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31遗址观后感
731遗址观后感
1101001班范全旺(学号:1110100105)
踏着沉重的步伐,行走在历史的长廊中,那一幕幕令人愤怒与伤感的画面一一浮现于眼前,我不能想象在日本铁蹄的践踏下,中国广大人民遭受了多么大的苦楚与屈辱,但我能够体会出那一份令人灵魂为之震颤的反抗的力量——抗日力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度,从来没有主动侵略过他国,封建社会时发生的种种战争都是为了维护内部统一而被迫发生的。然而到了近代,八国联军,日军的不断挑衅终于激起了中国人的斗志与反抗,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战争的抵制而导致的军事落后让我们在近代战争中不可避免的落了下风,从而血流成河,山河几近破碎,幸而经过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辈们的努力挽救,才将中国从悬崖边上拉回,从此,中国彻底被惊醒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四万万人凝结在一起,那是何等庞大的一股力量!何惧小小的日本,八年抗战的胜利,那是用无数国人的鲜血换来的,终于,我们艰辛而又兴奋的打退了侵略者,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我不知道日本侵略者何以如此残忍的对待我们,731遗址仅仅是他们罪证很小的一部分,就如此令人痛楚,我不敢想象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因战争遭受了多少苦难,万人坑,南京大屠杀,无人区,集中营······难道那些侵略者自己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吗,他们何以如此无情,去杀害别人的亲人朋友!为了获得土地,金钱,资源,他们不顾做人的基本原则,欣然挑起战争,引起全球的血雨腥风。也许他们没有被侵略过,不能感受到那种被人侵略屠杀的痛苦与耻辱,也许他们天生对战争充满了向往,也许这是他们民族的劣根性······但不管怎样,我希望他们可以用一双不沾鲜血的双手靠自己的努力来开创未来。
731遗址是日本化学作战731部队在哈尔滨留下的侵略的罪证,作为最疯狂的作战方式,毒气,细菌一直被国际所唾弃,但那些侵略者公然违背国际公约,对我国人大量使用毒气弹,细菌弹,最令人激愤的是他们竟然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解剖,伤冻,火烧,毒气,细菌······所有惨无人道的手段都用上了。这个遗址既是对侵略者残暴行为的申述痛斥,也是对战争的一种反思。
日本如此仇恨我中国,是古来有之的。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羡慕嫉妒恨”。我国地大物博,民富国强,而日本作为一个小小的岛国,只拥有弹丸之地,人民只能依靠渔业与侵略来获取资源。我们两国距离这么近,对比有这么明显,他们必会羡慕我们,因而嫉妒,直至恨。其实两国的仇恨从明朝就开始结下了,倭寇入侵沿海城市,日军入朝鲜······一系列的战争让两国人民产生了不可调解的恨意,是为“国恨”。就算是个普通人,每当听到“日本”二字,都忍不住咬牙切齿,怒气直升。
也许我们两国未来也只能像这样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一旦失调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日本超越我国,必会将其魔爪伸向我国;如果我国超越日本,其必会对我们百加阻挠。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国将日本远远甩于脑后,让他们知道不可超越。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战争,战争让我们从睡梦中惊醒,睁眼看世界,从而奋起直追。也许没有日本的侵略,我们不会这么快醒来,不会这么快发展,不会有今天的中国。但毕竟那只是战争带来的无意识的结果,我们还是要批评战争。如今在此我大谈战争和平,人类发展,冲突平衡,也许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很快就会淹没于人潮,但它至少让我的心再次为之点亮,那一道和平的光!
从731回来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深深地为历史的片段而愤怒。历史不等于现在,虽然那段岁月已经过去了,但现代人更应该谨慎努力地走好今天的路。
参观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它留下的思考和启示却是无法用只言片语说得完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再次得以验证。中国经过改革与发展,综合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缅怀历史,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国耻;直面现在,我们必须奋发图强;展望未来,我们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担负着历史给予我们的重任——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我们只有熟练地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经济才能不受制于人。落后就要挨打,但如果我们强大了起来,谁都不敢来侵略我们。
同时,我也为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感到庆幸,那么,今天的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红旗下长大的我们不会让人民失望,我们会用我们的行动证明给世界人民看,历史只是过去,新世纪的中国正在以不可估量之势腾飞,而我们会站在腾飞的最高峰。
有些教训只有经过伤害才能获得,有些经验必须得经过苦痛方能明白,有些痛苦必须得有人来承担。我们所能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强,为和平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惟愿和平的曙光早日到来!
