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青年节的作文:五四运动之外交背景
关于青年节的作文:五四运动之外交背景
清末以来,列强环伺中国。然而中国太大,谁也不能一口吞下,谁都想吞,彼此争斗,反而使中国形式上的主权得到保全。不过,这个积弱而透着腐败气息的国家,终于免不了遍体鳞伤,周身皆是啮痕: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租界里的外国统治者还对租界内的中国居民享有实际上的司法管辖权,中国的内外政策常常受到外国公使、顾问、驻军司令等等的掣肘,这就是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中国。
五四运动中的山东问题始于1897年,当年11月德国借口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攻占胶州湾。1898年3月,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确立了对胶州湾及附属岛屿的占领。1899年德皇下令将胶澳租界地的新市区定名为青岛,只准许欧洲人居住。1904年胶济铁路由青岛修至济南,山东从此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1914年一战爆发,8月15日,日本对德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给日本接收。11月7日,青岛德军向日军投降。
1915年中日谈判“二十一条”,5月7日,日本政府下达最后通牒。5月9日,为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袁世凯命令中方谈判代表承认日本的要求(包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这就是“五七”国耻日的由来。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从而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宗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实为扩充段个人的势力)。日本的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如下: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这样就以条约形式确认了日本驻军青岛和济南。
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这实际上是确认日本对该铁路的无限期占领。
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的,便是后来被北京学生痛殴的驻日公使章宗祥。这样,在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的情形下,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被收回,这一权益反而被日本扩大了。并且这一换文,成为后来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时提出了关于战后国际秩序的“十四点”。第一点便是反对秘密条约。这一条文虽隐含美国以后起强国欲打破旧的势力格局的意图,但在当时中国国民对国际社会的权威性支持的期
盼之下,自然是如天音震雷一般,广为传布,而“威大总统”自然成了中国人崇敬的国际伟人。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到美国驻华使馆前时,亦有人高喊:“威大总统万岁!”
由于有了威尔逊的“十四点”,对于1919年1月18日正式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公众本来寄予的期望是非常大的。中国代表团最初向和会提出了七项要求:1?废除势力范围;2?撤走外国军队、巡警;3?撤销外国邮局及电报机关;4?撤销领事裁判权;5?归还租借地;6?归还租界;7?关税自主。中国代表团还提出废除1915年中日签订的“二十一条”。上海《民国日报》1919年1月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积弱的中国可以“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中国将“与英法美并驾齐驱”。不料,事实与愿望恰恰相反,公理并没有在巴黎战胜强权,威大总统也没有在和会上为中国的利益而力挽狂澜。
1919年4月22日,和会召开大会,威尔逊表示无能为力,并质问中国何以于1918年“欣然同意”与日本就山东问题的换文。经过数月讨论,中国在和会上一无所获。4月30日,和会最终决定,依照战争期间日本与英、法、意达成的秘密协议,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移交给日本。
第二篇:关于青年节的作文:五四运动的感想
关于青年节的作文:五四运动的感想
五四运动至今七十年了,台湾岛外的朋友,希望我谈谈五四。做为以思想家、历史家自居的我,也自信能够把这题目彻底的谈一谈,藉以纠正几十年来大家对五四的错误认识。
我父亲李鼎彝是五四运动后一年进北京大学的,他正赶上五四带来的排山倒海,在巨浪之中,他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已经无法冷静观察这一运动,再予以评价。奇妙的是,晚他三十六年的我,却在大江东去,浪淘尽五四人物的边缘,得以冷静的观察了它。胡适、罗家伦,都是我认识的,五四时代,他们固一世之雄也,但在世乱飘荡之际,他们都局促海隅,无复当年了。这些雕谢了的身影,更是我观察五四的具体人证,使我在下笔时候,别有领悟。
胡适生前,我写过一篇「播种者胡适」,其中指出一九一九年「有件事情对胡适来说可能是不幸的,那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新文化运动本来该是针对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而做的非政治的革命,当时那些健将们都相信唯有思想革命成功,政治革命才有了真正的保障,才不会一垮再垮。半路杀出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当然有「广为流传」的贡献,但它也未尝不是新文化运动的「罪人」,因为它使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都纷纷忍不住了,纷纷忘了他们真正的深远的使命了,他们不怕「任重」,但却有点嫌「道远」了。最后,他们终于暴露了狂热的本质,选择了感情的求近功的反应方式,大家都不肯再静下心来研究问题了,大家都跑到十字街头,投身到党派的阵营里,高倡他们的主义去了。」
我这篇文章发表后,胡适写信给我,可是还没写完,他就死了。死后他的文件都被监管,不过据看过这封残信的台大校长钱思亮见告内容,并没否认我上面的论断。事实上,胡适是肯定我的看法的。早在他死前四年和我的一次谈话中,他就批评五四以后各路人马抢青年去搞政治的举动,他怪国民党、怪共产党、甚至还提到「梁任公(启超)他们也抢青年」,言下不胜惋惜。另一方面,我在「播种者胡适」中提到「只有胡适仍然守住不谈政治的诺言」,引起陈独秀在台湾故旧的不满,写文章质问我根据什么证据,『确知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的「相约」?难道是胡适亲口告诉你吗?』事实上,胡适所写他回国时「打定不谈政治的决心,要想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以外,有一封失传了的信,便是证据。在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就收有这封信。信是写给陈独秀的,中有「若要『新青年』改变内容,非恢复我们『不谈政治』的戒约,不能做到。」他建议由北京同人发表一新宣言,「注重学术思想艺文的改造,声明不谈政治。」可见大家讲好专心为中国做文化和思想的奠基工作,的确是经过相约。不幸的是,这批优秀的知识分子,最后终于在五四的排山倒海下,被政治席卷以去。
