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方言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总结性总结

时间:2019-05-13 11:0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乡方言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总结性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乡方言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总结性总结》。

第一篇:家乡方言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总结性总结

家乡方言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总结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内容

“语文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之“家乡方言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

二、小组成员

组长:刘学义

成员:陈立新牛全圣

三、课题基本情况

在2011年11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参加了省课题“语文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五个多月多的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语文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积极开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见成效。

四、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在当今这个充满现代化的社会里,语言在人与人之间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一个事实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就是农村中学里学生平时不注重自己的语言,老是认为自己讲得就是普通话,这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很不利,为此本小组决定以调查家乡方言为中心,试图以本地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上找出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和规律,从而编写校本教材《本地方言训练手册》,希望能引起中学生对方言的重视,提高自己普通话水平,不仅更好地高考,更是更好地与人交流。

2、研究意义

为了让中学生更好地掌握普通话,了解家乡方言的特点,并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提供一些依据,引起师生对家乡方言的关注,我们调查活动突然变得有意义起来。

五、研究方法与计划

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2)试卷测试(两阶段:第一阶段测试;第二阶段:提高)

(3)公开课

(4)演讲比赛

(5)资料搜集

2、研究步骤

第1阶段:确定研究内容、方法及分工。

第2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分工展开调查——了解本地方特点;了解学生眼中的方言。采访本校外地教师对本地方言的感受及与普通话的差异;课堂调研、实地考查等方式整理材料,明确本地方言特点,从而形成材料。

第3阶段:结合我校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特点,链接高考,联系学生实际,通过试卷,纠正错误,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总结整理成文,形成研究报告。

四、立项以来所作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滁州市省、市级课题立项研究管理细则》(试行),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新修订稿)》,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

近半年来,课题组共召开多次会议,即于2011年11月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12月召开第二次课题组会议,分组研究阶段实施计划;2012年2月召开第三次课题组会议,此次是由课题组负责人下到学校各班级,安排问卷调查工作,了解课题进展情况。2012年3月召开第四次课题组会议,对课题有独到召开第三次课题组会议见解,汇报研究情况,收集资料;4月召开第五次课题组会议,对研究心得,撰写课题论文。

3、问卷调查:

我们准备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分发给学校中的各个年级的大部分班级的学生。试卷回收率达到了95%,对问卷按片进行了分类整理,以供分析使用。

4、文献资料的调查

数据来源于校图书馆,主要参加《定远县志》及皖东部分地区县志。

5、采访调查

我们通过采访一位外省籍且在本地中学工作的教师对方言的感受和看法,以及他所了解的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差异。

五、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措施:

1、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改变传统语言观念。有些学生并非不会说普通话,而是不愿说。不少人存在盲目的方言优越感,认为“用普通话讲话不如用方言讲得具体生动”,抑或“普通话讲得不标准,讲出来让人笑话”,还怕别人议论讲普通话是“打官腔,忘了家乡,丢了根本”。对此,教师首先要纠正学生的方言盲从观念,努力培养他们说普通话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普通话的美和作用。目前,掌握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新条件。有人说,21世纪的优秀人才,最需要两大战略武器:舌头和计算机。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能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具有自如的语言文字能力,在求职升学和事业竞争中都会处于优势地位,而一口浓重的方言只会阻碍你的发展!

2、认真研究,总结规律服务于语文教学。

许多教师在处理学生方言问题时感到困惑。比如因为平时讲定远话中,许多同学n和l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直到高中,Nanjing(南京)依然是Lanjin,老是找不到纠正的突破口,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本身对这些方言不很了解,没有很好地解读、理喻这些语言,没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一句话,教师本身就不懂,自然是从现象到现象,抓不住本质,切不中要害,所以,往往费尽口舌却徒劳无效。如果我们能认真研究本土方言,切实把握方言在语音、词法、句法上的特点、规律,从语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语法上与普通话进行比较,抓住实质性的东西,并让学生细品慢赏,反复琢磨、练习,我想,结果会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曾在教学高一时,召集那些方音较重的学生,花了五、六节课的时间给他们进行语音辅导,从最基本的发音开始,如“i”发音部位不同的差异,并与普通话(汉语拼音)对比,让他们对最易出现混淆的字词(音节)反复品读、玩味。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互相提醒、纠正,学生上高二时基本上把方音纠正了过来。

3、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爱普通话的情感。

(1)、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普通话是语文课程审美化教学的羽翼,它能使学生精神愉悦欢快,从而实现信息输入神经阻抗少、不易疲劳、活跃思维、提高效能的目的。所以我们平时努力做到,不仅课堂上,课下和同事、学生及家长间的交流都应当使用普通话,努力做好示范,让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远离方言。

(2)、在“听”中激发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事倍工半;有了兴趣,学习事半功倍!在平时,我们想办法让学生多听,让他们感受到普通话的美,从而激发他们改变方音、学说普通话的兴趣。比如,每上一篇新课文,我们要么自己朗诵,要么千方百计搜集一些好的朗诵录音放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其中的美。长期的耳濡目染,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普通话的水平也在每日的熏陶中得以提升。

(3)、在“说”中训练口语;

语言关键在“说”,培养学生开口的习惯非常重要。为此,我和同仁们绞尽脑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开口的习惯。比如,平时教学中,我们联系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利用语文课堂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举办演讲比赛、讨论会或者辩论会;有的老师还利用课前进行五分钟说话训练或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复述训练等等。凡此种种,都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4)、在“读”中培养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和训练普通话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朗读是口语训练的最好形式,学生语言水平良莠不齐,要提高口语水平离不开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语文教学是最直接使用普通话的学习过程,而朗读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可以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对此,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先生在他的《语感论》一书中对此曾有过较详细的论述,“语文教学要达到创造语感的目的,首先必须创造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王先生还进一步指出了培养语感的方法,“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应当突出两个环节,一个是感受的实践,一个是旨在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要是读”。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要让多位学生朗诵,并让其它同学进行点评,这样,在听与评的互动中学生普通话的水平得以提升。