2011年11月6日
第二篇:金沙遗址观后感作业
“金沙遗址”观后感
2010年5月11日下午,本着对中国“国学经典”的好奇,我们在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始了一次神秘的金沙发现之旅。
当我们进入金沙遗址,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它源于金沙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黄金饰品“太阳神鸟”金饰。其原件外径仅为12.5cm,厚度为0.02cm,这件雕塑作品在原物的基础上放大了30倍。它不仅是中国商周时期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而且在2005年8月16日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三千年前古金沙人的智慧和勇敢。
接着,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坑,一个个写着“某某某出土地”的解说牌,出一件件文物的情景。里,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还有大量的野猪犬齿、鹿角、犀牛骨、马牙等,并埋藏有大量的乌木。在这里,呈现于眼前的一切,不禁让我想到了三千年前的金沙,气候温暖湿润,河渠纵横,植物繁盛,动物成群。在这舒适宜人的环境里,金沙先民勤勤恳恳,世代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
在万老师的带领下遗中们似乎回到了那个时代:碧野蓝天,万物萌发,薄雾淡烟,白云漂浮,茂密的森林由远至近,直系天际,近处农田中,有人精耕细作;远方森林里,有人狩猎捕获;村寨院落边,有人进行手工制作,还有小孩在玩耍嬉戏那些出土的三千年前古人留下来的用品„„在二展厅,将考古发掘成果、复原场景、多媒体展示相结合,从居所、工具、烧陶、制玉、墓葬等方面,向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古蜀王都社会生活剪影。中,我们见到了许多精美的石器、玉器、青铜器、金器、铜器、象牙、卜甲等文物,看着他们,我们不禁要感叹我们的先祖是那么的聪明,那么的能干,那么的富于创造力。最后,出了展厅,堰之前,水患较为严重,3000年—12000年后都不腐烂。由于这种树木从表面到树芯都是乌黑色,而来。而且,乌木致密、有黄金万两,不如乌木一方”的“化石”,充分说明了远古时代的成都平原就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站在三千年前金沙人曾生活过的土地上,千年前金沙人的生活方式;一样的蜀都。三千年前金沙的历史;志;更使我们了解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馆”中,看着那一个个尚且遗留着考古学家脚印的黄土我们仿佛看到了考古者们正在小心翼翼的挖掘保留了无数金沙人曾经举行过的各种盛大祭祀的痕迹。,我们又参观了五个展厅。在一展厅,以大型半景画和原状大型考古我们又来到了古老沧桑的“乌木林”。相传成都平原在李冰修凿都江河流经常改道,上游发洪水时常将各种树木冲埋于古河道中,有机质已分解完毕,不变形,不生虫,较为珍贵。金沙遗址和成都平原附近都发现有大量的乌木,这些都是活呼吸着三千年前金沙人呼吸的空气;憧憬着古蜀王国神秘的面纱;金沙遗址——带我们进入了一个不三千年前金沙人的聪明能干;三千年前金沙人的顽强意
学院:文新学院专业:对外汉语一班姓名:张娟学号:在这
经过“乌木”之名由此正如俗话所说“家感受着三
200910620104
在这里,在接下来的三个展厅
第三篇:古田会议遗址观后感
古田会议遗址观后感
2011年,让党员们更加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及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到拥有悠久革命历史的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村,参观古田会议遗址。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上杭县古田镇。远远的,透过车窗,我们就看见“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矗立在山脚下。身后是翠竹掩映,前方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鲜艳夺目,而标语牌前面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古田会议”会址了。此处原是一座清朝宗祠建筑,后为小学。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就是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
步入会场旧址,眼前是一排排虽显陈旧但却整齐的桌椅,墙上张贴的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已经有些模糊了,柱子上贴着宣传标语。大家沿着中庭站着,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1929年那两个寒冷的日子。
当时,红四军各级党代表、士兵代表和地方党组织的代表、妇女代表等一百二十多人出席了古田会议,他们衣衫单薄,济济一堂,围拢在火堆边,认真地听取报告,积极而热烈地参与讨论。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也就是《古田会议决议》,以及《政治决议案》、《废止枪毙逃兵决议案》、《接受中央指示决议案》、《拥护中央反对机会主义及托洛茨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的决议》和《士兵决议案》等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毛泽东任前委书记的新的前敌委员会。
古田会议强凋了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重申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重要原则,坚持以无主阶级思想建设党和人民军队,从而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界线,成为一支完全掌握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新型无产阶级人民军队。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古田会议会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8月,古田会议会址被列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这里还是全国十大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1989年,江泽民总书记参观并欣然挥笔题词“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 每年的7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同志到此参观学习,领会精神。
参观完会址,我们又来到古田会议纪念馆。这座占地3200平方米的纪念馆简洁明朗、朴素大方,利用了大量的文物、图片和资料展示 “古田会议”这个重大历史专题。一步入纪念馆,一幅再现当年会议场景的油画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引得大家纷纷驻足留影。随后,同志们三五成群,流连在不同的展柜前面,不时交谈着自己的感想。
在一阕词前面,大家停下了脚步,有人念出声来: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在自己的诗词里展现了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雄才伟略,而运筹帷幄之间又尽显诗人情怀,这是怎样的大气魄!
