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族谱协会感谢信

时间:2019-05-13 11:3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大族谱协会感谢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大族谱协会感谢信》。

第一篇:中华大族谱协会感谢信

中华大族谱协会感谢信

作者:佚名 日期:2010年12月25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4 次 核心提示: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已圆满结束。作为这次国际会议的发起人和主办方之一的中华大族谱协会,特别感谢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身,不远千里万里出席这次令人难忘的盛会!感谢您为会议做出的各项贡献!

感谢信

出席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的各单位、各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各位领导和各位朋友:

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已圆满结束。作为这次国际会议的发起人和主办方之一的中华大族谱协会,特别感谢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身,不远千里万里出席这次令人难忘的盛会!感谢您为会议做出的各项贡献!特别感谢与我们携手共同主办这次盛会的南京师范大学、及承办这次盛会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感谢实验室主任闾国年教授带领的团队全体师生所做的卓越贡献!

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她必将在中华谱牒文化史,乃至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会议通过的为中华谱牒文化申遗宣言,已经成为我们完成大族谱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今后的工作将围绕中华谱牒文化申遗而全面展开;它将带领我们以更严谨,更求实,更科学的态度对待谱牒工作,使谱牒续修和纂编工作进一步向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方向大步迈进;它将使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

统文化,从而对全世界,全人类新文明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华民族有独树一帜地保持几千年一统和稳定的文明因素和丰富经验。中华文明的内涵,有许多可以作为其他文明的参考,用来补充、纠正、制衡现在统治着全人类的西方文明,以便人类在未来共同创造出能够真正促进自身进步、保障地球安宁与和谐的新文明。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历史任务:中华文明一定要在和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诚如人们常说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许嘉璐先生在《做好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准备》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贡献,恐怕要走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和技术的贡献,….第三个阶段是智慧的贡献,就是把我们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世界观或者叫宇宙观、伦理观、审美观等等,让世界人民知道,供他们参考。” “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绝不只是知识精英间的交往和交流。如果没有各方面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参加,其效果将永远是很有限的。可以这样说:当中华民族的大部分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并尽己所能做出实际成绩的时候,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就更大了,中华民族也才真正地强大了。”

中华民族的谱牒文化,正是中华5000年文明精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宇宙观、伦理观、审美观等全面世界观的重要载体!因而我们各尽所能,所从事的理顺“华夏儿女天下一脉”,促进“中华民族万姓归宗”的中华大族谱事业,也正是今天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性任务!

朋友们,社会和历史对我们的期望越大,我们越需要精诚团结,通力合作。这次会议仅仅是我们合作的开始,是您有意识地参与这事业的第一步。

希望我们能真正领悟这次会议给予的“情真-意实-公益-科学”八字精神,巩固这次国际会议带给我们的契机和收获,相互用笔交流思想,分享体会和感受,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

希望我们不断赶上时代的步伐,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掌握运用如南师大的GIS或大族谱的PGV系统等一类最新的科技手段,尽快开始家谱数字化网络化的革命性实践!中华大族谱协会是我们自己的家,是我们从事这项事业坚实的技术和精神支持!

尊敬的各位朋友,中华大族谱事业,任重而道远,第二届国际会议的成功,是我们大家通力合作的光辉典范,今后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我们伟大事业的继续开拓进取,仍然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奋斗!新年即将到来,这是我们新里程的新起点。我们应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中华大族谱协会全体成员热诚欢迎您的加盟,与您共同飞翔!再次向您表示诚挚的敬意!顺祝圣诞-新年节日快乐!

黄秉聪/Peter Huang中华大族谱协会理事pthuang9408@gmail.com,张斌/Bin Zhang,中华大族谱协会副理事长bzhang1998@gmail.com, 方为民/Fang, weimin 中华大族谱协会副理事长xgfangweimin@163.com 黄秉衡/Bill Huang,中华大族谱协会秘书长huang.xiaodi@gmail.com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族谱协会会议主持词

族谱协会会议主持词

各位嘉宾、各位领导,来自各地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各地的族谱史志文化爱好者、实践者汇聚一堂,共同讨论族谱编纂以及协会发展等相关事宜,非常荣幸受李生观会长的委托主持今天的会议,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李维东,来自水浒故里山东梁山,应李生观会长之邀任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并参与了本次会议的前期准备和相关组织工作,能有这样的机会向各地的谱学专家和姓氏文化、史志文化学者们学习感到非常高兴。

