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局工作打算(共)
省委、省政府在郴州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后,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周强省长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文件要求,加大政府主导,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全市上半年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一是政策落实情况。出台《*市旅游促销奖励办法》。市委、市政府将旅游工作与招商引资作为一大项纳入对县市区委、政府的重点工作考核,在总分100分中占25分。二是资金落实情况。全面落实了市本级建立300万元,县市区建立30—100万元的旅游发展引导资金。三是指标完成情况。今年1—6月份,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 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18%和25.2%。四是产业发展情况。全市星级宾馆增至36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25家,开业待评五星级一家、四星级2家,在建五星级2家、四星级2家。旅行社总数增至40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38家,旅游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旅游收入已占全市GDp的5%。
2、突出重点,建设精品旅游景区(点)
我市突出南岳和城区两个重点,南岳以申报世界自然和历史遗产为契机,投入近亿元对景区的软件和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全面开展了核心景区内的拆迁和古镇的保护改造工作,修复了广济寺、方广寺等一批景点。市城区恢复了石鼓书院、南岳第一峰等9大景点、形成城区一日游精品线路;衡山九龙峡漂流、常宁西江漂流、蔡伦纪念园、衡东罗帅故居等19个景点全面提质升级。
3、全力营销,打造寿岳衡山和湖湘文化名城旅游品牌
经过策划运作,市城区7个景点将进行联票销售,统一促销,对旅行社实行重奖。4月22—27日,我市组织旅游大蓬车赴武汉、岳阳、十堰等城市进行旅游促销,并参加华中旅游博览会。在6月17—19日上海沪洽周期间,*与珠海五洲风采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古韵衡山”生态旅游城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达8亿元,与徐州市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等栏目播放旅游形象广告,在路经*的旅客列车上做*旅游形象播音广告,在珠江三角洲等主要客源地举办旅游推介会,与旅行社签订送客合约。在京珠高速、衡昆高速发布“湖湘文化名城*市石鼓书院等系列景观”的大型指路牌4块,印制100万份*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宣传促销资料免费放发,经过整体促销,“寿岳衡山.雁城*”和“湖湘文化名城”旅游品牌日益彰显。
4、政府主导,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项目的招商引资情况:北大青鸟投资10亿元提升南岳景区,已到位资金2亿元用于景区营运格局改造,投资8000万元的白鹭湖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正在加紧实施,投资3000万元的衡山九龙峡漂流正式开漂。市委、市政府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总抓手,投入30多亿元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5、诚信服务,大力整顿旅游市场
局里专门召开了全市旅游行业管理工作会议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全市旅游诚信旅游市场集中整治、旅游安全生产、旅游人才培训等工作。对旅游团队实行电子委派单管理,所有参加年检的导游员对全市各大景点导游词逐一过关,举办了2期(其中一期为省旅游局主办)旅行社总经理培训班和部门经理培训班。
二、下半年*旅游工作的打算
下半年*旅游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省政府对各市州政府的各项旅游工作考核目标,举全市之力,全民之智成功创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重点抓规划、抓项目、抓市场、抓机制,盘活优势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旅游业,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南岳为龙头,各县市区为支撑的旅游大格局。
1、抓规划,合理开发,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我市于2002年编制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需要进行修编。下半年,我局将组织专门的班子,在全市开展一次全面的旅游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邀请国内一流的旅游专家在年内完成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筛选确定一批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列入第二批市县级旅游资源保护区,进一步加大旅游保护力度。大力推进“旅游强县”和“旅游型小村镇”建设,对市域内旅游资源丰富的村镇,特别是古村、古镇、古民居实行严格保护和科学开发,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抓项目, 盘活资源,做大中心城区旅游业
突出抓好城区旅游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其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南岳第一峰、湘军大营、中国福海、东州岛、古樟公园,雨母山等一批旅游重点景区和古汉养生精等工业旅游项目建设,延长游客在*停留时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旅游业;南岳要加快申报世界自然和历史遗产进程,将其建设成功能配套、设施完备、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5A级热点景区。对耒阳黄市竹海、新市千年古镇、常宁中国印山、罗帅故居等景点进行提质升级;深度开发城区湖湘文化、常宁印章、衡东土菜、黄花菜、南岳寿酒、寿面、寿茶等特色旅游商品,提高旅游综合收入。
3、抓市场,立体营销,打造*旅游好品牌
今年是我市的“旅游促销年”,市里将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营销战略,全面落实《*市城区旅游促销奖励办法》,对引进客源的旅行社实行重奖。采取立体营销手段,通过央视、湖南卫视、凤凰卫视等强势媒体及中小学教材,流行歌曲、大制作影视、大型户外旅游广告等手段,广泛传播*旅游品牌形象和城市形象;建好国际标准的旅游网,年内大手笔制播展现*形象,能唱响全国的流行歌曲,策划举办好湖湘文化节、常宁印文化节;开出旅游促销大篷车,赴广东、湖北、广西、江西等周边省市进行促销,组团赴港澳台和日本、韩国等客源地促销,全力打造“寿岳衡山·雁城*”的整体旅游品牌。
