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推荐]

时间:2019-05-13 11:4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推荐]》。

第一篇: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推荐]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各派“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而且对于理(治)身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作了深入地剖析。随着语境的变迁,特别是

在唐代,原道家语义被转换或开掘出新的内涵,故“理身理国”的实质内涵也在变化。“理身理国”观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派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人文关切。

关键词:理身理国.道.自然.无为

自从先秦老子创立道家学派以降,历代的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展开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身国相拟),而且对于理(治)身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身国同道)作了深入地剖析。本文试图在学界前辈研究之基础上,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对道家和道教“理身理国”(唐以前称“治身治国”,唐则“理身理国”并称。)观所体现的“身国共理(治)”内涵作初步探讨。

一、先秦以降道家和道教“理身理国”观的演变

按《说文解字》,“理”者“治玉也”。(《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作为动词的“理”后引申为治理(《诗经大雅江汉》:“于理于理,至于南海。”)、治疗(《后汉书崔寔传政论》:“是以梁肉理疾也。”)等义。“理”字又与“乱”字义反,同“治”字义同(《管子霸言》:“尧舜非生而理也,桀纣非生而乱也。故理乱在上也。”)。成玄英在注解《道德经》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时注云:“治,理也。”为避唐高宗李治讳,唐用语多以“理”代“治”字,故“理身理国”,亦可转语为“治身治国”。唐代之前的道家和道教各派,虽无“理身理国”并称,却早已蕴含“理身理国”之义理。

道家和道教坟典,老子《道德经》强调了“推天道以明人事”,力图将自然之天道当作个体(身)安身立命及社会制度(国)建构之基础。在老子看来,常道是道之体,体现道的虚无和因应变化于无为的本然状态(“道法自然”);可道之道是道之用,是道的“可为之、可执之”的非常状态。将常道推用于理(治)身,则能“涤除玄览”(章),复归虚静的生命本性,将常道运用于理(治)国,则能做到“为而弗有”(章)、“为而不恃”(章)、“为而弗争”(章),“以百姓之心为心”(章)。总之,要治身理国,就应以符合常道之自然体性的“无为”为实践原则(“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章)),反对自然生命的驰骋和观念的造作,反对行人事时的强作妄为。在确立治身理国的本体依据和实践原则的同时,老子亦将身国比拟为功能相似的系统:“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章)就身国关系论,国本质上是身(个体生命)的外在化和社会化的表现。二者都是或处于常态或处于异化状态下的生命共同体。贵身、爱身喻示了合乎自然的生命形态的张扬,以此对生命的至爱推及于天下,天下自然呈现出清明、净化的政治生态。故“砉钡氖抵适嵌浴袄砩怼钡哪D狻

而后的稷下黄老学派更进一步突出了“身国同道”的义理。《管子心术》提出了“无为之道,因也”的主张。从理身角度论之,必须“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舍己而以物”(同上),舍弃主观成见和智虑,以契符万物之自然本性。从理国角度论之,则要去诈守朴、静身以待,“正名法备”(《白心》),即施行所谓的“刑名之术”。如果说老子“理身理国”观所遵循的“无为”原则尚停留于较抽象的“治道”层面(如返朴、善下、通和、顺自然等),《管子》的“无为”原则已具体化为现实可行的“权法之术”(因其能者、贵公去私)。由于受法家思想影响,其“理国”的内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扩展。《心术》篇更提出了“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以心喻君,以九窍喻群臣。强调“心术者,无为而制窍也”(同上),以此喻君王应统领全局,把握顺天之道,因循无事。《管子》已初步将诸身体器官的协调同国家的行政体制的运行相比拟。这种“身国相拟”的主张,无疑是对老子“理身理国”观的拓展。代表秦汉的黄老新道家的《吕氏春秋》更深化了稷下学派“国身同道”的理念。如“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先己》)、“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情欲》),认为理身与理国是“异位尽薄!耙蛘撸跻玻晃撸嫉酪病保坝械乐蚨晃保ā吨取罚徊酵怀隼砉尬侵志跄厦嬷酢>鞯奈尬济竦挠形挠谢岷希腔评涎衫砉赖暮诵闹凇