下面向各位介绍一下今天参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出席今天会议的有:浙江大红花蜂业董事长、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李氏总谱》总编撰李生观先生;浙江省苍南县南宋理事会会长李敏全先生;还有李敏聪、李若新、李若龙三位副会长和李若波秘书长;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磨刀李分会会长李幼安先生;贵州茅台镇陇西堂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腾先生;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海宁分会会长、海宁马桥中学教师、本次会议的筹备者之一李国芳先生;来自山西太原的谱学研究专家李俊崙先生;来自广东梅州的五华县根土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培安先生;浙江省余姚市熊氏文化研究会姚江分会会长熊守迪先生;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熊定华先生;浙江省苍南县民间姓氏文化爱好者李其安先生以及瑞金市人民政府住厦门办事处李建东先生;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理事李新宝女士等,由于时间关系不再一一介绍,欢迎大家的到来!

各位来宾,谱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姓氏文化以及与其相关的修谱风和寻根风盛行,为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盛世修谱也是大势所趋,是我们各姓氏家族成员精神皈依和对子孙后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今天的会议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我们按照预定的程序开始今天的会议议程,首先由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海宁分会会长、海宁马桥中学教师、本次会议的筹备者之一李国芳先生向大家致欢迎词。

李国芳先生作为海宁本地姓氏文化热心者和参与者,为今天会议的顺利召开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经济上的支持,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感谢!朋友们,《中华李氏总谱》的编撰和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的运作倾注了李生观会长的很多心血,无论从资金上还是精力上的奉献都堪称我们的楷模,下面有请李生观会长就族谱编撰的一些问题发表讲话,大家欢迎!

李生观会长多年来矢志于族谱史志研究,在业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对族谱史志的认识深刻,身体力行,曾自费二十余万元搜集资料并修缮了所在支系的族谱,多次参与民间社会公益活动,并倡议启动了《中华李氏总谱》的编撰,于2011年和2012年两次组织召开中华李氏总谱编纂工作会议,去年又出资注册成立了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为民间族谱史志研究搭建了活动平台。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的高尚品格致敬!今天的会议有来自七省的近四十名代表参加,大家为了写好族谱这一共同的目标,不远千里而来,让人感动。本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贵州茅台镇陇西堂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腾先生的大力协助,给我们带来了纯正的贵州茅台镇生产的孝义李氏酒供代表品尝,还为本次会议的召开专门写了贺词,下面有请李云腾先生宣读贺词。

李云腾先生的贺词高度评价了今天的会议,也给予了可贵的支持,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协会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李氏总谱》的编撰也一定会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协会的壮大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了子孙后代能清晰地了解家族姓氏的发展过程,就不能不有很多的人努力和付出,今天大家踊跃参会就是对这项工作最好的支持。对于协会的性质和任务以及今后的发展,我受李生观会长的委托,下面就此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请各位多多指教,我发言的题目是:修好族谱,传承文化;关注史志,加强交流。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和感受,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在发给大家的资料里还有一份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的章程,下面请李生观会长就协会章程向大家作以说明。

限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言和研讨活动就此告一段落,有相关资料的可以交到组委会通过其他方式发表,稍后的午餐会上大家也可以继续就有关问题进行交流。

下面有请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生观先生向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聘请的副会长和分会会长李国芳、李培安、李云腾、李幼安、熊守迪、李其安、熊定华、李维东以及理事李新宝女士颁发证书,请上前领取证书。

两个协会聘请了一部分年富力强的社会贤达担任副会长和分会会长,希望各位为协会的工作做好参谋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下面有请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生观先生向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湖北磨刀李分会、海宁分会、姚江分会授牌,请各地代表上前接受牌匾和印章。

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部分分会的设立将更好地推动民间谱志文化的研究,使民间族谱的修续更加规范化、更具有传统文化色彩和符合新时代文化需求,祝贺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各分会的成立!

