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
《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
考察
刘毓庆
内容提要 《诗经》产生在与现存迥然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中:黄河的支流与支津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水网,上百的湖泊星罗棋布于其间;充沛的雨水,造就了许许多多的隰地;川流水泊之间,形成了不少人类居住的洲岛与土丘;山林之中,泽薮之畔,生长着梅竹之类亚热带植物,并活动着犀牛之类热带动物,野猪时出,鹿群觅食,水鸟云集。这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先民的生活方式与性格、心理、情感,形成了《诗经》温柔敦厚的风格。
关键词 《诗经》 生态环境 温柔孰厚
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诗经》是在与现存迥然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中产生的。其所咏及的河流水道、湖泊丘隰及许多动植物,今皆不复旧貌,因而为我们理解(诗经》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地理生态背景的考察,展示周代先民活动的历史舞台,从而对先民的生活、习俗、性格、心理、情感以及《诗经》风格的形成,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诗经》时代的河流
《诗经》主要产生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海拔约600米至50米之间的广大地区。如果找来一张彩色的中国地形图,就可以发现,《诗经》产生的主要地区正是地图上用绿色和浅绿色所标识的区域,而绿色正是与水紧密联系着的。在古代这一区域,更是河流湖泊遍布,以黄河为主干,构成了网络与星棋交织的地貌结构,成为华夏先民活动的最主要的舞台。
《诗经》中所言及的水流,大约有20余条,关中地区有泾、渭、洽、漆沮、丰等;山西境内有汾、杨之水;河南、山东境内有洛、溱、洧、淇、寒泉、泉源、肥泉、济、汶、淮等。另外还涉及到了江、汉。同时每言及水,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水流量之充沛、水之清澈、水生植物及动物之丰富繁多,展示出当时一种良好的生态境况。不过对于溱洧淇汾等河流情况的描写,其所反映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环境,而真正对上古北方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无疑是黄河。黄河在《诗经》中出现过27次,是《诗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条水流。
关于黄河,《说文·水部》云:“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尔雅·释水》云:“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春秋说题辞》
云:“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也。”《风俗通义·山泽》云:“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发原注海”、‘“并千七百一川”、“荷精分布”、“播为九流”,写出了古代黄河的一派浩茫气概。今日的黄河水流量锐减,它的支流、支津大多已干涸或变为田地,不复昔日景观。而在上古时代,黄河浩浩荡荡,横行于北方大地,《庄子·秋水》篇所描绘的“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清崖之间,不辩牛马”,正是当日所目睹的情景。这是一个大水系,它一面接纳百川,一面支津纷出,大大地影响着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生态格局。最早记载黄河水道的是成书于先秦时代的奇书《山海经》。如依此书所记,黄河的气势要远大于长江,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大河流。书中记长江的支流只有12条,而黄河的支流则多达49条,大多支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其实远不至此数。如《北次三经》所记载水道,黄河是由今河南武陟向东北经浚县、内黄、曲周、平乡、巨鹿、宁晋、深县、安平、蠡县、高阳、安新、霸县,至天津入海的。在这约600余公里的流程中,汇入的支流就有19条。而据谭其骧先生的研究,《北次三经)中实际最终注入黄河的水道(包括与其它水合流后注入的水道)达34条之多[1](P82)。由此而言,古代黄河中下游支流之多,实不可胜计。《山海经》中共记水道约280余条,大多分布在黄河
流域。《水经·河水注》中记载的河水支流,从黄河壶口以下算起,约近80条。而每条支流,又不知汇入了多少条小的水流!仅一条不大的淇水,在注入黄河之前,就汇合了十几条水流。这些水道恐怕大多在上古时代就存在了。再就黄河支津观之,《禹贡》有如下描写:“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大坯,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大陆’旧以为指大陆泽,今研究者多认为是指一片广阔的平陆,即河北巨鹿一带的平原。其实说泽也未尝不可,因为这里本是一片水泽,水消退后而成为一片平阔的原野。所谓“北播为九河”,是指在这块平原上,黄河歧流纷出,像一把展开的折扇,分布在河北、山东平原。略言之,黄河出龙门后,直向南到华山之北,然后东折,过三门峡(砥柱)、孟津,至武陟(大坯)而北折,沿太行山东麓与漳水(降水)合流,至巨鹿、隆尧一带开始满溢散开,“播为九河”[2](P330-402)。关于九河,历代研究者很多,他们或据文献或据目验,来确定九河所指。也有学者认为九是泛言其多,未必是实指。但不管怎么说,在上古时代黄河有许多支津入海,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岑仲勉先生曾力辩上古言河未必为黄河之专称,如,河水清且涟漪”之河即非指黄河,因为黄河不可能清。古人称洹水为河,也是一例。认为河是水道的通称[3]
(P219.82)。谭其骧先生认为:河为河道之通称,只能适合于唐宋以下,唐宋以上“河”是黄河的专称。《汉书·地理志》除河水外,河北平原水道称河的计有12条,《水经》中除河水外称河的水有7条。这十多条称河的水道中,有5条是西汉黄河决流所形成的,“其余诸河,估计都应该曾经是春秋战国时代黄河干流或其岔流的故道[1](P82)。其实春秋前称河的水道何尝不是与黄河发生过关系的水流?“九河”未必是春秋之后才出现的。尽管不少学者认为《禹贡》成书于战国,但此书即托名于禹时代的产物,自然所记的河道不可能是战国时代才出现的。简言之,在上古时代,黄河流域与黄河发生过关系的河流很多,特别是中下游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定有不少同时也可以称河的水道存在。
