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11:5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小编推荐)》。

第一篇: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小编推荐)

今年我们文学系和录音系的26名学生于2002年8月下旬至2002年9月初在北京的北部山区黑山寨乡进行社会实践。地点就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定陵风景区往北30公里左右的山坳里。

黑山寨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板栗的生产,但是,板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要上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了。据说,那时,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实行“对华友好投资政策”,板栗因此得以在这片山坳里扎根,这里的居民也因此对板栗的引进者——田中角荣抱有好感。虽然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以侵略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但这里的人们并不看重这一事实。尤其是我们的房东关大爷,他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态度与姜文的影片《鬼子来了》的态度是一样的。我查过田中角荣的资料,他写了一本《我的履历书》(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这本书里将他在中国侵略的历史淡化到几乎没有。但历史证明:大和民族是最擅长篡改历史的民族。如果田中角荣现在知道这里曾经被他统治过的居民对他抱有感恩的态度时,那么他一定会重新再写一本《我的履历书》,加上那一段如何把板栗引进中国的历史。

听关大爷对我讲,那个时候,田中角荣为了种植板栗,在这一带修建了好几座水库,并引入现代农业技术,铺设了大量的自来水喷淋设备,随时为板栗灌水。在修建水库的时候,关大爷的年龄刚满13岁,他也被应征到修建水库的队伍中。但他告诉我,日本人对这些来修建水库的童工非常友好,让他们少干活或是给他们白糖、面粉等食物,照顾他们。这就是关大爷在62年以后的记忆。我想让—位75岁的老人回忆13岁时的记忆是困难的。很多东西都可能遗忘了……所不能忘掉的恐怕只剩下那些家前家后天天可以看到的栗子树。试想,关大爷已经是这里辈份最高的人了,从他的嘴里传达出来的信息,有谁会认为是错的呢?而真正知道日本人是如何统治中国的人,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了,毕竟已经过去62年了,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而模糊。现在就是黑山寨中学的校长,以及黑山寨前党支部书记也是这样认为的。

问题是栗子具体到底是怎么来到黑山寨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找到了的话,我就可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统治中国的,其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是什么?

有关的资料显示,黑山寨这里只有一样东西是外来的,即核桃。核桃是在汉代传入中国的。而板栗呢?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载,板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果品,是中国农业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我国栽培板栗的历史悠久,是最早的栽培经济树种之一。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了大量栗类果实。按《诗经》里有关板栗的记载推算,我国板栗的栽培大约有二千至三千年的历史。《诗经?雅?小雅》中一首题为《小宛》的诗中有这样的一句:“据粟出卜,自何能觳。”这里的“栗”字指的是祭祀用的美食,这说明栗子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粮食,非常贵重。

而北京正是古代盛产板栗的地区,《史记?货殖列传》p578页记载:“燕、秦千树粟;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里有:“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渔阳和范阳都指的是北京,在秦朝时期,渔阳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密云县西南的地方,昌平的位置刚好处于密云县的西南侧,但也不好说一定就是黑山寨这里。范阳也泛指古代的幽州,在东汉时期的范阳没有明确地名记录,也就是说:陆玑没有明确标明范阳的地理位置。史书上明确记录范阳的,是从唐朝天宝元年起,把幽州改为范阳郡。但我们可以从史书的记载中清楚地知道,昌平地区是盛产板栗的,而且传供皇帝御用。《新唐书》卷39《地理》三就记录了在唐朝时,幽州产的板栗是给皇帝的重要土供品。

好!现在回到正题,我的结论就是板栗在黑山寨的种植是古已有之的事情!绝不是田中角荣引进来的!更不是日本侵略者在帮助我们搞经济建设,侵略者永远都有侵略者的目的!关大爷所讲的“是田中角荣把板栗引入黑山寨”的观点,就可以表明像关大爷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刚好是—种标志。这个标志表明了我们现在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愈来愈疏远,我们从这个标志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关于传统文化的痕迹。如果说关大爷的一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没有机会学习文化是可以谅解的话,那么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几年的前党委书记为什么也同样认为是田中角荣把板栗引入到黑山寨这里的?毕竟这—观点是关大爷这样的长辈的嘴里流传出来的,这就是口头传说的力量!《诗经》、《史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和经典的著作,但是,为什么现在黑山寨中学的校长也会同样认同那个口头流传的说法呢?难怪今天很多人正与传统文化愈来愈疏远!这就是我在黑山寨社会实践中的深刻体会。

