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何林1291530014新闻学
201403
31央视《新闻联播》;中央八项规定
习近平出席比利时国王举行的欢迎仪式,习近平会见比利时国王,习近平和比利时国王共同出席大熊猫园开园仪式,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举行会谈,习近平会见欧洲议会议长,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俞正声在新疆调研,俞正声会见俄罗斯客人,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先锋模范为镜】永远的战士——朱彦夫,中宣部授予朱彦夫“时代楷模”称号,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绝不姑息,搜寻MH370航班:10架飞机10艘舰船全力搜索,外交部:中方不接受不参与菲方所提仲裁,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滥用国际法律程序的图谋不可能得逞——评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之妄诉,新交规实施一年 违法数量大幅下降,太湖文化论坛巴黎会议今天开幕
上述为3月31日新闻内容,从内容中可以看到央视的《新闻联播》作为国家喉舌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相比以前的新闻联播的严肃性、拘谨、呆板显得更为有亲和力和活力。原来的新闻联播按网络上来说是“前面十分钟,国家领导人很忙,不是出国,就是下乡„„”,也就是说这样的固定的播报和宣传无法吸引大家的关注,1.国际新闻少短实。5条国际新闻占用14分钟对比以前的大量国际新闻有所压缩且简朴求实符合央视改革避免“假、长、空”,而要力争 “短、实、新”的要求
2.贴近了民生。以往《新闻联播》中对民生的报道比较少,并且报道基本上是报喜不报忧,避而不谈群众生活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感觉就是似乎与自身生活有所脱节。31日的新闻中有6条与人民关系息息相关,这体现了回归平民视角、正视问题的新闻态度。
3.头条编排国家领导的出行。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新闻单一为国家领导人的公务活动,就且是一些总结式报道,这也是我不爱看的原因。
4.增加评论体现了影响力。31日中出现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滥用国际法律程序的图谋不可能得逞——评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之妄诉作为官方媒体,中央《新闻联播》体现了重视评论,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影响力。我认为,这样的评论无论是方式和内容应该是能吸引到观众的关注。
浙江《新闻联播》;民生
夏宝龙在建设平安浙江1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持之以恒地深化平安浙江建设,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平安浙江”大数据,10年建设结出累累硕果;杭州:拟建“网上自贸区”具体方案有望6月出炉;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迎来第一单;阿里巴巴53.7亿港币投资银泰商业;浙江:安排11.3亿元扶持粮食生产;聚焦医改,患者赶搭“末班车”手术收费最受关注。
上述为3月31日新闻内容,从内容中可以看到《新闻联播》从过度注重领导公务活动的报道,转变为适度的报道,这样能使百姓的关注更高,1.地方台开始改革。《新闻联播》成为群众监督新闻台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工作一个重要窗口。
2.学习央视《新闻联播》。学习央视的《新闻联播》力从改革严格了地方媒体学习央视的动力,学习和借鉴央视《新闻联播》的做法,以此为模板用新闻来吸收群众眼球。
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从浙江台的新闻联播中可以直观的看到,网络购物的新闻、医改的关注新闻,省里面的动态都受到了编辑的关注,理解百姓期待知道的新闻和关系最为密切的新闻。
从以上的自己的分析,区别是中央电视台代表的是国家,一般以国家会议,重大事件为报道,内容较为严肃,省电视台就要代表地方和中央电视台是上下级关系,以亲民的事件为主,大区域性的事件及政府动态的发布。
相同的是同样是电视台新闻节目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舆论引导能力和公信力,得到观众的认可,密切联系群众,以百姓角度作为报道方向,策划并报道民生新闻,打到最终目的。由于本人平时不看电视,对电视新闻没有评判资格,希望老师原谅!
第二篇:演讲稿何林洪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本部的何林洪,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首先感谢公司各位领导给我这次机会,感谢在座的各位能跟我一起分享这次会议!