除黄河水系外,在北方与黄河相邻的还有淮河水系的水群,分布在中原一带。在历史上曾发生过黄河夺淮入海的事情。这些河流在上古时代是否与黄河发生过关系虽不好确定,但这种可能是存在的。这样黄河中下游一带,像布下了巨大的水网,中国文化便在这里发生。正如钱穆先生所云:“中国文化发生,精密言之,并不赖于黄河本身,他所依凭的是黄河的各条支流。每一支流之两岸和其流进黄河时两水相交的那一个角里,却是中国文化之摇篮。[4](P2)
二、《诗经》时代的湖泊与隰地
《诗经》中每言及“于沼于沚”、“从子于沃”、“东门之池”、“彼泽之陂”、“集于泽中”、“东有甫草”、“王要灵沼”等,所谓沼、泽、薮、池等,自然是与湖泊相联系的。这也反映出了先民生存的地理生态背景的一个特点。据谭其骧先生研究,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河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道。在此之前,黄河基本上是安稳的、平静的。正因为它的安稳、平静,黄河流域才能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而其之所以能安稳平静,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下游的湖泊和下游从黄河分支出的支津很多,足以停蓄或分泄一部分洪流与泥沙”,后来“黄河流域缺少湖泊是容易发生水灾的原因之一”[5]。在上古时代,黄河中下游流域几乎布满了湖泊。
《尔雅·释地》记有十大泽薮:“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护。”这十大泽毅,除云梦、具区在长江流域外,其余八薮都在黄河流域。《禹贡》和《周礼·职方氏》记载是11个湖泊,《吕氏春秋·有始)、《淮南子·地形训》等,记有9个湖泊。各书所记湖泊名称、分布地区虽都略有不同,但大多分布
在黄河流域则是一致的。这些湖泊,动辙数百里,如昭余祁,《汉书·地理志》邬县下云:“九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王先谦补注云:“陂泽连接,其薮有九,谓之九泽,总名之曰昭余祁。[6](P680)看来到了汉代,因泥沙淤积,此湖已分割成许多小湖泊了。其原先之大,可想而知。据田世英先生研究,昭余祁位于晋中盆地,约相当今介休以北,平遥、祁县西境,文水、汾阳东境,方圆有数百里[7]。最大的湖泊恐怕要数大陆泽的前身太行山东麓的大泽了。《山海经·北次三经》记有发鸠之山“精卫填海”的故事,说发鸠山有鸟名精卫,它是炎帝少女所化。炎帝之女女娃游东海,溺而不返,故化为此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论者多以为东海指祖国东部的大海,这是个不小的误会。发鸠山在今太行山西的山西长子县,距东海有千里之遥,其何以要飞行千里去填海呢?其实这里所谓的“东海”,可能就是太行山东麓的汪洋大泽。《说文·水部》云:“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上古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是一片汪洋,山中的条条水流皆汇于此。即使黄河之水也流入了这片茫芒水泽之中,其有海之名也是自然的。《山经》中共记湖泊约40个左右,而以反映太行山东河北地理为主的《北次三经》就占了7个。这7个湖泊可能就是水退之后留下的遗迹,诸湖泊之中有泰陆(大陆)、大泽、海泽等名称。“海泽”据谭其骧先生研究,在今河北平原中部的周县境内[1](P43),这里正是当时大泽的中心所在。既然是“泽”,为什么又冠以“海”名呢?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名字中蕴含着由大海湖演变为沼泽的信息。《春秋感神符》说“后妃恣则泽为海”,说明泽大则为海,在古人的观念中二者是有联系的。精卫所在的发鸠山在太行山西侧,山中漳水流出,即流入太行山东麓的黄河。《北次三经》与“精卫”相邻,就记载了“海泽”。由此推测,经中的西山当指的是太行山,因为在“海泽”之西,故名“西山”,“海泽”在其东,故得名“东海”。所谓“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当是说衔太行山的木石堙这汪洋之水。虽是神话,但侧面反映了河北平原的地理形势与先民对这个大湖泊的认识。除《尔雅》、《周礼》、《禹贡》等提到的大湖泊之外,黄河流域还分布有许多较小的湖泊。如《左传》中提到的蒙泽、荧泽、澶渊、阿泽、修泽、萑苻、洧渊、棘泽、狼渊、豚泽、沛泽、鸡泽、空泽等,约30多个。在黄淮海平原范围内,先秦文献记载的大小湖泊有40个左右,《水经注》则记载有190个之多[8](P178-181)。这190个湖泊中的天然湖泊,可能大部分在先秦时代就已形成,只是没有专书记载而已。
与湖泊相近似的是隰。在《诗经》中每将山隰连称,如《邶风》云“山有榛,隰有苓”;《郑风》云“山有扶
苏,隰有荷华”;《唐风》云“山有枢,隰有榆”;《秦风》云“山有苞棣,隰有六驳”等,也有单称隰者。这也反映了上古河域的一个生态地理特点。
隰与湖泊不同,湖泊是与河流相通的,而隰则主要是由雨水形成的。《尔雅·释地》说:“陂者曰阪,下者曰隰。”邢昺疏引李巡注云:“下湿谓土地窊下,常沮洳,名为隰也。”根据《尔雅》与李巡注,隰指地势低下、土壤阴湿的地方。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野上的低湿之地,即《诗经》中所谓的“于彼原隰”、“原隰既平”、“度其原隰”的“隰”。一种是与山相连的“隰”。这些“隰”位于山脚下不远的平地,由于山洪由高而下,激流冲击山下平坦之地,进入平野之后,水流减慢,冲击力消失。这样在山下便形成了低洼的地势,一下雨便有雨水积储。《卫风·氓》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表明隰一般面积还比较大,所以诗人才以为喻。因为隰常有积水,所以可以种植莲藕。《郑风》说“隰有荷华”,即可以证明。《邶风》说“隰有苓”,前人关于“苓”有卷耳、地黄、甘草、黄药等说,其实这“苓”也就是“莲”。《七发》“蔓草芳苓”,李善注:“诗传曰苓,古莲字也。”《字汇》:“苓读连,古莲字。”隰的周围则长有丰茂的草木,如榆、桑、苌楚、芦苇等喜水植物,形成了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在山与隰之间冲积而成的扇形地带,则是先民们所选择的
较理想的宅地。《诗经》中“山有XX,隰有XX”的咏唱,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发的。
三、《诗经》时代的州与丘
