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报告写作指导纲要
家乡民俗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写作指导
一、主要内容
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环境(地理、历史、人文、经济)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现状(分布、类别、特征、价值)家乡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已开发、待开发、市场前景SWOT分析)问题与建议
二、要求
不少于3000字;
理论归纳性阐述,不罗列景点、食品、工艺品名;用毕业论文的版式
第二篇:调查报告写作指导
调查报告写作指导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要求社会调查是开放教育各专业学员必须完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全学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社会调查:3学分。凡不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不能撰写毕业论文、不得毕业。
二、社会调查的时间安排社会调查安排在年3月10日开始(学生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取得最低毕业学分80%以上)进行,于4月10日以前完成。
三、社会调查的内容、对象和方法(一)社会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范围为有关专业的各个方面。每位学员都必须有明确的调查目的,一般应在某一方面选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展开调查。(注意:这里对“问题”不能做狭义的理解,问题不仅指负面现象,也可指正面现象。譬如有一种好的经验或好的苗头,别人不加注意,而你发现了它的价值,通过调查加以总结,使它突现出来,这个选题就很有意义,表明你有较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二)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对象应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如金融专业学员要调查未来股市的走向,调查对象可以选择为股民、证券公司、券商等。(三)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方法也应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每位学员首先应确定自己的调查是重点调查、典型调查还是抽样调查,其次是选用适宜的调查方式,如访谈法、开会法、问卷法、资料查询法等,既可以单用一种方法,也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兼用其它方法。
四、社会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果要求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调查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明白;数据、资料可靠;结论有理有据。
五、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
1、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办法(1)由个人填写《开放教育社会调查鉴定表》,由实践单位盖章。(2)调查报告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唐山市电大负责调查报告的审核,上报省电大。(3)调查报告不及格者,下一学期重做。2.调查报告经审核合格后给予3学分。没有参加社会调查工作和未交调查报告者不计学分,不能撰写毕业论文、不得毕业。
六、调查报告具体写作指导(一)选题选题原则:适当。要确定一个适当的选题。所谓“适当”,是指选题要有现实意义和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来说包含四层含义:
1、在限定的选题范围内,要符合专业特点。
2、要有现实意义或有价值。
3、选题宜小不宜大。由于条件和时间限制,选题过大,就难以完成或难以很好完成。
4、自己最最熟悉,能把问题分解为几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才知道该怎样进行调查,应收集哪些资料,以及怎样结构文章。(二)题目的确定调查报告的题目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篇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标题可用单标题形式,也可用正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
1、单标题单标题应直接揭示文章内容和文体。如“×市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调查”,题目既揭示了调查对象的范围--“×市”,又揭示了文章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预算外资金使用”的,还揭示了这篇文章的文体是调查报告。
2、正标题加副标题一般由正、副标题共同揭示文章内容,而由副标题揭示文体。如“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素质教育情况调查”,正标题和副标题共同揭示了文章内容是有关素质教育的。从正标题可以看出,文章是发掘素质教育的的成果或正面经验的,而取得这些成果或经验的关键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三)正文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开头部分调查报告的开头一般比较简短,往往概括的指出调查的对象、范围、项目,调查的目的、方法,对选题及其意义进行介绍。介绍选题是要表明你的文章是有现实意义、有价值的;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是要表明你使用的方法是科学的,文中的材料是真实可靠的。
2、主体部分(1)要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排列调查材料。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占用篇幅最多。材料要有所取舍,以必要、够用为原则,以能充分说明问题为限。(2)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3)对调查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或意见、建议。后两项内容虽然不一定占很大篇幅,却是文章的闪光点,表明你的认识深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无定法,在符合调查报告的一般规范基础上,具体应怎样结构文章,是相当灵活的。(四)调查语言要求调查报告的语言应平实、简明,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文学语言。
