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思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上思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上思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
发布人:邝伟楠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0-11-24 13:48:10
[ 字体:缩小正常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选择颜色 黑 色 红 色 黄 色 绿 色 橙 色 紫 色 蓝 色 褐 色 墨 绿 深 蓝 赭 石 粉 绿 淡 绿 黄 灰 翠 绿 综 红 砖 红 淡 蓝 暗 红 玫瑰红 紫 红 桔 黄 军 黄 烟 灰 深 灰 灰 蓝
由自治区旅游局主持召开的《上思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1月23日在南宁通过评审。自区内各学科专家、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以及防城港市、上思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代表参加了评审。
《规划》以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为依托,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新趋势,从上思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客观实际出发,按照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品牌打造、项目带动、产业集聚、联动发展、低碳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及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上思县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总体框架、空间布局和目标客源市场定位与结构,设计提炼了旅游形象,规划了以休闲度假、山地生态、民俗文化为主体功能、市场吸引力较强的旅游产品体系,对重点旅游项目和主要旅游产品进行了创意策划和概念规划,系统安排了旅游产业要素和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制定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与具体措施,强调了旅游联动与协作发展和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步骤、近期实施计划和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定位准确、布局合理、措施得当、体系完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上思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腹地,依山、靠海、临边,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明显。编制科学合理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对加强县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利用,梳理旅游业发展战略和布局,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实力,推动旅游业科学加速发展,促进上思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防城港市和广西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来源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 —— 广西旅游 南宁旅游 柳州旅游 桂林旅游 玉林旅游 钦州旅游 北海旅游 防城港旅游 梧州旅游 贵港旅游 崇左旅游 来宾旅游 百色旅游 河池旅游 贺州旅游 西部旅游 休闲 渡假 红色之旅 旅游快报 旅游公告 广西旅游局 教育培訓 招商引资 计划发展 旅游统计 旅游超市 旅游线路 主题旅游 宾馆酒店 景区景点 交通票务 精品线路 目的地指南 旅游图片库 旅游文化 旅游业研究 归类信息 旅游论坛 在线投诉 南博网旅游频道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Public/Article/ShowArt.asp?Art_ID=48114
第二篇:《绍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绍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9月18日,《绍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会在柯桥富丽华大酒店举行,县人大、县政协、县委办、县府办、国土局、柯桥街道、安昌镇等32个部门、镇街的代表参加,副县长马芳妹出席评审会。
会上,规划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规划设计中心总规划师刘家明博士向与会专家、领导作了规划展示汇报。
由浙江省旅游局副巡视员肖歌、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唐代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徐云松、绍兴市旅游局副局长谢胜、绍兴市政协文史委主委何信恩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在听取了规划设计单位汇报后,对规划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和审查,一致认为《绍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5)》调查深入,分析符合实际,空间布局合理,定位和发展目标可行,成果规范,对绍兴县今后的旅游业的发展能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完善规划,专家组建议设计单位在旅游规划与县相关部门专项规划衔接、进一步挖掘绍兴县文化内涵、加强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规划等方面内容对规划加以修改完善。
第三篇:南涧县6个乡镇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南涧县六个乡(镇)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2011年12月29、30日,我县宝华镇、小湾东镇、无量山镇、乐秋乡、拥翠乡、碧溪乡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及部门评审。评审会由县政协副主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文荣同志主持,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沈文荣同志出席会议,州规划局、县委宣传部、县人大农环委、县交通建设纪工委、住建、国土、环保、交通、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乡(镇)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上推选了州规划、县国土、建设、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了南涧县乡(镇)总体规划评审组,由州规划局教授级总工程师张崇礼同志任组长。
评审中,各乡(镇)总体规划设计单位从区位关系、发展前景、交通优势、产业布局等方面对各自的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听取了设计单位的介绍和各部门的交流发言后,专家们审阅了规划成果,经认真评审认为:我县六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思想明确,规划内容基本齐全,图件清晰规范,基本能适应和满足各自发展的要求,原则予以通过。同时,提出了合理确定乡(镇)性质和发展定位、科学预测人口规划、充分利用自然人文景观、加强功能区域规划、产业优势及各项规划指标等方面的分析,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等修改意见。