那关大爷所说的是不是事实呢?他说没说谎呢?我相信他是诚实的,是真实的并有可能发生的。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为什么日本侵略者要这样?这一行为的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从《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这本书就可以找出答案来。这本书汇集了从1993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及侵略要领。其中1937年4月16日由日本的外务、大藏、陆军、海军四大臣所做的决定:《指导华北的方针》就可以表明出来,日军在占领华北之后的统治重点在于“使该地区实质上成为巩固的防共、亲日满地带,并有助于获取国防资源和扩充交通设备……为达到以上目的,目前首先主要把力量倾注于以华北民众为对象的经济工作……同时,首先专心致志于进行旨在使华北民众安居乐业的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有利于达到我方期待的目的……”[该书p214—275]。1938年11月30日,日本的御前会议做出《调整日华新关系的方针》的决定。其中在调整日华新关系的重要项目中的第三项中的关于经济合作事项第三条指出:“在一般的产业方面,尽量尊重中国方面的事业,日本对此给予必要的援助。”其中该政策特别强调“帮助改良农业,以有利于中国民生的安定,并设法栽培日本所需要的原料资源”[该书p282]。日本侵略者的这两条决定有没有取得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取得了效果。在1941年4月10日,《华北方面军多田司令官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经济建设特别要谋求民生的安定,在开发取得国防资源方面不致发生缺陷,并且又使本军的独立自存有所提高。对于两者的调整安排需加以周到的考虑,把重点放在生产的增加和物资的流通上。而重点的建设地区仍然是模范地区,在指导时努力起用华人,吸收当地资本,近来已经逐渐出现这种情况,相信这确实是可喜的现象”[该书p331]。

以上资料,就可以回答田中角荣为什么会在这里修建水库以及种植板栗的原因。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日本的文化一直受中国的影响,尤其是从隋唐时起,他们对中国文化一直抱以顶礼膜拜的态度去学习的,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更是如此。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就是从唐朝时期学去的,关于我国隋唐时期记录的吃生鱼片的记录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汉字的“鲐”字,其中的意思就是指切得非常薄的鱼片。在日本,凡是做生鱼片的饭店,都喜欢在店前挂“鲐(脍)”字的招牌。《新唐书》里记录的幽州产的板栗是给皇帝的重要土供品,我相信日本人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有一点可以说明问题,为什么到现在,黑山寨每年所产的95%以上的板栗都由北京的外贸公司出口到日本?值得一提的是,田中角荣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访问过我国,并还特意来到黑山寨这里看过。从那时起,这里的板栗开始向日本输出。据当地老乡说:日本从我国进口的板栗只有黑山寨这里一处,其它地方产的板栗他们不要,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里的板栗才是最好的。我没有去过日本,不了解在日本出售黑山寨板栗的情况。但我想,在出售板栗的时候,他们说不定会打上这样的几个字:中国?渔阳栗。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还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中国板栗坚果质品优良,抗病力强,在日本、欧洲和美国都利用改良当地栗的育种亲本。不幸的是,我们这里的居民却认为这么好的品种,是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时候培育出来的。可悲!

那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期间所建立的华北经济共荣是如何保证的呢?我这里还有—份资料可以充当佐证。

1942年10月,由日本驻华北方面军最高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策划,日军在沿长城内侧制造带状‘无人区’和‘暂时无人区’,沿着山势的走向划定,宽窄不等,最窄地段也有七八公里,其间,一万余户民房被烧毁,70万多人无家可归。该月29日,日本热河宪兵队长签发一份文件,把制造‘无人区’的措施强调到更高的战略地位,该文件称:“民众的支持,乃彼等的依靠,切断其与民众联络之纽带,此实致使之打击”。据日华北方面军参谋长透露,华北碉堡已新筑成7700个,遮断壕修成11860公里,相当于山海关至嘉峪关长城的6倍。[选自:《中华民国实录》?《抗日烽火》p2838]。1943年1月7日,位于重庆的《大公报》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制造“无人区”,并推行奴化教育,特别针对8-13岁的儿童等种种暴行。

由此我可以回答出这样的一类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像关大爷这样的老人会对日本人有如此的认识?为什么经过50年日本统治的台湾社会普遍对日本报有好感,不愿意回归大陆?

由此我现在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姜文的影片《鬼子来了》这部影片犯了一个错误,即“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想,姜文之所以能够拍出这样的一部影片,我相信他对于当时那一段的历史的理解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像关大爷这样的老人,很多东西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主观感觉,只看到了当时的一些现象而没有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战争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这样的一场战争,不能仅仅从杀戮的角度来看问题——民族主义,也不能单以抗日斗争的角度看问题——英雄主义,而是应该从侵略者在统治时期如何统治的问题上,全面地审视这样的一场侵略战争,这样才能避免像关大爷或是姜文的那—种不自觉的“背叛”,这一“背叛”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失去传统文化的基础而导致的。遗憾的是,这种“背叛”还将继续发生。

如何看待我们的社会实践?

我个人认为学校有必要搞这样的社会实践,而且非常值得这样去做,但问题是如何去做,怎么去做,所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是一定要明确的。不同的系,有不同的专业要求。例如:美术系和摄影系的学生,他们社会实践的效果是明显的,可以很快通过完成的作品体现出来,但是文学系的学生该如何社会实践?这是一个问题。其实践的效果不能像美术系和摄影系那样一下子就展现出来,那么怎么实践?

