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政策5篇

时间:2019-05-13 11:5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危房改造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危房改造政策》。

第一篇:危房改造政策

关于主城区危旧房改造的政策解读

1、实施主城区危旧房改造的意义?

答:危旧房改造是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的大事。主城区是重庆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管理水平的集中展示窗口:实施危旧房改造是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重大举措;实施危旧房改造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实施危旧房改造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现实需要;实施危旧房改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纳入主城区危旧房改造的实施范围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答:危旧房改造的对象包括主城区内的危房和旧房两大部分:其中危房是指2007年底前经危房鉴定机构确认,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结构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旧房是指1969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房屋。以上两类房屋均指具有房屋产权产籍证明的房屋,包括住宅、非住宅及其他房屋。

3、本次危旧房改造的改造范围?

答:主城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和北部新区)城区范围内的危旧房片区。

4、危旧房改造片区及其改造量的确定原则?

答:按照“一个主体、三个捎带”(“主体”是指主城区内2007年底前经危房鉴定机构确认的危房和1969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旧房;“捎带”是指违章建筑、内环范围的“城中村”和按规划红线需要与“主体”部分一并拆迁的1969年底后建成的房屋)的原则确定危旧房改造片区的总体规模和拆迁红线。严格控制“主体”量与“捎带”量的比例,捎带房屋的数量严格控制在各区拆除危旧房屋数量的50%以内,并与主体786万平方米危旧房同步完成拆迁和改造。

5、危旧房改造的时序和节奏是怎样确定的?

答:本着“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于房屋安全隐患突出的地区、主城两江四岸、城市主干道两侧、轻轨沿线和重要节点区域作为2008年的工作重点先期实施改造,大部分拆迁改造任务集中在2009年内,2010年做好危旧房改造的收尾工作。

6、本次危旧房改造的总体要求?

答:本次危旧房改造的总体要求是“减量、增绿、留白、整容”,绿化用地在主城各区危旧房地块中统一平衡,确保危旧房改造后的绿地率指标达到50%。

7、危旧房改造片区中,已被土地储备机构储备的地块如何实施危旧房改造?

答:已被土地储备机构储备的地块,按照“谁储备、谁负责”的原则,由储备该地块的机构结合当地区人民政府的改造计划尽快启动拆迁整治。拆迁整治完成后,按规划部门确定的用地红线,通过土地招拍挂程序,实施“净地出让”。

8、危旧房改造片区中,已出让给开发单位的地块如何实施危旧房改造?

答:已出让给开发单位的地块,由主城各区人民政府责成开发单位限期进行开发整治,逾期尚未启动的项目可按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16号的相关规定收回现有国有土地使用权。

9、危旧房改造片区中,未拆迁整治储备的危旧房地块如何实施危旧房改造?

答:未拆迁整治储备的危旧房地块原则上采取“净地出让”的方式,由市、区人民政府指定的土地储备机构储备、拆迁、整治,并享受危旧房改造的有关优惠政策。拆迁整治后的地块,按规划部门确定的用地范围、用途和规模供应土地。若属经营性用地的,按土地招、拍、挂方式供地;若属市政设施用地的,按划拨方式供地。

10、危旧房改造项目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答:(1)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和土地出让金返还。在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方面,危旧房“主体”部分由原来的“拆一免一点五”调整为“拆一免二点五”,“捎带”量不足“主体”量50%的部分实行“拆一免二”。除此之外,在土地出让金方面也有很大优惠。

(2)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和规划许可证执照费,均由原来的减半征收调整为全额减免。

以上规费均按照“谁拆迁、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即征即返方式返还给投资拆迁的单位和机构。

11、本次危旧房拆迁安置有哪些安置方式?

答:本次危旧房拆迁安置充分考虑被拆迁人的合理要求,引导和鼓励被拆迁人选择货币安置,确实不能货币安置的,采取实物安置的方式,安排建设专门的安置房。

12、本次危旧房改造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方面有哪些突破?