作为道家各派之综合者的庄子,更明确主张由

心之净化进而推及政治的净化(内圣外王)的“身国同道”原则:“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天下,则可以寄天下。”(《在宥》)如果说理身的无为是要达到“与天和者”、“与物为春”的逍遥游的境界,则理国之无为的理想在于“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应帝王》)。庄子的理身理国观,展现出一种率性自然的自由状态,“无为”是这种自由状态在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呈现。可以说,庄子所设定的理国之道,远较《管子》及黄老学派的无为之术理想化,是种艺术化了的政治观。

西汉道家严遵对于身国关系有其独到见解。其《老子指归》曰:“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常道之道是道的本然的状态,是无为之为;可道之道虽是道的直接产物,但却尚失了常道的自然状态,染上人为的痕迹。譬如行路时需要光明,日明者是不道之道常,而操烛者则是可道之道彰。“道者以无为为治”,对于理身而言,无为之为是追求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对于理国而言,无为之为就是要守分如常、随时循理,曲因其当,达到社会有序与民安息的政治生态。严遵的理身理国观,与老庄的辨析基本是一致的。与《管子》的“身国相拟”主张比较,严氏更明确地从养生学的角度,将身国相互比观:“建身为国,诚以赤子为容,则是天下尊道贵德”,“我身者,彼身之尺寸也……我国者彼国之准绳也;人主者,天下之腹心也;天下者,人主之身形也。故天下者与人主俱利俱病,俱邪俱正,主民俱全,天下俱然。家国相保,人主相连。苟能得已,天下自然”。严君的“以身拟国”,系强调国家的功能运作同人体的血气流行具有同质性,故而可以相互比拟。理(治)身的目标是通过对身心进行自我调控,让身心保持自然和乐的常态,以提升人格境界和生命精神(赤子为容),理(治)国之目标,亦在于通过对社会机制的宏观调控,确立相应的价值秩序,从而保持政治生态的相对平衡。

汉河上公秉承老子说法,亦将道归为常道之道和可道之道两种状态。不同的是他释常道是“自然长生之道”;可道之道是“经术政教之道”。理(治)身理(治)国的基础就在于守此常道:“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不劳烦也……无为之治,治身治国也。”河上公与严遵义近。但他强调了自然是“道性”、“道意”(“道性自然无所法”),这就进一步确立了常道在本体论上的优先性、绝对性。河上公在释《道德经》“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时云:“国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呼吸行气、养形神不死是种调理身体血脉和气息的方式,接近于道教后来所说的“内丹修炼”中的命功。河上公已把理(治)国的过程比观为“内丹修炼”过程。治理国家如同修炼精气神一样,应时时注意对身体内“火候”的把握。这对《老子想尔注》亦有深远影响。

道家的理(治)身理(治)国观所包含的“身国同道”、“身国相拟”原则,后为道教所发展。如东汉《太平经》从元气说出发,主张理(治)身(重命养躯和养性)重在养中和之气,理(治)身的法则可以作为治理国家的宝器。治国应“学其身”,故“守中”、“养中”也是治国的原则。治身之所以与治国同,在于二者都是“道意”的体现。“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端神靖身,乃治之本也,寿之征也。无为之事从是兴也。先学其身,以知吉凶。是故贤圣明者,但学其身,不学他人,深思道意,故能太平也”。在理身方面,《太平经》同《河上公注》义近,都将养生学及内丹学之修炼法则比观政治领域的管理法度。