从工作培训到现在,我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感悟,都会有一些新的启发,可以这样说,公司就像一本书,而我就是一个读者,是被它那优美文雅而吸引。每读一页就对它了解更深一些,而这些东西却又能吸引着我不停的,不断的读下去,学下去。
在刚刚去上点的时候,我跟着我师父向珍晓,我每天都在我看着我师父,在我师父身上学习知识,自己感觉这个工作很简单就是工作性质有点复杂!但是在实践中才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还是差了一大截,从中我深感到工作中不能有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将造成不出货的结果。但是在领导,师父和同事的亲切关怀和照顾下,我的角色由激情洋溢的青年变成认真踏实的员工,我也从一个学习者慢慢转变成为一名技能掌握者,我也开始逐渐融入了这个团队,沐浴着勤劳细致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诚实的为人处事之道,感受着优秀而又朝气蓬勃的公司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开始以主人公的心态积极思考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开始认真定位自己的目标,发掘个人的能力与潜力。在这个繁忙而有序的工作和学习中,我看到了公司的日益壮大,并为此感到自豪和十足的信心,作为新员工的我,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认真学习知识,积极待人,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怒力让自己迅速成为一个思想进步,知识过硬,扎实肯干的。符合公司要求的好员工。我们大家要精诚合作,互相帮助,努力让我们的团队成为一个和谐,团结,朝气蓬勃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在所谓“进取无止境”公司给了我们发展的空间,给了我们展示能力的舞台,各位领导,同事又给了我们亲切的关怀和无微的照顾。我们更应该抓住每一次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发掘潜力,定位目标,将自己的智慧融入到公司的发展中去,脚踏实地的工作,孜孜不倦的学习,我坚信今天公司是我们的骄傲,明天我们必将是公司的骄傲。
最后衷心的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我们的公司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第三篇:新闻学
新闻学、传播学经典文献目录
论著《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弥尔顿,商务印书馆,1958年《论自由》,[英]约翰.密尔,商务印书馆,1959年《舆论学》,[美]李普曼,华夏出版社,1989年《新闻学概论》,[苏]普罗霍洛夫,新华出版社,1987年《新闻学概论》,[日]和田洋一主编,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报刊的四种理论》,[美]威尔伯.斯拉姆等,新华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年 9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新闻传播学》黄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2《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1998年
13《中国报学史》戈公振,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
14《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年
16《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7年
18《中国电视史》,郭慎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19《20世纪中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童兵、林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传播学概论》,[美] 威尔伯.斯拉姆、威廉.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 21《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新华出版社,1990年 22《大众传播模式论》,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2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美]塞弗林、坦卡德,华夏出版社,2000年 24《理解传媒——论人的延伸》,[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25《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6《传播政治经济学》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年
27《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美]梅罗维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英]埃尔底里奇主编,新华出版社 29《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海南出版社,1996年
30《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魏永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2《新闻道德评价》[美]罗恩.史密斯,新华出版社,2001年
33《传播影响力》 喻国明,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
34《当代广告学》(7版)[美] 威廉.阿伦斯,华夏出版社
35《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杰克逊.李尔斯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36《震撼世界的20例广告》[美]詹姆斯.B.特威切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7《美国广告200年经典范例》[美]米切尔.舒特森,华夏出版社
39《发展中的中国广告业——中国广告业25年发展报告》中国广告年鉴编辑部,新华出版社
40《中外广告史——站在中外视角的全面回顾》,陈培爱,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年 41《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美]小赫伯特.贝利著,王益译
42《成功出版完全指南》[美]艾弗利.卡多佐徐丽芳等译
43《选题策划》[美]杰夫.赫曼、德伯拉.利文.赫曼,崔人元、宋健健译
44《售书攻略》[美]玛丽莲.罗斯、汤姆.罗斯 张静译
45《社会研究方法》 [美]艾尔.巴比 华夏出版社,2000年
46《社会学》(第十版)[美]戴维.波普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47《当代叙事学》 华莱士.马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
48《新闻法规政策须知》 中宣部新闻局等编 学习出版社 1994年
49《山西新闻史》 王醒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50《中国古代传播史》王醒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
论文陈力丹 《世纪之初对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展望》《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1明安香 《新世纪中国研究传播的展望 》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1孙旭培 《我国新闻学研究向何处去》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1石义彬 《西方新闻和大众传播理论表诉活动的历史和逻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 5李彬 《语言.符号.交流—谈布拉格学派的传播思想》《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 6卜卫《关于中国妇女电视节目的研究报告》《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3
7夏可君《语言学转向为传播学研究中社会性别问题探讨所提供的理论视野》《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3
8佘绍敏《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4
9罗以澄《新闻网站的市场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4 10黄健 《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潜伏危机》《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4
11尹韵公 《20世纪中国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及其全球背景》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1 12童兵 《中国理论新闻传播学研究百年回顾》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1
