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生活即旅行
生活即旅行
黄科
可能是骨子里始终住着一个贪玩不安分的我,对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我的个人解读一直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年轻时曾海口许下过的某某时间一定要去某某地点之类的豪言壮语,友人们聚会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聊着一起计划过的处处景点,却最终迫于时间,迫于金钱,迫于家庭,迫于工作,而不得不搁浅了。现在的我,也只能靠着翻阅旅行杂志来过过干瘾。
这些日子忙里偷闲,终于看完了一名记者——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黄丽如写的《醒来,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旅游记者的世界观察报告》这本书。这是向我侄子借的,少说应该也有一个多月了吧。当时很意外,他竟然会买这本书来看。要知道,现在的孩子除了翻翻少儿漫画,再不然就沉溺网络了。不管是出于对旅游地理的喜欢,还是对于书作者旅游与工作两者可以兼得的羡慕吧,他买了,我借了。想想,在如今这个因为科技进步而不断摧毁重建世界观的时代,除了教科书或是专业书,也真的很久没有手捧着一本纸质的书来看了。
书不错。原以为又会是泛泛一本介绍小吃景点再加上大篇幅各地照片为了赚钱而拼凑出来的旅游指南,甚至还曾以为,这或许只是作者为了炫耀自己能够行走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优越感的矫情。作为游记,它既没有优美的文字,更没有美的一塌糊涂的图片,但看过之后却不得不感叹,记者就是记者,和一般的游客就是不一样。她大部分的笔墨都用来关注人在其中的感觉与活动,或者讲,这更像是很作者主观感受的一本写给她自己的私密手札。印象最深的是她写西班牙,绘画、音乐、建筑„„这个在我们眼中全是大师级艺术作品的国度,她反其道而行之,完全避开了这些世俗雷同的眼光,专门花大篇幅去写了西班牙的火腿。或者她又这样写到北京:“还记得第一次打开地图,看到北京棋盘式正南正北的道路,兴奋得以为这个城市很好走。怎知,她的一个block是别人的三倍大,从建国门走到王府井,三个block可以走上二十分钟。从前门‘直直’走到天安门、故宫、景山公园、钟鼓楼、德胜门,是一条让人走到头皮发麻两腿发软的‘直线’。地图上看起来很好走,可是实际上走起来确实灾难,尤其在炎炎夏日完全没有阴凉。这回5月前往,比夏天凉很多,可是北京吹着怪风,飘着沙尘,走一趟京城立刻灰头土脸,头发乱如钢丝。”这段描述真叫人点头如捣蒜,去过北京的人都能体会到以上的字字句句,这实在是太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了!她更在书中不只一次的提到,去异地旅行,不应该去看所有指南上都写到的名胜古迹,那这样还不如直接看地理或是历史教课书好了。她最喜欢的是去看各地的市集,那才是最具有当地独特气息的地方,看到生生不息人类在同一个太阳下呼吸吐纳,看到当地人为了柴米油盐为了一天的生活而奔走,看到平日里最熟悉而此时又是最陌生的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这才是地球最真实的一面。因此,在她的眼里眉间,原本贫穷不堪的埃塞俄比亚,也就满满都是诱人的咖啡香气了。
看完这样一本快乐的书,心也是会跟着漂浮起来的。那就是一个
迷幻的晕眩,轻而易举的就把我套牢。或许都热爱旅行,更准确说,喜欢不跟团的旅行,再说细一点,我们都一样,到了一个城市,最喜欢逛琳琅满目的菜市场、集市;纵使有很多所谓的“坏人”,但我们依然愿意选择相信旅行中偶遇的陌生人;我们都讨厌繁琐的“签证”,期盼着有一天,去哪儿都不用带着这个叫做“护照”的小本子。好比之前去上海看世博会,在网上也看到过一篇文章,批判说更多人把世博会当作一个旅游景点了,拍张照片摆个POSE就走人换下一个场馆,对于真正举办世博会的意义却不甚了解,那些更能体现世博精髓的主题馆,却很少有人问津,嫌弃不好“玩”。现在的人,已习惯每天同一个表情去不同的场所,过着快餐式的生活了。
生活如旅行,前路中的点点滴滴都等着我们去触摸,去倾听,去呼吸,去体会。
第二篇:《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一文中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以生活为中心和基础,既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读了陶行之的教育论,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作为基础教育教师的我,也产生了一些浅薄的认识和感悟,以下是我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陶先生所说,现在的教育要结合生活、社会,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教会学生生活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做人、处世。学校里的教育有很多是空洞的、理论性较多的教育,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实在的教育、终生的教育,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那种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纵观当代的教育,真是让人担忧。家长、学校都是为了分数而教育学生:“好好读书,将来考上个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学生的一切都是以学习的成绩分数来决定。导致现在有的学生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说白了就是生活白痴。