4、抓机制,规范管理,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树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举全市之力,全民之智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一方面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在全行业倡导诚信经营,集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黑导、黑社和黑车,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工作,维护市场繁荣稳定;严格执行星级复核标准,加强对星级宾馆的日常检查,提升星级宾馆档次和服务质量。继续办好“全市导游员大赛”、“酒店服务明星大赛”等活动;另一方面加强城市旅游软硬件建设,高标准建好旅游商业步行街、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星级厕所,加快城区重点街区的美化、亮化,争取在年内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国检。
第二篇: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旅游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视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做规划、抓项目、搞创建、拓市场、练内功、严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2010年全区预计接待游客6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03%,其中入境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30.3%;实现旅游总收入46亿元,其中创汇7000万美元。
一、2010年工作总结
(一)做规划,理清发展思路
一是紧扣区情,准确定位。**区是**市的中心城区,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的目标,根据“做优三产”的原则,围绕“两点一线一环”积极谋划旅游新业态,不断打造中心城区旅游新亮点,提升城市品位。二是整合资源,展现特点。按照古街、故居、纪念馆、新业态、水域景观、购物休闲娱乐设施、广场、徽文化等旅游要素将现有的二十余个旅游节点进行有效整合,推出文化体验游、山水观光游、故居纪念游、休闲度假游、乡村生态游、商务会议游等经典旅游线路。三是引智借力,规划先行。为切实做好我区“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树立“彰显特色、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发展思路,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专门拜访等多种形式,多方听取旅游专业人士的建议、意见,集思广益,谋求旅游发展新思路。
(二)跟项目,完善旅游功能
一是明确专人,跟进项目。我局牵头负责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项目共12项,总投资69.52亿元,今年计划投资9.945亿元,现已完成时序进度。成功引进东桑西移丝绸展示中心项目,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二是围绕老街,打造特色。按照打造和谐老街、诚信老街、靓丽老街的总体要求,以一、二、三马路店铺外立面修缮改造为切入点,以店铺经营业态调整为重点,已将一马路打造成古玩市场为主的古玩特色街区,二马路打造酒吧、咖啡吧为主的休闲街区,三马路打造成文化酒店、特色小吃为主的文化体验街区。三是以客为本,服务前移。为满足自驾游、散客游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区已于“五一”小长假前在火车站入口处建立**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老街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计划于年内完成。
(三)抓契机,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营造氛围,喜迎世博。在老街入口处摆放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和“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铜牌;调整、完善、充实**区旅游信息网站,更新版面和内容,开设世博会专栏;以**区的对外交通、名胜古迹、旅游新业态、传统徽菜、风味小吃、土特产品、精品线路等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收集图文并茂的资料,配合统一制作《世博体验之旅**手册》、《世博**旅游产品折页》。二是宣传推广,历史名街。充分利用各类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宣传**老街成为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制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已于6月初播出,将古**文化的典型代表--**老街全方位展示在世人面前。三是**形象,全面报道。在徽杭高速设立**形象、老街2座高架双面广告;在《中国旅游报》、《华东旅游报》、《**日报》为**迎世博做专题版面;陪同香港旅游(亚洲)有限公司、“首届全国55家网络媒体**旅游行”大型采访团、上海航空传媒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旅游资源。
(四)拓市场,开展旅游促销
一是围绕任务,推动“三进”。紧紧围绕“世博旅游在上海,休闲度假在**”主题,进一步推进旅游营销“三进”活动,先后在上海市**区名师华苑、**区上海春城、**的杏林小区、元一名城等大型社区开展旅游营销“三进”宣传推广、咨询服务活动。二是积极促销,成绩可喜。充分发挥区属企业在各地的旅行社分社、办事处、营销代表的作用,邀请旅游客商前来**踩线;引导区属企业组成旅游促销小分队,走进长三角中心城市群重点城市,拜访合作良好的骨干旅行社和自驾游、自助游团体,巩**有客户市场并积极开发上海市老年学会新市场。三是借助活动,彰显特色。现代国旅于3月19日成功运作“迎世博,上海-**旅游直通车”天天发新产品;指南针旅行社5月、6月和9月成功接待了三批由****至**的大型旅游专列;**醉温泉被纳入在**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旅游线路;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旅游板块活动、上海世博会**活动周,胡开文“地球墨”及当年的获奖证书被列入世博会特许展品;砚雕艺术大师王祖伟、着名人士蒋劲华于活动
周现场就砚雕和撕纸书法献艺。
(五)抓创建,提升旅游品位
一是提前介入,引导创建。今年以来,始终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指导酒店及农家乐创星升星、景区创A、乡镇创优工作。**区新潭镇获**省优秀旅游乡镇;山里伯娘酒店、西郊草堂酒店、农夫山庄“百草苑”、**食府获**省三星级农家乐;天池山庄为**市特色乡村酒店;奕棋镇朱村为**市旅游示范村;徽商国际大酒店、和怡阳光大酒店已通过四星级酒店初评,香茗大酒店已通过五星级酒店初评。二是完善设施,提高服务。为做好上海世博会及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的接待工作,高档饭店和快捷酒店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升软件服务水准。**区属的发展国际旅行社、世纪风采旅行社、马可波罗旅行社被推荐为**市世博接待旅行社;**香茗酒店、华美达酒店被推荐为旅游饭店。三是编撰信息,及时报送。局旅游信息被采纳数量在全省全市旅游网位居首位,且多篇被《华东旅游报》、《**广播电台》、《**日报》采编;完成各旅游景区点导游词修编工作。