我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即教学上的要求。问题是在方法上。譬如:我们在社会实践上能不能提前把一些知识告诉我们的学生。举黑山寨的例子说明:如果把黑山寨这里的情况告诉学生,地理环境,物产,风水,宗教,田中角荣,饮食特征,经济特点等等,让学生们对这里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然后告诉学生这里现在还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还有什么现象出现在这里的话,这样是不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来呢?让学生对实践的环境有所认识、有所选择。

我觉得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给学生提供一次机会,也就是选择的机会。譬如把我们所对黑山寨所了解的情况都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就会针对他所感兴趣的部分来选择社会实践的内容,这是有目的的,也就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教学要求上完成他们最愿意了解的东西。如果不同的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内容进行实地采访的话,那么把整个班级不同学生采访到的不同内容整合起来,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得到一个全面的认识呢?在完成这样—份资料汇总的工作以后,整个学校和我们文学系就可以共享这个社会实践的成果,如果是文学系的学生写剧本的话,那么这份材料不就是生活么?剩下的就需要学生的创造力了。

总地来说,我对社会实践的设想有两个要求,一是前提的工作,也就是学校对于所去的地方是什么样的,要进行了解,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说明。这也就是对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二是实践回来后所进行的资料汇集,所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当学生完成教学后的作业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学生在专业上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了,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说得更为明确一点,就是我更希望在社会实践这门必修课上学校多做一些程序上的工作,而把内容上的工作交给学生来完成。也就是我们在社会实践这门课上,不能让学生去做搜集资料的工作,因为当搜集工作完成后,时间也就没有了。我认为学校在社会实践之前就把搜集的工作完成好,让学生面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实践,这样的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第二篇: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我们文学系和录音系的26名学生于2002年8月下旬至2002年9月初在北京的北部山区黑山寨乡进行社会实践。地点就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定陵风景区往北30公里左右的山坳里。

黑山寨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板栗的生产,但是,板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要上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了。据说,那时,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实行“对华友好投资政策”,板栗因此得以在这片山坳里扎根,这里的居民也因此对板栗的引进者——田中角荣抱有好感。虽然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以侵略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但这里的人们并不看重这一事实。尤其是我们的房东关大爷,他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态度与姜文的影片《鬼子来了》的态度是一样的。我查过田中角荣的资料,他写了一本《我的履历书》(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这本书里将他在中国侵略的历史淡化到几乎没有。但历史证明:大和民族是最擅长篡改历史的民族。如果田中角荣现在知道这里曾经被他统治过的居民对他抱有感恩的态度时,那么他一定会重新再写一本《我的履历书》,加上那一段如何把板栗引进中国的历史。

听关大爷对我讲,那个时候,田中角荣为了种植板栗,在这一带修建了好几座水库,并引入现代农业技术,铺设了大量的自来水喷淋设备,随时为板栗灌水。在修建水库的时候,关大爷的年龄刚满13岁,他也被应征到修建水库的队伍中。但他告诉我,日本人对这些来修建水库的童工非常友好,让他们少干活或是给他们白糖、面粉等食物,照顾他们。这就是关大爷在62年以后的记忆。我想让—位75岁的老人回忆13岁时的记忆是困难的。很多东西都可能遗忘了……所不能忘掉的恐怕只剩下那些家前家后天天可以看到的栗子树。试想,关大爷已经是这里辈份最高的人了,从他的嘴里传达出来的信息,有谁会认为是错的呢?而真正知道日本人是如何统治中国的人,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了,毕竟已经过去62年了,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而模糊。现在就是黑山寨中学的校长,以及黑山寨前党支部书记也是这样认为的。

问题是栗子具体到底是怎么来到黑山寨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找到了的话,我就可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统治中国的,其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是什么?

有关的资料显示,黑山寨这里只有一样东西是外来的,即核桃。核桃是在汉代传入中国的。而板栗呢?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载,板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果品,是中国农业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我国栽培板栗的历史悠久,是最早的栽培经济树种之一。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了大量栗类果实。按《诗经》里有关板栗的记载推算,我国板栗的栽培大约有二千至三千年的历史。《诗经?雅?小雅》中一首题为《小宛》的诗中有这样的一句:“据粟出卜,自何能觳。”这里的“栗”字指的是祭祀用的美食,这说明栗子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粮食,非常贵重。

而北京正是古代盛产板栗的地区,《史记?货殖列传》p578页记载:“燕、秦千树粟;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里有:“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渔阳和范阳都指的是北京,在秦朝时期,渔阳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密云县西南的地方,昌平的位置刚好处于密云县的西南侧,但也不好说一定就是黑山寨这里。范阳也泛指古代的幽州,在东汉时期的范阳没有明确地名记录,也就是说:陆玑没有明确标明范阳的地理位置。史书上明确记录范阳的,是从唐朝天宝元年起,把幽州改为范阳郡。但我们可以从史书的记载中清楚地知道,昌平地区是盛产板栗的,而且传供皇帝御用。《新唐书》卷39《地理》三就记录了在唐朝时,幽州产的板栗是给皇帝的重要土供品。

