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8月)木卓镇“产业建设年”文化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木卓镇“产业建设年”文化旅游产业
三年行动计划
(2013年8月)
按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开展“产业建设年”活动的决策部署和《云南省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精神,抢抓木卓打造旅游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机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走“旅游活镇、文化兴镇”的发展之路,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等为主题,结合建设“旅游小镇”和“美丽木卓”目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内涵,做大产业规模,做旺旅游人气,唱响旅游品牌,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坚持生态保护先行、休闲产业优化、特色文化创新、旅游资源升级“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乡村文化休闲圣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社会参与、市场带动、创新发展”的原则,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培育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精品,努力为游人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大-1-
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以重点产业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三)发展目标
紧紧抓住打造镇彝威红色旅游线路机遇,搭上镇雄旅游业大
发展的快车道,充分发挥木卓融入镇雄、威信半小时经济圈的独特交通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招商聚智,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文化。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一广场一新区一公园一溶洞”为旅游核心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全镇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产业发展体系逐步形成,旅游要素基本具备,建成具有一定档次的宾馆5家、农家乐3家、大型超市1家、娱乐场所1个,年接待游客总数达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打造生态休闲游景区和乡村体验游景区的目标初具雏形。
1、经济发展目标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按照每年15%的增长率,到2015年,全
镇旅游文化产业总收入达全镇总收入的10%。
2、产业建设目标
以生态文化为载体,引资开发木卓仙人洞,加快新街建设进
程,做好集镇面山休闲公园和木卓村蒋家湾板粟生态园农家乐的规划建设,加大对镇内自然景观和名树古树的保护开发力度,引进刺绣及水晶工艺加工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市场主体,推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文化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知名旅游文化品牌,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
3、产业投资目标
2013年,全镇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300万元,其中:新街开发1000万元,集镇面山休闲公园200万元,木卓村蒋家湾板粟生态园农家乐规划建设100万元;至2015年,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5000万元以上,主要包括木卓仙人洞开发投资、各景点打造及到各景点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线路灯及景观灯等的设置等。
4、社会就业目标
到2013年,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人次,占全镇就近就业人数比重的10%,到2015年,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人,占全镇就业人数比重的15%。
5、生态环境目标
发挥旅游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建立核桃、木漆、竹子等绿
色产业体系,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城乡统筹协调基础上,推动木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科学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布局
加强与县旅游局合作,全面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项目,以木卓中心集镇为中心,设立元孔—中心集镇、中心集镇—新桥、中心集镇—小六井共三条旅游线路,确立了“一广场一新区一公园一溶洞”的核心旅游亮点,幅射带动小龙塘、集镇面山休闲公
园、千年古杉、马铃光树、楠木、新桥辽叶坝梯形河等景观打造。
(二)培育旅游文化主导产业
休闲度假业。凭借木卓镇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景区景点的不断提档升级,核桃产业、天麻产业、蔬菜产业等高原特色产业的不断培育壮大,全力打造生态休闲游景区和乡村体验游景区。
住宿餐饮业。挖掘餐饮经营的本土乡村特色和原生态特色,培育特色餐饮文化,以农家大院所在地及中心集镇为重点,合理布局旅游餐饮设施,并配套休憩和娱乐功能,打造餐饮品牌;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设施为重点,体现文化特色,提档升级全镇住宿业。
文化娱乐业。发展一批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演出队伍,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品牌,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体系。
商品购物业。在传统商品的基础上,引进刺绣业和水晶加工业,带动群众就业,强化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创意、工艺制作改进等,积极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业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交通体系。以构建结构合理、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为目标,全面提高现有路网运营能力,充实和完善交通的旅游功能,加大旅游线路道路建设,满足游客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基础,充分发挥文化站功能和农家大院载体作用,努力构建以镇为中心,以村为终端的基层宣传文化网络。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镇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领导和协调全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强化单位协调配合。建立各相关单位间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镇直各相关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形成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对核心旅游资源和重点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对重点投资项目的服务,减少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整顿旅游文化市场秩序,规范经营服务行为,优化旅游文化经营环境。
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分解落实到镇各站所,加强对目标责任、工作进度的跟踪检查和问责。
(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政策
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建立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政府担保机制。提供政府担保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引导外来投资商积极开发优质旅游文化资源,加快木卓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篇:海淀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海政发〔2009〕42号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本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海淀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已经2009年8月10日第111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二OO九年九月二日 海淀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09年-2011年)
第一部分行动计划的背景、发展思路及目标
为全面促进海淀区旅游产业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8〕45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京海发〔2009〕25号),结合《海淀区“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和全区旅游业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计划的背景
(一)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客观要求
海淀区旅游资源丰富,皇家园林历史文化旅游、上风上水自然生态旅游、科技园区与著名高校科教旅游形成海淀区三大特色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存在资源优势与旅游收入不匹配、旅游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旅游资源归属复杂,统筹协调发展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二是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旅游的延伸消费欠缺;三是区域内缺乏大型综合性的旅游项目和晚间演娱项目。针对上述制约和影响海淀区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加强对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提出加快促进海淀区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旺地不旺财”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应对危机、促进消费的现实需要
分析当前形势,我国旅游业处在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作为蓄势待发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中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对关联行业的带动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树立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旅游观,抓住北京市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以创新的理念推进旅游区建设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形象塑造两方面的作用,以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皇家园林旅游区特色品牌为重点,以提升发展科教旅游、乡村旅游为突破,以优化旅游环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为依托,深化旅游市场运作体系研究,加强区域统筹,加大资源整合,加速产业融合,强势宣传,打造海淀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增强海淀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11年底,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年均增长6%),旅游总收入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10%);旅游产业品质明显提升,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以上。旅游业成为海淀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海淀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初步确立。
第二部分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推进三大旅游区建设
1.皇家园林旅游区
建设目标: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以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旅游环境,完善功能服务。打造国际知名、国内盛誉的皇家园林休闲文化特色品牌,增强海淀旅游核心竞争力。
主要建设项目:
(1)颐和园周边项目
