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残疾人示范市工作情况的汇报报告
关于创建残疾人示范市相关工作的汇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1年12月16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委创建残疾人示范市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依据《****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委承担的残疾人工作主要有无障碍设施建设和廉租住房保障。围绕这两项工作任务,我委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自创建残疾人示范市以来,我委认真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范了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标准,加强和指导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维护;制定《****市廉租房实物配租房源管理实施细则》中把“家庭成员中有重大疾病救助对象”、“家庭成员中有四级以上残疾人员”纳入优先保障范围,符合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残疾人员家庭优先享受廉租住房保障,优先选择适合楼层,共户残疾人员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同时,倡导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服务。委属各窗口单位在各服务窗口都设臵了残疾人优先窗口,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加班加点服务”、“假日服务”等多样化特色服务,开展对灾区、贫困区、福利机构助残扶残慰问,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着重就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从2001年开始逐步实施,经过十年的时间,我市主次干道已基本建成无障碍设施。一是城市主次干道无障碍设施在道路改造整治建设中同步建设。2001年由建设部、民政部和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推广实施无障碍设施后,原市建委十分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当年及随后几年的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整治中,同时规划设计安排无障碍设施建设。我市的主要道路长江路、铜都大道、铜官大道、井湖路、义安大道、石城大道、北京东路、学院路、湖东路、滨湖路、围合片、金山路等主次干道全部完成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设施总长占道路总长的86.4%。二是在城市次支道路改造过程中增设无障碍设施。我委在加强城市主次干道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与市民生活更密切的次支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进行次支道路维修整治中,安排了无障碍设施的新增。近年来,逐步完成爱国路、杨小路、利民路、康复路、四中路、官塘路、官塘一路等次支道路无障碍设施的增设。累计完成无障碍设施增设17.9 km,占道路总长的2.4%。截至目前,城市主次干道31条(不含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长度72.83km,已建立无障碍设施的道路31条,并配套建设相应无障碍设施入口。目前,市区市政主次干道道路总条数28条,总长度77.98km,已建立无障碍道路28条,已建立无障碍设施长度106.85km,并配套建设相应无障碍设施入口859个。
二、主要做法
—2—
(一)领导重视,把残疾人相关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规划进行落实。随着****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委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相关工作摆上了委党组的议事日程,将残疾人相关工作纳入年初工作计划,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二是下发文件对承担的主要创建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落实。将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列入本委的投资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落实。
(二)融入大局,把无障碍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我委牵头,成立了由市规划局、行政执法局、重点局和各区政府为成员的****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我委主要负责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内容,负责管辖的道路、地下通道、公共建筑等的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对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和验收。根据这一职责,我委立即进行了再分解落实,由市建工局在进行市政、建筑施工图审查和工程验收时,负责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图纸审查和工程竣工验收内容。市政处负责对管理的城市道路、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进行无障碍改造。并要求各成员单位在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中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纳入城市建设计划进行实施。这一系列规定和计划的出台,从宏观上比较系统地把无障碍建设内容纳入了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有效地营造良好的无障碍环境提供了条件。
—3—
(三)狠抓源头,认真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坚持从源头抓起,我委注重在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各环节加大执行《规范》的力度,在施工图设计审查时严格按照《规范》把关,保证施工图审查质量。同时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做到不符合无障碍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不按无障碍要求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工程竣工验收,对拒不执行《规范》的,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目前,新建小区普遍实现了无障碍设计,对老旧小区的整治也按照规范添加了盲道,新建城市道路也都严格按照无障碍规范的要求进行前期设计和施工。