七、调查报告例文参考例1关于郑州市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开展小额贷款的调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以农户的信用、担保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贷款。因其具有手续简便、利率优惠、周转使用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从信用社自身而言,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不仅是为“三农”服务的具体表现和树立形象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弱化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止腐败的有效手段。自人民银行总行颁布《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各级人行和农信联社等管理部门又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和考核措施,有的信用社虽然发放了一些,但占有比却很小且不规范,有的信用社甚至无动于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成为部分信用社盲点和难点。这样以来,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存贷关系和群众基础,信用社的形象受到了影响,制约了信用社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于2002年暑假利用工作之余,采用访谈法、资料查询法等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信贷人员腿脚“懒”。过去,由于信用社曾一度偏离支农方向,相当一部分资金投放给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工商户,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信贷资产存量,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打借据,贷款放的轻松,收的方便。而像撒胡椒面似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无论是发放还是收回工作无疑是巨大的,加之部分信贷人员甚至信用社“一把手”认为农业是一个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的弱质产业,贷款投放于此,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不愿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做艰苦细致的小额贷款发放工作。二是党政干部认识“浅”。作为农民衣食住行的父母官,理应为官一任,富农一方,真正在“实”上下功夫,在“好”字上动脑筋,力争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但一些党政部门领导,却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好大喜功,贪大求洋。所以一提到信贷支农,其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大额贷款做“大块文章”,而对于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支持千家万户致富奔小康这样不显山露水、难成就“业绩”的小事情,则显得态度敷衍,重视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小额贷款的发放。三是农户筹资渠道“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民间借贷日益活跃,农民的筹资资渠道变得多元化,如农户资金变得困难时,可以向信用社借款,同时也可以通过农村基金会和远亲近邻甚至高利贷等多种民间借贷方式筹资。相比较而言,民间借贷虽然大部分都是私下交易,没有合法的公证手续和合规的借贷程序,只是凭口头承诺,中介人担保以及写欠条、按手印等极易引起民事纠纷的一种借贷方式,但因其手续简便、金额自定、“成交”率高,一旦到约定期限不能归还时,还可以随意延长期限。因此备受农户青睐,而从信用社贷款却没有如此多的“优点”。近几年来,随着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的力度以及难度的加大,各信用社对贷款的管理和投放式作都变得较为谨慎,一笔贷款的发放,从贷款申请到领取贷款,往往要经过多道“关口”,不仅程序繁杂,而且时间也往往被拖延,使贷款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这样便给农户造成一种不好的印象,就是到信用社贷款难!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必须守信和额度控制,这样就使贷款的发放工作出现了两难,即需要小额贷款的农户因有欠贷“前科”,不符合条件信用社不贷;而符合发放条件的农户,因嫌贷款额度小,不能满足其需求而不愿意贷款。同时因信用社过去在清收旧贷、化解信贷资金风险式作中,多采用行政的、司法的、经济的等“硬”手段而忽略了道义劝说、以情收贷等“软”办法,令农户产生一种与其不能按时归还、不如事先不贷的“恐贷”心理“,致使小额支农贷款发放式作受阻。四是贷款投放管理”软“。在对贷款增量的管理中,多数信用社注重的是”质“的管理,而忽略了”量“的考核。比如信用社在制订信贷管理办法中,对新发放贷款收回考核规定得十公详细,并为此建立了第一、第二责任人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对新增贷款的发放户数所占比重和对农户的信贷支持而应达到的标准,却没有明确的”说法“这种贷与不贷一个样、贷多贷少一个样的增量管理办法,却让部分信贷人员在小额支农贷款发放中打了”擦边球“。上述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的发放和信用社在广大从民群众中的形象。农村信用社要站稳农村市场,树立信合形象,就必须以农为本、从”小“做起,找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个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我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牢固树立”小额兴社、大额毁社“的观念,把思想、精力、资金重点用于为”三农“服务上。信用社”一把手“要提高自身对为农服务的认识和对信贷人员的”转化“,使员工切实认识到信用社的根在农村,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找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个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找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个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不仅是农户的需要,更是信用社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发扬”挎包银行“精神,深入调查登记,简化办事程序,向农户敞开办贷大门。一是要做好贷前调查和户主登记。二是要在合规有效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小额贷款的办贷手续。按照”一户一证、一次核定、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送贷款证到户,由贷款户根据需要,随时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或者是在资金需求旺季和农忙时节,开展上门送贷等优质服务活动。三是要在贷款用途上拓展视野,只要农户为了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购农资、跑运输、做生意、建房子、子女上学等农户需要的,都有是信用社要办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四是实行贷款公开,使贷款从幕后走向前台,实行小额农户联保贷款。形成信贷员与农户,农户与农户相互监督的机制。再次是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农户的贷款积极性和党政部门的理解支持。不少农户对信用社的信贷政策缺乏了解,有了困难最先想到的不是贷款,而是向亲朋好友甚至高利贷借款。对此,信用社要向农户进行宣传,使农户感受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另一方面还要向当地党政部门多汇报,以寻求理解和支持,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的投放与收回工作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最后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的到期收回率、周转率、发放面以及增量占比等指标予以量化,兵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办法,与信贷员的工资福利和职务晋升挂钩以增强信贷人员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联保贷款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使信用社的支农信贷资金发挥”助推器“和桥梁纽带的作用。