协调推进地铁4号线、一亩园交通枢纽建设和如意门、大有庄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同庆街改造项目待一亩园交通枢纽投用后实施二期工程,计划2010年竣工并正式开街,实现具有皇家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步行街;圆明园正觉寺复建工程尽快启动,2011年完成。
(2)香山买卖街和煤厂街项目
加快《香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工作,参照《香山买卖街和煤厂街旅游概念规划》,积极推进沿街立面改造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新建红叶街和整治改造的买卖街、煤厂街为主要空间架构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2.稻香湖旅游区
建设目标:面向国内外高端商务会议和休闲度假市场,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将其建设成为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的风景旅游区。
主要建设项目:
(1)翠湖湿地项目:在完善前期建设手续的基础上,尽快启动拆迁相关工作。
(2)上庄镇“滨水休闲园”项目:完成“上庄滨水休闲旅游带规划”编制。修复生态水系,完善滨河路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具有静态观赏、科普教育、湿地修复为功能特色的上庄滨水休闲园。争取2011年前建成。
(3)上庄镇都市农庄项目:在现有翠湖农业观光园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提升其旅游接待功能,形成以果品采摘区、生态科普园、巴西农庄、水体休闲区等功能区为代表的特色旅游项目。
3.大西山旅游区
建设目标:加快资源整合,突出参观点、服务线建设,提高资源品位。打造集休闲娱乐、养生健身、生态体验、体育拓展、农业观光、文化探寻、会议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主要建设项目:
(1)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
--大西山旅游路建设:加快大西山旅游路二期工程建设,力保2009年底全面竣工。
--大西山旅游路配套设施工程:积极推进包括综合服务区、停车场、交通标识标牌,休闲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以及管家岭、七王坟及车耳营三个民俗旅游村门区建设。计划2010年完成。
--龙潭谷景区开发项目:根据景区的旅游策划方案,尽快启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2011年前初步建成。
--管家岭旅游村项目:结合新农村规划和《管家岭“法兰西乡情旅游村”旅游策划》,积极探索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力争年内启动圣琼·佩斯遗址复建及村中心广场改造工程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争取2011年部分建成并接待游客。
--民俗村改造项目:完成七王坟村和徐各庄村特色街区改造、旅游访客中心建设和台头村文化休闲园基础设施及绿化美化工程。计划2010年完成。
--阳台山景区综合配套工程:进一步完善景区接待设施,包括停车场、管理用房、古香道沿线商亭、凉亭、景区中门等建设和改造。计划2010年完成。
(2)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建设
结合新农村规划和《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规划》,分步推进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建设。2009年完成一期建设,包括餐饮娱乐、道路整修、游客导引系统等部分接待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2010年启动二期建设,2011年初步完成。
(二)着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旅游消费
1.深度开发、横向拓展旅游市场
坚持“政府引导,整合资源,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创新机制、营销推广以海淀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有效提高海淀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制定政策,引导和支持旅行社拓展市场份额,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深度、广度两个层面不断推陈出新,盘活存量资源,延伸产业链条。
2.全力打造科教旅游产品
编制《中关村科教旅游区发展规划》,依托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开发以中关村广场、科技园区、著名高校等为代表的科教旅游产品,推广科教文化体验、科技商务会展、科技风貌观光、科技产品消费等旅游新产品、新线路。
3.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
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区一色,一村一品”的要求,通过重点推进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和上庄滨水休闲园建设,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运动健身、观光采摘、美食购物等多重功能、不同风格的乡村旅游休闲带和旅游聚集区,稳步扩大乡村旅游的规模,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建设、管理和经营品质。到2011年,我区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村达到2-3个,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增长30%,1-2个村成为北京市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的品牌村。
4.发掘培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充分发挥海淀文化大区的优势,紧密结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积极推进旅游主题娱乐项目,促进旅游文化聚集区的建设和发展。从旅游角度支持“梦幻圆明园”皇家演艺中心、“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创意北京”等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实施。完善同庆街开街后旅游服务功能,全面展示海淀的旅游资源,推出皇家特色人力凤辇体验、特色手工艺品展卖、清宫仪仗演出及宫廷庙会等活动,营造同庆街的旅游休闲文化氛围。
5.开发海淀特色旅游纪念品
深度开发具有皇家文化和科教特色的精品旅游纪念品系列,支持以曹氏风筝为代表的海淀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海淀礼物”品牌体系。在有条件的景区,特别是3A级以上景区设立“北京礼物”旅游纪念品专营店或“海淀礼物”专柜。
二、强势宣传,提升环境,塑造海淀旅游目的地新形象
(一)加强形象宣传,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区域合作和品牌节庆活动为抓手,以媒体和各类旅游交易会为载体,加大对海淀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提升海淀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打造海淀皇家古韵、上风上水、科教时尚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1.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协作平台
加强海淀区与北京市各区县、北京周边地区及全国热点旅游城市以及境外重点旅游客源市场的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开拓市场、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畅通旅游绿色通道及旅游互动营销宣传等多方面合作。
2.打造品牌节庆活动,有效扩大影响
积极支持配合旅游企业办好樱花节、桃花节、玉兰节、杏花节、荷花节、银杏节、红叶节等传统旅游节庆活动,营造气氛,带动消费,做到“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精彩”。同时,通过组织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办好大西山金秋旅游登山节,用三年时间,使其成为北京市有影响力的大型品牌旅游节庆活动,并借此宣传展示海淀独特的人文魅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区建设成果。
(二)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1.加强规范引导,提升产业品质 高起点推动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以行业标准规范提升区域内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业人员的培训,促进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力争到2011年,全区三星级以上饭店增加30%,3A级以上景区总量增加50%。鼓励引导低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向品牌连锁发展,积极推进社会旅馆达标工程,力争到2011年,达标单位个数达到总量的30%。
2.构建游客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
着力构建方便快捷、信息齐备、服务优良的旅游信息化系统。完善同庆街等特色街区旅游咨询中心建设。黄金周及节假日期间在重点景区和街道社区设立临时旅游咨询流动站,为游客出行提供便捷服务。支持引导景区建设游客中心。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加强北部地区主要交通节点的旅游交通指示标牌建设。
3.加强安全和秩序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加大重点景区周边的旅游秩序整治力度,积极探索建立旅游秩序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假日旅游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对黄金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旅游市场监管,优化旅游市场环境,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加强旅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完善旅游景区安全体系建设,支持引导3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进行电子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和改造,在山区建立野外救援警示装置。组织景区和饭店开展创建海淀区“星级平安旅游景区”、“星级平安旅游饭店”活动,力争在2011年,全部A级景区达到三星级以上“平安星级景区”标准。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按照京政发〔2008〕45号文件要求,研究建立海淀区旅游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进一步加大区域统筹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密切区域内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经济体制、不同行业的旅游相关单位的联系,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根据京政发〔2008〕45号文件精神,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旅游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本着政府引导、多方投入的原则,鼓励旅游企业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标识系统、停车场、无障碍设施、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旅游企业以及科教旅游点、民俗村以及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引导和支持旅行社推广海淀区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对于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业绩突出的旅行社在宣传促销、市场推介等方面给予奖励。
(三)对于区域内的旅游饭店提高星级标准、星级饭店创建绿色饭店、景区提高A级标准、旅行社进入A级系列、社会旅馆达标或品牌连锁发展的旅游企业、评为北京市级的民俗村、民俗户等,在企业形象宣传、市场营销、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方面给予支持。主题词:旅游计划通知 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9月10日印发
第三篇:云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云南省“产业建设年”3年行动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开展“产业建设年”活动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产业这一经济发展重中之重,提升我省产业发展水平,壮大实体经济,确保完成“产业建设年”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推动工业跨越发展和加快服务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云南特色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云南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云南产品在国内及东南亚、南亚市场占有率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改善环境等为保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准确定位、务求实效,狠抓高原特色农业、烟草、电力、有色、石化、装备制造、食品、承接产业转移的轻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新材料、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一批示范带动产业;狠抓一批千百亿龙头骨干带动企业;狠抓滇中产业新区、百千亿园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一批示范带动园区。以重大示范带动项目建设为抓手,依托大企业带动、大园区支撑,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从2013年起,连续3年每年滚动安排、动态调整实施5个100项重大示范带动项目建设,迅速掀起产业项目建设新高潮,让产业兴省、产业强省、产业富省口号响彻云岭大地。
