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上半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
我市上半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
一、上半年旅游经济形势
上半年,我市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1至6月份,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09.29万人次,同比增长22.1%,实现旅游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21.6%,接待境外游客8.39万人次,增长20.7%;旅游创汇1505.32万美元,增长21.35%。我市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规划逐步完善。高起点、高水平编制鹰潭市南
部片区旅游概念性规划。积极推进全市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规划编制工作,促进旅游文化和城市建设相融合,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要素功能,启动贵溪白鹤湖和樟坪畲族风情旅游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完善全市旅游规划体系。
二是品牌创建成果丰硕。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工作,龙虎
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华盛大酒店荣获国家4星级饭店称号;余江血防纪念馆和贵溪白鹤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功创建2A级旅游景区;开展乡村旅游A级评定,上半年全市新增3A级乡村旅游点3处,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三星级农家乐5处。
三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龙虎山景区项目建设有序推
进,大道乾坤、上清古镇改造、生态运动养生园、雷迪森庄园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市区天裕豪生大酒店项目加快建设;鹰潭华劲国际大酒店、梅园迎宾馆、碧海蓝天国际大酒店等五星级积极推进;继续做好旅游招商跟进服务工作。-1-
四是宣传推介成效显著。在央视媒体加大旅游品牌形象宣传力度,“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旅游形象品牌日渐唱响。加大对江、浙、闽等重点客源地产品促销;开行鹰潭旅游大篷车赴皖江城市带宣传鹰潭旅游;组织参加了台湾、青岛、张家界、北京、福州等旅游博览会及香港招商周活动。
五是行业管理全面加强。在旅游系统开展了“讲诚信、促发展”活动和打击整治假冒星级“春风行动”,深入推进全市旅游诚信建设。以酒店星评为抓手,指导酒店规范经营、提升品质。启动了导游大赛和金牌导游评选工作,认真开展旅游市场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治理旅游安全隐患。
二、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受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的影响,国内旅游市场与产业增速同步放缓,这些国际国内外因素对我市旅游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的天气以多雨少晴为主,给游客的出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了上半年旅游人数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当前我市旅游面临的困难有以下几点:
1、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全市旅游发展不够平衡,龙虎山景区“一枝独秀”现象较为突出,贵溪、余江、月湖的旅游开发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结构上仍然比较单一,观光产品占主导地位,游客“购、娱”所占的比重较小,文化体验、养生度假、会议会展、乡村休闲等产品开发相对滞后;旅游宾
馆、旅游接待设施接待能力与旅游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不相匹配,四星级以上的高星级旅游星级饭店不多,缺少高档次的旅游娱乐场所和功能健全的旅游购物街区,特别是在节假日,游客反映定房比较困难,客源结构上内外悬殊,入境旅游市场比重偏低,入境游客仅占总人数的1%。
3、旅游企业实力不强。我市旅游饭店、旅行社规模较小,在周末及节假日等旅游旺季难以接待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旅游团队,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地方特色不突出,旅游企业中未产生大的旅游集团,旅游企业综合效益不高,旅游市场竞争力和创收能力较弱。
4、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出租车不打表、餐馆不明码标价、黑车野导抢客宰客、旅游饭店服务水准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从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及旅游发展形势来看,全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向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消费,游客出游率上升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尤其是暑期、中秋、国庆等旅游消费热点的刺激下,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下半年工作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我市旅游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力争全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努力实现接待国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73亿元以上;境外游客19万人次以上,旅游创汇3400万美元以上。
二是加快龙虎山精品景区建设力度。以龙虎山总体规划和鹰潭市南部片区规划为引领,指导龙虎山景区科学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推进大道乾坤、生态运动养生园、上清古镇改造等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旅游产品升级。大力推进旅游宾招设施建设,加快雷迪森庄园等宾招项目建设进度,改善景区接待条件,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打造精品景区。
三是深入挖掘道教文化旅游内涵。加快完善全市文化休闲娱乐业规划编制,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整合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按照城区做道教文化符号、龙虎山做道教文化氛围、核心景点做道教文化情境、其他景区适当做道教文化延伸的总体思路,深入挖掘道教文化旅游内涵,努力把鹰潭打造成全国一流的道教文化旅游胜地。
四是积极推进城市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加快天裕豪生大酒店、华劲国际大酒店、迎宾馆、碧海蓝天国际大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建设进度,着力改变目前我市宾馆数量少、规模小、星级低的现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同时加强高星级酒店建设管理,促进节能减排,提高宾馆酒店的档次和品位;规划建设若干主题商业街、购物广场、旅游商品专业店,扩大链条旅游消费;发展旅游特色餐饮,提升鹰潭特色菜肴评选;发展旅游定点饭店、餐馆,使旅游、餐饮、商贸、娱乐相得益彰。
五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大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加快贵溪白鹤湖、樟坪畲族民俗风情园、余江韬奋故里、余江雕刻
工业旅游的开发建设;继续做好下戴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加强对三星级农家乐指导和评选,加大乡村旅游奖励力度。
六是积极开展宣传促销。开拓浙江、江苏、福建、安徽等周边客源市场,重点培育港台及日本韩国等境外市场,邀请旅行商考察踩线。举办龙虎山国际溪流钓、国际帐篷节等节庆活动,扩大对外影响力。强化网络和官方微博宣传,继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联系,在高速公路和市内公共场所增设、更新大型户外形象广告。继续在央视等高端媒体开展旅游形象宣传。进一步丰富完善旅游宣传资料,设计制作旅游风光片及新版旅游画册设计。