简要评析:选题方向正确,写作目的明确;调查方法运用得当;资料较为详实、可靠,并能明问题;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文体符合要求;不足之处是原因分析不够。例2:切实提高对支农贷款的认识---对郑州市郊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调查农户小额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贷款难问题,同时,对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和支农贷款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最近,我们组织人员以调查问卷和走访农户的形势,针对当前我郊信用社开展小额农户贷款工作进行了调查。总结优点找出不足,以便更好的促进农村信贷工作。
一、辖内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现状(一)传统种植农业正在改变,小额农贷基本满足了农户需求。当前,随着市场粮食价格的一路走低,农民对传统农业的依赖程度在逐步减弱,种粮积极性在降低。据调查,当地群众每亩地夏、秋两季粮食生产投入600元,实际全部售粮收益为900元,如果再剔除劳动力生产成本和各种农业杂税,实际是亏本,粮食生产仅仅是为了解决一个口粮问题,所以,农村信用社的传统农业贷款需求量逐步减少。同时在调查中了解到,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采取限额信用贷款、联户担保等贷款方式给予了积极支持,并充分利用农村信用代办站点多面广、情况熟悉的优势,方便快捷地将贷款送到农民手中,基本满足了小额贷款的需求。(二)农民对现代农业贷款需求空间逐步扩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改进,同时存在着先行区域创新和后进区域模仿的现象,在高效水果蔬菜种植、特色养殖方面,农贷需求量持续扩大,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乡镇的不同调整方向与发展水平,使农民对信用社资金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特征。(三)农业资金需求的季节性差异缩小。目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反季节种植、养殖技术的革命,使得季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明显减弱,那种传统的”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农贷模式已逐渐淡化。农业生产资金由季节性需求转向常年性需求,为信用社信贷资金提高使用效益,减少资金闲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当前农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现有的信贷政策和相关的信贷管理制度与农民群众在经济活动中的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个别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朋友的正常生产,并影响到信用社的经营。(一)农民不能提供有效贷款担保,形成农民贷款难。信用社为了最大限度地弱化贷款风险,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发放农户信用贷款限额,而许多农民既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物,又找不到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贷款担保人,这样就使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资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信用社的闲置资金。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村部分农民想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但由于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限额在2000元以下,而购买一台中型配套的收割机至少需要8万元,因其提供不了有效担保,贷款难以落实,农民购买计划一直未能实现。大额农贷难,农民对资金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给民间借贷造成可乘之机,高利贷现象有禁不止,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直接影响到信用社资金组织工作,也影响到信用社在群众心目中形象。(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难于有效发挥。县、乡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流动资金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企业不能提供有效的贷款保证,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不能得到适时解决,直接制约了其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临漳县规模较大的涉农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农,其中,临漳县临英兔业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优质种兔培养、兔肉加工以及向”兔农“提供兔用饲料、防疫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临漳扒兔“和”临漳熏兔“远销全国各地。邯郸天逸草公司是一家以獭兔皮加工为主的出口创汇企业,其生产的裘皮服装漂洋过海,销往欧洲、美洲、韩国、日本、香港等地。两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更好地带动了全县獭兔产业的良性发展,在全县涌现出一大批獭兔养殖专业村(户),现已经成为一项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随着全县獭兔产业的发展壮大,以上两家企业由于不能提供有效贷款担保,资金紧张总是不能适时解决。(三)农贷期限与现代农业的生产周期不相适应。由于现代农业投资大,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资金的回收期限长,而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农贷资金的期限,仍在沿袭着传统农业贷款的一套模式,期限在一年以下,造成农民贷款难以按期归还。一方面造成了农贷资金的占用形态与实际运用的风险程度不相符,导致了部分农贷奖金战胜形态反映不实。另一方面由于农贷奖金的逾期,信用社要提前收回贷款,影响到农民的正常生产资金的需求。对不能按期归还的贷款,信用社按照有关政策还要执行加罚息,这样不仅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农民贷款的积极性,致使农村信用社农贷资金运用更为艰难。(四)农业贷款利率政策执行不尽合理。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商品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收益逐步达到提高,而现有的农贷利率政策要求农业贷款执行基准利率,这样信用社的经营”效益性“原则就难体现。经测算,某县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率是6.08%,如果农业贷款按基准利率4.875%执行,放出去的贷款按90%收回,实际收益率是5.265%,与资金成本倒挂0.815%。全县目前贷款余额27430万元,由于利率倒挂原因将造成信用社亏损223.6万元。(五)政府硬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资金的风险度。当前,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经济发展对市场的依赖性也日益加强,但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受自身综合素质低的影响,对整个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差。一方面表现在部分群众在产业化结构调整中感到无所适从,往往一轰而上,最终导致丰产不丰收,也为农村信用社的农贷资金潜伏下风险隐患。另一方面表现在由于群众的产业化观念滞后,加上政府的硬性引导,会使部分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中消极被动应付,甚至有意抵触,一旦调整项目不对路或遭受自然损失,政府干预信用社发放的产业化贷款就无望收回。