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只有在广义的说法里,它才包括一九一七和一九一八年的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才是五四运动的基础。新文化运动是孙中山所命名的词儿,他在南方,深思远虑的把眼光投射到北京,他肯定了「一二觉悟者」所引起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他写信给海外同志,告诉他们「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他极力赞美从北方起来的那个变化。可惜的是,所有的革命者都在思想变化过程中,就先政治挂帅了一切。于是,五四变成了一条岔路,「吾党」应五四而兴,五四却完了。
为什么五四是新文化运动的一条岔路呢?因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虽然是「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但是达成这些主流的基础,不是别的,乃是个人的解放。而个人的解放的前提,乃是思想的解放。五四运动以后十六年,胡适写「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回忆说:「民国六七年北京大学所提倡的新运动,无论形式上如何五花八门,意义上只是思想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蔡元培先生在民国元年就提出『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的原则了。他后来办北京大学,主张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百家平等。在北京大学里,辜鸿铭、刘师培、黄侃和陈独秀、钱玄同等同时教书讲学。别人颇以为奇怪,蔡先生只说:「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这样的百家平等,最可以引起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但是,思想解放的达成,却又有赖于显示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胡适回忆:「我们当日介绍易卜生(Ibsen)的著作,也正是因为易卜生的思想最可以代表那种健全的个人主义。这种思想有两个中心见解:第一是充分发展个人的才能,就是易卜生说的:「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像易卜生的「国民公敌」戏剧里的斯铎曼医生那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因为信仰「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人们深信:「一个新社会、新国家,总是一些爱自由爱真理的人造成的,绝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而这种「健全的个人主义」,在十多年后,已由胡适印证为不是别的,「其实就是『自由主义』(Liberalism)。」
不幸的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吾党」,却丢开了「健全的个人主义」,而走上集体主义的路子。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罢,他们都「以俄为师」,输入了苏联式的党组织与党纪律,而这种老毛子的玩艺儿,却含有窒息思想解放的可怕祸害。胡适回忆:「苏俄输入的铁纪律含有绝大的『不容忍』(Intoleration)的态度、不容许异己的思想,这种态度是和我们在五四前后提倡的自由主义很相反的。」由此可见,不论是右派的国民党、还是左派的共产党,他们左右逢源的、「吾党所宗」的,其实非布尔什维克即法西斯,他们都走上集体主义的路子。而这种路子,对个人解放与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说来,却是令人痛苦的歧途。
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启蒙」,是思想的、文化的、洗自己心革自己面的;五四运动的主题是「救亡」,是政治的、进而拥党自肥的、洗别人心革别人面的。在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觉下,举国若狂,认为时不我与,而要中风疾走、结党营公,是我们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些各路英雄来救国,中国是不是会更糟呢?会一定等不及了呢?戊戌政变时,与康有为同为「救亡」人物的王照,在三十多年后回忆说:「戊戌年,余与老康讲论,即言「……..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的改变,再行一切新政。」老康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路如何来得及?」迄今三十二年矣。来得及,来不及,是不贴题的话。」照王照的意见,中国拖了三十多年还没亡,可是当年若不「救亡」而去救小孩子,第一代不去救国而去救第二代、第三代,则三十年后,民智大开,思想解放,个人解放,这些非奴才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国人,才是建设新中国的本钱。当然,王照这种迂腐之论,谁也不要听他的,大家都吵着说中国快亡了、缓不济急了。这种忧虑,最后使从事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也都投入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政治挂帅里。结果,经过三十年的折腾,收回了台湾,可是丢掉了大台湾四十四倍的外蒙古,对俄引狼入室、对日以德报怨,满目疮痍之中,右派法西斯的国民党逃到台湾、左派布尔什维克的共产党得到大陆。中国人付了几十年「救亡」的代价,最后,中国站起来了,可是中国人却垮了。
中国站起来了,可是中国人却垮了。为什么?因为在几十年的浩劫下,中国人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已经面目全非、奇惨无比。从外在的压力看,中国人陷入集体主义的制度下,殊少个人的自由和显示个性主义的条件;从内在的突破看,中国人中的匹夫匹妇固然氓之蚩蚩多是混蛋;至于其它出类拔萃之士,在「冲决网罗」(谭嗣同语)方面,表现得也一塌糊涂。五四于今,七十年了,但是比起七十年前新文化运动的真正精神,又在那里?海峡东岸的出类拔萃之士,还在国民党老神在在下,曲学阿世又阿当道,不敢攻击三民主义,有的还妄想「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海峡西岸的出类拔萃之士,虽然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有勇敢的觉悟,但是因为几十年的教条污染,这种觉悟,还处处留下污染的痕迹而不自觉。一般说来,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他们跳来跳去,以为自己跳出来了,其实还在如来佛的掌心里。他们著书立说,处处不脱马克斯的心传与唯物的独断,虽然他们口口声声在争自由民主。海峡两岸的出类拔萃之士按说不该像匹夫匹妇那样混蛋,但是,他们又高明多少呢?
