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明理学之背景
宋明理学的背景
》》》》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材料一: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梁武帝,三次舍身入寺院为僧。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道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重挑战。
》》》》》宋明理学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时代背景
1、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隋唐五代的香气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
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变由此而形成。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2、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要结果。
当然也离不开宋代那些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北宋五子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他们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易学家。周敦颐 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以后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太极图说》等
邵雍
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著有《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包括《观物内篇》、《观物外篇》、《渔樵问对》和《无名公传》。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民间仍然流行着他所说过的一些警句。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
张载
一般来说,你可以不知道张载,但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这就是有名的“横渠四句教”。
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之一),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著作主要有《正蒙》、《西铭》、《易说》、《经学理窟》等
程颢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程颐
教育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主张读书要思考,“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或曰:“学者亦有无思而得其乎?”其教育主张和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极大。后人曾在他讲学之地设书院以为纪念,如河南嵩阳书院、伊川书院等。
北宋理学五子的理学体系,都受到佛、道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周易》的影响。
第二篇:宋明理学简述
宋明理学简述
作者
湛柏欣
一
理学的准备
1,唐代韩愈(768—823)提出儒家的道统说,认为道统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韩愈推崇《孟子》、《大学》,排击佛教,都对宋明理学影响极大。韩愈认为要承接孔孟的道统,“道学”由此得名。
2,唐代李翱(772—841)作《复性书》,启发了后世理学家的心性之学。他在《复性书》中推崇的《中庸》被后世理学家所肯定,和《论语》、韩愈推崇的《孟子》、《大学》并列为四书。
3,北宋初期有着崇道(孔孟之道)、尊经(六经)、排佛的社会思潮,为理学运动打下基础。
二
理学的发端
1,在儒家的经典中,只有《易经》特别是《易传》为儒家哲学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宇宙本质与生成的哲学体系。北宋儒家大力研究《周易》,把《周易》视为对抗佛、道二教的有力武器。
2,周敦颐(1017—1073)作《太极图说》,通过解释太极图、《易传》的建立了一个儒家的宇宙论纲要。《太极图说》中“太极”是最高的范畴,周敦颐把“太极”解释为“元气”,“无极”是形容“太极”的无形、无象。周敦颐还提出“人极”,《太极图说》从“太极”开始,以“人极”结束。
3,在《通书》中,周敦颐认为“诚”是出自太极乾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人的本性。“诚”本就是《中庸》的重要观念,因此也成为了宋明理学的重要课题。
4,周敦颐提出“寻孔颜乐处”,此后,“寻孔颜乐处”成了宋明理学的重要课题。所谓“孔颜乐处”是指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后,超越了外在的物质、利害而达到的内在的幸福和愉悦。其中的“乐”不是说刻意追求的快乐,而是达到一种精神境界后自然而有的愉悦。
因《太极图说》、《通书》影响深远,又提出了“寻孔颜乐处”这个重要思想,还做过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合称)的老师,周敦颐被尊为理学的始祖。