13陈力丹 《20世纪世界和中国新闻传播的重大变化回顾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1 14童兵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3丁柏铨 《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新闻思想的特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3 16程曼丽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探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3
17彭朝丞 《新世纪党报发展创新的理论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3
18杜俊飞 《泛传播的概念——基于传播趋向分析的理论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4 19张威 《比较新闻学:界定、依据和研究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4
20孟威 《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04
21黄旦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2
22刘学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1
23蔡骐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2 24陈翔 《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广告文化批判》《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
225尹韵公《〈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3
26吴廷俊《〈大公报〉“敢言”传统的思想基础与文化底蕴》《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3 27丁和根《论大众传播研究的符号学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3
28乔云霞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4
29闵大洪 《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评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4
30丁柏铨 《论新闻的有效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4
31黄星民 《华夏研究传播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4
32罗德尼.本森 《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33黄旦 《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34纪莉 《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理解麦克卢汉的新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35姜飞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西方媒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36陈龙 《“霸权理论“与电视意识形态宰制论》《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38韩鸿 《方言影视的文化解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
39童兵 《政治文明: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3
40史安斌 《全球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3 41张殿元 《另一种声音:文化批判语境下的广告传播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4 42曹越 《试论21世纪我国受众研究的创新》《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1
43丁和根 《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对象》《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1
44韩纲 《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十二年——一种历史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1
45何国平《论媒介公信力的生成与维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2
46曾庆香 《新闻话语中的原形沉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2
47韩素梅 《市场经济十年来电视广告性别形象变化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2 48扬伯溆 《社会网络化与地域场所化:当代本土传播的内涵及特征》《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3
49尹韵公 《论邓小平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3
50王醒 《关于古代新闻传播的一些史料补充》《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4
51张昆 《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4
52新时期新闻专业期刊研究专题组 《新闻专业期刊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4
53季为民 《收视率的市场含义和电视的文化追求——“收视率“对电视业的影响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4
54唐海红 《政治文化视角与近代新闻史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1
55刘晓红 《共处、对抗、借鉴——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关系的演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1
56黄旦 《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1
57单波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1
58陈力丹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2
59董天策 《以电视娱乐文化作为研究范畴与视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2 60姜红 《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潮的流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2
61张自力 《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研究传播的九个方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3 62曾庆香 《谁在新闻中说话——论新闻的话语主体》《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
363 李庆林 《传播研究的多为视角——马克思、哈贝马克、麦克卢汉的传播观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4
64马凌 《政治文明、政治沟通和政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04
65马艺 《危机事件情景下政府形象传播的二维矩阵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1 66黄星民 《从传播哲学角度谈“”传播的定义——传播哲学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1
67傅宁 《中国近代儿童报刊的历史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1
68罗以澄 《制造认同:大众传媒对国际冲突的再现》《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1
69王波 《颠覆与重构之间——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2
70韩鸿 《论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共享新闻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3
71陈汝东 《受众伦理规范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3
72黄旦 《消失的登陆点——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符号互动论与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3
73卜卫 《中国大陆媒介与性别——妇女研究回顾与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4 74王永庆 《中国电视传媒改革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01
75夏倩芳 《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1979-2005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与精英形象》《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02