(六)带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优化环境,增强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家旅游局“2010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以**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增强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意识。二是融入世博,外树形象。为切实做好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区旅游服务接待保障工作,制订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区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全方位迎接世博、融入世博、服务世博,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树立旅游行业良好形象。新徽投资有限公司和**发展国际旅行社荣获**市级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三是培训入手,提高水平。充分发挥旅游院校教育基础作用,加大与劳动部门的合作,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分别就礼貌礼仪、世博知识、旅游营销、服务技能、旅行社条例、消防安全等内容进行培训。**区**谜窟、屯浦归帆、程大位故居共15名获景区点星级讲解员、香茗酒店、徽商国际大酒店共24名获饭店星级服务员称号。
(七)严管理,保障市场运行
一是旅游安全,常抓不懈。“没有安全,便没有旅游。”制定和完善《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签定安全责任书、尤其是每逢节假日前联合安监、卫生、消防等部门对旅游接待设施、游乐设备、消防器材、食品卫生、警示标牌、安全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检查,切实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督导。二是市场监管,重在日常。开展以打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旅游市场日常管理和经常性检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保证了旅游企业的正当竞争,维护了出行游客的正当利益。三是行业管理,诚信为本。为了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增强服务水平和意识,在旅游社和景区点制订了行业诚信公约和服务标准,在小长假、黄金周期间,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受理投诉制、信息报送制和安全事故报告制。
在各项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意识到当前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二是旅游投入仍显不足;三是旅游新业态竞争力不够;四是宣传推介有待加强;五是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六是旅游行政部门人少,力量薄弱与旅游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2011年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围绕“两点一线一环”积极谋划旅游新业态,打造中心城区旅游新亮点。“两点”,一是**老街,重点发展古玩交易、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二是借助**寺及鬲山佛文化资源,重点恢复打造佛文化景点。“一线”即老大桥至**的新安江沿线,积极引进沿河景观,做足水景及灯饰,结合**湖定点演出,提升新安江水上旅游内涵。“一环”即是发展环**自驾车旅游营地、农事体验旅游产品和绿色提升工程,象花环一样点缀在中心城区周围,形成环城景观,提升城市品位。
(二)工作打算。一是着力建设旅游宣传网络。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加快**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提高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对信息网的认识和利用率。二是着力推出精品旅游线路。针对中心城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推出温泉养生康体游、经典山水风光游、摄影创作采风游、徽风古韵体验游、**名人寻踪游、绿色生态休闲游、休闲度假快乐游、名山秀水自驾游、**休闲美食游等精品线路。三是着力包装沿江旅游景观。做足老大桥至**的新安江沿线,积极引进沿河景观、水景及灯饰,丰富新安江夜游,提升新安江水上旅游内涵,加大老街改造与新安江**景观休闲深度融合,打造沿江景观旅游线。四是着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依托**寺和鬲山佛文化资源,在恢复鬲山原有景点的基础上,建成佛文化新景点。结合“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百家摄影点,深度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谜窟“激光歌舞秀”亮相,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五是着力完善旅游市场监管。以《旅行社条例》为工作指南,以创优质服务机制为抓手,强化旅游安全生产,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接待服务质量,进一步净化中心城区旅游市场环境。六是着力提升规范化建设。继续抓好旅游景区创A和酒店创星工作,完善旅游安全责任制和应急处理机制,规范完善旅游标识,以规范、准确、便利的标识为自驾车游、自由行和外地旅游团队提供高质量的交通指引服务。七是着力旅游营销宣传。以旅游企业为主体,加强立体化宣传,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渠道扩大宣传,鼓励旅游企业在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重要场所增设大型广告牌,与杭州、上海等长三角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合作开展联合宣传推广。八是着力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加强旅游主管部门自身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统筹谋划能力、协调指导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从“多培养”“传帮带”“连市场”入手,加大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养成爱学习、钻业务、求上进、比帮学的好习惯,在全行业形成积极创先争优的氛围。
