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之五四精神教案

时间:2019-05-14 19:3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四运动之五四精神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四运动之五四精神教案》。

第一篇:五四运动之五四精神教案

五四运动之五四精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说出五四运动的背景,时间,过程,意义及五四精神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及视频,理解五四运动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应该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二、重点难点

理解五四精神内涵,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重担,发奋做一个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及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回顾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五四运动的背景,爆发,过程及历

史意义

2、引入提问:你觉得什么是五四精神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3、五四精神指的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然后详细解

释这四种精神和表现,中间穿插一些名人事迹,例如:陈

独秀,李大钊。

4、提问: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发扬五四精神?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5、老师做最后总结,鼓励大家做一个新时代的爱国的青

年。

五、教学反思

第二篇: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之我见

苏春

12009年5月宁

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自己的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的成果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于是,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了。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争取实现西方立宪共和制的国家;提倡科学,就是反对迷信和盲从,介绍科学知识,主张以科学的法则来判断一切。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文化运动中,面对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黑暗混乱状况,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对中国是否适合,坚持不懈地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正当此时,俄国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力地证明,不仅发达国家,就是不发达国家,也是可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获得解放的。它使处于彷徨和苦闷的中国人民看到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充分暴露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中,敏锐地认识到世界历史潮流的深刻变化,开始考虑选择中国革命新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民族危机的深重和社会的黑暗,思想文化的启蒙和中国先进分子的新探索,这一切表明,一场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正在中国的大地上酝酿着,涌动着。它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则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久积在中国人民胸中的怒火,向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5月3日晚,北京大学校园一片沸腾,北大、高师、工专、法政等校学生代表1000多人,聚集在北大法科礼堂,讨论如何拯救祖国、挽回主权等问题。会上作出四条决定:

一、联合各界一致斗争;

二、急电参加巴黎和会的中

国代表,坚持拒签和约;

三、通电各省于5月7日举行示威游行;

四、定于5月4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到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救国运动中来。之前所预定的基本目标基本实现。

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先进青年更加清楚地看到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更加感到腐败黑暗的社会现状难于忍受,他们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积极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为此,他们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现在我们经常说到五四运动,难免不提五四精神,到底什么是五四精神呢?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归结起来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导致文化转型的产物。如果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称之为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知识分子,那么,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则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二代的现代知识分子。这些由文化冲突而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重担的现代知识分子,亦被称之为“先进的中国人”。[1] 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体,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身份和独立的价值标准,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鲜明的“公共关怀”,体现一种公共良知、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文化人。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鲁迅无疑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杰出代表。他的思想、意识、观念、学说、主张和人格等,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尤其是他的现代意识的构成和心路历程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特征,可以说,正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缩影。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主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前此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为以下四个统一:

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五四精神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主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前此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自己所积累的精神遗产带进新世纪,五四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精神遗产。因此,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

第三篇: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描述,培养学生联想和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2)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历史信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通过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以学生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描述,使其更深刻地感受历史。(4)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寻找资料,探究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五四运动的原因与“五四精神”。难点

五四运动发生的起因;体验当时爱国学生与各界群众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青年节在五月四日,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吗?在 1919年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爱国运动?运动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从这场运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新课学习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设问:袁世凯对于日本提出这样的“二十一条”作何反应?

提示:1915年5月9日这天,称帝心切的袁世凯除了对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其余内容竟然全部接受了。中国人把这一天作为国耻纪念日,称作“五九国耻”。通过“二十一条”,日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野心,而且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总结: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又大大加深了,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2.国内方面: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讲解: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则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不断增加赋税,而且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使人民生活悲惨,苦不堪言,这就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3.阶级基础

过渡: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一场运动的爆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来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运动发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讲解:一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为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4.思想基础

过渡:此外,早在运动前的191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还记得它是由谁首先发起的,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吗?

提示: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出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使民主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5.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讲解:1918年,一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一战期间,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没派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做战争后勤工作。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当时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北洋政府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但是主宰会议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强国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正义的要求,而且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

过渡:同学们试想,中国作为战胜国,期待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公理战胜强权”,结果却变成了“强权即公理”的现实,中国人能愤怒么?