5,张载(1020—1077)提出“太虚即气”,他认为宇宙万物都统一于“气”。张载有关气的哲学是针对佛、道二教的。他认为气的每一种凝聚的形态都是暂时的,所以道教的内体长生只是一种幻想;他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所以佛教所说的“空”、“虚”,道教所说的“无”都是一种迷幻。而二程、朱熹都认为理在气先,宋明理学的“理气之辩”由此开启了。
6,张载提出了“大心”说。“大心”亦即“尽心”,就是说人要超越感官的感性认识的局限,努力扩展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从而体会到宇宙的博大和深刻。张载还提出“心统性情”之说,认为心统率性,性可发为情。
7,张载作《西铭》表达了宇宙万物为一家的思想,天地是人的父母,因而人的存在和
行为具有宇宙性的意义。
8,张载是第一个区别天地之性(又称“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理学家。张载认为人和万物都是气聚而成,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天地之性,它是纯善的,为人和万物所共有。人由于禀受阴阳二气不同,又有各自的形体和特殊的本性,形成了气质之性,它驳杂不纯,是人的各种欲望和不善的根源。张载指出,人们应当通过修养功夫,保存“天地之性”,恢复先天的善性。
9,邵雍(1011—1077)也把太极解释为气,不过他更重视“数”(即“象数”)。他认为数是宇宙的本质规定,决定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邵雍在《易经》的基础上写《皇极经世书》,书中表达了他独特的“宇宙历法”。邵雍认为我们存在的这个阶段只是宇宙无限循环、无限时间序列中的一个微小的片段,他的象数哲学能包括宇宙始终古今,广大而超然。
10,邵雍主张“以理观物”,认为以目观物只能看到外表,以心观物只能看到物对自己的情感因素,以理观物才能看到物的本质。他又主张“以物观物”,即在认识和实践中采取无我的客观态度,从而达到无我的精神境界。
三
理学的建立
1,程颢(明道)(1032—1085)发展了先秦儒家和道家的“天理”,认为所谓的上天、天道、天帝、神其实就是理,这样理取代了气就成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理学之得名就由此而来。宋代哲学的核心由气变为理,道学就成为理学。
2,程颢及其胞弟程颐(伊川)(1033—1107)都认为,理既指自然法则,又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天(理)和人(理)是合一的。“天人一理”发展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把儒家的伦理原则就上升到本体论、宇宙论层面。
3,程颢对“孔颜乐处”的理解常被后世学者引用,他提出学者应该先体会仁,认为体会了仁这种精神境界就能把天地万物与自己看成一体,那就自然达到大乐。
4,程颢主张廓然大公,不从私我出发顺应事物的来去,这样才能做到“动亦定,静亦定”的境界。
5,程颢认为“性即气,气即性”(即是不离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是纯善的,但是生命之气有善有恶,使现实的人性也有善有恶。他还认为生命之气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修养而改变。
6,程颐说:“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遗书》卷十五)他认为离开阴阳就不能见道,但是道不是阴阳,道是所以阴阳者。他指出,理是阴阳、天地万物的所以然。
7,程颐说:“理无独必有对”,是说矛盾无所不在,这是宇宙万物的动力与基本法则,懂得这个法则就是“知‘道’者”。
8,程颐提出了“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广为后世理学家引用的著名命题。他在解释《易经》的《易传序》中指出“理无形也,故因象而明理”,就是说理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象显示出来。在此基础上,程颐认为理是体,象是用,理在象中,象显示理,所以体用不离,理象合一。程颐把这个命题推广到宇宙万物,认为事物都有理和事两个方面,理是所以然,事是表面的形迹,理是体是微,事是用是显,二者一致不可分离。
9,程颐认为性(天命之性)本善是因为理,气禀(气质之性)对人性的影响是气,他因此而提出“性即理”。“性即理”指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这个命题为儒家的伦理原则提本体论依据。
10,程颐认为修养在于“持敬”,“持敬”就要外在“整齐严肃”(衣冠端正,表情庄重,言行举止合乎“礼”),内在“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个地方,在用心时不要四处走作)。
11,程颐把“格物”解释为“穷理”。程颐以“在物为理”(每一物都有作为其所以然的特殊的理)为前提,得出格物就是认识理的结论,而且他还认为格物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由内也有外,格物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达到对天理的认识。程颐的格物论后经过朱熹的发展成为宋明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12,程颐认为“心”“寂然不动”的“未发”是指体而言,“感而遂通”的“已发”是指用而言。
13,程颐讲到《西铭》与墨子的不同时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无意中提出了宋明理学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命题 “理一分殊”。
程颢、程颐兄弟建立了理学的体系,二人上承周敦颐、张载、邵雍下启朱熹、陆九渊,可以说没有程颢、程颐兄弟就没有两宋理学。他们被后世统称为“二程”,他们的学派被称为“洛学”。
四
理学的光大