好!现在回到正题,我的结论就是板栗在黑山寨的种植是古已有之的事情!绝不是田中角荣引进来的!更不是日本侵略者在帮助我们搞经济建设,侵略者永远都有侵略者的目的!关大爷所讲的“是田中角荣把板栗引入黑山寨”的观点,就可以表明像关大爷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刚好是—种标志。这个标志表明了我们现在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愈来愈疏远,我们从这个标志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关于传统文化的痕迹。如果说关大爷的一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没有机会学习文化是可以谅解的话,那么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几年的前党委书记为什么也同样认为是田中角荣把板栗引入到黑山寨这里的?毕竟这—观点是关大爷这样的长辈的嘴里流传出来的,这就是口头传说的力量!《诗经》、《史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和经典的著作,但是,为什么现在黑山寨中学的校长也会同样认同那个口头流传的说法呢?难怪今天很多人正与传统文化愈来愈疏远!这就是我在黑山寨社会实践中的深刻体会。

那关大爷所说的是不是事实呢?他说没说谎呢?我相信他是诚实的,是真实的并有可能发生的。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为什么日本侵略者要这样?这一行为的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从《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这本书就可以找出答案来。这本书汇集了从1993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及侵略要领。其中1937年4月16日由日本的外务、大藏、陆军、海军四大臣所做的决定:《指导华北的方针》就可以表明出来,日军在占领华北之后的统治重点在于“使该地区实质上成为巩固的防共、亲日满地带,并有助于获取国防资源和扩充交通设备……为达到以上目的,目前首先主要把力量倾注于以华北民众为对象的经济工作……同时,首先专心致志于进行旨在使华北民众安居乐业的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有利于达到我方期待的目的……”[该书p214—275]。1938年11月30日,日本的御前会议做出《调整日华新关系的方针》的决定。其中在调整日华新关系的重要项目中的第三项中的关于经济合作事项第三条指出:“在一般的产业方面,尽量尊重中国方面的事业,日本对此给予必要的援助。”其中该政策特别强调“帮助改良农业,以有利于中国民生的安定,并设法栽培日本所需要的原料资源”[该书p282]。日本侵略者的这两条决定有没有取得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取得了效果。在1941年4月10日,《华北方面军多田司令官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经济建设特别要谋求民生的安定,在开发取得国防资源方面不致发生缺陷,并且又使本军的独立自存有所提高。对于两者的调整安排需加以周到的考虑,把重点放在生产的增加和物资的流通上。而重点的建设地区仍然是模范地区,在指导时努力起用华人,吸收当地资本,近来已经逐渐出现这种情况,相信这确实是可喜的现象”[该书p331]。

以上资料,就可以回答田中角荣为什么会在这里修建水库以及种植板栗的原因。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日本的文化一直受中国的影响,尤其是从隋唐时起,他们对中国文化一直抱以顶礼膜拜的态度去学习的,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更是如此。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就是从唐朝时期学去的,关于我国隋唐时期记录的吃生鱼片的记录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汉字的“鲐”字,其中的意思就是指切得非常薄的鱼片。在日本,凡是做生鱼片的饭店,都喜欢在店前挂“鲐(脍)”字的招牌。《新唐书》里记录的幽州产的板栗是给皇帝的重要土供品,我相信日本人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有一点可以说明问题,为什么到现在,黑山寨每年所产的95%以上的板栗都由北京的外贸公司出口到日本?值得一提的是,田中角荣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访问过我国,并还特意来到黑山寨这里看过。从那时起,这里的板栗开始向日本输出。据当地老乡说:日本从我国进口的板栗只有黑山寨这里一处,其它地方产的板栗他们不要,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里的板栗才是最好的。我没有去过日本,不了解在日本出售黑山寨板栗的情况。但我想,在出售板栗的时候,他们说不定会打上这样的几个字:中国?渔阳栗。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还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中国板栗坚果质品优良,抗病力强,在日本、欧洲和美国都利用改良当地栗的育种亲本。不幸的是,我们这里的居民却认为这么好的品种,是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时候培育出来的。可悲!

那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期间所建立的华北经济共荣是如何保证的呢?我这里还有—份资料可以充当佐证。

1942年10月,由日本驻华北方面军最高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策划,日军在沿长城内侧制造带状‘无人区’和‘暂时无人区’,沿着山势的走向划定,宽窄不等,最窄地段也有七八公里,其间,一万余户民房被烧毁,70万多人无家可归。该月29日,日本热河宪兵队长签发一份文件,把制造‘无人区’的措施强调到更高的战略地位,该文件称:“民众的支持,乃彼等的依靠,切断其与民众联络之纽带,此实致使之打击”。据日华北方面军参谋长透露,华北碉堡已新筑成7700个,遮断壕修成11860公里,相当于山海关至嘉峪关长城的6倍。[选自:《中华民国实录》?《抗日烽火》p2838]。1943年1月7日,位于重庆的《大公报》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制造“无人区”,并推行奴化教育,特别针对8-13岁的儿童等种种暴行。

由此我可以回答出这样的一类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像关大爷这样的老人会对日本人有如此的认识?为什么经过50年日本统治的台湾社会普遍对日本报有好感,不愿意回归大陆?