规划设计单位和各乡(镇)负责人表示要按照专家组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修改完善,确保南涧县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住建局马晓萍)
第四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文章标题: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凉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担,历时7个多月的研究,现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为了保证《规划》的质量,2006年11月24日,凉州区人民政府在天马宾馆多功能厅邀请武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了评审小组,对《规划》
(送审稿)进行评审论证。评审小组在听取课题组的汇报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评审,形成如下意见:
1、《规划》以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有关标准为准则,依据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结合凉州区旅游业发展实际,应用新政策、新理论、新方法,全面地研究了凉州旅游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系统地分析论证了发展旅游业将给凉州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规划》以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对凉州的区情把握全面,调查研究深入,并根据国家标准,对客源市场发展进行了问卷调查,借鉴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相关研究成果,对全区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凉州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模式、旅游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评价和规划设计,表述符合规范,方法步骤妥当,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3、《规划》在对凉州旅游定位上,充分考虑了凉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充分考虑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战略未来,充分考虑了凉州旅游资源的优势、特色和开发潜力,充分考虑了旅游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符合甘肃省旅游发展总体要求和凉州的实际。
4、《规划》依据凉州旅游区位与资源优势,将凉州旅游发展布局融入河西、甘肃、以及全国旅游网络之中,提出了我区旅游业未来发展“一心、两翼、三轴、一带”的空间布局和打造凉州旅游精品的战略构思,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前瞻性,对全区未来15年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规划》以生态旅游开发为契机,以旅游产业替代为模式,以游客生态消费需求为中心,以绿色能源、绿色建造、循环利用、清洁环保的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保护与改善旅游地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环境质量,建设绿色旅游风景区,实现凉州由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耗竭型产业经济模式向生态亲和型的绿色大旅游产业经济模式转变的战略构想,并规划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等9个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做到了保护、开发、利用并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增发展的要求。
6、《规划》对旅游开发重点项目优选与投资效益分析,符合凉州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是确保凉州旅游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7、《规划》从人力资源、资金、旅游管理与体制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凉州旅游发展的重大对策,全面切实,具有可操作性。
8、《规划》在个别章节的表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修补、补充、完善。
鉴于以上意见,一致同意通过《规划》的评审。并请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评审小组的具体意见建议,对《规划》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尽早向区政府提出正式的规划成果,以使其成为凉州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规划》评审小组组 长(签名):
副组长(签名):
二○○六年XX月XX日
附:《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小组名单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第五篇: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获得评审委员通过
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获得评审委员会通过
2009年12月23日 09:13: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国旅游网络媒体联盟-中国网12月22日讯 国家旅游局、福建省人民政府组织在北京召开了《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二外、中科院地理所、厦门大学、福建省政府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旅游专家共同组成了评审委员会。出席评审会的还有国家旅游局和福建省政府的领导、海峡西岸旅游区闽粤浙赣四省旅游部门的相关代表、在京的知名媒体记者、《规划》编制单位专家组代表共计50余人。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福建省政府洪捷序副省长应邀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吴文学司长主持评审会。福建省旅游局郭恒明局长代表委托方和闽粤浙赣四省旅游主管部门作了讲话。《规划》编制单位的负责人马勇教授就《规划》总体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向评审委员会作了汇报。在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的介绍,并审查了《规划》文本及相关的图件后,评审委员会讨论形成评审意见。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国家旅游局把“海峡西岸旅游区”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全国十二个重点旅游区之首,并组织专家编制《海峡西岸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编制背景如下:
1、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西发展环境和谐。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式由地方决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国家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业,旅游发展动力加强。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海西旅游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海西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出新的要求。
