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导学案

时间:2019-05-13 11:0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两则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两则导学案》。

第一篇:新闻两则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稿设计人:于亚平范晓红时间 2013、0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晁错论》

《新闻两则》导学案

课前延伸

一、知识卡片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见课本第七页,研讨与练习二 新闻的基本要求: 让事实说话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二、作者简介

三、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

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四、阅读课文,做好以下几件事

1、积累生字生词

2、分别找出这两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

3、做好课后第二题

4、再读课文,找出疑惑点

课内探究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体,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

一、导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仓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革命精神。颈联运用项羽这一典故,勉励全党全军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能沽名钓誉。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写出这两则新闻的结构,把握新闻的特点。标题:导语:

七年级语文导学稿设计人:于亚平范晓红时间 2013、0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晁错论》

主体(概括主要内容):

三、语言品味:

1、找一些例子,品味新闻语言准确、精炼、生动鲜明的特点。

2、评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用“从„„我听出了„„”句式说话,例如,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排山倒海、无坚不摧、摧枯拉朽的气势。当堂检测

读下面这则新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新闻内容如下:

1、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温家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

2、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3、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月23日上午,从全市各行业选拔出的9 名北京奥运会徐州火炬手启程前往苏州。他们将代表900 多万徐州人民参与奥运圣火25 日上午在江苏境内首站的传递。名火炬手包括丰县女交巡警张敏、《 都市晨报》 记者王瑜珩、第九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苏红等。据悉:江苏境内传递火炬手总数为624 名。5 月25日至27 日,北京奥运圣火将在我省传递。届时,徐州火炬手将和其他615 名火炬手一道,高擎奥运火炬,在江苏境内完成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宣传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的神圣使命。

第二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二、预习指导:

1、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3、注意事项: 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及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

三、学习策略:

1、收集信息渠道:教科书、教辅资料和网上信息搜索。

2、解决问题方法:诵读、提问、质疑、探究

四、预习体会: 夯实基础:

1、重要字音

和煦(xù)

枯萎(weǐ)

废墟(xū)

雏菊(chú)

呆滞(zhì)

扼住(è)

踉跄(liàng qiàng)

毛骨悚然(sǒng)

不寒而栗(lì)2成语积累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冷却发抖,形容十分害怕。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耸人听闻:指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吃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五、课文探究:

(一)资料储备

1、关于作者

A.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现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代表美国新闻界最高成就),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见报。

2、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

/ 6

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3、常见的新闻体裁——消息

(1)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2)消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二)破雾释疑 思考(1):按照新闻这种文体的构成划分一下本文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1—3段 导语 简要叙述奥斯维辛的现状 4—5段 背景 介绍过去这里曾是杀人工厂 6—15段 主体 参观者的感受 16段 结尾 奥斯维辛现状 思考(2)“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为什么记者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思考(3):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思考(4):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思考(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1、一般新闻所写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而罗森塔尔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严格意义上讲,这算不得新闻。

2、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沉重、压抑感。

3、时效性不强。

这就是标题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原因。

但它还是一篇新闻,只不过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 6

思考(6):(写作手法)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六、拓展探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请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角度思考,写一段颁奖词。并讨论一下这件事带给你的启示。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第一和结尾自然段景物的描写)、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启示:勇于创新、不拘一格;对生命的尊重是最大的价值;怎样才算尽责

七.高考链接

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淤积 绿菌场 娇健 独占鳌头

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

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

/ 6

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A中娇健应为矫健,B中拾人牙惠中的惠应改为慧,D中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了成语方面的知识。B中“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故选B。答案:D 解析:A“邂逅和相逢”意义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B.“意识在不断提高”搭配不当C中语序不当。答案:A 解析: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八、思维延展: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一下网络新闻现状讨论一下新闻报道者的责任问题。

1、俄罗斯人质事件(也称为“别斯兰人质事件”):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了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

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斯季诺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人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人质死亡333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确认,死亡人数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仍有727人在医院接受治疗;3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其中8人身份已经确认,人质事件包括59名教师

2、据报道,在俄罗斯政府采取强攻方式解救人质的第二天,《消息报》就在显著版面刊登了解救人质的全过程,而且还用了大量令人震惊的死伤儿童照片。(其后,作为俄罗斯最畅销的报纸的《消息报》总编辑辞职)

3、我国某电视台新闻栏目报道——

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已造成多少人死亡?

A402人

B328人 C322人 D302人 请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至******* 请联通用户发送短信至*******

4、一九九三年苏丹战乱频繁的同时发生了大饥荒,南非的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来到战乱、贫穷、饥饿的非洲国家苏丹采访。一天,他看到这样一幅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

/ 6

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凯文卡特抢拍下这一镜头。1993年3月26日,美国著名权威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了凯文·卡特的这幅照片。接着,其他媒体很快将其传遍世界,在各国人民中激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后来获得普利策新闻大奖的那幅照片。(卡特在获奖后不久便自杀身亡)

5、„„这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渤海湾异常地寒冷。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发生了世纪末最大的一次海难。1999年11月24日23时45分,随着一艘名叫“大舜”号滚装船的沉没,两百多人从这个世界是消失了„„

险恶的风浪,失火的大船,拼命的挣扎,绝望的表情,凄厉的呼唤,奋力的救援……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世间,他们本应继续和我们共同奋斗着,共同欢乐着。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那些痛失亲人的哀者,他们本应享受着亲情和爱情,享受着憧憬和希望。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那些伸出救援之手的人们,他们给了死难者最后一把温暖,给了生还者第二次生命。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人们不再漠视生命。