魏晋道士葛洪亦以“道”作为理(治)身理(治)国的理论依据和准绳,赋予“道”无限的变通性:“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为国,能令七政遵度,二气告和……为百家之君长,仁义之祖宗也。”严遵称“道德不生,而万物自生焉”,葛洪亦强调“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这说明,道家和道教各派皆将自然看作是道之体性自身,呈现出道性的自然状态正是“理(治)身理(治)国”的常态和最佳选择。不同的是,对于严遵而言,“理(治)身”重在“修性”,旨在提升一种顺乎自然的生命精神和以虚静为本的生命境界(养生体道)。这是“道家”的理念;而对葛洪来说,“理(治)身”虽无歧离于“修性”之旨,但更重于“修命”,“治身”所欲成就的是“长生”,延年修仙升天。这是道教和仙学的理念。此外,葛洪主张“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同理,治国亦应讲忠孝仁义。新出土的郭店楚简本《老子》比通行本早出,已有尚仁思想,认为仁义是道德的内涵之一。而《庄子天道》亦云:“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故与其说葛洪将儒学的纲常名教融入道教的理(治)身理(治)国理念当中,不如说路鹗嵌韵惹氐姥У摹盎毓椤薄T诟鸷榇Γ倚⑷室逋恰暗馈钡谋硐中蚊玻徊还匀晃尬潜荆倚⒒嵋迨悄┒选U馐嵌栽小袄砩砝砉蹦诤耐黄啤

对于葛洪来说,“理(治)身与理(治)国同”不仅是“道同”,亦是“貌合”:

“欲金丹成而升天……有诸不易,而复当加之以思神守一,却恶卫身,常如人君之治国,戎将之待敌,乃可得长生之功也……故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养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此处说法与严遵略有不同,严遵的“以身拟国”,突出天下之兴亡存废与人主息息相关,强调人主在治国中的核心地位及应守之责任。而葛洪之思维特色更近于“身国相拟”。他已更明确地将“理(治)身”的内涵转化成养生成仙之道。治理身的过程即是学仙修仙的过程。其包括修炼金丹之道的外养功夫和注重“思神守一”的内修两部分。外养与内修实质是辨证统一的,互为作用。他形象地将人之身体机能同国家之组织运作相互比拟,强调理身与理国的同一性。这是将身国都当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理身和理国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身国系统之结构的合理化和有序化,从而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全身、安国)。

综上所述,先秦以降,道家和道教各派就有相当丰富的“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理(治)身理(治)国”观是以“身国同道”、“身国相拟”原则为基本内涵的。“身国相拟”又以“身国同道”为基础。所谓的“国身同也”、“国犹身也”,根本在于“常道”(或道性)同。“常道”不仅是理(治)身理(治)国的终极基础,而且也是理(治)身(治)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无为是实现这种境界的必然因而也是应当的最优选择。如果说理(治)身涉及的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的问题(包括修命和修性两方面),理(治)国牵涉的则是社会的政治伦理或政治生态问题。以道家和道教为代表的“身国共理(治)”观念,实质在个体生命同其本质力量外化的社会存在之间确立了一个价值判定的本体论依据。当然()与应当()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本体论和伦理学乃是同构的。“理(治)身理(治)国”观充分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泒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的人文关注。

二、唐代道家、道教的“理身理国”观的特色

先秦至唐代的各道家、道教各派,对《道德经》倾注了许多心血。诚如杜道坚曰:“道与世降,时有不同,注者多随时时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师之。故汉人注者为‘汉老子’,晋人注者为‘晋老子’,唐人、宋人注者为‘唐老子’、‘宋老子’。言清静无为者有之,言吐纳导引者有之,言性命祸福兵刑权术者有之。纷纷说铃家自为法。曾不知道德本旨,内圣外王之为要。”诠释的多样性为《道德经》本文的开放性先在地决定着,但社会文化语境很大程度上也导致读者(注者)意图与本文意图的歧离,诠释的多样性自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众多“老子”纷纷自为法的缘由。“唐老子”的注疏偏重于《道德经》“身国共理(治)”即“理身理国”的层面,是《道德经》本文意图的直接呈现,也是历史语境变迁的结果。唐代佛学的繁荣对道教冲击甚大,进一步刺激了道教对佛学理论及相关概念的吸呐和改造。唐“理身理国”观深刻地体现这种交融。这是“唐老子”的一个特色。