3、“两会”协商开启两岸交流新时代,海峡两岸关系回暖。台海局势日趋缓和,两岸交往迅速增多,两岸关系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4、国家旅游局打造海峡西岸旅游区,海峡旅游位置突显。国家旅游局从高处着眼实处着手,提出建设海峡西岸旅游区的战略构想,并将其列入全国“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和建设的十二个旅游区,出台支持海峡西岸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了海西旅游区在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位置。
5、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基础坚实,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海峡西岸旅游区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具备对接集散的区域优势,伴随世界旅游业持续兴旺、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具有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天然基础,海西旅游产业必将又好又快发展。
二、规划编制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海峡西岸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服务于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为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更为便捷有利的平台。编制海西旅游发展规划,既是配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又是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有利于实现海西旅游资源全面整合。海峡西岸旅游区无论是地域空间还是行政跨度都很大,旅游资源的条块分割现象明显。本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有效规避旅游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旅游资源存量的优化整合。
3、有利于推进海西旅游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对海峡西岸旅游市场的深入分析,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刺激旅游者在购物、餐饮、娱乐等收入弹性高的项目上的消费,提升旅游消费档次,优化区内旅游收入结构。
4、有利于推动海西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促进海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海西旅游产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
5、有利于促进海西旅游业联动式发展。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海西旅游业发展规划,建立海西旅游经济共同体,促进海西旅游的联动式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内旅游市场的合理共享,有利于区域内旅游信息的畅通传递,有利于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6、有利于提升海西旅游整体竞争实力。站在海峡西岸旅游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统筹区域内四省二十三市的旅游业发展,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线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合作等措施,不断提升海西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规划编制的过程
2007年国家旅游局委托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作为规划编制单位,同年9月8日在海峡旅游论坛期间,国家旅游局牵头举行由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四省旅游局长、规划处长参与的《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启动协调会。随后,规划组分八个阶段分别对福建省九市、粤东五市、浙南两市、浙西三市、赣东五市及台湾本岛和金门、马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分别召开了不同层次的专题座谈会和意见征求会,并向国家旅游局和福建省旅游局党组分别汇报了规划的总体思路。
完成初稿后,2008年国庆前福建旅游局牵头在福州组织召开征求意见会,分别征求省直相关部门、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闽、浙、赣、粤四省23市的意见。2009年,国家旅游局在福建专门召开了规划中期成果论证会。规划组根据与会代表和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进行了反复修改,形成了规划评审稿。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海峡西岸旅游区”区域范围涉及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四省二十三个地市。其中包括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南平、三明、宁德九个市,广东省的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梅州五个市,浙江的温州、台州、金华、丽水、衢州五个市和江西省的赣州、鹰潭、上饶、抚州四个市。
(二)规划期限:2010—2020年
近期(2010—2012年)——重点建设阶段;
中期(2013—2015年)——系统升级阶段;
远期(2016—2020年)——拓展完善阶段。
(三)规划内容
共分20个部分
1、旅游发展现状认知与竞争力评价
2、旅游资源赋存状况、特色及综合评价
3、客源市场现状分析、特色分析与目标市场定位
4、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模式、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的战略契机,充分利用海峡西岸旅游区现有独特的区位、资源和市场优势,发挥海峡西岸旅游区在连接两大三角洲、对接海峡东岸(台湾)和辐射中西部地区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树立“培植大项目、塑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观念,通过盘活旅游资源存量、创新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改革现行旅游管理体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和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将海峡西岸旅游区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携手东岸,全力出击国际旅游市场,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战略目标:充分盘活区内旅游资源存量,通过区域分工及协作,有效整合区内优势旅游要素,初步形成功能鲜明、特色突出、领域宽广、规模适度、发展规范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通过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加强区内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项目建设、促进区内已有旅游项目的优化升级,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强化对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共塑海峡旅游品牌,以厦门和台北为犄角,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区;通过旅游形象的塑造及推广,强化海峡西岸旅游区在境外的市场影响力,积极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空间,形成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齐头并进的市场发展格局。