答:本次危旧房改造进一步加大了对被拆迁人的政策优惠力度。本次危旧房改造对被拆迁人的拆迁安置政策充分考虑了其合理的利益要求,在货币和实物补偿安置方面均加大了政策优惠力度。如:对于在规定搬迁期限内选择货币安置的,除按规定享受货币安置补偿费和提前搬迁奖励费外,还可获得特别奖励费;对于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人口在2人及以下的,现住房建筑面积不足30平方米,按建筑面积30平方米给予等值或实物补偿安置,家庭人口在3人及以上,现住房建筑面积不足45平方米,按建筑面积45平方米给予等值货币或实物补偿安置。同时,政策对被拆迁人在子女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以及就业、培训、医疗等方面也给予了非常人性化的考虑。

13、对市有直管公房的拆迁补偿是如何规定的,承租人和产权人分别如何享受安置补偿政策?

答:对市有直管公房将坚持依法补偿产权人、适当照顾承租人的原则。拆迁直管公有住房时,有条件的实行产权调换安置,无条件的实行货币补偿安置,货币补偿费按产权人与承租人3:7的比例分配;拆迁非

住宅直管公房时,原则上实行产权调换安置,对确无条件实行产权调换安置的,实行货币补偿安置,货币补偿费按产权人不低于70%,承租人不高于30%比例分配。

14、对被拆迁企业有哪些政策支持?

答:财政、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市政府相关部门都要积极给予支持,妥善处理职工安置和债务清偿等相关工作。对涉及公用事业、市政管网设施搬迁的,将根据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规费。

15、危旧房改造中拆迁安置房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答:危旧房改造中建设的拆迁安置房规费缴纳参照现有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执行,免缴相关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安置房的建设与经济适用住房相比还有几项重大的政策突破。首先是建设用地以出让方式供应,土地出让金即征即返;其次,户型面积设计标准、上市交易管理不受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限制,享受完全产权。

第二篇:危房改造政策

危房改造政策

一、新建房屋的要求

(一)改造标准。有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并满足6°抗震设防要求。新建、翻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户不低于30平方米、3人户不低于40平方米,3人以上农户的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方米,不低于13平方米,(上限120平方米)。

(二)改造方式。

1、新建重建。对于无房户、地质灾害区居住户及不适宜在原址建房的住户实行异地新建。整栋房屋属D级危房的建议拆除重建。新建重建房屋以农户自建为主,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由各镇(办)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协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建房规划设计须经县住建局批准后实施。

2、修缮加固。注意:修缮加固必须有大的动作,先对房屋进行处理,比如换瓦,换背墙,然后加入抗震设施。装修老房,粉刷,盖院墙,盖门楼等情况将不予补助。

3、购买或租赁。对无房户、无庄基地或居住在低洼区、断层、泥石流、滑坡地带的危房户,鼓励其在选址安全区域购买他人安全住房。对新建或购买住房确有困难的农户,可以通过租赁农村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解决安全住房。购买和租赁合同必须有卖方、买方、和镇村三级构成,村镇两级必须加盖公章。如果购买的房愿意在县公证处公证最好。

二、补助标准、申请方式及产权归属

(一)补助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依据农村危房改造方式,实行分类补助标准,具体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D级危房拆除重建的,每户补助不应低于各级财政户均补助之和。第二类,属于C级修缮加固的,每户补助不超过1.5万元。

(二)申请方式:一是个人申请。由符合条件的农户向所在村委会书面申请。二是集体评议。村委会接到申请后必须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

会议进行评议,初定危房改造对象,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三是入户审核。镇(街道办)政府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要及时审核认定,审核结果要在镇(街道办)政府政务公开栏公示。四是县级审批。县级接到镇(街道办)上报的材料后,要组织人员实地进行房屋鉴定核查,研究确定补助方式和补助标准,审批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五是签订协议。县级审定后,要组织镇(街道办)政府、村委会、危房改造户三方签定危房改造协议,明确改造方式、开竣工时间、补助资金及拨付方式等内容。六是组织改造。原则上由危房改造户联系施工队伍自行改造,也可由镇(街道办)政府或村委会组织统一改造。禁止在低洼区、断层、泥石流、滑坡地带建房。农房设计图纸可以选用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荐使用的通用图、有资质的个人或有资质的单位的设计方案,或由承担危房改造工程的农村建筑工匠设计(建筑工匠要有专业部门发放的培训证)。规划建设的房屋要做到坚固牢靠、经济实用、功能齐全、美观大方,质量标准要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承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村建筑工匠或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所改造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七是竣工验收。危改项目竣工后,由县农村危房改造脱贫办公室(县住建局)牵头,财政、审计、民政、残联、纪检等部门参与检查验收。