下面有请李生观会长向捐助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捐助单位和个人有:贵州茅台镇陇西堂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腾先生;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海宁分会会长李国芳先生;中华谱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磨刀李分会会长李幼安先生,请上前领取证书。

今天的仪式进行得非常顺利,在此向各位参会嘉宾的配合表示感谢!我们的主要议程到此结束,稍停我们到楼下合影留念,合影后统一就餐。十一点四十分在大厅集合去江边看潮,之后参观几个附近的景区,不参加看潮的午饭后就可以安排返回,外地住宿人员请及时联系退房,需要继续住宿的请提前和组委会联系,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第三篇: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纪实

传播谱牒纂修最新科技 促进天下华人万姓归宗

------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纪实

中华大族谱協會秘书处 昌庆旭 任雨現

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于2010年12月3—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大会秉承孙中山先生“由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团结”的理念,以“中华谱牒文化的现状与科学发展”为主题,启动并推进了“中华谱牒” 世界记忆遗产申请工程,初步构建起了跨国界、跨地域、跨行业的网络大平台,有力地推进了中华谱牒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繁荣。

参会人员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家谱图书馆、美国加州大学东方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中国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侨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齐齐哈尔大学等国际国内文化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群英荟萃,名家大师齐聚满堂。讲坛之上,名家大师个个观点鲜明,思路新颖,思维严谨,引经据典,文章锦绣,语出惊人,使这一中华谱牒文化国际盛会,风起云涌,高潮迭起,盛况空前!中国有关国家机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姓氏源流研究会、宗亲会、姓氏网站的代表,民间谱牒收藏者及谱牒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南京师范大学参与华夏家谱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导师和研究生们,参加了这次盛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各地,共计个71姓氏,约250人,堪称百家姓大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北的满族同胞,也派出了多人的代表团与会,并带来了宝贵的谱牒资料参

展,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筹委会秘书长黄秉聪先生和大会主席、南京师范大学闾国年教授主持。作为序幕,会前,黄秉聪先生代表筹委会报告会议筹备工作,并推介中国预备航天第一人------北京军区空军原少将参谋长方国俊将军、世界邱(丘)氏宗亲联合总会创会会长邱家儒先生、世界孔子联谊会主席孔德墉先生,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教授等四人为大会名誉主席,全体与会者热烈鼓掌通过。

3日上午9时,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幕。大会主席闾国年教授宣讲了大会宗旨、议题及《中华碟谱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倡议书》。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潘百齐教授、大会各名誉主席以及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刘旺洪教授分别致辞。

(美国)国际青年领袖基金会(ILF)、中国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谱牒文化分会、全球任氏宗亲会主要发起人任生虎先生等发来贺电。

紧接着专家报告开始。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钱致榕教授的极为精彩的学术报告《如何修谱和如何评谱?》,使全场振奋,掌声雷动,掀起了大会第一个高潮,形成了开门红的好局面。之后,美国加州大学程洪博士《海外学界如何看待中国的新编家谱》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3日下午,会议继续报告,更是精彩不断。美籍华人地理信息系统专家林伯工先生《中华谱牒发展前景与申遗之关系》使与会代表们情绪高涨,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建华教授《建立家谱资料全方位保护机制刍议》让人们提高了认识水平,而浙江慈溪谱牒收藏家励双杰先生的《中国谱牒私人收藏现状与未来》则让人茅塞顿开,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家谱图书馆赫雅伦先生和李行远女士《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家谱图书馆中国家谱收藏情况》让大家大开眼界!紧接着,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主任闾国年教授的报告《华夏家谱地理信息系统(GIS)》则用世界前沿最新技术手段把人们引向一个崭新的史学研究领域,让与会代表耳目一新,再次把会议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然后,美国中华大族谱协会理事长黄秉聪先生报告了《中华大族谱系统PGV》的研

发和应用过程,他身处异域心牵祖国的拳拳爱国赤子之情,追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他对学术的科学探索的严谨细实治学态度,他的亲切谦和,他的风趣幽默,无不感动着每一位听众,黄老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最后,年仅二十多岁的南师大博士生胡迪的报告《华夏家谱地理信息系统与中华大族谱系统整合集成》,给人们带入了世界大同,天下一脉的境界,他的年轻、博学,赢得了广泛赞誉,让大家感到研究家谱文化不再仅仅是老年人的事情。晚上,与会代表在回味全天精彩的快感中,走进了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建教授为尽地主之谊,而代表东道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为与会人员安排的丰盛的欢迎晚宴现场。晚宴让大家领受了东道主的热情好客,人们感到了轻松和温暖,大家边吃饭边交流,推杯换盏,互致敬意,其乐融融,好不热闹!晚宴现场也成了与会人员联络感情,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大平台!