二、主要目标
——发展实力增强。在优化布局、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做大做强13个示范带动产业,全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到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产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双双提高至5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10%。
——创新能力提高。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1.01%;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80个。
——产业集聚明显。到2015年,13个示范带动产业中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达到11个;千亿园区5个,500亿元—1000亿元园区5个,100亿元—500亿元园区20个;千亿企业4-6户。建成一批国家级外向型产业基地,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集群。
——品牌培育显著。到2015年,形成云南名牌产品50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5个。
三、主要原则
为提高“产业建设年”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作中要突出10项原则:
——突出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引导项目,按照市场方法建设项目,用市场机制发展产业。
——突出改革开放。树立改革和创新思维,在产业建设和发展上大胆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将改革开放作为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
——突出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实施产业链群打造工程,推动产业高端化、产品高附加值化。
——突出产业集聚。合理布局产业基地与产业园区,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引导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大园区、培育大企业、建设大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突出招商引资。将招商引资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措施,增强发展动力。
——突出项目落地。抓牢项目落地工作,解决好项目审批难、落地难、进展慢以及办事难、落实难等问题,确保一批示范带动重大项目开工并加快建设,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突出科技驱动。以科技创新和进步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装备水平,增强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突出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业,强化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突出人才培养。落实产业人才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高技能紧缺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及管理者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突出政策突破。要在土地、财政、产业、人才培育、能源保障、科技支撑等政策方面进行突破,对重大项目采取特殊政策,实行“一企一策”,优化发展环境。
四、主要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13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5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调优一产;加快烟草、电力、有色、生物、钢铁、石化、磷化工、煤化工、电子信息、建材家具、装备制造、建筑业等发展,调强二产;推动金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贸易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公共服务及新兴服务业等发展,调快三产;积极培育现代生物、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建设年”活动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当前产业建设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狠抓3个一批,务求3年行动计划取得实效。
(一)狠抓一批示范带动产业,实现产业发展重点突破
按照具有特色优势、国内外有地位和影响力的骨干型产业;具备良好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带动型产业;具有区位和市场优势,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满足国内及东南亚、南亚市场需求出口导向型产业的选择原则,将高原特色农业,烟草、电力、有色、石油化工、食品、以承接转移为重点的轻工业等6个优势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等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文化、商贸物流等3个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建设年”狠抓的示范带动产业,实现重点突破,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1.高原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庄模式高原特色农业,重点建设一批基础好、条件优、规模大、层次高的精品农庄,切实推进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和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建设,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典型和样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10大科技增粮措施,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高原粮仓,确保云南粮食安全。巩固生猪,做强草饲,发展特种养殖,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做大做强山地牧业。加强咖啡、橡胶、茶叶、甘蔗、蔬菜、水果、蚕桑、花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强化基础和现代设施配套,大力提升特色经济作物。加快发展以罗非鱼、鳟鱼、鲟鱼为重点的常规淡水鱼类、特色冷水鱼类和优质土著鱼类养殖。大力发展核桃、油茶、澳洲坚果等木本油料产业和以观赏苗木、野 2 生食用菌、林脂等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全力推进高效林业发展。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特色农产品外销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发展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农作物种子、种苗和畜禽良种生产基地,扩大种业对外合作,构建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业管理体系。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引导扶持。高原特色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
2.烟草产业。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建设“烟叶黄金走廊”,发展烟草庄园,巩固提升全国优质烟基地主导地位。推进烟草产品减害降焦,以高端突破提升卷烟品牌价值,提高烟草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新型包装印刷、辅料生产、烟草机械、香精香料等烟草配套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烟草产业对我省经济发展影响力和贡献力。到2015年全面超额完成“2815”目标,即烤烟年收购量2000万担以上,省内卷烟产量800万箱以上,两烟利税确保完成1500亿元。
3.电力产业。加快三江干流水电开发,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加快培育生物质能源,加强重大应用示范和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省内骨干网架和西电东送、云电外送通道,加快云南联结东中部,辐射周边国家的电网平台和西南电力交换枢纽建设,把云南建成全国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到2015年,电力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以上。
续建糯扎渡、阿海等7座水电站并投产,争取开工建设梨园、苗尾等7座水电站。建设一批大型电源送出工程及输配电工程等重点项目。
4.有色金属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推进资源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提高资源保障率。充分发展清洁能源优势,推进矿电结合,重点打造铝深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锗、铟、铂族等稀贵金属。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为重点,稳定发展锡、铜、铅锌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提高有色金属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到2015年,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长20%。
5.石油和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耦合发展磷煤盐化工产业,加快培育精细化工,积极发展生物化工,稳妥推进新型煤化工试验示范。依托中缅油气管道进口原油资源、以园区聚集要、全产业链化为原则,发展清洁油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专用化学品和基本有机原料等系列产品的石化产业深加工。
6.装备制造业。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与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机遇,立足西南区域市场,面向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市场,大力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集团),提高装备服务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引进发展汽车、通用航空制造业,巩固发展大型重型精密复合数控机床、车用柴油发动机、大型铁路养护设备等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品,加快发展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大型管道输送系统、金融电子装备等高端产品,提升发展电力装备、重化矿冶成套设备等产品,加快重大项目、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7.食品产业。实施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培育战略,以糖、茶、酒、果蔬、咖啡、肉类、高端油脂为重点,扩大加工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产量和品种,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粮油、畜禽等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延伸,建立从原料到加工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到2015年,建成糖、茶、酒、核桃、果蔬、乳制品等6个产值过百亿产业,培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50个品牌,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增加值年均增长21%。
8.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的轻工业。将承接产业转移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相结合,引进企业和品牌,积极承接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玩具制造、五金家电、家具、旅游用品等产业,满足东南亚、南亚国家对我国日用小商品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发挥我省林板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实木和板式家具、实木复合地板、装饰材料等产品。到2015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5%。
9.生物医药产业。用大健康产业理念谋划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生物制品等,积极培育康复医疗、生命健康服务,构建新医药经济。重点打造生物疫苗、白药、三