(三)补助方式:按照《陕西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通过财政涉农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到户,实行社会化发放。

(四)产权归属:按照危房改造标准,贫困户在原址或异地新建住宅,房屋产权归农户所有;由村委会按照标准统一建设的周转房,为分散居住的五保户、贫困户使用,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

三、观念转变

1、危房改造不是贫困户危险房屋解决的兜底单位,愿意按照危房改造标准进行房屋改造,我们予以补助,不愿意按照政策改造,我们不予以补助。

2、不得申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情况具体有:①在本村另有安全住房的;②住房拥挤,需要分户的;③在外地(县城、集镇)已有永久性居住房屋的;④不属于农村危房改造4类重点对象的;⑤已享受过民政、发改、扶贫、土地等部门建房补助的;⑥有村两委班子成员的;⑦家庭成员中有财政供养人员或在大型企业有固定收入的;⑧有机动车辆(在车辆管理部门已登记备案)的;⑨新建房屋不住或者让给子女居住而自己现仍住危房的;⑩通过所在社区或村享受廉租房的不得再申请危房改造。

3、农户需准备资料:农户相关证件复印件及低收入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薄所有人员、五保证、低保证、残疾证、一卡通、贫困证明等。)农户改造前、中、后房屋电子版照片。

第三篇:危房改造政策

关于印发《吉林省农村危房改造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来源:

日期: 2012-08-29 10:09:0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吉建村〔2012〕21号 各市(州)、县(市、区)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发改委(局)、财政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局、经发局、财政局:

为加强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管理,全面推进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吉林省农村危房改造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请及时反馈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省财政厅社保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刘海臣

0431-82752368(兼传真)省发改委

高宏志

0431-88904549 省财政厅

刘福民

0431-88550678

附件:吉林省农村危房改造管理暂行办法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2012年8月20日

附件:

吉林省农村危房改造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管理,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农村危房项目改造,均适用于本办法。第三条

农村危房改造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原则上以农户自建为主,通过宣传引导,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自愿改造危房的积极性,发挥贫困群众建设的主体作用。地方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并捆绑使用各项资金和优惠政策,为农村危房改造创造条件。

(二)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的原则。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相对集中的要求统一规划,新建、改建住房要符合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镇(乡)、村庄规划和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规划,向有规划的行政村、中心村倾斜,先行安排能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或原宅基地建设的改造户;统筹协调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处于地质灾害地区危房改造,要结合村屯合并整村选址重建;对拟撤并村屯的危房改造,要向中心村聚集。

(三)坚持经济安全、厉行节约的原则。各地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农户的承受能力,严格控制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和标准,加强农房改造建设质量监管和指导,在确保农房安全经济、美观适用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农户选择新型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建筑材料和工艺。

(四)坚持政策公开、阳光操作的原则。公开资助政策、公开申请审批程序、公开审批结果,规范操作程序,通过村民评议、张榜公示等方式,实行阳光操作,全过程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农村危房改造实行市(州)、县(市、区)政府负责制。各相关部门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第五条 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组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为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能负责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工作。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承担协调推进组的日常工作。第六条 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组的职责。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农村危房改造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危房改造的决策部署,协调处理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中的重大问题。

(二)研究制定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措施。

(三)研究制定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计划。

(四)组织检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质量安全、实施进度等情况,指导地方做好相关工作。

(五)协调落实国家、省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补助资金,下达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补助资金计划,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六)跟踪掌握、统计汇总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执行情况。

(七)完成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第七条 各市(州)、县(市、区)、乡(镇)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组(以下简称“推进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危改办”),负责本辖区内的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工作。

第三章 建立普查档案

第八条 农村危房普查是指在省政府统一部署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自愿申请农村危房改造的农户进行贫困户家庭认证和其房屋鉴定,并对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户登记造册,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分户纸质档案、汇总档案和相关电子信息档案的行为。