七是着力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旅游诚信建设,树立诚信经营旅游形象。加大旅游投诉受理力度,做到有报必查,切实维护游客及旅行社的合法权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举办导游大赛和金牌导游评选活动,促进导游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实施旅行社星级评定标准,引导旅行社规范经营,做大做强。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对策建议
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对策建议
2010年三季度以来,受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隐忧。
这一现象的发生将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提出迫切要求,也将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年终专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 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2010年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重大的情况和变化。这些新情况将对今后一段时期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一)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工作会议明确未来的政策导向
2010年7月5—6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会议系统总结了西部大开发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任务。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将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这意味着6月初实施的针对新疆地区的资源税改革政策将推广到西部12个省份。2010年8月17日,国务院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的汇报。明确提出开展东北地区“十二五”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将对新形势下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区域规划的实施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0年以来,国家批复的区域规划与2009年相比明显减少,区域规划处于加快推进实施阶段。目前,区域规划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区域政策针对性不明显。规划区域的范围不是以类型区为标准划分的,而是以行政区为标准划分的,导致区域政策的针对性不明显,地区之间的政策大同小异。二是区域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够。从区域规划实施的情况看,各省市区积极要求将本行政辖区或辖区内一部分上升到国家战略,主要是解决加快发展的问题,而不是加强生态保护,某种程度上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一定冲突。三是区域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尚未完善。由于编制主体与实施主体不一致,且又涉及多个实施主体,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规划协调实施的难度非常大。
(三)全国部分省区市出现拉闸限电现象
进入2010年三季度以来,许多地方为突击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任务,纷纷拉闸限电,限制正常的生产、生活性用电,一场强制性的限电风暴正在暗中涌动。如,河北邯郸、唐山钢企被“拉闸限电”,安平县甚至“全民限电”,浙江温州、宁波部分区域拉闸限电。9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避免采取停限居民和公共服务单位用电的错误做法,并提出要认真开展节能减排潜力分析、目标分解、重点工程、政策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努力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四)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隐忧
2010年三季度以来,受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隐忧。以温州市为例,2010年前三季度,银行对工业信贷增长明显,但并不见工业增长大幅提升。调研发现,自一季度以来,该市规模工业利润增幅环比回落幅度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关停并转。曾占据全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500多家企业,现在只剩下
100家左右。除打火机外,其他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发生将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提出迫切要求,也将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密切关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不确定性,立足2010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2011年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加强督查和评估
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各地要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建立落实机制,明确责任和分工;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督促检查以及评估工作,完善政策配套支持体系。
加快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财政、产业、人口、投资等政策,明确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国家支持的重点投资领域和产业准入标准。各省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加快制定本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实施方案和进度安排,研究制定分类配套政策,推进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
(二)加快调整投资结构,积极引导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中央确定的“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在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投资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力度,加快民间投资跟进的步伐,着力扩大中小企业投资意愿和规模。正确处理扩大投资用于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的关系,确保一批重大在建项目继续推进尽快完工,严格控制低水平、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新建项目开工建设。
东部地区要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中部地区要扎实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三农”、保障性住房、卫生教育、基础设施、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实施。西部地区应继续加大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造。东北地区应加快重点产业振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并购重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推进中西部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有序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和平台,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中西部各地要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支持中西部毗邻城市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快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快解决城乡统筹突出矛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针对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的客观实际和特有国情,未雨绸缪,超前研究解决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过亿农民工进城、农村空心凋敝等城乡统筹的重大问题,分步制定综合配套政