1,胡宏(1106—1161)从程颐的“心”的未发、已发之说得出“未发只可言性,已发乃可言心”的结论。胡宏所说的“性”是指万物的本性,是超越善恶的。虽然“性”是万物的本质,不过胡宏认为心可以主宰性,心纯则性定,性定则气正。胡宏还发挥《中庸》的思想,认为心可以使性得以完成,“尽心”才能使生命完满,所以古代圣贤都强调心。
胡宏是二程到朱(熹)陆(九渊)的过渡。2,朱熹(元晦)(1130—1200)把周敦颐说的太极解释为理,他提出“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朱子文集》卷五十八)。朱熹认为理和气虽然是不可分的,但是在逻辑上理先于气。在朱熹看来,理事超越时空的潜在,气是时空的存在(冯友兰语)。
3,朱熹认为理是不运动不会变化的,气才会运动变化,他说:“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
4,朱熹把“理一分殊”从伦理学扩展人的性理层面。朱熹认为在天地万物看来,只有一个理,而在人身上又各有一个理,他用“月印万川”来比喻,“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语类》卷九十四)这就是说,人的性理并不是分了太极的一部分,两者是相同的,都是一个太极。
朱熹又把“理一分殊”扩展到物理,即到宇宙论、本体论层面。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统一的法则就是“理一”,而每一个事物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叫做“分殊”。在此基础上,朱熹认为具体的事物不同,所以需要格物;不过具体的事物又有共同的理,所以又要贯通。
5,朱熹重新定义程颐讲的“已发”和“未发”,他说“情之未发者性也”、“性之已发者情也”,即以性为未发、情为已发来说明性为体情未用。朱熹认为这样定义使涵养的功夫把未发、已发都兼顾到了。
6朱熹发展了“心统性情”之说,他认为“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包”,就是说心包括性情、体用;另一个是指“主”,就是说作为体的心能够主宰性情。
7,朱熹以程颐的“性即理”为基础,论述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这个问题。朱熹说:“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后便为我所有。”(《朱子语类》卷百十七)就是说人禀受了天理而成为了人之性,本来流行于天地间的理就固定在一定的气的形体中(高级的物质系统),而形成这种形体的性。就人的性禀受了天理而言,只是
理的作用,性就是天命之性。
不过,朱熹又认为天命之性必然会受到气质之性的污染,被污染的人之性就是气质之性,它有理也有气的作用。所以,天命之性是纯善的,而气质之性有善也有恶。
8,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为基础,朱熹又说:“人自有人心道心,一个生于血气,一个生于义理。”在朱熹看来,人心受气质的污染、包含着欲望,而道心出于理,是合乎理的。由此,朱熹认为应该“存天理去人欲”。不过应该注意,朱熹所说的人欲只是不合乎道德的私欲而不是人的一切欲望,但是“存天理去人欲”常被误解与滥用。
9,格物说是朱熹的理学的重点,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即物穷理”,“致知”是格物的结果。“即物穷理”就是在事物上去了解的道理,主要途径是多读书和观察、思考事物,其目的是了解事物的“所以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和“所当然”(社会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朱熹说:“天下之物,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大学或问》卷一)
10,在格物说的基础上,朱熹认为知在行先,只有知道事物的所当然,才能做到行为恰当。朱熹又认为,虽然必须先致知然后力行,但是行是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完成,在这个意义上,行比知更重要。朱熹总结知和行的关系说:“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
五
心学的建立
1,陆九渊(1139—1193)提出“心即理”,这个心就是“本心”。陆九渊认为理是宇宙的根本原则也是吾心的根本原则,所以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不是说宇宙由吾心产生,而是指吾心的理和宇宙的理是同一的,宇宙与吾心实无二致。
2,陆九渊认为“尊德性”为主,“道学问”为次,即立本心为主,读书其次,格物就是格本心,致知就是不失本心。
3,陆九渊提出“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意思是说不要把精神浪费在外物上,以自己的本心作为是非和实践的准则而无须遵从外部的权威和圣贤的经典。
4,陆九渊认为“六经”只不过是本心的具体例证,而本心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古人的本心和我的本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六经都只是我自己本心的具体例证。因此,陆九渊提出“六经皆我注脚”这个著名命题。
5,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六月,朱熹和陆九渊在江西鹅湖寺进行了一次著名辩论。朱熹认为认识真理必需“格物致知”,要“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即要多读书、多观察事物然后归纳分析然后得到精华。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即做到心明有所顿悟万事万物的道理就自然贯通,无需多读书和忙于观察外界事物。朱熹和陆九渊的学说实际代表了孔、孟之后儒学的两大传统。两人的观点针锋相对,结果不欢而散。