三、对农贷工作的几点建议(一)当放宽支农条件,增加农业贷款投入。针对农民大额农贷资金贷款问题,建议适当提高信用支农贷款的额度,放宽大额支农资金贷款担保条件,对农民在生产活动中所需的大型农机具、大棚设施建设等大额固定资产贷款可以制定新的贷款管理办法解决。这样既能解决大额贷款难总是,又能较好地消除信贷员”惜贷“、”畏贷“心理,充分调动信贷员工作积极性。(二)贷款期限的确定应该符合现代农业的生产周期。为了如实反映农贷资金的实际占用形态,避免出现对农民不合理的加罚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周期对农贷资金期限长短的需求,可以适当放长农业贷款期限。(三)农贷资金可以执行上浮利率。为了充分体现农村信用社的性原则,解决目前经营效益差的问题,在农贷资金投放中可以执行上浮利率,上浮幅度要根据具体农业项目招待不同档次利率。(四)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农贷风险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生产,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而过多的行政干预违背市场运行规则,必然会人为地使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增大。建议各级党政部门着眼长远,克服短期行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社会综合效益为目标,严格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科学合理的做好农村经济工作。(五)在农贷政策制定上,应给予倾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龙头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希望能针对龙头企业出台一些具体优惠的信贷政策。(六)重新界定”三农“涵盖范围,拓宽支农服务面。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详细界定”三农“服务范围,使农村信用社消除对”三农“服务范围的模糊认识,对这些农民应积极给予支持。例3:如何看待河南教育软件业的缓慢发展---对河南省教育软件的调查与分析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事业,让越来越多企业加入了教育软件行业,教育软件产品日渐丰富,然而教育软件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我于2003年四月份对郑州一中、八中、省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42中、69中、46中八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对焦作东环路小学、信阳第一高级中学两所学校进行了电话调查,目的就是针对河南教育软件业的缓慢发展进行剖析。现将学校教育软件在教学办公、管理、资源方面的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一、教育软件在教学办公、管理、资源方面的应用状况目前,我省各类学校有8.02万所,而学校教育软件的使用有以下特点:闲置不用,做为摆设;理论与实践不结合。学校投资软件与硬件(计算机、投影仪、展台等)的比值为1:100.也就说学校在投资硬件达到100万时才愿意出资1万元来购买软件使用。
1、通过教育部门购买软件的使用:查阅学校关于购买软件的资料发现我省教育有关部门规定每个学校根据学生人数每学期有一笔专款由电教馆统一组织订购的教学软件。而学校在订购教学软件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八所学校进行调查中,购买与教学管理、资源、办公方面的软件占50%,而实际使用率占40%;订购vcd的以故事片为主的占30%,使用率占95%以上;订与硬件有关的占20%,使用率占95%以上。
2、通过现金购买大型软件的使用:大多学校认为硬件投资上百万或近百万了,确实应该买些管理类、办公类、资源类软件了。而真正买回来了一年半载才开始用,对郑州一中、八中、省实验中学、小学、外国语学校、42中、69中、46中焦作东环路小学、信阳第一高级十所学的使用结果是充分使用的占0%,部分使用占90%,闲置不用的占10%。
3、教师主动提出购买软件的使用:在教材不断更新的今天,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内容上也要有所改变,跟进教学的步伐,当然也有部分老师提出新的建议购买与教学有关的软件,其使用率偏高,约达到100%。
4、受软件自身限制软件的使用:大多学校还存在今年用这些软件明年用那些软件,随着时战间的累计软件越来越多,老师的报怨也越来越多。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软件厂商、甚至同一厂商的软件之间无法有效地交换数据和协同工作,各种应用软件只能将各自的数据封锁在”数据坟墓“中。教育软件互操作这一国际化难题,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了国内教育软件行业的面前。
5、地区经济差异化教育软件的使用:以焦作为代表的豫北地区是河南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他们在信息化教育及教育软件的投资和使用中一直充当着带头兵。以焦东路小学为例,此学校硬件网络环境一般,但每次购买软件都很慎重,无论是通过电教费还是通过现金购买,他们都从实用的角度考察和分析,加之校长对每位老师的业务知识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要求,最终该校使硬件与软件的充份使用率达到100%。一个普通的学校的应用反映一个地区的应用,可见经济的发展对教育软件的发展是起着带动的力量。以信阳为代表的豫南地区是河南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以信阳一高为例,此学校是信阳最好的高中,硬件网络环境在该地属上等,但软件严重缺乏,教师能够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占60%,而熟练使用软件的只有四五人,教师对辅助教学的一些多媒体制作大多依赖那四五人,此学校只注重抓教学,不重视教育信息化,从一个好学校反映一个地区对在教育软件的使用和理解是不够的。
二、教育软件缓慢增长的原因分析: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软件在使用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通过调查造成软件不能充分合理使用的原因在于:
1、对用户而言,数据重复录入、维护成本提高、无法及时采用新的技术,以及教育系统数据传递缺乏统一标准,致使教育软件应用难以获得更大提升,地区性教育行政管理信息化更是举步维艰。其次,从企业而言,软件开发无标准可循,每一项产品的研发都冒着巨大风险;而每当用户提出新的需求,厂商仍将耗费惊人的资源和力量进行重复开发,使特色化、规模化的经营发展被扼杀于摇篮中,企业之间更妄谈有效地合作。最后,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资源遭到极度浪费,产业发展被禁锢,无法形成一定规模;而用户为解决数据上报问题,盲目采取”一刀切“的采购办法,要求学校教育管理机构采用统一的软件,从而直接导致了行业缓慢增长的危机!