(三)工作措施。一是宏观调控。在培育新兴业态、扶助旅游重点工程项目、提升服务功能等方面,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积极吸引国际知名的旅游跨国公司、大型旅游集团入驻**;充分发挥大型旅游公司在旅游发展中的骨干示范作用。二是完善机制。加快旅游行政管理职能转换,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资源保护的利用管理,提高对旅游质量的监管能力,增强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服务功能,为旅游发展创造一个顺畅的体制与机制环境。三是规范执法。健全和完善旅游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发挥旅游质量管理机构在市场监督、管理和及时处理旅游投诉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旅游执法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第三篇:旅游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旅游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虽然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内需消费下降的影响,但旅游业通过产品转型升级,加大宣传力度,借节造势,不断放大节庆效应,全县旅游各项主要指标呈现较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实现旅游总人数1009.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11亿元,超“十二五”预期目标达33%。
(一)旅游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十二五”期间是我县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转变,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全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县十二个重点产业之一大力推动。
(二)旅游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县委、政府确立了依托“中国农家乐之源”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思路,采取依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和深挖农家文化资源、党政大力支持、市场手段介入的办法,举全县之力、开发旅游资源,实现了“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将建设成为旅游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类型多样、旅游功能完善的“川渝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
(三)规划引领科学发展。按照“遵照自然、凸现生态、打造亮点、独一无二”原则,聘请专业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水平、大手笔编制了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玉屏湖农家乐源总体规划、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为全面推进旅游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旅游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以旅游带项目,项目促旅游的思路,加快景区(点)打造,先后完成凤山公园、豪庭假日酒店改造工程;新建东湖公园、麻柳河景观、天后大羿酒店等,金果生态园、乔家乡约园等一批农家乐实现提档升级。玉屏湖、姜山寺窖藏观光基地、鼎崑生态园、绿卉生态园等一大批旅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旅游项目建设进入“黄金时期”。
(五)筑巢引凤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一方面依托优良的投资环境,扎实的产业基础,精心包装了姜山寺、顾县镇、玉屏湖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借助西部旅游博览会、西博会、省内外媒体及其它外出招商活动等进行大力宣传推荐;另一方面落实好中、省、市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县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旅游部分)》,在土地、税收、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此外,还结合实际,整合部门项目、资金,结合新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极大的激发了广大企业(业主)投资旅游的积极性。
(六)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大力宣传贯彻《旅游法》,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旅游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强化安全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完善安全防范预案,健全工作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旅游环境。二是积极推行规范化服务,培训旅游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从业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累计培训达1100余人次接受了旅游技能培训。三是强化旅游品牌创建。中富农庄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优秀旅游企业。2015年,中富农庄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户,李红霞、谭海军、李玲等5人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此外,还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乡镇、业主申报全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精品村寨和特色业态。
二、“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困难
1.旅游发展意识差,发展理念较为落后。全县旅游发展缺乏总体规划、项目实施缺少科学详实的控制性详规;决策者与业主在发展或投资旅游问题上,以自我意识为主,随意性、变动性大,规划目标执行效果差;在旅游项目推进中,没有统一协调,各实施部门各行其是,行业标准与旅游标准,形象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项目及设施建设不合理、档次不高。
2.产业融合低,资源整合不足。近年来,我县虽然加强了资源整合力度,特别是农业产业与旅游相融合得到发展,但是“大旅游”的发展格局尚未真正形成,重点在乡村旅游发展上,还存在以农业产业为主,乡村旅游元素融合不多、不高的问题,农旅并未因地制宜的做到真正结合,没有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3.档次不高,缺乏核心旅游产品。尽管在大力倡导乡村旅游,提出乡村旅游产业园建设,但许多旅游资源至今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对农家文化和曲艺文化的挖掘不够,现有的旅游资源点,特色不强,建设、运营等方面较为落后,全县旅游无真正意义上的景区、农家乐档次不高、竞争力差,没有拳头产品。