初、盛唐(高祖至玄宗)的统治者出于巩固李唐王朝的需要和对长生不死的企求,对道教较为推崇,如尊崇老君,置崇玄学,将《道德经》列为科举内容,优宠道士,大兴宫观等。道教因此处于相对兴盛时期,并继续向上层化发展。参玄问道的统治阶层与道门中人的良性互动,意味着彼时的老学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化和宗教化色彩。“理身理国”概念的提出也反映了上述互动。如《大唐新语》载上清派茅山宗道士司马承祯与唐睿宗的对话:“睿宗雅尚道教,稍加尊异,承祯方赴召。睿宗尝问阴阳术数之事,承祯对:‘《经》云: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且心目一览,知每损之尚未能己,岂复攻乎异端而增智虑哉!’睿宗曰:‘理身无为,则清高矣;理国无为,如之何?’对曰:‘国犹身也。《老子》曰: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理。《易》曰: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是知天不言而信,不为而成。无为之旨,理国之要也。’”

司马氏所强调的仍是治理身国的终极基础及实践原则问题。自然即道之体性(道性),无为是自然体性的本然呈现(无为者顺乎自然)。此乃先秦以来道家和道教判教之共识。但问题不在于是否认同此前提,而在于“道”是在什么语境下运用,以及是否发生了语义的转换。这是把握“理身理国”观的关键。由于受般若中观和万法唯心思想的影响,唐代的道教学者把“道体”同“空性”沟通,如王玄览云:“道体实是空,不与空同。空但能空,不能应物;道体中空,空能应物。”敦煌号《本际经》卷《道性品》云:“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终非非终,非本非末,而为一切诸法根本。”相应的,“自然”、“无为”的内涵也被转换了。譬如孟安排解释“自然义”:“自然者,本无自性。既无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无,复有何法?此则无自无他,无物无我。”将道之自然体性等同于无自性的空寂性。成玄英、李荣等重玄学家,亦循此思维路径。如成玄英云:“自然者,重玄之道也。”将自然理解为“不滞于不滞”的至空至虚的状态。《本际经》亦将道的自然体性(无为顺乎自然)等同于佛教的无滞空性观念,如云:“道性众生性,本与自然同。”自然并非道性之因,道并非效法于自然,自然真性即道性,即真实空。至于“无为”的内涵变更,我们从鸠摩罗什对“无为而无不为”的佛化解释可知一鳞半爪:“损之者无粗而不遗,遗之至乎忘恶,然后无细而不去,去之至乎忘善。恶者非也,善者是也。既损其非,又损其是,故损之又损,是非俱忘。情欲既断,德与道合,至于无为,已虽无为,任万物之自为,故无不为也。”无为之为就是要不着两边、是非俱忘、信守中道。由于道家的“道”的实有义被置换为空性义,故为无为不是所谓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章),而是对至空之道体的实践和追求。

司马氏继承了对“道”、“自然”、“无为”等的佛化解释。他所说的“理身”既指“存神、固炁、养精、保身”等修命功夫,更指“修心修性”的功夫。具体说来,“理身无为”贯穿于“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等修道的阶次之中。“断缘”是要斩断尘缘,弃有为之事;“收心”是要离却一切虚幻之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简事”即是要以无为的方式处事,舍弃名物;“真观”是要“观本知末”,知“色想外空,色心内妄”;“泰定”则是要求修道者“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对定慧也不能起执著之心。可见,司马承祯的“理身无为”,同老庄“顺任自然”内涵已有所歧离,他强调的是种凝空心而不凝住心,灭动心而不灭照心,心空灭境、无所染著的状态。由于身亦非“真有”,“理身”决不能“执身”,而“国犹身也”,推之,“理国”亦不能“执国”,将国当成私有之物。司马承祯将道家所追求的“窅然丧其天下焉”(《逍遥游》)之艺术化的理国之道,创造性地转化为一种安于“业”、“命”的宗教化的理国之道。由于“业由我造,命由天赋”,理国实取决于人君的福德资粮的丰硕与否。司马氏的理国之道,带有神道设教的劝诫成份。