晚宴过后,大家依然兴趣昂然,中华大族谱协会理事长黄秉聪,副理事长张斌,方为民,财务总监孙楚女士等,不顾连日来的劳累,主持召开了各宗族团体代表座谈会,讨论协会工作如何更好发展.大家畅所欲言,六十多位与会个人及团体负责人当场递交了入会申请书,表示要申请加入大族谱协会,大族谱协会又一次大量注入新鲜血液,必将迎来构建中华大族谱事业更大规模的发展!

12月4日的会议,更是叫人惊叹不已。由于参会人员多,专业方向多,需要的深入交流多,为了提高效率,并照顾到每一位参会者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大会组织者------筹委会秘书长黄秉聪先生,多次与承办方代表闾国年教授沟通,多次征求报名参会代表意见,与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反复推敲,仔细斟酌,终于制定了这个较完美的会议议程方案,设置了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一个展览厅。会议进行过程中,各处运转高效,到处井然有序。

4日上午,主会场里,黄秉聪先生主持会议。各姓氏宗亲代表纷纷登台,交流各家编修家谱的经验体会,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场,气氛非常活跃。借助于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的大平台,大家都充

分意识到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有共同的祖先,我们原本也是一家人!于是,大家打破宗族大界限,走出狭隘小天地,充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挥优势互补,期待共同提高。

第一分会场,是谱牒数字化技术推介专业会场,会场由中华大族谱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技术总监、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副教授张斌先生主持。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PhpGedView(PGV)创始人John Finlay先生,通过互联网,与现场观众进行了远程视頻演示与答问,张斌副教授作为翻译,成了大家与老外沟通的桥梁;大家感到新奇有趣,不断向那边提出一些问题,洋专家对中国问题有时也会显得茫然!南师大博士生胡迪作了《家谱GIS系统演示》,中华大族谱协会专职秘书方晓祥做了《PGV演示》报告。与会人员对谱牒数字化技术有了崭新的理解!

第二分会场,是谱牒评审专业会场,由中华大族谱协会副理事长方为民先生主持。会议听取各姓氏谱牒研究会和有关院校、图书馆等对修谱、评谱、收藏、研究等经验交流发言,使谱牒编修向规范化、统一化、科学化的道路上大步迈进,谱评委员会还对参评谱牒进行了评议。第三分会场,是谱牒文化研究论文集编纂专业会场,由中华大族谱协会理事、湖北省图书馆资深采购、副研究馆员、《中华昌氏通谱》主编昌庆旭先生主持。参加关于编纂《当代中国家谱研究丛书》工作研讨的共有18人,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赞同编纂丛书提案,并就从书的组稿、编辑、校审、经费等问题达成共识,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谱牒展览厅,由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们主持,展出了与会代表送来的大量家谱和谱牒文化研究资料,参观者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他们或驻足观望,或浏览欣赏,或私下交谈。各得所需,不亦乐乎!

4日下午,主会场里,黄秉聪教授继续主持谱牒文化研讨会。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地方文献组副研究馆员杨印民博士报告了《国家图书馆的皇室家谱与民间家谱的收藏》,与会者大开眼界,领略到了难得一见的宋皇室家谱风采。南京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靖华的报告《“插草为标”长临河农业聚落建筑遗产与宗谱的综合调查》,让我们感受到了青年学

者广阔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目睹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繁衍生息,跋涉迁徙的一段足迹,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规划建设新农村的胆识气魄、远见卓识!展示了中国古代新农村工程的宏伟画卷,看到了目前“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远古样本!

齐齐哈尔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青年教师佟有才报告《传承民族文化 促进人文交流》,再次展示了中国青年学者在谱牒文化研究中的实力和魅力。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林伟功研究员的报告《两岸姓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华肖氏宗亲联谊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肖枫副研究馆员的报告《如何处理家谱编修中的疑难问题》、江西南昌豫章王景肃文史研究会王兰生的报告《共同为实现中华大族谱远大理想而不懈努力!》等等,精彩连连,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气候虽已隆冬,但与会人员的心里却春意盎然,感觉暖暖的爽!人们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寒冷,4日晚上,大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交流机会,舍不得休息,会议继续分两个会场进行!

