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入关前后日本企业并购的特点分析
入关前后日本企业并购的特点分析
徐 立 军湖北省孝感学院
一、对国内并购的控制在立法上较严,在执行中较松。
1。被迫“进口”的反垄断法:比美国的还严厉。
在二战前,日本政府所推行的基本是一条扶植与保护垄断的政策,并由此而形成了战前财阀家族性很浓的垄断体制。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军的推动下,日本政府由美国“移植”、导入了反垄断政策,实施了经济民主化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彻底解散财阀企业、排除过度集中的经济力量及制订《禁止垄断法》。
众所周知,战前日本的财阀体系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经济基础。美国政府及其驻日占领当局认为,以财阀为代表的日本垄断资本“是日本最大的战争潜在力量”,也是美国垄断资本在亚洲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其推行全球霸权战略的障碍。为了彻底清除日本再次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源,美国逼迫日本政府实施极为严厉的反垄断政策,即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彻底解散以三井、三菱、住友等财阀企业为核心的家庭垄断统治,实行股权分散化,对原王子制纸、日本钢铁、大日本麦酒、三菱重工等巨大企业进行重组,将其分割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企业。尽管解散财阀及对巨大企业的重组进行得并不彻底,但它通过调整企业的所有权关系及组织结构,使战前日本的财阀垄断型经济体制迅速解体。
作为解散财阀企业和排除经济过度集中的法律依据,是在美国政府及其占领当局的强力督促和直接指导下开始导入的。在1947年3月,日本“制订”了《禁止垄断法》。该法严格限制持有股份、兼任董事及合并等企业之间的结合,禁止一切形式的卡特尔,其严厉程度当时超过美国的相同法律。
2。1953年修改反垄断法的一个重要意图:拿给外国人看的。
对于美国占领当局主导下制定的反垄断法,日本一直认为不符合本国国情。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全面崩溃。约1/4资产遭到毁灭,生产水平降至战前的40%。从战后初期到 5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的竞争力远远比不上美国和欧洲的企业。例如,在50年代中期不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世界100家大企业中,日本只有 4~ 5家;在包括美国企业的世界100家大企业中,日本还榜上无名。
于是1952年底,日本开始酝酿再次修改反垄断法,出现了最为激进的经团联的修改案(主张从原则上修改该法),较为激烈的通产省的修改案(主张大幅度修改并放宽反垄断法),还有主张进行适度修改的公正交易委员会的修改案(允许建立反萧条卡特尔和合理化卡特尔,修改“股票持有、职务兼任、企业合并和营业受让”一章的许多重要条款。以此促进企业合并和联合,确立以大企业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体制)。最终国会通过了基本体现公正交易委员会方案的法律修正案。为什么?因为日本要入关,要注意修改反垄断法的国际影响,即修改后的反垄断法在形式上不能成为国际竞争政策协调的障碍,不能影响本国入关的进程。1953年2月,关贸总协定常设委员会在讨论日本加入的条件和时间时,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国家以战前日本进行不公平国际竞争为由,强烈反对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同时,WTO委员会专门研究了约束日本企业不公正国际竞争的诸项措施。恰恰此时日本国内修改反垄断法,国际上肯定非常关注。这一背景对日本反垄断法的修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国人不太满意而外国人较满意的修改版本被通过了。
说白了,1953年修改的反垄断法,主要是拿给外国人看的,从修改之日起,日本人就没打算认真的去执行它。
3。在执行中比较宽松:留给自己作的。
后来的事实就是如此!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对反垄断法的运用十分灵活,其执法比立法宽松。这一时期,该委员会对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的调查明显减少,对违法案件审理、审查件数也不断减少(1953--1960年,公正交易委员会没有对一起合并案进行正式审理,这为60年代以后大型合并开了先河),而且审理时“同意”的判决件数也增加。
具体地讲,对合并进行监控与管制是各国反垄断法调整的重点。日本反垄断法禁止“在一定交易领域实质上限制竞争的合并”。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对此的理解是:合并后的新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能超过整个行业的30%。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该委员会弹性运用了30%市场集中度的标准。如,1958年雪印乳业和环球乳业申请合并,(合并后新企业的黄油产量占全国的 57%,干酪占 74.5%。)委员会以“该合并迫不得已,且对反垄断法有利无害”为由批准了合并。1959年帝国纤维和中央纤维合并成功(合并后其亚麻生产市场占有率将达到80%,亚麻系列制品的市场占有率将为57。6%),1960年八幡制铁、富士制铁和播磨重工申请合并成巨型公司石川岛播磨重工(合并前这些公司都是战后改革中根据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予以分割的企业,而且都是行业内最大企业,合并后生产集中度都非常高)。
与此同时,大企业之间合并、协作以及产业再组织论,成了当时日本政策思想的主流。这样,日本就出现了入关后的首次企业并购高潮。
二、对外资并购本国企业的严格控制与限制。
1。不鼓励引进外资的根本原因
入关后日本经济发展经常受到资金与外汇不足的困扰。在“投资呼唤投资”的过程中日本十分需要资金和外汇,但它却不鼓励引进外资。这是因为:
①日本认为本国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贸易立国”,是要把商品输出到海外去,因此本国经济不能沦为外国资本的附属物,更不能让国际垄断资本把本国尚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扼杀在成长过程中;
②外资企业不可能在日本积极开发技术和产品,因而引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会很大;
③引进外资不会促进本国所要扶持与发展的重点产业的发展,因为这些重点产业恰好是资本输出国在获取国际比较利益方面的“秘密武器”,属保密、封锁的对象,不会轻易向国外转移。同时日本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上并无特殊的自然禀赋优势。这样,外国资本不会集中向日本希望的产业投入,通过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不可能满足日本的结构选择要求;
④通产省的多数人认为,如果在战略产业部门,民族企业和外资企业展开竞争,进行混战,诱导性的产业政策就更难以推行了。
2。限制和排斥外资的法律制度
与大多数国家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一向对外国企业在日投资采取限制和排斥政策。战后初期限制措施最为严格,到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开始有所松动。
日本的外资政策集中地体现于《外资法》(管理交易期限超过一年的外资)和《外汇法》(规制交易期限不足一年的外资)之中。根据《外资法》和《外汇法》,日本在外资准入的审查上,明确规定了3条积极标准和4条消极标准,并有外资持股不超过50%,到日本投资者必须带来新技术等严厉规定。
日本审批外资的这些标准其实都只是原则规定,并没有明确的细则。这就给政府留下了很大的余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政府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控制。在具体的审批过程中,日本往往附加极其苛刻的条件,而且故意拖延审批时间。以上做法导致的结果是,在50年代,几乎没有外资企业能获得投资许可。60年代,这种局面稍稍有点改变。有资料显
示,1950年至1965年的15年间,日本引进的各类外资总额仅46。43亿美元,平均每年只有3。1亿美元,而且其中94。12%是间接融资。在间接融资中,以外国贷款为主,总额达31。32亿美元,占71。1%。
3。在 60年代中期被迫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过程的对策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日本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人已普遍感觉到“不是战后了”。同时迫于强大的国际压力,日本政府于60年代始相继实施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