(四)查摆问题,采取措施加强整改
按照市创建文明城市和残疾人示范市的要求,在进行人行道整治的基础上,又组织人员同市残联工作人员一起对市区主要干道的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将发现问题的路段的具体位臵进行归类,从城维费中寄出资金,安排施工单位进行逐段整治。同时负责对历史上已建的公园、广场、游园公厕无无障碍设施的进行改造,负责对管护的长江路、义安大道、石城大道、铜都大道、铜官大道、金山中路局部未完成的无障碍设施的规范、完善、整治工作。完成了管护的广场、公园、游园内的公厕的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工作。
(五)以人为本,下大气力抓好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
随着城市社区的建设,社区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在社区中滞留最多、依赖程度最高的 —4—
是残疾人和老年人,他们是无障碍设施的主要需求对象。加强社区无障碍工作,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08年以来,我委牵头承担了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在社区改造整治过程中,均能从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把关,确保社区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社区无障碍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生活环境,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的活动和出行,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近些年来,我委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创建残疾人示范市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建设无障碍环境的认识还不到位。一部分人还不大了解什么是无障碍,还有一部分人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无障碍设施设计和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强调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未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到位。二是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不系统。有些无障碍设施没有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另外次支道路都是老路,缺少无障碍设施。三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盲道破损和被占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四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意识,努力实现思想的无障碍。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在认真贯彻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优先保障残疾人保障对象,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在此基础上,着力抓好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5—
一是加快立法步伐,完善规范和标准。认真总结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充实立法内容,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条例》制定工作,使之成为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同时,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制定规范和标准。
二是加快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建设。根据****市整体规划,本着布局合理、突出重点、方便实用、保障出行、规范系统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无障碍建设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确保有计划地推进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
三是继续大力推动现有设施的无障碍改造。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抓好阶段性改造任务的完成。特别是抓好新火车站和商场、医院、旅游景点等重点行业服务设施的无障碍改造。
四是进一步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工作。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法规和国外文明、进步的先进理念,普及无障碍常识,消除思想障碍,澄清模糊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6—
第二篇:创建市示范图书馆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市示范图书馆工作汇报材料
一.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将更多依赖于高新科技,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中的含量越来越高。我们已充分认
识到: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是提高教学质量,创立学校教育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高效率开展工作,确保“示范校”的示范作用的重要保证。
自xx年五月接到市电教站《创建xx市第二批示范性图书馆通知》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创建市示范性图书馆的工作,两次组织校行政会议,多次组织各处室负责人及图书馆有关人员会议,专门研究此项工作,作出了加大、加快我校图书
馆建设力度,争创市示范性图书馆的决议,并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科研主任具体负责,图书馆管理人员
全员参予的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二.对照条例,自检自查,找出不足,逐条整改
我们认真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学习《创建条例》,对照我校的图书馆的实际,逐条自查,制定出了《xx中学创建示范性图书馆整
改方案》与《重点整改意见》。
1.分析图书馆工作现状:
①图书馆(室)场地不足;
②设备陈旧、配套不全;