《诗经》中每言及水中的洲、渚、沚、坻,同时也常提到丘,如曰“丘中有麻”、“至于顿丘”、“旄丘之葛”、“宛丘之上”、“陟彼阿丘”。对于《诗经》中的丘,今人大多认为是山丘或丘陵,因而每等闲视之。其实它与水及洲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山海经·海内经》云:“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九丘”,每丘上住一个氏族,所谓陶唐、叔得,都是氏族之名,这些氏族不少是见于其他古籍的。丘之下有水环绕,这实际上就是九个洲了。《左传·昭公十二年》说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贾逵注云:“《九丘),九州亡国之戒。”马融也说:“《九丘》,九州之数。”《释名·释丘》云:“泽中有丘曰都丘,言虫鸟往所聚也。”《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水经·汾水注》云:“汾水西经癸丘北,故汉
氏之方泽也。贾逵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泽丘,即癸丘也。”或有水环绕,或在泽之中,而却名之曰丘,这里的丘与洲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说文·丘部》云:“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此解字形显系有误,卜辞中之丘字即象丘阜之形。但许氏强调丘为人居之所,则特别值得注意。而其解“州”字也是突出了个“居”字。《说文·川部》:“州,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地,故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毛诗作“在河之洲”,“洲”与‘州”在古代是相同的。《字汇·水部》云:“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也。”《尔雅·释水》云:“水中可居者曰洲。”《广雅·释水》:“州,居也。”《释名·释水》:“洲,聚也,人及鸟所聚息之处也。”所谓“居”就是居住,即《易传》所谓“穴居而野处”之“居”。更值得注意的是《释名》将“洲”声训为“聚”,而伪孔安国《尚书序)亦云:“丘,聚也。”说明古代“丘”与“州”在读音与意义上都是有关系的。大禹治水,将天下划为九州,实际上是以水为界,划为九个区域。《淮南子·地形训》说:“宵明、烛光处河洲,所照方千里。”《尚书·说命下》云:“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伪孔传云:“遁居田野河洲也。其父欲使高宗知民之艰苦,故使居民间。”孔颖达疏云:“河是水名,水不可居,而云‘入宅于河’,知在河之洲也。《释水》云:‘水中可居者曰洲。’初宅遁田野,后入河洲,言其徙居无常也。”显然河洲也是先民栖居之地。
丘与州从形式到意义上的联系,显然都是缘于一个“水”字。州是有水环绕之地,而丘则是由水而形成的。丘一般形成于河道拐弯或二水交汇之处的三角洲地方,由于水的冲积形成土包,水道移向低处,而土包则因风吹,土沙堆积越来越厚,形成高丘。因为川流纵横,湖泊广布,人皆依择高地而居,因而古书中出现了许多以丘、州为名的地名。据顾颉刚先生统计,《春秋》与《左传》中以丘名者有48处之多,而以宋(11)、齐(10)、鲁(7)、卫(b)、晋(4)为最多,渭水流域的秦与江湖间的吴越一个也没有。而宋、齐、鲁、卫、晋正当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湖泊河流分布最稠密的地区[9]。这些地名可能是大水退后的遗存。从清儒杨守敬的《春秋列国图》中就可以看出,名丘之地多在水边,如营丘在淄水东,贝丘在渑水东,葵丘、渠丘在时水东,牡丘在黄河北,重丘在大野泽西南,中丘在沂水东等。水来为州,水退为丘。《春秋·桓公五年》有:“州公如曹。”州为国名,姜姓,据《括地志》说,在密州安丘县东三十里,即今山东安丘县东北。此地距海近百里之遥,且当汶水、潍水交汇之处,上古时很可
能是水中之高地可居者。而且周时名“州”,汉时得名“安丘”,大有水退为丘之意在内。出土的西周《周公簋》有铭云:“舍邢侯服,锡臣三品:州人、东人、郭人。”其地不详。《左传·昭公三年》:“赐汝州田。”注:“州县,今属河内郡。”春秋前其地正处于黄河北折处,夹于沁水、黄河之间。《诗经·小雅·钟鼓》云:“淮有三洲”,“三”言其多,说明在淮河上也有不少水洲。历史上黄河曾一度夺淮入海,显然在黄河与淮河形成的三角地带,是受着黄河的影响的。在《汉书·地理志》中,涿郡有州乡,王先谦补注云:“《一统志》:故城今河间县东北四十里。”地名河间,显然是由黄河支津歧出、地在两河之间而得名,而其又名‘洲”,其意义就更明确了。据《周礼·大司徒》记载,周时户制“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用“州”划分行政区域,显然也是由自然地理的区域分割而定的。一州犹今之一村,《论语·卫灵公》说:“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这里的州里,犹今之所谓乡里。《周礼·小司徒》又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总之,无论是丘、州之类的地名,还是以州、丘为单位的区域划分,都反映了上古时代水居洲处的人类生存环境。
四、《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
无论河、泽,还是丘、隰,都是因水而形成的。现在我们根据《春秋》与《左传》的记载,通过研究先秦河流、湖泊、丘洲在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所经当时各国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河流、湖泊、丘洲的分布,集中在了黄河下游的晋、卫、郑、齐诸国。晋本当黄河中游,但它的地盘较大,今河南的北部、河北的西部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属于它。西部的秦国,只有泾渭二水,湖泊、丘洲的记载则是空白。据《周礼》、《尔雅》等书记载,秦地也有湖泊,像弦蒲、阳华等,曾与大陆诸大泽并提,但与中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就要小得多了。《诗经》中提到的关中境内的水道与水泽似乎还较它国为多,当是因周王室建都关中,对此生态地理较多关注的缘故。
《管子·揆度》说:“共工之王,水处者什之七,陆处者什之三。”《淮南子·地形训》说:大禹时“凡鸿水之渊薮,自三仞以上者,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这些数字可能是根据当时情势对上古地形做出的推测,但也由此可以想见《诗经》时代的地貌状态了。由于川流湖泊众多,加之《诗经》时代北方气候温暖湿润①,因而影响到了当时的生态环境。据史念海先生说:“当时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这个地区大致从渭河上游及更西的地区开始,一直到下游各地。黄河中游西北部则是草原地区。