6,冯友兰认为,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分歧在前者认为“性即理”,后者认为“心即理”,一字之差代表了两人哲学的根本差异。朱熹和陆九渊对“理”的看法和两人所说的“心”是不同的。朱熹所说的“理”是超越时空的,“心”是指经验意识,在这个立场上不能讲心即理,而陆九渊认为“理”就在天地之中,“心”是本然性的普遍理性,所以得出“心即理”的结论。
7,陆九渊的心学被攻击为禅学,其实陆九渊发挥了孟子注重的主体性,更非禅学出世主义,两者完全不同。
六
元代理学
1,赵复(生卒年不详)强调“道统”说,认为“道统”高于“皇统”,表明理学家能够在异族统治下从维护中原传统文化的原则出发,超越民族的界限,“从道不从君”。
2,许衡(1209—1281)用“理一分殊”来说明人性,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本然之性”,是每个人都一样的,是“理一”。“贫富贵贱”是“气禀之命”,人们各有不同,是“分殊”。
3,许衡认为“知”、“行”是两回事,他提倡“真知力行”,主张“知行并进”。
4,许衡强调“治生”,即认为人必需在农、工、商中选择其一来作为经济生活的保障,而不像某些儒生那样排斥商业,“治生”这一思想在明清时期影响较大。
5,赵复和许衡都崇拜朱熹,在他们的影响下,元代在皇庆二年(1313年)把朱熹对四书五经的注释定位科举考试的标准。
6,刘因(1247—1293)认为宋代理学家的议论来源于汉唐儒者对六经的注释,因而提出理学本于六经。
7,刘因提出“古无经史之分”、“经皆史”的著名观点,这就是说经源于史,但经过孔子的选择、删定、修改、注释和传述,才被人们尊奉为“经”。
8,刘因强调“天道生生”,认为事物的生成和毁灭就是代谢,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世界都是如此,生成和毁灭的代谢是“理”和“势”互相作用的结果。
9,吴澄(1249—1337)认为“气”是唯
一、永恒的存在,气在宇宙生成之前已存在,在宇宙毁灭之后仍存在,而“理”不是一种具体的事物在气中而是气的主宰。吴澄强调宇宙中只是气,而忽略理、气得逻辑先后问题,他说:“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答人问性理》,《吴文正集》卷三,1985)吴澄否定朱熹认为理和气是二物,他强调理不是实体,提出了“理在气中”这一重要的命题,“开启了明代理气一元论的先河”。
10,吴澄认为人的天地之气而成形,而气中有理,所以人的本性就是天理,是没有不善的。不过,人禀受的气有清有浊,浊气会污染性。同时他又认为一般人的气质总有浊,所以人性就不能是全善的。
11,吴澄认为追求五经,不如“反之吾心”,方法是“主一持敬”,又强调“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的统一。他说:“盖闻见虽得于外,而所闻所见之理则具于心;故外之物格,则内之知致。此儒者内外合一之学。”(“草庐学案”,1986,页3040)这就包含有陆九渊和朱熹两家的观点,实际上,元代理学虽然尊崇朱熹,但亦不排斥陆九渊,吴澄的理学更有“和会朱陆”的倾向。吴澄用陆九渊之长来补朱熹之短,启发了明代心学,可以说是程朱理学与明代心学的过渡。
七
程朱理学的复兴
1,程颢、朱熹在生时都受到统治者的打压,不过到了明代,他们的思想既是科举考试的标准,还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拥护。在这个背景下,程朱理学在明代前期获得复兴。
2,曹端(1376—1434)用“仁”来解释“孔颜乐处”,他认为“乐”并不是儒者的目的,而是儒者达到“仁”这种精神境界后自然具有的内心状态。
3,薛瑄(1389—1465)是明代前期北方理学的代表,他把“穷理”区分为“穷人之理”和“穷物之理”,“人之理”指人的道德本性,“物之理”指事物的本质。他认为朱熹只是穷
物之理,忽略了穷人之理;陆九渊只是穷人之理,忽略了穷物之理。
4,薛瑄以“复性”为宗,他认为格物、读书都应该以复性为目的,不然就会使格物、学问泛滥而陷入支离。
5,薛瑄发挥了朱熹的“心统性情”,他认为心有动有静,心对性情的动或静都统。“心统性情之静”时要保持心的“中正”免受情感的干扰;“心统性情之动”时要规范引导情感,使心的“中正”不发生偏差。
6,吴与弼(1392—1469)是明代前期南方理学的代表,陈献章的老师。吴与弼提出“洗心”说,他认为心体是神妙而明净的,但是气禀和欲望给心体带来污垢,不要这些污垢“洗去”心体就会物化,所以必须要把这些污垢洗去。洗心的要诀就是程朱所讲的“敬义夹持”。
7,吴与弼认为人要克服性急好怒使心态平和,就要做到“七情不可所”(情感不能执着在固定的事物上)和“以理处之”(以天理为原则处理事物)。明代理学家注重内心体现、追求洒然境界正是从吴与弼的。
八
心学的光大
1,明代前期的理学主要是朱学的复兴,而真正代表明代思想的是从陈白沙开始,明代理学经过陈白沙而转入心学。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白沙学案序”,《明儒学案》卷五)
2,陈献章(白沙)(1428—1500)认为“典籍是典籍而我自是我”,朱熹的读书穷理是“繁”,应当舍弃,他说:“舍彼之繁,就吾之约,惟在静坐。”就是说只有通过“静坐”才能求之吾心,体验到心体呈露。因此,陈白沙的心学以“主静”为宗旨,他的学问宗旨是“静中养出端倪”。所谓“端倪”,既是一种神秘的体现,也是“善端”。对来求学的人,陈白沙都教他们静坐。
3,陈白沙认为心不要滞在一个念头、一个事物上,这种境界叫做“自然”,由此提出学以自然为宗的思想。
4,湛若水(甘泉)(1466—1560)是陈白沙的学生,他提出了“随处体认天理”这个学问宗旨。“随处”是对陈白沙“静坐”的修正,“随处”解决了陈白沙主“静”忽“动”的弊病,又解决了陆九渊主“心”忽“事”的弊病,用湛若水的话说,“则动静心事,皆尽之矣。”湛若水认为天理“即吾心本体之自然者也”(《圣学各物通》卷二十七),“体认天理”就是在应对事物,心应感而发为中正意识,从而体认到自己内心中正的本体——天理。
5,湛若水认为“格物”的“格”是“至”(造诣)的意思,“物”指的是“天理”,那么“格物”就是“至其理”、就是“造道”,“格物”的目的就是“体认天理”。湛若水说:“格物云者,体认天理而存之。”(意思是说所谓格物,就是体认天理并存养它。我认为如果说“随处体认天理”是湛若水的心学宗旨的话,这句话就是最能代表湛若水思想的话,湛若水的心学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的,如同王阳明德“四句教”。)湛若水的格物说有“一内外”、“兼知行”、“贯动静”的特点,既纠正了王阳明专内遗外的缺点又避免了当时理学的割裂的流弊。湛若水进一步解释天理与心学的关系,他说:“吾所谓天理者,体认于心,即心学也。”