(5)、在“写”中规范表达;

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口语上,但切不可因此忽视书面表达上的方言化。平时的作文、周记和其它的一些练笔,老师要特别注意学生一些方言词语、方言句式的无意识的使用。在平时的语文习作的批改中,我们特别注意对不良的方言词语、方言句式的订正,努力强化学生这方面的意识,从而达到规范学生表达的目的。

总而言之,方言是定远中小学普遍面临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立足于现实,努力加强对定远方言的研究,总结规律、找寻应对策略并在实践中积极加以运用,为减少方言对学生学习的侵扰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具体工作及成绩:

1、调查研究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目前定远地区的方言现象,即在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与普通话的区别,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后期的改进工作做好准备。

2、普通话摸底测试

通过平时的课堂纠正,学生的自查自纠,互相督促,学生的普通话意识有所加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一次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普通话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对方言的纠正初见成效。

3、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通过参加普通话培训,数据收集等系统学习,提高教师的普通话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水平。在研究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共撰写论文五篇,牛全圣老师的论文《方言与普通话教学的关系》获得省级二等奖,《浅谈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获得省级三等奖;陈立新老师的《家乡方言

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的调查报告》获得市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刘学义老师的《定远方言特点及教学中的应对策略》获得省级二等奖,刘学义、陈立新的《乡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获得省级一等奖。

4、公开课,、示范课教学

为了在全校推广研究成果,使成果转化为成效,小组成员共开展三次公开教学活动,分别为陈立新老师的《四方异声:普通话与方言》、刘学义老师的《推广普通话》、牛全圣老师的《普通话推广----朗读》。

5、演讲比赛

为了进一步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检验前期的研究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我们以高二年级为基础,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以“家乡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24位同学进入了决赛并于2012年12月5日顺利完成比赛。比赛结果一等奖5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1人。

6、普通话检验测试

2012年12月9日我们又进行一次普通话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效果明显,绝大多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对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到了成效。

六、收获和感悟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在语言交际上,我们了解了本地文化的民风民情,方言特色,这些都是平时我们在课本上,甚至课堂上无法教给学生的,当然最主要的是这次调查活动给我们今后的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提供了方向,就是让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遍话,不仅仅是应付高考语文试卷上的语音题,语言文字运用题,更主要是将来上大学,走上社会能与人顺利的交流。

这次活动虽已告一段落,接近尾声,但我们的研究不会结束,我们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把调查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更要有这种精神,积极对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坚持课程改革研究,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成长,做一名研究分析型中学教师。

第二篇:家乡的方言教学设计

《家乡的方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 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2.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教学重难点:

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方法: 引导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激趣: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片段,相声(方言)看看有什么特点?

2、引出课题:是啊,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地方语言,这种地方语言就叫做方言。

板书课题《家乡的方言》

二、新授学习

1、活动一:说一说家乡的方言

(1)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会说家乡话吗?说一句

(2)欣赏蒙阴美丽风光图,用自己的家乡话说一说:“我的家乡是蒙阴,我爱美丽的蒙阴”。

2、活动二:欣赏视频片段,体味方言利弊。

(1)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家乡方言的亲切和浓郁的乡情。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明星们朗诵的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请你认真地看,仔细地听,用心体会。同学们说得很好,体味得也很深刻,可见方言与人们的生活是紧 密相连的。(出示图片)师提问: 你认为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与谁说方言更亲切?(引导生说:与家人说话,与家乡人说话)

(过渡)师:是啊,在同乡中讲方言亲切顺口,并且不同方言都 有各自的魅力,说方言,既能传递浓浓乡情,又能丰富祖国的语言化。在生活中有时候说方言让人很亲切可有时候就会闹误会。下面再看个视频短片看看当方言遇到普通话闹出什么笑话?

(2)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到方言的不便。

请看视频《当方言遇到普通话倒鸭子横空出世》

看了短片你觉得方言好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是啊,同是中国人,就因为方言不同,交流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呢?这个问题 该怎么解决呢?

(引导生说:方言在生活中有不便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好普通话。)

(过渡)师:那么,你知道家乡方言在普通话里的意思吗?下面 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方言的奥秘。

3、活动三:分组合作学习探究方言奥秘出示合作学习任务及要求

合作学习任务:

(1)说说表中的家乡方言在普通话里是什么意思。

(2)除了表中的家乡方言,你还能说出哪些家乡方言,说给组 内同学听听,并请同学猜出普通话中的意思。

合作学习要求:

(1)由小组长组织讨论,组内同学可一个一个地依次发言,其

他同学要注意倾听,相互交流。最后由小组长归纳并记录表中。(2)全班汇报交流时,由小组长代表本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

归纳明确:

普通话与方言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家乡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生说:家乡的方言真丰富、方言和普通话都要会 说、、、、、、、)

2、教师小结:方言和普通话各有优点,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 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了家乡话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四、拓展延伸

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与同学交流。(四川、河南、陕西、东北。)

五、作业

你认为说家乡话好还是说普通话好?

六、板书设计:

家乡的方言

讲方言

说普通话

亲切

广泛交流

说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

第三篇: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

方言与对外汉语研究

1、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基本现状是“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普通话虽然“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但毕竟不是一般自然语言,而是一个人为的理想化的标准,一种大力宣传和推广的规范形式。该标准模糊性很大,理解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况且方言母语总以一股顽固的力量干扰着人们,因此讲一口标准而地道的普通话很难。

人们所讲的普通话大多数是地方性的普通话,类似普通话与方言土语相互妥协、让步的混合语。正因为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对外汉语教学其实就是地方性的普通话教学,甚至就是变相的方言教学。既然如此,那么对外汉语教学是不是就成了北京教北京话、上海教上海话、广州教广州话呢?当然不是,既然有了标准,大家都得朝着标准努力;既然都承认这一标准,大家都得克服方言惯性,尽力拿普通话的标准规范一己之言语行为。