森林中兼有若干草原植被,而草原地区也兼有森林茂盛的山地。[l0](P352)像梅、竹之类亚热带植物,在北方也较常见,故《秦风》言“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卫风》言“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小雅·吉日》还说:“发此小豝,殪此大兕。”说明当时北方还产有现在只有热带地区才有的大犀牛。在湖畔水边以及泽薮之地,生长着大片草木,水中有荇菜、苹、藻等水草,湖畔大量水鸟云集,芦苇荡里大批野猪之类野兽出入,林中及原野时常可见到鹿群觅食、奔走。如《召南·驺虞)说:在芦苇荡里可以“一发五豝”;《大雅·桑柔》说:“瞻彼中林,甡甡其鹿。”属于黄土高原的陕西境内,今日已多为干旱区,而(诗经》的《秦风》与《雅》、《颂》中,却多次歌咏到这里的泽地、水产与芦苇,如云“兼葭苍苍,白露为霜”、“鸿雁于飞,集于中泽”、“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鰷鲿鰋鲤”、“振鹭于飞,于彼西雍”,俨然一幅水乡泽国情景。《魏风》、《唐风》中说,山西晋南的汾河岸边是大片沮洳之地,这里有大片的桑田,山上长有刺榆、山樗、漆树等木,山下的水洼的周围则有榆树和楸树等。在中原地区,《曹风》写到了地下水冒出地面的情景,《郑风》中写到了在大泽中围猎的情景,《卫风》写到了淇水湾丛生的绿竹与水岸栖息的大雁、飞鸣的野鸡、水中的大鱼,还有成千的马群。《齐风》中写到了雄兽、大兽、狼,还
有闲游的狐狸,以及大片的狗尾草;《鲁颂》中写到了众多的马群。这些诗篇正是对当日生态环境的描写。现在许多河流已经干涸,大量湖泊已淤为平地,不少水洲与丘阜也因水枯或挖掘变为平地,如宛丘在春秋时还是陈国的一个热闹繁华之地,到《水经注》的时代,却已“不知所在矣”[11](P733),昔日的景观不复存在。但我们根据《诗经》给予的信息,可以想见这种生态环境对当日先民生活的影响。生命离不开水,故人要傍水流而居。丘阜水洲,是人类避水患的生存栖身之所。川流是湖泊的水源,湖泊是河流水量与气候、气温的调节系统,洪水到来时它们可以泄洪储水,平时则可以积水养河流;夏天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冬天则散发热量使气温升高,同时蒸发水分,使空气保持湿润,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作用。湖泊还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渊薮,故《尚书》、《左传》、《周礼》诸书中都记到了专门管理湖泊泽薮的官员。正如顾颉刚先生说:“中国古代对于薮泽是最注意的,所以然之故就因为这是生产的大本营,在农业不甚发达的时候,只有依赖天然的力量。泽是众流所归的大湖泊,薮是卑垫之地。湖泊中产有尊鱼之类固不必说,薮则当每年水长的时候,也盛满了水,和泽没有分别;等到水退,留下了沉淀物作肥料,就很能生长草木,连带着繁殖禽兽,天然的生产品比了泽中还要多。”[12]这种条件对农业、渔
猎,都是非常有利的。一般认为周朝是个农业社会,而忽略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王廷洽先生则认为,渔猎是当时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无论食用还是祭祀,或是对皮革羽毛的利用,都体现出了渔猎的意义[13]。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婚礼纳采用雁,吉礼以鹿皮为贽,之所以用雁用鹿,也就反映了当日狩猎生活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位置。周代的地理生态环境,规定了农、渔、猎并举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人类更注目于自然的春秋更替与生物的休养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节律,顺天之所赐以充庖厨的生活情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环,使人们将自己的生活、劳动、欢乐、悲伤、优愁,融入了大自然的运行之中。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他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祥和与亲切。因而在《诗经》中山水草木鸟兽都成了有情之物,它们与人类共悲欢。“呦呦鹿鸣”,是要与同伴共享丰美的苹草;“鸟鸣嘤嘤”,是要求得朋友的呼应;大量的以草木起兴的诗篇,所展示的也多是抒情主人公的情绪状态。于希贤先生认为,《诗经》“温柔敦厚”诗风的形成,与西周地理环境有关。他说:“中国的文化的风格始终保持着一种温暖、祥和的传统,与西周地理环境的培育有很大关系。‘温柔敦厚’的诗教,一直是国人崇奉的典范。[14]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诗经》中也提到大旱、地震,专家们也曾指出西周初年有过短暂 的寒冷期,但这都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黄河流域能成为中国文明的发祥地,这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同时这些川流、湖泊、水洲的分布,也大大地影响着人类早期聚落的分布。当时人烟稀少,原野因时有水患而空旷无人居住。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卫国被狄人攻破后,卫地的遗民只有730人,加上共、滕两邑的民众也只有5000人,等于现在的一个大村。卫国如此,其他国家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中原地方人择高丘傍水而居,聚落或国都之间,都有大片的荒田或水道湖泊相隔。即使到了人口有了较大增长的春秋晚期,地处中原的郑、宋二国之间,仍有两不相属的大片土地[15](P1673)。我们发现(诗经》十五《国风》,除“二南”外,其在中原地区的分布:陕西、山西、山东各得其二,河南得其七,而河北境内竟然是空白!如果再结合考古发掘考察一下,便发现河北平原在今京广线至徒骇河之间的数百里中,没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商周时代的遗址只在靠近京广线的地方发现数处,中间仍有几百里的空白[1](P82)。显然河水自由漫溢,使这里变成了汪洋水泽,生态环境不利于人类居住。
以上所考察的是《诗经》中大部分诗作产生的一个广阔的地理生态背景,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经》中有那么多水生植物和动物,有那么多言及水的诗篇了。参考文献:
[1]谭其骧.长水集(下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Ml.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