为什么中国人变成这样?根本的原因,是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基础太差。七十年前的新文化运动,还没生根发叶,就「根株浮沧海」了。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变成了半吊子,本欲度人,结果尚不足以自救。天下不危,岂可得乎?
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从事新文化运动,在标榜的项目上,虽不周全,大致不差。但是由于他们本身也在摸索中前进,所以矛盾时出。以急先锋陈独秀为例,他气壮总胜于理直。他大刀阔斧论古典主义之当废,但却同时盛誉古典主义而不自知;他明白宣布「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但却误以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他说实验哲学和辩证法的唯物史观是近代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并希望两者能成为联合战线,其实是完全错误的。辩证法是达尔文演化论成立以前的玄学,实在不是什么科学,但是陈独秀却不知道,他的徒子徒孙也不知道。陈独秀后来带头替中国选择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是美丽的、伟大的、无懈可击的,并且是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一贯好梦。「礼记」中「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岂不正是共产主义的「各尽所能」吗?「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岂不正是共产主义的「各取所需」吗?但是,把这么伟大的圣人才能做到的境界,施之于匹夫匹妇,又如何可行?此难怪中国人读了两千年「礼记」,结果却只能读不能行。陈独秀不知国货的共产主义不可行,反引进洋货共产主义,他的徒子徒孙且以可用阶级斗争的方法,一蹴而几于先,再阶级专政于后,期得长治久安,殊不知此非深知马克斯者也。马克斯早在一八六五年就完成「资本论」初稿的最后两卷,但他不让恩格斯看,事实上,他在第三卷中,已经动摇了他在第一卷中劳动价值论的论据。他在一八七二年海牙大会的讲演中,也有「我们不否认有些国家如英国、美国,甚至荷兰的劳工们,可用和平方法达到目的」的石破天惊之言,可见马克斯本人,对马克斯主义,也不无疑义。恩格斯1890年写信给舒密特,提到马克斯曾自讽的说:「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不是一个马克斯主义者!」由此可见,此马来头大,固有自知之明者也。如今一个世纪下来,马克斯所预言的资本主义,依然逍遥健在,而共产主义亦不得不明暗之间,走资以求繁荣,可见教匹夫匹妇去做圣人,志士仁人实有力不从心之苦。七十年前陈独秀的带头误以唯物辩证法是科学,证明了他错认「赛先生」。新文化运动人物以「冲决网罗」的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为天下倡,但他们自己,却身陷新罗网而不自知,五四之为岔路,此为最大明证。
新文化运动时代的优秀知识分子,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变成了半吊子,又岂止陈独秀?他们之中,不论上层或下层,在为中国导向上面,都不难挑出毛病和笑话。例如鲁迅,在当时,他的思想竟是反对「自由平等之念,社会民主之思」的,他不但反自由民主,并且连代议制度都反,这是什么头脑?又如毛泽东,他在中共建党筹组湖南小组的前夜,还在长沙大公报上鼓吹「湖南独立」、主张中国应「实行「各省人民自决主义」,二十二行省、三特区、两藩地,合共二十七个地方,最好分为二十七个国。」而湖南本身,要建立「湖南共和国」,以免「湖南受中国之累」!这又是什么头脑?
这种由当时优秀知识分子给中国乱投医、乱带路的现象,在在都显示了他们的「目的热」,往往造成了「方法盲」,原因无他,他们自己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火候不无可议,热情有余,沉潜不足。当时最理智的莫过于胡适。胡适看出主义不是万灵丹,因而劝人多谈问题少谈主义,其眼光锐利,确在他人之上。但胡适也有他的盲点,例如他在一九二六年宣称:「十八世纪的新宗教信条是自由、平等、博爱。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新宗教信条是社会主义。」当时讲了许多话申述这个主张。可是二十七年后,他公开忏悔了,公开忏悔他「在那时与许多知识分子所同犯的错误;在当时,一班知识分子总以为社会主义这个潮流当然是将来的一个趋势」。他说三十多年来,「极左的与极右的社会主义,拿国家极大的权力来为社会主义作实验;而两种实验的结果都走到非奴役、集中营,非用政治犯、强迫劳工,非用极端的***,没有方法维持他的政权。因为这个三十多年的政治、经济的大实验,极左的极右的大实验的失败,给我们一个教训。」所以大家才有以觉悟。「在外国,如在美国,现在有好几个杂志,最著名的如「自由人」(Freeman)杂志,里面的作家中有许多都是当初做过共产党的,做过社会主义信徒的,现在回过头来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这种在思想上根本的改变,我们不能不归功于三十多年来世界上这几个大的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使我们引起觉悟??包括我个人,在今天这样的大会里当众忏悔。」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时代的大宗师胡适,在为中国导向方面,也未尝不一时错认「德先生」,而有以误入歧途。连胡适都如此,其它优秀知识分子更可知矣!
