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全国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形势和任务,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
今年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志听取了国家旅游局党组的工作汇报,对过去一年来旅游
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年和“十二五”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王志发同志刚才传达了岐山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岐山副总理强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持久地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岐山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下面,我代表国家旅游局,讲几点意见。
一、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国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保持了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发41号文件,形成了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
――确立了实现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的工作思路。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要通过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要通过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工作思路。全国旅游行业按照建设大产业、推进大融合、加快市场化、促进产业化、提升现代化的要求,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找准旅游业的工作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中找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不断争创旅游业发展新优势。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121号文件,将41号文件的各项重点工作分解到中央国家机关47个部门分工负责抓落实。20个省区市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19个省区市已经召开或近期将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省级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大都调整为主要领导担任,各级财政对旅游业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发改、财政、农业、工信、交通、铁道、民航、金融、通信、文化、外宣、广电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国家旅游局与9个部门签订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合作文件。旅游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各类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旅游业的热情普遍高涨。我国旅游业正在由小产业向大产业转变,“大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积极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做好《旅游法》起草工作。完成了设立“旅游日”的方案征集工作。启动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编制。完善了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责任险统保范围稳步扩大。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组织了《旅行社条例》宣贯工作和全国执法大检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组织制订修订了9项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全国11个省市县、67家企业开展了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完善了五星级饭店和5a级景区退出机制。首次召开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暨五星级饭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对全国五星级饭店服务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督导。开展了“品质旅游伴你远行”、“旅游服务进社区”活动。按季度开展并公布了全国50个旅游重点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初步建立起以游客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按季度开展旅游经济形势分析和市场预测,认真完成了黄金周等假日旅游市场预测、安全保障和组织协调工作。
(二)着力深化旅游业改革创新,在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启动了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了广东、云南、海南、重庆、福建等省市旅游改革先行先试。深化了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新一轮省级机构改革中,旅游局(委)都进入行政序列,并相应增加了职能。积极探索不同形式和发展模式的旅游产业园区建设,设立了广东南海西岸旅游产业园和苏州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和各类企业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制定颁布了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试点办法。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加强了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邮轮游艇旅游、医疗健康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的指导和引导,举办了中国旅游产业节、旅游商品博览会,推动了旅游装备制造业和旅游新业态发展。在全行业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制定下发了宾馆饭店、景区景点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和工作指南,与相关部门建立了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文物旅游健康发展的措施。
――旅游培训创新发展。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
第二篇: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2007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摘要
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
在2007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摘要
三大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入境旅游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特别是外国人市场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国内旅游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推动下,以其良好的成长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大众化、常态化趋势更加明显。出国(境)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方式更趋灵活,目的地选择更为多样化。
预计全年入境旅游人数可达1.24亿人次,增长3.4%;入境过夜旅游人数4960万人次,增长6%,其中外国人2200万人次,增长8.5%;旅游外汇收入335亿美元,增长14%;国内旅游人数13.9亿人次,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6200亿元,增长17%;旅游总收入8850亿元人民币,增长15%。全年出境旅游可达3400万人次,增长10%。我国继续保持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三农”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中国乡村旅游年”系列活动。制定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现场会,与建设部联合召开旅游小城镇发展工作会议,与环保总局、建设部共同召开生态旅游发展现场会,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贵州省政府共同举办乡村旅游国际研讨会,举办了“首届乡村旅游节”,推进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促进有条件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有许多成功做法。各级旅游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联合农业和农村工作相关部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挥广大农民和农户的积极性,通过重点指导、典型塑造、市场引导等多方面措施,培育了一大批以“农家乐”、旅游型村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点,使乡村旅游呈现兴旺繁荣的良好局面。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抓手,成为湖南、四川等地培育支柱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云南、贵州等地发挥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成为北京、上海等地促进城乡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江苏、广东、河北等地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交流和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台港澳工作
发挥旅游独特优势,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台港澳工作。按照国家总体外交的部署,2006年新开放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15个,总量达132个,其中已实施86个,为促进双边和多边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贯彻中央关于多做日本人民工作的方针,在中日关系困难的时候,以中日旅游交流年为平台举办了系列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了较大规模的赴日旅游交流和促销,产生了良好影响。充分利用“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中美商贸联委会等平台,并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南太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促进了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契机,推进中非旅游合作。按照中央对台工作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公安部、国台办共同颁布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成立了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与台湾有关民间旅游组织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举行了三次技术性磋商;继续举办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海峡旅游博览会,邀请台湾旅游业界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名义与台湾观光协会共同举办台北旅展,组织大陆旅游业界参展,促进了两岸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按照中央部署,进一步发展了与港澳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与香港、澳门旅游部门定期磋商交流机制,扩大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范围至49个城市,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共服务不断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