[3]岑仲勉,黄河变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谭其骧,黄河与运河的变迁[J].地理知识,1955,(8)。
[6]王先谦.汉书补注(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钩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8]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9]顾颉刚.说丘[J].禹贡半月刊,第一卷,(4)。
[ l0]史念海.河山集(二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1。
[11]王国维,校.水经注[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2]顾领刚.《诗经》与渔猎文化[J].中国史研究,1995。
[13]王廷洽.《诗经》与渔猎文化[J].中国史研究,1995。
[14]于希贤.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学思潮更迭[Z].手稿。[1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注释:
①据竺可祯先生研究,当时黄河流域气温一月比现在高4.6度,二月高3.2度,平均高1.5度。参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刊于《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原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25
第二篇: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中的植物
我们回顾前几节课对《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学习,从《诗经》的成书、诗“六义”到《诗经》在文学、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有关《诗经》文献资料以及解读作品的形式,巩固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诗经,走近《诗经》中的花草树木。这里主要选取的是十五国风中的篇章,国风中大多为民歌,民间抒情诗,最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抒写了许多植物,或描摹其形态,或记录它与人类的交会,这些植物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也随着美丽的诗歌流传千古。
一、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是一首感慨衰亡、愤叹流离的抒情之作,《毛序》言《黍离》“闵宗周也”,东周大夫行役到西周时的都城镐京,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尽为禾黍”,哀悯周室之颠覆,整首诗充溢国破家亡之感伤情怀。自此,后世皆称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
诗歌三章内容完全相同,只是个别用字上有细微变化,这也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每章前四句写满目凄凉的景象,生动刻画出诗人在路上缓慢挪步,内心极度忧伤的情状。后六句直抒胸臆,呼叫苍天,悲怆至极。
黍在自然里,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迎风弯腰。一黍一摇,一生一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二、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
形容女子的容貌颜如木槿,是什么样的一种美丽呢。这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这是用怜惜的手,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和美丽的人,同看一方风景;用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和舜华之女同车,永远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是一舜,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三、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周南·卷耳》
今人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妻子幻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诗歌,对“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有两种解释,指妇人想像中的丈夫在远方骑马喝酒,另一说是指妇人自己骑马喝酒,我个人偏向于前者。整首诗歌的画面应该是这样,妇人一边采着卷耳一边想像远方的丈夫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旅途困劳顿、人马困顿,不由得停下脚步,将篮筐放到一旁的大路边上。此刻,思念是恒久的光,它从心里透出来,落到眼前的苍耳上,就思念的人来说,那一刻她变的酥软了,就苍耳来说,它物化成魂,进入人心思虑的海洋里,不再仅仅是凡俗世界里的苍耳。自然和人,在这个时刻,同时产生了双重的意义,爱恋和寄托,物性和幻念。
从诗的美学意义来说,吟读这句诗,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水的妇人,在爱的光影的诱导之下,如何由生活里的一个活泼情形化做柔情缭绕的一缕轻烟,飘飘渺渺的飘落到平凡自然的一个物件---苍耳身上。而苍耳,则在静默时分,不再是个空间里单纯的自然形象,它被一种神秘之力开启了时间相连人心的通道,让一双痴迷的眼睛穿越地域阻隔,看到梦幻般的镜子里,日思夜想的那个人,是如何行走在艰难的征途古道上。
读这样的诗,飘然浮现的女子让人爱过妖媚果敢千倍。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西方的社会发展特征之间在产生融合性的对抗力量了。苍耳子上的短刺勾镰,体现的不是独立个体的个性特征,而是男女之间和谐关系所要体现的一种普遍联系,一种相互的不是外在利益形式上,而是在内在心理当中的的牵挂思念的柔和的共振情形。