一个多世纪来,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为祖国带路,试验过君主立宪、试验过开明***、试验过保皇、试验过革命、试验过勤王复辟、试验过再造共和、试验过新华春梦、试验过金陵春梦、试验过北京红楼梦。什么都试验过,只忘了试验一件事,就是帝国主义统治香港那种调调儿。结果呢,一个多世纪的比赛下来,试验出来最成功的,竟是帝国主义下的香港!香港百分之七十都是中国人,但在洋鬼子的统治下,居然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赞叹的地区,在全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它还能维持生产总值每年百分之十的成长、还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金融中心,更重要的,在繁荣以外,它给了中国人充份的言论自由。结果比赛下来,他们的「殖民」待遇,都胜过我们的「大国民」水平。连起码的自由与繁荣都远胜于中国人自己的统治,这种国耻,比香港割给英国更丢人吧?有时候,我们觉得我们除了「以做中国人为荣」外,其它能引以为荣的,竟不堪枚举,除了「爱国」、「民族」、「光荣」、「大义」这些引以自慰的抽象外,简直没有多少可以自豪的实绩了,做为中国人,这不太可怜了吗?设想当年道光皇帝甘心亡国,岂止香港,连整个中国都割给英国,一个多世纪下来,中国人是不是也不错呢?我看至少至少,不会比国民党统治更坏吧?当然爱国者会说:这是什么话!我们不要做亡国奴!但是,另一种声音我们也不妨想想:许多时候,做了亡国奴的自由与繁荣,竟比做一个政权的家奴还象样,这又怎么说呢?富兰克林说:「那里有自由,那里便是我的祖国。」这种声音,岂不也值得我们比比吗?
五四运动以打倒帝国主义始,以被帝国主义打倒终。我们走了七十年的远路,如今自由无缘、繁荣没份,在上者专政,在下者浑沌,所谓思想解放、个人解放,都还瞠乎其后,不知何年何月才得登彼岸而迷津。抚今追昔,真令人不禁为五四忧。也许再过七十年,我们才能真正达到新文化运动所标榜的项目。不过,先决条件是不能再走错路了,再走错路,再来个七十年也没用。那时候,我们已是世界第一贫穷愚昧之国,连帝国主义都不要我们了!
梁实秋:我参加了五四运动
南方网讯我那时候在清华学校读书,学校在北京郊外,我们只能在周末进城一次。我记得第二天全体学生集合在操场上体育馆前面,站在体育馆阳台作主席的是陈长桐。我们这位老同学是天生的领袖人才,他说话有条理、办事有才能、为人有风度。清华的学生在服装上和城里的学生不一样,平时都是布衣一袭,但是列队外出则颇为整齐严肃,高等科的学生一律着兵操军服,中等科的学生一律着童子军装。我们列队进城受到盛大欢迎。天安门前集会,被军警包围,拘送北大法学院,清华的同学亦在其列。以后我们逐日派队进城参加游行,作街头演说鼓舞民众抗议政府。这时候有一辆汽车驶了过来,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打,我们一涌而上,用旗竿打破了汽车玻璃,汽车狼狈而逃,我们不知道汽车里坐的是什么人,我们觉得坐汽车的人大概挨打不算冤枉。
这个运动由学生掀起,是自动的,没有人指使,也没有人操纵,只是爱国的热情表现。所以等到学生运动扩展而为商人罢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这运动的目标初步达成之后,这运动也就消歇下去了。但是影响所及,学生们醒起来了,五四运动一变而为新文化运动。一方面学生们的组织力加强,学生会纷纷成立。以清华的学生会而论,其组织是颇为民主的,评议会的成员由各级选举,干事会为执行机构分组工作。我们的学生会因为和学校当局龃龉,一连发生三次风潮,把校长三人逐出校外,其基本原因是当局的官僚作风未能因势利导。全国其他各校也是事变迭起,秩序大乱。但是在另一方面,学生们的思想开放,求知若渴。对旧有的不能一律满意,乃欢迎外来的新的思潮,诸如政治学说、经济理论、文学、艺术的思想,纷至沓来。
第三篇: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节观后感
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节观后感四篇
五四运动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化作了历史发展的华美篇章。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心中难免思绪纷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节观后感。
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节观后感四篇
青春是绚丽的朝霞,在斑斓中飞扬;青春是烂漫的百花,在斗妍中绽放。青春的豪情只有在时代潮流中燃烧,才能汇聚成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力量。
100年前,由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推动的五四运动,如惊雷和闪电劈开了旧中国如磐铁幕,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姿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唤醒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近代百年耻辱史,是中华民族向现代化艰难转型的历史。五四运动作为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座丰碑,不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而且是中国青年运动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血脉相连、共同奋进的历史起点。
100年来,一代代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一路辚辚啸啸壮怀激烈,唱响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
在风起云涌的武装割据、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中,青春是血雨腥风里坚守的铁骨,是枪林弹雨中不死的精灵,是跃马扬鞭不倒的旗手;在披星戴月的开拓年代、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千帆竞渡的科学发展中,青春是荒野边关忘我的奉献,是命运抉择中无畏的闯将,是攻坚克难时创新的先锋。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历经100年积淀、凝聚、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作为五四精神核心价值的爱国主义,更始终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动因,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是动员广大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号角。
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为广大青年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提供了广阔舞台。在载人航天、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建设工地,到处有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考验面前,到处有青春跃动的风景。改革开放让当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抗洪抢险精神,从抗震救灾精神到北京奥运精神,每一种时代精神,都包含着青年的激情创造。
鲁迅先生曾用风雨如磐寒凝大地万家墨面等词句描写自己身处的时代。今日之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人民的面貌、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青年更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开辟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有赖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发愤学习、锻炼成才、不懈奋斗。
青年充满激情,在新时期如何传承爱国主义?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和谐稳定的局面和历史性发展机遇来之不易。青年富有雄心壮志,只有把炽热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行动,才能让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青年敢为天下先,在新时期如何展现进步风采?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青年富有创新精神,不仅要在本职工作上成为行家里手,而且要敢闯敢干,勇于担当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生力军。只有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青春才能永葆活力。