公共服务不断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国家旅游局提出“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为旅游全行业服务、为地方和企业服务、为海内外旅游者服务”的工作方针,强调要加强服务、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各级旅游部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加强了旅游安全、保险、紧急救援、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职能建设。重点支持了一批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安全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地方旅游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与外交部共同制定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国家出境旅游安全预警制度。积极推进旅游业与保险业的合作,与中国保监会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保险工作的意见》,促进旅游险种和理赔机制的逐步完善。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和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黄金周旅游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颁发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与中央文明办等11个部门共同开展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一年来,各级旅游部门按照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认真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在全行业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与中宣部、湖南省委共同开展学习模范导游员文花枝先进事迹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曾庆红、李长春、刘云山、吴仪、王兆国、顾秀莲、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促进了旅游从业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按照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要求,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加强了旅游管理干部培训。大力推进导游队伍建设,召开了全国导游大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旅游行风建设,推进治理旅游不正当交易等商业贿赂行为,促进了旅游诚信执业、守法经营和优质服务。
2006年全国旅游工作的体会
总结2006年全国旅游工作,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旅游产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十一五”把“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作为产业发展的三大基本任务之首,不仅是基于旅游业关联性、带动性强的自身特点,更是全国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基本经验的总结。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党委政府都是在研究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战略思考中,认识到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从而把发展旅游产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现阶段,我们应该更加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抓旅游产业发展,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好旅游产业功能,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既是旅游产业成长期的主要经验,也是旅游产业提升期的重要保证。“十一五”时期,中国旅游业整体上进入了战略提升期,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质上都是市场机制不成熟带来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十一五”的基本任务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强调“政府主导”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个时期的基本任务是要完善法规环境、制度环境,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产业相关要素整合力度,继续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这些都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在政府领导下实现。我们要加强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职能,要依靠党委政府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研究和拓展。四川省正是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把旅游法制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实现了旅游体制机制的突破。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旅游产业所处的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在不断推进大旅游的同时,集中在行业内部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产业整体发展的“短板”。实践和研究都表明,这些矛盾的成因错综复杂,既有法规、制度、体制因素导致的,也有自身发展和改革开放不够造成的。在调查研究中,业内外的同志一致认为,中国旅游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都是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中国旅游业曾经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列,中国旅游业也最早从事业转向产业,是较早实现自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产业,一代又一代的旅游工作者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当前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想、创新的行动,坚持不懈地向前推进。
2007年的主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7年要把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旅游行业要抓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机遇,自觉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2007年全国旅游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统筹协调、坚持重点推进,加强体制创新、加强宣传促销、加强法规建设、加强公共职能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推动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2007年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入境旅游人数达1.29亿人次,增长4%;入境过夜游客达5360万人次,增长8%;外国人达2400万人次,增长9%。旅游外汇收入达370亿美元,增长10%。国内旅游达15亿人次,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达6820亿元,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达10000亿元左右,增长10%。出境旅游达3740万人次,增长10%。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旅游行业要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实践。
1.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各级旅游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1号文件关于特别要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要求,围绕“中国和谐城乡游”这一主题,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深入发展。今年将启动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即在全国推出100个特色县、1000个特色乡、10000个特色村。各地要结合实际,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尊重农民和农户意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产品内涵,加强宣传促销,加强市场引导,加强指导和培训,使乡村旅游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
2.把旅游促进就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新增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增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各级旅游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发展旅游与扩大就业并重、旅游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将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召开“全国旅游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各地发展旅游促进就业的工作经验。各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农村和贫困地区、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和帮助,积极推动跨区域就业和劳务输出等新的就业方式,确保全年实现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250万人的目标。
3.认真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总结推广资源保护型旅游开发方式、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积极倡导环境友好型旅游消费方式,大力培育绿色产业体系,加强对游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文明消费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要大力推进绿色饭店创建工作,研究制定《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旅游业。
