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11:3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人行XX支行的通知要求,按照武银[2012]72号转发《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XX迅速安排,及时部署辖内XX对近年来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发展旅游业是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基础。加强和改进对旅游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既是金融部门落实服务业大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金融服务投向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市目前只有XX对旅游业给予了信贷支持,截止2012年9月底,已发放旅游业贷款500万元,主要用于开发白兆山银杏谷等旅游景点,目前这些景点已经开放使用,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唐代大诗人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在安陆白兆山生活的10多年里,留下了一百多篇佳作及众多传说,成为安陆市极具特色、国内外游客向往神游的旅游胜地。随着景区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客越来越多,景区基础设施不足、车辆交通不畅、停车难、游客游览景点上山难、购物难、如厕不便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基础设施与景点不配套,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景区发展。为了搞好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建设,安陆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方式,充分利用白兆山旅游资源,着力开发景区旅游景点,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推进 1

安陆经济的发展。

2006年5月15日,安陆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安陆市白兆山林场成立了安陆市立强旅游风景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经营旅游开发、园林绿化、工艺品(不含金、银首饰)。为加快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开发,该公司拟投资1.2亿元开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拟建上山步游道7条,共8.4公里,其中:李白纪念馆至白云泉步游道2公里,白云泉至娘娘庙步游道2.4公里,白云泉至李白石像步游道0.5公里,李白石像至钟古楼步游道0.3公里,李白石像至鼓楼步游道0.2公里,李白石像至祖师殿步游道0.1公里,师祖殿至李白纪念馆步游道2.9公里。设计步游道路面宽1.2-3.0米,路基为20厘米厚混泥土,面层铺硬质杂木。硬质杂木厚3厘米,宽4厘米,长与步游道宽度相同为1.2-3.0米,上山步游道踏步规格为高10厘米、宽40厘米,硬质木板采用龙骨固定在水泥混泥土上。该项目于2011年10月通过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可行性研究,是安陆市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该公司XX申请项目贷款500万元,在经过调查及风险评估后,同意用该公司景区收费权作质押发放了此项目贷款500万元。白兆山旅游区通过改造,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白兆山、银杏谷风景区游人络绎不绝,已成为人们寻觅李白仙踪,游览李白故里,弘扬李白文化最理想的地方。

三、延伸服务手段支持旅游业发展。

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市对支持旅游业这块市

场可说是一片空白,支持旅游业面临机遇,也有挑战,有待挖掘、掌控这片领域是银行业信贷拓展的又一渠道,必须有针对性的对这一市场进行细分,创新出适应其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一)改进融资模式,加强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根据旅游业的经营特性,制定符合旅游业的授信标准;针对旅游业的财务特点,积极为旅游企业提供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租赁、票据贴现、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完善对旅游业的金融服务,为旅游公司的深度开发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担保方式上以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门票收入权质押、林权质押,或以旅游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等开展抵质押贷款业务,解决旅游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拓宽融资领域,延伸对旅游业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人行、银监部门要为发展旅游业营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打破行业框框和地区壁垒,适当简化审批手续,把金融服务向旅游业延伸。

四、支持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对旅游业调控力度不足。旅游业在2009 年已经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城镇的贫富差距,还能带动城乡人员的就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技术条件落后,当地的旅游业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以致信贷资金的进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旅游业准入条件不足。旅游业大多产业链长,许多环节都是由个体工商户承包经营和管理,而这些个体户多数有资金需求,但往往由于担保条件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

(三)缺乏旅游资源整合平台,难以提供强力金融支持。从XX对旅游业的支持情况来看,目前,当地旅游行业的开发和运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暂难以形成有效的融资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四)融资方式单一。就调查的情况来看,本地的旅游业因规模和盈利能力不够,目前没有一家上市后备企业,难以通过股票和证券市场融资,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无法介入旅游业,当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期限短、成本高,制约了旅游企业发展。