4日晚上,第一分会场里,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胡迪和他的同学继续进行《华夏家谱地理信息系统GIS》操作示范演示,中华大族谱协会专职秘书方晓翔先生则继续进行《中华大族谱系统PGV》操作示范演示。与会人员饶有兴致,虚心学习,边看边问,双向沟通,深入交流,效果非凡。

而在第二分会场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闾国年博士、美国地理信息系统专家林伯工先生,共同主持中华谱牒申请非物质文化世界遗产的研讨活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副主任黄纪凯、江西南昌豫章王景肃文史研究会王兰生等人的发言,观点独到,视角新颖,受到了与会人员和专家的高度赞扬。

12月4日晚,分组会议结束。

12月5日,会议又重新回到主会场,中华大族谱协会副理事长方为民先生主持,继续进行谱牒文化交流.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许金顶博士做了《谱系根脉:族谱与华侨华人研究》报告,许

院长带了本院的一批青年博士教师到会,彰显了该校族谱文化研究的实力。方为民先生《中华方氏全族通谱编纂经验总结》的报告,实在、实用、实惠,与会人员深受启发。厦门谱盟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邱盛樑的报告《同心同德 建造中华大族谱数字化网络平台》、(展现)推介了一个较便用并能与大族谱协会PGV系统衔接的民间修谱系统。满族佟圣英的报告《重修族谱 传承族氏文化 凝聚乡情 共建美好家园》,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昌庆旭先生报告了《关于编辑出版族谱文化研究文集的决议》,大家信心百倍!特别值得一书的是,全球任氏宗亲会的氏族源流研究先驱,任世淦老先生的报告《一部家谱反映一个氏族的文化》,引起了全场的强烈震撼,他老人家连夜把报告用小毛笔书写在宣纸长卷上,那工整规范的蝇头小楷,充分流露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非凡的艺术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他的演讲,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扣人心弦,他具有磁性的声音,丝丝入耳,叫人回味无穷!任世淦老先生的报告,赢得了满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掀起了此次会议的又一个高潮,成了这次国际会议的压轴大戏,给整个国际会议报告部分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三天以来,大会名誉主席、中国预备航天第一人、北京军区空军原参谋长方国俊少将和其夫人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高级工程师段耐菊大校参加了每场会议,认真仔细地听完每个人的演讲,他激动站起即席演讲,他谦逊地表示:“参与三天会,胜读十年书”,将继续投身族谱文化大发展的事业,为弘扬我华夏5000年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伟大复兴奉献力量”,给大家莫大鼓舞。5日上午临近中午时分,大会名誉主席、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教授,做了大会总结性发言。他说这次来南师大开会感受很深,这次会议把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汇聚在一起,探讨大家共同关注的家谱编纂问题,相见恨晚。钱教授侃侃而谈,对会议的总结,实事求是、句句经典。

会议向参展的近90部谱牒都颁发了《参展纪念证书》,授予标杆奖三家:《孔子世家谱》、《中华方氏全族统谱》、《中华邱(丘)氏大宗谱》 ;

授予优秀谱碟奖十家:《湖北省谢氏宗谱》、《 喻氏族谱》、《南阳房氏族谱》、《胡氏族谱》、《豫章王氏家谱》、《 满族叶赫氏家谱》、《袁氏族谱》、《 佟氏族谱》、《任氏族谱》、《仝氏族谱》; 授予收藏奖八家:《锡山余氏续修家谱》、《江南金氏旧谱》、《叶氏金龟洋金氏家谱》、《宅氏金里家谱》、《南溪库竹阳金氏族谱》、《彭城郡金氏家谱》、《轩辕氏家谱》、《陕西山阳任氏家谱》; 会议还颁发若干特殊贡献奖等。黄先生献出家人珍藏的一百个金质姓氏徽章,并颁发给已修成全族统谱的孔、邱、方三个姓氏代表。上午的议程即将结束,任氏宗亲晓华先生,特意向大会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

5日上午会议一直到正午,大会主席、中华大族谱协会理事长黄秉聪先生致闭幕词。黄理事长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百家姓氏修成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全族统谱,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千支一统”与“万姓归宗”的美好理想。12:30他郑重宣布:“第二届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胜利闭幕!”