想着,在青草茫茫的山路边上,看到一个神情忧伤的柔媚女子,正站在一株苍耳旁,苍耳是弓,思念是箭,它们指向的不是一瞬,而是神秘的永远被时间所钟情的爱的永恒。
四、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卫风·氓》
这是一个刚强女子被薄幸男人遗弃后,写下来的痛心之词,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诗里说,女子用情,如鸠食桑葚而醉,很容易伤了自己的身体。男子的恋情很容易改变,被别的事解脱,而女子一旦用情,就很难挣扎出来。先秦时,女子没有任何的社会地位,一个女子除了感情,又没有其它寄托,即使知道自己是感情投入里的弱者,也依然爱恋,然后在遗恨里黯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现代社会,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越来越均衡,恋爱里没有准备而失落的一方,虽没有古代女子这么决绝的伤痛,但对于将来的生活,总是一件遗憾的事。把握好爱的缭檐瓦屋下面持久不变的生活,在平平淡淡的幸福里过完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就人生的成就,这其实算得上是最为辉煌的一个成就吧。
《诗经》里桑树出没的篇章很多,对于先秦农业时代的人类生活来说,桑已经是普通的一种植物。桑的最早记述出现在甲骨文当中,人类智识苏醒,开始创立文字,在干枯兽骨和竹木平面上记录自己的历史,以保存和自然争斗的经验,让自己的智慧能够开始有形的延续。到从自然野蚕的身上得到启发,由蚕食桑,得轻便柔韧的丝帛,这应该算得上是人类生活品质飞跃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蚕母,在古代被尊为神母,而桑,在周商时,已经是宗庙祭祀时的神木。等到先秦时农桑遍野,文字记述当中古朴粗糙的自然画面,因为桑蚕饲养在农事里的普及,逐渐开始变得柔和、华美起来。关于男子的朝服,用丝绸的华贵,可以配合庄重威仪的形象,女子之美,终于可以写的“落花入领,微风动裾”,更加的风情万种。就女子的性感来说,丝的色泽和柔滑意象里,说的在清楚不过了。
五、《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诗歌描写初秋早晨独立河岸的男子想念在水一方的伊人,缓缓的河流、迎风的荻芦、稀疏的白露、薄薄的霜雾一起构成一幅忧伤的画面,其中带露的茂盛的蒹葭,正如男子无劳思慕的伊人,但却笼罩在秋的肃杀中,河边的荒凉和霜的寒冷中,男子和思慕的伊人间隔着一条大河,溯游不能接近,溯洄又怕时间来不及。他心中的苦闷如诗中充满天地的秋气和无尽的流水一样无穷无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此诗以蒹葭起“兴”,凄凉萧瑟气氛衬托彷徨忧伤心情。迎风飘扬的芦苇又仿佛在低吟浅唱,既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也使诗的韵味变得极为深邃悠远。
由于时间关系,暂选取这样五首诗歌中的五种植物,《诗经》中大家熟知有描写植物的篇目还有许多,如《关雎》中的荇菜、《桃夭》中的桃、《汉广》中的蒌蒿、《采薇》中的杨柳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下去查资料,看看有那些植物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这节课的主要意图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别样的解读方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以后的古代典籍阅读中,不妨“别具慧眼”,从中读出一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来。
第三篇:诗经两首之氓
第四课《诗经》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二)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五、课时安排
6课时
六、备课时间:
《氓》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识记掌握《诗经》的相关知识。
2.掌握《氓》中的难字字音、掌握句子的句读。3.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理清情节和主题。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二、《诗经》知识介绍
1.《诗经》的命名、作者及成书时间
《诗经》原叫《诗》或《诗三百》,共305篇,作者不祥,创作时间也难以一一指出,在它成为儒家经典之后,才叫做《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还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2.《诗经》的编排分类
《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民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包括15国风,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也有个别贵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40篇。
3.《诗经》的句式、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八言的各种句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陈述铺陈的意思,也就是指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比喻。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娘的美貌。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的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诗经》中还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词汇,这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三、介绍标题
现在请同学来读一下标题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反问同学:为什么不是读máng呢,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它不是读máng吗?)