然而,事实上有很多语言惯性使我们无法在言语中改变自己,尤其是在一个大的方言环境中,方言习性时时处处从语音、词汇或语法各个方面干扰着我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谁都无法躲避这一干扰,更有甚者还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的方言影响。虽然方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还要让学生分别出哪些是标准普通话,哪些是方言习惯。对外汉语教学,表面看来与方言教学无关,事实上其关联不容忽视。大的方言环境、小的个人方言习惯还有教材本身的方言影响,无一不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种种障碍。因此,从方言教学角度矫正留学生的汉语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无论是方言语音还是方言语法都直接影响到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方言影响,不仅有汉语方言影响,还有留学生母语方言在顽固地干扰着。方言语音方面,有声母的不同、有韵母的不同、更有声调的差异(因为许多语言没有声调)。方言语法方面,有大的方言环境的影响,更有个人方言习惯的渗透,影响往往潜移默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如果利用一些方言教学的知识,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重点讨论方言语音和方言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以便于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利用汉语方言知识将对外汉语教学搞得更好。

2、方言语音和对外汉语教学

为了排版方便,本文尽可能采用常见的音标。中括号标国际音标,小括号标汉语拼音。

1)国外方言语音的影响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如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泰国、加纳和马达加斯加等,其本乡本土的语音特点自然会影响其本人的汉语学习。(1)声调

世界上有声调的语言不多,汉语是最突出的声调语种之一;所以大多数留学生刚来中国常常被汉语四声弄得晕头转向。即使是成绩不错的学生,一不留神也会把去声读成阴平或把上声念成阳平。在普通话中最难的是第三声,因为它是个曲调,留学生念起来总拐不了弯,不是不升不降就是只降不升或者不降只升,把曲调弄成平调、降调或升调。如“老”念成(lao55)、(lao51)或(lao35),结果“老师”不是“捞师”就是“涝师”或“牢师”;但最常见的还是将第三声念成第二声,又如:

老师=劳师 柳树=留树 李子=梨子 养鱼=杨鱼 旅行=驴行 深浅=身前 朋友=朋游 游览=油兰 下雨=下鱼 没有=煤油 老虎=劳胡 马场=麻长 可以=壳移 好马=豪麻 友情=油情

声调不同于语调,但是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因为本国语没有声调而将它们混为一谈。英语国家习惯了肯定句用降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如果在汉语肯定句的末尾碰上升调字,或者在一般疑问句的末尾碰上降调字,麻烦就出现了。赵元任在这方面有两个名句: a、这个东西要卖,你买不买; b、我姓陆,你姓何。

英语国家的学生往往将第一句念成“这个东西要买,你卖不卖”,意思恰恰弄反了;第二句念成“我姓卢,你姓贺”,结果念成完全不同的两个姓。两种情况都是因为英语国家没有声调,在说话时声调(字调)与语调(句调)混而不清,或者根本不管声调只顾及语调,或者想两厢兼顾而不得。因为“陆”是去声降调,正处在并列句的前半句末尾,在英语正好是起升调;而“何”是阳平降升调,正处于并列句的后半句末尾,在英语又恰好是尾降调,其结果可想而知。即使他们知道“买”是降升调、“卖”是降调,甚至在单念时念得相当标准;但是许多学生在语流中因为母语的影响而常常只有语调没了声调,结果意思弄得不清不楚或完全不同。

在声调上,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不少学生学会了汉语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但是不会在语流中运用。尤其是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在语流中最容易跑调,如有一次韩国学生将“薄嘴唇能变厚,黑眼睛能变蓝”中的“薄/厚/黑/蓝”都念成了第一声。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并不是语流分句的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最容易跑调,而是这些字的声调特别容易引起听者的关注。

一般说来,凡节奏点上的音节都应该有准确无误的声调。然而,事实上,在发音时一个词有一个词的声调包络,一个分句有一个分句的声调包络。即声调连读本来就会引起许多变化,有些变化我们能感觉到,有些却毫无知觉;如果我们能将那些感觉没有变化的声调念好了,整个声调包络也就“差不多”念好了。如上述例句,如果将“薄/厚/黑/蓝”四字念清楚了,其余的都念第一声,我们也不会特别刺耳,只是感觉发音含糊而不容易让人理解而已。在这一点上,声母和韵母也是如此。(2)声母 汉语有些声母很特殊,不仅其他国家没有,即使是汉语方言也不一定有。毫无疑问这又给汉语教学增添不少麻烦。

首先是翘舌音声母(zh/ch/sh)和平舌音声母(z/c/s),不少汉语方言都不能区分,如东南诸方言大多不能分,国外留学生在这样的方言环境中显得相当无奈。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韩国南部学生十有八九不能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他们多数将翘舌音念成平舌音,但也有学生将平舌音念成翘舌音,表现不一。

笔者曾经在中级班做过一个测试,要求他们念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测试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无法区分,大多数学生将翘舌音都念成平舌音;不足百分之十的学生知道区分但无法完整地念出来。笔者要求他们回去练习,一个星期之后,能正确念出来的学生仍不足百分之十,大多数学生能辨认但是念起来平翘还是混而不清,甚至有些学生矫枉过正,全都念成翘舌音或平舌音。

韩国大邱学生经常将平舌音念成类似翘舌音的舌叶音,具体地说,他们将舌尖前和舌尖后的塞擦音都念成相应的舌叶音,而擦音却念得很好。何耶?这很明显就是受了母语的影响;因为汉语普通话中的舌尖前和舌尖后音在韩国语中没有音位意义,基本上念成舌叶音(除了擦音念s以外)。由于方言不同或家庭背景和语言习惯等因素的不同,他们或念成舌尖前音或念成舌叶音,或时而舌尖前音时而舌叶音。汉语普通话没有舌叶音,但是从听感看,舌尖后音比舌尖前音更接近舌叶音,即舌尖后音如果发成舌叶音也不会影响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韩国学生发舌尖前音特别困难,如: 总是=种系 怎么=整嘛 从来=重来 仓库=娼库 四个=世个 最粗=据初 写字=写志 物资=物知 很脏=很张 孩子=孩鸡 从此=虫齿 组词=主持 字词=智池 次子=赤指 紫色=只是