由此我现在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姜文的影片《鬼子来了》这部影片犯了一个错误,即“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想,姜文之所以能够拍出这样的一部影片,我相信他对于当时那一段的历史的理解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像关大爷这样的老人,很多东西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主观感觉,只看到了当时的一些现象而没有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战争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这样的一场战争,不能仅仅从杀戮的角度来看问题——民族主义,也不能单以抗日斗争的角度看问题——英雄主义,而是应该从侵略者在统治时期如何统治的问题上,全面地审视这样的一场侵略战争,这样才能避免像关大爷或是姜文的那—种不自觉的“背叛”,这一“背叛”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失去传统文化的基础而导致的。遗憾的是,这种“

第三篇: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我们文学系和录音系的26名学生于2002年8月下旬至2002年9月初在北京的北部山区黑山寨乡进行社会实践。地点就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定陵风景区往北30公里左右的山坳里。黑山寨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板栗的生产,但是,板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要上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了。据说,那时,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实行“对华友好投资政策”,板栗因此得以在这片山坳里扎根,这里的居民也因此对板栗的引进者——田中角荣抱有好感。虽然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以侵略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但这里的人们并不看重这一事实。尤其是我们的房东关大爷,他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态度与姜文的影片《鬼子来了》的态度是一样的。我查过田中角荣的资料,他写了一本《我的履历书》(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这本书里将他在中国侵略的历史淡化到几乎没有。但历史证明:大和民族是最擅长篡改历史的民族。如果田中角荣现在知道这里曾经被他统治过的居民对他抱有感恩的态度时,那么他一定会重新再写一本《我的履历书》,加上那一段如何把板栗引进中国的历史。

听关大爷对我讲,那个时候,田中角荣为了种植板栗,在这一带修建了好几座水库,并引入现代农业技术,铺设了大量的自来水喷淋设备,随时为板栗灌水。在修建水库的时候,关大爷的年龄刚满13岁,他也被应征到修建水库的队伍中。但他告诉我,日本人对这些来修建水库的童工非常友好,让他们少干活或是给他们白糖、面粉等食物,照顾他们。这就是关大爷在62年以后的记忆。我想让—位75岁的老人回忆13岁时的记忆是困难的。很多东西都可能遗忘了……所不能忘掉的恐怕只剩下那些家前家后天天可以看到的栗子树。试想,关大爷已经是这里辈份最高的人了,从他的嘴里传达出来的信息,有谁会认为是错的呢?而真正知道日本人是如何统治中国的人,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了,毕竟已经过去62年了,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而模糊。现在就是黑山寨中学的校长,以及黑山寨前党支部书记也是这样认为的。

问题是栗子具体到底是怎么来到黑山寨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找到了的话,我就可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统治中国的,其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是什么?

有关的资料显示,黑山寨这里只有一样东西是外来的,即核桃。核桃是在汉代传入中国的。而板栗呢?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载,板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果品,是中国农业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我国栽培板栗的历史悠久,是最早的栽培经济树种之一。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了大量栗类果实。按《诗经》里有关板栗的记载推算,我国板栗的栽培大约有二千至三千年的历史。《诗经?雅?小雅》中一首题为《小宛》的诗中有这样的一句:“据粟出卜,自何能觳。”这里的“栗”字指的是祭祀用的美食,这说明栗子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粮食,非常贵重。

而北京正是古代盛产板栗的地区,《史记?货殖列传》p578页记载:“燕、秦千树粟;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里有:“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渔阳和范阳都指的是北京,在秦朝时期,渔阳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密云县西南的地方,昌平的位置刚好处于密云县的西南侧,但也不好说一定就是黑山寨这里。范阳也泛指古代的幽州,在东汉时期的范阳没有明确地名记录,也就是说:陆玑没有明确标明范阳的地理位置。史书上明确记录范阳的,是从唐朝天宝元年起,把幽州改为范阳郡。但我们可以从史书的记载中清楚地知道,昌平地区是盛产板栗的,而且传供皇帝御用。《新唐书》卷39《地理》三就记录了在唐朝时,幽州产的板栗是给皇帝的重要土供品。

好!现在回到正题,我的结论就是板栗在黑山寨的种植是古已有之的事情!绝不是田中角荣引进来的!更不是日本侵略者在帮助我们搞经济建设,侵略者永远都有侵略者的目的!关大爷所讲的“是田中角荣把板栗引入黑山寨”的观点,就可以表明像关大爷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刚好是—种标志。这个标志表明了我们现在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愈来愈疏远,我们从这个标志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关于传统文化的痕迹。如果说关大爷的一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没有机会学习文化是可以谅解的话,那么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几年的前党委书记为什么也同样认为是田中角荣把板栗引入到黑山寨这里的?毕竟这—观点是关大爷这样的长辈的嘴里流传出来的,这就是口头传说的力量!《诗经》、《史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和经典的著作,但是,为什么现在黑山寨中学的校长也会同样认同那个口头流传的说法呢?难怪今天很多人正与传统文化愈来愈疏远!这就是我在黑山寨社会实践中的深刻体会。

那关大爷所说的是不是事实呢?他说没说谎呢?我相信他是诚实的,是真实的并有可能发生的。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为什么日本侵略者要这样?这一行为的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从《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四篇:调研黑山寨