七、天麻、灯盏花系列产品,积极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地方传统名药新剂型和民族名方,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加快推进以产 3 品及产业链整合为重点的产业战略重组,做大做强优势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生物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培育50户大企业、100个大品种、10个大品牌。
10.电子信息及新材料产业。围绕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模式的研发及应用,大力培育和扶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优势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发展面向本省和东南亚、南亚市场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冶金、化工等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基础金属特种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光电子材料,构建竞争优势明显的稀贵金属新材料、钛材料、锡基新材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煤基新材料、红外及微光夜视材料、半导体照明衬底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等产业链,提高我省新材料研发与制备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到2015年,形成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上中下游配套和竞争优势明显的电子信息及新材料产业格局。增加值年均增长21%。
11.文化产业。着力发展影视动漫、新闻出版与广告传媒、文化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珠宝玉石、工艺美术、茶文化、体育等10大特色主导产业。围绕“香格里拉”、“茶马古道”、“七彩云南”、“聂耳音乐”等文化品牌,办好10大品牌展会,培育2—3户资产和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龙头文化企业,形成20户以上资产和收入超10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提高云南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
12.旅游产业。实施旅游和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战略,围绕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充分发挥自然文化遗产对促进旅游业发展作用,加快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培育,逐步实现由以观光型产品为主向以观光、度假为主,多种专项旅游产品并存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转变;优化全省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构建1个中心、6大旅游区和9条旅游经济走廊,全力推进昆玉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诚信体系等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
13.商贸物流业。依托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布局建设一批具备先进仓储、配送装卸设施的专业市场、专业物流中心以及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引导物流企业间的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批发零售业,构建省、州、市、县、区、乡、镇、村5个层级的批发市场体系,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商业网点,积极发展餐饮业,培育品牌和文化承载的大型滇菜餐饮企业。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推广连锁、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值年均增长17%。
各州、市、县、区要从自身资源特色和基础出发,突出重点,抓住机遇,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选择抓好一批示范带动产业,形成省抓千亿产业,州、市抓百亿产业,县、区抓十亿产业的产业建设新高潮。
(二)狠抓一批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省级重点抓好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云南电网公司、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0户千亿培育示范带动企业,州、市重点抓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龙头企业,县、区重点抓一批年销售收入超十亿的骨干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组织体系。到2015年,培育4—6户超千亿企业。
——烟草企业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比重,充分发挥烟草庄园作用,进一步增强竞争力。2015年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分别实现830亿元、940亿元,2016年确保超1000亿元。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要按照做强钢铁主业和做大有关多元产业思路,优化钢铁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改造提升煤焦化工、矿业、水泥等资源性产业,做大钒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物流、工程设计及建设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实现总量目标,提高综合竞争力,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云南电网公司要加强电网建设,积极做好云电外送、不断满足省内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新需求。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积极谋划发展石油炼化产业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继续实施外向战略,扩大资源占有率,加快整体上市步伐。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要按照科技引领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思路,打造铝、铅锌、锰、钛、硅5大产业板块,积极发展国际贸易。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要做好搬迁改造项目,培育发展钛产业,实施好外向战略,提高资源自给率。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80亿元。
——云南煤化工集团公司要加快资源整合,推进昭通褐煤洁净化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发展铝产业,拓展发展空间。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要按照“主业超强、相关多元、多业支撑、科学发展”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国际贸易、传统优势特色及新产业等6大板块,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以推进1000万吨炼化项目为龙头,加快项目建设。
(三)狠抓一批重点示范带动园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明确园区定位,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建设;狠抓产业进园,企业落地,打造特色鲜明、产业聚集、产品关联、高效集约的产业园区。
1.全面启动滇中产业新区建设。按照“产业带动、组团发展、产城融合”要求,加快滇中产业新区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重点建设以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轻纺家电、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中高端产业项目集群,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组建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尽快出台《滇中产业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完成滇中产业新区各项重点规划,启动滇中产业新区新安楚高速公路(西山碧鸡关—禄丰土官段)建设和原安楚高速公路(西山碧鸡关—禄丰土官段)城市景观大道改造、长水机场—富民—广通段高速公路建设、武定—安丰营—易门纵向公路建设,汽车及配套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家电轻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等10大重点工程。到2015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2.着力打造千百亿园区。采取省、州、市、县、区3级联动机制,省级负责抓好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大千亿园区建设,州、市负责抓好30个百亿园区建设,各县、区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抓好带动示范作用大的一批园区培育建设。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光电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珠宝玉石加工业,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2013年打造成1000亿元园区,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电子及软件业、光机电及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开发和环保、航空航天产业,培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锗产业基地和医药产业基地。力争2013年打造成1000亿元园区,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光伏电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卷烟配套、电力电器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生物资源开发和农业食品加工产业,培育光伏电子产业基地、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 5 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和农业食品加工产业基地。积极争创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力争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
——红塔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高新技术、生物制药和农特产品出口加工,培育光电子及新材料产业基地、卷烟及“两烟”配套产业基地、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基地。争取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安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炼化和天然气化工及配套产业、黑色冶金、高浓度磷复肥和盐化工产业,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确保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
——五华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生物技术及新材料、都市工业,培育烟草及配套产业集群,打造烟草及配套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力争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大理创新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配套、建材、精细化工、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加工、烟草产业、纺织及服装产业,培育汽车、建材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力争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冶金、锡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生物资源加工和煤化工产业,进一步打造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锡、铜、铅冶炼产业基地和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铝钛合金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力争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楚雄经济开发区。以基地建设为平台,重点发展卷烟加工及配套、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产业、石油天然气衍生化工产业、机电装备制造业。力争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机床制造、装备制造及配套、家具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资源加工和绿色食品等产业,培育成为云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食品饮料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3.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以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着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完善跨境交通运输、口岸以及沿边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培育和发展商贸物流、跨境旅游,重点发展外向型特色加工制造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照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快形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进出口产品生产基地、沿边经济带的重要增长节点。到2015年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均超100亿元。