韩国学生本来能发(s),但是受汉语舌尖后音的影响,也常常念成类似舌尖后擦音,如:三个=山个、森林=生林、苏州=书舟。如果舌尖前音出现在他们不熟悉的舌尖元音前面,那就更麻烦,如“自己”、“词典”、“四月”。有些学生怎么讲解都不管用,要么发成“知己”、“迟点”、“失约”,要么发成“鸡鸡”、“起点”、“席月”。通过调查发现,这些都是他们家乡方言舌叶音的影响所致。

其次,汉语普通话声母清浊不对立,送气与否却成为区别特征。然而,有些语言恰恰相反,这也为那些国家的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带来不少困难。如有不少日本学生将(b/p)、(d/t)、(z/c)、(zh/ ch)、(j /q)、(g/k)这六套声母都念成不送气音,如:

清白=精白 炕上=岗上 排队=白对 村庄=尊庄 开门=该门 南昌=南张 一篇=一边 每天=每颠 年轻=年经 货仓=货脏 偏胖=边棒 轻快=精怪 亲戚=金记 菜汤=再当 叹气=淡季

在一段时日之后他们能分清送气不送气,但是在语流中还是念不清楚。

韩国有些学生,能分清送气不送气音,但是送气音在语流中常常念得像不送气音。究其原因,这应当是母语的影响所致。韩语塞音和塞擦音[p]/[t]/[t?]/[k],如果位于词首时,则近于相应的送气音[p‘]/[t‘]/[t?‘]/[k‘]。这种语音环境里的塞音塞擦音,送气流加强而使我们感觉气流的存在,不过与相应的送气音还有差距,即它们形成了另类音——夹于不送气和送气之间的一类音,然而送气的特征较为显豁,更近于送气音。我们认为,正是这种送气特征较为显豁而他们自认为不送气的变音,使部分学生发出一些“不伦不类”的送气音。再者,印尼学生和部分韩国学生不能准确地拼读舌面音(j/q/x),念出来的结果类似中国分尖团音的方言读法。不过,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很快就能纠正过来。(3)韵母

在语音三要素中韵母好学得多,但因留学生语种不同而表现出一些差异。

美国和韩国学生发(un)显得艰难,有的念得类似(i),这与没有撮口呼的汉语方言颇为相似,如“云”、“群”、“军”分别发成“银”、“琴”、“金”,于是:云海=银海,一群人=一琴人,军人=金人。然而,韩国更多的学生将(ü)念成(ui),很多字念起来就好像是两字的快读,如:

雨=尾衣 鱼=位移 玉=唯一

云=尾银 允=委引 韵=尾阴

院=围堰 园=胃炎 远=伟演

当我们矫正其口音时,他们常常唇圆不到位,念成夹于(i)和(u)之间的音;要么矫枉过正,发音部位都低于(un);有些学生很难一下子消除母语习惯,发(on)时怎么也保持不了圆唇的状态。与之相反,有些日本学生或韩国学生将不圆唇的(an)发成圆唇的(on),在语音纠正过程中念成(en),结果“馒头”成了“门头”、“干部”成了“根部”、“扮演”成了“笨演”。

留学生也有不少人常常不能很准确地念复韵母,如[au]/[eu]/[ui],[ɑu]之韵尾高元音常常念得较低,念成[ao];[eu]之韵腹前半低元音念成后半高元音,念成[ou](我们发现有些留学生将汉语拼音当成了国际音标,结果[au]/[eu]都念成了[ao]/[ou]);(ui)要么没有了韵头念成(ei),要么没有了韵尾念成(ue)。这些现象与他们发(?)的读音情况恰恰相反,发(?)不需要动程而留学生往往有由圆而展的过程,结果常常发成了(ui);而这些复元音动程较大,他们偏偏尽可能缩短动程甚至根本不动,使听感上像没有发好的单元音。例如,韩国学生受其母语的影响,(ao)常常发成(o),(ou)常常发成(u),如:

高≈歌 考≈可 老≈裸

候≈户 口≈苦 狗≈骨

走≈祖 手≈数 周≈猪

(ao)听起来就是没发好的(o),(ou)听起来就是没发好的(u)。韩国学生一开始常常念不好“我们”的“们”,不是他们不会发轻声,而是韵母出了问题。韵母(en)中的(e)在汉语和韩语中的差别较大,汉语常常念成央元音或二号元音,而韩语则可以念成央元音,但是舌位常常低于央元音,即是央元音和六号元音之间的元音,听感上更近于六号元音。因此,在汉语和韩语中,韵母(en)之韵腹其实有着舌位前后和上下的差异,不能不令人关注。此外,日本有些学生分不清前后鼻韵尾,“班”“帮”相混、“音”“英”不分、“万”“旺”不明。

这些语音现象的产生受留学生母语的影响,也有该国方言的痕迹,更有言语学习过程中的“惰性”的作用。虽则如此,相比而言,韵母纠正起来要容易得多,不需要两个星期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何纠正这些语音偏误?纠错方法很多,但我们认为如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语音知识,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发音原理帮助学生去纠正语音偏误。

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大学生,最起码也是高中生;老师如果通俗易懂地给他们讲解发音原理,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讲解元音的时候,元音舌位图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元音舌面图,一般都能事半功倍,如利用(?)与(i)和(u)的关系解释(?)的发音原理。只要看看元音舌面图,其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以及与其他元音的关系就一目了然。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幅图,然后重点介绍学生发音中出现的主要发音问题,如[y]。[y]就是[i]的圆唇元音和[u]的前元音,即先发[i],然后舌位保持不变,将展唇改为圆唇就是[y];或先发[u],然后唇形保持不变,将舌位由后部移向前部也是[y]。反复练习[i/y/i/y/i/y]或[u/y/u/y/u/y],效果一定不错。实践证明,练习[i/y/i/y/i/y]效果更佳,因为唇形是外在的容易掌握,而舌位是内在的难以把握,稍不注意就牵动了其他。