从1967年7月开始,日本政府用6年的时间、分为五个阶段推进资本自由化:第一阶段实施自由化的只有50个行业,而且百分之百自由化的行业仅占17个,实施50%自由化的行业有33个。自1973年5月开始了第五阶段,除农林水产、矿业、石油业、皮革制品制造业、零售业外,原则上规定全部行业百分之百自由化。对外国投资者的持股比率也原则上规定百分之百的自由化,但仍有17个行业的“准例外”。
如此长时期、分阶段推进的资本自由化,一方面对日本经济加速实现现代化构成一种压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外资对日本经济的突发性冲击和控制。道理很简单,用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隅谷三喜男的话说,就是—经放开的自由化业种,“对外资来说,已经不那么具有魅力了”,例如,到允许外资自由进入时,“日本的小汽车产业基础已经巩固,外资已没有能够真正打入的余地”了。
4。抵制外资并购的法人交叉持股制度
由于1953年对《禁止垄断法》的修改,放宽了持有竞争关系的公司的股份及兼职的限制,三井、三菱和住友三大旧财阀在美军占领时期被分割出去的企业很多又重聚起来了。同时战后的一些“新财阀”也相互结合,形成芙蓉、第一劝业及三和三大新型财团企业集团。这就是日本著名的六大财团型企业集团,这些集团最显著特点便是以金融机构为中心,集团内各企业环形持股,即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交叉持股。
迫于强大的国际压力,日本政府于60年代始相继实施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但在表面上承诺自由化的同时,日本政府实际上却加快实施阻碍资本自由化对策的“稳定股东工作”,即由集团内部或有关系的银行和企业相互持股,形成长期稳定的股东,造成类似上述六大财团内各企业环形持股的局面。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很少,股价高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都很难通过购买股票达到兼并的目的,促进了股东的法人化发展。1950-1970年,法人股东持股在日本上市股份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23。6%猛升至 55。4%,其中金融机构持股亦由 12。6%上升至 32。3%,而个人股东持股比重同期则由 61。3%骤降为 39。9%。到1990年法人持股比率已高达72.1%。这就是日本学者奥村宏所总结的日本企业最显著的特点——“法人资本主义”。
三、反垄断法服务于、服从于产业政策。
1。主导产业扶植政策导致巨型垄断企业制度的建立
入关前后,日本政府认为,小企业体制是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迅速改变这种现状,扩大企业规模,扶植主导产业,就成了日本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政策在50年代体现为:选择一部分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促进其资本积累和扩大生产;在60年代体现为:按照“需求的收入弹性标准”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标准”确立主导产业,把机械、石油化学、钢铁及有色金属、合成纤维、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或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
为了使以上产业扶植政策顺利施行,日本有关反垄断的法律与制度都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①进一步放宽对企业合并的限制,鼓励相关企业通过合并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资本实力,提高竞争能力。受此影响,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受理批准的企业合并案件在50年代共有3716起,到60年代多达8550起。另一方面,企业并购的规模愈来愈大。在50年代兼并案中,没有一起资产额过100亿日元,过50亿日元仅三起。进入60年代,情况就不同了。此时日本掀起了大型企业间的兼并浪潮,“大并为强”模式受青睐。这个时期,兼并资产额过100亿日元的有51件,另有31件的资产额超过50亿日元。这些举动直接促进了日本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1955年,日本资本金超过 10亿日元的大垄断企业只有 169家,而到了1970年已增至 1348家。
②鼓励大垄断企业相互之间通过相互持股、系列贷款、人事互派等纽带结成企业集团,以增强团体对外竞争能力。
通过放宽对企业相互持股、系列贷款、人事互派等方面的限制,直接促进了日本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了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三和、一劝等“六大企业集团”和日立、丰田、新日铁等若干“独立系企业集团”。这些大集团横跨各产业,构成日本经济的基础,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一些支柱产业中出现了能控制与左右该行业的数家、上十家大企业:如丰田、日产、五十铃等汽车厂家;新日铁等六大钢铁厂家;松下、东芝、索尼等十大家用电器厂商等等,这些有数的大企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可达到30—80%,甚至更多。由此可见,作为日本垄断组织主要形式的大企业大集团制度,正是在日本入关前后反垄断政策服务于、服从于产业政策的背景下,相继形成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
2。贸易立国战略导致制造业规模的迅猛扩大
一般说来,学界认为战后日本推行了贸易立国战略,但我以为强大的制造业是日本实施贸易立国的战略的基石,振兴制造业是日本应对入关挑战的中心工作,日本应对入关挑战的过程也就是其保护、扶植、引导、推动企业超常规发展的过程。因此,贸易立国战略的实质是制造业立国。
为了推动制造业的超常发展企业,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指导、引导和诱导企业紧紧围绕制造业而展开并购。
在日本50、60年代,制造业领域中竞争激烈的机械、金属、化学以及纺织的行业为生存而展开的并购广泛出现,制造行业成为兼并的主要领域。如1968年总的兼并数1020项中,制造行业为最多,达到450项;其次是批发、零售业,为225项;运输通讯业为117项。
60年代海运业集约化过程中通过投资优惠使海运业形成六大集团;对石化业,规定企业装置规模起点,通过设置进入壁垒提高行业规模经济水平;鼓励、赞许汽车和钢铁业中的合并,典型的是八幡制铁和富士制铁合并而成当时世界最大钢铁公司----新日铁公司。此外,其典型的并购事件还有新组建三菱重工业(新三菱重工、三菱日本重工和三菱造船兼并而成)、住友重机械工业(住友机构和浦贺重工业兼并而成)、川崎重工业(川崎重工业、川崎车辆和川崎飞机兼并而成)。
3。中小企业振兴与企业系列化的产业组织结构的形成作为日本垄断组织另一主要形式的卡特尔组织或行为。在入关前后,日本进一步放宽对卡特尔行为的限制,甚至鼓励一般中小企业结成各种类型的卡特尔。受此影响,在日本很快形成了卡特尔高潮。在1960年,受有关法律许可的卡特尔仅595个,而到 1966年增为1079个。正因如此,这个时期被认为 是日本的卡特尔行为“最猖獗时期”。同时,在政府支持与鼓励下,许多中小企业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范围和发展战略,与大企业形成专业化协作关系。在日本,每家大企业都拥有数十家、数百家乃至上万家子公司、孙子公司和协作厂家,占公司总数99%的中小企业几乎无不从属、依附于有关的大企业,这就是日本经济中的“系列结构”。“系列结构”有的朝着水平方向延伸,如三菱公司拥有190家成员公司,年销售额超过3000亿美元;有的朝着垂直方向发展,像丰田汽车公司,拥有175个初级供应厂商和4000多个二级供应厂商。此外,在主要的制造商(像松下公司)和全国几千个零售商之间还存在着销售联盟。局外人要想打入系列,真是比登天还难。这样一来就将大量的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轨道,在互补、互利的基础上,增强抵御外国资本和产品的能力。它与富有日本特色的法人交叉持股体制一起,形成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复杂自我保护网。
四、政府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政府为何要直接干预企业并购
①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战后日本实行了超常规发展的赶超战略,为克服产业组织中的“马歇尔”困境,实现小规模、低层次的过度竞争向有效竞争的转变,同时提高全国产业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从5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政府
采取了超常规的举措,积极指导、干预企业兼并活动。
②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日本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组织管理功能并非是战后形成的 ,而是传统文化的“遗产”。50年代初期,当日本从统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后,由于市场经济的某些缺陷,于是一只“有形手”便同“无形手”交织在一起共同介入日本发展不完美的市场经济中,确立了日本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1955年日本“入关”后,日本政府在民族产业的育成中进一步强化了其组织管理作用,并将此制度化、习惯化,而成为“五五体制”。