青年开放兼容,在新时期如何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熠熠闪光。只有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广大青年才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承担起历史重任。
五四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说:我们的少年中国的理想,不是死板的模型,是自由的创造;不是铸定的偶像,是活动的生活。先驱所畅想的少年中国,是充满创造活力的中国。
五四运动点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正在化作历史发展的华美篇章。继承五四运动光荣传统,让青春豪情为祖国尽情燃烧,当代中国青年定会续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时代绝响。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观后感
刚过完五一小假,我们又迎来了五四这个特殊的节日。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节日。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有的同学穿拖鞋,有的同学偷偷地躲在学校的某一个角落吸烟,有的同学带起了耳环染起了发;还有的同学一到上课就睡觉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严重地危害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
这些不良习惯为什么会产生呢?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完全没有自觉性,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随心所欲;也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纪律太严,完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也有同学认为那是酷的表现,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不良习惯都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表现。我们在学校里,只有在校风校纪的约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如果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恶习,今后走向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如果这些不良习惯不及时改正,就会误入歧途,小错就会酿成大错。
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学校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学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学的人,一个守纪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高尚的人。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那就让我们现在作一名守纪律讲道德的中学生,将来作一名有素质的好公民!
五四精神
五月四日,一个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节日。一百年前的那一声呐喊,如同擎天霹雳般撕碎了旧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残梦。
一百年前的5月4日,一群激情悲愤的青年学生手持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标语,高扬着民主、科学的旗帜走上了古都北京的街头。一时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起响应,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斗争从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在这次运动中,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了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这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它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起点而载入史册。
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先进青年更加清楚地看到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更加感到****黑暗的社会现状难于忍受,他们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积极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束缚人们的思想,相反,正是学习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才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刻的程度上获得了解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它在同中国实际结合中的不断发展,成为五四以来科学、民主精神的主流。
时代在变,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永远不会变,五四青年们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和真挚的民族情感,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此时又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继续传承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发扬五四精神,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一个新时期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五四运动100周年心得体会
什么是精彩?战争年代的踊跃参军,八十年代的文学热,还是九十年代的出国热?它们都是精彩,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彩,每个时代也造就了不同的精彩,但无论怎样,精彩总是与青春紧紧相连。
五月四日是青年人的节日,每当这时,正值青春年华的我都会思索,该怎样度过这一天?我想这正是54五四青年节的意义所在,它纪念的是一个日子,弘扬的却是一种精神。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我们斗志激昂,正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进入绚丽的花季,再穿过忧伤的雨季,然后我们踏入了五彩缤纷的青春世界。于是,我们张扬,我们痛快,我们狂傲,我们-------一如冰心说过:世界之所以有我们是因为它需要变得更美,青春的我们生命中有够多的云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然而在生活这个令人费解的局面前,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左右,无法改变。于是,当暴风雨来临时,有些人俯首称臣,有些人逃之夭夭,但最终仍被吞噬。终于我明白鲁迅先生为何要呐喊,只因惨相实在无法目睹,尤其是青春的我们,肩负振兴中华的青年竟在小小的挫折面前而跌倒,成了生活中的苟活者。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进行持续的拼搏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历史奇迹,一定能够谱写出新世纪的青春之歌、理想之歌,一定能够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春朋友们,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让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春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吧!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就该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开的太阳,就该用生命来点燃未来。