5日下午,部分与会人员前往中山陵拜谒国父孙中山先生陵墓。大家扔掉了连日的劳累,换取了一身轻松,每个人心情都特别激动,各位同胞互相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时刻。天色将晚,各自满载而归,会议的精神将随着每位与会者走向世界各个角落。。。

第四篇:中华族谱与族谱文化的概述

(一)中华族谱与族谱文化的概述

古人云:“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世系明”,中华民族历来有编志、修谱的良好传统。族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精粹,珍贵遗产,底蕴深厚,涵盖古今。

大革命家孙中山曾曰:欲兴民族,先从团结宗族入手。毛泽东主席也曾指出:祖宗不敬,谈何爱国。族谱,是血缘文化之产物,是一个家族之史书。记录家族流源,历史发展,繁衍生息,世系演变,支脉迁徙,辈序字派,祖家业绩,家规家训等,历来深得普遍家庭的喜爱,并获得多数家庭的珍藏,世代相传。族谱俗称家谱或宗谱,又称家乘、支谱、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家谱大致包括十三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三十年左右续修一次,举凡子孙的繁衍,显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员的生与死,都要记录在册。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也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氏族的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

族谱是从文字产生以后,一直伴随着家族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献或簿籍。那究竟什么是族谱呢? “谱”是一个派生字,原字为会意字的“普”,后来由于用“普”字表示一种文献、簿籍,所以加“言”旁成了形声字的“谱”。《说文》无“谱”字,当系漏收。因为《史记》、《汉书》及稍后的字书《释名》、《广韵》均有“谱”字(《史记.三代世表序》:“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十二诸侯年表序》:“太史公读春秋历、族谱”;《汉书.艺文志》:“历谱者,序四时之位”,《刘歆传》:“考定律历,著三统历谱”;《释名.释典艺》:“谱,布也。”;《广雅.释言》:“谱,牒也”。)。徐铉编《说文新附》增收“谱”字是对的。“普”和“谱”意义完全相同,都表示全、遍之义。《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左传》、《孟子》、《荀子》及汉人引《诗》均作“普天之下”(见《左传》昭公七年、《孟子.万章上》、《荀子.君子篇》、《韩诗外传》卷

一、《史记.司马相如传》、《后汉书.桓帝纪》、《白虎通德论.封公侯篇》等。),是溥、普通用的证明。赵岐《孟子注》:“普,遍。”(《孟子.万章上》赵岐注。)普天下就是遍天下。《易.乾卦》象辞:“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墨子.尚贤中》:“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都是全部、普遍的意思。刘熙《释名》说:“谱,布也,布列见其事也。”(《释名.释典艺》。)张守节《史记正义》也说:“谱,布也,布列其事也。”(见《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正义。)所以,作为一种文献体裁,凡同类事物,不予选择或遗漏,全部、普遍的布列出来,皆可谓之“谱”,如年谱、历谱、乐谱、家谱等等。族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家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泛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

族谱记载着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社会组织才能够维持和发展。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 始祖如有几个妻的话,谁是嫡谁是庶?各有几个儿子? 儿子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 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 谁和谁是堂兄弟、从兄弟、再从兄弟? 一个家族如果不遇到特殊情况,人口总会不断地蕃衍,当人口增殖到一个家族包容不下的时候家族就会分开,从旧家族中分裂出许多子孙家族,过了一段时间,新家族又会再分开,这些众多的同祖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

新家族的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开出来的? 它又怎样一代一代的传到现在? 新家族同旧家族以及别的新家族之间是什么关系? 总之,家族成员之间以及同祖的各个家族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缘关系都必须清清楚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这种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时间久远,记忆难免有偏差。当文字产生以后,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关系记录下来,这就是族谱。所以,族谱是有文字以来,一切历史阶段家族制度形态结构的主要特点,又是家族制度得以维系的主要纽带。凡有家族制度存在,必有族谱伴随着它存在,反之,族谱的衰绝,也必定反映家族制度的衰落。

中国族谱由来已久。据专家介绍,在中国最早的甲骨、金文中,就已出现某些家族世系的零星记载,随着时代推移,其记载内容和编纂体例也日臻丰富完备。著名学者欧阳修、苏洵分修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氏族谱》为后人所推重,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族谱中的一些弘扬传统美德的经典故事不胜枚举,可以代代相传。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族谱文化,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炎黄两帝已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文化纽带了,炎黄共祖的文化认同,是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根据的,古老的《世本》和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启其端,历代的姓氏谱系扬其波,它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成了民族集体的潜意识。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而其价值何在? 族谱资源是编史修志的助手。编史修志是族谱档案最基本、最传统的作用之

一。由于年代久远,有许多重要历史事实已不能得窥全貌,给编史修志带来极大困难。家谱档案中的有关记载,往往成为解开历史之谜的关键。

族谱资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族谱档案有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有其积极意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继承,加以发扬光大。