4.基础设施不完善,吸引力不强。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匹配。尤其在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自然景点和农业产业区,道路交通基础建设与可开发景区不相匹配的问题,制约了部分潜在投资业主的投资意愿。
5.服务水平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县经济较为落后,又无著名或大型的景区景点,接待的团队游几乎是空白,每年外地游客数量非常有限,加之近年来整个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让许多商家满足于现有经营状况和模式,不愿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素养参差不齐,服务处于较低水平,降低了游客体验舒适度。
三、“十三五”工作打算
(一)发展思路及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县旅游产业将继续坚持“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围绕“一心一线一园两带”(“一心”即县城旅游服务中心、“一线”即“111”工程乡村旅游环线、“一园”即现代都市农业园;“两带”即渠江康体娱乐旅游带和嘉陵江河流景观带)旅游资源开发,多点布局,多极发展,做优存量,做强增量,努力推动我县旅游产业突破发展、跨越发展,把建设成为川东北及重庆等周边市县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县实现旅游总人数8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亿元,旅游业发展成为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二)工作重点
1.抓好县城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以文化特色为装扮,通过县城综合整治,服务业态引导,基础设施改(扩)建等,逐步将县城打造成旅游发展的接待、集散中心。
2.启动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以广岳大道为轴,以30平方公里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为重点,建设以生态、智慧、观光、休闲农业为主要业态的现代都市农业体验区,打造广安休闲观光旅游走廊
3.抓好玉屏湖景区建设。将玉屏湖景区打造成为集珍稀林木、农家特色文化和湖泊山水风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建设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培育三星级及以上农家乐5家、星级饭店1家。4.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和“111”工程环线建设,强化旅游功能,建成以“111”工程环线为主的乡村旅游环线。
5.在全县旅游产业规划的指导下,优化生态环境,创新旅游产品,加快农业产业景观的建设,丰富旅游商品品种,强化配套产品体系,增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启动姜山寺三国文化旅游景区、顾县特色乡镇、越江河生态乡村旅游景区,象鼻河、红岩湖、万盏明灯等景点旅游资源开发。
6.着力抓好旅游扶贫工作。在全县280个贫困村中,筛选部分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产业扶持,针对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干果、紫薯、葡萄等优质农业,制定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互结合的旅游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游、水果采摘游、田园休闲游等乡村绿色旅游扶贫项目。同时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加大土特产品开发力度,将我县的优质农特产品销售给来岳的游客,达到富民增收目的。
(三)措施与保障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精简、高效、务实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旅游企业营销激励机制,整合资源,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完善政府投入引导机制,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创新旅游统筹发展机制,推动旅游与文化、环保、交通、林业、农业等产业的协调发展;创新对外开放机制,优化招商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千方百计增加对旅游产业的投入。
二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用好、用足、用活中、省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把旅游重大建设项目列入中、省计划,争取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得到更大支持。同时,通过搭建投融资平台,加强信贷支持力度,整合项目资金等,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区域导向性投入,保证公益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县财政在每年预算安排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旅游宣传营销及招商项目包装、旅游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开展。
三是注重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牢固树立规划引领发展的理念,科学定位旅游发展的形态和走势。充分调研市场,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引导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定位布局。提高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在规划有效期限内,无大的政策调整,不随意变更。旅游项目推动实施严格按照规划和标准实施,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行业自律的旅游管理体制,坚持执行“红黑榜”制度,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旅游执法队伍,严格旅游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旅游市场,实现依法治旅、依法兴旅,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四篇:旅游局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旅游局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20**年,全市旅游业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创新监管服务方式,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产业实现了较大跃升。
