为服务地的发展建设奉献青春,贡献才智,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一致好评,涌现了一大批以李尤、陈新立、郑劲等为代表的优秀典型。同时,《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新华网》、《团中央简报》、《教育部简报》、《中国共青团网》、《中国志愿者网》等媒体均对理工大西部计划工作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

体育新闻:

1、如果写一场比赛,记录的时候注意时间和比分,整体结束后选自己认为有亮点的情节适当加重笔墨。最后的比赛结果要写清楚。2、注意写这类型比赛的时候不要出现“让我们期待队员们的精彩表现”“敬请继续关注”等语句,客观说明这件事情就可以了。现举几例:

【航海节】破浪如鱼水中搏 健儿夏日展泳技

2010-6-20 学生记者 高书琳 卢延启点击:676

6月20日8:00,2010年武汉理工大学航海节暨“航海杯”游泳教学比赛在余家头校区游泳馆准时开幕。余区党工委副书记陈刚,六院党委书记和团委书记出席了开幕式。此次游泳比赛由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主办,由航运学院,能动学院,船员培训中心以及校团委协办。各学院百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8:45,领导宣布比赛开始后,比赛正式开始。在男子50米蛙泳和自由泳,女子50米蛙泳自由泳中,运动员竞争十分激烈,尽管有的学院放弃了某些项目,各院啦啦队还是激情无限,加油声此起彼伏。运动员中有的泳技突出,也有的泳技不甚精湛,速度飞快的赢得尖叫掌声,速度慢的运动员也坚持不懈,虽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相差达到一分钟之多,比赛还是有不少看点。

在紧接着的10×50接力赛中,比赛达到高潮,运动员们尽情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迥异的姿势向终点奋进,有的利用挥洒自如的自由泳,有的利用潇洒轻松地仰泳,还有的利用不标准但是速度不凡的独家姿势,场上气氛达到空前激烈。在接力赛中航运学院优势明显,航运二队轻松夺冠。

比赛进行中,裁判员,校医院医生以及管理设备的后勤人员通力配合,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11:45,所有项目全部结束,游泳比赛获得圆满成功。

强者之战 谁与争锋

2010-5-18 学生记者 高磊 唐甜点击:917

5月18日13:30,第十二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八强赛武汉理工大学男篮主场对阵卫冕冠军中国矿业大学男篮的比赛在我校东院体育馆举行。双方队员经过激烈角逐,武汉理工大学男篮最终以90:81赢得比赛。双方总比分打成1平,但由于中国矿大在客场41分大胜,武汉理工无缘四强。

主场作战的武汉理工队开局不错。作为本届八强赛的最高中锋,武汉理工队11号球员代怀博一开场就展示出了绝对的优势。首先是助攻8号常浩得分,又抢得前场篮板后补篮得分,紧接着又利用矿业队的一次防守疏忽,在篮下轻松得分。理工队以6:0领先。12号马松外线三也分频频得手。第一节比赛结束前,8号常浩的一次闪躲上篮赢得满堂喝彩。而中国矿大队则显得有些不在状态,场上多依靠个人强打得分。第一节,武汉理工队26:19领先。第二节中国矿大队传球失误过多,给了武汉理工队很多快攻的机会。中国矿大队此节犯规次数高达9次,不过武汉理工队罚球命中率过低,因此并没有将比分拉开。但是比赛也不时出现精彩镜头,武汉理工队6号罗博涵罚球不进后,15号陈涛冲抢篮板补篮成功,全场又一次沸腾。本节双方打成23平,武汉理工以49:42领先进入下半场。

下半场,中国矿大队换上主力后卫刘洋洋进行全力反扑,但打得火热的武汉理工队已无法阻挡。武汉理工队4号张睿背身单打中国矿大队13号,在场观众一片叫好。本节比赛结束前三秒8号常浩抢投三分未中,武汉理工队带着仅5分的优势进入第四节。

第四节比赛进入了武汉理工队13号张毅的表演时间,张毅凭借自己的身体优势给中国矿大队的篮筐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多次在篮下强打得手。武汉理工队一度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1分。最终武汉理工队取得胜利。

比赛结束后,武汉理工大学男篮队长常浩表示,虽然武汉理工队没有晋级四强,但是他还是感谢理工学子对武汉理工大学男篮一如既往的支持。

四、花絮新闻

在报道重大活动的主要内容的同时,急着要学会发掘花絮新闻,花絮新闻有独特的信息释放功能,有小角度大视野,写这类新闻,最重要的是选好角度,有新意。现举例说明:

【迎新快讯】迎新青春气象 服装争奇斗艳

2010-9-11 学生记者 高书琳 丁露 顾亚军点击:335

以全新的气象迎接新生,以最佳的状态展现学院风采。余家头校区迎新的志愿工作者以及各院迎新代表们在人群中第一眼就被辨认出来,源于各院设计新颖的服装。

在迎新的队伍中,新生们最熟悉的就是志愿者协会小红帽,绿T恤,这些志愿者分布最广,火车站、校内,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而六院迎新队伍服装则朴素中不失活泼,大方中略显时尚。

计算机学院胸前印有构成cs的脚印图案,寓意为computer science,背后则印有一个计算机程序,表达了“我是计算机人的含义”;

物流学院的则在前面印了九幅俏皮的表情,笑脸、鬼脸上写了“smile”、“union”、“persist”、“dream”四个单词,表达了物流学院学生朝气蓬勃的生活态度,而背后则印着“logistics family you and me”,表达了大家团结一致,相亲相爱的夙愿。

交通学院胸前设计了美观大方的代表“交通人”的标志,新颖独特。

航院选择着白色端庄的航海制服,凸显了学院特色。

政治与行政学院选择在黄色T恤上印学院徽章,代表着青春、活力和热情。胸前的“政”字鲜艳夺目,引人注意。

能动学院走简洁路线,穿上了橘色T恤,美观大方。

据悉,各院服装的图案均由学生自主设计,在迎新这样的场合中利于凸显学院风采。上午校党委书记刘伟书记在视察过程中,也对这些服装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表示了赞许。

五、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当一个新闻事件有很多精彩瞬间,所拍图片质量比较高时可以发图片新闻。这种新闻要求开头将5w交代清楚,然后选五六张照片,编辑到规定的500*375的尺寸,在图片下面配以文字说明,图片说明要求用红色楷体。具体例子大家可以登陆理工青年网页查看。

格式要求

文字、标点符号、空格用中文全角,比分、时间中间的冒号、数字用英文半角。图片规格为500*375或375*500,透明度100,边框为黑色,宽度为1。

第四篇:新闻摄影技巧探讨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它不同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蒋齐生先生曾提出: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要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阿富汗少女

一、新闻图片定义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个阐释表明,“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图片只是承载“新闻”和“信息”的“外壳”。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仅剩图片这种“外壳”,图片也就失去了意义。(1)视觉冲击力定义

视觉冲击力是指不需受众想象,直接呈现在受众眼前,并能在受众脑子里留下印象的直观形象的作用力。(2)使新闻图片具有冲击力的物理拍摄方法

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强调,使之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所做的只是离被摄物体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视觉冲击力效果。另外,拍摄点的选取也要不落俗套,摄影语言要简洁明了。

二、使新闻图片具有画面冲击力的方法(1)善于捕捉信息含量大的瞬间

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形象来揭示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照片所浓缩的信息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也必然越有新意。比如在荷兰,当一次车祸发生时,德新社和美联社的两名摄影记者都在场。德新社记者拍摄了一辆汽车撞到墙上,穿楼而出的瞬间。美联社记者拍摄的则是这辆汽车穿出楼后与迎面开来的一辆汽车相撞的瞬间。结果,多数报纸采用了美联社的照片。因为美联社记者的照片不仅反映了汽车撞墙穿楼而出的情节,还交代了穿楼而出后与另一车辆相撞的结局,信息含量更大。

信息含量的两个方面:一是事实信息含量,一是情感信息含量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新闻照片似乎并没有包含多少信息含量,但同样倍受读者青睐。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新闻照片的信息含量包括两个方面,事实信息含量和情感信息含量。许多新闻照片尽管事实信息含量不大,但情感信息含量大,所以同样受人欢迎。

《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组照中的一幅大眼睛女孩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幅照片与组照中的另一幅照片《全校师生》相比,其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含量显然要少得多。在《全校师生》中,乡野背景、大碾盘、穿中式制服的乡村教师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影象浓缩了贫困山区儿童学习的种种特定信息。但是,前一幅照片中,却包含有更多的情感信息,小姑娘的美丽与贫困山区险恶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姑娘的大眼睛透露着天真、纯朴、执着和希望,像探照灯一样逼视着受众的良知和灵魂,强烈冲击着受众的心灵,让你无法逃避。正因为如此,作者和读者都已经习惯把这幅照片作为整个系列照片的代表作,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宣传的标识。

大眼睛

(2)善于捕捉象征性瞬间

它是一种以形象的概括性和寄寓性见长的瞬间,其画面形象常常表露出某种若明若暗的寓意,喻示着某种画外之间的内涵,更多地渗透着摄影记者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情感。这种瞬间形象每每不把传递的信息直观地、清楚地表现在画面上,而是在较大程度上依靠调动读者的“再创造”、引起受众深层次的思索补充完成,因此,信息容量更大,新闻价值更高,视觉冲击力更强,也更富有新意。