唐玄宗曾注疏《道德经》,将其主旨概括为“理身理国”,自有其政治目的,但他并没有背离道家学派的自明前提——身国同“道”。唐玄宗继承了成玄英的真空非有的妙本说,认为“道者虚极妙本”,“此妙本通生万物,是万物由径,可称为道,故云可道”。形而上的虚极之道在人身上则体现为真心之体—真性(正性)。理身的目的在于复归此清静自然的真性,体验与虚极妙本同体的精神境界。如何达此理身的境界呢?在唐玄宗看来,应当遵循“无为”的原则:“无为者,不染尘境,令心中一无所有”,“当须绝弃尘境染滞,守此雌静笃厚,则虚极之道自致其身也”,其所称的“无为”,亦是一种能体现无滞无染的道性(妙本、真心、正性)的实践法则,为无为意味着要“了言忘言、悟教遣教、一无所滞”,这与《本际经》和司马承祯的道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唐玄宗进而强调了理身是理国的根本:“圣人理国,理身以为教本,失理国者复何为乎?但理身尔。故虚心实腹、绝欲忘知于无为,则无不理矣”,理国的原则亦是“无为”。不过,由于身居九五之尊,唐玄宗主张的“理国无为”则较为现实化的,其并未象成玄英一样,将“兼忘天下”和“使天兼忘我”当成是理国的最高境界。理国的无为,主要表现为不烦政扰民。因为“有为则政烦,而人扰动生大伪,是以难理”。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继承了成玄英、司马承祯、特别是唐玄宗的学说。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他将《道德经》教义归结为条,依次序直接涉及“理身理国”者有:“教以无为理国”;“教以道理国”;“教诸侯以正理国”;“教以理国理身尊行三宝”;“教人理身,无为无欲”;“教人理身,保道养气,以全其生”;“教人理身,崇善去恶”;“教人理身,积德为本”;“教人理身,勤志于道”;“教人理身,忘弃功名,不耽俗学”;“教人理身,不贪世利”;“教人理身,外绝浮竞,不衔己能”;“教人理身,不务荣宠”;“教人理身,寡知慎言”;“教人理身,绝除嗜欲,畏惧谦光”。这充分体现了杜光庭诠注《道德经》的理趣所在。在杜光庭看来,各家所释之理,“或深了重玄,不滞空有;或溺推因果,偏执三生;或引儒宗;或超归空寂。莫不并控骊室,况掇珠玑”。惟有不滞空有、以重玄为宗的义理最为精妙。对重玄之道的推崇,正是杜光庭“理身理国”思想的核心。

杜光庭对作为理身理国的先在根据“道”有其深刻体认。他认为,有道之体、道之用(可道是有生有化道之用)。道之体性(道性)表现为自然,“大道以虚无为体,自然为性。道为妙用,散而言之,即一为三;合而言之,混三为一,通谓之虚无自然。大道归一体耳”,“虚无为体,自然为性,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不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不然,故曰自然而然”。对于体道的伦理方式和实践准则“无为”之为,杜光庭的说法则更为烦复些。他认为滞于有为或无为皆非体道的常态,只有有无双遣,忘言遗教,才能契合重玄之道:“至道自然,亦非有为,亦非无为……湛寂清静,混而不杂,和而不同,非有非无。”“圣人无为,无为之为亦遣;圣人忘教滞言之教俱忘。”对“有为”和“无为”都要双遣,表面上是不符道家崇尚“无为”之旨。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有为”与“无为”内涵。我们且看唐玄宗和杜光庭对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的解释。唐玄宗曰:

“知无为而无为者,非至也。无以无为而无为者,至矣。故上德之无为,非循无为之美,但含孕淳朴、适自无为,故云‘而无以为’,此心迹俱无为也。下德为之者,谓心虽无以功用彰著,跡涉于有为,故云为之,言下德无为有所以为之。此心无为而跡有为也。”

杜光庭释义曰:

“上德之君性合于道而命合乎一。体自然为用,运太和为神。动合乎天,静合乎地,与道相得而无所为也。此无为非效学无为而为。于无为是无以为也。阴阳为之使,鬼神为之谋,进退推移,与化无极,玄默寂寥而与化俱,此谓心迹俱无为矣。然行以包育于物,亦所以彰其跡也。下古德衰,心迹明著,其知有为为非,知无为为是,有为则浇薄,无为则淳和。有此分别,故韬心藏用,行此无为之事,制彼有为之为。故云为之。心欲于无为游,行无为于迹,乃涉矜有也。知无为为美,有为为恶,舍恶从善,慕此无为以分别。故是有所以而为也。”

在唐玄宗和杜光庭看来,无为包括心无为和迹无为,有为同样包括心有为与迹有为。从逻辑上讲,无为和有为之间存在着四种组合:心无为迹无为;心无为而迹有为;心有为而迹无为心有为而迹有为。为真正的“无为之为”,即上德之无为而无以为。是下德之“无为之为”,是成玄英所说的“无欲之士,又滞于无”的情形。由于心为体、迹为用,迹为心之彰,故不可能存在。属道家极力批判的失道失德,即成玄英所称的“有欲之人,唯滞于有”。对于杜光庭来说,有无双遣所遣者是(遣有)和(遣无)此二执。遣是“忘迹”,摄迹归本;遣是忘本必也忘迹。“夫摄迹忘名,已得其妙,于妙恐滞,故复忘之,是本迹俱忘,又忘此忘,总合乎道。有欲既遣,无欲亦忘,不滞有无,不执中道,是契都忘之者尔。”理身理国所应遵照的是合乎道体自然的“心迹俱无为”。

所谓“心迹俱无为”,根本在心的无为,既要知心之无为,亦当忘心之无为。“无为之要诀之于心。以言而传,斯非道矣。”这就将心与道进一步沟通起来。故“理身之道,先理其心,心之理也,必在乎道,得道则心理,失道则心乱,心理则谦让,心乱则交争。”而“修心之法执之则滞著,忘之则失归,宗在于不执不忘,惟精惟一尔……圣人设本教为众生为其生死轮回,展转流浪,恶趣永失真常。故出我心以灭他心。上士若能法圣人之心,去住任运,不贪物色,不著有无,灭动心,了契于道,既契道已复忘照心,动照俱忘,然可谓长生久视、升玄之道尔”。故所谓的心迹俱无为,实际是心与道冥合,反归空明澄澈的本然状态的呈现。理国是以理身为本的,“凡有所作者起于心也……夫理国者之无为者,不滞于有作”。有作或是“心无为迹有为”的表现,或是“心有为迹有为”的表现。前者知心之无为之理,故能简别有为无为之善恶,但未忘心之无为,故在迹上乃涉矜有。后者则表现出政虐而苛,赋重役烦等,乃理国之祸也。总之,作为理身理国之最佳选择方式的“为无为”,首先是心智活动的净化(既知又能忘知),同时也意向于心智活动的外在表现(身之迹、国之迹),是纯化了的心智与行动的有机统一。杜氏的理身理国观,已将佛教的止观和禅定思想同道家和道教的自然无为思想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唐代理身理国观的一大特色。