就在古田会议结束后不久,红四军撤离古田转战江西的前二天,毛泽东在古田赖坊“协成店”写下了他的不朽的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判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论调,坚信中国革命的高潮必将到来。他在文中满怀信心地宣称:“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看得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籍着如此的信心,在不到20年的时间后,一个崭新的政权,一个民主的国家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一种战争时代的精神,在当时具有深远的革命意义,它鼓舞了工农红军追寻革命成功之路指明了方向。在现在这种精神具有深远的教育和指导意义,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芒。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大家追忆了革命历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以及积极投身工作的信念与决心。使我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今后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我要好好珍惜、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一定要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以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本职工作。将古田会议精神溶入到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这次红色之旅虽然短暂,但它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使我们之间增加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效地凝聚了团队战斗能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工作的信心,为今后的工作而努力奋斗,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一)尧利勤
7月份有幸参加了公司团委组织的四川汶川异地拉练----参观映秀镇地震遗址。驱车约1个半小时由成都前往阿坝州汶川映秀,很快就到达映秀镇。群山环抱的映秀镇,一片崭新的小洋楼顿时令眼前一亮,如此美丽的小镇却是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的震中,那年的地震让这个小镇顿时夷为平地。
下车后,我们换乘景区统一观光车前往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及展馆。沿着石阶我们一路走去,道路旁边的石墙上时常会看见'四川雄起''众志成城''勇往直前''告别伤痛,重新来过'等等令人感动、振奋的标语。到了公墓,我们庄严地三鞠躬,献上鲜花,心中默默祈祷: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好好活着,活着就是最大的财富,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随后,我们参观了展馆,共有流水庭、序厅、地殇庭、缅怀厅、灾害厅、崛起庭、重建厅、纪委廉政板块和启示厅九个部分组成。展馆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动感环幕等艺术手法和场景,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整体观展过程心情都是沉重的,看着那些图片及当时的影像资料眼泪止不住的流,你没有亲身看过或许永远感觉不到那种心情。特别是当我们进入了地震体验区,一进去,仿佛自己已身临其境,前一分钟还是美丽、宁静的映秀小镇,霎那间,随着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山河断流,满山飞石,家园损毁,生命陨落,道路上的汽车,掉入河流、悬崖、陷入地裂……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地震中人是多么渺小。地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无助,我仿佛听到了他们惊恐、无奈的哭喊,如花初放的年龄,正需要呵护的岁月,却面临着大震袭来的生死瞬间。作为刚做母亲的我,那种心情无以言表。短短的1分22秒时间,一片废墟,在灾难面前,人们是多么的无助。走出体验区,我毫不犹豫的与身边的人紧紧拥抱,活着真好,珍惜眼前人,要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
当我还沉浸在刚才的痛苦之中时,不知不觉来到了映秀璇口中学,这是在映秀难得还保留的地震遗址。我们沿着小路参观璇口中学,映秀中学的主教学楼倾倒在大地上,显得那么无力,至今都还有十几位同胞被埋在下面,在楼房正前面是用石砌的大钟,上面的时间永远被定格在了2008年5月12号下午2点28分,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时刻,也是一个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时刻。石钟的左方是一座五楼教学楼,能看见的只有四楼,一楼已全部陷入地下;左前方是高中部的男女生公寓楼,整个五层楼全部倒塌,陷入地下,讲解员介绍说至今里面还有两位刚来探亲的母女,女儿还是一位刚怀几月的孕妇,被埋在下面。石钟的右前方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在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团结一致,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