2、教师专业化问题。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调查得知并不是所有的老师对计算机的掌握都很熟练,尤其是涉及到专业性的操作问题。比如现在教学当中要使用课件来辅助教学,这就要求每一位任课老师都会通过业务知识用计算机做出课件来,而实际能独立做出课件的占10%。在教育当中大家又都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提倡老师做课件还是提倡用课件?“做课件就要求老师提高相应的知识技术水平;用课件吧又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思路,而较大型的办公管理软件在管理学校人、财、物过程中是经常会遇到程序、数据库方面的头疼问题。较多一些人在使用当中解决不了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不用了。
3、管理方面的问题。做为较大型的办公、管理、资源类软件就是针对学校人、财、物各个方面的管理与使用,只有学校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同时使用,才能真正的叫用起来,发挥应用的作用。而不是校领导及老师认为哪一个是目前重要抓的则用,次要的就不用,这样是无法用软件来改变无指化办公也对我国现代化教育软件业的发展有阻碍的作用。
4、使用方面的问题。教师人员在使用当中存在很大的惰性,往往是掌握不了正常的使用和操作。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各部门能熟练使用该工作正常所需软件的占10%,完全不会操作的占20%。
5、环境方面的问题。对十所学校的调查中,硬件与软件环境相匹配的占70%;几乎不相匹配的占10%;勉强相匹配的占20%。所以在购买软件时应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情况合理地配置软的或跟据软件的需求定硬件。
6、软件公司的售后服务问题。学校不能把教育软件用起来在很大一方面是由软件公司决定的,这个成份要占到30%。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肯定比不上公司的专业人员,这就需要软件公司开发出来的产品在功能上应该切合实际所用,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应该针对实情况如教师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平有相对应的售后方面的培训和售后服务项目。以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三、我省教育软件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1.大力开展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和应用考核,实行现代教育技术合格证制度,并作为评聘职称、教师聘任和评先晋级的重要条件。必须通过改革、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来实现。即加强和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机构信息化环境、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基础设施框架;初步构建全国教师教育信息网络化教育体系,初步构建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新模式;突出教师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突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突出各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的培养培训,突出有关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评估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使全体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学会”三大技术“,即媒体技术、媒传技术、教学设计技术;达到”会",即会上网查阅资料、会使用教学课件、会使用计算机备课、会制作课件。2.强化应用,推进整合。完善软件资源建设,坚决克服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对有关教育软件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必须完善软件资源建设,满足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3.加强领导,规范教育软件业的发展。标准和规范总是滞后于应用已经严重制约着国内教育软件业的发展。只有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走标准化道路,教育软件才能获得突破性的提升和发展。各种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教育软件的不规范化使用已成为事实也是导致教育软件缓慢发展的重要原因。从理论上讲规范教育软件业、规范合理使用是促进我国软件业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4.大力发展经济推动教育软件业的发展。教育软件业的缓慢发展对我省实现及应用信息化技术起到了阻碍。以经济的飞速发展改变教育软件的传统发展模式,这是教育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简单评价:选题方向正确,写作格式符合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第三篇:3、调查报告写作纲要
调查报告写作内容纲要
一、概念
调查报告就是将调查研究的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实用文体。要求作者在充分调查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还要对材料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总之,从内容上来说,调查报告应当是一种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并且观点与材料、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一种文体。因此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说包括三个环节:调查、研究、然后把结果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二、作用
即调查报告写作的目的。从概念上看,调查报告既有对客观实际情况的反映,又有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一篇好的调查报告可以揭示客观现象的规律性的东西,所以它一般是作为制定政策、进行决策的依据。因此,调查报告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他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上,在工作中,人们总是为了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或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去进行调查研究,因此,一般调查报告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写作意图,或是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或者给领导者制定决策提供现实及理论性的依据。针对这一主要任务,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所反映的必须是事实上的真实,即实际存在的真人真事,这一点上,他跟新闻报道的要求是一样的。
三、种类
分类方法较多,一般把调查报告的范围和性质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划分,这种方法比较普遍,而且涵盖面较大。
(一)综合调查报告
这是一种了解、研究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特点是调查研究的课题重大、涉及面广,提出或解决的是对社会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如《关于农村调查》、《关于国有土地资源流失请况的调查》。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广,学生不容易写。
(二)专题调查报告
是对某一项工作、一个问题、一个事件、一种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形成报告。与综合报告相比较,它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通常是单位中亟待需要获得的情况,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关于我校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某企业管理情况的调查》 专题报告一般来说涉及的范围较小、反映的是一个局部或侧面,往往与实际工作更切近,是各单位最经常使用到的。
(三)典型调查报告
一般是总结成功经验,加以宣传推广而进行的调查,或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或新风貌进行调查研究,当然也可以表现不同的态度和呼声,因为新生事物不一定一开始就被多数人接受,不一定都是好事物,它们的存在是不是合理,应不应当加以肯定,需要做出客观的评价,这就要对它产生的原因、发展状况、对人们的影响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出一种客观的评价,同样也具有现实意义。
(四)问题调查报告
揭露问题、解决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般都是作为反面材料进行报道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内容。如《我校学生食堂就餐浪费现象的调查》,这个情况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每天都去食堂吃饭,也都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或许我们有一些同学身上就存在这种问题,可以展开调查。
四、调查报告的内容结构
一般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标题、开头、主体、结尾。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与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用标题来表现报告的主要内容,或直接揭示主题,具体写法有二种:
1.规范式标题。是相对比较规范的结构形式,一般表明调查的对象和主要问题。常用格式一般是关于——的调查或调查报告。如《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这是单标题形式,是最常见的。
2.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正副标题结合式。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将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或调查后的结论概括成一个问题向读者提出来,而调查报告要回答的正是这个问题。如《某某公司是如何提高全员素质的》、《昔日的先进为什么变成了落后》。这种标题有一定的吸引力,通常适合一些典型调查和揭露问题的调查。当然,专题调查报告也可采用,如《为什么大学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一般用简明、醒目的短语概括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主要结论或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和问题。《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关于杨河乡发展乡镇企业的初步调查》、《事在人为——来自一个穷山村脱贫致富的调查报告》。正题可以是虚题,副题必须是实题,对正题的补充说明,体现具体内容。
(二)开头
和一般文章的开头一样,主要是引起读者文章内容的阅读兴趣,常见的有二种:
1.简述式也称介绍式。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将调查报的基本情况做一个介绍。内容包括:调查原因、目的;调查的背景、调查对象的概况;也可以写调查的简单经过;或可以以倒叙的形式,把调查的结果和主要结论摆在前面,吸引读者阅读。最常见的开头形式。
2.问题式。开头部分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和兴趣,正文部分正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如《孩子在网吧里干什么》,开头:“网民里有相当数量的孩子,他们的成长注定会深深打上网络的烙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孩子在网吧里做什么,网络是如何主宰着他们的生活?”