五、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打造旅游品牌公司。加强部门协作,加快旅游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做大做强旅游市场经营主体。

(二)成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地方政府、财政等部门要将旅游业列为重点支持行业,成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构建专项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搞好资源补贴、利息补贴,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

(三)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更多适合旅游行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及时满足旅游业的资金需要,更好的支持旅游经济的发展。

六、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工作计划。

(一)积极协助政府加强对旅游业的调控。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旅游行业的调控,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单位要减少第二产业的贷款占比,积极同当地政府沟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确保旅游业贷款的投放。

(二)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服务旅游业。各单位要积极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展开合作,提高他们为旅游业提供担保的积极性。积极开展以旅游景区经营权、林权和收费权作质押、以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作抵押等方式,解决旅游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关于发展旅游业调查报告

关于发展旅游业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法:访问调查,抽样调查。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对象:当地居民。

四、调查时间2013年5月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经济收入,就是否需要大力投资发展地方特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问题向当地人民进行调查,经过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赞同发展当第旅游业,然而10%的人民不赞同,他们认为投资有风险,并且认为开发旅游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表示希望保留原生态资源。10%的人因为对这一行业不了解,所以表示不确定。经过对此数据分析,大多数人还是赞同大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第三篇:关于荆州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

荆州市旅游潜力调查及旅游业情况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这种活动来深入了解家乡文化,并能够继承和发扬,通过对家乡文化、历史资源的了解,结合当前旅游产业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荆州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在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的今天,身在校园中的同学们没有时间,可能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家乡文化,参与相关的活动,对如今家乡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结构并不了解,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培养我们对家乡的热爱,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考虑并为家乡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看法或建议。

二、调查的具体内容

荆州旅游业的现状、荆州旅游业为何为此状况、荆州旅游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荆州还应该做到什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此次实地考察共考察了5处景点。

古城墙东门段属于4A级景区,经过近段时间整治及护城河清淤工程,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还提供多人自行车和马车出租的,可以说是来荆州游玩的首选之地。节日的花灯也给古城墙带来了别样的情趣。但我们发现外地游客并不多,没有大型旅游团,只是不时有行人匆匆经过,且多为荆州附近大学生、高中生。可以说古城墙这块名声在外的金字招牌,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同时古城墙周围缺少公厕,商店,介绍指南等旅游配套设施,给游人带来不便。

博物馆也是来荆州旅行的必选之地,馆内有众多反映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文物,及大量珍贵漆器、丝绸、玉器等。馆内还有大量的文物仿制品出售,但价格较贵,销售量不是很大。博物馆对于了解荆州是一个窗口,为外地游客展示荆州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近期门前安装了新型安检装置,进出更加方便安全。馆内有大量慕名而来的外地旅客,与昔日门可罗雀的情形大有改观,但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大家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文物还是很精美,但觉得种类数量还不够丰富,馆内环境不够好,文化互动太少。在博物馆内还有一处旧道观,但那块区域还没有很好利用,馆内整体建筑不够连贯,这些都需要改进。

章华寺大门经历翻修后,气势恢弘,但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位,部分通道未铺地砖,拱桥的栏杆也没有安装,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另外,塔梯的用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不用瓷砖。关于门票也是一个大的问题,从章华寺正门走,需要花五元钱购买门票,但从旁边的侧门进入,却一分钱不花。且周边产业与章华寺不符,不够庄重,感觉文化氛围还不够厚重。来寺院者多为信佛的老人家与前来许愿的男女,外地或组团游客并不多见。另外章华寺内焚香炉做得不够好,春节期间章华寺香火不断,但是焚香处烟气逼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望寿园、荆江亭可以说是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荆江亭的文化价值完全没有体现,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其开发,推向市场。望寿宝塔可以说是被忽视的旅游增长点,我们考察当天就有来自北京的自驾游游客和来自监利的组团游客。望寿宝塔为嘉靖皇帝祈寿而建,有着深厚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塔顶为葫芦形铜铸鎏金,其上刻有《金刚经》全文,是不可多得的珍稀文物。但目前这些资源都没用到实处。