③突破传统文化软约束的需要。日本的人文文化和企业文化里蕴涵着排斥并购的因子,如它认为企业是人的集合而并不仅仅是资金的集合,不能买卖;它常视企业为家庭,职工对公司付出忠诚以换取终身雇佣、年功工资与晋升,并购(尤其是被并购)会使忠诚付流水。这些排斥因子无疑增大了企业并购中的成本;相反,日本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相对较为密切,交易成本较小,因此通过企业并购而获得的收益并不很大。这些就决定了日本企业内在的并购动力不足。
④突破法律的硬障碍的需要。有些并购活动与政府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意图是相符的,但却明显的与《禁止垄断法》相抵触,从法律的角度讲是不允许的。若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这些并购就无法实行。
2。政府在企业兼并中的表现与作用
日本大学教授菊池敏夫提出,60年代日本政府为了鼓励企业之间的兼并,通过制定—些特别适用法,如在实行产业合理化、鼓励出口等产业政策时,均以这些特别适用法为基础来鼓励支持和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一些大型企业之间的兼并,大多是在政府的指导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进行的。如为了推进航运业的兼并,日本政府专门制定了关于航运业重组的临时措施法,对承造外国船舶贷款利息的补贴和损失补偿法,以及修改一部分日本开发银行就承造外国船舶贷款利息补贴临时措施法的法律,使航运业的企业数从兼并前的12家变为6家,兼并后,企业规模和实力都大大增强。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6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超大规模的合并活动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持续多年的企业合并浪潮。日本经过这次合并浪潮中,终于完成了向大企业体制的转变。
另外,日本政府还直接干预、促成了许多企业之间的兼并。如在八幡制铁公司与富士制铁公司的合并案件中,政府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时八幡制铁公司和富士制铁公司是日本最大的两家制铁公司。一旦实现合并,新公司在许多产品上都将超过 30%的市场占用率这一垄断警戒线,明显违反《禁止垄断法》,因此遭到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和社会舆论的反对,但日本政府却竭力支持。最后这两家公司正式合并为新日本制铁公司,其资本额达到 2293亿日元,年销售额达到8804亿日元,粗钢年产量达到 4200万吨,一举超过美国钢铁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
五、企业并购的事前申报。
所谓企业并购的事前申报制度,通常指的是当企业准备实施并购时,为了确保政府的规制当局(公正交易委员会)能够有机会事先去判断该并购是否违背《禁止垄断法》,而要求并购当事人事先向规制当局提供有关资料和情报的一项制度。确立此项制度,使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能够事先规制、监督企业的并购行为,避免或减少并购的支出成本。因为并购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企业重组、改造、改革的一个复杂过程,一旦启动,若果真因违法而须终止,要恢复起始状态就很难了;若是重组完成后再强行分割,难度就更大了,同时,当事人所遭受的损失也就更大了。
将申报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内容写进反垄断法,这是日本的首创。自1949年以来,日本的《禁止垄断法》中已先后设立了五种申报制度,企业合并、让受营业等的事先申报制度,便是其中之一。企业合并、受让营业等的事先申报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申报对象(包括合并、让受营业)及其范围,合并、让受营业等的“禁止期间”,申报的方式和必要的资料,以及违反此规定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篇:企业并购前景分析
企业并购前景分析
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利制度和企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并购过程中,某一或某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获得相应的受益,另一个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取这部分控制权。企业并购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权利主体不断变换的过程。
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方面,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协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并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
20世纪以来,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扩张和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企业并购以树立品牌为主。中国企业树立品牌有三种主要方式:一是自创品牌,二是贴牌生产,三是收购对方企业,以收购对方品牌为目的,收购后使用对方的品牌以开拓海外市场。
现在及未来企业并购将以技术导向为主,特别是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差距大,除了少数像华为这样的企业能够在本行业的局部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外,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没能掌握本行业的核心技术。
未来,中国企业并购的总体规模会越来越大。这基于以下两点认识,第一,中国经济实力更加强大,足以支持更大规模的跨国并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使得我国外汇储蓄激。
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之路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的东西非常多。企业并购,特别是在海外并购这个过程中成功的关键是,企业能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并购来仅仅是开始,最艰难复杂的往往不是并购本身,而是并购之后的资产整合和跨国文化理念的整合过程。但我相信,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尤其是在中国企业家的努力奋斗和争取下,中国企业的并购,特别是海外并购,必将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造林,沈洁雅戈尔海外并购整合的理性分析【J】 财会月刊2008.12
2.徐静经融危机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策略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2010
第三篇:企业并购现状分析
企业并购现状分析
Analys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姓名:钟慧学号:0969020580班级:09英语(国际商务)5班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与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发展,我国企业间的并购以及与海外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并购是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这一方式正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自我发展和扩大的战略之一。本文通过了解并购的涵义,对我国并购的现状和近年来并购案例的分析,提出提升企业并购效果的初步措施。【Abstract】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our country's market economy,th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our own country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contacts frequently.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xpand enterprise scale,it contribute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Thus,this approach is gradually becoming one of the strategies to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ses of our country'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put forward a preliminary measure to promote the effect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关键字】 并购 ;发展 ;动因 ;案例 ;提升