学生:?? 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的消息传到国内以后,中国人民外恨列强,内恨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长久埋藏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二、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经过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但遭到镇压。第二天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运动中心发生了转移,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了曹、陆、章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释放了被捕学生。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取得直接成果(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过渡: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最终由于卖国贼被罢免和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而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那么它对当时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刻的影响意义,通过对这场运动史实的了解,这些青年学生在运动中体现出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三、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1.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此为后盾,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采取了强硬态度和正义立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开创了近现代中国外交史敢于抗争的先例,同时也使皖系军阀政府声名狼藉,迅速由盛趋衰。

第二,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五四以后,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和移植,为现代中国培育了一代英才。运动中表现出的强烈不衰的爱国精神,贯穿始终的民主与科学的理性精神,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为寻求中国的出路而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

第三,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群众,从而促进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这场运动也对孙中山产生巨大影响,使他改变了不重视、不发动群众的观念,促成了他对中华革命党的改组。

第四,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虽然中国共产党当时尚未诞生,但是已经有了一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些人更直接充当了运动的组织者或指导者。运动期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有了发展和壮大,且在运动后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运动的内容和方向也在朝着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发展。这都表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正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设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主主义革命跟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斗争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群众基础——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民族基础。

(5)新的时代特点——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2.五四精神

设问:什么是五四精神? 提示:爱国主义精神(主旋律);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八字概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1)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2)从革命的指导思想来看,辛亥革命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

(3)从运动的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来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革命派惧怕工农,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五四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中国城乡。从卷入的阶层看,工、学、商、男女老幼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4)从结果和影响来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课堂小结

20世纪初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巴黎和会中国人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后,终于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嘹亮口号,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中国人争取主权的表现,更是中国人从沉睡中觉醒的表现,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而五四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远离了国家衰亡的风雨飘摇。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但是五四精神却长存至今,今天我们年轻的一代应该怎样去延续这种精神?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国内方面: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发展壮大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经过: 2.结果:

(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卖国贼(3)拒签和约

三、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1.历史意义:

(1)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第四篇: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白土窑寄宿制学校

刘春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五四精神,即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法与学法

1. 教法:讲解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2. 学法:阅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三、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MV《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曲。“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一首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98年前的5月4日,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也唱出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五四爱国运动。

(二)新课部分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师:是什么原因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我的1919》,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顾维钧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2)、其发言围绕着哪一个问题?(3)、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基本能回答出来。

教师:指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被拒绝,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出群情激奋,北洋政府却来电要求代表在合约上签字,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所以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思考: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青少年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生:讨论回答。

教师过渡:五四运动率先起来的是青年学生,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代表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示威游行,我们现在来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经过。(阶段、口号、时间、主力、中心、形式、结果)

2、五四运动经过

生:通过视频结合课本均可说出。

教师:多媒体展示。过渡,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的意义有哪些?学生看书总结。

3、五四运动历史意义:

学生: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1)、极大的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团结。(2)、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3)、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教师:详细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的“新”指什么?

通过表格对比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学生:讨论后填写。

教师过渡:在五四运动中广大青年学生起了先锋模范作用,下面们我们来看在纪念五四

8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的讲话,提出了五四精神是什么?

4、五四精神

学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并回答。

教师:出示图片解释五四精神含义。并进一步指出,今年2017年,是中国多难的一年,九寨沟地震,作为祖国的儿女,我们能为国家做什么?教师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要有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坚守爱国主义情感。

(三)课堂小结

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必须对于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应该重点掌握,对于五四运动爆发的经过,以及五四运动所取得的初步胜利,只作常识性的了解。附: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二、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2.意义 四、五四精神

(四)当堂检测——练一练

(五)作业:

以“我与五四精神”为题,写一篇小论文。以增强时代责任感。

第五篇: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运动教案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变,于1905年被废除。到了民初,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刘师培、鲁迅、钱玄同、吴梅、刘半农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清末以来,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形下,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激起青年学生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直接导火索。二、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未派一兵一卒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作战争后勤工作。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当时中国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打仗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等。主宰会议的帝国主义强国不仅蛮横拒绝了中国代表的要求,而且对中国的要求作了以下处理:对前两项内容,和会“以不在和平会议的权限之内”为借口不予讨论;对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利,虽然讨论了,但日本借口“二十一条”中有明文规定,段祺瑞政府有同意的复文,坚持不交。因此,帝国主义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给了日本。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以后,人民外恨列强,内恨卖国的军阀政权,长久埋藏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像活山一样爆发了。

五四运动开始了,学生的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出发,先到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前示威,又来到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当时,曹正与陆征祥在一起,他们听到学生过来的消息后,慌忙各自躲了起来。学生寻曹汝霖不到,一气之下火烧赵家楼,这一把火救了曹汝霖一命。起火的时候,陆征祥慌忙从屋中逃了出来,被学生发现。学生正好有气没处发,于是将他抓住,痛打一顿。这时大批军警赶来逮捕了32位同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5月4日北京大学 的行动如黑暗的夜空中发出的一声震耳欲聋的春雷,立即震动了全国。第二天,北京学生纷纷罢课,进行爱国宣传,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学生的声援。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也积极营救被捕学生。在强大的声势之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当他们回到北大时,蔡元培校长亲自率学生迎接他们,给他们戴上大红花,同学们将他们高高举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被捕学生的爱国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三、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至深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主义的发展。