八岭山又称龙山。风景优美,林木葱郁,“纵岭八道,蜿蜒若游龙”,因此被古人视为风水宝地。但是目前开发出的只有八岭山公墓进行了开发,周边地区依然是贫民农村地区,周边的交通也不便利,交通工具相对脏乱。

四、调查结论及建议

当前全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客源流量下降,综合效益不高。一是景区景点经营业绩不佳。从2003年开始,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总数呈下降趋势。荆州博物馆和东门景区是我市的两大招牌景区。2004年,荆州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门票收入250万元,与2002年的17万人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东门景区接待游客11万人次,门票收入101万元,与2002年的14万人次、141.5万元也相差甚远。洪湖、洈水等景区的状况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二是旅游企业举步维艰。全市多数旅行社处于微利和保本状态。荆州国旅是全市最大的旅行社,2004年仅接待海外旅游2200多人,盈利7万多元。其他旅行社的经营状况也不理想。三是综合效益下滑,所处位次后移。由于游客来的少,停留时间短,无法拉长食、住、行、游、购的消费链,致使旅游总收入十分低下。目前,全市接待国内外旅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仅远远落后于武汉、宜昌等旅游大市,而且低于十堰、恩施等新兴旅游城市。

2.景区景点分散,文化内涵突出不够。多年来,我市虽然对部分名胜古迹和三国景点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和整理,但由于对景点缺乏统一的筹划与包装,突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优势不够,使部分景点显得空洞无物,缺乏观赏价值和文化品味,难以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3.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滞后。由于财力所限,政府投入少,外来投资融资的渠道不畅,大部分景区景点的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游览等旅游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比较滞后,不配套、不相适应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道路交通状态和旅游环境较差,并缺乏专用旅游线路和大型停车活动场所,就造成了景区景点可进入性差的问题。有的景区景点连入口标志、标牌和旅游线路图均没有按要求规范设置。缺乏相应的治安管理,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4.宣传力度不够,揽客机制仍需创新。近些年来,全市很少组织大规模、高层次、有影响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参加上级相关单位组织的推介活动也较少,更不用说参加外省市组织的区域性和针对性的旅游促销活动或利用中央媒体提高知名度。从而导致了荆州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现象。促销不力的主要原因是财力不足,每年应安排的旅游促销专款没有落实。与此同时,由于全市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制定有关优惠措施,导致旅行社缺乏自主参与促销和推介的动力与活力,往往是宣传外地景点的多,而推介本地的少;组织游客外出的多,而招揽游客到荆州来的少。没能充分发挥旅行社为地方旅游发展服务的功能。

5.管理体制不顺,旅游资源有待整合。旅游业涵盖面宽,行业管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由于各部门因职能所限,缺乏对旅游业的整体认识和通盘考虑,在景点建设和开发上往往是各自为阵,使小景点分散而不精,大景点气势不大。如东门景区及附近的碑苑、古城墙和城墙外的景区就分别归属4个不同的部门管理,既不能实行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又不能实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有时还会出现相互排斥和争夺市场的怪现象,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为荆州旅游的发展提意见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突出荆州旅游发展优势。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认真组织编制好旅游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合理划定景区范围,确定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安排好开发时序和强度,制订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景区内建设用地总量。要确保旅游发展规划与当地城市总体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一致。要按照整体规划,分块实施,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振兴旅游的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旅游资源,杜绝盲目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防止急功近利和一哄而上。要突出“三国文化”、“楚文化”、“革命老区”、“特色生态”等独特优势,实行人文景观和历史典故的有机结合,重点打造精品名牌,提升荆州旅游的历史文化品味和整体形象。