【Keyword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development ; cause ; cases ;promote
一、企业并购的涵义、动因、发展史
(一)企业并购的涵义
企业并购,就是指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
企业兼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在相互自愿的基础上,依当事人所制定的契约关系,并根据法律所规定的法律程序及权利义务关系而归并为一家企业的行为。兼并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企业,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1企业兼并不同于行政性的企业合并,它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通过以现金方式购买被兼并企业或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等为前提,取得被兼并企业全部产权,剥夺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
企业收购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手段取得某一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的投资行为。购买者一般可通过现金或股票完成收购,取得被收购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国际企业收购的结果是跨国性的参股、接管或兼并。从历史和现状来看,它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
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做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企业并购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权利主体不断变换的过程。在国际上并购通常被称为“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简称“M&A”。企业的收购和兼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1]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
1.效率动因
它是从企业并购后对企业效率改进的角度来考察的,效率理论认为,通过企业并购和资产的再配臵的形式对企业整合后,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会产生潜在效应和收益的,2.经济动因
经济动因是从企业并购的方式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角度来说的,主要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对其的影响,当然,这些因素也是直接导致企业考虑进行收购或者被收购的主要因素。
3.其他动因
主要包括投机,管理层利益驱动,目标企业价值被低估等原因。
这三个动因并不分主次先后,它们都是导致并购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要全面分析,不要片面。[2]
(三)世界并购与我国并购的发展史
1.世界并购的发展史
(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8世纪的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设备的创造和电力的发明及广泛的使用使得世界进入机器工业时代和电气时代,在这种情况下资本间的相互并购就形成的大资本是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20世纪20年代
主要发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很多国家从战争中走了出来,开始恢复经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又掀起了历史上第二次规模巨大的企业并购浪潮。
(3)1954年—1969年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带动了并购的第三次发展。
(4)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显著特点是以融资并购为主,规模巨大、数量繁多、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并购活动遍及所有西方发达国家。
(5)1994年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时期是西方并购史中并购的企业数量最多,单件并购交易额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一次并购浪潮。[3]
2.我国并购的发展史
我国的并购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企业并购的兴起而开展的,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并购著作,对国内企业并购实践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但当时国内大部分著作都是以介绍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常识为主,缺乏对企业并购各方面内容的专门化的研究和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企业并购实践不断发展和深化,并购种类更多,动因更加多元化,程序更加复杂,市场日益扩大,对并购的研究也不断深化。
二、我国企业并购现状及案例分析
(一)我国企业并购现状
纵观前几年的并购交易,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进入门槛比较高,所以企业并
购主要是为了获得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在全流通时代,随着退市机制和发行制的完善,并购的目标也逐渐由获得二级市场融资资格逐渐向获得企业的主营业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转变。
海外并购风险与机遇并存。在目前全球并购的浪潮中,大公司与大公司之间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了一批巨无霸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以并购方式参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臵,抢占国际市场。而且,我国现在拥有强大的外汇储备,人民币的升值也降低了海外并购的成本,海外并购虽然能够带来诸多好处,然而并购始终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且并购的成功并不等于成功的并购,其中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成为关键所在,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案例分析
1.我国国内企业并购成功案例与分析——国美并购永乐
2006年7月25日,黄光裕与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联合发布了《国美、永乐合并北京及公告内容》,宣布国美正式并购永乐。这是中国家电零售业最大的一起并购,行业老大国美和老三永乐经过数月秘密协商,终于走到一起……[4]
国美并购永乐的原因,与当时的行业背景,双方公司的优劣现状和利益分配息息相关。