——《南方周末》

(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大轮船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90人死亡,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12人,最后生还者仅为22人。)

6、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普利策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战火不够近。

/ 6

——卡帕[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年10月22日-1954年5月25日)是匈牙利裔美籍摄影记者,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 船头的守望者——需要具备“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人文关怀”,而不是博人眼球的大炒绯闻丑闻

/ 6

第三篇:《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4.体会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重点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知识链接

1、新闻,又称消息,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3、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瞩凝督荆舰

2、解释下列词语:

掩映:

陈迹:

瞩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如何理解标题?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三.重点语句赏析: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富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 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解题: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嬉笑沼泽撰写步履废墟惊惧窒息祷告踉跄祈祷呆滞嬉戏

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绿树成阴

二、鉴赏课文

1.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三.问题探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附答案:

一,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陈迹:过去的事情。瞩目:注目。二:整体感知课文:

1、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②.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l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④.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三:重点语句赏析:1 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国旗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语言庄重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运用对比手法,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二、整体感知:2,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三 问题探究: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第四篇:6.4如果两直线平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说出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条件和结论上的区别。

2、会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证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定理

学习过程:

一、温故

1、证明一道文字命题的一般步骤是:

(1)根据题意。

(2)根据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结合图形,写出、。

(3)写出。

2、平行线的判定:

公理:,两直线平行。

定理1:,两直线平行。

定理2:,两直线平行。

上述三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3、如果两直线平行,你会得到哪些结论呢?(这就是本节要探讨的问题)

二、知新

1、思考:如果两直线平行,会得到哪些结论呢?

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会有什么关系?内错角呢?同旁内角呢?

板书: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公理)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定理1)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性质定理2)

上述三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对比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判定定理,它们在条件和结论上有什么区别?(同桌讨论,代表回答)

板书: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互逆的定理。

2、证明性质定理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首先弄清楚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请按照证明文字命题的一般步骤,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注意要写清楚每一步的依据。

3、证明性质定理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首先弄清楚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请按照证明文字命题的一般步骤,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注意要写清楚每一步的依据。

三、课堂小结:

1、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2、平行线的判定:

3、平行线的性质:

4、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在条件和结论上有何区别?

四、课堂检测:

1、根据下列命题,画出图形,并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写证明过程):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两条平行线的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提示:首先要弄清楚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2、求证:线段的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求证: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

五、作业设计:

1、求证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2、求证: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六、教后反思:

第五篇:《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一、学习过程: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

,思想家,教育家,是继

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并有“

”之称。

《孟子》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南宋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3)、解释一词多义: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4)、解释加点词:

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3、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4、是天时不如地也

是:()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7、得道者多助

得道:()

8、亲戚畔之

亲戚:()

9、故()君子()有()不战

10、兵革非不坚()利()也:

11、寡助之至

至:()

12、委()而去()之

13、兵()革()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

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5)、解释一词多义: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6)、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7)文本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一、基础积累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行拂乱其所为

()

()..空乏其身()

所以动以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而后喻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

8、翻译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多义词。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而:而后作()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文本探究

1、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同点: 启 示:

2、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5、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7、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8、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9、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三、拓展延伸

1、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2、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围

4、是天时不如地也 是: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慑

7、得道者多助 得道:施行仁义

8、亲戚畔之 亲戚:骨肉兄弟。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0、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

11、寡助之至 至:极点。

12、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1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

十、朗读节奏

1、夫/环而攻之

2、故 /君 子 有 不 战,战/ 必 胜 矣。

3、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4、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

3、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缺乏)所以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4、古今异义词。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举于士(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5、多义词。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是 :于是人也(这样的)

发于声(表现)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6、特殊句式。

A、状语后置 B、被动句

a、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b、付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d、举于士(被录用)

e、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f、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二、解释字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市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担子,责任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

行:行为

拂:违反,阻挠 空乏..其身

穷困缺乏 所以动.以忍.性

使……惊动

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 犯过失 困.

于心

忧困)

衡于虑

同“横”,阻塞,不顺畅 .而后作

作为,奋起 .征于色

征验,表现出来 .而后喻

明白,了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

常常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拂同“弼”辅佐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三、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 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四、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五、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七、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

八、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十、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

十一、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处安思危

十三、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四、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你说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十五、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景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成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

十六、2008年的雪灾、“5〃12”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合课文分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下载新闻两则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两则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新闻两则》导学案带答案

    1、新闻两则 教学课题 《新闻两则》 主备人许美霞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 总课时数上课日期二次备课人 白利梅 二次备课时间 2014.09.12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

    新闻学案

    新闻、访谈阅读学案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

    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 sī) 裁( ) 敦( ) 仍( )齿( )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

    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

    导学案 文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

    导学案

    赤峰学院附中高二英语校本课程导学案 编号:4 制作时间:2016.5.3. 使用时间: 2016. 5.7. 编制人: 侯思齐 姓名:English Speech and Technique 2.What is the purpose of Nick’......

    导学案

    复习导学案: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一:复习提纲1、 法律法规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2、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问题。4、 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地位。二:学习过程: 1、 案例......

    导学案

    导学案【自学目标】了解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建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能正确认识宋与辽、夏、金的关系。【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