——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依靠科技和人才资源,按照大项目支撑、大集团带动、集群化推进、园区化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机电产品、纺织服装、清洁载能、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构建试验区外向型产业体系,打造沿边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到2015年,形成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5户,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3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亿元。
——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围绕实现合作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依托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培育特色农业、商贸物流产业、进出口加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等4大支柱产业;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城乡统筹、开放合作、生态保护、兴边富民等6大工程,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新亮点。到2015年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
通过重点突破,推动一批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实施重点扶持,培育一批重点龙头骨干企业,狠抓项目落地,推进一批重点示范带动园区建设,提升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云南产品在国内及东南亚、南亚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兴石油化工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地、战略资源接续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五、政策措施
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已出台的各项鼓励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确保“产业建设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省、州、市、县、区3级负责推进“产业建设年”活动工作制度。成立由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产业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成人员的省“产业建设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抓好“产业建设年”活动的统筹、协调、指导、考核工作;成立省“产业建设年”活动指导组,负责省级重大示范项目的督导和协调工作。各州、市也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
——每年年初召开1次全省“产业建设年”推进会,总结上一工作,安排部署下一任务。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省、州、市、县、区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建立统筹安排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的综合协调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资金不散、重点扶持、形成合力”原则,有效整合和盘活现有产业扶持资金,集中不低于60%的省级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列入实施方案的重大示范带动项目以及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建设。省财政自2013年起,对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按照上年总额增长20%安排。
——实施政府扶持产业发展资金滚动回收机制,通过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产业发展项目的投入力度,逐步推行财政资金有偿使用、滚动放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加大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国家资金支持条件并列入“产业建设年”重大示范带动项目优先申报、优先扶持。
——对带动产业发展特别重大的项目和企业,采用“一事一议”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其尽快形成产业标杆。
(三)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改革,推动资产资本化,资源市场化,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建设,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在全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评估、流转、信贷融资等服务平台建设,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创新推动“三权”抵押贷款,解决高原特色农业基地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及融资困难等问题。
——允许将国有划拨土地、采矿权等无形资产经评估后注入企业国有资本,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发挥资源勘探权和开采权交易平台作用,将资源开发利用由实体经济领域拓展至资本领域,实现资源的增值变现。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重点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板块上市,支持中央企业与我省重点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民营、外资企业之间,相互持股、联合重组,鼓励重点企业通过股权出让、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优质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聚集。
——加快部分公益服务事业领域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对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推行面向社会公开选择投资主体,支持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BOT、PPP等方式参与投资和建设。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2〕22号)有关规定,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带动产业大发展、大开放。
——精心组织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提升区域合作成效。以扩大云南影响力和签订落地一批重大项目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精心组织一批在境内外有影响、有声势的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参与泛珠会、西洽会、兰洽会以及东北亚博览会等区域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云南与兄弟省、区、市交流,推动建立云南与各省、区、市双(多)边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以高层互访、对口部门衔接为主、投资合作为重点的更紧密合作关系。
——开展区域性定向招商,以欧美、日韩、澳新、中东及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和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外资、民企集聚区为重点,积极引进央企、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民企和外企入滇,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资本溢出型、技术溢出型、人才溢出型、管理溢出型企业。
——围绕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重大示范带动项目和重点园区,鼓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100强企业和民营100强企业来滇新设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着力引进产业层次高的龙头项目、配套项目,支持外来投资主体到重点园区建设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园中园。
——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分类协同推进、联动招商、利益分享机制,加强重大示范带动项目谋划包装,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丰富项目储备,拓宽项目推出渠道。
——实行招商项目合同制管理,按照“谁签约、谁负责、谁盯办”原则,加强已签约项目落地进度的跟踪督促,做到每年开发储备一批、洽谈推进一批和开工建设一批。
(五)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建设项目落地困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云政发〔2013〕27号)有关政策措施,提高政府对示范带动产业和重大示范带动项目的服务质量。
——“产业建设年”重大示范带动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由省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及州、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全程审批代办服务,实行一窗受理、三级联动、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对确需紧急办理的项目,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优先办理、从简从快、全程监督、跟踪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审批慢。
——通过工业上山,水电、旅游项目用地手续分类办理,挖掘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等,优先保障列入省“产业建设年”的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并给予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优惠;通过矿产开采、生态旅游、风电、光伏太阳能等项目使用林地手续分类办理,切实解决项目林地使用审批难;通过统筹安排区域环境容量,加快推进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发展建设的规划环评工作,切实解决项目环评难。
——对列入“产业建设年”的重大项目,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小结、年考核,由“产业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产业建设年”工作指导组和有关部门定期会商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对不能完成项目进度的企业,向企业通报并限时整改,对有关部门工作推诿,不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的,严格问责,切实解决项目进展慢。
——加快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建立政府服务企业和金融部门融资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产业信贷投放,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引入外资银行机构,发挥各类投资公司融资平台功能,支持企业直接融资,鼓励各类保险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健全产业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切实解决项目融资难。
——完善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政策,切实整顿和规范社会团体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加大对重大建设项目落地、施工、投产各环节收费的治理,取消不符合收费管理规定的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扎实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和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收费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六)提高产业竞争力