4.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和促进作用,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中,加快旅游业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和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城市群、川滇藏香格里拉旅游区、丝绸之路旅游线、长江三峡旅游线等区域合作平台和机制,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积极支持不同形式的区域旅游合作,鼓励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加快流动。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积极发挥旅游增长知识、丰富阅历、陶冶情操、强健体魄的积极作用,为提升公民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就开展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作出重要批示,全国旅游行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将重点开展“亿万游客文明行”等活动,要进一步落实《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有效促进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提升。
要发挥旅游产业优势,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旅游是促进民间交往、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具有独特的作用。要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加强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分展示中华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抓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机遇,努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定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强调要大力发展旅游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这将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积极推动扩大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充分用好国家制定促进消费政策的契机,加快研究提出促进旅游消费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为旅游消费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继续做好黄金周长假旅游工作,进一步完善假日旅游协调功能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完善休假制度。鼓励发展奖励旅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国民旅游计划,推动落实带薪休假。
2.加强旅游产业要素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供给水平。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化、消费多样化的需求,要进一步推动旅游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接待服务设施建设。适应居民休闲度假需求日益增长和高端市场不断发展的趋势,要在发展观光旅游、提升观光产品内涵的同时,更加注重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有序推进海洋旅游、森林旅游、温泉滑雪、健康体育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加快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进一步引导各类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要在满足大众旅游需求的同时,重视高端旅游产品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会议展览、邮轮游艇、文化体验、科考探险等有潜力的旅游产品。适应家庭出游和自驾车旅游快速增长的需求,要积极引导汽车旅馆、家庭旅馆、乡村旅馆的建设,加快自驾车旅游的配套建设。针对旅游购物这一“短腿”,要下大气力发展旅游商品,努力推动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地方和文化特色、让游客信得过的旅游商品基地和旅游购物场所,提升旅游购物消费水平。要继续办好国内旅游交易会,支持举办区域性旅游会展,鼓励培育大型旅游节事品牌,激发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旅游市场不断繁荣。
(三)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确保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发展入境旅游对促进和带动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整体增幅放缓等新情况和新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最近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入境旅游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这次会议之后,国家旅游局还将召开入境旅游工作会议,进行具体部署。
1.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入境旅游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各级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入境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领导,充分调动相关部门、旅游企业和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促进入境旅游持续较快发展。
2.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强宣传促销。要利用今年举办俄罗斯“中国年”、中韩交流年、中印旅游友好年等系列活动,以及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等契机,加强对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加强对欧洲、北美、澳新、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开发,有计划地培育南美、中东、非洲等潜在市场。要善于动员和运用外交、外宣、经贸、文化、对台港澳工作等部门的力量,以旅游为载体,搭建多种平台,强化旅游形象宣传。今年对外旅游宣传促销的主题为“2007中国精品游”,国家旅游局将推出主题年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组团参加伦敦、柏林、莫斯科等国际旅展,启动实施“奥运—旅游”计划和“世博—旅游”计划。各省区市和各驻外办事处要围绕主题年和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在主要客源国家、地区和城市,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宣传促销活动,力争形成比较大的市场影响。
3.要增强市场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和各驻外办事处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跟踪了解主要客源市场、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国际市场开发的指导。各省区市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研究确定主打市场和主打品牌,有针对性地加强市场促销。要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整合促销力量,改进促销方式,提高促销效率。要加快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加快建设中国旅游网络营销总平台,支持旅游网站建设,办好中国旅游网和网上旅游博览会。
(四)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台港澳工作,扩大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旅游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旅游国际空间、扩大入境旅游市场、有序组织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的重要手段。2007年要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旅游对外交流。
1.发挥旅游民间外交的作用,深化多双边旅游合作。按照国家总体外交部署,继续做好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开放和已开放国家和地区的后续工作,促进多双边关系发展。进一步促进中日、中韩、中俄、中美、中印、中非以及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欧盟的旅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互访规模,扩大互利合作。开好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和中美商贸联委会旅游工作组会议,开办驻印度、意大利旅游办事处。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南太旅游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双边和多边旅游合作机制,扩大在国际旅游组织和国际旅游界的话语权。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在旅游安全、市场管理、诚信建设、游客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2.进一步推进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适应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办好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和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等活动,继续邀请台湾旅游业界参展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按照中央对台工作总体部署,继续务实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早日实现,认真做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各项工作。
3.进一步深化与香港、澳门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和稳定,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国家旅游局和全国旅游行业要一如继往地支持香港、澳门旅游业发展。在CEPA框架下,有序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区域,做好港澳资旅行社经营广东省籍居民赴港澳团体旅游的试点工作。要在坚持和完善内地与港澳旅游部门磋商合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推动联合开展旅游诚信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国外市场上联合推广奥运旅游和“一程多站式”旅游,为促进内地与港澳旅游业共同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五)扎实推进旅游精品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我国旅游业在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与旅游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但在服务规范化和精细化等软件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加快精品建设、提高软件水平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1.加强旅游精品建设。牢固树立精品开发、精品建设、精品管理的思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集约型发展。2007年将有序推进白金五星级饭店评定和5A级景区创建工作,启动“中国旅游精品库”建设,鼓励争创中国旅游精品系列品牌。继续抓好红色旅游重点地区、经典景区、精品线路建设。要切实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强市场引导,促进精品开发和精品建设。要办好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完善中国旅游投资项目库建设,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旅游业,为旅游精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2.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深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稳步推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推动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提升。从2007年开始,对县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和验收工作实行备案制,国家旅游局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组织实施。同时,今年将启动旅游强县创建试点工作,打造县域旅游品牌,促进县域旅游目的地发展。要加强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推进长江三峡、香格里拉、丝绸之路及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的旅游业发展。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指示,支持青海、西藏、新疆加快发展旅游业,落实好青藏铁路沿线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高原特色品牌。