2.创新资金投入体制,加强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按照争取国家的、吸引外面的、激活民间的等多元投融资的方式,加大对旅游业开发的投入。一是要发挥主管部门的优势,积极向国家和省有关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对名胜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二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活动,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坚持业主开发责权明晰,进行一个景点或一条旅游专线的招商开发。三是要激活民间投资,鼓励民间以集资、入股和合作开发等形式投资发展旅游业,实行风险同担,利益共享。四是要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抓住建设新农村和加强乡村公路建设的有利机遇,搞好旅游线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整合现有旅游资源。

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拓宽外引内联的旅游市场。一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宣传。要利用报刊杂志专版,制作荆州风光和“三国时代争荆州”的专题光盘以及旅游画册等宣传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荆州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在荆州辖区内的主要交通要道竖立景区景点的宣传广告牌或指示标志,增强景区景点的吸引力。三是要充分发挥旅行社团的作用,组织强大的旅游促销队伍到外地开展促销活动。要通过加强外引内联和协作联营,广辟客源渠道,激活旅游市场。四是要落实旅游宣传促销专项经费,适时举办和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荆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聘请一些知名专家为荆州旅游出谋献策,引资引智

4.加强综合执法管理,改善和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要以贯彻实施《湖北省旅游条例》为契机,全面加强行业管理和综合执法检查,促进旅游质量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要积极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和实施旅游质量计划,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要加强综合执法检查机构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和综合治理力度,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努力塑造荆州旅游的良好整体形象。

5.在荆州旅游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上要有新突破,我建议由主打“荆州文化”取代过去的“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水文化”。荆州旅游要突出特点,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要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我建议主打“荆州文化”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事实上,荆州两三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人文底蕴和城市特性已非某个单独的词汇所能描述,因为就算描述,它也只能代表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荆州,而某一阶段的荆州,显然是不完整的,我们说,要打造“荆州文化”,也正是为了挖掘这座城市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独特底蕴,它是一个真正完整的整体,因而,只有“荆州文化”才能真正代表荆州,才能代表荆州的全部,我所说的“荆州文化”也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同样包括“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水文化”,只不过,这每一种单个的文化仅仅代表着荆州过去一段时期的历史,当然,这三种文化也正是整个“荆州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荆州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它们代表着荆州最辉煌的昨天。同样,张居正也是荆州一个不可或缺的城市名片,随着整个社会对张居正认识的不断加深,历史对张居正也开始有了一个公正而客观的评价,他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无愧于“宰相之杰”的美誉,据有关媒体报道,大型电视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也将于不久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荆州可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张居正的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名人效应”,拉动整个荆州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6.改善经营体制,效仿湖南凤凰和江苏周庄,成立荆州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合理开发利用荆州文化旅游资源。虽同为历史文化名城,但历史文化底蕴却远没荆州深厚,而他们打的“名人牌”沈从文、陈逸飞根本无法与我们的屈原、张居正相比。可他们每年光门票收入就有上亿,而我们却只有区区百万。

是由于缺少“经营意识”和“经营手段”所致,并且我们的旅游体系中缺少购、娱、吃、住,而这恰恰是旅游产来链上经济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凤凰、周庄将管理和经营权分离后,通过整体策划、包装等商业运作,成功将景点推向市场,当地人在家中即可轻轻松松的赚钱;而荆州完全可以借鉴这些景点的经验,将各景点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组建“荆州旅游经营开发公司”,以市场化运作,对旅游产业链进行一体化的开发,使游客有景点可看、有纪念品可买、有地方可玩、有特色食品可食、有舒适场所可住、能安全出行。所以我认为有“名人牌”是一回事,会打才是关键。

附:调查问卷

①.您认为荆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是?

A.历史积淀 B.地理位置 C.政府重视

②.你认为荆州旅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资金投入不足 B.旅游企业发展无序 C.旅游发展环境差

③.您认为荆州市最具旅游价值的景点是?