其次,让发音较好的学生以身说法,谈谈自己的练习心得。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有的稍加点拨就能就正好,可是也有学生讲了七八遍还是弄不明白。这时候,如果我们让发得好的学生示范,或帮助那些学得较慢的学生,见效很快。比如,韩国学生发[y]常常受母语的影响,发成[ui],有些学生怎么也不能改变嘴唇的动态动作。发音较好的学生跟他讲发音心得,在“跟我学”的过程中甚至用手固定其嘴唇的圆唇状态,发出来的音就非常像[y]了。

再次,如果老师能了解学生母语的语音特点,尽可能有针对性地纠错,效果更为明显。

比如“哥/颗/鹤”的韵母和“解/茄/鞋”的韵腹,写法相同而发音却大不相同。韩国不少学生发不好舌根音后面的这个(e),有时候示范发音也无济于事;如果我们指出韩语中也有类似的语音(_),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再利用语音图,讲明汉语的这个(e)比韩语中的舌位稍低一些嘴唇稍大一些;他们就会领悟其中的奥妙,很快就会掌握其发音方法。

在教学中纠错方法很多,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我们认为元音舌位图不仅不可小视,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汉语方言语音的影响

北京话不等于普通话,所以即使在北京也有北京土话的影响;上海位处吴中,对外汉语教学有难懂的吴语影响;广州地处南粤,留学生无法摆脱具有十一个声调的粤语的影响。

南昌话也是如此,其地方特色给留学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也不小。南昌话有19个声母,65个韵母,7个声调。在声母上,最突出的是:(1)(n-)和(l-)洪混细分,洪音都念边音,如“男的”念成“蓝的”、“那里”说成“癞痢”、“哪个”问成“罗个”;(2)平翘舌不分,都念平舌音,如“致使”成了“自死”、“南昌”成了“蓝仓”、“诗人”成了“私人”。

在韵母上,南昌市和南昌县现在很复杂,一般都有撮口呼;而新建一带却没有,如“落雨”念成“落委”、“鱼”成立“泥”、“虚心”变成了“稀心”。在声调上,南昌话有入声调且有塞音韵尾,如“一月”念(it5n?e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些特点影响最大的是:没有翘舌音和缺少撮口呼或撮口呼与普通话不对应。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大多如此,如余干、新余、赣州都平翘不分。留学生在学校上课,与中国学生交流,去商店购物,接触的都是带浓厚地方特色的普通话或者南昌话。因此,南昌话有特色的语音对留学生影响很大,尤其是南昌话没有而普通话有的语音(如翘舌音),对留学生更不利,使留学生缺少很多锻炼的机会,严重影响他们学好这些特色语音。

一个人获得的第一语言多半是方言。现在的小孩即使生活在普通话的环境中,也会接受大的方言环境兼以小的家庭方言氛围给予的影响,因此他们说的不是纯正的普通话,而是地方性的普通话。特别是权威性的方言,当地人乡音更加不改,自我感觉良好,动不动一句方言以示身份,其他地方的人也有意无意地向权威方言靠拢。于是在北京形成京派普通话,在上海形成海派普通话,在广州形成粤派普通话,在长沙是湘派普通话,在南昌是赣派普通话。

再者,语言本身具有惰性。大家都觉得能交流就行,差不多就行。这一“差不多”的思想以及第一语言的根深蒂固的惯性,促使我们不肯刻意去改变乡音。有了这些,普通话水平再高的教师,在课堂里也会不自觉地露出一两句方言。如平翘不分的方言,翘舌音(zh/ch/sh)都念成平舌音(z/cs);有浊塞音的方言,细音前面的[l-]念成浊塞音[d-];泥来不分的方言,“南天门”说成“蓝天门”。又如不少南方方言,(i)/(u)/(?)都擦化为(j)/(w)/(?),(ei)/(uo)单音化为(i)/(o),还有低元音高化,如“赵州桥((zhao51zhou55qiao35))”说成(zeu51zeu55 qieu35)。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某个方言区的老师应当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到其中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去区分鉴别。

3、方言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

1)大的方言环境

世事似乎有个定律:不良影响总是甚于好的熏陶。南昌高校的外国留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是一句不知什么时候学来的“好啊好啊”,一口的南昌语法,有的连“啊((uo))”的发音也昌味十足。问他们从哪里学来的,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此无他,大的方言环境的影响所致。在现代汉语中,方言语法差异似乎是最小的。然而,细细追究,其中的不同也颇让人吃惊。就拿“好啊好啊”为例,北方人多用一个字“好”,“好啊好啊”听得颇为刺耳;但是在苏州如果说“好”或“好啊好啊”而不说“好的”,当地人马上就发现你不是苏州人。再如语气词“啥”多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江淮一带人氏的方言特征。

语气词尚且如此,其他诸如比字句、被字句、把字句、否定句以及是非问或双宾句等等差异更不用说了。如赣方言大多有这样的比较句“我大你不会细似你”,比字句可以不出现“比”字而出现“似”字。普通话中的“我比你大”具有潜语境,即无需指明谈论的话题,交谈的双方知道说的是年龄,“我比你大”即“我比你年龄大”;该句赣方言具有相同的表达效果,但是表达形式迥异。

被字句和把字句,在不少方言里表达形式混为一谈,如赣北方言“伊把人家杀死了”,意思有二:一是伊(他)把人家杀了,死的是别人;二是他被人家杀了,死的是“伊(他)”。意思一和普通话相同,意思二却让人莫名其妙。这种特殊情况在课堂里不会出现,但是下面的情形却经常会发生,即不用“被”而用“让”、“帮”、“等”、“给”、“叫”的被字句。如:

① 道场里的谷下(全部)让水冲跑了 ② 地里的麦帮风吹跑了 ③ 灶上的瓢等小李借走了 ④ 床上的被絮给雨打湿了 ⑤ 锅里的汤下叫人喝光了

在这些方言被动句里,“让”、“帮”、“等”、“给”、“叫”不是动作意义(“允许”、“帮助”、“等待”、“给予”、“喊叫”)而是用于表示被动语态。尤其是“让”和“叫”,和普通话里的兼语句非常相似,极容易引人犯错误。

可见,大的方言环境确实会给留学生许许多多不良影响。

2)个人方言习惯

大的方言环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很大,语言惰性也使我们难以消除个人的方言习惯。

比字句“说不过你”,方言中形式多样,有的地方可以“说你不过”,也有地方“说不你过”,鄂东南赤壁、崇阳一带三种形式都可说,最不通行的反而是“说不过你”。

安徽宿松、江西都昌、湖口等地,表示动作完成不是“V+了”而是“V+着”,恰恰与普通话的动作进行时巧合,如“我吃着饭”意思不是“我在吃饭”而是“我吃了饭”。

当然,这些与普通话完全相反或迥异的语法,我们说话时不会出差错;我们能意识到的方普差异的语法,也不会出问题,如湖口话“我两个伊侬”即“我和他”的意思。然而,有两种情况容易出问题: 第一、自我感觉与普通话相同而实质迥异的语法。如上文所列的“好啊好啊”的例子,南昌话多了这么一个语气词“啊”,远比普通话亲切、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但是没有普通话那样干脆,显得有些拖泥带水,听多了用久了,“啊”的涵义也就虚了。苏州话中的“好的”异曲同工,恐怕这些都是中国南方和北方在言语方面不同的地方。第二、表层显示相同而深层大不相同的语法。又如“人是人不像人”,九江一带方言意思是“虽然是人但是言行不像个人”,从语言表层形式无法辨析,只有从音渡节奏、语气语境等深层次挖掘其内涵。再如“我偷只爸爸偷只爷爷”,从普通话角度看,这是一般并列复句,其实赣北方言却是并列双宾句,意思不是“我偷一个爸爸偷一个爷爷(叔叔)”而是“我偷一个给爸爸偷一个给爷爷”。

这些个性化的方言,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但并非一定不会出现。稍不留神,顺口溜出,对留学生的影响恐怕更甚于大的方言环境。

3)教材中方言偏向

人们总以为教师不会出错,教材更不会出错:实在是一个错觉。上文指出教师可能出现的问题,这里我们就谈谈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方言偏向。

语言教学注重口语,无可厚非;然而口语也应该有个规范,并非学一切口语。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应该以现代汉语为规范形式,着重现代汉语的口语规范。这些理论讲出来似乎大家都懂,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不少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在这方面做得的确不够。撇开与本文无关的文字、标点及词汇等方面(多存在较大的问题,需专文论述),单说语法一项问题就不少。如:

① 由于电脑普及的缘故,推动了在家办公这种新的工作方式的发展。(缺少主语兼关联词错用,将“由于„的缘故”五字去掉)② 所有这些淡水湖、咸水湖都被水汽所笼罩着。(“被„所„”结构误用,去羡余成分“所”)

③(鲁班)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因此人们非常敬爱他。(“敬爱”是形容词,应改为“敬重”或“尊敬”)

中学课堂甚至高考试卷作为病句让学生修改的句子,竟然堂而皇之进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本,成了外国留学生练习效仿的范句,真有些让人费解。这并非编者对现代汉语的无知,也不是有意与现代汉语规范过不去;而是过于强调口语、掺入了方言成分的缘故。

强调口语不是坏事,问题是强调什么样的口语。口语不是信口开河,不是随口方便而语,也不是编者方言习惯口语;而应该是现代汉语白话文典范著作的样板口语。网络作品、当代杂志篇章能否成为典范,当由时间来检验,当由社会公众来证明;不能由某人说了算,更不能不加挑选随手拿来让人效尤。有些教材甚至整本地选用非典范做品(大概是留学生作品),问题更多。如: ① 杰 克:小姐,我们的票!

服务员:你们怎么刚来啊?你们看错时间了吧!(副词错用,“刚”应为“才”)

② 大概他们觉得骑自行车比坐公共汽车要方便多了吧?(“吧”不是疑问语气词,问号改句号或感叹号)③ 拿万斯来说吧,他能说出许多北京跟美国的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句子有歧义,“许多”应放在“不一样”前面)④ 看,太阳都多高了!

(既不是问句,也不是感叹句,“多”应该改为“这么”)

⑤ 今天上午上课的时候,老师刚说:“现在我们做几个练习。”我忽然

觉得头疼,没上完课,就去校医院了。

(直接引语最好改为间接引语:今天上午上课,老师刚给我们布置练习,我就忽然觉得头疼;所以没上完课,去校医院了)

⑥ 当然,北京也有自己的风味。但是,我觉得北京的小吃最有特色。不少外国人也喜欢吃北京的小吃。

(前两句并非转折关系,应该去掉“但是”;第二个句号改逗号,后面 的 “也”去 掉更顺畅)⑦ 要换的衣服和毛巾、肥皂。

(有歧义,应该改为:毛巾、肥皂和要换的衣服)⑧ 他们自己母语。

(中心语是一般名词,定语后要加“的”,形成组合式偏正结构)⑨ 他们都“哈!哈!哈!”地笑了。

(“哈哈哈”是句中的一个成分,怎么还用三个感叹号)

过于强调口语,无意中曲解口语,结果无意中走与现代汉族民族共同语相背离的路子。这无怪乎有些人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现代汉语完全是两回事了。

笔者不敢妄言,但想提出几点看法:首先,重新评估早先的对外汉语教材(多选现代典范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而不是全盘否定;其次,参考国内中小学教材,尽管国内各种教材进行过多少次改革,但是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选大家认可的典范作品;再次,参考各种优秀英语教材,考察那些教材,发现所选范文多是标准英语作品,也不是一味注重口语而乱了章法。