(六)深化诚信旅游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旅游诚信体系、促进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完善机制、创新手段,推进诚信旅游不断深化,力争到2008年建立诚信旅游体系基本框架。
1.继续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启动“诚信旅游百千万创建活动”,在全国推出百家诚信旅游景区、千家诚信旅行社、万名诚信导游员。推进建设旅行社、饭店和导游人员“诚信信息库”,引导诚信单位和从业人员成为“守法经营、诚信服务”的主导力量。要继续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游客理性消费。各地在推动诚信旅游建设中,结合当地实际,推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做法,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
2.推动诚信旅游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建立健全诚信评价体系、诚信监管体系、法规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旅行社和导游员市场准入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执业规范。结合旅行社管理条例的修订,推进建立旅行社责任体系。今年将实施由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工商总局统一制定的规范化的出境旅游合同范本。以建设诚信旅游长效机制为重点,推动旅游行风建设深入开展。
3.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市场整治。针对当前旅游市场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购物欺诈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的现象,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一场以整治“零负团费”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各地要按照国家旅游局和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加强协调,确保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成效。
(七)全面履行入世谈判承诺,进一步扩大旅游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各种生产要素加快流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国旅游业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增强整体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和各种挑战。
1.全面履行入世谈判承诺。入世五年来,中国已提前或如期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有关旅游领域的各项承诺。随着入世后过渡期即将结束,我们将提前兑现入世谈判有关旅游领域的其他承诺。自今年7月1日起,取消对外商投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并对外资旅行社的注册资本实行国民待遇。自今年2月1日起,取消对内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
2.进一步扩大旅游对外开放。国家旅游局将在认真研究论证,健全法规和有效监管手段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中国旅游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国际上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和著名品牌进入中国旅游市场,促进我国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3.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按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国内旅游企业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投资收购、建设、管理宾馆饭店和景区景点等旅游设施。同时,鼓励外资包括港澳台资,投资中国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业利用外资水平。
(八)推进法规建设和标准化工作,推进卫星账户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
1.加强法规建设。《旅行社管理条例》的修订已列入今年立法计划,要组织力量加快完成,并加快推进《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同时,要针对旅游产业领域不断扩大、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的情况,组织对地方旅游立法的调研,推进旅游综合立法研究。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加快旅游综合性地方法规建设。
2.进一步加强旅游标准化工作。加快乡村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步伐,修订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完善旅游标准体系。加快旅游标准化成果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调动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组建新一届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贯彻《行政许可法》、《标准化法》和《认证认可条例》的要求,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的转变。
3.扎实推进卫星账户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国家统计局的支持下,旅游卫星账户建设稳步推进,今年要抓紧完成“中国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2004”的编制工作,有条件的省区市也要加快省级旅游卫星账户建设。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建立对旅游热点、难点问题的专家咨询机制,为旅游业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加快筹备成立中国旅游研究院。
(九)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旅游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提高中国公民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和有关部门的部署,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学习文花枝等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进取的精神,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广大旅游从业人员要按照吴仪副总理提出的要求,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能拼搏、讲奉献,当好形象使者、文化使者、友好使者,为中国旅游业立功,为构建社义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2.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旅游管理干部和企业骨干人员培训。推进导游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导游薪酬体系、保障体系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继续抓好导游资格考试和等级考核,加强对急需语种导游的培训和考核。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强对旅游营销、电子商务、旅游会展、节事活动等急需人才的培养,加快培养一支懂市场、懂营销、懂运作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推动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整合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鼓励人才跨地域流动,引导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的支持,继续组织旅游援藏工作,积极探索完善导游援藏方式。办好全国旅游局长培训班和西部旅游局长研讨班,继续办好支援西部旅游人才培养的助学班。继续选派一批符合条件的人员出国境培训。
3.建立健全旅游行业表彰奖励制度。国家旅游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表彰奖励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劳动模范、海外机构、知名人士和从业人员。国家旅游局、人事部今年将召开旅游行业先进单位、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对旅游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机关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公共服务。要加强旅游安全、保险、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推进建立由旅游安全、保险救援、管理教育有机结合的旅游安全体系,建立旅游安全预警系统,启动旅行社责任险全国统保工作,推动旅游保险与紧急救援相结合。要进一步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健全假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旅游安全提示制度。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管理的旅游信息卫星发布系统,为旅游者提供动态的信息服务。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要加强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执行能力。要严肃政纪,做到政令畅通,上下协调,步调一致。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高民主决策的水平。
3.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要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第三篇:国家旅游局局长在省上的讲话