首先,我国正处在家电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生产厂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家电销售网络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家电销售网络的主要构成已由传统的百货商场逐渐转向家电专卖市场。另一方面,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不断增大。诸如索尼,伊莱克斯,三星等家电产品,其升级换代步伐较快,并且凭借其技术优势,给国内家电行业施加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当时百思买进入中国,其直接刺激了国美的神经。国美将自己视为中国家电连锁的领军人物,不容许外国企业对其地位和市场份额的替代。如今,中国家电连锁的竞争,由本土企业之争演变为中外品牌的较量。国美不想看到百思买在中国的成长,以至于威胁到它的领导地位,所以,作为国内电器的领头羊,国美必须适时地做出行业调整。并购永乐,可以看成国美阻击百思买的战略举措,这也是行业大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其次,国美并购永乐,对其双方而言都有利益。一方面,对于国美来说,可以归结为三点利益。第一,并购永乐有助于增强其自身的核心能力。原国内家电行业三巨头为国美、苏宁、永乐,国美并购永乐后,与家电行业的老二苏宁拉开了绝对的距离,国美的低成本优势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第二,通过并购,国美获得了协同效益和规模效应。协同效益是指两家公司在合并的情况下,通过互补长短而能节省的营运开支。规模效应是指因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国美对永乐的并购可以消除两者的竞争,使它们达到协同效益,进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最终形成规模效应。第三,有助于使国美进行低成本竞争扩大资产,抢占市场份额,实现强强联合,应对国外家电行业的挑战。另一方面,对于永乐来说,可以归结为两大利益。第一,永乐在三大家电(国美、苏宁、永乐)连锁里面处于第三的位臵,其全国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操纵市场能力市场较差。永乐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其生产的上海本地,对于上海以外的地方,综合起来是亏损的。因此,与国美的合作,通过国美这个平台去发展自身,有助于提升自身价值和开阔市场,打造品牌影响力。第二,从并购后的绩效分析,对永乐的股东来说,出售未必是一件坏事,不出售的永乐,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只会更加艰难,可能会远远地跟在国美和苏宁后面呼哧带喘地往前追。并且对永乐管理层来说,出售可以避免它本身一直以来不尴不尬地跟在老大老二后面的现状,由跟随转变为加入老大,成为老大的一部分。
2.海外企业并购成功案例与分析——强生收购大宝
作为中国日化界的民族品牌,2008年7月30日,大宝以23 亿元的高价转让给强生。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其拥有庞大的终端资源,在全国拥有350 个商场专柜和3000 多个超市专柜。强生公司为175个国家的医疗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拥有190家子公司,名列全美50家最大的企业之一,在全世界的医疗保健产品生产企业中名列第一。
强生收购大宝有大部分原因是由民族企业大宝所造成的,深刻体现了我国面临的民族品牌危机。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少军表示:“本土日化企业要想让自己变大变强,要么做强自主品牌,要么走合资收购,否则只能自生自灭。”从大宝本身看,人们对大宝的记忆依旧停留在几年前的“SOD蜜”。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大宝在润肤品行业中市场份额为17.79%,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但到了2005年,大宝在整个中国化妆品70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仅占到1%。如今,面对市场份额下滑与1亿多元的负债,大宝产业岌岌可危。究其地位迅速下降的原因为自身经营不合理和企业内部决策失误。在竞争空前加剧的形势下,任何一种产品从导入到退出的周期大大缩短,但是,大宝集团并未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缺乏对产品生命周期陡峭化倾向的关注和创新的品牌战略意识,简单过度的依赖规模效益。大宝的卖点为“价格便宜量足”,但是在突出强调消费个性化的年代,与宝洁相比,其单一的品牌导致人们的消费疲劳。
由于大宝不当的经营策略,使得我们原本具有竞争力的本土民族企业纷纷成为了跨国公司强生的“盘中餐”。这几年来,类似的民族企业,如南孚、乐凯、等,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机:等待着跨国企业的收购。美国吉列公司并购南孚,不仅获得了一家年利润8000万美元的龙头企业,还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的民族产业岌岌可危。
三、提升企业并购效果
并购是世界上企业最为活跃的交易方式之一,它可以使企业在实现较快的资本扩张,有助于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规模扩张和延伸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尚未成熟,存在巨大缺陷,企业并购的风险较大,并且由于本国企业实力较弱,海外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并购对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我国应当采取措施提升本国企业并购效果,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一)规范政府行为
规范政府行为,制定正确的政策,提升本国企业竞争意识,推进宏观指导下的企业并购。政府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因此,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引导和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企业良性并购,促使企业并购行为真正市场化和规范化。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和引导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联合,这样可以减少南北贫富差距,加大各个企业间的联系,促进企业集团的建立。另一方面,必须提倡坚持企业自主并购的原则,并购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整合资源更好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维护双方利益。
企业并购需要一个良好的有序的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法律法规作保证。因此,国家需要健全完整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并购在法制轨道上能够健康的运行,维护并购双方的利益。
(三)科学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
价值评估是并购的核心,成功的并购离不开对对方企业科学的评估。并购方必须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以及负债情况,并且准确预测并购后的盈利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确定交易价格使交易双方均可接受的,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四)遵循并购原则。
在优化外部环境的同时,企业更应该从自身出发,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提高自身企业的品牌创新能力,顺应潮流,制定正确的决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维护民族企业,努力使自己收购其他企业而不被其他企业所收购。一方面,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臵以至于达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在实施并购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互补性,发挥并购的最大效益。而不要在并购后使自身企业销声匿迹。另一方面,坚持融会贯通的原则。企业并购,在组织上一般使并购双方组合在一起,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组合在一切,还需要并购双方在经营思想,组织管理系统内的协调一致。好的融会贯通,可能会实现1+1>2的效果。因此,对于我国民族企业逐渐被并购的现实下,我们要做的是从并购中学到经验并且融会贯通其他企业的经营之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并购理论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
[2]王钦;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动因效应与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4]刘盛蓉;技术与创新管理;维普资讯网2010 第1期