——支持地方政府和重点园区通过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和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先安排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面向企业和项目服务信息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法律服务平台,提升公用和通用设施使用效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运用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聚集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制定有利于我省产业发展的电价政策,继续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对电矿资源富集区开展区域电价改革试点;对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新增用电量,积极争取国家给予电价支持。二是实行支持医药产业创新的价格政策。对新药、专利药、首仿药等,以科学合理的期间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定价;对重点鼓励发展、采用先进制药技术的医药项目和产品,适当放宽期间费用率和利润率控制标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开展重点园区产业项目建成运营后的电力价格后评估工作。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兼顾发、供、用三方合理利益原则,逐步建立电价与高载能产品市场价格的联动机制,促进电力和清洁载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重要产品临时收储长效机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对价格跌幅较大并列入“产业建设年”示范带动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产品,启动临时收储机制,由银行专项支持收储贷款、省财政补助收储产品贷款利息,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和财务成本,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鼓励全省产业联动发展。制定云南省政府采购重点产品目录,严格执行省内工程建设项目统一进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确保我省政府采购特别是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完善落实采购地方工业产品政策和地方产品出口奖励政策,鼓励省内企业在同质同价、满足项目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省内产品。
(七)强化创新驱动
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的有关政策措施,为“产业建设年”提供科技支撑。
——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现有各类创新平台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鼓励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云南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建立开放共享并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研发机构,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予以奖励。
——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重点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及央企通过股权参与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力度。鼓励国内外知名科技型企业来云南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鼓励省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落户云南,扶持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符合云南省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孵化器。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研发团队和技术成果打包的整体并购,对进入云南,符合国家和云南省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成果及产业化项目给予投资补助,对拥有省级以上认定重点新产品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对国内单位首购首用我省科技型企业创制的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实行首购首用风险补偿。
(八)培养产业人才队伍
——支持重点企业或职业院校建立实训基地,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校企联盟,支持和引导各类院校增设重点产业中的紧缺专业,采取企业培养、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式,造就一批技术精湛的技术人才、符合产业所需的技能人才、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熟练工人。
——将产业紧缺急需人才优先纳入“十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三百双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产业人才攻坚行动计划,加大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关键技术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力度,加快建立柔性引 9 才机制,支持院士专家工作站、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大力引进5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50名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对我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具有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高端科技人才、50名高端外国专家来滇创业。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勇于开拓的企业家队伍,选择一批省级重点产业园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园区高级管理人员,对有重大贡献的企业家给予表彰奖励。培养、选拔一批熟悉产业发展的管理人才充实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产业发展管理人员缺乏问题。
——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依托省委联系专家队伍,选派专家服务团到“产业建设年”确定的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智力服务。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企业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园区内企业联合研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九)加强产业监测考核
——建立示范带动产业、重点企业运行分析制度,充分整合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力量,对列入“产业建设年”的示范带动产业、重点企业运行监测预警,准确研判和把握发展形势。对国际国内重要产业发展动态、市场供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并提出相应决策咨询建议。
(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开展“产业建设年”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就“产业建设年”活动的背景、意义、任务、措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产业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等进行宣传报道。
——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产业政策导向、项目核准、企业重组、产能利用、园区定位、园区建设等信息,为企业投资决策、银行贷款等提供信息指导。
——充分利用中国—南亚博览会、昆交会等合作交流平台,加大项目推介力度,扩大“产业建设年”活动在国内外的影响。
第四篇: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式快速发展,尽快将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从而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3月5日至12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率我市文化产业考察团先后到上海、浙江省桐乡市、杭州市、安徽省芜湖市以及广东省深圳市进行考察,对上述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思路措施、重大旅游开发的融资机制及具体运行模式、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的成功经验等进行了专题学习。在八天的考察学习过程中,我随团先后实地考察了上海文广集团、M50创意园、田子坊文化产业园区、上海马戏团、杭州元谷文化创意园等文化产业园区以及乌镇景区、宋城文化景区、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和深圳东部华侨城等旅游景区,与当地领导、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通过实地走访、现场交流、亲身体验、座谈等多种形式,亲身感受到了文化旅游产业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勃勃生机,同时对于上述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走文化和旅游融合式发展方面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和好做法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也加深了我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
一、本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体会
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虽然时间较短,但是日程安排很紧,地点和内容安排的很多,考察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也看到和学到了很多东西,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尤其是浙江乌镇、安徽芜湖、深圳华侨城等地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给我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更好地打造文化旅游大市树立了更多的信心。通过考察,我想对于考察团的每一位成员内心来讲都是一次很深地触动,不仅仅是我们看到了与上述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开发理念、政策措施、工作力度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距。我市在发展文化旅游上真正欠缺的,不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简单展示,而是对这些潜在资源的挖掘整理包装、高端旅游策划和有效市场营销。必须承认,文化旅游产业是创意产业,无论是上海和杭州的文化产业园区,还是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和深圳华侨城,都改变了我们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以个性化产品、动漫、视觉艺术以及3D、4D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上述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一)定位决定地位
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条件。我们所考察城市均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基础雄厚,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娱乐化等特点。按照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思路,上述城市通过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整合现状,主要从文化、资源以及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立体的、多维的整合,提出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上海的M50创意园和杭州的元谷文化创意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基本上都是独辟蹊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体现出对文化发展的包容性。同时创造性地利用的城区内的老厂房加以简单改造后,迎合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以动漫、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艺术品开发等新兴文化产品,既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思路决定出路