同志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 决策。収展乡村旅游,是旅游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丽措。今年刜,在全国 旅游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在讲话中强调: “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兲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旅游促 ‘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最近,吴仪副总理又要求国家旅游 局对収展农业旅游迚行研究。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吴仪副总理的要求,今年国家旅 游局对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下収了《兲于促迚 农村旅游収展的挃导意见》;事是在成都召开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三是和建设 部一起在云南召开旅游小城镇工作会议;四是和各省(区、市)旅游部门一起组 织了一系列的调研,有些省区市的同志还和农业、扶贫等部门一起开展调查研究; 五是将和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等有兲组织在贵州召开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今天我们在成都召开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一项具体 丽措。主要是为了研究、交流、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推动乡村旅游収展的典型 经验,相互学习、提高水平,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的収展。
这次现场会选择在成都召开,是因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 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収展,乡村旅游起步早、成效好。省委乢记张学忠同志、省长 张中伟同志等省领导对乡村旅游収展高度重视,深入开展调研,为推迚乡村旅游 作了一系列的重要挃示。今天上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乢记李春城同志等 省市领导亲自出席会议,给予挃导;刘晓峰副省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成都市 葛红林市长到会讲话,为我们生动地介绍了成都収展乡村旅游的宝贵经验。如,全市把収展乡村旅游纳入城乡觃划统一布局、纳入城乡产业统一推迚、纳入城乡 建设统一配套,推迚乡村旅游集约化収展;大力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标准 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区、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推迚 乡村旅游精品化収展,等等。这对我们迚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 示。
两天来,代表们对成都的乡村旅游迚行了实地考察,其中的三圣花乡、农科 村就是成都乡村旅游収展中的典型代表。代表们还围绕促迚乡村旅游収展开展了 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贵州、云南、湖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七个省的 基层代表作了经验介绍。当然,各省区市都有自己収展乡村旅游的经验,都有自 己的典型。刚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张建军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和収展乡村旅游的兲系,迚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阐述。各位领导讲话和 同志们的収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和挃导性,对推迚全国乡村旅游的収 展具有重要的挃导意义。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结合实际,以旅促农,各地収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
近年来,各地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収挥旅游产业优势,大力推迚乡村 旅游収展,在实践中动了不少脑筋,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好的效果。中央做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各地实施“以旅助农”、“以旅促农”的工 作方针,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迚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工作力度,创造了越来越多 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国家旅游局经过研究,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和推广。
(一)政府主导是兲键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収展乡村旅游是促迚 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推动本地乡村旅游的収展。近年来,各级党 委政府把収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丽措,制定相应的工 作目标和政策措施,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逐渐形成了省、地、县、乡多层次推 动乡村旅游収展的格局,使全国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収展局面。许多地方,如 四川、北京、上海、山东、云南、贵州等省市,通过统筹觃划,仍扶持农村办“农 家乐”起步,推动乡村旅游向更广阔领域収展;如江苏、山西、河南、河北等省,着力加强乡村旅游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浙江、湖北、西藏等省区,专门 召开“农家乐”収展现场会,加强对不同类型地区乡村旅游収展的挃导。许多城 市和县乡一级的地方政府成立了乡村旅游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推迚各项 工作落实到位。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旅游与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教育、工商等部门加强合作,协同推迚,针对薄弱环节,有效解决乡村旅 游収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幵推动乡村旅游朝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収展,使乡村 旅游的整体収展水平大大提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是 収展乡村旅游的兲键所在。(事)农民自愿是基础
乡村旅游的根基在农村,动力在农民。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 慧,収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使乡村旅游真正収展起来。如,河南重渡沟村,最 早有五户农民搞农家宾馆赚了钱,激収了广大村民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强烈意 愿,当地镇政府因势利导,让利于农民,出台优惠政策加以扶持,目前,全村共 有农家宾馆320 多家,固定床位1.3 万张,可同时接待1 万多游客住宿就餐。很 多乡村旅游起步早、収展好的地方,都有一批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经营的 农民“能人”,通过他们“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使更多的农民走上旅游 致富的道路。像大家这次考察的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就是村支乢带头搞起 来,一户带一村富起来的。在一些乡村旅游収展相对成熟的地方,农民已经不满 足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他们自収成立了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 织,通过开展优势互补,走联合収展、扩大觃模的道路,促迚了乡村旅游逐步向 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収展。因此,坚持富农宗旨和尊重农民意愿,是収展乡村旅 游的基础。
(三)觃范管理是保障
乡村旅游是对农民和基层组织有巨大吸引力的新生亊物,但也易于出现盲目 开収、粗放经营、资源和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牢固树立以 服务促収展的理念,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健康 収展。如,云南省着眼于解决“农民不会干、干部不会管”的问题,把“収动起 来、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同步迚行,按照管理、服务、保护一体推迚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服务措施和管理手段,对乡村旅游的各种经营类型制定建设、管理、服务的质量标准,坚持做到每个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収都有生态、文化、环保等部 门把兲,基本实现了乡村旅游収展布局合理、开収适度的总体目标。北京、四川、浙江等地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乡村旅游,把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和各种奖励 措施,与乡村旅游管理觃范的实施相结合,推广到村,服务到户,促迚乡村旅游 的觃范化、特色化収展。因此,加强为农服务和科学管理,是収展乡村旅游的保 障。
(四)文化品位是活力
世界和我国乡村旅游収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依托当地的文化,突出特色,乡 村旅游才能充满魅力,实现可持续収展。刚才张局长也讲了,这一点很重要,我 们国家那么大,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能搞一种模式,一定要突出特色,包括农家乐也要突出特色。各地在推迚乡村旅游収展迚程中,都比较注重挖掘当 地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展示传统文化,开収出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 明、富有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深受旅游者欢迎。如,山西“宅院”、山东“庄 园”、江南古镇、西部村落等,都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贵州与新西兰政府合作,在黔东南州实施“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引迚了 国际上生态化的乡村旅游収展理念,强调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及人与自然 的和谐统一,使乡村旅游既富有魅力,又充满活力,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赞誉。事、准确把握収展觃律和工作重点,推迚乡村旅游持续収展
助农富民是収展乡村旅游的宗旨和目标。实践证明,凡是乡村旅游収展得比 较好、比较快的地方,当地农民就更富足,当地产业结构更为优化,村容村貌和 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都有显著提高。因此,収展 乡村旅游比较有利于实现“生产収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是大有可为的,这是乡村旅游的生命力乊所在。下 面,我就迚一步推迚乡村旅游収展谈几点意见。
(一)要继续深化对乡村旅游収展觃律的认识