第九条 农村危房普查档案建立和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村级负责贫困户相关申报纸质材料的收集并上报乡镇危改办;乡镇危改办负责按户整理、装订和保管纸质档案,建立相应电子信息档案并上报县(市、区)危改办;县(市、区)危改办负责纸质和电子信息档案的审核验收、汇总并上报市(州)危改办;市(州)危改办负责纸质档案和电子信息档案的复核验收、保管电子信息档案并上报省危改办;省危改办负责电子信息档案审查、汇总和管理。第四章 计划申报与审批

第十条 各级政府推进组要依据本行政区域农村危房普查结果,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计划,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提供依据。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计划应逐级上报备案。

第十一条 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申报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居住,并是房屋产权所有人;

(二)属于全省农村危房普查档案在册的危房户;

(三)属于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其他贫困户任意一种类型。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不能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计划:

(一)已建有安全住房的;

(二)住房困难、拥挤,需要分户的;

(三)无居住房屋的。第十三条 农民自愿申请。

农户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应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自行申请有困难的,由村民委员会组织人员帮助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应如实登记。

申请人应按要求如实提供建立农户危房改造档案所需基础资料:

(一)本人或他人代写的《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

(二)本人或他人代为填写的《农户家庭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贫困情况、住房危险程度、改造方式方法、改造总投资、已筹资金和拟申请补助金额、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等情况的说明,并须有户主签字。

(三)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即提供经审查与原件一致的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四)贫困情况证明。即提供经审查与原件一致的民政部门出具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五)危房情况证明。即提供有固定参照物和房主在内的整栋和局部危险部位的现住房照片,其中整栋危险房屋或处于危险场地的房屋只提供整栋房屋照片。第十四条 村委会评议。

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对申请人居住房屋危险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组织村民进行评议。入户调查时,至少有1名村干部和1名以上本村群众参加。调查人员和户主应分别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在调查房屋危险程度时,按照国家《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标准进行评定,同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房屋危险程度初步确认后,由乡(镇)危改办协调县级以上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机构,指派技术人员进行复核,出具房屋鉴定报告,经申请人签字后,由乡镇危改办存入申请人的农户危房改造档案中。

调查核实结束后,村民委员会将调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进行公示,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应注明理由。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应及时核实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村民委员会应及时将相关材料整理上报乡(镇)危改办。第十五条 乡镇初审。

乡(镇)危改办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材料进行初审。乡(镇)危改办组成工作组(成员须经县级以上培训合格)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危改对象进行户户见面,实地审查。对评议中争议较大以及公示有异议的必须严格进行核实。核实完毕后,将符合补助条件的拟补助申请人员名单、拟改造方式和拟补助标准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初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公示期间,群众有异议的,乡(镇)危改办应及时组织复核并听取当事人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评审结果和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县(市、区)危改办。经审核不符合改造条件的,相关资料退回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通知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第十六条 县(市、区)审核。

县(市、区)危改办汇总各乡(镇)情况,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组织重点复核及抽查,并对申请人、改造方式、补助资金提出审核意见。

审核结果应在县(市、区)媒体或政府网站以及相关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听取当事人陈述。

县(市、区)危改办将审核材料汇总形成审核报告,并附相关农村危房电子信息档案,一并报市(州)危改办。

第十七条 市(州)复核。

市(州)危改办组织对各县(市、区)上报相关材料进行复核,并根据情况进行重点审核及实地抽查,最后对申请人、改造方式、补助资金提出复核意见,上报省危改办审批。第十八条 市(州)危改办申报计划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市(州)推进组对所辖区内各县(市、区)相关材料的复核情况报告与申报报告;

(二)各县(市、区)推进组对所辖区内乡镇的审核报告与申报报告;

(三)市(州)汇总的各县(市、区)《农村危房改造农户基本情况明细表》、《农村危房改造基本情况汇总表》、《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任务申请汇总表》等相关材料;

(四)各市(州)、县(市、区)相关农村危房电子信息档案;

(五)其它材料。

第十九条 省审批。

省危改办收到各市(州)相关材料后,应及时将相关材料整理汇总,确认无误后,根据省推进组重点工作要求,提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任务及资金补助计划方案,经省推进组研究批准后,下达全省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任务及资金补助计划。市(州)、县(市、区)危改办在省计划下达后,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