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上不怕失败,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无中生有。比如安徽芜湖市,市内基本上没有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但是当地政府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上敢于尝试,善于筑巢引凤,在土地供应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通过引进深圳华强集团开发建设的方特欢乐世界,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总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7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5亿元人民币,属于芜湖华强旅游城的一部分。方特欢乐世界打造的高空飞翔仿真体验项目“飞跃极限”和灾难体验项目“恐龙危机”等多种体验项目,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精心打造,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给游客带来身临奇境、不同寻常的惊险刺激的旅游体验,极大限度的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奇,注重体验效果的旅游需求。
(三)规划决定未来
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始终坚持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高标准、大投入的建设以及高质量、人性化的管理,是文化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考察的浙江乌镇景区、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和深圳华侨城在景区建设初期都把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放在首位,规划一次到位。同时在规划建设方面舍得大投入,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部门编制规划,规划一经确定后,即投入数十亿到上百亿元资金用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旅游项目与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紧密结合,有效确保了项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实干决定发展
在与当地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座谈和交流过程中,我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实干、巧干和能干精神。只要认准一件事,就会准确把握政策和法律底线,最大限度的利用政策机遇加快发展。比如乌镇景区的开发就是由原乌镇党委书记,现在乌镇旅游开发公司的董事长一手推动的。据当地陪同人员介绍,当初正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在乌镇搞旅游开发,并且把乌镇的保护与开发当成自己一生奋斗的事业,才有了今天的乌镇。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待在乌镇从事旅游开发与保护工作,熟悉乌镇的一草一木,就连整个乌镇平面布局图都是他亲手画的。后来中青旅投资和桐乡市合作开发乌镇后,提出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由他来担任公司的董事长,继续负责乌镇的旅游开发与管理工作。
三、关于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明确产业地位,提高思想认识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第一,文化旅游产业最具发展活力。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从2000年到2020年旅游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速度。第二,文化旅游产业最具拉动作用。文化旅游产业涉及面广,跨行业多,它的发展,必将带动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商贸娱乐业等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其他相关部门的收入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会给其他部门带来5个就业机会。第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可持续性最强。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建设文化大市,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思想,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把文化旅游产业培植成我市的支柱产业,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一要打破“条块”观念,围绕建设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按照整体性、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的原则,聘请高层次的专业人士修订、完善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长期总体规划及各旅游景区(点)的详细规划,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功能区划、核心景区、开发重点。规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决不能有章不循,乱开发、滥建设。二要准确定位。我市应积极争取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旅游圈,着力打造甘肃东部旅游集散中心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游,以特色吸引游客、以服务留住游客、以文化熏陶游客、以产品惠顾游客,使我市真正成为文化旅游大市。
(三)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正确处理好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按照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思路,有效整合我市旅游资源。精心设计好 “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并积极探索策划“三日游”旅游线路,使各景区(点)连线成片、优势互补,增强观赏性。三要打造精品项目,丰富景区内涵。要紧抓新景区新项目的开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亮点,并进一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使景区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与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相结合的多元化转变。开发一批互动性、参与性、刺激性较强的项目,全面提升景区品位。
(四)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市场运作
一要紧紧抓住国家省上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项目资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开发建设一批重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目前要重点做好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策划工作,以项目建设推动景区基础设施改善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二要把文化旅游产业资金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引导性投入,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三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引资。要尽快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企业、民间资本等投入文化旅游建设,还可以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资金、以经营权换资金,推行租赁、承包、合股等多种形式开发旅游景点,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旅游产业引资格局。四要坚持市场运作。可以采取整体拍卖、出售、产权置换,旅游景区、企业之间联合与重组等方式,把非文物景区(点)培育成市场经济的主体,让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鼓励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资本运营、管理合作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快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或行业协会,促进文化旅游市场健康规范运行。
(五)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
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加以重新策划包装,借鉴杭州宋城文化演艺项目的成功做法,在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要推陈出新,要有好的创意,节目编排上不仅仅要注重艺术性,更要突出娱乐性,要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技术,给游客造成强力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为,尽管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式发展要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上述城市在探索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取得的经验虽然不可复制、照搬,但却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结合麦积山风景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要对这次考察学习取得的成果要认真消化吸收,加以利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麦积山景区科学发展。一是抓紧启动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要求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部门编制;二是逐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对市区两级政府管理的驻景区单位进行整合,然后逐步理顺与省管驻景区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真正实现景区“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三是全力促进景区综合发展。为解决景区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问题,抓紧开展景区门票提价工作,通过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为景区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市场运作、项目合作、政策扶持等多种手段吸引一批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参与景区开发管理工作;四是继续巩固5A品牌,当好全市旅游发展龙头。按照“建设大景区,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景点布局,完善接待服务设施规模和档次,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第五篇:文化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是新世纪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地处“两山一湖”核心地带,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又是--文化核心区域,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进一步厘清思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我县专门组织力量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外部条件和机遇
(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地处--脚下,得“两山一湖”之灵气,吸--州文化之精髓,犹如镶嵌在--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境内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0%;物产丰富,素有“--州粮仓”之称,--、茶叶、山珍,品质上乘,远近闻名。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中国--之乡、中国十佳休闲养生旅游县、中国最具投资开发价值旅游县等称号。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205国道、323省道、217省道穿境而过,--高速铁路即将建成通车,扬绩高速公路--连接线、--高速公路已列入“--”规划。205国道--段改造完工,--隧道建成通车,323线一级公路改造篁新段开工建设。在“--”期间内,--将有一条高速铁路运行,至少一条高速公路在建,国道、省道、县道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全县路网趋于完善。加上--高铁的开工建设,--对外交通进一步畅通,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后花园。--、九华山、太平湖、西递、宏村等著名景区近在咫尺,一小时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景色美不胜收。