6,湛若水作《心性图说》解释了“心”和“性”。湛若水认为:“性”,包含天地万物的整体;宇宙浑然一体,都以同一个“气”为基础;所谓“心”,是能体察天地而没有遗漏的存在。所谓“性”,是“心”的本能,“心”和“性”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由此可见,在湛若水看来,万物不是在心外,格万物就是格心。
湛若水又作《真心图说》来解释心、人、元气的关系,他认为元气就是太极,心在人中,人在元气中。湛若水强调“天地同是一气”,而心在居于中正的位置,所以能使“万物
皆备于我”。
7,陈白沙认为读书穷理是“繁”,湛若水对此作了纠正,他认为读书可以唤醒心中的天理,是很有益的。
8,湛若水的心学企图调和程朱理学和陆、陈心学,它的特点是“合一论”,在湛若水看来,心与物、理与气、心与理、心与性、知与行、理与欲、虚与实都是合一不可分割的。他说“观天地间只是一气,只是一理”(《甘泉文集》卷七),又说“动静一心也”(《甘泉文集》卷七)。在湛若水的著作中,他总是强调统一和批判支离。
9,王守仁(阳明)(1472—1529)二十多岁时通过“格竹”对朱熹的学说产生怀疑,他在“龙场悟道”后像陆九渊一样后提出“心即理”,并提出“心外无理”这两个命题,彻底与朱学分道扬镳。“心外无理”是指道德之理不存在于外物,只在人的心中,这完全是在道德法则的意义上说的,而没有涉及自然规律。
10,王阳明认为“格物”的“物”其实是“事”,亦即心上的事,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例如,意在读书上,读书就是一“物”,意在写作上,写作就是一“物”,所以说没有心到、意到,就不成一“物”。在此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这个著名的命题。心外无物其实就是心外无事,它不是说脱离了心外界的事物就不存在,而是说没有人的关注、实践,事物就没有道德上、人文上的意义,就不成一“物”了。这样,王阳明就把“格物”解释为“格心”。
11,王阳明批评了朱熹的“先知后行”,认为这样是割裂了知行并使人知而不行,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命题。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本体是合一的,知和行是不可分离的,知而不行其实不是真正的知。他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又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的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12,王阳明把格物的“格”解释为“正”,格物就是“正念头”。他又进一步提出“致良知”的学问宗旨,他认为人人天生皆有良知,不过后天被蒙蔽了,所以人要至极其良知使其不被蒙蔽,还要扩充、实践它。王阳明认为《大学》亦即“大人之学”说的就是要人去除蒙蔽,恢复万物一体的本来之心,“大人”就是能把天下视为一家、以万物为一体的人。
13,王阳明晚年提出“四句教”总结他的心学思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4,湛若水和王阳明各立宗旨,一时平分天下学术,时以王湛并称,两人在学术上虽有不同但并不对立,而且两人还是最好的朋友。湛若水对王阳明有相当大的影响,他在两人的书信来往中对王阳明的心学学说表示了自己的意见。湛若水认为人虽有良知,但良知会被蒙蔽,所以格物不能仅仅求于心,只有通过学、问、思、辨、行才能启发、唤醒良知。湛若水认为把格物解释为“正念头”,就是教人不求于外,完全转向主观立场,不符合孔子以来重视“学”的立场,而且会使格物与诚意、正心的互相重复。
15,因为程朱理学本身的不足,所以纠正程朱理学之偏的心学出现是必然的,同时心学又一直受到尊崇朱学的理学家的批评。王阳明死后,他的学派分裂为几个派别,各有发展。明代后期,理学家或批王、或述王,都是以王阳明为中心的。
第三篇:宋明理学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三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讲述了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要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回顾宋明以前的儒学发展演变的脉络: 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到打击;西汉初——复苏; 汉武帝—— 正统。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 “北宋五子” 主要成就 地位及影响 周敦颐
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邵雍
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张载
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和“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两目主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一)前一子目要向学生讲明三点:
1.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本体论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3.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二)后一子目要求学生掌握:
1.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完成。