4)留学生母语的影响

留学生的母语语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老师在课堂里也应该多做些相应的比较,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中的不同,以便在表达时尽可能不会出错。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学习都比较努力,但是语法常常出错。印欧语系句子成分的位置和汉语非常相似,但是状语有着较大的差别。印欧语状语要么前置,要么后置,一般不会出现在主语和述语的中间;而汉语普通话除了前置之外,一般都位于主语和述语的中间。因此,印尼学生经常会造出如下句子: ① 我们见面了在学校操场上。② 他出生在雅加达1991年。③ 你喜欢吃饭和朋友们在一起吗。

④ 我爸爸妈妈来了中国南昌今天中午十一点。⑤ 我的同屋来中国学习汉语为了爸爸妈妈。由于母语的影响,他们很难一下子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即使知道在汉语不能这么讲,但是在交谈中稍不注意又“旧病复发”,用母语的句式套用汉语。

韩国学生也不例外,尽管他们很少出现印尼学生那样的错误,也不太会出现“主语+宾语+述语”的母语句式;然而,无论是初级班的还是中级班的,许多学生都经常讲一些句子让我不知所措。一开始,我老是感到莫名其妙;时间长了,才发现他们喜欢将这些准宾语放到述语的前面。如:

① 老师说的,他一点点懂。② 老师,我同学一会儿要迟到。③ A:你来很久吧。B:我半个钟头来了。

④ 金教授办公室我好几次去了。⑤ 这个月十多天晴了。⑥ 请老师再一遍说。⑦ 我很长时间在这里等。

⑧ 下车后我还要二十多分钟走才到家。

这也是母语的影响,很容易引人误解。这些成分是比较特殊的成分,在汉语里有人认为是补语,也有人认为是准宾语。有人认为这是矫枉过正的结果,即韩国学生误认为这是状语,就将所有这些准宾语都放到了状语的位子上。

4、结语

1)方言态度

方言环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的确不容忽视,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一棍子将方言扼杀。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是理想化的语言规范形式,然而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标准的方言或说是方言的标准化。现代汉语包括民族共同语也包括各种方言,它们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现实状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方言态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表现很不一致。有的如对待牛鬼蛇神断然拒绝,有的如对时髦新潮欣然接纳,还有的视方普如一物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断然拒绝者,会因为分不清方普之别而一直无所适从;欣然接纳者,会由于没了章法而最终茫无头绪;最有害的是“无所谓”的态度。“无所谓”的态度在国内学生方面似乎真的“无所谓”,但对国外留学生却是另外一回事。

就语言本身而言,确实大家能交流就行。如果有一定的语境,“姓张”说成“姓赃”不会造成误会。然而,外国留学生不同于中国学生,汉语是中国学生的母语,语境完全可以补足言语中意犹未尽的东西;国外留学生却不同,他们正在经受语言之间的激烈碰撞,正处于文化之间的剧烈摩合期,汉语文化性的东西大多不能成为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即其语境范围很窄,因此无法补足中国学生所能领略的东西。再者国外留学生正处于汉语言学习之时,规范教育非常重要,“无所谓”的方言态度危害极大。

这种态度危害之一是消融留学生微辨细分的积极性;危害之二是留学生稚嫩的汉语理论触角过早深入复杂的方言环境,最终因无法辨析方普、失去规范而茫然无措;危害之三是留学生西施效颦,所学的汉语恐怕会成为“四不像”。

对待方普,我们的态度是:普通话可以容纳各种方言不少的合理成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汉语规范性的语言形式,既然有了标准,我们就应当尽量消除方言分歧而向标准靠近;但是方言也并非洪水猛兽,有了方言基础,有利于我们宣传和推广普通话,也有利于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使我们的方言知识在各种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更有利于留学生用学会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去适应千姿百态的汉语方言。如果认识到这些,我们可以利用汉语方言教学理论,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方言问题,如方普差异问题,以便汉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2)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

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无拘无束而语言颇受拘束。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言语动作和所说所写甚至所想的言语作品;语言却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是运用言语的有效规则。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而语言是社会的,有共同性和社会性。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而语言是抽象,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然而,二者关系相当密切。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语言规则在个体身上的多姿多彩的体现;而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抽象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它必须以个体语言的形式存在;没有规则制约的言语也没有,它总是以生动的外在形式展现语言的规范模式。

外语教学总是喜欢走向极端,曾经过分强调语言而忽视言语,结果学会了语言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现在,我们认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言语而忽视了语言,结果是“无法无天”,能张嘴讲两句就行。对外汉语教学也是如此,目前就是忽视汉语的语言教学,而过分强调言语的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理清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言语是重要的,或者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一门语言并不能只是停留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应该了解该语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法则。如果只注重言语而忽视语言的教学,无论怎么说都是不成功的教学;同理,只学习言语而忽视语言的探究,不管他说得多么流利都不能说他真正了解了这门语言。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是因为没有摆正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才出现许多问题,才导致教材出现了许多不该有的病句。

【参考文献】

黄伯荣,《现代汉语》,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赵元任,《语言问题》,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陈昌仪,《赣方言概要》,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陈凌, <湖口方言音系及语法变调>,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 2007.陈凌, <试论汉语方言入声的两种处理模式>,《江西师大学报》第2期, 2008.陈凌, <赣方言的“两个”>,《语言研究》第3期, 2009.武惠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1.武惠华,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1.赵建华, 《汉语写作教程》,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3.鲁健骥, 《初级汉语课本》(汉字读写),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4.

第四篇:家乡的方言教学设计_正式

《家乡的方言》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下册)

执教者:张丽 敦煌市南街小学

《家乡的方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家乡的方言》。

教材分析:“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乡音最美,乡音最亲,乡音是故乡印在家乡人身上的烙印。说到家乡,家乡的方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同时,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的方言更是丰富,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方言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就是从家乡的方言入手,了解祖国各地的方言,重点是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同时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方言的利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2.能力与技能

能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在活动中掌握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知识 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方法:引导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教学准备: 1.课件

2.师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动画激趣:同学们看过《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吗?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猫和老鼠》的精彩片段,看看今天老师播放的动画片有什么特点?