这些人将来如何生活、生存?这类人其实到了社会上也做不了什么事的。连生活都成问题的人,我想在社会上立足也是很困难的。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号召学生到社会中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果然收获不小。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学生的实践体会:“假日,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社会活动。老师给我们每人发放6张报纸进行真实的生活体验。我们这一组领到报纸后就迅速的来到小区广场,我和罗龙二人一组,我们一起向行人推销,罗龙骧递报,我找补零钱。我在家时已准备得很好,因为一份报纸6角钱,我就把4角钱分成一扎,这样顾客给一元钱,我就拿出一扎找补,如果顾客给5元钱,就拿出4元钱和一扎角票,这样又快又准确。我回家进行了盘点,还真是一分都不差。这次卖报很顺利,是我们把语文知识和数学知识都用得很好,礼貌用语赢得了顾客的夸奖,数学知识赚到了辛苦钱。回家后,我和妈妈讨论假如我一个月生活费700元,而卖报纸每份赚两角钱,那么要卖3500份报纸,一天要卖110多份报纸才够生活费,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头顶烈日,走街穿巷,还要不停的吆喝,口干舌燥。我终于知道我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我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相信这些在生活中真真实实体验过的孩子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懂得感恩,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三篇:《佛陀传》读后感--生活即修行
《佛陀传》读后感--生活即修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生活的角度、视野也在发生变化,年轻时候的很多激情澎湃的想法也在渐渐淡去,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更是一种阅历增长改变了很多本来的想法,这或许就是人开始走向成熟的路线吧。
慢慢发现,身边的一些人尤其是村里的老人,在年老之后都去皈依某种宗教,或者信佛或者去信基督,他们可能是参透人生之后的顿悟吗?其实他们的文化水平未必高,当年老体弱无事可干的时候,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周围更多的人是没有信仰的,就像你我这般碌碌无为的人,因为没有信仰的传统,如果自己的修行不够,还真有可能沦为心里空虚的地步。
这本标记着“睡前心灵文库”的《佛陀传》的确在睡前阅读,可以让我们心灵得以平静下来,在放下白天忙碌的生活之后,倾听来自内心发出的声音,跟随着佛陀的故事进入修行的境界。
无论是身处闹市还是偏僻乡村,佛陀带领着众多修行者都是缓缓而行,不被外界干扰,这是一种定性,更是一种修行。佛陀超越众多修行者的地方很多,值得我们记住的也有很多点,读《佛陀传》印象深刻的是,印度阶级等级森严,出身卑微的人被视为“不可接触者“,如果不小心接触了就会被污染,而佛陀并不这样认为,他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视野,站在修行的更高层次看待这个问题,与这些“不可接触者”亲密交谈,还引导放牛娃缚悉底成为一名僧人。“正如木桶能认识他的水牛,一个比丘也应该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一样元素。就如牧童知道没一头水牛的特性和倾向,一个比丘也该知道哪些是身、口、意应该或不应该做的。”这正的佛陀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众生在一起,他去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中修行,即使如佛陀出身高贵,也能做这些帮助大众并得到满足感。正如书中所说,“修行也是一样,如果一个比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修行,他的身心就会受到损伤。”
放弃王位、美丽的妻子儿女,佛陀选择出家修行,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度,而且他出身如此高贵,父亲的王位等着他继承,很多王子可能为了王位争得你死我活,而佛陀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潜心修行,寻找“大道”。
修行过程中,佛陀也如平常人一样遇到过很多问题,但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他通向大道又进了一步,他曾经苦行,饿晕之后被好心人救活,于是参悟到,“肉体并不单是一个器具。它是精神的寺宇、到彼岸的木筏。我不会再修习苦行了。”这种顿悟是如此透彻。
《佛陀传》虽然是一本关于佛陀修行的书,本以为像别的佛学典籍一样深奥难懂,读来却发现如此平易近人,佛陀的生平故事交织着佛法的精神奥秘,作为普通读者是一种阅读的修行,更是人生的修行。
第四篇:生活即老师
生活即老师
星期天,妈妈、爸爸和奶奶都出去办事去了。我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突然,门铃响了,我跑上前去对着猫眼一看,一个不认识的叔叔站在门外。我问道:你是谁?那个人说:开门吧,我是你爸爸的同事。我心想:是我爸爸的同事,我去爸爸单位的时候怎么没见过?而且声音一点也不熟悉。知道我家在哪里的爸爸同事,我都认识。这个我怎么没见过呢?他一定是坏人!我灵机一动,对着门外说:噢,叔叔你先一等,我去叫我爸爸。那个人连忙说:不用了,不用了。我先走了!