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完地震遗址,亲眼目睹了灾后重建的美丽映秀,我想大地震不仅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也在警示人类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珍惜生命,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二)罗玉娇
一开始说去汶川,我是拒绝的。舟车劳顿对于我这样晕车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但在大伙的鼓动下,我还是来到了5.12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
那场地震的场景及那些抗震救灾>故事,虽说当年通过电视有所了解。但当走进汶川震中纪念馆时,还是被身旁的文字、图片、模型及震后遗留的物品深深的震撼了。那些书包、那些玩具都安静的躺在展馆里,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主人、一个故事,这一点一滴都在冲击着我们的泪腺。
但在悲伤过后,那种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另我感动,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馆中陈列在墙上的'鸡毛信'了。鸡毛信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在那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有着成千上万等待救援的人们的危机时刻,由官兵从震区徒步传递灾情的方式仍然是能够发挥作用的。那几十封'鸡毛信'没有任何的繁文缛节,都是用最简单明了的文字反应伤亡人数、灾情及所需物品等。字迹潦草,说明时间紧急仓促;纸张褶皱,说明路程遥远。这一封封鸡毛信背后,关系着的无数的灾后人民及关心他们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功用的鸡毛信,在7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种物理传递信息的方式在任何时候看来都能发挥作用。
这一趟旅途给了我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更懂珍惜、更懂感恩。
汶川地震遗址观后感
(三)2015年7月27日,汶川映秀的天气很好,就是有点热,随同公司同事一行6人,我们从成都乘车前往汶川地震博物馆,去时在车上师傅告诉我们,叫我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毕竟2008年的那场地震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创伤。在车上我就在想着自己以前通过网络和电视看到的那些汶川地震图片,还记得那时电视上24小时播放着关于地震的最新情况,当时很多人都是哭着看新闻,现在想起来总觉得恍惚如昨天,历历在目。
到达汶川地震博物馆的时候,才9点多,我们经过映秀新县城,看着当地人脸上都洋溢着舒心的微笑。房子修得都很漂亮,环境优美,游客也很多。到处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气息。当时只觉得心里一松,汶川的人们已经从那些伤痛中走出来了,真好!
我们先是参观了汶川地震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我们都在伴随着哀伤背景音乐下显得格外沉默,看到的第一幕就让我很心痛:那是一个很大的钟,上面的指针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只知道自己的心在那一刻揪得很紧,紧得快透不了气。
博物馆里那么多的场景都让人望之动容,有志愿者、军人、医生……抛下的满腔热血和爱。每一件当时的留下的物件都让我心酸又心疼。在博物馆里还放着当时的新闻,当时的音乐,以及作家诗人写的诗歌,每一句都是那么让人心酸,却又那么感动。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博物馆展览的都是汶川如何在大家众志成城下,重建家园。今天的汶川那么漂亮是离不开党和国家,以及世界上爱心人士的帮助,所以你可以在汶川的任何角落看到感恩的标语。这是汶川人民最朴质的一种感谢吧!走出博物馆,恍惚穿越了一次时空回到了08年,再看看外面的蓝天觉得格外美好。
到了汶川映秀就必须去看看地震遗址,就如同到了北京要去长城一般不容置疑。也许是我之前在博物馆时情绪已经崩溃过,在到了步行十几分钟远的地震遗址-----汶川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时空已经在这里凝结,永远呈现那地震时发生的景象,让人们缅怀,祭奠逝去的生命。有如废墟旁那黄色的小菊花,年复一年,默默地表示着哀思。
漩口中学是四川省阿坝州的省级重点中学,原在漩口镇,2006年才搬迁到映秀镇,总>投资6500万元。2008年'5.12'地震发生时,有学生1527,教师133名。其中45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难。漩口中学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所有校舍建筑下沉、坍塌,震前我们眼前这些建筑为5层,地震后,5层楼只剩下3层,3楼直接变1楼,原本的1楼2楼变为碎屑。漩口中学损毁严重,灾后重建中,为了铭记、保留这段历史,漩口中学的废墟被作为遗址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大型遗址。
也许,如果没有那么一场地震,那些正在读书、午睡、嬉闹的孩子,他们现在一定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可惜,天不如人愿啊!我注意到每一个参观者脚步轻迈,神情凝重,没有人嘻笑,没有人高声说话,恐怕惊扰了地下长眠者。
我平时游玩是很少拍照的,但这一次却拍了很多照片,有些历史是不可以忘记的,不是吗?在映秀返回成都的路上,我感到先前朋友说得没错:参观汶川地震遗址会让每个人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想我不仅洗礼了自己的灵魂,更多的是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和热爱生活。还有就是感动,因为人生不需要多么伟大,只需要感动和珍惜。
第五篇:七三一部队遗址观后感
七三一部队遗址观后感
上周我参观了七三一部队遗址,深有感慨,以前老是听别人说日本人有多么可恶,自己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厌恶情愫,现在看来,我要重新审视日本人了。