第二种情况,读错,及时纠正。
这里我想特别明确地提出氓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氓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音máng
四、诵读课文
古人读诗谓之“吟”、“咏”,首先我们通过音读的方法来品读《氓》。1.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让学生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2.学生集体朗读,教师纠音,并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读成“二/二”拍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些。
3.集体再次朗读。
五、字词梳理
匪:fēi
汤:shāng 愆:qiān
徂:cú 将:qiāng
裳:cháng 载:zài
靡:mǐ
于:xū
隰:xí
说:tuō
角:jiǎo
六、整体把握
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七、学生齐读,进一步熟悉课文
八、作业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梳理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2.把握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3.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的原因。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学生齐读课文
三、师生逐段就字词疏通提问
尽量结合注解和以前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四、共同梳理文章脉络
1.抽生讲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甘心贫困,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的故事。
2.全文结构 一段:定情。
1.表现女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有主见。氓急躁而任性。2.婚姻方式: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段:恋爱。表现热恋女子的痴情。终于答应结婚。
三段:懊悔。叙事中断,劝告所有女性,暗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四段:被弃。简述婚后的辛苦生活和氓的无情。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在“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二三其德,喜新厌旧,感情不专一。(色衰爱弛)
五段:劳苦。具体叙述婚后的悲苦生活。表现女子的善良和勤劳。六段:决绝。表现女子的清醒和坚强。结论:全诗结构为
一部分:相恋(一、二章)
1.基调:热情,幸福
2.手法:赋——直接铺陈叙述,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
二部分:婚变(第三、四、五章)
1.基调:怨恨、沉痛
2.手法:比兴和抒情。以追悔的口吻,发出悲伤的感叹。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兴:先说桑树,继而讲述和氓的故事。
比:同时又是比,以桑树的枝繁叶茂,比喻女子正值青春芳华;
以桑树的枝叶枯落,比喻女子红颜已老,青春不再。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比:桑葚甜美,吃多了会上火,斑鸠贪吃,以致昏醉;甜蜜的爱情就像桑葚,沉湎其中难免神伤。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比: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
女子婚后表现:境遇悲惨,生活艰辛,但勤劳持家。——任劳任怨,专情柔弱。
男子婚后表现:朝三暮四,甚至动用暴力。——专横暴躁,三心二意。三部分:决绝(第六章)
女子清醒坚定地分手。
1.基调:清醒、刚烈
2.内容:女主人公在无法排解的悲伤中表示了自己决绝的态度。3.手法:比。抒情。
五、合作探究
(1)女子答应嫁给氓,是不是太草率? 明确提示:
不。①青梅竹马。②婚前通过氓进行了占卜。(2)女子被遗弃,责任在氓还是在女子? 明确提示: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甘心贫困,辛苦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
(3)氓为什么要遗弃女子? 明确提示: 色衰爱弛。
(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明确提示:
“于嗟鸠兮„„不可说也”:作为女子,千万能沉溺于男女的情爱之中。常言道:“痴心女子负心汉”。男子沉溺于情爱,还可以自我解脱,然而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总是不能自拔。因为女子的感情是专一不二的,而男子却往往朝三暮四。本诗写出了男子的用情不专和女子的痴情专一。
(5)女子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提示:
清醒果断的决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从全诗看,女子内心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提示:
恋爱时的温柔痴情——婚变中的怨恨沉痛——觉醒后的清醒刚烈。(7)女子的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明确提示:
不是。这一婚姻悲剧又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的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8)这场婚姻失败,除了氓的变心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讨论。明确提示:
虽然不是很草率,但是对氓的人品还是缺乏深入了解。有点仓促。在家里太勤劳
(9)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讨论。(10)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明确提示:
女:温柔痴情,清醒刚烈。男:用情不专,没有责任心。
(11)本文三处提到淇水,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提示:
一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三处写淇水,是为了给我们提示女主人公的思绪轨迹。淇水是女子这段不 幸婚姻的见证。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见证我对你的温柔和痴情。淇水汤 汤,渐车帷裳。见证我对你的忠贞和专一。虽然婚后生活是贫困的,但当初我 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对你是多么的专一,可是你却如此无情。(郑笺《毛 诗正义》)因此,淇水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见证了这桩不幸的婚姻。用河水 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在这里,淇水 就是这位负心汉的见证。
六、课堂小结
《氓》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运用“赋” “比” “兴”及对比的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却不失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做法则应遭到我们的指责。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示范卷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识记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2.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容和写作手法。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氓》这首诗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诗的写作手法等。首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二、字词归类
1.通假字(叫学生在听同学读时找出通假字)
“说”通“脱”,摆脱,脱身。例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泮”通“畔”,边岸。例如: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于”通“吁”,叹息。“无”通“毋”,不要。例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古今异义词
氓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音máng。
涕
古义:眼泪,例如:泣涕涟涟;今义:鼻涕 宴
古义:欢聚,例如:总角之宴;今义:宴会 三岁 古义:多年,例如:三岁食贫;今义:三岁的年龄 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在早晨,夜: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 【士贰其行】贰:使„„不专一
使动用法 【二三其德】二三:使„„三心二意
使动用法 【三岁食贫】贫:贫苦的生活
形容词作名词
三、写作特点
1.《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诗经》中开创了比兴的手法,如:《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2.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四、体验拓展
《氓》一诗中这位如此温柔、多情、勤劳、淳朴的女子为何遭弃?同学各自发言后师评: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勤劳、淳朴,具有多种美德,最后被丈夫虐待以至抛弃。这个弃妇的不幸遭遇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她的悲剧在两千多年的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
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谈谈对男女主人公爱情观的看法,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的另一样生活。
3.预习下节课。
板书设计:
氓
(情节)(章句)(诗句)
(基调)
恋爱
第一、二章 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
热情、幸福 婚变
第三、五章无与士耽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怨恨、沉痛决绝
第六章
亦已焉战
清醒、刚烈
第四篇:宋明理学之背景
宋明理学的背景
》》》》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材料一: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梁武帝,三次舍身入寺院为僧。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道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重挑战。
》》》》》宋明理学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时代背景
1、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隋唐五代的香气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
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变由此而形成。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2、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要结果。