策措施加以应对防范。重点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的盲目发展和不协调发展问题,抓住城镇发展的“贪大求快求新求洋”、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劳动力转移不畅等突出矛盾,加快研究解决办法,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加快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促进城镇化集约、特色发展。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以优先解决中小城市和县城的农民工落户定居为切入点,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出台有关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工资增长、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子女就学、落户等相关政策,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救济制度,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推进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异地接续问题,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继续落实国务院相关文件推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实行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等等。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建立区域联网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五)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健全政策体系,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完善扶贫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整合政府扶贫资金,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提高扶贫效率。积极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新机制,继续鼓励引导对口扶贫和援助。积极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人才援助计划,支持贫困县(市)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鼓励各类人才到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创业发展。
对具备生存条件的贫困地区,继续实行开发式扶贫,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实行易地扶贫,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库区、行滞洪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培训扶贫、技术扶贫和劳务输出扶贫,增强劳动技术和增收能力。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实行救济扶贫。加强对贫困人口下一代的教育扶助,防止贫困代际传递。采取社会救助、设立专项贷款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防止因灾因病因学返贫。
第三篇:2012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际经济形势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不容乐观,目前主要经济机构的预期多低于2011年。从债务缠身、复苏缓慢的美欧,到通胀高企、增速放缓的新兴经济体及,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似乎同步走到了在震荡减速中寻求转型的一年,世界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
二、国内经济形势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大的背景下,2012年中国将面临实体经济加速放缓、虚拟经济扭曲加剧和风险上扬、结构问题持续恶化的问题,面临增速下行、通胀上行与经济转型等短期与长期问题叠加的多重压力,同时还要应对欧债危机恶化的外部冲击和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复杂局面。
2011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这个总基调下,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产业政策都围绕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这也是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总之、2012年国内经济总体会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三、煤炭行业形势
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单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煤炭新增产能仍将逐步释放,煤炭产量能够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受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放慢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如果国际煤价能够在目前基础上保持相对平稳运行的话,国内煤价本身上涨动力并不足。
预计2012年我国煤炭可供利用量将进一步增长,达到37.93亿吨至38.48亿吨。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的用煤量占我国原煤年消耗量的90%左右火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不会有明显下降(75%至77%),电煤消费量将达到18.79亿吨至19.29亿吨。钢铁行业2012年煤炭消费量将会达到4.81亿吨。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将达到1.66亿吨。
在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的同时,煤炭行业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这将使煤炭价格难以继续上扬。此外,高耗能行业的开工率下降,继而减少焦炭、电力消费,将加剧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可能会导致煤炭价格下行。
第四篇:经济形势分析