第四篇:企业并购财务问题分析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史上经久不衰,其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动机和驱动力,以及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并购的浪潮正向全球化推进,当然对我国经济也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试从企业并购财务角度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首先,企业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即若A公司和B公司并购,则两公司并购后价值要高于并购前各企业创造价值的总和。(V[,AB]>V[,A]+V[,B])V[,AB]与“V[,A]+V[,B]”之差就是“协同价值”-协同作用效应所产生的增量价值。它应是协同效应所产生的未来增量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协同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营协同。即企业并购后,因经营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效益。其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并购能产生合理的规模经济(尤其对经济互补性企业),这里的规模经济包括生产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两个层次,规模经济是由于某种不可分性而存在的,譬如通过企业并购,企业原有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如品牌、销售网络等)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营销费用等投入也可分摊到大量的产出上,这样有助于降低单位成本,增大单位投入的收益,从而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2.管理协同。即企业并购后,因管理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收益。如果某企业有一支高效率的管理队伍,其管理能力超出管理该企业的需要,但这批人才只能集体实现其效率,企业不能通过自聘释放能量,那么该企业可并购那些缺乏管理人才而效率低下的企业,利用这支管理队伍提高整体效率水平而获利(这种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管理资源的使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只能对特定的行业发挥作用,相对而言,该理论对横向一体化较具有解释力)。
3.财务协同。即企业并购后对财务方面产生的有利影响。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企业理财以及证券交易的内在作用而产生。主要表现在:(1)合理避税。税法一般包含亏损递延条款,允许亏损企业免交当年所得税,且其亏损可向后递延可以抵消以后盈余。同时一些国家税法对不同的资产适用不同的税率,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资本收益的税率也各不相同。企业可利用这些规定,通过并购行为及相应的财务处理合理避税。(2)预期效应。预期效应指因并购使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由于预期效应的作用,企业并购往往随着强烈的股价波动,形成股票投机机会。
其次,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并购有以下驱动因素:
1.追求高额利润的结果。由于一个经济部门的资本集中总有一定的限度,各个经济部门的利润水平也有差别,资本的本能驱使少数垄断资本,千方百计介入多个经济部门,获取更大范围的垄断利润,积累更多的资本,以谋取更高的利润。
2.减少风险,减轻由于危机所受的损失。经济危机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各经济部门在危机期间的利润率也不同。即使在非危机期间,各经济部门的经营风险也有差别。因此,采取多部门经营的方法,进行多样化经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减轻在危机中所受的损失。[!--empirenews.page--]
二、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问题分析
1.现金方式并购。一旦目标公司股东收到对其拥有股份的现金支付,就失去了对原公司的任何权益。现金方式并购是最简单迅速的一种支付方式。对目标公司而言,不必承担证券风险,交割简单明了。缺点是目标公司股东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上的优惠,而且也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对于并购企业而言,现金支付是一项沉重的即时现金负担,要求并购方有足够的现金头寸和筹资能力,交易规模也常常受到获利能力的制约。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各种金融创新的出现,纯粹的现金方式并购已越来越少了。
2.换股并购。即并购公司将目标的股权按一定比例换成本公司的股权,目标公司被终止,或成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视具体情况可分为增资换股、库存股换股、母子公司交叉换股等。换股并购对于目标公司股东而言,可以推迟收益时间,达到合理避税或延迟交税的目标,亦可分享并购公司价值增值的好处。对并购方而言,即使其负于即付现金的压力,也不会挤占营运资金,比现金支付成本要小许多。但换股并购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譬如“淡化”了原有股东的权益,每股盈余可能发生不利变化,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稀释了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等。
3.综合证券并购方式。即并购企业的出资不仅有现金、股票,还有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和公司债券等多种混合形式。采用综合证券并购方式可将多种支付工具组合在一起,如果搭配得当,选择好各种融资工具的种类结构、期限结构以及价格结构,可以避免上述两种方式的缺点,即可使并购方避免支出更多现金,以造成企业财务结构恶化,亦可防止并购方企业原有股东的股权稀释,从而控制股权转移。
4.杠杆收购方式。即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和将来的现金收入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再用贷款资金买下目标公司的收购方式,杠杆收购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要靠负债来完成,收购方以目标企业作为负债的担保;(2)由于目标企业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得投资者需要相应的高收益作为回报;(3)具有杠杆效应,即当公司资产收益大于其借进资本的平均成本时,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可大幅度提高企业净收益和普通股收益,反之,杠杆的负效应会使企业净收益和普通股收益剧减。很明显,这种方式好处在于,并购方只需出极少部分自有资金即可买下目标公司,从而部分解决了巨额融资问题。其次,并购双方可以合法避税,减轻税负。再次,股权回报率高,充分发挥了融资杠杆效应。缺点是资本结构中债务比重很大,贷款利率也较高,并购方企业偿债压力沉重,若经营不善,极有可能被债务压垮。
三、对我国企业并购的思考
下面笔者就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在现有环境下企业并购成功需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从企业并购动因来分析。企业并购是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自愿做出的战略选择,并购的动因应主要体现为企业的动机。但从我国企业并购产生的背景分析,企业并购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动机代替了企业的动机;从政府动机看,实行企业并购主要是从摆脱企业严重亏损的困境出发的。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局限性:(1)并购动机单一。即企业动机由政府动机所取代,政府以减亏、缓解财政压力为出发点;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9年《证券法》施行前,企业并购动机又以“买壳上市”为主要目的,即主要以获取融资渠道为目的,并购效益不佳。(2)产权界定不清,产权明晰是企业并购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而在我国,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出现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并购遇到许多难题,如转让费归谁所有、兼并后企业性质为何等问题。甚至造成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3)政府干预较多。