③流通纸质图书缺口较大;
④制度不全,管理欠规范;
⑤图书活动开展不正常,图书信息价值作用没能发挥(图书管理岗位被视为疗养岗位)。
2.确定整改细则、重点:
①逐条对比分析,制定出整改细则(见方案),依照执行;
②宏观调控,实施七方面重点、难点攻关:馆(室)要配套,达齐全;设备要更新,达先进;图书量要增加,达“标准”;环
境要美化,达温馨;制度要健全,管理规范化;管理人员配备要年青与专业化;图书信息资源利用要实效化。
三.参观学习,借鉴经验
为了搞好我校的创建工作,在电教站xx站长及xx老师和xx老师的推荐下,我校组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走出去,到我市第一
批示范性图书馆学校(xx中学、xx中、xx中、xx小学等)去学习取经,使之拓宽了视野,明确了要求,增加了创建工作的信心。
四.全校动员,各处室配合,全力落实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一确定,紧接着创建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及时间表和路线图、整改项目与预算报告相继出台,并确定由科研处具体组
织实施,各处室及全校师生全力协助,学校决定在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创
建工作历时7个月,除图书馆管理人员加班加点外,另有约60名教师(人次),14个班级(20次)直接参与了“示范图书馆”的创建工作,总计投入资金90万元(其中电教站下拨图书49万元)。
五.“整改”工作扎实,“创建”成效显著
1.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管理体制
我校图书馆原有的规章制度零散不全,在市电教站有关人员的指导下,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与研究,确定了我校
图书管理体系,完善和健全了我校图书管理各种规章制度,并按要求上墙,且严格遵照执行。
2.充实和调整管理人员,使之年青化与专业化
① 在电教站的指导和建议下,我校外聘了一位图书管理专业行家俸建芳老师指导我校图书馆工作;②调整了学校图书管理人
员;③另配备了两位实习教师协助工作。较好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3.增加图书量
①由学校选派处室中层领导,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在学校藏书库多年闲置的的几万册旧书中,挑选了近2万多册图书充实
流通书库,目前整理、清洁修旧、贴签、盖章、分类、录入工作已近尾声。
②市电教站调拨的两批图书,第一批(7月份)、第二批(九月底)共十万多元的图书已全部分类、编目上架;由友好单位捐
赠的三千元图书也已全部分类,编目上架;学校现购的三十万元纸质图书的录入工作已基本完成,我校的纸质图书的流通量已
由创建前的1.7万册增加到近6万册,并实现了网上查询;纸质藏书总量由原来的10万册增加到12.5万册,生均藏书量达71册。
③电教站下拔的2万册电子图书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并在校园网上开通使用,加上我校02年安装的《中文在线》电子图书2万
册,现已拥有了4万册电子图书。
4.规范了图书、期刊分类与排架
我校借书室、阅览室、藏书室的图书与期刊的分类、排架原来不够规范,这段时间我们组织人员将借书室、阅览室、藏书室所
有的图书与现刊均按照《中国少儿法》和《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全部进行了分类,并重新整理,打印,粘贴标签,然后上架。
5.抓好“五室”建设,美化图书环境
①重建专用学生电子阅览室 原有的电子阅览室因电脑老化而关闭了几年,近年来,我们是用学生机房替代电子阅览室的。我们组织人员进行搬迁维修重装,安装了60台电脑,60座位,面积120m2,于2008年9月投入使用。
②重建教职工阅览室 原来的教职工阅览室被学校教学用房占去,近年来师生只能合用一间阅览室。学校组织人员进行搬迁维
修与装饰,又恢复了教职工专用阅览室,并配置了四台电脑,摆放了4张长方桌,36张阅览椅子,面积94m2,有关资料均重新
整理入柜,于2008年9月对教职工开放。
③将原来的学生阅览室扩宽、增位 我们组织人手把原来存放过刊的地方腾出来,把过刊挪到五楼藏书室,再增三张长方桌,座位由112座增加到160座,面积316m2。
④增设两间藏书室,维修装饰好借书室 学校在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了两间共188cm2房间作藏书室,使我校藏书室达
到了三间,并对几间藏书室和借书室进行了必要的维修与整理。
⑤做好添新换旧工作 借书室、学生阅览室内各增加宣传栏一个,更换了3台旧电脑、购置了新的过塑机、装订机、电风扇等,定做了七张阅览大方桌,54张阅览椅及借书室代书板60块等一些必须物件。
⑤美化图书馆(室)环境 按规定制作了馆(室)简介,规定、制度、名言书画,添置了鲜绿花草等装饰物,并投入2万元对室
内及楼道进行了必要的布置装饰。
6.重视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实践工作
自“示范性图书馆”创建工作起动以来,我校有关领导及图书管理人员都在自觉学习《创建条例》,认真研究与实践《创建条
例》,下决心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切实抓好学校的图书管理建设工作。目前,我校的图书建设与管理已基本走上了正轨,“创建
”工作初见成效:①图书管理人员能主动配合、协作学校、各班及各学科教师开展各种读书与征文活动,且成绩显著;②能有
计划有成效地开展图书知识讲座、新书介绍、好书推荐、优秀读物宣传及书评活动;③能做到及时且有针对性选编有关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料与目录供师生备用;④不断完善了图书活动项目,改善了管理服务态度,提高了图书管理水平与质量。较充
分和有效地发挥了我校图书资源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等等。
五.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与业务工作能力需待进一步培训、研修和提高。
2.我馆“创建”前有藏书量有十万多册,现已增加到12、5万册,生均藏书量大,但流通图书量不够,虽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内流通量由1、7万册增至以近6万册,但离“标准”还有差距。为此,我校已做了计划,今后每年新购买1~1、5万册纸质图书,尽快实现纸质图书流通量达标。
3.我校现有电子图书4万册,我们准备尽快充实1~2万册,以达到“标准”。
4.图书排架陈旧,急需更换,已做好预算,上报电教站,请求从速购置调拔。
5.目前图书的借阅流通量不够,主要原因是原有的流通图书量少,且新图书更新不够,还有如宣传力度不大、图书活动开展
不正常和图书管理与服务质量不高等等问题。今后,要想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6.急需加强图书资源充分和有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等工作的力度,以充分发挥图书信息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中的有效作
用。
我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市电教站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指导,对此,我校非常感谢。今后,我们将扎扎实实做好图