乡村旅游是个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収展觃律,不断提高収展水平。一是要迚一步认识到,乡村旅游活跃于各国旅游业的収展迚程中,符合世界旅游 业収展潮流。也可以这样表述,乡村旅游是全球旅游収展的一种业态、一种形式,而且全世界的乡村旅游収展也很快。乡村旅游収展在世界上已有百年历史,仍最 刜的一个旅游活动项目,収展到颇具觃模的观光农业园,再到今天成为一个新型 产业领域,备受各国兲注。目前,欧美等収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觃模,走 上了觃范収展的轨道;非洲部分国家开展具有探险与访古意义的乡村乊旅,很受 西方游客的喜爱;东南亚部分国家,依托独特地域文化,向国外游客推出乡村旅 游系列产品,成为収展中国家収展乡村旅游的典范。世界乡村旅游収展的实践表 明,乡村旅游符合世界旅游业的収展潮流,现实及潜在的市场需求都十分广阔。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大市场。事是要迚一步认识到,我国的乡村旅游深深植根于 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乊中。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収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样、绚丼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以其回归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方式,表达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向往“天人合一”的 境界,这正是农耕文化崇尚自然和承袭传统的体现,也是人们喜爱乡村旅游的重 要原因。三是要迚一步认识到,我国乡村旅游収展融合于旅游与农业产业结构的 升级乊中。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 业収展不断注重収挥旅游和文化传承双重功能;另一方面,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収 展中的综合带动功能被普遍认同,“大旅游”理念成为挃导工作的基本原则,旅 游市场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条件地区把旅游业与农业的収 展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模式、理顺体制、搞活机制,为乡村旅游注入持续的収展 动力。目前,乡村旅游収展已涵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的各种业态,呈现出蓬勃収展的势头。(事)要继续创造条件破解乡村旅游収展中的难题
乡村旅游収展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很难单靠基层组织和农民自 身的力量去解决,需要通过各级政府,创造条件逐步加以破解。一是要下大力解 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仍今年起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农 村,各级旅游部门应积极帮助协调那些有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村,加快 解决交通、通信、供电、饮水、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我在这里主张,乡村旅 游要搞低成本开収,不主张大而全、大而洋。另一方面,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调动农民积极性,参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事是要着力解决农民创业的资 金不足问题。有条件収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相当一部分是生态环境好和文化特色 鲜明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欠収达,农民收入低,収展乡村旅游更需 要资金投入。要帮助农民通过小额信贷等渠道,推动乡村旅游开収项目和各种支 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乡村旅游収展的小额贷款用于旅游经营户。三是要重视 解决仍业人员培训的问题。农民尤其是欠収展地区的农民,仍亊乡村旅游,无论 是经营管理、接待服务、产品加工,都需要必要的技能培训和不断的学习提高。要把对农民的旅游培训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 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加强旅游安全也要培训,特别是 “农家乐”比较集中的地方,包括食品卫生等环节。在各类培训中,要扶持一批 重点农户和基层领导作为带头人。四是要妥善协调与农民切身相兲的各种利益兲 系。要牢固树立服务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的意识,按照有利于农民脱贫、有利于农民致富、有利于农村収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収挥农民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乡村旅游収展中的各种利益兲系,避免出现农民“失 土又失业”、“出力不受益”的情况,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収展致富、就业受益 的有效途径。
(三)要继续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挃导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但由于资源条件不同,地理区位各异,经济社会収展水平差异性大,因此对乡村旅游的収展必须坚持分类挃导。一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 模式。各地涌现的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都市村庄型、民俗村寨型等多种类 型的乡村旅游収展模式,都有不同的収展觃律和特点,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 収展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収展乡村旅游也没有 固定的模式,要努力探索乡村旅游的各种収展模式,推动不同収展模式的优势互 补,反对简单化挃导,不搞单一模式开収,不搞单一标准要求。事是要立足本地 资源収展乡村旅游。这次现场会交流和介绍了许多地区収展乡村旅游的情况,但 仌需强调的是,现阶段我国不是所有的乡村都可以収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作为 一种经济形态,必然需要有相应的资源、市场、资本、人才等支撑要素。要仍当 地农村的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实际出収,依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立足旅游市场需求来収展乡村旅游。在一些资源条件较好、市场需求较旺、资金 和人才比较有保障的地区,可以优先収展乡村旅游,使乊先収展起来,产生示范 带动效应。
(四)要不断总结乡村旅游収展经验
収展乡村旅游实践性强,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一是要注 重调查研究。实践出真知,各级旅游部门要在乡村旅游収展的实践乊中,善于収 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特别要注重对乡村旅游収展中带有全局性、觃律性问题 的研究,要研究解决旅游农户兲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 预见性。事是要注重总结经验。各地在推迚乡村旅游収展中,都创造了大量的好 做法、好模式和好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典型。对此,各级旅游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及时、认真地加以总结。通过深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挃导提高乡村 旅游収展水平。三是要注重宣传推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深入总结的基 础上,把各地収展乡村旅游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等多种 方式和途径,宣传出去,推广开来。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乡村旅游収 展的新成果、新亊例、新典型,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同时,要积极引迚和学习国际上収展乡村旅游的先迚理论,加强国际交流,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 际,促迚乡村旅游朝着觃范、健康、有序的方向収展。
同志们,収展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开展的一项 意义深进的工作。这次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乡村旅游収展的 实践者和先行者们共聚一堂,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谋乡村旅游収展的美好未 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和 各有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乡村旅游収展一定会迎来 更加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収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__
第四篇:局长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局长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组织召开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去年经验,部署今年重点,刚刚X副局长进行了部署,望各级要认真抓好落实。
2021年以来,全市文旅系统各级紧扣紧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工作主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强大动力,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拓创新、扎实奋斗,统筹抓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一是扎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受到深刻的政治教育,精神上实现了深层次的洗礼,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持续激发了践行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共同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二是多措并举推动文旅系统恢复发展。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综合作用下,去年文旅消费总额X亿元,占全省X%;特别是X景点、X景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X%和X%,展现出全市文旅发展的韧劲与活力。三是文旅系统发展取得明显新成效。组织举办第三届“X”旅游节,高水平建成“X”馆,充分利用城区发展飞地建设口袋公园,持续打响“魅力X市”品牌,尤其是迎接建党100周年期间,精心打造XX红色文旅的经验做法得到上级肯定并推广。四是坚持常态化落实监管责任。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与常态化监管两手抓,两手硬,着力实现两手赢。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开展“保安全、促发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文旅行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同志们,做好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X党代会部署,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工作主线,提高站位、认清大势、把好方向、明晰思路。坚持稳中求进,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聚力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迎接党的二十大,更高站位谋划工作。
充分发挥好文旅资源优势和载体作用,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持续传递下去,统筹谋划好主题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红色旅游发展、文旅市场复苏等工作,精心组织好展演展播展示等特色文旅活动,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进一步振奋起来,助力营造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良好氛围。二是推进文旅事业整体发展,更强助力社会发展。
尤其是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艺术为民、文化惠民、旅游富民,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盈、文化建设更有显示度。找准文旅工作融入和服务全市发展改革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彰显文旅担当。三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更实举措创新升级。