2.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他用自己的体验对此予以论证。他的思想言论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3.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天地之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六、关于宋明理学的评价问题,可以向学生介绍些史学界最新的研究动态。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目前课本具体评价不多,只对几位著名理学家作客观叙述介绍,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目前学术界对理学的论评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一些学者们,对二程、朱熹、王阳明作为几位大儒,则从以下几点肯定他们的学术贡献:第一,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第二,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第三,肯定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精细和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在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上述各家不同评论,可供教师们参考。
第四篇:《宋明理学》教学案例
《宋明理学》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通过了解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评价宋明理学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过程与方法】
1、设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
2、充分运用课文中的材料及课后的解析与探究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因宋明理学主要吸收了佛教和道教合理的内容为我所用,面对学生对宗教知识的缺乏,必须讲清两种宗教在我国出现的原因及对文化格局的影响,以便理解理学出现的原因及内容。
4、以生活来走进历史,以身边浅显的生活经历来破解理学深奥复杂的理论,让学生来参与其中。
5、理学的影响则采取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上分组辩论的形式来解决难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定位: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朝的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变化。通过对有关知识的掌握,认识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化发展脉络,了解其发展规律,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
2、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3、教学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三、策略与方法:
1、设计思路: 针对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采用设置情境、联系现实等策略并且综合运用讨论,讲解等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学习兴趣,从而突破难点。本课思辩性强,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2、教学方法:设问式与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设问,不断的将问题引向深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引言部分的内容为素材,提问学生中国四大书院是那些?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南唐时,有人在庐山白鹿洞旧址建立学馆,旨在收授生徒以教,称“庐山国学”。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为南康军守,重修院宇,在此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陆九渊及明代王阳明等人都曾来此讲学。朱熹曾亲制学规,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的治学方法。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此举行学术报告会和陆九渊在此进行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义、利问题讲学后,更使其名声享誉海内外。
(二)讲授新课: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师:三教是指儒、佛、道三教。在古代中国,传播范围广泛、影响要巨大的“宗教”就是“儒教”。“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汉朝,是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时代,同时,也是佛教传入,道教形成的时代。那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的教义?