A.东门古城墙 B.荆州博物馆 C.松滋洈水国家森林公园 D.章华寺E.其他()

④.您在旅游中最关注的是

A交通安全 B旅行社名誉 C住宿条件 D导游服务 E景点设施 F购物

⑤.您对荆州的整体印象

A好 B不好C一般 D较差

⑥.您对荆州的那种文化最感兴趣

A三国文化 B楚文化C 江汉民俗文化 D水文化

⑦.你对荆州旅游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阳朔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阳朔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背景

阳朔是大桂林旅游圈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1996年李鹏总理欣然题词誉为“中国旅游名县”。如今,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阳朔县的支柱产业,县域经济迅猛发展。阳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得天独厚,其特别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有名的风景点达250多处,景观集中,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中西文化交融。2006年以来,西街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和“中国你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西街旅游的红火气势,造就时尚的修学旅游成为阳朔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阳朔借助西街中西文化完美融合的特色办了许多外语学校、无数学校,让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外语、绘画,外国学生在这里学习汉语、中国功夫。西街成为世界最大的“外语角”,成为世人修学旅游首选的目的地。

阳朔发掘景点文化,培育一朵朵文化奇葩。阳朔县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在漓江书童山景区推出大型实景山水剧《印象 刘三姐》,并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品牌。同时,还拓展农耕文化、健身文化等。以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发展观光游、休闲游、修学游、农家游及会展商务游等,带动第三产业飞速发展。阳朔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专注发展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如餐饮、住宿、教育、农业等。由旅游及其附属产业每年的财政贡献额占阳朔县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

二、项目概述

我们希望通过对阳朔县游客们的调查来了解阳朔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了解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为阳朔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升其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提供客观、公正、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次调查为期两天,8月10号、11号,地点为阳朔县城内。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游客们对阳朔县旅游业的了解程度、对该县导游、餐饮、住宿、卫生的评价和对该县旅游业发展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

本次调查采用非随机抽样中的判断抽样法,对西街、车站、公园后门宾馆集中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自己对阳朔县游客们分布规律的了解,做出以下问卷分配:

抽样基本情况:

抽样的男女比例与总体一致,年龄分布呈正态分布。其中涉及10%的外国游客作为受访者。

三、市场调查与分析

阳朔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专注发展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如餐饮、住宿、教育、农业等。阳朔县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每年的财政贡献额占该县财政

收入的绝大部分,所以对阳朔县的旅游发展做出更合理的规划、更有效地运用其旅游资源将是阳朔县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由本次调查所得的结论及提出的改进方向:

1、本次抽样调查得出游客们的年龄都较为集中于20到50岁,说明阳朔的主要游客群为年轻人。阳朔县可以多增加些吸引青年游客的景点旅游项目,如:攀岩、蹦极、漂流等。

2、游客们大多数是第一次来阳朔,但有13%的游客是二次光临的,6%的 游客是第三次来阳朔旅游。这说明了阳朔县有吸引游客二次或者多次来阳朔旅游度假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阳朔县更应该发展一些正对性强的旅游项目,不仅是青年游客,还有一些中老年来阳朔度假的游客们,吸引住中老年游客,这将不是来阳朔旅游的次数增加的问题,而很有可能是来阳朔生活、养老。这样,不仅给阳朔的各行各业带来商机,还因为加深了与外界的联系而让阳朔本土居民们的眼界有所开阔。外来的先进理念在本土居民中也将起到引导作用。

3、在调查中,只有18%的游客表示自己对阳朔旅游景点是很了解的,有34%的游客表示自己对景点的了解程度一般,46%的游客不够了解。这说明,阳朔县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应适当加强。宣传的方法有很多如:网络、电视广告、广播、旅游宣传手册/赠品、杂志、旅行社、亲友介绍 等,可以根据经典的不同特色做出不同的宣传方案。