进入大门,一眼望去,整个遗址弥漫着死亡和恐怖的气息,带着对受害者的默哀,跟着解说员的步伐,我开始融入这个环境中,似乎历史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首先介绍一下七三一部队吧。七三一部队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关东防疫给水部,对外称石井部队,它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同时也是在抗日战争和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于日本以领土外从事生物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东北阴谋发动细菌战争期间屠杀中国人民的主要罪证之一。一些学者认为超过10000名中国人,朝鲜人,以及联军战俘在731部队的试验中被害,但是对于数量的多少还存在争议。日本投降前夕,匆忙撤退,为毁灭证据将工厂炸毁,大批带菌动物逃出,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在整个部队当中,我看到非常大的地下监狱,其中七号监狱是监禁一些男性,妇女都关在八号监狱,他们都是一些平民百姓,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还有宝贵的生命,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成为日本人的试验品,在此,虽然从人性的角度,日本人是不可原谅的。但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他们还是很严谨的,毕竟在那个年代,抽水马桶的造价是很高的,但是在监狱他们却设置了很多设施,只是为了减少实验结果的失误。
接下来我们又看到了小动物实验室,那里培养了很多的黄鼠狼,其实主要是想培养跳蚤来传播病菌。整个房间的构造是很奇特的,有很多的地洞,每个黄鼠狼都有自己的窝,看来待遇还不错,有些讽刺。那些被抓来的人还没有过这样的待遇。现在目光又转向另一个地方,那就是冻伤实验室。听说那里的人冻伤试验后要么死掉要么终生残废。而残废的人却又会被带到别的实验室进行其他的试验。直至生命结束,他们的痛苦才会结束。难道那些日本人就没有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如果自己也处在那个环境当中,会忍受得了么?
七三一部队分为八个部和四个支队,八个部分别为细菌研究,细菌试验,细菌武器制造,细菌生产,总务部,训练教育部,资料供应部,诊疗部,四个支队分别为林口支队,牡丹江支队,孙吴支队,海拉尔支队。他们进行的活动都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研究,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活体解剖,手榴弹试验,冻伤试验,火焰喷射器试验,鼠疫实验。那个小短片将这些事情模拟了下来,开始的那一瞬间我完全吓傻了,赶快把头扭过去,真的是不敢看,每一声惨叫都把我的心叫得慌慌的,尤其是冻伤试验,那个妇女的手结成冰块,那些丧心病狂的人毫不犹豫地用棍子将其手打断,再用热水烫,整个骨头全部露在外面,这还不算什么,还有一个妇女躺在床上,医生用刀将其胸口划开取出内脏,作为研究的标本。更有甚者,他们为了做所谓的实验,进行抽血,在当时抽血技术并不是很高,他们能保证的只是将血液收集起来,至于人的生命却没有任何的保证。抽血的方式更是让人发指,将腹部割开,然后把橡皮管插入人的心脏中,并将橡皮管的两端夹紧,在做好一切准备后突然将两端放开,这样血就抽出来了,心脏那边血是喷涌而出,直到将所有的血抽干抽尽之后他们才会停止。我在想,日本人的心理是扭曲了么?面对一条条生命,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怜悯之心,我为他们而感到可悲。
参观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后,没有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会被震撼,也没有一个中国人,不为那段历史感到屈辱和悲愤。然而,如何对待这个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遗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灭绝人性的细菌战试验基地遗址的声音似乎并没有统一。
那段历史,说起来,让人悲愤欲绝,读起来,让人肝肠寸断。所幸,民族的精神不灭,外虏终被华夏儿女驱离神州大地,然而,倭人掠我财富,躏我河山,辱我同胞,灭我族人,无论是黑山白水还是黄土高坡,那段屈辱悲壮同时又是坚韧不屈的历史,留下的些许痕迹,至今并未泯灭,甚至,我们族人又何曾片刻能敢回避甚至忘却。
于是,如何正视历史,如何牢记历史,就成了100多年来饱受屈辱的中国人必须正视的大是大非。因此,警示性文化遗产,在中国,就应该不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建设的问题。
俄罗斯日前高调纪念了他们的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适逢世界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5周年,当全世界都在重申和平可贵、正义必胜的时候,作为二战期间东方最大受害国的国民,我们拿什么来述说和参与这一切?拿什么来教育和告诉我们的下一代? 为了使之能延续下去,我们就要好好的保护它,让世世代代都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
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从汶川地震日本人支援救援到日本地震中国人志愿救援,中日的关系也日益改善,但是,日本的右翼势力仍有抬头趋势,到靖国神社参拜也从未停止过。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提高警惕,防范于未然,努力为国家做贡献,使其更加强大。不要再让历史重演,让悲剧重现。只有在国际上掌握了话语权,我们才能保护自己所拥有的,决定自己适用的,满足自己需要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历史重任的我们要不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