生(预期效果,以下的生都是如此):佛教讲究因果报应、转世轮回;道教讲究修炼今生,以达到长生不老。
师: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而儒学出现危机? 生: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使人们有了精神寄托。统治者也支持,因为宗教可以麻痹人民的思想,对其统治有利,因此二者在社会迅速传播。对于频繁更替的王朝,人们对汉代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发生动摇,因此出现儒学危机。
师:这种现象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三教合一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师:儒、道、佛三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在古装影视剧中比比皆是,你能举出一例吗?
生: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天龙八部》中的虚竹
过渡:师:为了重兴儒学,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儒学家们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宋明时期形成一种新儒学-理学
二、宋明理学的内容 1.程朱理学
师: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程朱理学”。首先我们看书中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回答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还涵盖哪些领域? 生:“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还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
师:同学们看书总结一下什么是理学?
生:新兴的儒学回答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把此思考与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称为“理学”。
师:什么叫“理学”?“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师:如何把握理呢?也就是把握的方法?朱熹提出了一个让我们感到非常晦涩、深奥的词“格物致知”。什么是“格物致知”呢?格物就是观察、接触、探究事物;致知就是得出结论,发现天理。这与佛教禅宗神秀观点非常相似,请同学们看本课的解析与探究理解一下,其渊源关系主要体现在:神秀认为只有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才能渐悟成佛。程朱理学吸收了这一思想。如果大家还不明白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来看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幻灯片显示)。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它一次吗?
生:朱熹通过格物渠水清澈,活水有源头,致知读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源头。
师:朱熹参考二程学说,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师: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解题关键:分析“格物致知”的内涵。思路引领:按照程颐和朱熹的说法,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的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生: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师:想一想,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将理的存在与社会伦理联系起来,满足了统治阶级需要;理学家个人的推动作用有关,元时使理学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明时确定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过渡: 凡事都要格物,我们不得不怀疑朱熹的精力是否够用,在南宋就有一些理学家对朱熹的格物方式不满,他们认为他们找到了获得理的捷径,这就是心学。2.陆王心学
师:陆九渊,南宋理学大师。提出“心即理”之说。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内心的反省,强调自我的能动作用,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于是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说法。在这里我们接着分析陆九渊和朱熹思想的主要不同点在哪里呢?
生:把握理的方法不同,朱熹是格物致知,陆九渊是发明本心。师:两人都作过老师,如果让他们做你们的老师,我们学校刚刚作过消防演练,假如真有险情,楼里着火了,这两位老师将教你们怎么做呢?
生:朱熹会教我们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方法。陆九渊应该让我们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
师:你愿意接受谁的观点呢?
生:当然是朱熹的观点了,这种情况下还闭目反省能行吗?生:他们两个人的观点我们都不同意。
师:这个问题大家比较同意朱熹的做法,但也不要小看心学,心学也有其惊世骇俗之优势,历代仁人志士为其折服,如林则徐、曾国藩等。下面我们再来研究另外一位心学大师明朝的王阳明,体会心学思想的奇妙之处。我们先看材料:(PPT文字画面)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满街人都是圣人。” 请思考:王守仁认为怎样可以成为圣人?谁可以成为圣人?他的这种说法对人们的道德修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生:只要有良知就可成为圣人,愚夫愚妇也可成为圣人。增强自我修养的信心,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师:王守仁多次镇压过农民起义,期间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请思考: 在当时的语境下,王守仁此语何意? 你能否在历史上找到“破心中贼”的例子。如果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你会有什么新感觉?