4、在对阳朔县导游服务水平的调查中,游客们普遍反映良好。

5、阳朔的卫生环境方面业得到了游客们的普遍好评,这有力地反映了阳朔县城乡清洁工程取得明显的效果。

6、在对阳朔饮食条件的调查中,阳朔地方特色美食在游客中得到相当的好评,大部分游客对饮食价格也表示满意。

7、在对阳朔住宿条件的调查中,91%的游客对本县的住宿条件持肯定态度,67%的游客认为住宿价格合理,但仍有33%的游客认为阳朔县的住宿价格偏高。

综合上述4、5、6、7点,我们可以看出阳朔县的旅游服务水平是得到了广大游客们的一致好评的。这充分肯定了阳朔县所提供的旅游服务质量,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价格因素对于游客并没有达到很理想的状态。说明,阳朔县在继续提升自己的旅游服务水平的同时也需要做出一些改进,以至于赢得游客的百分百满意。

8、阳朔县的旅游景点众多,在调查中,有70%的游客反映了景点门票价格偏高。

9、对于阳朔县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的问题,有44%的游客认为现处于一般状态,12%的游客认为阳朔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阳朔县旅游资源仍有继续开发的需求与潜力

10、对于阳朔旅游业的发展程度调查,我们了解到只有9%的游客认为阳朔县的旅游业是不够成熟的,72%的游客认为阳朔的旅游业是成熟的。

综合8、9、10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阳朔县的景点众多,但价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景点的选择,就此,本人提出两点建议:

1、阳朔县一些高价景点可在维持自身旅游业收入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门票价格,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

2、阳朔县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发展有正对性的旅游项目。在对阳朔县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的调查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阳朔县旅游业虽已处于较为成熟阶段,但其旅游资源仍有继续开发的需求和潜力。阳朔县可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完善阳朔旅游业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11、在对制约阳朔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我们能清楚地发现,景点设施滞后、宣传力度不够是制约阳朔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两点不足,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1、在受到政府支持和景点企业密切配合、景点企业和旅行社友好、互利的合作下,全方位提供一套完整的、立体的、深入的、覆盖面广的宣传体系。

2、在景点的设施滞后方面,阳朔县可在不影响本土风情、不扰乱阳朔特色旅游的前提下,进一步对景点的设施做出更加人性化、完善化的改进。

以上就是本人对阳朔县旅游资源调查后对整理出的数据做出的分析和提出的建议。由于自身水平的有限,本次调查内容涉及面不够广,调查地太集中,问卷发放数目小,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虽然本次调查存在一些不足,但调查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分析能为阳朔县旅游业更好的的发展起到作用。

第五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旅游业是前景广阔的 “朝阳产业”、“无烟工厂”,是为消费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自1993年开发石人山景区到现在,平顶山市旅游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平顶山市旅游业辉煌的发展成就

十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地位业已确立

1989年平顶山市旅游业开始起步。1999年,平顶山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提出“正确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0-2002年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新的支柱产业”。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004年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做大作强旅游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

(二)接待总量持续增长,创收能力不断提高

平顶山市旅游业起步较晚,2001年,全市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69570万元,到2004年底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12.4%,2004年旅游收入86269万元,比2001年增长24.0%。近几年,随着平顶山不断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自然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渐趋丰富多彩。对外开拓客源市场,旅游客源渐趋多元化。从而有效促进了平顶山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08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720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60.0%;2008年旅游收入310052万元,比2004年增长259.4%。

(三)旅游促销手段创新,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平顶山市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网络,加强整体形象宣传,提高促销质量。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会展活动,如举办石人山亚洲摩托车挑战赛、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今年5.1黄金周景区免门票等旅游节庆活动,来聚焦客源市场的目光,集中宣传展示平顶山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提升平顶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招徕海内外游客。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建立跨市、跨省、跨国的区域合作网络,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境内外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四)旅游接待能力逐步增强