第二十条 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房屋鉴定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标准,到危房所在地进行实地踏查并按规定出具农村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行为。

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机构可由县级以上住建管理部门组织当地质检机构及科研院所等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成立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机构,负责农村危险房屋鉴定工作。鉴定人员应通过相关培训合格后,方可开展鉴定工作。

鉴定结果应使用规范性文字按照省统一制定的《农村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填写,并加盖县级以上鉴定机构公章。

第二十一条 整理汇总相关材料主要是指在整理装订分户《农户危房改造档案》纸质档案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户基本情况明细表》和《农村危房改造户基本情况汇总统计表》将分户档案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建立农村危房电子信息档案。

分户纸质档案主要包括农户本人或他人代为填写的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农村危房改造审批表;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或其他贫困户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有固定参照物和房主在内的整栋和局部危险部位的现住房照片;县级以上鉴定机构出具的农村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房屋产权证复印件、乡镇政府与农户签订的农村危房改造协议等。

第五章 民主排序

第二十二条 民主排序是指当省农村危改领导小组下达的改造任务分解到村的任务数少于当年审批通过的申请人数时,通过召开村级农村危房改造村民评议小组会议,以确定当年先行改造的申请人和转为次年改造的申请人。

第二十三条 农村危房改造村民评议小组一般由村支“两委”成员、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等组成。评议小组组长和成员,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总人数原则不得少于15人。其中,村民代表人数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二分之一,并保证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代表。

第二十四条 农村危房改造村民评议小组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小组成员参加会议方为有效。评议小组成员与申请人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五条 民主排序应在乡(镇)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并委派乡(镇)危改办工作人员或驻村干部参与和监督。乡(镇)危改办工作人员在民主排序前,应按要求对农村危房改造村民评议小组的产生程序、人员情况及构成比例进行审核,并对农村危房改造村民评议小组成员进行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政策培训。

第二十六条 民主排序要充分发扬民主,做到公平公正,确保农户满意。农村危房改造村民评议小组会议由组长召集和主持,并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介绍本年农危房改造任务的对象及数量;介绍经县(市、区)推进组批准成为危房改造对象的申请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和居住房屋危险等级情况;

(二)根据本村危房改造任务的改造对象及数量,评议小组成员采取无记名方式投票;

(三)现场唱票、计票后,主持人宣布评议出的本年实施改造的申请人和转入次年改造的申请人结果;

(四)参加评议的乡(镇)干部或评议监督人员就评议的真实有效性发表意见;

(五)明确专人负责如实记录村民评议会议内容并存档备查。第六章 改造方式及建设标准

第二十七条 整栋危险(D级)房屋改造主要以“原址重建”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相对集中重建”、“五保户集中供养”和“结合村庄规划实施危房改造”等方式进行;局部危险(C级)房屋采取“房屋修缮”的方式进行改造。危房改造要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异地建房的要拆除原危房,并让出原有宅基地。

(一)原址重建是指农村危房改造主要以农户原址重建为主的方式进行改造。重建的农房要体现当地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让农民亲身体会到改造后的房屋功能合理、居住舒适、造型美观的特点,并起到带动其他农户转变建房观念,科学建房的目的。

(二)相对集中重建是指在有条件、有能力的地方,对小范围内比较集中的危房采取统一建筑风格(具有当地农村和民族特色、功能合理的民居)的形式实施改造,并组织农户进行小环境治理。

(三)五保户集中供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五保户危房数量较多且有集中供养需求的,可通过统一修建五保户集中供养点的方式,对五保户危房实施统一改造。

(四)结合村庄规划实施危房改造是指有条件的地区,对分布在较大范围内的,具有一定规模数量的危房,结合村庄规划,对农村危房实施集中改造,以村庄规划实施带动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局部改造是指对局部危险(C级)危房采取局部构件修缮或更换的方式进行改造。第二十八条 农村危房改造要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面积和建造成本。改造资金大部分由政府补贴的危房户,翻建、新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40平方米,最多不超过60平方米。

第七章 补助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由国家、省、市(州)和县(市、区)三部分组成,以国家补助标准为基准,国家、省、地方(市州或县市)农村危房改造配套补助资金比例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省、市(州)和县(市、区)农村危房改造配套补助资金应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落实。第三十条 各市(州)、县(市、区)要依据农村危房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分类补助标准。分类补贴标准要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