一、20**年主要工作
(一)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旅游产品体系更加丰富。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发展。完善《济南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战略规划》。推动《南部山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力争年内完成。推进《环城游憩带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各县(市)区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平阴县已完成规划初稿。推进编制槐荫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
整合提升旅游资源,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推进“天下第一泉”创建成为5a级旅游景区。推进绣源河风景区、百花洲片区整治、澄波湖风景区、商河温泉国际、济西湿地、平阴龙冈梦幻星空、柳埠镇生态文化特色旅游镇等12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总投资额669.1亿元,前三季度完成72.18亿元。
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整合泉城特色标志区资源,打造“船游泉城”、“步游泉城”、“夜游泉城”、“泉水宴”核心一日游产品。“步游泉城”成为很多旅行社的地接拳头产品。泉水宴品牌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强力营销拓展重点客源市场。
以推广“泉城济南”旅游品牌标识系统为核心,持续推进“泉城济南”品牌战略。
依托交通加强旅游营销。与长荣航空、山东航空等在台湾联合启动了为期100天的“前进济南”第二季旅游营销活动,推动了台湾来济过夜游客数量和旅游消费指标的双提升。推动嘉华国旅与韩国易思达航空公司洽谈,开通济南—韩国仁川旅游包机。
打造立体式宣传平台。加强境内外优势媒体宣传报道,在香港、台湾、北京等境内外重点客源地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户外宣传载体以及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投放旅游广告。加大网络营销投入,出台网络营销奖励政策,400多家旅游企业入驻ota旗舰店。
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牵头淄博、济宁、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七城市在济南召开“山东省会城市群旅游联盟成立大会”。8城市共同签署《济南宣言》,合力打造省会城市群旅游营销统一平台。
(三)创意举办旅游节事活动。
策划、推动举办首届济南泉水节。泉水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共推出39项泉水主题活动,打造了全民性的狂欢节日。其中我局举办的国际旅游交易会成功打造了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旅游产品特卖会。2013济南畅游72名泉暨首届定向寻泉挑战基尼斯活动,将泉水资源与定向运动有机结合,成功挑战定向运动参与人数最多的基尼斯世界记录。
举办了国际泉水冬泳节、泉城新年祈福会、休闲汇等活动。冬泳节成为国内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冬泳节事活动,为我市破解冬季泉水旅游难题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四)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启动了济南市智慧旅游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包括济南市旅游政务网、资讯网、人才网、协同办公平台、旅游掌中宝等多个项目的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开发了济南旅游手机智能软件。推动智慧酒店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在线互动平台。加强官方微博的推广建设。充分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加强网络宣传。新浪、人民网、腾讯微博粉丝数超过28万人。
(五)推行服务式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将济南长途汽车南站改建成济南旅游集散中心南区,为游客提供功能复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城市集散辐射功能。推进西客站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新建西客站和万达广场两处咨询中心。推进在我市建设50处旅游咨询中心信息亭。推进“一日游”旅游公交线路开发,开通至平阴等旅游直通车。更新安装南部山区路标指示标识。
推行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提升绩效。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10家单位通过省级标准示范单位验收。推进银企业合作,推进中信银行针对旅行社业务提出了系列金融解决方案,签约旅行社达几十家。开展“旅游爱心工程”,组织69名近郊山区困难家庭孩子在市区景点游览。加强旅游行业监管,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开展“建设美丽泉城、旅游质量提升工程”活动,招募了50名旅游行风服务质量义务监督员,在全市310余家旅游企业设立了质监部或质监员,与舜网合作实施旅游网络舆情监控,促进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
加强依法治旅,完善执法、投诉机制。加强《旅游法》宣传贯彻。加强旅游横纵联合检查。建立了省会都市群旅游质监执法协作机制,搭建异地投诉、突发事件、旅游企业监管互动平台。完善市、县(市)区、企业三级旅游投诉网络体系,形成了旅游投诉全方位受处理联动机制。
二、2014年工作重点
(一)加强旅游大项目建设,整合提升旅游资源。
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指导周边六县(市、区)制定乡村旅游规划。推进《南部山区旅游发展规划》、《长清山区旅游规划》、《槐荫旅游度假区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
加快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济西湿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黄河古镇、龙冈梦幻星空、鹊山龙湖、商河温泉国际、济阳海棠湾国际温泉度假村、绣源河风景区、玫瑰湖湿地、澄波湖、百花洲片区整治、济南市农高区(泉城农业公园)、鹊华烟雨都市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项目的建设进度。