书建设和图书管理工作,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切实有效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教育发展服务,真正发挥好“示范”校在图书信息建设与利用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三篇: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街道办事处工作汇报专题
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街道办事
处工作汇报
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街道办事处工作汇报2007-02-18 09:42:10
红旗街街道办事处位于xx市红旗街120号。南至川口桥,北到陕煤建司俱乐部,东临漆水河畔,西靠王益乡十里铺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四个社区居委会(川口、红旗、育才、翠溪},七个家属委员会,驻区单位107家,人口总数51200人。有残疾人587人
几年来,街道党委、办事处按照创建全国残疾人示范区的要求,不断探索残疾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在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建设、生活保障、康复服务,劳动就业、素质教育、阵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为残疾人平等参与
社会创造良好内外部环境,推进了街道残疾人工作的发展。
一、重视残疾人工作,优化创建工作组织网络
多年来,街道党委、办事处始终重视残疾人工作,认为残疾人事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义不容辞地做好这项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1、摆上位置,定期研究。街道党委、办事处始终把残疾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街残联定期开会研究解决创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管理上形成街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两个层面。街残联负总责,具体指导,责任到社区,任务到人,做到工作有布置,任务有落实,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评比,扎扎实实干到位。
2、健全组织,形成网络。为残疾人服务必须有组织、有队伍。在组织建设上,我们不断完善组织网络。即:街残联、社区居委会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社区残疾人协会。在队伍建设上,建立一支特别能工作的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队伍。即:街残联有专职干部、残疾人专职联络员、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和残疾人联络员。形成了我街办上下贯通,运行灵活完整的组织网络,为残疾人工作全方位,高标准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规范管理、建立制度。残疾人工作要有章可循,要有良好的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来保证。我街办制订了四项制度保证残疾人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目标责任制度,把残疾人工作纳入街、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目标,定人、定岗、定要求。二是定期分析制度,明确残疾人事无小事,只要出现问题及时研究、协调,在组织上物质上给予支持和保证。三是突发事件访视制度,凡是残疾人遇到突发事件、突发疾病和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的“三访”制度,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四是检查评比制度,每年我们结合半年和年终检查,对残疾人工作进行
综合评比,有效地保证残疾人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重视残疾人工作,优化创建工作资源环境
残联工作是街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区政府的要求,我们坚持将残疾人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资源共享。着力推进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1、投入资金、建立阵地。残疾人生活在社区,社区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2002年,我们在红旗和翠溪两个社区投资十万元,建立了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文体活动站,购置了健身器械和为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器械,使社区居民和残疾人就地就近得到锻炼。2005年,在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我们将创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融入社区建设中,以此为契机,在川口社区依托“星光计划”工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起了川口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形成了街残联办公室、残疾人服务站、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残疾人康复站合一站式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模式。经过一年来的努力,现在我街道残联的“一办四站”充分发挥其职能,让残疾人找到了“家”的感觉。
2、融入社区,参政议事。残疾人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今年,在社区班子换届改选中,我们积极推荐优秀残疾人进入社区居委会班子,经过民主选举在新一届社区居委会班子中有了残疾人,我街有24名残疾人进入社区议事委员会,有15名残疾人当选为社区成员代表,12名残疾人担任了中心户长。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战役中,有35名残疾人参加了消毒小分队,有101名残疾人参加了社区治安巡逻,清脏护绿。残疾人工作融入了社区,使残疾人参政议事能力得到提高和有效的发挥。
3、创造环境,整合资源。开掘培植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载体,营造为残疾人服务的环境,是街办事处在创建工
作中的一个重点。首先街办事处积极开发驻地区单位把为残疾人办的事做实,建立残疾人连心服务卡热线电话,第一时间段无偿或低偿为残疾人维修破损房屋;地税、工商、武警部队与残疾人结对子,开展帮扶。其次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环境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组织残疾人开展“携手共创美好生活,新世纪的强人你好”活动,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得到增强,积极参加到社区建设中来。