此外,象征性瞬间不追求反映事件的全貌,只是把事件中最深刻、最具有象征性的一角、一部分凸现出来,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因而,为记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拍摄出富有新意的画面,提供了广泛而自由的空间。

世界著名的新闻照片《博帕尔的灾难》([印]帕布劳·巴塞洛缪摄)和《乌干达干旱的恶果》([美]迈克·韦尔斯摄)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两幅报道灾难新闻的照片都没有正面地详细地描述灾难,只是选取灾难中最有象征性的一角来展示灾难,新颖独到,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前者选择了掩埋中毒致死孩子的瞬间,突出地表现了受害儿童那双圆睁着受到致命伤害的眼睛,象征着他死不瞑目;微微嚅动的嘴唇似乎还残留着他临终时的呻吟与控诉。后者的画面是白皙宽厚的手掌与一只类似鸡爪的黑人少年的手掌相握的特写镜头,用干枯瘦小的手掌来象征乌干达干旱的恶果。

博帕尔的灾难

乌干达干旱的恶果(3)善于捕捉幽默瞬间

在大多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都不乏幽默瞬间。这是一种表面上似乎与事件的意义,本质无关或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是从另一角度、侧面反映事件意义、本质,又能启人心智、令人轻松愉快的瞬间。捕捉这一瞬间需要摄影记者必须具备幽默思维,幽默思维能够使人们扯断事物之间习以为常的联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世界。幽默瞬间画面常常赋予形象以神奇、新颖的意义,采摄这一瞬间是新闻照片拍出新意和有视觉感受的主要途径。

1987年12月7日,美苏关于裁减中程战略核导弹的谈判历时七年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签署了中导协议。美摄影记者蒂姆·克拉里在这一非常程式化和严肃的新闻事件中,采摄到了一个幽默瞬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签署协议交换文本后,将要握手祝贺而手又未握到一起的瞬间。在拍摄出的照片《成交了》上,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宛如商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终于达成了交易,非常富有新意,视觉上尽管没有太强的冲击力,但却冲击了人们的思想。(4)善于采摄新颖瞬间

即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由于记者特殊的拍摄位置和角度,所采摄到的新闻事件让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瞬间形象。这种瞬间以画面的新颖、独特见长。

新闻摄影所面临的题材中,有一大部分是那种程式化、很少变化的题材,如体育比赛中的获奖,每年的人代会等等。捕捉新颖瞬间是让自己的照片拍出新意、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胜人一筹的主要方法。如每年的人代会,主席台都是一样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记者似乎很难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照片。然而,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一位摄影记者把照相机绑在自己的手上,把胳膊伸出去,这样,拍摄点就向前移动了几十厘米,拍摄角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而,他拍出来的会议照片使读者觉得新鲜。

胡越拍摄的《新记录诞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以2.38米的成绩打破了男子跳高世界记录,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欢呼中,朱建华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此时许多摄影记者纷纷涌上前,追随拍摄,胡越则冷静地站在看台上,拍摄了《新记录诞生》这幅独具一格的新闻照片——后面是热情激扬的观众和体育记者,前面是朱建华向观众欢呼致意——画面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5)拍摄出独家照片

富有新意的新闻照片常常是新闻现场的独家照片,必须做好充分的采摄准备,除了必要的采访准备和技术准备外,更重要的是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要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占坤拍摄的独家新闻照片《9·23北京不眠之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照片内容是当萨马兰奇宣布2000年奥运会主办地为悉尼时,在北京电视台“9·23北京之夜”直播现场人们或惊异、或希望、或迷惑的神情各异的一瞬。这是一张独家照片,其拍摄成功,无疑得益于记者事先的现场观察。在当时的拍摄现场,只有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可以在会场正面摄像,所有的记者被安排到二楼,只能看到直播大厅众人的背影。刘占坤悄悄地勘察好地形,甚至从哪个门冲到会场正面的距离最短都摸得一清二楚。当牵动亿万人心的一刻来到时,他悄悄迅速地冲下楼,灵活地蹿到会场正面,非常冷静地拍下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6)仔细观察人物动作

表情、动作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部表露,是揭示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关键所在。新闻摄影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必须通过人的动作,动作是新闻摄影用以“说话”的形象最基本的特征,即活动形象,或者是群体活动中的某种情节形象。在新闻摄影中用动作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必须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即通过人物在动作中富有特征的表情和姿态显现的情绪,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展现出来。(7)适当运用摆拍

对于摆拍现象,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王文澜曾称:“在中国新闻摄影界,抓拍、摆拍的争论是在‘文革’结束,因为那时候对拍摄方法的区别来自于‘文革’很多照片的弄虚作假,持续地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从荷赛的照片来看,有很多都是经过摆拍、设计、策划,比如像科技类二等奖的面膜,但是没有丝毫影响照片的真实性和新闻事件的可靠性和可读性,反而通过画面的设计,提高了冲击力。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拍摄,抓拍、摆拍,你要达到画面的效果,应该是你成败的惟一标准。”