我国企业兼并中仍存在政府的盲目干预,给企业兼并带来一定的负效应,也限制了兼并市场的发展。如部门所有制与地方所有制的阻碍,政府搞“拉郎配”,强行兼并,还有的将被兼并企业资产无偿划拨,等等。虽然存在上述问题,但可喜的是,我国的企业并购正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如“万科申华事件”、“无极小飞之争”以及法人股市场上的“光大标购玉柴”等收购事件,表明我国企业并购正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过渡。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必须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明确产权界定,完善市场机制,特别是加快企业并购中的法律建设问题。[!--empirenews.page--] 其次,从企业并购支付方式来分析。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对比,我国企业并购支付方式主要有以下问题:(1)发达国家盛行的换股并购和综合证券并购在国内基本上没有起步,企业并购的证券化程度低。我国企业并购中被并购或交易的资产多为实物形态的资产,而非证券资产。这种以实物资产作为并购或交易标的的交易方式,往往由于被并购企业的人员安排、债务处理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使得企业并购的谈判过程和交易过程复杂化,从而并购的成交率低。(2)中介机构薄弱。企业并购以及相应的并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需要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发挥重要作用,如目前世界上较有名的高盛、美林等,它们不仅参与企业并购的咨询、策划和组织,还可以通过参股或控股,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但是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则滞后于企业并购的需要,如杠杆收购中,垃圾债权的发行和过渡性贷款的安排都强烈地依赖于投资银行,投资银行的行业操作能力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充分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我国企业并购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发展金融市场,促使金融工具多样化。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使得企业在并购支付方式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从而增加并购成功的几率。我们可借鉴外国经验,在发展资本市场的同时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金融工具。比如可转换证券,1998年8月,国内首只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南宁化工1500万元可转换债券正式获准发行,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还为此颁发了可转换债券的上市规则。可以预见,可转换债券,在我国企业并购中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又比如表外工具(off_balance_sheet vehicles)的运用。为了使杠杆收购能顺利完成,高成本暂时不宜列示在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平衡表上,这时投资银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利用表外工具。(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培育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业务。如果没有中介机构向公众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资,仅靠企业本身的资本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如上述表外工具的运用主要靠投资银行来具体操作。我国间接融资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主体,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角色,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应给这些中介机构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运用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信用优势和信息资源,为企业并购开创多种多样的筹资渠道。
最后,我们应认识到:从理论上讲,企业并购行为是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金融学等共同作用的产物。从实践角度看,企业并购行为受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多方位的看待这个问题。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士,在从财务上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选择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全方位的最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J.Fred Westons.Mergers,Restructuring and Corporate control.[2]P.S.Sudersanam.The Essen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3]Gerry Tohnson[英]。公司战略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4]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empirenews.page--] [5]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暂行规定[Z].1996-08-20.财工字[1996]224号。
第五篇:企业并购分析教案
企业并购分析教案
企业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在中国称为并购。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兼并又称吸收合并,即两种不同事物,因故合并成一体。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那么,对于一次案例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分析并购案例中的公司所处行业的状况。
其实分析主要是对所处大环境有一个比较笼统的了解,进而分析并购的原因。
二、分析并购类型,一般的并购类型包括以下三种。
1,横向并购。横向购并是指处于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似的企业间的购并。这种购并实质上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集中,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2,纵向并购。试制生产和经营过程相互衔接、紧密联系间的企业之间的购并。其实质是通过处于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的购并,从而实现纵向一体化。纵向购并除了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节约共同费用之外,还可以促进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加速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运输、仓储费用和能源。
3,混合并购。是指处于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市场,且这些产业部门之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的企业之间的购并。包括三种形态:
(1)产品扩张性并购,即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间的购并;
(2)市场扩张性并购,即一个企业为了扩大竞争地盘而对其他地区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进行的购并;