最终,在规划期内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携手东岸,全力出击国际旅游市场,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近期(2010-2012):重点建设阶段:优先打造蓝色海滨旅游带,初步形成“三轴八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在完善和提高观光游览、宗教朝觐等主导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启动开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贸会展、邮轮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同时强化两岸旅游市场开拓的合作,形成两岸
旅游共同市场的雏形。
中期(2013-2015):系统升级阶段:重点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景观轴,基本形成“三轴八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初步形成涵盖蓝色海滨、绿色山林、多彩文化、特色都市旅游四大产品系列框架,重点打造连接长三角、珠三角,面向台港澳的区际游线,初步形成两岸之间密切的旅游合作交流机制。
远期(2016-2020):拓展完善阶段:全面形成涵盖蓝色海滨、绿色山林、多彩文化、特色都市旅游四大产品系列的海西旅游产品框架;全面实现区内“三轴八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各区域协调发展,旅游六要素达到最优组合,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5、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发展方针与功能分区
6、旅游项目体系(主题类、支撑类、精品类)
7、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类提升规划、精品主题游线
8、旅游形象特征分析、形象塑造与营销推广
9、“海峡旅游”品牌定位、品牌支撑及市场定位、市场规模预测、市场营销
10、区域旅游合作思路、体系、规划
11、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目标、框架、支撑体系
12、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原则、策略和体系
13、旅游城市建设与提升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和要点
14、旅游科技创新支撑“数字海西”的构建思路、三大平台、四大构建和功能提升
15、交通系统(交通方式、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化、提升
16、配套服务体系(旅行社、饭店、餐饮、商品、娱乐)建设及优化
17、旅游资源(水体、山体、人文)开发与保护
18、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策略、实施步骤
19、发展保障体系(政策、组织、财政、市场、技术、安全)
20、近期行动计划
五、实施规划的具体要求
规划编制组将根据国家有关旅游发展的新精神、新要求,充分吸收评审会上专家和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进行认真修改,使之更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福建等相关省份将进一步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运作,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突出“海峡旅游”品牌。“海峡旅游”既是海西的特色,也是海西的优势。要围绕主题,进一步加强开发和宣传,突出“海峡旅游”品牌,突显海西旅游在全国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中的位置。
2、打造精品旅游项目。要根据海西的资源特色,针对旅游市场的不同需求,深入挖掘海西地域文化内涵,推出一批有鲜明地方特色、有较大市场影响、有明显综合效益的滨海、生态、文化、红色、乡村等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3、加强区域旅游协作。海西旅游区涵盖四省23市,要加强区域内的旅游协作,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形成发展合力。还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旅游合作,共同建设我国东部沿海旅游繁荣带。更要加强与海峡东岸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互送客源,共拓市场,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4、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宣传旅游,宣传海西旅游规划,宣传国务院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高全社会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形成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都来关心旅游、支持旅游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国务院加快旅游发展、支持海西发展的政策意见,为海西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海峡西岸的旅游发展。在规划的指导、资金的安排、企业的扶持等方面对海峡西岸旅游区予以倾斜,并积极与台办、公安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相关政策,推动海峡西岸旅游区的建设顺利发展。
六、评审意见
2009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厦门大学、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旅游专家共同组成了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在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的介绍,并审查了《规划》文本及相关图件后,进行了认真讨论,达成以下评审意见:
1、《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借鉴国内外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定位准确、目标体系完整、空间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的系统创新和可操作性。
2、《规划》立足于塑造“海峡旅游”品牌和打造“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及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突出了项目带动战略和推动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型转变,体现了旅游发展的转型与创新,具有较强的区域统筹性。
3、《规划》突出了区域合作,特别是两岸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构想及近期行动计划,有利于立足西岸、联合东岸,共筑合作平台,携手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 中心,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4、《规划》对旅游发展政策体系、实施机制、综合配套设施及支持项目进行了系统规划,从组织、财政、市场、技术及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建议规划编制单位研究吸收与会评审专家意见,对规划文本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