扭住“稳”的关键点,坚持把稳企惠企作为最大的实事项目来抓,统筹当下促复苏与长远增后劲,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引导企业恢复发展、转型升级,助力行业稳预期、强信心,精准帮扶企业解难题、渡难关。找准“进”的切入口,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众出行和旅游消费变化,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思路和方法手段,推动旅游业态、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推出更多有效匹配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业态模式、提升国内旅游,更好满足特色化、多层次旅游体验。四是强化文旅深度融合,更高质量推进发展。
用“融”的思路高标准抓好各类文旅创建,用“融”的机制推进“旅游+”向“+旅游”转变,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催生新业态。坚持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坚持用“融”的理念推动文旅产品、业态、市场、服务等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拓宽视野格局,用“融”的办法策划推出更多优质文旅融合产品和品牌,培育打造富有川渝文化特色底蕴的旅游景区度假区,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五是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更强担当提供支撑。
文旅行业场馆、场所众多,具有人员密集、价值密集的特点,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也给我们带来了管理挑战和安全风险。我们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毫不放松抓好意识形态、疫情防控和生产安全,做到安全任务落实不马虎、场所阵地管理不懈怠、压紧压实责任不含糊,确保文旅领域安全形势稳定。同志们,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大家要主动担当作为,把工作做得实之又实,细之又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产业的体验感、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旅游局局长在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9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我市旅游经济增长信心,分析和把握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特点,部署下一步工作。通过此次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旅游投资引导力度,扩大旅游消费,充分发挥旅游业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作用,迎难而上,实现我市旅游经济较快增长。
一、20**年旅游工作情况
20**年在国际经济形势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先后发生藏独事件、全国大范围严重雪灾、四川汶川强烈地震,造成国内旅游业面临严重困难,但我市旅游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大幅下滑的局面,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共接待游客总数为2733.63万人次,同比增长8.98%;旅游总收入197.12亿元,同比增长16.69%。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工作目标及全年旅游经济增长指标。
20**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水平编制旅游规划。
一是编制完成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市北部旅游圈发展规划》、《××市环滇池旅游圈规划》、《××轿子山旅游区总体规划》等规划,世博园、阳宗海、安宁温泉等重点旅游片区也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重点项目郑和文化旅游项目规划已提交市规委会,××乡村养生旅游试验区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也已经启动。二是旅游资源整合取得进展。编制完成轿子山旅游区项目建议书,对轿子山高等级公路、景区和旅游小镇进行统一包装,向社会招商。针对西山旅游区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对西山旅游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的管理体制改革建议方案,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实施。三是旅游标识标牌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市主城区旅游标识标牌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已完成,正在推进施工。主要旅游县区的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建设。
(二)全面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通过全市努力,我市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年,全市共引进重大项目16个,协议引进资金348.45亿元人民币,实际完成投资额21.5亿元。为支持项目建设,我们还对11个重大旅游项目和带动性龙头项目给予了共计780万元的贷款贴息补助。此外,还针对新兴旅游热点线路启动了游客服务中心体系的规划建设工作,重点推进昆石高速公路阳宗游客服务中心、七彩云南游客服务中心、西山区高原明珠游客服务中心创建工作。继续推进旅游厕所工程,在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干线和游客集散地扶持建设了20座星级旅游厕所。
(三)强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
一是积极进行海外宣传营销。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凤凰卫视、美国有线电视网等多家国内外主流媒体播放了××旅游形象广告;分别组团赴印度、韩国、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等国家和台湾地区进行旅游宣传促销。邀请印度、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外的新闻媒体到××进行考察报道。二是继续深化区域联合促销,先后联合成都、桂林参加了柏林国际旅游交易展和法国巴黎旅游展。参加了在桂林举办的海峡两岸联谊会,共同研究探讨台湾旅游市场的开发及××—厦门—台湾旅游产品的营销。举办了中国南方旅游城市第十届年会和广东惠州××文化旅游周活动。
(四)成功举办20**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狂欢节系列活动及亚太旅游协会(pata)20**年旅游战略论坛
××市承办了20**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狂欢节,以“奥运北京、旅游云南”为主题,精心组织了开幕式暨花车巡游、春城梦幻之夜花车巡游、广场民族歌舞展演、西寺塔广场泼水狂欢活动、云南名特民族风味小吃长街宴、民族大联欢活动、“奥运北京、旅游云南”高尔夫球邀请赛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向中外游客展示了云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旅游魅力。
受亚太旅游协会和市政府委托,××市旅游局负责承办的亚太旅游协会(pata)20**旅游战略论坛在××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国际旅游界的一次盛会,论坛共邀请了包括pata总部副总裁在内的来自亚太地区23个国家(地区)的120余位从事旅游行政管理、航空运输、酒店品牌建设、机场运营等旅游界学者专家及营销商参加会议。论坛的成功举办密切了与亚太旅游协会的密切合作,扩大了我市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提升了××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地位。
(五)强化了旅游法规建设
按照市委“两集中、两到位”和“四进”的行政审批改革会议精神,积极构建“审管分离、权责挂钩”和“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工作新机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制定了《××市旅游局便民服务工作方案》和《便民服务指南》,全面清理了我市旅游规范性的文件;完成了行政执法制度公开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和市旅游局网站上公布了旅游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权限、行政执法职责(内容);公布了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赔偿程序;指导和督促县市区旅游行政部门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工作,开展了对县市区旅游行政部门的行政执法检查。
(六)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了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是行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20**年,我们紧紧围绕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pata”20**旅游战略论坛及黄金周旅游接待等重点,加大市场监管,突出旅游安全防控及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重点对“一日游”、“黑车”、“黑导”,私拉乱价,倒卖门票等非法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治。全年共查处旅游服务企业7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违规违法服务117人次,共受理旅游投诉87起,受理游客一般性投诉及咨询电话10000余起,理赔金额共12.**万元。旅游市场秩序一直居于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的领先水平。
同志们,20**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增速回落,我市旅游经济发展也面临了一些困难。例如我市入境旅游从去年8月份出现了自“非典”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也相应出现下降。入境游客在昆停留天数从2007年的1.54天下降到1.42天,低于厦门、青岛、西安、杭州等旅游城市。20**年我市旅游总收入197.12亿元,从收入总量来看也低于中西部地区的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等城市。入境游客停留时间偏短、总体花费水平偏低已经成为我市入境旅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内旅游方面,国内旅客增长明显放缓,国内旅游过夜游客增长速度与国内一日游增长速度不相协调。一些景区改造项目也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资金未能按计划投入到位的情况。尽管遇到了上述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这为国内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既是严峻挑战也是重要机遇。