第三十一条 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的拨付,将根据每年国家下达我省改造计划的情况,一次性或分期下拨到各市(州)、县(市、区)。

第三十二条 市(州)和县(市、区)政府配套补助资金的下拨方式可参照中央和省级配套补助资金的下拨方式执行,也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

第三十三条 农村危房改造的政府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危房本体改造,严禁将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危房范围外的村庄整治等非农危改项目。

第三十四条 农村危房改造政府补助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所有农村危房改造政府补助资金必须纳入市(州)、县(市、区)财政专户管理,中央、省级和市(州)、县(市、区)分账核算。

第三十五条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实行市(州)、县级报账制。即乡(镇)财政部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向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和危改办申请拨付资金,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和危改办审核后,对符合要求的,及时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资金。

第三十六条 政府补助资金由乡(镇)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现金或提供材料等方式发放到农户手中。以材料方式发放补助的必须征得农户的同意,并向农户提供材料发票。

第三十七条 各级政府要落实农村危房改造专项工作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中办公经费支出。第八章 规划设计与选址

第三十八条 农村危房改造应与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相衔接,编制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规划。

第三十九条 行政村中整栋危房数量超过30户以上和因地质灾害需整体迁建的,原则上应考虑统一拆除、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同时综合考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第四十条 农村危房改造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建设方案;

(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用地总量,各项用地的具体数量;

(三)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确定防灾减灾措施;

(五)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措施;

(六)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

(七)新建农房的标准户型图。

第四十一条 农村危房改造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满足“安全、节能、环保、适用”的原则,符合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建设部门应统一编制实用性、地方性强的农村危房改造自建住宅推荐设计图集,免费为农村危房改造户使用。

第四十二条 农村危房改造选址要符合以下要求:

(一)尽量避开风口,选择向阳、通风良好的开阔地带,优先选择靠近原有居住地或经鉴定后可利用公共设施较多的地段。

(二)避开地震断裂带、滑坡、崩塌、泥石流、河洪、山洪、煤矿沉陷区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易发生的地段。

(三)避开水源保护区、水库泄洪区、濒险水库下游地段。

(四)避开地下管线较集中的地段。

(五)不影响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第九章 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四十三条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统筹安排、科学编制本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交付使用进行进度控制,确保本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四十四条 各级危改办要对建材产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特别是采购的钢材、水泥、砖、预制构件等主要建材,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明、出厂合格试验单。对现场加工的预制构件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材料进场时要派专人检查验收,确保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达标。

第四十五条 各级危改办要加强对危房改造工程的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控和检查。具备开工条件的方可发放开工许可证,保证项目能顺利实施;竣工验收合格的,方可拨付农村危房补助资金和节能改造补助资金。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巡查,共同组织技术力量现场监督工程质量,特别是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等主要分部工程,须经现场验收签字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十六条 在实施农危房改造过程中,各级危改办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要求,根据我省地理地质结构特点和抗震设防等级标准,从设计到施工做好抗震设防工作,提高新建房屋的抗灾能力。

第四十七条 各级危改办要按照国家和省推进建筑节能示范工作的有关要求,制定和完善技术方案与措施,及时组织中期检查和竣工检查,并加强技术指导与巡查,开展典型建筑节能示范房节能技术检测。市(州)、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安排好相对集中的示范点建设,实行逐户施工过程检查和竣工验收检查,并做好检查情况记录。建筑节能示范户录入信息系统的“改造中照片”必须反映主要建筑节能措施施工现场情况。

第四十八条

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各级危改办要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月报制度,每月末将本月危房改造进度、计划落实、资金筹集、监督管理等情况及时汇总并上报。各地要组织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将建设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逐级上报。

第四十九条 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各级危改办要制定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考评办法,建立绩效考评制度。要逐级开展绩效考评,综合评价各地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落实与政策执行情况,公布绩效考评结果与排名,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安排下一改造任务的重要依据。第五十条 各级危改办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危房改造技术培训手册和录制培训光碟,组织人员对农户进行建房技术培训,增加建房技术力量,确保建房的工程质量。