开头不止这两种写法,也没有特定的模式。具体写法还要依据主题的需要、材料的状况、文章内容的性质等几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无论怎么写,一般只要达到引导、引发、提示的目的就可以了。
(三)主体
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调查报告的主要情况要在主体中叙述,对情况的分析、研究及由此产生的观点、结论也要在主体中体现出来,因此调查报告质量的优劣、所发挥作用的大小,从根本上说,是由主体决定的。多数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有以下三种:
1.纵式结构,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将食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依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即为一个层次。一般报道事件或时间性较强的问题时采用,有助于读者全面地了解事实的来龙去脉和结论的前因后果。
2.横式结构。按照材料各自的内容性质划分为几个层次,或按事物内在矛盾和规律的各个侧面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呈横向并列关系,组合起来就是事物的整体。一般每一部分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每个小标题概括反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观点。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将复杂的事物有条理的表达出来,也是用的最广泛的一种结构。
3.纵横交错式结构。即在按时间发展顺序为主线安排材料的过程当中,如在叙述事件的时候,它所运用的具体材料往往需要按照材料的性质或内容的逻辑关系来进行叙事或说明,这就是纵中有横的交叉;或者在按横向并列顺序为主安排材料的过程中,涉及到具体事件的叙述,需要把一些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加以交代,就是横中有纵的交叉。这种结构一般适用于内容比较丰富,线索比较复杂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报告,而且运用时要进行严密构思,否则容易造成文章逻辑不清、线索混乱的问题,影响主题的表达。
此外,还有的调查报告,一开始就把调查的结果、所得的结论摆出来,然后再回笔叙述结论的由来。类似倒叙。但主体部分结构,仍然离不开以上三种形式,因此说,它们是调查报告主体结构的主要方式。
另外,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结构层次的具体表达形式,一般有三种:
1.加小标题。即把主体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每个小标题概括反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观点。
2.用序数。主题各部分之间用序数“一、二、三”加以区分,不加小标题。
3.自然排列。以段落的顺序表示层次结构的方式。
(四)结尾
结尾与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具体写法如下
1.根据全文,做出结论。
2.由点到面,适当引申。
3.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在一些揭露问题,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中,用得比较多。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
(一)写作前目的明确,认真选择调查对象,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
1.确定调查题目,明确调查目的。选择公众关心、有调查价值、自己也有能力驾驭的社会现象。
2.确定调查对象。(范围、程度)
3.确定调查时间。
可以集中一个时间,如问卷调查、座谈会,也可以是一个阶段,灵活掌握。
4.确定调查方法。
①个别访谈。方法很多,最重要的的是作者本人亲自深入到调查环境当中去,与被调查对象直接近距离接触,即访谈,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的有效途径,这样写作的时候,也会给读者一种真切的感受。当然访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功课,最主要的就是问题的设置,采访之前就要根据调查目的,拟好题目纲要。
②问卷调查。也是重要方法,但设计一定要讲究,最好是选择题型,但也可以结合文字回答,但是问题的设置,要以答卷人能迅速、简要和便于回答为原则,否则容易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情绪,收不到预期效果。题目的设计要紧紧围绕主题,你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另外,注意调查的范围要适度,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小缺乏普遍性,不能保证结论观点的公正、客观。
也可以采取几种方法结合进行调查。可以先问卷调查,但是这样获得的资料与情况往往比较局限,而且缺乏一些具体、生动的实例,所以条件允许,可以直接与被调查对象接触,个别访谈,当然,要有一定的询问技巧,要掌握被访者的心理变化,要使人乐于与你交流,这就是考验和锻炼你的沟通和交际能力了。可以正面访问,也可以侧面了解。
③实地调查
④座谈会
5.准备调查需用的工具(如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经费,安排好调查日程。
(二)认真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资料,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典型性。
(三)整理分析调查到手的材料,进行分类、鉴别、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第四篇: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指导[范文模版]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科研部特色理论教研室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指导
一、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步骤
(一)选题
1、首先要选择一个需要并且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2、对问题不能作狭义的理解。问题既可指负面现象,也可指正面现象。
3、选题的基本原则是适当。“适当”包括四层含义:在限定的选题范围内;有意义或有价值;熟悉并感兴趣;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二)制定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所要调查的问题(内容)及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的范围、对象,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步骤(从选题到完成调查报告)和时间分配等。
(三)进行调查
调查的过程是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要根据不同的调查方法,采用不同的记录和整理资料的不同方法。
(四)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从作用上可分为三种,写法和要求有所不同:新闻性的、事务性的、研究性的。
我们所要求的是研究性调查报告,对它的客观真实性、科学严谨性及文章规范性要求更高。
一篇调查报告的质量高低主要看内容是否充实,对调查材料的处理方法是否科学,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及提出的思考与对策是否深刻、切实。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一)调查报告的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如“关于陕西省周至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玛纳斯县乐土驿镇调整农业结构情况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此种标题一般采取正副标题结合的方式。如《一个都不能少——玛纳斯县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状况调查》。
(二)调查报告的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这一部分一般须阐述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 1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科研部特色理论教研室
论。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一般应详细阐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通过对调查所得到的材料或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认识、观点和结论。
3、结尾。结尾有多种写法,既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也可以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需要说明,以上对调查报告撰写方法的说明仅供同学们参考,在实际撰写过程中不应千篇一律,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文章结构和撰写方法。
三、调查报告的格式规范
1、上交的调查报告应包括封面和正文。
2、封面除了在上方列出调查报告的题目外,还应包括所在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等项。
3、如打印稿,正文须按小
四、宋体、行间距22磅排版,应注意调整好边距、行间距、字体大小、首行缩进及标点符号,使全文保持一致。
4、如手写稿,除了封面与正文分页以外,还必须做到字迹清楚、书写工整、标点符号规范、段落清晰。
第五篇:关于市场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定稿)
“市场调查报告”是对市场现状(或趋势)作出综合分析的书面报告。它的写作基础,则是“市场调查”,只有经过深入的调查,才能真正把握市场行情,才能让“市场调查报告”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切实可*的依据。那么,市场调查从何处入手?如何有效地展开调查呢?