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在宏观调控引导和市场机制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工业结构加快调整,钢铁、有色等产业集中度提高,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产量成倍增加,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大,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步伐加快,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林牧渔、涉农产品加工、设备制造、运输等行业投资增幅扩大。特别是,针对房地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加强市场引导和调控,使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地方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今年各级政府对社会事业领域特别是农村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增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启动了在两年内解决2120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应急工程建设。“两免一补”资助目标基本完成,中央免费教科书资助的贫困学生扩大到3000万人。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推进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取得新进展,中部各省也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资源加工和制造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全社会更加重视土地、淡水、能源、资源等的节约使用和集约利用,循环经济发展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取得初步成效。
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当前,应从两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一是要处理好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关系。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必须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一方面,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信贷增速逐步降下来,为稳定价格总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二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当前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第一,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当前,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力争使物价涨幅在后几个月降得多一些,为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物价创造条件。第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内需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力量,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鼓励发展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业态,促进民间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要高度重视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采取措施稳定外需,避免出口大幅回落对工业生产、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第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力求取得更大进展。调整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先决条件。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改善小企业发展环境。要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四,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构建居民收入和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机制。
目前经济生活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从根本上说,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完全可以驾驭中国经济航船胜利前进。
第五篇:经济形势分析材料
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二再”学习实践活动深化推进会上的汇报交流材料
***镇党委、政府(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今年以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市“两会”精神,紧抓姚东片区组团发展契机,突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条工作主线,认真开展“三年”活动,扎实推进“六大行动计划”,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现将全镇一季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一季度全镇经济运行情况
1—3月份,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工业技改投入**万元;实到内资***万元,外资**万美元;自营出口**万美元,同比增长***%;新产品产值(宁波级以上)***万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利润***万元,增长***%。国地税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国税收入***万元,同比增长***9%;地税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工业用电量***万度,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用电***万度,同比分别下降**5%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二、一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我镇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一增二快三强四降”的特点:
一增,即各项指标增幅明显。从统计情况来看,我镇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明显,各项主要指标都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全部工业产值、规上工业产值、销售值、自营出口、新产品产值、国地税收入等主要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较快,继续巩固了去年以来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二快,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在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新项目、新产业的发展力度。目前,以PE塑料管件、钕铁硼、旅游制品、汽车配件等一批新型产业发展迅速,在全镇经济总量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其中PE塑料产业约占10%。有7家涉及燃气、管道仪表的PE塑料管件生产企业,预计2011年销售可达5亿元以上。有4家不锈钢企业积极转移产业重心,转产PE塑料管件,预计销售可达5000万元以上。两家不锈钢企业向外地转移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三强,即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从一季度情况看,各企业科技创新的信心足,热情高,新产品产值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38.19%,全镇科技兴企的氛围浓厚。在3月底邀请市科技局领导对9家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了科技政策培训,目前已有5家企业开展研发费单独记账和研发产品备案,1家企业目前联合相关国内专家正在起草制定行业标准,还有
2家企业正在积极申报浙江省名牌产品和宁波市名牌产品。
四降,即工业能耗持续下降。一季度工业用电量和规模以上企业用电量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再次实现双降,同比分别下降4.65%和5.03%。企业主动更新了一批节能技术和装备,目前以PE管件为主的塑料行业普遍配备了变频节能设备,积极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能耗标准的落后设备和装置,有6家不锈钢企业关停熔炼工艺。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当前,经济发展虽已步入上行轨道,但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固因素依然存在,政策的力度日益紧缩。从我镇的实际情况看,产业结构单