第十章 农村危房档案管理

第五十一条 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度。省危改办负责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相关统计数据汇总整理和建档管理,并保存本级汇总整理和市(州)上报汇总整理的农村危房改造相关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指导、监督、规范全省农村危房改造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市(州)、县(市、区)、乡(镇)危改办及村委会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农村危房改造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

农村危房改造档案按类别分为分户档案和汇总档案,并以纸质和电子档案形式保存。

第五十二条 乡(镇)危改办负责建立、完善和保存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资料和相关电子信息档案。

乡(镇)危改办存档资料包括分户的危房改造档案、相关汇总、审批资料和相关电子信息档案。分户的农村危房改造档案表式应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最新样表及省有关规定样式制作。汇总、审批相关资料包括《农村危房改造户基本情况明细表》、《农村危房改造户基本情况汇总表》、《农村危房改造户补助资金拨付明细表》,村民民主评议记录资料,村、乡镇、县(市、区)三次公示图片资料,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等。

第五十三条 县(市、区)危改办保存乡(镇)汇总上报的县(市、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装订成册的《农村危房改造分户档案》、《农村危房改造户基本情况明细表》、《农村危房改造户基本情况汇总表》、《农村危房改造户补助资金发放明细表》及相关电子信息档案。第五十四条 国家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工作。乡(镇)危改办要指派专人负责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并配备相应的电脑和数码相机。在改造计划下达后即开始录入已知的相关农户普查信息,并根据进展情况,适时完善信息数据。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各地应依据本管理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农村危房改造相关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危改办负责解释。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一、危房改造对象及补助标准

第四条按照以满足农户量基本需求为目的,优先改造量困难、最需求群众的量危险房屋的原则,根据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总体规划,各阶段的改造对象为:2009年—2012年主要改造五保房一、二、三级危房;低保户一级危房;困难房一级危房;一般户一级危房;茅草房;“整县推进”试点工程涉及的二、三级危房;2013年—2016年主要改造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三级危房。

第五条按照“群众自建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政府对各类对象和危房等级的户均补助标准为:

(一)五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二)五保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三)五保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四)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五)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六)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七)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八)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2万元;

上述补助标准为户均补助标准,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切实体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帮扶特困群众的前提下,在不改变

危改资金用途的情况下,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基础,根据危改户贫困程度、房屋危改程度实际情况,可对户均补助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保调整后的补助资金必须根据危房等级和农户贫困善状况划分补助档次,严禁“平均”或“普惠”等现象的发生。

二、补助对象申请条件

第七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政府补助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居住,且是房屋产权所有人;

(二)属于2008年农村危房摸底时统计在册的危房户;

(三)属于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任意一种类型。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不能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一)已建有安全住房的;

(二)住房困难、拥挤,需要分户的;

(三)无居住房屋的。

三、改造对象的确定程序

第九条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应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申请受理。乡(镇)人民政府或乡(镇)农村危改领导小组应在每年1月至2月底前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户申请工作。属于2008年摸底调查统计在册的农危房户的申请,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自行申请有困难的,由村民委员会组织人员帮助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应如实登记。

申请人应如实申报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房屋危险等级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年人均收入情况、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情况。同时,申请人应提供下列资料:

1、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补助申请表;

2、民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程度相关证明;

3、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调查核实。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对申请人居住房屋危险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是否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

入户调查时,至少有1名村干部和1名以上本村群众参加。调查人员和户主应分别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在调查房屋危险程度时,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标准进行评定,同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房屋危险程度确定后,由乡(镇)家危改领导小组指派技术人员进行复核。

(三)一榜公示。调查核实结束后,村民委员会将调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进行公示。不符合补助条件的,应注明理由。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应及时核实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相关材料整理上报乡(镇)人民政府

或农危改领导小组。

(四)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查。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组织相关人员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危改对象进行户户见面,实地审查。对评议中争议较大以及公示有异议的必须严格进行复查、核实。复查、核实完毕后,将符合补助条件的拟补助申请人名单、拟改造方式和拟补助标准张榜公示。

(五)二榜公示。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审核结果进行公开。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应及时组织复核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评审结果和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经审核不符合改造条件的,相关资料退回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通知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