短短半个月的生活并够不上所谓“体验”,仅仅能拼凑成一点浅薄的感想和体会。毕竟,比想像中优越许多的特质条件与原先设想的下乡的艰苦是难以磨合的。与其说是一次下乡,不如说是做了一次短期的旅行或度假。既赶不上春播又等不到秋收,我们赶上的恰恰是农闲时期。考查再三,闲暇的时间仍太多了,说收获颇多是自欺欺人的,只是有一些慢慢积累的感触,在我这次与农村山区的不完全Touch中油生出来。

一、经济发展——局域性的收获与障碍

并没有深入研究过经济,只作一下小结和分析:

1、支柱:黑山寨共有8个自然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林业,其余的产业比较萧条(也有较好的,如矿藏、蓄牧等)而林业主要依赖于产板栗,在黑山寨,不论是村中还是盘山公路上均可见郁葱的板栗树。基本上农民均可分到板栗种植,按收购价每斤七八元,人均年收入可达四五千元。板栗是直接对外出口的,市场上能吃到的极少。

2、经济发展走过的弯路

与很多农村的经济状况一样,黑山寨的经济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黑山寨经济发展总的来说走过两次弯路:

(1)文革时期,生产不得安定。由于文革的负面影响及当地武斗的激烈状况,黑山寨经济发展处于停滞期,十年间“闻黑山寨色变”。

(2)六七十年代黑山寨曾大兴水利建设,将小块田转成大块田,实行机械化水利建设,变旱地为水浇地,但成效不大,南巡后该地区实行矿产利产,所有的水利建设均遭破坏。

经我对本地民风的考察,认为矿产利产的方案各有利弊:一方面,这无疑发挥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自身的原因,加上本地的企业、土地均已承包给了个人,公家的集体发展建设比较困难,也慢了。(如旅游业)

但是总体业说,黑山寨农民收入仍偏低,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而且贫富差距较大(听说有人因为开发金矿而发财?)

就采访的农户家庭状况来看,好一点的已比较富足(多为搞旅游),电器较多,甚至有规模较大的家庭影院;较富的多是家中人口较多或男性劳动力不足,(本地的女人比较清闲),但农民的状态均很平和,能让我感受到些许衣食无忧之下的农家乐,这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也是首次与“自给自足”的细微生活贴近,所有的农户家中均种植了瓜果蔬菜,随吃随收,不亦乐乎,从不用化肥,是真正洁净的人工养植。也许是心理作用,总是觉得到口的果菜,无论生熟,都比城里的香甜。

赶不上秋收是一大遗憾,据说从收获(打栗子)到去刺,水泥、蒸煮等一系列过程是一道复杂的工序,大致从九月初一直到国庆,历时二三十天,只可惜来不择时,我们也只能“望栗兴叹”了。

二、教育——喜忧参半

给我感触较大的是农村普遍观注的这一问题,不及我原先想像中那样,但也有分化严重的倾向——如本村尚有许多不识字的老人和妇女,但也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存在。

1、本区唯一的中学——黑山寨中学

黑山寨中学距离我们的望宝川村有三公里远,位于黑山寨西部,于1958年建校,至今有44年的历史,1990年校址迁于此,占地一万一千多平米,虽然黑山寨中学在昌平的三十八个中学中最偏远,号称“北大厅”也是三个纯山区学校中的一个,但是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配备却比较理想,已经通过了市级化的验收,总体来说设施齐全,(并已经配备有机房)由于黑山寨1997年后撤行,自合并成镇,撤消了供销社和办事机构,所有能支撑的公益机构就只有中学了。

2、教育状况

在该区,实行全额拨款,但是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虽然执行政策不会发生拖欠工资的行为,但是学校没有校办工厂,外界资助很少,所以教师基本没有额外补助,有的老师家远在昌平。

学校坚持的原则是“初中学生不能流失”,条件较好的学生多数转走(进城)留下的多是经济状况不好的,但绝大多数学生均能完成普及,40岁以下的人高中学历的也较多,有很多学生毕业后考高一级中学(如北京三中、昌平一中、二中等)也有入城打工的。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学校坚持不开除学生,而实行家长陪读或留校察看,毕业前想办法消除处分,想来也是保护生源的措施之一罢。

学校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拨款主要用于发展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改善老师的住宿条件。但是学校却向来有着助人为乐的传统,曾有一在校生得了红斑狼疮,得到了学校、村中、县妇联、县政府等机构的捐助。学校换了新的一批电脑后,把原来的电脑、打字机等捐助给了河南一小学。2000年内蒙古干旱,学校的孩子积极捐款,98年的抗洪和地震中,学校有许多学生省下几元钱的午饭钱捐助给灾区。

3、未来的计划

现在的王校长是黑山寨中学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73届)工作了29年,是历届校长中工作年限最长的,也是本地学历最高的人之一。王校长对黑山寨有着极深厚的感情,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以说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黑山寨。

有着研究生学历的他深知学校的每一个环节或是不足,他明白学校缺乏信息化的技术及设备(如上网)只有一台微机可以上网,王校长希望在他任期间能利用光缆的铺设,能和昌平地区信息网联上。