市场调查的核心是消费需求,必须准确地把握“已满足的需求”与“潜在的需求”这两个要件。影响这两个要件消长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时空环境、市场价格、外贸情势、社会购买力、产品适销性等均起作用;从主观上看,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则是人们的消费心理。故而,要想切实地摸清“行情”,则必须对上述几个方面作出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时空环境调查
营销活动的时空环境,对于人们的消费需求,具有直接的影响、制约作用,调查中应充分注意以下两个要领:
其一,不同地域的需求差异。
城市与乡村、山区与平原、沿海与内地……身处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消费者,其消费需求必有差异。小商贩们常言:“土产进城,多卖三成;清仓(指清仓处理的廉价商品)下乡,心中不慌。”这说明他们也深谙此道。即便是同一山区、同一县境之内,山前山后、县南县北,也会由于经济条件或消费习惯的不同而产生需求差异。只有将这种消费需求的“地域性”特征考察清楚,才好因地制宜地开展商贸活动,避免“章甫适越”的营销错误。
其二,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
研究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尤要注意商品的“三时性”变化特点,即“时尚性”、“时令性”和“时限性”。
有些商品的“时尚性”很强,比如时装、化妆品、手机、家电等,今年时髦,而明年则不一定时髦,甚至一年内几经变化,让人追逐不迭。据言,某女“明星”,五年之内更换了八十多条裙子。诚然,这种盲目的“时髦消费”观念不宜提倡,但是世间的“追风逐浪”者,毕竟不在少数,从企业营销的角度说,则必须充分注意这一消费倾向,做好相关的调查与预测,及时把握商机、扩大经营。
有些商品具有较强的“时令性”特点,比如冬装、夏装、啤酒、饮料、取暖与纳凉用具之类,其销售的旺淡,总是随季节时令呈周期性变化。对于这类商品的需求调查,除了注意其常规性“时令”特点之外,还应分外留意“时尚”的影响。今年夏季“街上流行红裙子”,而明年夏季则未必流行,所以,只有将“时令”与“时尚”综合考察,才能准确地把握需求趋势与未来行情。一般说来,商业季业较之于自然季节,会来得早一些,诚如古人所言:“贾人夏则资(备办)皮,冬则资絺(做夏装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企业经营者应谙此要旨,早作运筹,早作准备,不失时机地把商品推向市场。
另有一些商品具有较强的“时限性”特征,其销售活动常被严格限定在某一特定时间之内,过期则沦为废品。比如日历(包括挂历、台历、历书等)、报纸、期刊、贺年卡、中秋月饼等等,其经营成败,常“在此一举”,故而常被老百姓戏称为“一锤子买卖”。近年来,每每元旦之后,书店门前“挂历买一赠三”的招牌一再警示我们:此类商品的“需求量”,事前务必要摸得准、算得透,否则,必有风险。
二、市场状貌的调查
所谓“市场状貌”,是指市场营销的常规状态和基本面貌,它是购、销双边活动的直接现实,反过来又是影响和制约购销活动的客观力量。决定市场状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市场价格、外贸情势、社会购买力、产品适销性等几个方面,乃是形成特定“市场状貌”的最基本的要素。市场状貌的调查,实质上就是以这四要素为主要对象的综合调查。
“市场价格”的调查,应着眼于两个方面:
其一,注意同类产品间的价格比较,尤其是竞争对手的价格动向。
其二,注意整个市场变化态势,因为这种大面积的物价消长,极易引起产、销之间的连锁影响和牵动全局的市场波动,甚至引发消费者的“抢购”或“惜购”心理。比如,发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抢购”风潮以及90年代后期的“疲软”现象,均对市场经营造成过巨大冲击,甚至迫使不少企业破产、倒闭。这些教训告诫我们:忽视了大市场的大变化,势必被动挨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外贸”常是“内贸”的晴雨表:某一产品出口量增大,其内销行情看好;出口量减小,则内销也会随之梗滞。而“进口”对内销的影响,则呈反方向变化。在我国已加入wto的背景下,未来几年中,这种变化会日见明显,因此“外贸情势”的调查尤显得重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严峻时刻,高明的企业决策者总会在对外贸气候的敏锐感应中捷足先登,迅速抢占市场。去年底,“夏利”轿车“一次性到位”的大幅度降价,也许就是一种高明举措,试想,在未来国外轿
车大批量涌入之际,再去步“夏利”后尘者,还会拥有“夏利”那样的市场吗?