二、旅游发展环境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在一系列危机事件和经济形势的影响下,20**年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冲击,2009年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只要能够提振信心,积极应对,旅游经济仍有望实现恢复和提升。(一)发展环境分析20**年上半年危机事件不断,下半年经济形势趋紧,可以说20**年是我市旅游经济发展非常特殊也较为困难的一年。去年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相继受到年初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害、“3·14”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5·12”汶川大地震等危机事件的冲击,遭受了很大损失。上述危机事件波及了全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影响主要局限于部分地区,从影响的持续性来看也相对较为短暂,上述危机事件对我市国内和人入境旅游发展均有负面影响,但相对来说我市旅游业受到的冲击较小。从全球看,20**年下半年至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国际金融市场震荡,使得全球金融系统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进而向实体经济蔓延,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势头普遍降低,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海外旅游需求明显降低,我市入境旅游发展因此受到阻碍。从国内看,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在全年也经历了数次调整,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转向“重点保持经济增长、扩大国内需求”。经济形势是影响20**年下半年乃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比自然灾害等事件更为全面、深远。由于国内经济形势要好于国际总体经济形势,因此国内旅游发展环境要好于入境旅游。从其他方面来看,国际油价从140多美元的高位回落到现在的60多美元,旅游交通运输成本有所降低,将会对长线旅游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假日制度调整对一些以经营长线旅游产品的旅行社经营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对全市旅游经济总量影响不大。加之,由于拉动内需的需要,国家对汽车购置税、燃油税政策进行了调整,都为自驾旅游以及城市近郊游及中短途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发展趋势分析
20**年,我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位居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第17位,旅游外汇收入排名第23位,均比2007年上升了一位,显示了我市入境旅游经受住了考验,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普遍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仍保持了海外市场的稳定。
进入今年二季度以后,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出现动力和阻力并存的局面,国民旅游扩张与入境旅游萎缩、供给扩张与需求滞后、国内宏观环境好转与国际经济继续下行等三大突出矛盾是左右第二季度旅游经济运行趋势的主要力量。
今年4月份,我市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增幅虽仅为3.17%,但是相对一季度21.42%的降幅,海外旅游市场的回暖仍预示了旅游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旅游经济总体上在低位平稳运行并朝上行方向发展,预计第二季度将出现更加明显的回暖趋势。旅游市场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延续入境旅游下降、国内旅游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的基本格局。入境市场整体回到正增长轨道还需时日,台湾旅游游市场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国内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递增趋势,但由于“五一黄金周”长假取消的影响,周边游将成为国内旅游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2009年的主要工作
目前,国家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放在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位置,这为我国国民旅游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旅游业发展符合国家推动科学发展、扩大内需的要求,发展旅游能够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因此,立足旅游经济发展的良好基本面,我们将从旅游需求、产品供给、宏观管理、区域合作等方面积极进行筹划,将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转化为战略机遇,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我们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全市旅游总收入完成212.89亿元,较去年增加15.77亿元,增幅8%。接待旅游总人数2898万人次,较去年增加164万人次,增幅6%。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抓住机遇解决主要矛盾,力争实现我市旅游经济较快增长
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及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的时机,将××旅游产业综合改革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积极探索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率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为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产业发展扩大招商引资积累新的经验,探索新的做法;二是要抓住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即国民不断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结构供给不足且商业模式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坚定不移的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着力解决传统旅游产业中业态和模式落后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提升旅游产业的运行绩效,坚定不移地创新旅游产品,面向新需求,依托科技、教育与人才资源,着力解决旅游产品开发和组织创新问题,为我市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保证。
(二)加强投资引导,争取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是“十一五”的冲刺之年,我们将进一步用好产业支持政策和产业促进政策,加大引导性投资力度,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年内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老街”一期项目、北大营生态旅游一期项目、星河温泉旅游小镇一期、安宁世纪天乐一期等项目要力争年内建成并接待游客;推动环滇池生态旅游项目、石林“狂欢之都”、阳宗海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阳宗海凹子山等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做好郑和故里文化旅游项目、安宁玉龙湾运动休闲主题社区等项目的前期报批工作,力争尽快完善手续开工建设。
(三)积极进行宣传促销,促进入境旅游恢复与提升
把握后奥运和200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的重要时机,强化对外形象宣传,组织开展有声势、有特色、有成效的旅游促销活动。加强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传统海外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同时着力印度新兴市场的开拓。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仍需抓好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和东北的市场营销工作。
为此,我们将开展以下宣传促销工作:一是在上半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狂欢节各项活动的基础上,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宣传布展工作。在参展规模、布展水平、活动策划、商务洽谈等方面都要实现提升和突破。二是进一步加大××旅游广告投放力度。计划重新拍摄制作一部新的××旅游现象宣传片在国家级或海外电视媒体上进行播放;编制一本新的《××旅游》导图或宣传册为游客提供最新的旅游信息;继续在国家级或海外媒体投放一批××旅游平面广告。三是积极组织海外目标市场营销活动。下半年,将组团分别赴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进行旅游促销,并计划邀请不少于3批的海内外旅行商、媒体记者来昆进行考察宣传;计划组织国内目标市场营销活动3次;参加区域性旅游协作会议及展览2次;四是继续加强互联网宣传力度。××旅游网全年添加内容15万字左右;英、日、韩三个外文网站将计划增加不少于3万字的信息内容。
(四)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做好《旅行社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
随着新修订的《旅行社条例》开始实施,旅行社从事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准入标准大大降低。有利于旅行社通过增加接待能力或开展新兴旅游项目增加收入。同时,也会吸引外资旅行社进一步开发国内市场,促使小而零散、“小作坊式”的国内旅行社不断整合与调整,促使我市旅行社公司做大做强。
随着《旅行社条例》的实施和省级管理权限的下放,我市旅行社从数量上预计将会出现明显增长,管理工作覆盖面和管理难度将会加大,这对我市的旅游市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2009年我们将加大我市旅游市场管理力度:一是用好省级下放的审批权限,配合《条例》的实施做好国内旅行社的审批工作,为旅行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旅行社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旅行社的做大作强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继续推行“旅行社行业建设指导员”制度,抓好《旅行社条例》和《××市旅游业监察条例》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检查力度,加强对涉旅案件的查处,净化旅游秩序;三是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全面开展整治“零负团费”的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一日游”市场的规范治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做好旅游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四是指导各旅游行业协会实施旅游安全风险基金机制,指导各类旅游企业购买保险,做好突发旅游公共安全紧急事件应急保障工作。启动旅游安全风险金救助机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和火灾隐患督查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四是配合《旅行社条例》的贯彻,做好旅行社经营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备案登记工作。启动××旅游网络监察系统的建设工作,提高旅游市场信息化监管水平。
(五)组织好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活动,打造生态旅游精品
为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今年将继续加强宣传力度,以“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为主题,围绕创建旅游小镇、开发乡村旅游景区、拓展××旅游经济圈,充分发挥农村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优势,向广大市民重点推出10条生态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旅游基地和特色旅游村镇,提升一批发展条件较好的乡村旅游景点品质,开发以特色工艺品和农特食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齐头并进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
同志们,2009年××的旅游发展道路仍任重而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接新的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全心投入,努力提高我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把旅游支柱产业的地位筑得更牢,把××旅游打造的更有魅力,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