(三)较好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融入--圈,打响--牌,做好--文章”的旅游发展思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全县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以“发展特色旅游,突出生态休闲,打造旅游强县”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修编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东线生态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县创建全国自驾游示范县规划》,出台了《--县加快发展旅游业优惠政策》,建立了旅游项目库,积极推进旅游业增点扩面,上档升级,文化旅游发展氛围渐浓,生态环境日趋优化,已经成为潜在的最佳投资旅游目的地。
(四)逐步彰显的特色。近年来,我县围绕“--派文化的核心区”的打造,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加大了历史文物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建立了--革命历史纪念馆,江村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有了长足发展;围绕“中国--主产区”建设,制定了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目前已形成以--为中心,辐射--、皖西、浙西,赣东等地山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围绕“--旅游的中心区”打造--东线旅游走廊,编制了--东线生态休闲文化旅游走廊项目,该项目已列入----省省政府861重点项目。
(五)良好的政策机遇。2014年初,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被列入--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为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近年来,我县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文件,在土地、税收、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旅游地接、宣传营销等方面给予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扶持。同时,从2014年起,每年--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
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对照“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三大战略定位,我县文化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旅游产品的品种结构过于单一。目前,我县只开发了“--一日游、二日游、自驾游”等几款旅游产品,全部以观光产品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观光休闲产品、度假产品、专项产品、特种产品等成龙配套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有效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机整合,一些旅游项目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市场差异性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与周边县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如:2013年,我县全年接待游客10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绩溪县全年旅游接待量4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泾县全年接待游客49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
二是旅游业发展要素及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集中表现为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交通、宾馆饭店、旅行社和景区等要素行业仍十分薄弱,如我县酒店三星(含准三星)仅三家,四星、五星在建各一家,a级景区少,4a景区仅江村一家;旅行社只有三、四家,等等,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产业素质提高。由于交通、土地等要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缺少牵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项目推进不力,建设进度慢。环境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加强矿山管理、古民居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不尽人意。
三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行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长期以来,我县旅游队伍人才匮乏,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绝大部分干部群众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浅层开发上,说到开发历史遗迹就要重新恢复古建筑,谈到挖掘文化内涵就想到建庙,讲到搞休闲旅游就想建人造景点,缺乏用创新的思路和创意的理念指导产业开发方向,不能很好的挖掘、整合和盘活全县的旅游资源。同时,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文化旅游产业在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上都缺乏相应的人才,行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思路与对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目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黄金发展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同时也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我县必须遵循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自觉传承,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一)着力整合旅游要素。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把我县主要景区景点串珠成线。立足--的资源秉赋、人文特色和区位特点,做好--东线生态休闲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题科学规划和>策划,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做强做大旅游地产,最大限度地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二)着力打造精品景区。--生态风景区、--溪国家森林公园、--山生态休闲度假区、仙人谷风景区、王祯农庄、--产业园、--公园等生态休闲、康体养生旅游项目,打造休闲养生目的地,实现回归自然休闲游。依托中国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江村,建设江村、黄高峰、--农民暴动旧址、--岭新四军遗址等点面结合的旅游项目,打造革命教育基地,实现红色教育洗礼游。依托明清古建筑众多,保存较为完整的优势,建设一批以江村古建筑群、朱旺村古村落、--文庙为代表的--派特色明显的旅游项目。打造名人故里、千年古村品牌,实现地方文化欣赏游。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改善景区环境质量,提高景区管理服务水平,规范景区商品交易秩序,力争建成一批创意新颖、特色鲜明、景物造型美观、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和艺术观赏性的旅游精品景区。精心>策划
特色旅游线路,逐步形成“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我县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着力夯实旅游基础。一是要加快以旅游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大景区的交通便利性。二是要加快生态建设,把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结合,引导沿线农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果树、茶叶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以此形成绿色风景带和绿色观光带。
三是要加快文明城镇建设,强化城镇卫生秩序、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管理,加强城镇居民文明素质和行为习惯教育,提升--对外整体形象。完善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功能。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点和民俗风情点。四是要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在县城和重点镇发展建设旅游商品购物网点,用我县独具特色的--、茶叶、山野菜等土特产品以及奇石、盆景等工艺品吸引游客扩大消费。
(四)不断强化资金投入。一是要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旅游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必须在战略上坚持政府主导,在投入上坚持政府引导。近年来,我县每年都--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宣传促销等专项活动,对于引导和激发社会各方投资旅游建设的积极性有一定成效。二是要积极争取项目性投入。把旅游政策、项目、资金的争取作为对上争资立项的重要内容,精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立项目库,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能从旅游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城镇建设等各个方面争取项目资金投入旅游建设。三是大力开展市场化运作。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股份制改造、出售、拍卖、承包、招商引资等方式,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使我县景区景点的建设规模、景点品位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
(五)不断强化宣传促销。2008年以来,--县先后荣获“中国--之乡”、“中国--产品交易中心”以及“中国宣砚之乡”等称号,我县要充分利用好这几张国字号名片,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广泛采取文化旅游节、推介会以及媒体报道等形式,加强文化旅游对外宣传,建立政府整体形象宣传和企业产品市场营销结合的文化旅游宣传促销体系,着力扩大--文化旅游对外影响力。精心制作文化旅游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建立文化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推介及旅游节庆活动。加大网络宣传,与国内知名网络媒体建立文化旅游宣传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充分调动和发挥旅行社在旅游营销中的积极性和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其拓展旅游客源地市场,大力开展地接业务,为--旅游增添人气。
(六)不断强化发展合力。一要明确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各部门职责。文化旅游业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只有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才能保证快速推进。要把目标任务细化到项,分解到目,明确到各职能部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要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建立健全文化旅游的政策保障、经营支持以及激励政策,动员和引导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社会力量,共创--旅游辉煌。三要加快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一步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旅游院校、酒店管理集团、旅游营销>策划机构和旅行社的高层次人才,鼓励旅游行业培育和引进旅游项目>策划、产品开发、电子商务、资本运作、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方面的紧缺人才,改善旅游人才队伍结构。实施旅游行业人才培训工程,加强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农家乐、旅行社等从业人员培训,支持旅游企业与旅游院校开展合作,培养人才,推动形成若干人才开发体系比较完善、企业文化特色鲜明和持续创新能力较强的学习型、创新型旅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