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观后感相关文章:
1.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演讲稿
五四运动100周年观后感是什么
2.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优秀作文欣赏
3.2019五四运动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
五四运动100周年的感悟
4.2019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观后感演讲稿有哪些
五四运动100周年作文
5.2019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的优秀作文欣赏
第四篇:2020纪念五四运动青年节征文
2020纪念五四运动青年节征文5篇
纪念五四运动青年节征文最新优秀800字篇一
真挚的友谊,执着的梦想,朦胧的希望,在那最美好的时光,我心歌唱。——题记
青春友谊
“或许正是天上的星辰主宰着我们的命运。”在毕业的那一天,你送给我一盒香薰蜡烛,这样说道。我愣怔,不过片刻的时间眼泪便积聚在眼眶:“或许呢。”我努力装的平静,回答了你。
我们一直是最好的朋友,意见不曾有分歧,互相不曾吵过架。双子,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我们。互相邀请去对方家里过生日,没有一年落下过,一起写小说,一起画插图,一起玩游戏,我们一直都是一起的。我至今仍记得我被女生排斥的那一周的时光,那时候,是你陪在我身旁。教室,操场,步行街,小花园……这些地方几乎都有我们的回忆。我依然记得,茗。
而今,蜡烛还在,我们却已不再联系。如果没记错,上周是你的生日,不过我们没有在一起。但是,我仍能嗅出在蜡烛的清香中,那名为友谊的淡淡的青春。我心歌唱,那首歌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梦想
进入了新的学校,我认识了你。“我们要一起努力啊。”你对我鼓劲儿。
“我长大想当一个作家,文字真的是一种很美的表达呢。”不知是哪一天的下午,你这样对我说。夕阳照在你的脸上,你眼里闪着光,满满的都是对梦想的渴望。我愣怔,然后不经意间嘴角就出现了一抹弧度:“是吗,真巧,我也是呢。”弯下腰,随手捡起了一片银杏树叶,想象着把它做成书签,让文字也染上叶片的清香。
然后,便有了那些在各种空闲时间奋笔疾书的日子。我们既是自己的作者,又是对方的读者。我们提笔书写着自己的青春与梦想,互相交换着意见,一次次的相视而笑,眼里闪着光,满满的都是对梦想的渴望。我依然记得,霁。
望着一纸文字,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摩挲,我能感受到在平静的文字下,那名为梦想的执着的青春。我心歌唱,那首歌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希望
落叶飘尽了秋末,寒风早已带来Jackfrost的讯息。期末考试已经近在咫尺,没有过多的变化,但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如寒风一般深入体肤的压力。
“每一次的考试都像是一场无形的战争。”你笑着打趣,哈了哈手,透过水汽看着教室窗外朦胧的风景。“真是朦胧的景色,就像希望一样。”你淡淡的感叹。我走上前,“正是因为朦胧,才会让人想去看清,才会让人想去追逐啊。”伸手,手掌将窗户上的水汽抹去,掌心一片冰凉,眼前豁然开朗。“希望就像是天堂,只要我们努力过,就算仅仅只是路过天堂——也足以让人幸福的泪流满面。”我很郑重的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这句话。
望着那被我“抹出一片风景”的窗户,我能看到在水汽之下,那名为希望的永不磨灭的青春。我心歌唱,那首歌的名字叫青春。
我想,给那些时候,冠以青春之名。我心歌唱,那首歌的名字叫青春。
后记:这是一个任性的想法,我希望时间他能放慢脚步,让一切美好如初。我能和大家一起在操场里挥洒汗水,在田间嬉戏打闹,我们会走过一条很长的小径,天边是茂密的梧桐叶,我们会路过很美丽的花田,空气中满是不知名的野花的芳香。我们会在一起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不需要考虑何时分别。这真是一个任性的想法,但是被允许任性的年代,正是我们所处的青春。
这是我们的青春,纵然冰封,也当盛放!
最后,我,非常感谢,能拥有与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纪念五四运动青年节征文最新优秀800字篇二
又是五月四日,101年前的今天,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为了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座大山的统治,青年学生用沸腾的鲜血与敌人奋战,“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青年学生的革命由此展开。“五四青年”的称谓也随之诞生。此后陆续有青年学生英勇就义,鲁迅笔下的刘和珍便是其中之一,但是青年学生的鲜血没有白流,革命的胜利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抚慰。如今,时代的脚步依然从未停止,时代的钟声一次次敲响,时代仍需要“五四青年”。
我们是“五四青年”,我们爱祖国。周总理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先生三改其志,每一次改变,都倾注了他对祖国所有的爱,邓小平被称作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工程师,不少人风趣地说新中国一直在等邓小平。没错,邓小平总理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他们身上都散发出对国家的热爱,或许我们不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但我们都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不能参天,就带来一片阴凉;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就做一名爱国的“五四青年”。
我们是“五四青年”,我们爱人民。雷锋同志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去世时年仅22岁,但他乐于奉献,舍己为人,他的“钉子”精神是时代的骄傲,“一滴水能滋润一寸土地,一线阳光能照亮一份黑暗,一颗粮食也能哺育有用的生命”,这就是对“钉子”精神的高度诠释。他总是问别人还需要什么,自己却毫不贪,中国有如此青年,亦足矣!我们都是一颗钉子,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次锤打,钉子陷得越深,我们与人民也就越亲。我们是无私奉献的“五四青年”!
我们是“五四青年”,我们有理想。理想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垦;理想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坚持;理想是土壤,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我们为了理想不断拼搏,跌倒了,就爬起来,不怕苦,不怕累。杨利伟有理想,他从小就梦想飞上外太空,一年年的磨炼,他的身体已饱受考验,但他从未停止,理想的风帆从未倒下,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杨利伟的理想也一跃而起,在遥远的外太空开得那么闪,那么灿烂。杨利伟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人”。我们有抱负,我们梦想有一天能成为医生,拯救百姓;我们梦想有一天能成为警察,保卫国家;我们梦想有一天能成为老师,捧红祖国的每一朵花!
我们是“五四青年”,我们自信。没有谁注定会成功,也没有谁注定会失败,我们不相信命运,我们只相信自己。张海迪在一次次被生命抛弃的情况下,仍然抱着“我能行”的信念,不能走就躺在床上学习,无数个日夜,造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她自学了多国语言,并翻译了多本外国名著。奇迹的发生,在于她自己的创造。相信自己,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我们用自信浇灌理想,心中怀着祖国和人民,向着祖国的未来走去。五四青年自强不息!