“社会购买力”,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如果有必要购买,且有强烈的购买欲望,却买不起,那么这种“有质而无量”的需求,则等于没有需求(或成为“潜在需求”)。因此,要想准确把握消费需求量,则必须做好“社会购买力”调查。这种调查,宜着眼于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集团购买力。这种购买力,虽对整个社会市场不会发生太大影响,但对于某些特定行业、特定商品的经营,却能产生惊人的牵动力。例如,1995年之前,公款购买挂历成风,由此而形成了空前的挂历经营高潮。之后,中央有关禁令颁行,挂历市场骤然形成滞销局面。
其二,城乡居民购买力。这种购买力,是对整个社会大市场产生全方位影响的基本力量,应舍得花大力气对其作出细致的调查和具体的分析。比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的营销长期处于疲软状态,因其价格较低,城乡居民均买得起且已基本满足;而冰箱、空调则不然,虽其也在“疲软”之列,但相当多的家庭(尤其是农民家庭)尚不具备,因受“购买力”限制而无力购置。两相比较不难看出,虽然两者的“现实需求量”都不是太大,但后者的“潜在需求量”却是十分可观的,可以说这是一片尚待开发的蕴金藏玉的经营领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销售前景会日趋看好。
其三,购买力的投向。购买力能否转化为购买力动机与购买行为,与“购买力投向”密切相关。俗语云:“有钱花在刀刃上。”但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来说,这“刀刃”的内涵却千差万别。比如,小市民热衷于时装、饮食、化妆品;而农民则爱将大量资金投放于化肥、农药与耕作机械上,对于“飘柔”、“清逸”之类的诱惑,他们常会无动于衷。因此,细心地观察、分析各类社会人群购买力投向,对于经营决策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最后谈一下“产品适销性”调查。一般说来,商品总有一定的经济寿命周期,总要在市场上经历试销、畅销、饱销、减销直至消亡的全过程。只有准确把握这一变化趋势,认真调查并悉心研究每个阶段产品的适销程度,才能因时制宜地调整经营策略,及时地为产品更新换代,有效地延长其寿命周期,以提高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聪明的经营者,常把主要精力花费在“试销期”的适销对路、“畅销期”的未雨绸缪、“饱销期”的除旧布新、“减销期”的起死回生或转产换业上面,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及时的调查与悉心的分析研究。
三、消费心理调查
人们的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观因素。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强化消费心理的调查研究,不仅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运用“攻心”战术引导消费、诱人“上钩”的必要条件。
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时尚型
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人,多为性情开朗、作风浪漫的年轻人。他们极力追求消费方式的新潮、时髦,往往喜欢名牌,喜欢文体明星的装饰,甚至惯于依据既有的消费经验去想象、创造、领导标新的消费方式。
(二)崇外型
具有这种心理特征者,多为文化层次较低、行为盲目、作风放任的年轻人。他们喜欢猎奇,热衷外来货,追求消费形式的诡异怪诞,街头巷尾那些戴着变色眼镜、穿着外文背心、染着红黄头发的“酷哥靓妹”,大多属于这一类。
(三)保守型
具有这种心理特征者,多是性格内向或治学专精、处世谨严的年轻人,以及钟情传统或城府较深的中老年朋友。他们往往无意于流行时尚,反对超前消费,根本没有或竭力克制“高消费”欲望,常把消费水平限制在比同类人群稍低的水平上。
(四)惜购型
具有这种心理特征者,多是主持家业的一家之长或家庭主妇。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但是“当家方知柴米贵”,他们的消费行为却与购买欲望常常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也许是囿于长期节衣缩食的生活习惯,也许是碍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出手”总是十分谨慎,甚至“该出手时”也不“出手”,爱挑剔、心存疑虑、擅长讨价还价,是他们特有的购物习惯。
(五)从众型
具有这种心理特征者,多是文化层次较低、消费水平不高、自主能力不强的人。他们反应较灵敏,但喜欢“随大流”,缺乏新意识,热衷效仿他人的消费行为并惯于接受他人的消费习惯。
(六)专注型
具有这种心理特征者,常是对待生活、学习、事业或理想等某一方面比较执着的人。他们的日常消费只是保持或低于一般水平,而对某一项消费却不惜代价、倾力以求。比如,有人为事业需要,节衣缩食,却宁肯花大钱去购买家用电脑;有人为了爱情,自奉节俭,却甘愿为爱人购买钻石项链。
深入地研究一下人们的消费心理,不仅有助于“因人制宜”地制定整体性经营战略,同时,也是销售活动中察颜观色、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营销战术的重要依据。
倘能对以上几个问题作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那么,“市场调查报告”便自然成为“有源之水”、“有米之炊”,其写作,恐怕也就不是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