整合提升现有旅游资源。突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省城近郊环城游憩带。整合南部山区乡村休闲资源,打造南部山区乡村休闲度假区。加快推动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天下第一泉”景区产业链提升、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改扩建以及明府城和商埠区资源整合,打造城市中央游憩区。推广步游泉城、船游泉城、夜游泉城、泉水宴等主题旅游产品。加强泉水宴菜品研发,推进制定泉水宴菜品地方标准和泉水宴文化主题酒店地方标准。促进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二)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西客站游客集散中心的高标准建设。健全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推进全市50处公交旅游咨询亭建设。健全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完成济南市智慧旅游城市规划。健全完善由三网、一库、一屏构成的旅游便民服务系统。加强旅游在线互动服务。健全旅游信息采集工作机制。
(三)加强城市营销,提升城市品牌。
发挥媒体传播优势,打造“泉城济南”旅游品牌。加强捆绑营销”。在香港地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京沪高铁列车、山东航空航班等交通载体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重点客源城市上的媒体投放广告,实现对目标客户群的精准宣传。
依托交通开发入境市场。加强与口岸办、机场公司、航空公司的联合,以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已经通航或越南等有通航意向的客源地为重点,积极开发入境市场。
强化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济莱旅游一体化,深化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旅游联盟、京沪高铁旅游联盟间的合作。组织旅行社设计开发省会城市群双城或多城主题旅游产品,依托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旅行社连锁店、商业连锁店等载体,逐步建立省会城市群旅游产品开发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和产品营销平台。提高旅游节会活动吸引力。策划第二届济南泉水节,推动泉水节等重大节会活动实现由市民参与向市民和广大游客参与转变。继续举办畅游72名泉、国际泉水冬泳节、国际旅游交易会、泉城新年祈福会等活动,打造优秀旅游节事品牌。
(四)加强行业监管,提升游客满意度。
强化服务式管理,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修订济南地接旅游奖励办法,鼓励旅行社设计开发济南深度游产品,吸引境内外过夜游客,拉动旅游增量消费。推进旅游行业服务标准化。加强旅游质量分析,促进提升游客满意度。
建立健全旅游执法、投诉机制。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省会城市群及国内热点旅游城市质监协作机制。完善旅游法律服务机制和综合投诉机制,建立旅游调解机构,实现投诉受处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加大旅游服务监督,推动行业诚信旅游建设。
第五篇:市旅游局2012年工作打算
市旅游局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按照“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海滨旅游度假中心城市的目标,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构建以度假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
以旅游大项目建设促发展,以招商引资强实力,以产品打造上水平,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
(一)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继续加大旅游大项目建设调度、协调工作力度,定期召开旅游大项目建设现场会、调度会,跟踪推进全市重点旅游大项目建设。2012年,重点推进81个旅游大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360亿元人民币。
(二)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以举办2014年青岛世园会为契机,加大世园会6个场馆的招商招展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投资、管理集团的联系,围绕度假、文化、海上、海岛以及大型娱乐项目等旅游产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国内外资金投入我市的旅游大项目建设。
(三)加快完善以度假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推进度假旅游、海上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节庆会展、体育健身等旅游产品体系建设。重点在度假旅游、海上旅游、文化旅游、邮轮旅游方面有所突破:在度假旅游方面,加快石老人、凤凰岛、琅琊台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在海上旅游方面重点发展高档游船,加快培育海上看青岛、海上演艺、海上餐饮、海上婚庆等旅游产品;完善灵山岛、田横岛等海岛旅游设施,实现海岛旅游突破。在文化旅游方面,大力挖掘旅游文化内涵,重点开发崂山道教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港中旅海泉湾演艺项目。在邮轮旅游方面,积极推动大港集团建设国际标准的邮轮母港,争取开通更多的国际邮轮母港航线。
二、以举办“三大活动”为契机,加大旅游营销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举办重大节会活动、开展海内外促销活动、加大媒体宣传、加强国内外旅游合作等方式,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青旅游,提高旅游效益。
(一)积极办好“三大活动”
一是举办“2012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2012国内旅交会是由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旅游行业内最大的交易会,将于2012年4月13日-15日在我市举办,我们将借助这一平台将大力宣传我市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举办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合作发展对话会议。该会议被称为中美旅游业峰会,由国家旅游局和美国旅游协会共同主办,定于2010年9月17—19日在我市举办。届时,将有来自美国50个州和中国31个省的旅游局长以及中美两国旅游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
三是举办国际航协公路马拉松比赛。定于2012年10月10-14日在我市举办,届时将有世界范围内的航空协会会员3000人左右参加,在直接拉动我市入境游客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市的国际知名度。
另外,要继续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国际海洋节,以及北宅樱桃节、大泽山葡萄节等节庆活动。
(二)加大海内外旅游营销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国内旅游营销。以“创新方式,产品主打”为指导,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西北等作为重点客源市场,组织参加北方(太原)旅游交易会、国际(上海)旅游交易会。赴国内20个重点城市开展促销活动;办好“好客山东贺年会—心动青岛之旅”活动,打造冬季旅游品牌。