家谱是一种家庭文化工具。它的形式和使用范围,家谱文化主要是针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以及对自身姓氏认同的需要。它的功能涵盖了家庭档案、文化、教育、观念、传承等等各个方面。家谱中有丰富的个人传记数据,这些数据常常为其它史料中所少见,可填补和解答许多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与观点。家谱是一个

人出生的证明,是血脉中流淌的记忆,是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它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整理、开发和利用。

家谱是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对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谱一般分为世系表、人物谱、重要文章及家训等内容,家训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传统家训中封建性的糟粕是应当摈弃的,而其精华的部分在塑造家族人文心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是起着积极作用的。众多家谱中的“家训”部分,其内容多是教育子孙和家人为官要清廉、为人要正直、谦恭、诚实、守信,旨在约束和规范家人的言行,使每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敦孝悌、睦宗族、力本业、慎交游、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戒争讼、尊法律、禁非为这些与当今国家提倡的和谐社会理论相当一致,具有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

族谱资源是统一祖国的桥梁。近年来,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纷纷回原籍查阅家谱,寻根访祖。特别是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对反对台独,促进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即使台独分子,当初也曾回福建访问故居,查阅家谱。族谱资源是发展经济的工具。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家庭经济在我国主要经济成分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特别是三胞家族财团,更是比比皆是。近年来,祖国实行吸引外资政策,三胞纷纷来大陆投资设厂的首选地点,往往就是家谱档案记载的祖籍、原籍地。有一位祖籍河南新乡市的林姓华侨,通过有关部门收集本宗家谱,建立全国林姓宗亲会,发动会员在桑梓投资办厂,极大的促进了新乡市经济发展。

族谱资源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0余个少数民族,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少数民族史料极其缺乏,而族谱资源,却弥补了这个空白。云南腾冲县刘氏家谱《彭城春秋》中,记载了许多刘姓少数民家族发展变化史实,难能可贵。

族谱资源是人口资料的来源。我国人口发展史料缺乏,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族谱资源则恰恰弥补其不足,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从族谱资源中,我们可以搜集出古代人口发展流动资料,总结出人口发展流动分析报告。如明万历年间编撰的河北武安《白氏家谱》,详细记录了该家族永乐年间(1403-1425年)从山西移居邯郸的历史。从河北磁县《谢氏家谱》中可以发现自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初乾隆五十四年(1736年)368年间,该家族从一对夫妻已发展到180余人。

族谱资源是水文地质的资料。由于家谱档案中大多记载着本家族住宅、坟墓周围的风水脉穴等情况,我们可以对它加以利用,从中寻找古代地形、地貌演变历程,了解地质水文概况,为经济建设服务。

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记载着人物的世系和事迹,蕴藏着大量有关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是囊括同宗共祖的血缘“证书”,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于历史学、民俗学、教育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第五篇:族谱前言

前言

国家写史,地方修志,家族编谱,这是我国史学的三大支柱。时逢盛世,史、志、谱的编修已成当今社会兴起的一股热潮,蔚然成风。这里的谱指的就是族谱,族谱亦称谱牒、家牒、家传、世传、宗谱、家谱、世谱、世牒、家乘、家志、谱录……等二十几种称谓,我们习惯称之为族谱。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录,对尊宗敬祖,睦族兴家,明长幼,别亲疏,传承家族美德,发扬优良传统,都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施行,祖国变得愈发强大,而徐坎也在跟着发生着令人可喜的巨变:道路拓宽了,高楼林立了,厂房变多了,收入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谓是欣逢盛世,政通人和,所以一部分徐坎人便热切地盼望能重新编修徐坎黄氏族谱,以记俊彦,温旧知新,弘扬祖德,启迪后人。最早盟生这一想法并将其付诸实际行动的当属徐坎宗亲黄万顺老前辈,他从1992年起就开始着手收集考据资料、编写手写本徐坎族谱。一直到前几年黄万顺老前辈身体还健朗时,人们还经常见其仍穿梭于徐坎的各家各户,登记各个家庭世系的新近变化情况,只可惜最后终因种种原因,在老前辈辞世之前也未能如愿付诸于梓,这让那些热切期盼新族谱能够面世的徐坎人觉得甚是遗憾:因为出版徐坎黄氏族谱这件事可能要被无限期地搁置了。