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1家二星级饭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平顶山市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来本市观光游览、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外游客逐年递增,到2008年底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达7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的迅速扩大,带动了全市住宿业的快速发展。从住宿设施来看,既有消费层次较高的宾馆和酒店,又有消费较低的旅店和招待所,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饭店31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25家,客房2696间(套)。在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三家国内旅行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规模持续壮大。目前我市既有跨地区和跨国经营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集团,也有分散经营、方便顾客、灵活快捷、服务周到的小型旅行社和门市部。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现有旅行社58家,其中,国际社分社5家,旅行社快速发展,旅行接待能力迅速扩张。从购物设施来看,商业网点发展较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贸区。从餐饮设施来看,高中低档酒店餐馆和各具特色的风味餐馆遍布大街小巷。

(五)旅游业带动作用明显,已成为该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截止2008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4356人,旅游车队2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4家;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景区14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6家;全市旅游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蓬勃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尤其是春节、五一、十一、元旦等“黄金周”给旅游有关的行业提供了一个扩大内需增加商机的极好机会。从今年5.1黄金周来看,三天假日,全市34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同比增长310%;拉动相关产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7.02亿元,同比增长908%。尧山景区和佛泉寺景区均创出单日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次的记录,二郎山景区高峰期的游客达到5.96万人次,三苏园景区3天接待游客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倍还多。经济、舒适、实惠的农家院显示出巨大的魅力,据统计,三天内全市农家院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收入2790万元,平均入住率达到100%。同时,主要景区各大宾馆也出现了紧缺现象,其中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到76%,创饭店住宿率新高;鲁山县和舞钢市的饭店、宾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场所全部爆满,不少游客纷纷流向周边县(市)如舞阳县、宝丰县等地用餐、住宿。在各个景区附近的旅游商品和土特产销售点,门庭若市,游客竞相购买。

(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平顶山的知名度,促进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来了全市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通过强力实施旅游促销战略,特别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以及“双创”等活动,平顶山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现代旅游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来平顶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大幅度增长。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认识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大大改善了平顶山市的城市环境和面貌,由此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平顶山市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本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是本市旅游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工作效能不高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对全市旅游开发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旅游开发工作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旅游开发工作涉及到的公路、交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薄弱,对旅游开发工作的监控力度不够,旅游规划、景区项目建设等有关规定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旅游业产业关联度不高

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旅游业的大发展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协同发展。平顶山旅游业在带动食、住、行、购、游、娱相关产业时,突出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游客逗留时间短,使相关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每年“五一”和“十一”两个假期,本市旅游温度较高,游客爆满,但时过境迁,就会趋于冷淡,使相关产业不敢扩建。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仍很单一,旅游产业要素不全,链条很短,有些旅游企业仅仅把眼睛盯在景点和门票上,收入环节很少,而没有其它相关的活动,缺乏激起游客的兴趣,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使餐饮住宿等行业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三)旅游商品开发缓慢

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购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选购一些当地的传统工艺品作为纪念,是一种旅游的乐趣。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生产旅游商品是赚取外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销售旅游商品已成为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平顶山市旅游纪念品主要还是局限在当地土特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无法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游客在景区购物花费平均只有2元,只占整个旅游业总收入的10%左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收入已占旅游经济总收入的30%~50%,因而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增强旅游观光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业的创汇收入,是目前全市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创新类产品和精品名牌少

总体上看,对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层次较低,产品单一,与巨大的资源赋存不相匹配。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初级层次上,基本仍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观光旅游阶段,“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休闲娱乐、参与性产品、特种旅游产品和创新类旅游产品少,缺乏名牌和特色精品。一些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度假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平顶山市旅游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精品不精,特色不够鲜明,趋同性和低水平建设时有发生,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多年来,平顶山市一直提出以尧山为龙头,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以此为基础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但是直到目前旅游线路组合程度依然很低,形成了个别传统景区支撑平顶山旅游的局面,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产品开放上,突出问题是重山轻城,重自然景观,忽视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即重视尧山,轻视平顶山市区景点和当地城镇的发展;没有把尧山景区和叶县县衙、汝州陶瓷等旅游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到本市旅游的人,很少在市区或者县城逗留,大部分甚至不进市区。主要的原因是,全市在发