二是加强海外市场开发。以“细分市场、培育品牌”为重点,组织赴日韩、港台、东南亚、俄罗斯和欧美五大海外客源市场促销活动;举办韩国游客高尔夫比赛、登山比赛和日本游客青岛健步行活动,吸引更多的日韩游客来青参加休闲旅游活动;推进与境外重点客源地旅游机构和协会的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参加TPO年会和东亚经济交流推进机构第八届旅游分会。
(三)强化媒体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在央视、香港凤凰卫视、香港翡翠、台湾东森等新闻媒体投放青岛旅游宣传片,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网络等新兴媒体宣传力度,在乐途、网易等国内知名网站进行青岛旅游形象和产品宣传。继续与青岛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半岛都市报社开展旅游宣传战略合作。与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合作,在日韩等主要客源市场投入广告宣传。积极开展2014青岛世园会营销宣传。继续开展媒体记者和旅行商来青采风活动。
(四)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对来青邮轮、包机、专列,开通新航线,以及海外游客、淡季游客等,给予奖励,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和淡季旅游
通过这些措施,大力提升我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力争完成旅游总收入767亿元人民币,增长15%以上。
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
加强旅游引导标识、公共信息服务、集散服务、旅游交通、旅游公厕等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市民和游客满意度和舒适度。
(一)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制定出台《青岛市规范设置旅游景区引导标识工作方案》,在全市主要路网设置旅游景区引导标识;在重点旅游区域设置旅游灯箱地图;在景区点、酒店等旅游服务场所设置四国文字的标识和中英文道路双语指示牌,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标识功能,满足日益壮大的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需求。
(二)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完善全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中心的信息、咨询、投诉、营销、指挥调度等功能,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在重点旅游区域增设6路高清视频线路。在重要游客集散区建立6个以上功能齐全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咨询服务系统。
(三)建立完善旅游观光交通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以为旅游散客服务为主的旅游观光巴士服务功能,适当增加旅游观光巴士线路。
(四)完善城市旅游区公厕设施。落实旅游厕所奖励补贴措施,推进城市、旅游区周边及停车场周围公厕建设,增加公厕和流动厕所数量;开展景区内厕所升级改造达标活动,实现A级旅游景区星级厕所达标率为100%,提升公厕管理水平。
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以推进行业标准化为突破口,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继续加强旅游标准化推广工作。在全市涉旅行业中全面推行旅游标准化,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培育打造一批旅游服务品牌。
(二)组织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工作。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合作,委托第三方对我市游客满意度进行定期调查,及时改进发现的问题,促进我市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三)进一步规范旅游从业经营行为。加强景区(点)、星级饭店服务质量监管,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探索建立导游员信用评价体系和导游员退出制度,探索建立导游员薪酬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导游服务公司经营行为,提高导游员管理水平。
(四)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举办酒店外语达标考试等培训班,导游员年审、新导游员岗前和导游员等级考试培训班,打造“金牌导游员”队伍。积极探索建立旅游人才信息交流平台,着力解决旅游人才队伍存在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
(五)进一步完善旅游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旅游企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事故
防范及安全预警机制;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不断提升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旅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活动,严防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
坚持“政府主导、条块结合、部门协作、综合整治”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联合执法,加大旅游环境秩序监管工作力度,着力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一)进一步优化海上旅游秩序。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和服务标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海上游艇破旧、卫生状况较差、秩序乱等问题。
(二)规范“一日游”市场秩序。研究制定“一日游”管理办法,开展综合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治理无营运资质车辆、非法旅行社和无证导游,以及不法商户乱收费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
(三)进一步优化景区点旅游秩序。综合整治旅游风景区、城市广场及周边的旅游环境秩序,重点清理游商浮贩、乱设摊点和强索强卖等经营行为,维护旅游城市良好形象。
(四)妥善高效处理游客投诉。发挥12301旅游热线咨询投诉功能,完善旅游监察质监网络建设,细化旅游投诉纠纷调解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运行工作,高效处理游客投诉,确保投诉处结率达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