2013年初,在徐坎村党支部、村委会和老年人协会的提议下,最终决定由第三十二届社众理事会负责主持重建徐坎村育俊堂的一切事宜。而本届理事会之首事正是本村宗亲黄启武,他是一位大家公认的热心社会公益,愿意为徐坎的发展贡献力量的贤达人士。一天,他在育俊堂重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育俊堂将如期在年底竣工重光,这是徐坎的一桩大好事,如果在这一大好时机下,同时也把徐坎黄氏族谱编纂出版成册,那不就好事成双了吗。心动不如行动,可是要选谁来负责主编呢?这可把他给难住了,因为编纂族谱是一项需要一个能够付出大量精力、且要具备一定文史学功底的人才能胜任的工作,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做得了的。最终权衡再三选定由本村宗亲、在漳浦县城任教的黄协艺老师担任《漳浦徐坎黄氏族谱》主编。

黄协艺在应承担任本谱主编后,便与黄启武一道着手组建族谱编审委员会。紧接着又与其他编审委员会成员着手为编纂族谱,做了大量工作,诸如翻阅相关古籍旧谱、网上查询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考据碑文神位、询问长者智士、挨家挨户登记核实世系资料、邀请多个家族代表审核世系资料等等。

徐坎黄氏宗族支分于高山黄氏宗族,属于高山黄氏宗族的一个重要派系,故本谱在资料的选取和内容的编排上重点参考了黄玉盘、黄玉昆兄弟俩主编的《漳浦高山历史资料汇编》。另外,在编写徐坎世系资料时,还重点参考了黄万顺编写的手写本徐坎族谱。本谱除题词、序、前言、祖训和先祖及徐坎黄氏宗族有关照片外,由地方史论、渊源世系、人物春秋、民间故事、历史资料和其它共六大部分组成,对旧谱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取舍,增补了一些新内容,特别是涉及到有关徐坎行政村范围及徐坎黄氏外迁分支派系的内容给予详化和更新(如:宜隆黄氏虽不属徐坎开基祖宠公、精公、贡公的派下,但同属徐坎行政村范围,故将其世系资料详纳入谱;另外,陂仔、雉川、湖里店仔后及漳浦打石山黄氏乃徐坎黄氏分支派系,故本谱也详细记录其世系资料)。本谱的编写力求做到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章目清晰、编排合理、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当然由于时间仓促、资料不全,加之编者才疏学浅,能力有限,错、漏之处再所难免,敬请见谅。同时,本谱编审委员会也恳请广大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以期再版时能得以修正完善。

《漳浦徐坎黄氏族谱》编审委员会

癸巳季冬(公元二0一三年十二月)

下载中华大族谱协会感谢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大族谱协会感谢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年协会感谢信

    2006年元月,满城县老年协会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使全社会更加关注老龄事业,通过县报《今日满城》、会刊等媒介和工作人员上门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慰问、感谢信。 慰......

    老年协会感谢信

    XX年元月,满城县老年协会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使全社会更加关注老龄事业,通过县报《今日满城》、会刊等媒介和工作人员上门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慰问、感谢信。pppp慰......

    个体协会感谢信

    尊敬的个体协会各位领导: 你们好! 一元复始,新年新气象。在2011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怀着感恩的心情向您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过去的日子里对我的支持与厚爱,感谢你......

    修族谱倡议书

    修族谱倡议书 尊敬的扬州江都鲍庄张氏同胞、宗亲你们好! 久闻周边各姓氏意广修族谱,唯我鲍庄张氏未修。 我张氏辈分表后二十字如下:自兴日永茂,宗德克相承,尔汝以为戒,长庚庆万年......

    中华医师协会名单

    名誉会长 韩启德: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男,汉族,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九三学社成员、中共党员,1968年12月......

    中华志愿者协会情况介绍

    中华志愿者协会(CHINA VOLUNTEERS ASSOCIATION,缩写为CVA)成立于2011年4月26日,是由志愿者以及关心和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单位或组织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公益性、全国性社......

    四川佛教协会 感谢信

    致四川省佛教协会的感谢信感谢信省佛教协会:值此“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和全州90万各族干部群众,向你们表示最衷心......

    老年协会的感谢信

    XX年元月,罗定市老年协会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使全社会更加关注老龄事业,通过县报《今日罗定》、会刊等媒介和工作人员上门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慰问、感谢信。 诚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