展旅游业时,偏重于对景区景点的建设,没有意识的城市发展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将其作为旅游城市来建设打造。区域旅游不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将大为下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外出旅游,才可能停留较长的时间,停留时间长短是旅游业能否赚钱的一个前提。如果不增加游客在市区的停留时间,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无法实现。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几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解决,以推动全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认识,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全市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下大气力解决制约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痼疾。一是借鉴先进地市的做法,成立平顶山市旅游委员会,由旅游委员会行使对全市旅游业的全面领导和协调作用,把规划、土地、投资和融资、公安、旅游和商贸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把山与水、城市与乡村、自然与文化、旅游和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商贸购物、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与规划指导等。二是推进景区(点)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景区(点)经营机制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化,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对景区(点)的管理体制、结构和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使景区的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探索旅游资产管理与运营的有效机制,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更好地行使职能,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设立市县两级旅游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应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且每年按一定的幅度增加,旅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市场促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发展研究等。

(二)优化布局,打造旅游精品套餐

首先要优化布局,改变过去重自然景观轻社会景观、重山水轻经济的开发布局模式,走山水结合、城乡统一、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发展的旅游模型,把城区打造成全市旅游服务功能中心,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气,充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更好地融为一体。应以规划为先导,制定旅游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作用。实现旅游产品开发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上规模,上档次和上品味,对旅游精品要“精心规划、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服务”。其次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把旅游业的发展同城镇体系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加快主要旅游线高等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建设,尽快形成联结各主要景区的高等级环状旅游公路网络,加强供电、供水、卫生、绿化、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配套建设,改善接待条件,解决旅游者在行、住、游、娱、购等方面的不足,将该市建设成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要对全市的旅游形象进行精心设计和强力营销,应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服务咨询、网络促销、旅游节庆等方式进行形象宣传,大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加快全市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施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形成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所谓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就是指在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使两者双向贯通,互为促进。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作用,培育大的旅游产业体系,共同将旅游业做大做强。根据平顶山市的实际情况,实现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调整旅游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使旅游业从单纯追求自身的发展中跳出来,要彻底打破脱离经济,单纯发展旅游业的定式;其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媒介作用,推动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发展。任何时候,旅游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强的社会关联效应,其它要表现的是借助旅游优势和自身吸引力,促进城市开放,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及新观念,新思想,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学习先进地区“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思路。今后,全市还需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度的开发,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使旅游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下载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

    县旅游资源在全市来讲是比较丰富的,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县共接待游客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0万元,占gdp的1.4%,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为8.5%,××的这一比重比......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发展调查报告

    ××县旅游资源在全市来讲是比较丰富的,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06年××县共接待游客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0万元,占gdp的1.4%,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为8.5%,××的......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

    县旅游资源在全市来讲是比较丰富的,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县共接待游客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0万元,占gdp的1.4%,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为8.5%,××的这一比重比......

    库车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

    新疆库车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 2011-10-10 01:54:00来源:人民网10月9日,记者从库车县旅游局获悉,依据新出台的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今后,获得国家五星级的酒店,将一......

    xxx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1

    xxx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 ——精细化管理决定旅游业的发展 xxx乡政府:xxx 一、xxx简介 xxx,蒙古语为“xxxx”,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泊,位于xxx省西北部的xxxxx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

    关于广昌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广昌旅游业发展的考察报告(汇报稿) 广昌地处武夷山西麓,江西省东部国境,是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抚河的发源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为......

    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

    国土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旅游局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 国土资规〔2015〕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旅游......

    江西:30条地税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精选合集)

    江西:30条地税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 [内容速览]江西省地税局近日推出《加快旅游大省建设,支持旅游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30条》。“30条”包括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推动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