纪念五四运动青年节征文最新优秀800字篇三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争艳的季节。在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五四青年节。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节日。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1920x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有的同学穿拖鞋,有的同学偷偷地躲在学校的某一个角落吸烟,有的同学带起了耳环染起了发;还有的同学一到上课就睡觉……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严重地危害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
这些不良习惯为什么会产生呢?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完全没有自觉性,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随心所欲;也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纪律太严,完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也有同学认为那是酷的表现……,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不良习惯都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表现。我们在学校里,只有在校风校纪的约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如果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恶习,今后走向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如果这些不良习惯不及时改正,就会误入歧途,小错就会酿成大错。
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学校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学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学的人,一个守纪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高尚的人”。
我们这群热血青年们,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努力做好自己,回报社会,弘扬五四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青年节征文最新优秀800字篇四
人生当立志。无志则人难做,事难成。
不管你是谁,都免不了在探索自己的人生出路中寻找到准确的人生目标。这是对自己也是对生命的负责!人生之所以迷茫,归根结底主要是没有远大的志向和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没有人生的目标,只会停留在原地。没有远大的志向,只会变得慵懒,只能听天由命,叹息茫然。想不让机会就这样溜走,不叫青春就这样逝去,只有靠志向和理想冲出迷茫的漩涡,崭新的人生之页将会为你从这里掀开。
人生立志,先从“志”说起。古人对“志”的解释,是认为“心之所指曰志”,也就是指人的思想发展趋向。当代汉语对“志向”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未来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决心。”理解了“志”的含义后,我们对“立志”的含义就很好理解了。所谓立志,就是立下未来的人生理想。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年幼无知的童年时期外,其他每个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都与立志有很大的关系。简而言之,青少年求学阶段,尤其是大学时期,是人生志向的确立时期;中年工作阶段,是人生志向的实现时期;老年休息阶段,是对人生志向的回顾与检查时期。由此看来,立志不是人生各个时期中不可或缺的事,这是值得青年们深思的。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成功者总是那些有目标的人,鲜花和荣誉从来不会降临到那些无头苍蝇一样在人生之旅中四处碰壁的人头上。
聪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因而他的所有的努力,从整体上说都能围绕着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也就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因而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有明确目标的人,会感到自己心里很踏实,生活得很充实,注意力也会神奇地集中起来,不再被许多繁杂的事所干扰,干什么事都显得成竹在胸。
琼.菲特说:“信心和理想乃是我们追求幸福和进步的最强大推动力。”
慢慢人生路,让我们立下自己的志向,盖起自己成功人生的辉煌大厦吧!有志者,事竟成!
纪念五四运动青年节征文最新优秀800字篇五
生命不仅仅是一滴滴的鲜血,它更是渴望燃烧的激情;青春也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源泉。因为生命的光环,一个个被践踏的躯体赋予了新的灵魂;因为青春的绚丽,一个个飞舞的思绪会聚成一首悲壮的挽歌。
时光的老人又一次送来了五月,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在享受祥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是他们,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黎民于苦难。在斗争中,青年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以燃烧的激情和鲜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未来。这种青春是多么的绚丽夺目呀,这种使命感是多么的震撼人心啊!
今天,我们幸运了,沐浴着党的光辉,感受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大潮。在物欲横飞争名夺利的驱使下,在追求潇洒的物质享受的刺激下,在灯红酒绿和花花世界的歌舞升平中,或许我们被乱花的溅入迷糊了双眼,或许我们被金钱侵蚀了灵魂,或许我们早已认为满腔激情的历史远矣……,这一切的一切,难道是在珍惜青春、拥抱青春吗?
培根说过:“青春是易逝的,你挥霍它,时间也会抛弃你。”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是我们最先触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然而,我们的使命又是什么呢?
“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
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贫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要怎样才能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放眼看吧,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新时代青年的楷模:维护正义的邱娥国,党的好战士高建成,战地英雄许杏虎、朱颖,海空卫士王伟以及无数的奔赴新闻热点的和与病魔作斗争的医务工,他们就像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我们要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去,不断成才。