一、规模偏小、层次不高,品牌创建力度不够等弊端依然存在,发展的压力依旧很大,特别是在要素保障、项目引进、结构调整、环境改善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三、一季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机遇,立优势,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扎实推进。以第二届国际***文化节和古乍公路建设通车为契机,以启动新集镇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商贸服务招商活动,积极承接宁波转移产业,推动产业调整,加快项目落地。目前,一季度重点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3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上亿元项目1个,今年计划投资1.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的新
建PE管件、球阀生产线项目预计今年8月底前竣工投产;余姚市舜仕电器有限公司新建年产5000套高速列车座椅支架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于6月竣工投产;宁波泓锋智能仪表有限公司新建智能流量表生产线项目预计于下半年开始投产;宁波市捷丰塑业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00万件塑料制品项目和宁波恒元磁业有限公司新建磁性材料生产线项目都将于年底投产。
重大前期项目2个,分别是:浙江新大公司新建PE管件、管材生产线项目和白罗岙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投资4.75亿元,目前都处于土地征用阶段。其中浙江新大塑料管件有限公司投资1.95亿元新建PE管件、管材生产线项目,目前正在办理土地拍卖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宁波豪润置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8亿元的白罗岙房产项目,目前正进行项目土地征用、坟墓迁移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12年初完成土地拍卖。
(二)抓创新,调结构,产业转型升级良好开局。一方面实施PE塑料振兴计划。在抓好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无污染、市场前景广的新型产业。镇里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对新产业在技改投入、人才引进、项目落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并通过宣传、推广、评优等措施,让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走向市场,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成长空间。目前,全镇
非不锈钢企业正逐步增加,一季度新增PE塑料管件投产企业2家,另有2家企业正在积极筹建塑料产品生产线,1家企业引进4套成型机设备已投入生产。另一方面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加大对各项经济政策的引导,用好用足优惠政策。目前,企业投身专利申请、品牌创建信心高涨。宁波海锂子新能源有限公司、宁波泓锋智能仪表有限公司引进创新团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已申报国家级科创基金;另外余姚市庆发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国内专家正在起草制定PE管件行业标准;宁波宇华、浙江新大公司正在积极申报省、市名牌产品。
(三)抓规划,惠民生,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南部生态休闲,中部文化旅游,北部集镇商贸”总体布局,以古乍公路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提升集镇新形象,加快形成以车厩大桥至古乍线区域为核心的新集镇中心。同时加强与规划部门的对接,抓紧编制控制性建设详细规划,正着手规划建设一条长1000米、宽20米的新集镇区主干道。通过专人包干、分段考核等措施,实施节点倒逼等机制,切实加快古乍公路建设进度。目前,古乍公路已完成路基铺设,路面工程已完成招标,桥梁工程及剩余拆迁工作于5月份全部完成。启动车厩大桥至古乍公路连接线建设前期拆迁、征地工作。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50亩的镇中心小学及镇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已完成规划立项。
二六市至大隐道路建设正与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衔接,做好前期政策处理工作。姚江二期标准江塘加固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正进行技术交底工作,5月初开始进场施工。城东水厂原水管铺设等市级工程已基本完成,中石油输油管铺设、市第二中心粮库等建设工程也扎实推进。
(四)抓管理,建网络,社会管理创新积极开展。针对当前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格局,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层社会管控新机制。一是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治工作网络和联村干部每周下访制度,镇、村、组三级联动,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段的各种隐患排查与整治,开展各类矛盾的排查与化解,对重大不安定因素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二是进一步抓好重点、疑难信访积案的化解。坚持工作重心前移,工作措施下沉,主动抓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确保抓早、抓小、抓主动,把信访案件化解在工作第一线。1—3月份受理各类信访件5件,办结5件,办结率100%;受理民间纠纷46起,调处46起,其中镇调处15起,村调处31起。三是进一步优化服务工作。建立特殊利益群体帮困扶贫、保障就业等工作机制,完善联村入企进户服务制度,创新服务载体。针对就业形势严峻、劳资纠纷增多等现象,对失业人员、困难户进行上门政策宣教,形势分析,及时落实帮扶政策。一季度解决职工劳资纠纷3起,涉及资金1.58万元;解决工伤调解12起,涉及资金35.08万元;为城镇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13人,其中困难人员就业5人;完成招聘岗位人数230人,推荐就业300人。
(五)抓作风,提效能,“二再”主题活动全面深入。根据市委安排部署,以“五抓五促”(即:抓形势政策调研教育,促干部强素质求实效;抓互学互比互评互动,促思想工作创先争优;抓干部作风求真务实,促全心全意服务基层;抓攻坚克难三大战略,促经济社会换挡提速;抓工作效能转型提升,促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推动全镇中心工作扎实稳健推进。新开设了“***讲坛”宣教平台,确定了11个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立了三大工作制度(即重大工程项目领导跟踪服务制度、重大工程项目定期协调联席会议制度、重大工程项目进度倒逼制度)。以5个系列活动和15个分项工作为内容,着力找准解决干部思想教育问题、作风问题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等,着力推进我镇重大工程建设,着力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严格落实“八项制度、四条禁令”,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政领导分别到江中、罗江两个重点村进行了现场办公,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督促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由镇纪委牵头对机关效能建设进行了明察暗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对当事人进行了警告和教育。当前学习实践活动正开展社会发展“大讨论”和社情民意调研活动。以“群众需要我们办什么”为导向,结合***发展实际,认真梳理了13个发展难题,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认领破解难题,并量化工作进度、倒排完成时限。采取有效措施,找准、找好、找实、找全问题根源,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