三、为残健共奔小康,优化创建工作服务平台
残疾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意义的小康。多年来,街道党委、办事处,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为残疾人共奔小康铺路搭桥。
1、注入扶贫基金,开展救助。每年街办事处都要拿出3万元资金,注入街道扶贫基金,对残疾人急需解决的困难给与帮助,每年固定为特困残疾人提
供生活扶助。仅2004年我们就对28户残疾人进行了夏季慰问、冬季救济慰问和扶助,累计金额达2万余元。
2、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我街道将无业和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先后为127名特困残疾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96户残疾人办理了解困卡,做到应保尽保。另外,我街还与29个志愿者团体单位,248名志愿者开展“一助一”、“二助一”活动,结对帮扶48人。使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3、千方百计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是一个特别困难的群体,由于功能缺陷,他们的就业机会较少,残疾人就业就成为街道和社区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去年,我们在社区安排了35名残疾人从事治安保卫、废品回收、自行车修理等公益性岗位。他们的劳动得到社区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广开残疾人就业之路,起到了安置一人、解救一家、影响一片的效果。
4、实施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不公正的伤害。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街办事处聘请一名专业律师,义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坚持每月一天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援助,使残疾人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127名残疾人发放了法律援助卡,解决了涉及残疾人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继承收养等问题。社区残疾人在看车时,居民因个人对自行车管理不善而丢失,并要求残疾人赔偿,在街残联与和法律部门共同协调下,维护了残疾人的利益。
在创建全国残疾人示范区的工作中,作为街办事处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使残疾人得到了实惠,推动了我街道残疾人工作不断发展。但距离创建工作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以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街道为契机,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努力开创残疾人工作
新局面,团结带领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第四篇: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
工作汇报材料
街道办事处地处南川区中心地带,下辖 12村(居)委,人口45851 人,面积 76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残疾人2313名,残疾人比例 5 %,其中视力残疾 395名、听力残疾286名、言语残疾 192 名、肢体残疾839 名、精神残疾 321 名、智力残疾172 名、多重残疾 108 名。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任务较重。自市区两级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活动以来,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情况下,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坚持以“整合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不等不靠,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狠抓各项服务工作的落实,切实加强辖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软硬件与建设,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工作开始后,西城街道办事处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结合辖区实际,把创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研究制定下发了《西城街道办关于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与各部门职责分工,细化创建目标,完善康复示范区组织工作体系,成立了街道办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领导
小组,对创建工作实施强有力的全方位领导。
二、宣传措施到位,创建工作营造舆论氛围。
充分借助辖区政治氛围浓厚的优势,利用板报、橱窗、海报,张贴挂图、举办康复知识讲座、进行业务培训、发放康复科普读物、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人人关心残疾人,人人爱护残疾人”和“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主题活动,引导辖区群众正确认识开展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帮助各级服务人员明确指导思想、端正工作态度、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地做好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以开展创建活动为契机,提高标准、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效果,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通过广泛宣传,使残疾人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认识到这项活动将给自己康复带来福音,动员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创建工作,激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使辖区群众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群体、关心残疾人的康复,吸收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整个辖区营造了热心助残、爱心扶残的浓厚氛围。
三、整合资源,按要求建成残疾人社区康复站。