三、民风及历史

其实关于历史多是由传说而来的,无法考证,而且传说的版本很多,倒是有一块玉米地里藏着的石碑可以隐见历史的痕迹。我们走访的潘大爷家是城里移居来的科研工作者,喜欢研究本地的历史,他带我们去了石碑的所在地,斑驳间隐约可见“王山上京”四个字,潘大爷说他一直在研究“王”这个字。(并非玉)音zhuo,四个字的下面还能看见“康熙 年”的字样。

本地的民风带着浓厚的“实”的意味,虽说以诚相待是基本的原则,但大多数农民身上仍带有浓重的小农意识。

1、保守的心理

“如果不与人深谈就看不到深层的东西”,我们走访的潘大爷如是说,他移居黑山寨已有三年,已经由当初的格格不入转成了现在的相处融洽,他谈起这一过程还颇有感触。他本着养病的心态来农村居住,后来发现做为城里人,他们两口始终未能融入村中,村民的眼光明显是排斥的。一开始农民不要,认为没有这么好的事儿,倒是小青年欣然接受,后来第二年再写的时候,还有农民主动帮着裁纸,潘大爷准备了一套理发的工具,经常帮农民免费理发,现在本村的农民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已经能和潘大爷相亲如一家了。

2、实实在在的眼光

“农民的眼光实实在在,要看对他好不好”,潘大爷总结和村民相处的经验时这样说,他说这里的农民普遍欺生。刚来时一是有诸多的不习惯,哪怕一点小小的洁癖也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几年下来,潘大爷两口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入乡随俗,早没有了居住城里时的诸多忌讳。他曾因捡拾落地的栗子而遭人误解,曾因捡拾树枝被告到村委会,但潘大爷可以为村民负责理发,加上时不时给予农民小帮助,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现在村民会主动为潘大爷捎上柴禾,潘大爷也明白了只有在栗子“拉杆”(即收完)之后才能去捡拾,他也明白农民放不下架子主动和他打招呼,因为他每次都先开口问好,农民送礼时他坚持一定要同情,不要占便宜。

3、思想意识的取代和断层

潘大爷认为村中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识比城中落后大约七八年,仍比较保守,虽然四五十岁的人已经比过去开放,但有时仍赶不上,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已经逐渐地将年龄层次拉开,渐渐分明。

但村中的消费观念已和过去大有不同,以往有钱是积攒起来不花,而现在则不同,有钱该花还是会花,该省也省。

村中宁静安逸的夜生活令人心旷神怡,每到八点多钟时村中就已经相当安静,相对城市的喧嚣有了极大的分别,一到晚上就关门闭户,或三三两两地在村头聊天,仍与过去的感觉一样。

4、贻养的乐土

在潘大爷眼中,这里无疑是一片贻养的乐土,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空气清新,最初潘大爷是拄着拐棍进村的,现在连爬一个小时山路也不觉得累,平时他买了许多关于草药和野菜的书,常常上山去采药采野菜,家中的菜除了自家院里种植的黄瓜、白菜等,自然少不了野菜——他还时常用它们来制药酒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现在潘大爷已经远离了病痛的困绕,始终微笑着生活。

对于他来说,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享受宁静,也颇有田园的乐趣,与村民交朋友,兄弟般的情谊也让他们倍感亲切;他也不必担心偷窃。记得一开始来住的时候,他发现院中的黄瓜常被人采摘,后来他发现是村中的孩子所为,有一个在村中颇有威信的孩子常来找他玩,得知情况后孩子立刻回村——此后偷摸的情形再也没有发生过。

“我还要再住二十年!”——潘大爷笑着说。

四,沙岭的潺潺清泉

沙岭是八个自然村中最小的村,但是出产的沙岭矿泉水远近闻名,黑山寨境内盛产麦饭石,吸附水中污染的细菌群而净化了山泉,同时富含微量元素,成为了天然合格的优质矿泉水,无疑是大自然赐予的琼泉。

矿泉水厂的规模不大,却是沙岭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以生产大桶纯净水为主,从山上流下的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别具一番自然的清凉风味。

五、登高的乐趣

说来惭愧——因为说“登高”已带勉强之意,我们游览的铁壁银山和残长城实在算不上高山,充其量只是“坡”而已,但历时近一小时的蜿蜒山路也足以让缺乏锻炼的肢体筋疲力尽了,只顾一味的登高而忘却欣赏了沿途的景色,但在登上红旗飘扬的巅峰的刹那却顿生出酣畅淋漓之感,眺望四周,竟也有一种“齐鲁青末了”的感慨——登银山而小宝川,对于很少登山的我来说,不是极限的挑战,却也有难以忘怀的痛快。

体验的感觉是模糊的,一种不能言传的清新和幽静,没有艰苦,唯一夹杂的,是一点淡淡的抑郁和失落。

第五篇:黑山寨学校党支部(定稿)

黑山寨学校党支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第一阶段)

黑山寨学校党支部书记王建明

2005年7月16日

同志们: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我校党支部在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阶段),从工作部署、活动动员、党员同志的学习时间、系列讨论等情况,从始至终以高度认真的态度开展好系列教育活动,下面我就学校党支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阶段学习情况做一总结:

一.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一)召开党员同志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报告会,使每一名党员同志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

1、召开学校党组织保持先进性教育动员会,学校党支部书记亲自动员,公布方案以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要求,使每一名党员同志明确了此次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要求。

2、围绕“四句”话目标,明确教育的要求,学校党支部根据中央明确提出的“四句话”总体目标,即:“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在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真正明确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目标要求。

3、针对党员的情况,认真制定学习目标,学校党支部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主线,突出体现党

员思想先进性这一核心,根据学校党支部的特点认真的指定了学习目标。目标要求了全体党员要增强两个观念:增强党性观念,增强群众观念,强化六种意识:强化全局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学习意识、强化法律意识、强化创新意识、强化实干意识。培养四种能力:培养组织协调能力、交往沟通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突发应变能力。实现四个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定位型向换位型转变。离退休党员要做到:增进对党的感情、体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参加学习活动的党员同志从出勤、集体学习、观看录像到自学、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征集党员同志自励格言、座谈讨论、支部征求意见与建议等方式,较好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学校党支部26名党员同志,较好的完成了此次学习的出勤情况,我们的有的党员同志已退休多年,有的党员同志家离学校有几十公里远,还有的同志身体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身体疾病,但他们接到此次学习活动通知无不积极的参加此次学习活动。

2、积极学习,认真作好学习笔记。此次学习活动中,我校党支部要求每一名党员同志学习都要达到40小时,其中20小时集中学习,20小时自主学习,在观看录像的学习中我们要一边要听讲座,一边还有做笔记,有的老同志或视力不好

或听力不好,一边听一边记,确实有些困难,有的时候笔记落下了,但在课下都能及时的向身边的同志接笔记,并把落下的笔记补齐,为此我们的党员同志都记下了五千字以上的学习笔记,从学习态度上真正作到了认真学习、细心体会、真心领悟。

3、认真学习,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我们的党员同志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情况,校级党员干部撰写了25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普通党员同志撰写了15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同志们从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如何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以及如何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开展好工作等方面撰写了体会文章。

4、开展座谈讨论,做好学习交流。我们的党员同志,经过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观看录像资料,积极开展座谈讨论,做好学习心得交流。通过座谈交流,我们党员同志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从如何强化服务意识、党员同志要有奉献精神、如何增强事业心,以事业为重、如何加强积极参加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学习,以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面交流了意见与建议。

5、结合开展“我对党员荐一言”活动,学校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党员之间广泛开展了征求意见与建议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放征求意见表,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征求班子成员、广大党员同志的意见与建议。

6、开展了“珍惜荣誉树形象,教育改革当先锋”警句格言征集活动,学校党支部征集了党员同志原创的自勉警句、自励格言近30余条。

二.通过学习活动、小组交流讨论等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学校党支部、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及时改正,体现在:

1、党支部工作与学校行政工作的关系

2、党员中两个作用发挥欠充分

3、党员的意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4、不同岗位如何发挥党员同志的两个作用

5、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6、联系群众的主动性、执行纪律的自觉性

7、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发挥好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带头

作用

8、学校党务知识的宣传力度

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我们一定会把中央精神与本学校实际结合起来,正确把握中央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用于创新,在探索中提高,在创新中提高。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在教委党委督导组的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良好的作风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抓紧、抓好、抓实。真正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想,结合学校的实际,落实到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将推动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和思想理论水平个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黑山寨学校党支部2005年7月16日

下载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山寨社会实践报告(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社会实践被指太山寨

    大学生社会实践被指太山寨:搞设计不丈量尺寸 ‚设计团队中的博士、硕士都带着照相机、笔记本电脑,可没有一个人带卷尺。我进去以后就把他们骂了一顿。‛安徽省合肥学院艺术设......

    《山寨》说课稿(范文大全)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青青的山”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读课文和一首古诗。本单元从诗歌、散文、古诗不同的形式来描绘山中美丽的景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

    山寨演讲稿

    一、什么是山寨文化? 犹如一夜春风袭来,山寨文化之花开满遍地。恍如一匹黑马般,2008年各种山寨现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狂扫中国大地。林林总总的山寨现象如山寨手机、山寨服装......

    山寨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山寨之我见 作者: 来源:《电脑游戏攻略ONLINE》2010年第19期 公元2010年8月24日,就是腾讯游戏旗下一款基于QQ游戏平台的卡牌游戏《QQ英雄杀》正式启动......

    山寨调查表

    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的帮助! 您的性别:年龄:职业: 1、您知道“山寨产品”或“山寨文化”吗? A. 知道B. 不知道 2、您知道山寨厂最集中的地区是哪里吗? A. 沿海地区B . 内地 3、......

    山寨新闻联播

    《山寨新闻联播》剧本构思演员: 男播音员 女播音员 外景记者 若干人客串被访名人新闻联播音乐响起 男播音员: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CCLV新闻联播 (LV语气加重) 女播音员:......

    山寨说课稿

    《山寨》说课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主体课文《山寨》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流程......

    山寨反思

    《山寨》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实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