后来,我跟爸爸说起这件事,我才知道,刚刚和我说话的那个人不是爸爸的同事,而是坏人。哦,幸好我没有开门。真吓死我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知道,遇到陌生人敲门的时候,不能随便开门。如果你开门,遇到坏人怎么办?说不定他就会把我们拐走了,而且还会偷我们的东西。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这样,别人想拐走我们,想偷我们的东西也就不会得逞了。
青岛银海学校三年级:大眼苗苗
第五篇:教学即生活
教学即生活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深刻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趣味教学;设置生活情境感悟教学;借鉴生活素材体验教学;开展课外实践拓展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教学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思想迄今为止仍然在教育界闪亮,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启示斐然。
一、联系生活实际趣味教学
社会个大课堂,生活是本教科书。陶行知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活的知识,没有以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认为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因而也都是教育的场所。“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的倡导者,他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文字为中心,是与生活脱离的无用知识为中心,不能真正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理解文章内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使学生感受语文的趣味和作用。漫步街头,各种广告词比比皆是,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层出不穷。当我和孩子们一起走上街头,挨个检查各个广告词,让人愕然。山地车的广告是“骑”乐无穷 ;眼镜的广告是一“明”惊人 ;驱蚊器的广告是默默无“蚊”;网吧的广告是一“网”情深 ;钢琴的广告是“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热水器的广告是随心所“浴” „„孩子通过搜集、纠正,对词语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加深了印象。
教学需要趣味,陶行知对此有专门论断指出“乐”的重要性。“大凡人做一件事情,要是没有兴味,简直可以说是不会有结果的;相反,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教学中,我会和孩子一起做动作帮助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一年级刚刚接触汉字,学到“高”、“低”、“上”、“下”、“前”、“后”等词语,我就用不同的手势、动作告诉孩子这些词表示的意思,孩子和我一起做起来,解放了他们的手脚,也不会因为没趣而去做小动作,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乌鸦喝水》,为了理解“渐渐”一词,我特意在教学中,让孩子演示,做好原先瓶子里的水的记号,再一颗一颗的往瓶子里放石子,孩子亲眼目睹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的情景,不禁赞叹乌鸦的聪明,还有位孩子感叹道:“我们已把石子准备好了,而乌鸦还要一颗一颗得叼,多困难呀?”这样的感叹发自孩子的内心,这正是兴趣所激发出来的。
二、设置生活情境感悟教学
设置生活的情境进行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陶行知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是生活所必须。每次口语交际训练,我都会设计生活情境。在教学《学会做客》时,我课前布置了教室环境,把教室布置成家的样子,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接着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交际情境。这样比 1 较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进行交际训练,每位孩子都积极参与,主动尝试,得到了提升。
设置生活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活情境教学中学生的作用不可低估。陶行知就说过:“先生的作用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老师不要把现成的答案告知学生,而是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要授之以渔。一年级孩子就如一张白纸,教学时我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尤其在辨析同音字、形近字时,我总是让孩子寻找方法记忆。如“吃”的右半部分是“乞”,但在学“吃”之前,孩子刚学过“气”,我便提醒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区别。刚开始无人举手,教室里一片寂静。这时,我手指“吃”的有半部分说:“瞧,吃东西要从喉咙咽下去,这不正像喉咙吗?”马上有孩子举手回答:“我们吃东西不能卡住,否则会很难受,所以不能加一横。”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多么形象的记忆呀,以后我们班孩子几乎没有人写错。
情境教学重在体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体验课文的美,感受美的存在,使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学习写人的文章时,让学生体验到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懂得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这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学充满情趣。
三、借鉴生活素材体验教学
许多生活中的素材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材料。教学中我注意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教一年级时,我让孩子每天和父母交流在学校的见闻,每节语文课开始,我先请两位孩子说说自己经历的事情,起先,只有一两句到后来的滔滔不绝。有的倾诉父母离异,想念妈妈之情;有的表达妈妈陪同她学习音乐(钢琴)的感激之情,更多的是感激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久而久之,孩子都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训练了孩子的口语表达,也为孩子的后来的写作积累了素材。
学习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等于没学。课堂学习,我力图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从课堂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如二年语文《鸟岛》一课,文中描述了鸟岛那鸟儿种类众多,热闹非凡的景象,激发起孩子爱护鸟类的情感。课堂上,我引领孩子走进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鸟岛的鸟儿众多之后,让孩子当导游,介绍鸟岛的景观,孩子们兴趣盎然,都乐于体验,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鸟儿。为它们建设美好家园。
《语文课程标准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农村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但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素材往往熟视无睹,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注目农村特有的劳动场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带着孩子们走进田野,那金黄的稻浪映入眼帘,也能深切感受到农民们劳动时的繁忙情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再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相应的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接触多彩的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彩,从而积累鲜活的习作素材,成就习作的精彩。
四、开展课外实践拓展教学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得语文教学有着宽广的界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 2 校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课件,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针对小学语文的多层次、多维度教学目标,我采取了通过课外实践拓展教学,也拓展了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语文学习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实践,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一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二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四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六要解放儿童的眼睛。”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学生说话、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如一年级下册《识字5》是围绕夏天事物的词串。夏天的气候,花草、动物、水果。孩子学习完词串,了解事物之后,我又让孩子走进公园,欣赏更多的夏天的花草;再去水果店,品尝更多的夏天的水果。孩子的视野更宽了,思维更广了。
陶行知指出: “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写话教学,将之作为写话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三八”妇女节,我让孩子亲自为妈妈做一件事,并写下感受。孩子们有的为妈妈倒了杯水,有的帮妈妈捶背,有的为妈妈洗脚„„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课外实践这种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这种语文活动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又超于生活,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阅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意想不到的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由多种渠道组成的教学形式,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有更大的帮助。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使得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增长,语文技能的熟练和个性的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作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之路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