第五篇:读书笔记1:五四运动前的外交
《1919:一个人和他的国家》马小军
读《2009随笔》
一、顾维钧其人
顾维钧,江苏嘉定人,1888出生,1904年入纽约库克学院,一年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法与外交学,获法学硕士的哲学博士学位。1912,驻美公使张荫棠向他转达了袁世凯力邀其回国担任秘书的电报,此事是首任民国总理唐绍仪力荐的。回国后,担任外交部参事。唐绍仪将其女许之。1915年任美国公使。
当日本向袁世凯政府面交“二十一条”后,中日秘密交涉时,日方坚持排除中方代表顾维钧参加,因其有英美背景。
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此后曾任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财政部长、驻法俄英美大使,近代所有外交交涉均参与。1956出任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并曾任副院长。1967退休后定居纽约,1985年去世。
二、中日“二十一条”问题提出1、1914一战爆发,袁世凯政府宣布中立。日本以为抓住了一个扩大在华权益的天赐良机。
2、8月,日本对德宣战,佯攻德国在远东和山东的军事目标。德国无暇东顾,有意将胶州湾权益无条件交还中国。但北京政府不敢理会,并照会各国,划出胶州湾地区供德日交战。
3、11月,日本攻陷青岛,德国在山东权益悉入日本人之手。袁世凯正加快帝制步伐,需要列强支持。日本便向袁世凯面交了意欲一口吞下中国的“二十一条”。
三、一战中中国的参战问题
1、中国——中国袁世凯政府本是中立的。中国国内南北政权对立;北京府院相争。中国是否宣布参战成了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的口实,一时间竟成为外交内政诸多矛盾的焦点。此时,中国北京政权内部大总统黎元洪与内阁总理段祺瑞之间府院之争如火如荼。黎反对参战,段则成为美日以参战贷款为饵争相控制的对象。
2、美国——1917,美国姗姗来迟地宣布对德绝交并参战,同时要求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希望以此制约日本在华扩张。
政府援华两亿美元战费案已提交国会。须经国会辩论,期限不知,且须中国以出兵为条件,专款专用。
3、日本——日本认为中国参战将危及它在山东的权益而反对中国参战。此时它与英法俄意四国交涉,以战后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为条件支持中国参战。
允许段氏以此贷款编练参战军,借此武力先清内乱。中国只要增援欧洲物资及派出民工,无须真的派遣部队。
因此,日本意见正中段氏下怀。宣布参战,黎、段摊牌。黎电召“辫帅”张勋晋京调停,反被张挟持,演出一幕引狼入室,复辟丑剧。
结果——段氏终于得以宣战,此时欧战已近尾声。战争中,中国除增援物资之外,共派出十
七万劳工充当挖掘工事的苦力,最终回国者甚少。
此后,日本利用段急于武力统一中国之机,多次以借款为饵,与北京政府签订条约,扩大了其在山东的权益。段氏钻入了日本设置的外交陷阱,为而后的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埋下毒种。
四、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讨论中国山东问题
1、中国:一战中国突然成为战胜国实在是天大的误会,举国欢庆。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的《十四点和平宣言》勾勒了一幅战后各国平等的世界和平蓝图,为中国人所欢迎。北京大学学生游行到美国使馆高呼“威尔逊大总统万岁”。
中国积极备战和会,而日本却以中国参战不力为同,妄图取消中国与会资格。顾维钧多方游说,终于获得资格。
2、会议席位:此前美日等在拉拢中国参战时曾许诺,战后和会将视中国为平等大国,中国希望派出与大国同等数量的代表。但是,参战国与会席位分为三等:一等英法美意日,每国五席;二等巴西等国,每国三席;中国为三等,两席。当代表团名单公布时中国代表团抵达巴黎时,和会已经开幕了十天。
中国代表团:外交总长陆征祥;外交次长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还有其他公使、专家、外籍顾问共52人。阵容豪华。
3、会议中讨论中国山东问题:1919年1月27日,日本代表提出讨论山东问题并主张不让中国参加。美国坚持邀请中国代表申诉。中国派出顾维钧和王正廷与会,指定顾氏发言。但中国没做任何准备,顾提请中国研究后讨论。1月28日,顾在会上即席做了30分钟的慷慨论辩。顾的发言是中国外交史上空前成功的外交演讲,当场置日方于尴尬境地。发言完毕,法国总理会议主席克雷孟梭立即大声道贺。其他国代表也纷纷上前祝贺。中国代表团离场时受到多国道贺,场面之热烈与日本代表牧野离场时的冷落成鲜明对照。
4、列强态度暧昧,美国阐明立场:但顾的演说只是暂时扭转了被动局面。日本政府即转向北京施压。后来,列强对中国山东问题态度暧昧。美国总统威尔逊最后阐明了对山东问题的立场:
1、中国政府彻底衰弱腐败,使美国维护亚洲风险太大;
2、日本应有生存空间。
3、如果谈判破裂,美国不会为山东对日作战。
5、最后裁决:对德和约中将山东问题从中国问题中单独列出,即《凡尔塞和约》。至此,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外交完全失败,顾的努力付之东流。
五、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迅速诱发了改写中国现代史的五四运动
1、会议消息传到中国:时任外交委员长的王大燮不满北京政府态度愤而辞职后,打电话给好友蔡元培。蔡当即召开学生代表会议宣布外交失败的消息,导致次日北京学生大游行。
2、是否签字:在和约是否签字问题上,代表团内部产生分歧,最后除顾以外,都借口退缩。最后的交涉工作全都交给顾一人,北京指示是“自酌办理”。顾在签字之时拒签字,并发表拒签宣言。拒签也是他们深受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感召的结果。并不是史书所说“被迫拒签”。拒签反获国际社会同情,收到哀兵之效。
3、中国因签署了《对奥和约》得以加入国联。由于顾的外交才干,出席国联全权代表,后
又当选为国联理事会主席,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4、巴黎和会期间,北京徐世昌政府推行“无约国外交”,中国掀起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热潮。
5、中国政府虽拒签了《对德和约》,但北京政府后来推进了对德关系正常化。1921《中德协约》签订,德国宣布放弃此前所有在华不平等特权,这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签署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六、和会后,山东问题成为了中日悬案。后来的华盛顿会议解决1、1921年美国邀请八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讨论战后军备控制和远东——太平洋问题,以兑现美国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遏制日本。
此时中国内战不断,希望借此会收回权利。组成130多人代表团赴会。但政府竟无经费,电请各省摊派帮助。
2、会议就此磋商多次,1922中日双方签署《关于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将胶州租借地还给中国,中国赎回胶济铁路,日本放弃德国在山东特权,日军撤出山东。
中国山东问题自一战起历时八年,终获解决,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如开放原胶州租借地、支付高额赎金。
3、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被平等的邀请参与国际论坛,第一次收回丧失的部分国权。
小结:由“21条”秘密签订,中经巴黎和会,终至华盛顿会议,围绕山东问题展开的旷日持久的夺回国权的外交干涉,竟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