当然也离不开宋代那些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北宋五子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他们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易学家。周敦颐 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以后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太极图说》等
邵雍
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著有《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包括《观物内篇》、《观物外篇》、《渔樵问对》和《无名公传》。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民间仍然流行着他所说过的一些警句。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
张载
一般来说,你可以不知道张载,但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这就是有名的“横渠四句教”。
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之一),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著作主要有《正蒙》、《西铭》、《易说》、《经学理窟》等
程颢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程颐
教育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主张读书要思考,“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或曰:“学者亦有无思而得其乎?”其教育主张和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极大。后人曾在他讲学之地设书院以为纪念,如河南嵩阳书院、伊川书院等。
北宋理学五子的理学体系,都受到佛、道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周易》的影响。
第五篇:《楚辞》与《诗经》之比较
《楚辞》与《诗经》之比较
《楚辞》与《诗经》二者都是我国早期诗歌中的杰作,《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楚辞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之作。,各具特色,二者之比较在于:
一、含义不同。
①《楚辞》是指我国战国后期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的专用名称,即“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亦指西汉刘向辑录的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又一诗歌高峰,楚辞的产生和形成与《诗经》不同,其有着古老的根源和复杂背景。首先,楚国民歌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楚国民歌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民歌在音调、句式、韵律以及风格、情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同楚辞有明显的沿承关系,楚辞不过是扩展了的文人化的楚歌。
②而《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但并未被视为“经典”,汉设置“五经”博士,《诗》于是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诗经》中的作品本来都是要以由乐器伴奏演唱的乐歌,所以《墨子?公盂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它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首诗歌主要是由周王朝在各诸侯国的协助下于民间搜集的诗歌和贵族们为特定场合如祭祖、宴客、出猎、房屋落成等典礼,以及为讽谏、颂美等目的而向君主进献的诗组成的。
二、作者不同。
①《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大多是屈原)所作,有较为固定的作者; ②而《诗经》只有少量的篇目提及作者,但是不可信。从采诗说看,这些篇目可能经过周王朝各代文官采师加以修订,经多人之手,故为集体创作。
三、篇目及分类。
①《楚辞》中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篇目,但未见其分类;
②《诗经》有三百零五篇,并其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每一类均有其侧重。
四、内容不同。
①《楚辞》主要描述屈原、宋玉等人的政治主张、爱国思想,而且其中多楚地巫风之事或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⑴楚辞作品中贯穿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着力于表现作者的主体感受和他们在社会以及自然现象激发下喷涌出来的情感,他们不再专注于真实细致地描绘现实世界,而是利用天才的想象力去创造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让不屈的灵魂在狂热的斗争中寻找出路,奔向光明。
⑵楚辞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诗经》中固然有许多哀怨的诗,可都有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意味。楚辞则继承楚歌中那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调,以粗重的笔墨渲染出一种悲怆激昂的画面。宗教巫术作为楚辞的主要题材,作品中容纳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巫术礼仪,并通过对他们的描绘抒发作者内心感情。
②而《诗经》是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⑴周民族的史诗。
雅、颂中的一些诗篇在为周王朝歌功颂德的同时,也较客观地记录了周部族发展的历史。例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大明》等,这些诗叙事性很强,记述了自周始祖后稷建国至武王灭商的全部历史和传说。
⑵颂歌和怨刺诗。
其中的怨刺诗主要批评王道衰微、礼崩乐坏,人伦废丧的产物;颂歌则主要描写歌颂周朝的历史功绩。
⑶婚恋诗。
《诗经》中有大量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篇章,其中以《国风》最多,艺术性较高,它们大多产生于民间。许多诗歌坦诚、大胆地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相爱之情。它的基调健康、乐观,感情真挚、热烈,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邶风.静女》。除了热恋的欢乐外,对相思的焦灼、失恋的痛苦,《诗经》许多篇章也有生动的描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现妇女悲惨命运的,如《卫风.氓》。
⑷农事诗。
《诗经》中有很多诗歌是反映农事、畜牧活动以及祭祀、宴会情况的,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风貌。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它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写事物和生活,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既有较高的概括性又十分具体、生动。这种创作方法被后代称为“风雅”风格,当属《诗经》的艺术特色之一,不论是长篇的叙事诗,还是篇幅较短的抒情之作,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诗经》都显示了其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
⑸征役诗。
在描写战争中,或表现为自豪乐观,或同仇敌忾,或仇恨战争;而徭役诗则侧重于揭露沉重的服役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如《卫风.伯兮》。
五、语言句式不同。① 《诗经》
⑴《诗经》的语言,首先多单音节词的重叠使用。如“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⑵“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类词还有:参差、辗转等。
⑶句型以四言为主,节奏为每句两拍,“四言二拍”的形式适应了当时的节奏。
⑷《诗经》联章复沓,回环往复的特点,以适应反复吟唱的需要。⑸最后,《诗经》中的比拟、夸张、对偶、排比、拟声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
② 《楚辞》
⑴《楚辞》相比《诗经》,其辞藻更为华丽,富有个性。
⑵从句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七言为主的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新诗体——“骚体”。
⑶“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吸收大量的楚地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⑷多用“兮”字,置于句尾或句中,隔句用,促成句式的变化。
六、表现手法不同。①《诗经》
⑴《诗经》具有直抒胸臆的特点,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一个源头,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中很常见,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运用了坦率的表达方式。
⑵《诗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②《楚辞》
⑴《楚辞》则选择运用丰富的想象,体现着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⑵ 比兴手法的拓展。它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还把《诗经》那种喻象、比喻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结构特点。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
七、对后世的影响不同。①《诗经》
⑴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精神)⑵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⑶推动后世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真诗在民间”)②《楚辞》
⑴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骚体”诗,为后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⑵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⑶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⑷绚丽的文采。
八、补充说明。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所达到的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其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楚辞》以其思想上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精美富丽深受世人的瞩目,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堪称典范,以至在其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与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相结合的优秀传统。《诗经》和《楚辞》所代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对后来的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