针对辖区的实际情况,依据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标准,我们在多次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全面完善了康复设施。残疾人活动室承担转介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积极关心精神、视力、智力、听力、言语等残疾人,鼓励残
疾人参与社区康复活动。
四、建章立制,实施社区康复工作规范化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康复站的服务功能,街道办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实行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之有章可循。
今后我们将在南川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认真抓好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不断查漏补缺,扬和长补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标准,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街道办事处残联
第五篇:创建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工作汇报
构筑终身教育网络
推进美丽古镇建设
——肥东县长临河镇创建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工作汇报
古镇介绍 长临河镇源于三国赤乌年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据考证,因青阳山北麓之水经长宁寺源源不断流入巢湖,久之形成长宁河。地因河得名,又因濒临巢湖,遂更名为长临河。
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县最南端,濒邻巢湖,接壤滨湖,镇域面积100平方公里,辖 6 个社区,14 个村,人口 5.2 万人。境内有合福高铁长临河站,环巢湖大道、店忠路、规划中的方兴大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拥有 19.8km 巢湖岸线,四顶山、茶壶山、白马山、青阳山、羊羚山等自然资源丰富;长临河古街吴氏旧居、六家畈古民居、振湖塔、长宁寺、朝霞寺等历史遗迹与人文景点星罗棋布,是安徽省第一个侨乡。
近年来我镇围绕建设“环湖首镇,生态慢城,文创高地”的目标,紧抓环巢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省市规划建设环巢湖科创走廊两区建设的契机,以“生态为纲、旅游为擎、文化为魂”为规划引领,走可持续、差异化、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都市生态独具魅力的文旅特色乡镇。几年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美丽村镇与安居工程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镇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逐年提升,先后获批“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华侨国际
文化交流基地”、“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乡镇”、“长临老街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安徽十佳宜业宜居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森林乡镇”。
伴随着长黄路科创走廊项目、皖新十八联圩都市田园文创综合体、文一白马山篮球公园(运动小镇)、六家畈古镇(基金小镇)、等项目的启动与建设,未来的长临河镇必将发展成为巢湖岸边在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旅游名镇、文化重镇。
现就社区教育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规范运行机制,提升社教质量。
社区教育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必须落实到社区的每个层面。我们按照“全面发动、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逐步推进”的工作方针,以镇社区学习中心为龙头,完善了社区学校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社区教育。
根据工作目标,我镇建立了以镇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长临河社区学习中心领导小组”。社区学习中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长临河社区教育规划》和长临河镇《社区教育工作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社区学习中心所在的学校校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长临河社区学习中心。
二、加大投入,健全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
为确保社区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政府始终坚持教育发展优先,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并强化载体建设,逐步改善了办学条件。近几年,我镇社区学习中心依托中心学校少年宫资源,基础建设得到了
较大的改善。社区学习中心建有电脑室、图书阅览室、民乐室、非遗活动室等场所,是一所集党员教育、成人教育、现代农民教育、社区居民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基地;各社区学校也结合自身发展逐步完善了农家书屋、棋牌室、休闲室、健身室(所)等设施建设。
三、注重优化、共建服务平台,完善社教网络。
1、努力提升社区教育基础能力。我们在工作中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完善镇、村两级社区学习网络。
2、着力构筑资源共享平台。全镇拥有中小学 6 所,幼儿园 2 所,拥有健身房、社区广场、娱乐场所、青少年德育基地等社区教育资源共 30 多处,向社区居民的开放率达到 100%。社区学习中心的电脑室、舞蹈室、图书室、书法室等场所均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政府与学区中心学校、幼儿园分别制定了活动场所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协议,学校的图书室、微机室、体育场馆等设施也向社区居民定期开放。镇社区学习中心、农经办、旅游办、扶贫办与用工单位相互配合,为农民工提供各种培训。部门间的相互协作,促进了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教育资源最优化。
四、注重管理,健全各项制度,提高队伍水平。
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教育工作制度:(1)社区教育例会制度。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商讨社区教育工作大事。(2)共同参与制度。由社区学习中心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共同研究