(六)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批。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汇总各乡(镇)情况,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组织重点复核及抽查,并对申请人、申请方式、补助资金作出审批决定。

(七)三榜公示。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审批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听取当事人陈述。

(八)批准改造。公示期满列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批准成为当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对象。不予批准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五篇: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一、危房改造对象及补助标准

第四条按照以满足农户量基本需求为目的,优先改造量困难、最需求群众的量危险房屋的原则,根据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总体规划,各阶段的改造对象为:2009年—2012年主要改造五保房一、二、三级危房;低保户一级危房;困难房一级危房;一般户一级危房;茅草房;“整县推进”试点工程涉及的二、三级危房;2013年—2016年主要改造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三级危房。

第五条按照“群众自建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政府对各类对象和危房等级的户均补助标准为:

(一)五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二)五保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三)五保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四)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五)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六)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七)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八)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2万元;

上述补助标准为户均补助标准,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切实体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帮扶特困群众的前提下,在不改变危改资金用途的情况下,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基础,根据危改户贫困程度、房屋危改程度实际情况,可对户均补助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保调整后的补助资金必须根据危房等级和农户贫困善状况划分补助档次,严禁“平均”或“普惠”等现象的发生。

二、补助对象申请条件

第七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政府补助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居住,且是房屋产权所有人;

(二)属于2008年农村危房摸底时统计在册的危房户;

(三)属于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任意一种类型。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不能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一)已建有安全住房的;

(二)住房困难、拥挤,需要分户的;

(三)无居住房屋的。

三、改造对象的确定程序

第九条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应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申请受理。乡(镇)人民政府或乡(镇)农村危改领

导小组应在每年1月至2月底前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户申请工作。属于2008年摸底调查统计在册的农危房户的申请,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自行申请有困难的,由村民委员会组织人员帮助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应如实登记。

申请人应如实申报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房屋危险等级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年人均收入情况、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情况。同时,申请人应提供下列资料:

1、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补助申请表;

2、民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程度相关证明;

3、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调查核实。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对申请人居住房屋危险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是否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

入户调查时,至少有1名村干部和1名以上本村群众参加。调查人员和户主应分别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在调查房屋危险程度时,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标准进行评定,同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房屋危险程度确定后,由乡(镇)家危改领导小组指派技术人员进行复核。

(三)一榜公示。调查核实结束后,村民委员会将调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进行公示。不符合补助条件的,应注明理

由。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应及时核实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相关材料整理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

(四)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查。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组织相关人员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危改对象进行户户见面,实地审查。对评议中争议较大以及公示有异议的必须严格进行复查、核实。复查、核实完毕后,将符合补助条件的拟补助申请人名单、拟改造方式和拟补助标准张榜公示。

(五)二榜公示。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审核结果进行公开。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应及时组织复核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评审结果和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经审核不符合改造条件的,相关资料退回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通知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

(六)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批。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汇总各乡(镇)情况,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组织重点复核及抽查,并对申请人、申请方式、补助资金作出审批决定。

(七)三榜公示。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审批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听取当事人陈述。

(八)批准改造。公示期满列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批准成为当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对象。不予批准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下载危房改造政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危房改造政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危房改造惠民政策5篇

    危房改造惠民政策 1、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人员。 2、改造方式: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

    危房改造政策解读(大全5篇)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解读 农村危房改造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组成部分。危房改造应执行“三最两就”原则,即“三最”,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测试题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群中哪一类不属于危房改造补助对象?(D) A、分散供养五保户 B、低保户 C、建档立卡贫困户 D、集中供养五保户 2、残疾贫困家庭维......

    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危房改造一直是政府的惠民工程,2013年中央制定了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的任务。根据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规定,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

    全国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全国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为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住房安全问题,2008年到2010年,中央逐步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增加危房改造任务,加大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三年共安排117亿元补......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资金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资金 申审批程序如下 第一步: 个人自愿提出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的内容须包括住址、家庭人口......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及办理流程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及办理流程一、农村危房改造对象①居住在危险场地的分散供养五保户、建档立卡户、低保户、贫图残疾人家庭;②居住在D级(整体危险),C级(局部危险)危房中的分散......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解读(5篇)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解读补助对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优先解决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