(3)纯粹的购并,即生产和经营彼此毫无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之间的购并。混合购并可以降低一个企业长期从事一个行业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另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的技术、原材料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动因分析
企业并购有多种动因,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发展的动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生存下去,通常情况下企业既可以通过内部投资获得发展,也可以通过购并获得发展,两者相比,购并方式的效率更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购并可以节省时间。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是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之中的,企业在谋求发展和扩张的同时,竞争对手也在谋求发展。如果企业采取内部投资的方式,将会受到项目的建设周期,资源的获取以及配置方面的限制,制约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且通过购并的方式,企业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企业规模做大,提高竞争能力。尤其是在进入新行业的情况下,谁领先一步,就可以取得原材料、渠道、声誉等方面的优势,在行业内迅速建立领先优势。因此,购并可以使企业把握时机,赢得先机,获取竞争优势。
2,并购可以降低进入壁垒和企业发展的风险。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壁垒,包括:资金、技术、渠道、顾客、经验等,这些壁垒不仅增加了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的难度,而且提高了进入的成本和风险。如果企业采用购并的方式,先控制该行业的原有的一个企业,则可以绕开这一系列的壁垒,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迅速进入这一行业。尤其是有的行业受到规模的限制,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将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而通过购并的方式进入这一行业,不会导致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扩张,从而保护这一行业,使企业进入后有利可图。
3,购并可以促进企业的跨国发展。若企业进入国外的新市场,面临着逼近如国内新市场更多的困难。其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经营环境的差别、政府法规的限制等。采用并购当地已有的一个企业的方式的进入,不但可以加快进入速度,而且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运作系统、经营条件、管理资源等,使企业在今后阶段顺利发展。另外,由于被并购的企业与进入国的经济紧密融为一体,不会对改国经济产生太大的冲击,因此,政府的限制相对较少。这有助于跨国发展的成功。
(二)发挥协同效应
购并后两个企业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协同、经营协同、财务协同、人才、技术协同。1,生产协同。企业并购后的生产协同主要通过工厂规模经济取得。购并后,企业可以对原有企业之间的资产即规模进行调整,使其实现最佳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原有企业间相同的产品可以由专门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和设备的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原有企业间相互衔接的生产过程或工序,购并后可以加强生产的协作,使生产得以流畅进行,还可以降低中间环节的运输、储存成本。
2,经营协同。经营协同可以通过企业的规模经济来实现。企业购并后,管理机构和人员可以精简,使管理费用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节省管理费用;原来企业的营销网络、营销活动可以进行合并,节约营销费用;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可以迅速采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并购后,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还可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财务协同。购并后的企业可以对资金统一调度,增强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由于规模和实力的扩大,企业筹资能力可以大大增强,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另外,购并后的企业由于在会计上统一处理,可以在企业中互相弥补产生的亏损,从而达到避税的效果。4,人才,技术的协同。购并后,原有企业的人才,技术可以共享,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的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一些砖有技术,企业通过其他方法很难获得,通过购并,因为获取了对该企业的控制,而获得该项专利或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在横向购并中,通过购并可以获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外,由于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者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企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取原材料,以更高的价格向市场出售产品,从而扩大企业的盈利水平。
(四)获取价值被低估的公司 在证券市场中,从来理论上讲公司的股票市价总额应当等同于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信息对不对称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影响,上市公司的价值经常被低估。如果企业认为自己可以比原来的经营者作的更好,那么该企业可以收购这家公司,通过对其经营获取更多的收益,该企业也可以将目标公司收购后重新出售,从而在短期内获得巨额收益。
(五)避税 各国公司法中一般都又规定,一个企业的亏损可以用今后若干的利润进行抵补,抵补后在缴纳所得税。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历史上存在着未抵补完的正额亏损,而收购企业每年生产大量的利润,则收购企业可以低价获取这一公司的控制
四、分析并购动机
1,善意购并。收购公司提出收购条件以后,如果目标公司接受收购条件,这种购并称为善意购并。在善意购并下,收购条件,价格,方式等可以由双方高层管理者协商进行并经董事会批准。由于双方都有合并的愿望,因此,这种方式的成功率较高。
2,恶意购并。如果收购公司提出收购要求和条件后,目标公司不同意,收购公司只有在证券市场上强行收购,这种方式称为恶意收购。在恶意收购下,目标公司通常会采取各种措施对收购进行抵制,证券市场也会迅速做出反应,股价迅速提高,因此恶意收购中,除非收购公司有雄厚的实力,否则很难成功。
五、分析并购方式
1,现金收购。是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的股东支付一定数量的现金而获得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现金收购存在资本所得税的问题,这可能会增加是收购公司的成本,因此在采用这一方式的时候,必须考虑这项收购是否免税。另外现金收购会对收购公司的流动性、资产结构、负债等产生影响,所以应该综合进行权衡。
2,股票收购。使之说购公司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或的目标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方式,公司不需要对对外付出现金,因此不至于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发生影响,但是增噶股票,会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原有股东的控制权会受到冲击。
3,综合证券收购。指在收购过程中,收购公司支付的不仅仅有现金、股票、而且还有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这种兼并方式具有现金收购和股票收购的特点,收购公司既可以避免支付过多的现金,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又可以防止控制权的转移。
六、进行总结,综合各项指标对并购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这也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是对资料的深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