生:比如我们在参加一个知识竞赛,我们往往不是被知识本身吓倒,而是被比赛的紧张气氛和对手气势吓倒,心理异常紧张,这就是“破心中贼难”。参加体育比赛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失败,我觉得王阳明的这句话与我们常说的“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非常类似。
师:今天大家太了不起了,我们对世界一流的大师朱熹和旷世奇才王阳明都进行了剖析,我真为大家喝彩。
过渡 :宋明理学是吸收了佛、道哲学思想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师:下面以我们分组辩论的方式说明理学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生:第一组(辩论正方):积极作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辩论内容略)
生:第二组(辩论反方):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尊卑等级、重男轻女的、因循守旧、重利轻义、重礼轻法的等封建观念,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辩论内容略)
【课堂小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五、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二、材料辨析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回答: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知识是学生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的,对学生接受能力的挑战它远远要高于其他的教学内容。宋明理学它带有着哲学层面丰富的内涵,而学生在学这一课的时候,还没有学习到政治课哲学方面的内容,所以无法提供跨学科知识的资源。在学科能力的培养方面,宋明理学的作品中文言文表述繁多,无法大量引用。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宋明理学可以说是良莠并存,用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年龄和他们的知识储备来说,是难以把握和取舍的。所以教者如何把复杂的知识理论通俗化、简单化,更贴近学生,避免历史知识理论化、成人化是我们每个教师应深思熟虑的问题。要上好这节课课前应与学生有适当的沟通,多收集与学生有关的素材,这样才能把这节课上的通俗易懂。
第五篇:《宋明理学》教学反思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个人觉得满意的是通过问题引领,层层突破,让学生理解了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过程。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图片和历史想象将艰涩难懂的思想主张讲得通俗易懂,并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也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这一节课设计了3个主问题:程朱理学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学的(提示学生从如何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哪些儒家义理的角度去思考);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与二程、朱熹主张的联系与区别;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谈谈宋明理学的影响,在今天哪些内容仍有积极意义,哪些内容应该舍弃。这三个问题是针对课标中“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和认识理想修养论中的积极意义”而设计的。学生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得出一些基本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学的新发展;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宋明理学在封建社会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理学在今天仍有许多积极意义,比如修身养性、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如果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解决这3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完全达成了。
在讲授二程、朱熹、王阳明的观点时,我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伤天害理”、“格物致知”、“良知”等。通过这些讲解,学生对理学的基本主张有一定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理学作为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些都是为后面解决3个主问题提供了铺垫。
在讲完“理”由之后,我做了小结,在讲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后也做了小结,在上完这一课内容后,我又将前三课内容做了总结。这样做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注意梳理已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际上,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就会了解儒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课堂实是缺憾的艺术。自己感觉主宰了课堂,总体上讲得太多,学生活动较少,师生互动不够充分。这与宋明理学内容艰深和本人课堂驾驭能力不足有密切关系。在总结“程朱理学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学的”这一问题时,应适当提示思考的角度——“继承”和“发展”,“发展”应该从“本原论”、“认识论”、“修养论”的角度思考。如果这一问题完全由学生归纳出来,课堂的达成度就会明显提高。再如,在讲解“致良知与格物致知的区别”时,没有适时追问“哪一观点科学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加深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认识论”
上的本质区别。学生主体地位不仅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通过激发、追问、引导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参与进来。只有学生主宰课堂,才有可能形成“生态”课堂,学生才会生成新问题,获得新方法,生成新知识。
上完《宋明理学》一课方知“厚积薄发”的重要性。尽管在上课前做了一些功课,但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短期内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这节课有许多遗憾。平时很多课都没有做足功课,很多问题都没有思考透彻,以此来“授业解惑”真有点惶恐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多看书、多钻研,力求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让历史课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