2.引出课题:这部动画片用我们的家乡话进行了配音。是啊,(课件出示)(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地方语言,这种地方语言就叫做方言)。板书课题《家乡的方言》

二、说家乡方言,感受方言

1.谈话交流:同学们,大家会说家乡的方言吗?现在就让我们用家乡的方言介绍自己、介绍家庭讲小故事。2.出示课件小故事,让学生用方言读故事。3.刚才大家用方言介绍了自己,你感觉用方言说话怎么样?

4.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说方言?

5.小结:是啊,在同乡中讲方言亲切顺口,并且不同方言都有各自的魅力,说方言,既能传递浓浓乡情,又能丰富祖国的语言文化。

6.你还知道哪些方言?

小组交流收集的方言词语幷说出对应的普通话完成课本29页表。然后全班交流。

7.出示课件,补充方言资料。

过渡:但是因为方言不同,也常常带来一些麻烦。

三、了解方言交流的障碍,体会讲普通话的重要性。

1.课件展示笑话,学生谈感受。

2.设置疑难,引导学生体会讲普通话的重要性。

读了上面这则笑话,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是啊,同是中国人,就因为方言不同,交流起来怎么就这么难。)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为什么?

(板书:讲普通话 标准通用 打破沟通障碍)3.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知道在家乡要讲方言,那在什么情况下讲普通话呢?

学生回答。4.教师小结

在公共场合,我们不但要讲普通话,而且要讲标准的普通话。这样可以打破语言沟通障碍。

四、拓展

再读普通话版的小故事。

五、总结内容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方言和普通话各有优点,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了家乡话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板书设计:

家乡的方言

讲方言

亲切顺口

传递浓浓乡情(家乡)普通话

标准通用

打破沟通障碍(公共场合)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家乡的方言》教案

品德与社会《家乡的方言》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家乡的方言》,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说到家乡,家乡的方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方言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就是从家乡的方言入手,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同时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嘴上经常说方言,但却不知什么是方言,尤其对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利与弊他们几乎不懂。老师平时强调说好普通话,可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懂为什么要说普通话。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在活动中掌握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活动,正确认识方言,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应用普通话。

五、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

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课堂进行讨论。

3.多媒体,《猫和老鼠》陕西方言版的视频资料。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学习、合作交流学习。

七、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动画激趣:同学们,你们看过《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猫和老鼠》的精彩片段,看看今天老师播放的动画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2、引出课题:这部动画片用陕西方言进行了配音。陕西方言,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乡音。说到家乡,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家长的方言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家长的方言吧。(板书课题)

二、说家乡的方言,感受不同地域的方言。、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你们会说家乡的方言吗?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方言。(陕西,河南,山西,上海,青海等)

2.总结: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他们的方言也会各不相同。(板书)

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方言,感受方言在生活中的地位。

同学们,方言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那你们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能在哪里听到家乡的方言呢?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家乡人在一起说方言;地方戏用方言演唱;地方电视台有用方言播出的栏目)

总结:方言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四、引导学生体会方言的利弊。

.体会方言对人们生活的有利之处:

(1)同学们,方言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根植于家乡人的生活,那大家想一想,方言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有利的地方呢?

(启发引导: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们在外地遇到老乡,你们说方言的时候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再比如刚才观看方言视频的时候,你们心里又有什么感觉呢?)

(提问并作相应的评价)

(2)总结:

方言的好处:方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根植于家乡人的生活,它带来家乡人一起交流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当我们看方言栏目时的认同感和兴奋感。

2.体会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方便之处。

(1)方言对我们的确有好处,那你们再想一想,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方言吗?

(启发引导: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们去外地旅游,还能说方言吗?如果你们在公共场合与他人交流,这时候还方便说方言吗?)

(2)总结:

所以说,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有时候说方言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还会耽误事情。这是方言的弊端。

结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方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方言对我们有好处也有不方便之处,所以呢,为了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我们应该学好普通话。

板书设计:

陕西方言

四川方言

上海方言

→地域不同,方言也不同

河南方言

山西方言

青海方言

下载家乡方言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总结性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乡方言与中学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总结性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京方言知识教育与学习

    南京方言知识教育与学习 一、活动流程: 1.介绍主讲人和活动主题; 2.发下小纸条,让小朋友写下自己老家在哪里,并统计;(摸清到底多少孩子是外地人,南京话学习可能有难度) 3.播放南京方......

    语言教育总结

    大三班语言教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大三班语言教学工作.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基本完成教育计划之内的事情,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通过认真、深入地学习《规程......

    中学教育教学实习总结

    中学教育教学实习总结这个秋季与众不同,在河源市和平中学的这个秋季更是非凡,因为这里多了一支年轻而洋溢着热情的实习队,而我是这八位女生之一。尽管,对于初来咋到的我们而说,这......

    中学教育教学成绩总结

    教育教学成绩总结近三年以来,本人从事高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奋努力,用多种办法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打造精品课堂,善于抓住学科重点,不断破解数学难点,近几年......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总结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总结 ——罗丽华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针对学前教育师......

    通渭方言与文言文教学的联系

    通渭方言与文言文教学的联系 在近十年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通渭方言与很多古代汉语中出现的字词,在意义、词性、用法、读音上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很好地延续和保留......

    语言教学总结

    语言教学总结 语言教学总结1 临近学期结束,炎热的夏天来到了,我们这个学期的工作即将进入尾声。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丰富充实的一学期。回顾这个学期,虽然很忙碌但很充实......

    语言教学总结

    关于语言教育的反思 黄春花 自从担任语言科目的教学以来,毫无经验的我面对着一堆语言一窍不通的小孩,让我急得像热锅的蚂蚁,刚开始教学我觉得无从下手,因为大五班的大部分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