第四篇:【免费下载】《坚强》观后感by 【何烨林风】
《坚强》观后感
荷叶琳蜂/文
《坚强》这部电影讲述了512灾区一群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故事,在绝望中组织幸福婚姻的故事,劫后余生努力活好的故事。
影片中的严庆元是当地(茶林村)的建筑专家,儿子严大民在地震时因为救援规划局的科长张芸的女儿朵朵,双腿截肢……
512地震三年后的北川,有多少兄弟姐妹同胞失去了亲人,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如同严庆元和他的队伍那样,我们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是一样的实干的队伍。把先进的农业科技与北川丰富的高山农业资源结合,实实在在让老百姓感受到收入的增加,生活品质的提升。
我,作为512地震后家里遭遇一些变故心灵崩溃而倒下的人们的其中一个。如今也坚强的选择了改变自己的心态付诸行动努力好好生活,选择了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心。我们的民族,有一种不朽的精神,支撑着鼓舞着我们从心灵的废墟中走出,重建自己的心灵家园。
只有坚强面对所谓绝境,我们才可能让自己让亲人幸福。只有坚强重建垮掉崩溃掉的心灵家园,我们才有可能活得更好。
第五篇:何胜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机械工程系09机制一何胜林
关于计算机故障的调研报告
眨眼之间我迎来了大学的第三个暑假,而在这个假期,我又要开始我的又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网络的发达,使我们的交流圈扩大,同时也使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广了,为了能够得到第一手求职信息,在校期间我一直关注我老家的天长人才网和小城天长网,如果能从这里获得职位就能使我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同时也可以满足父母让我回家的渴望,同时也能使我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奔波与寻找。Chance favors only the prepared mind,我在网上的一次无意留贴被一家电脑公司看中,随后联系我,希望我能够去看一看。三天后我回到了天长,在与老板面对面做了简要交谈后我获得了这次工作的机会
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同事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服务中心,老师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哪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什么样的知识,所以跟老师傅建立起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获缺的钥匙。
通过沟通了解,师傅我有了大体的了解,一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计算机硬件知识,一边根据我的兴趣给予我更多的指导与帮助,例如我对网络布线,电脑硬件安装,系统、网络或硬件故障排除,工作原理应用等方面比较感兴趣,师傅就让我和他一起完成电脑故障排除工作,和常派公差给我让我一个人上门去给顾客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在这次的工作中,我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拥有了实践经验,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学到的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 激情与耐心 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在中心时,师傅就跟我说,想做电脑售后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IT电子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新闻工作,不断的在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去发现与创造,而你的耐心就要用到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当中去。
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当中也是这样的:记得刚来公司实习的时候老板安排我学习制作u盘当启动盘,安装winxp操作系统,我本想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可没想到出现了很多问题,还是在师傅一步一步的教导下,直到最后才把系统安装成功,用了整整半天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空闲时里,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调试,我算是真正的弄明白了计算机的硬件安装,维护和更新。
后来我又进行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反复安装调试,一遍又一遍的调试安装,自然有些烦,但我用我的热情与耐心克服这些困难,师傅也帮我用书面的方式整理了不少关于硬件故障的经验,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电脑启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故障:
1短:系统正常启动。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内存或主板出错。
1长2短:显示错误(显示器或显示卡)。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1长9短:主板FlashRAM或EPROM错误(BIOS 损坏)。
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插不稳或损坏。重插内存条,若还是不行,只有更换一条内存。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
重复短响:电源问题。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问题。
计算机反应慢的原因:
一、电脑启动项太多
用360优化加速中的启动项中将不必要的启动项都关闭
二、电脑中垃圾太多
360中的电脑清理,电脑磁盘清理,清理缓存。
三、电脑有病毒
用杀毒软件查杀,最好能够重装系统,在重装系统之前将一些重要的东西备份一下,免得做完系统后找不到。
计算机不显示的原因:
一、主机电源坏了
将主机电源通电,用一根导线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如果电源风扇不转说明电源坏了,得跟换主机电源。
二、内存条松动
拔下内存条,用橡皮擦擦拭金手指,再重新插入内存条槽中。或更换新的内存条。注意内存条与主板的兼容性。
三、主板有问题
仔细观看主板各芯片组,看芯片周围是否发黑,接线是否松动,主板上是否变色异常,如果确定主板有问题,就跟换新的主板
四、Cpu烧坏了
跟换新的cpu 在更换时注意cpu的针脚
五、显卡插错了
检查主机是否有独立显卡,电脑在有独立显卡的情况下一般都默认独立显卡
计算机蓝屏的原因有:
一、系统重要文件损坏或丢失引起的(包括病毒所致),用360杀毒,系统打补丁
二、内存超频或不稳定造成的蓝屏,在刚开机时按del键进入bios中关闭内存的超频项
三、硬件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蓝屏,更换选择与主板兼容性好的硬件重新组装
四、硬件散热引起的“蓝屏”故障;
打开主机箱 用喷枪清理主机里的灰尘,如果是笔记本就再加一个散热底座,增加散热效果
计算机经常死机的原因有:
一、系统出现错误包括病毒所,电脑系统重装,注意电脑的配置的兼容性来确定安装什么什么样的操作系统
二、主板的芯片或者其他的零部件损坏,更换主板或其他零部件
三、显卡接触不良,打开机箱,拔出独立显卡,用橡皮擦认真擦拭显卡的金手指,再重新插入显卡槽中
四、内存接触不良,拔下内存条,用橡皮擦擦拭金手指,再重新插入内存条槽中
五、cpu风扇散热不良,在cpu与cpu风扇的接触面均匀地涂一层硅胶,或再换一个新的cpu风扇,再更换风扇时注意 风扇的型号,是AMD的还是Inter的六、计算机的电源有问题,更换主机电源
七、硬盘出现故障等;
更换新的硬盘 注意硬盘的并串口
计算机黑屏的原因:
一、显示器断电,或显示器数据线接触不良;
二、主板没有供电;
三、显卡接触不良或损坏;
四、cpu 接触不良;
五、内存条接触不良;
六、机器感染cih 病毒,bios 被破坏性刷新等等。
更换新主板
在工作之余 师傅也和我聊一些工作之外的事师傅下海前是在政府工作的行政人员 他对我说 作为一个领导 在选择员工时,不仅仅看重他的学历、文凭怎么样还有是看此人做事是否勤快踏实,有责任心,在平时的为人处世、灵活机动方面也要好好把握那一个度,只有这样,领导和上司才会喜欢你,注重你。得到这些处世观,让我受益匪浅。
总结我的这次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整个的实习过程是紧张而愉快的,我的工作态度和成效也得到了师傅老板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作为我在踏出社会之前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践中,这次的实践的确给予了我很多。虽然是我的第三次社会实践,但我认为是第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浅的社会实践,它让我我提前进入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对这个社会提前有了认识这将会对我的以后学习和生活起很大的帮助的。
今后,我将继续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尚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去自己的只是,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