(1)政治上,首先是民族自决思潮的出现,对外来说,主张各民族均享有自主决定其命运的权利,不受外来民族的支配。对内来讲,则是针对政府的专制,而要求实现民主权利、反对腐败统治。五四前后中华民族自决思潮的兴起和发展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开始召开,国人便对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希望,然而山东问题处理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国人,在山河破碎,是非颠倒,国家危亡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情感猛烈地迸发出来,最开始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展开,参加者不仅有学生、大学教师而且工人、商人等也位列其中,声势巨大,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多个城市。重要的是此次民族自决运动的思想深度是以前的政治运动所不能达及的,一战特别是巴黎和会的召开,使国人在思想,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经受了一场洗礼.在以往的民族主义运动或斗争中,人们反对的主要是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没有把反对外国列强的斗争与反对国内封建统治者的斗争结合起来,而此次五四运动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彻底,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实质是爱国,这同以前任何一种运动是有明显区别的。北洋政府出卖国家权益以及在五四运动中打压学生和群众的野蛮行为严重伤害了民众的感情,也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对内改革的紧迫性。

(2)经济上,渗透的民族主义似乎与大众生活更加相关,很明显的就是中国在一战前后兴起的实业救国思潮与提倡国货运动,这是一战期间及战后经济民族主义最突出的一个表现。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全中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爱国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人们对日本的嚣张行为感到愤慨,变本加厉的是在巴黎和会上,决定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中国外交的失败彻底击溃了人们的底线,抵制日货运动也很快达到高潮,学生是此运动的先锋,与此同时商人在运动期间的积极表现也很值得重视,巴黎和会上中国合理要求遭拒绝的消息传出后,商人义愤填膺,全国商会致电巴黎公使万勿签字,上海总商会等则积极发起救国储金,为救国全权出力。在各方力量抵制日货的运动中,北洋政府虽然并没有充当组织者的身份,有时在日本的压力下它还委曲求全甚至还要赔偿日方的损失,尽管如此,在此期间政府感于当时的不利形势还是实施了诸多有利中国发展的经济措施,这些行为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积极抵制日货的同时振兴国货也是当时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任务。

(3)文化上,文化民族主义,是指表现在文化领域内的一种强调本民族共同文化认同,维护本民族文化独立性的民族主义倾向。一战前西方文化,制度,精神在中国很是流行,西化或是全盘西化成了众多文化人的默认定理。一战后尤其是巴黎和会上中国被玩弄后,国人迷信西方的潮流不在,人们开始对西方文化产生怀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本土文化,文化界也出现了东西文化之争,文化取向开始趋向多元化。同时一战后列强在中国的力量也发生了改变,众多思潮传入中国,也瓦解了传统的文化结构与心理,并且影响也是深远的。受这种影响下兴起的民族主义运动——非基督教运动随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愈演愈烈,反教人士的言论亦日趋严厉,人们愈来把基督教传播看成是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一部分,两者是没有实质性区别的。与非基督教运动同时进行的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收回教育权”的呼声,最开始由广州学生喊出来,继而不久全国响应。五卅运动爆发以后,人们思想水平以及民族意识的提高,他们认识到文化侵略性似乎比任何一种侵略对于殖民者来说更有效果,精神文化上的奴役永远最可怕,而这正是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弱小民族最高明也是最狠毒的方式。

下载五四运动之五四精神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四运动之五四精神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运动》导学案 教学内容: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第8课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

    五四运动优秀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本课核心内容是五四运动,它围绕五四运动的背景、经......

    五四运动的教案 - 副本

    《五四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理解五四运动的意......

    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本报讯)5月3日下午,银海区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暨表彰大会在该区政府礼堂召开,区辖各团委、各学校少先队以及各界青年代表参加了大会。 为教育......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陈独秀(合集五篇)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 ——在中国公学第二次演讲上的讲演 (1940年4月22日) [中国] 陈独秀如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大概的答词必然是爱国救国。我以为五四运动的发......

    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及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及历史意义 山东张秋萍常攀登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运动以其独特的姿态独立于第......

    最新五四运动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篇

    最新五四运动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篇 很多人也都认为五四精神只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已经过时了,对于我们也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相当的不正确的,我们很有必要重新......

    发扬五四精神弘扬五四运动材料

    弘扬五四运动精神的材料四篇 [日期:2009-02-26]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那场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其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