三、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

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必须能够充分发挥摄影的长处:即视觉冲击力。考虑策划题材的原则是要具备镜头感。所谓镜头感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新闻主体能够被画面展现,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新闻背景及其环境能够被画面展现;三是新闻场面具备较强的冲击力,即是否可以通过新闻性和画面构图共同形成使人共鸣的高潮。(1)新闻图片冲击力与图片大小无关

目前,报纸中出现一种虚“大”现象。即报纸版面,无图不活,但新闻图片编发的“大”与“小”,应有一个“度”。把握这个“度”的命运的尺子,只能是“新闻含量”的“大”与“小”。然而,在某些编辑记者(包括少数总编辑在内)眼里,认为把图片发得越“大”,视觉效果越好,冲击力越强。

于是,图片编发的贪“大”之风似有加剧之势。长而空的文字,常常被读者贬为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同样,没有“新闻含量”的大而空的图片,就是一种“泡沫”。这种新闻图片虽然看起来篇幅很“大”,但由于内容平淡,无味,苍白,空洞,不仅没有丝毫的冲击力,只能挤占、浪费甚至污染寸土寸金的版面。

第五篇: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

我一直很喜欢摄影,但是对摄影的了解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拿起相机拍照,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我喜欢把美丽的场景、感人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的感觉。可是自己的水平很有限。这学期的双学位选课时得知有李世雄老师的摄影课,我很激动,终于有机会接触正规的摄影学习。通过上课的学习,开始了解相机的运用,光与影的合作,光圈和速度的配合,同一个画面用不同的拍摄方法及角度,可以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原来摄影的学问这么大。

上课的时候,我认真听讲,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幅照片都那么精美,触人心玄。欣赏老师所拍的照片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就是在学习摄影。在课堂上学习过之后,我开始在实践中运用,不断地练习,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看似简单的理论在实践中却不容易做到。摄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问学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

在生活中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要抓住时机,尽量去捕获。与此同时,还要在拍摄的同时,尽量增加对其他作品的观摩学习,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会拍出好的作品来只是早晚的事情。

感谢新闻摄影感谢教导了我们一学期的李老师感谢那些配合我们实践的可爱的人是你们让这个学期的课生动是你们让摄影不仅仅是摄影也感谢那些不配合我们实践的人们,是你们让我们得到的不只是新闻摄影知识让我们了解工作的艰苦社会的残酷,是你们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奋斗的精神和继续下去的动力。短暂的课程结束了,我会继续实践,运用老师教授的方法,不断在摄影的道路上前进。

张煜晨

***750

下载新闻摄影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摄影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摄影论文

    读新闻摄影有感 现代网络媒体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大的媒介,打开电脑,登上任何一个网页,无处不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图片,这些风格各异,带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恰恰来自于我们的摄像师,......

    新闻摄影技巧

    如何给领导和嘉宾摄影一、给领导摄影基本原则 要带单反相机,显示出尊重对方领导; 拍摄时要落落大方;胆子要大,学会调动气氛,在适当的时候邀约双方领导合影; 多拍几张照片,选取一张......

    新闻摄影心得体会

    心得一:新闻摄影心得体会 从小就对摄影有一种好奇,但仅仅只是好奇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实践。终于在大一这一学期学校开设了新闻摄影这门科目让我第一次有系统的接触到了摄......

    新闻摄影学习心得

    光影转幻—我的新闻摄影学习历程 最先接触摄影是通过爸爸的一台老式的海鸥,那是根本是什么都不懂,拿着就瞎拍,只记得自己很是喜欢快门的咔嚓咔嚓声。后来是数码相机,因为数码相......

    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 我一直很喜欢摄影,但是对摄影的了解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拿起相机拍照,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我喜欢把美丽的场景、感人的场景用相机记录下来的......

    新闻摄影培训新闻

    电信学部副部技能培训闻摄影培训圆满结束 5月15日晚六点,电信学部新闻摄影培训在材料馆准时开始。此次培训由电信学部新闻中心主办,分别邀请到校团委新闻采编组的刘辰君同学、......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2007年03月23日)一、新闻图片,除了新闻性、时效性外,其成败还取决于抓拍的技巧。新闻摄影中的拍摄角度、拍摄高度、拍摄构图、拍摄用光、拍摄时机、准确曝光等......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 1. 2. 3. 4. 5. 6. 7. 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 中国最早提倡新闻摄影的人:邵飘萍 一个完整的运动镜头应当包括:起幅、运动、落幅。 曝光的三要素:感光度、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