社区教育的重大问题,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3)调研制度。深入社区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做好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帮助基层组织解决具体问题。(4)领导考核制度。结合村居评估中社区学校建设要求,进行检查、评估,量化考核,并纳入社区工作考核之中。(5)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表彰社区教育活动开展较好,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近年来,我镇逐步形成了一支专职与兼职并举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社区教育中心有计划地组织专、兼教师开展各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和管理能力。多年来,还培育了一支由党员、公务员、青少年、教师、务工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组成的 100 余人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分别活跃在全镇各社区教育活动中,满足了社区教育学习活动的需要。
五、注重实效、健全培训功能,优化服务职能。
全镇全年各级各类培训达80余期,年培训总量在10000人次以上,占常住人口的 20%以上;0-3 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接受教育的比例达 50%以上;返乡农民工培训率在 60%以上;劳动就业人口的培训率在 50%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外来流动人口人员接受教育的比例分别达到 60%;逐步实现了社区居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目标。
1、职业技能教育。(1)开设计算机初、中级培训班,全年培训总量达 1000 人次。(2)开设种植、养殖、电焊、缝纫等培训,全年参培人员达 560 人次。
2、弱势群体教育。(1)针对土地流转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就业需要,由成教中心校、乡劳动保障所和企业合作,共举办了电脑、服装加工等 8 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数在 436 人,培训合格率在 90%以上,就业率达到了 95%。(2)针对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我们切实抓好老年教育基地建设。定期组织人员到敬老院为老年人开讲座,搞演出,组织老年人参加适宜的娱乐活动。努力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3、学生校外德育教育。社区协同学校在青少年中开展维权、自护、科普、环保、网络等知识讲座;开展艺术、书法绘画、道德规范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普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安排的各项环保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内残疾人家庭、孤寡老人服务,献爱心。社区教育中心专门为青少年举办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类培训。
4、新型农民教育。组织开展“农民—居民—文明市民”的教育是我镇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1)加强法制教育,充分利用现有中国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和纪念日,如“3.15”消费者权益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加强文明教育,积极开展居民文明礼仪培训班,倡导文明新风。
5、广场舞—中老年健身的乐园,从 2014 年 9 月开办至今,我镇由无人参与到近千人参与,由没有场地到十来个场地,每年一次的广场舞交流联谊活动精彩纷呈。今年元月份长临河镇首届广场舞年会在高铁站广场举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广场舞已经成为社区教育的一道
靓丽风景线,切实提高中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融洽了邻里关系,推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6、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
在社区教育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镇特点、并以争创文明、建设和谐社区为切入点的社区教育实施途径,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是因地制宜、上下联动,加强与本镇社区、学校、企业的区间共建、社校共建、社企共建,依托镇社区学习中心、综治办、团委、农办、旅游办等部门的资源,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富有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二是整合教育资源、强化载体功能。发挥社区的教育优势,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整合各活动团体功能,提升居民的整体素质,推动精品社区、和谐社区建设。三是丰富活动内容、贴近群众生活。以小区群众文化教育为载体,全面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六、注重个性,传承乡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
立足古镇非遗文化积淀深厚的特点,积极开展乡土文化的传承教育。1、积极推进非遗课程进课堂,2015 年初学区中心学校就把省市级非遗牛门洪拳、牛氏剪纸引进课堂,在普及的基础上开展社团培训;2、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课题论证,并积极申报市级教科研课题,开发牛氏剪纸、牛门洪拳校本教材,推进地方非遗的传承发展;3、积极开展非遗社团活动,一批爱好非遗文化的青少年、社区群众、公务人员活跃在非遗文化传承的舞台上;4、依托社区学习中心,利用学校艺术节、体育节等校园节日的舞台,结合乡村传统节日开展非遗展
演活动,武狮、舞龙、太极拳、太极剑、加大了非遗的影响力,营造出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以上是我镇关于社区教育创建工作的汇报,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社区教育还属于起步阶段,我们将以这次创建为新的发展契机,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终身教育网络,不断优化社区教育,推进美丽古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