作为道家学说的典型宗教形态,道教向来是强调内外丹的修炼的。外丹修炼是通过合成外药的形式采集天地之元炁;内丹修炼则包括命功和性功的双修。内外丹的修炼都要顺乎自然之“天道”,方能长生成仙。由于外丹修炼的成效不甚显著,内丹的性命双修之法日渐成为主要修炼法门,而其中的修性功夫,又成为修行的重中之重。这表明道教进一步从外在超越之路转向了内在超越之路。从性功的角度出发,道教强调修性要“为无为”方能体道,理国亦是同理。从命功的角度出发,道教常强调身与国在结构形态上的相近,因此在功能的运作上也是相近的。杜光庭强调道与心相冥契,就将理身的重心转到心性的修养上来。其对“理身理国”所遵循的终极基础和中心原则的阐述是相当深刻的,但他也从命功的视野来省思治身与理国关系,以理身为理国的参照系。他说:“天真皇人谓黄帝曰:未闻身理而国不理者。夫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胃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别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知理身则知理国矣。爱其民所以安国也,恡其气所以全身也。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亡者不可存也,死者不可生也,所以至人销未起之患,理未病之疾,气难养而易浊,民难聚而易散。理之于无事之前,勿追之于既失之后。”“‘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言圣人内爱其神外爱其民也。”杜氏的说法是对葛洪的“理身理国”观的继承与发挥。他从个体(身)与社会(国)的双重层面,对如何重新调整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理念的问题作了深刻地反思。这种身国同理共治(身国同道、身国相拟)的思想,也一直是唐以后道门讨论的主题。如宋陈致虚道:“人以身为国,以精为民,以气为主,以神为帅,山川林木,俱在身中……以君一宁,万神听命。”明道士王一清云:“若以道举之于政,内以修身,外以治国。”但唐之后说法守成者多,创见者希,故不详考。

值得一提的是,道家和道教“理身理国”观之身国共治主张,即使至今日,也依然有其理论的借鉴意义。在民主和法治社会中,无论是何种级别的领导者,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养,洁身自好,乃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使不能尽想民众之所想,日思百姓之疾苦,倘若能停止借口关心民众以行扰民众之举,便是“治之无为”了。这是真切之期盼,亦是沉重之梦想。

注释:

詹石窗的《道家“理身理国”政治论》(未刊稿年)认为道家“理身理国”的思维特色是“身国互喻”。“理身理国”的中心原则是“无为”,老庄之“无为”的主要内涵是返朴、善下、通和。无为原则是“理身理国”政治审美的最高境界。胡孚琛、吕锡琛在《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版)认为道学是种“身国同构”的学说,倡导以身为本位,天人同构,身国一理。

严灵峰:《辑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决义疏》,转引自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时人常将“道可道,非常道。”解释为“‘道’或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可道’的‘道’字,和老子思想无关,它是指言说的意思。”(参见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这可能是对“道”的误解,“可道”释为“可说”义是晚近的事。老子亦云:“道之出口淡乎无味。”可见道亦可说。《老子》权威解注本如韩非子的《解老》认为常道虽“无定理”但毕竟可论。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认为可道之道“指事造形”、“可为之、执之”。严遵《老子指归》亦分道为可道之道和常道之道,“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可道之道亦是老子“道”。《道德真经注河上公章句》则认为常道是“自然长生之道”,可道之道是“经术政教之道”。唐王玄览在《玄珠录》中将道分为常道和可道,常道寂然不动,可道随物而动,与众生相生灭。唐玄宗《道德真经疏》和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亦分“道”、“可道”,认为标宗的道字“是无为无形道之体也。可道二字是有生有化道之用也。”(《道藏要辑选刊》第册,第页。清王夫子《老子衍》亦因循上述说法。各家说法各有异,但对将道分为常道与可道之道皆无异议。有关“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尚可见赵汀阳: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二十二个方案》中的《〈老子〉本文的一个解释问题》一文,辽宁大学出版社年版。

严遵著,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道德真经注河上公章句》,见《道藏》第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年版,第页。下所引《道藏》不再注明版本。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上册,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老子指归》,第页。

同上,第页。

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修订本),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陈鼓应:《初读简本〈老子〉》,见《文物》年第期。

《抱朴子内篇校释》,第页。

《玄经原旨发挥》卷下,《道藏》第册,第页。

这种语境变迁充分体现在用佛学的概念范畴诠释道家经典上。事实上黄老学派对于“无为”的把握,已

偏离了老子的“顺乎万物以辅自然”本意。

《大唐新语》卷,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道藏》第册,第页。

有关《本际经》的道性自然真空说,参见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之《宗教篇敦煌的中

国道教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

《道教义枢》卷,《道藏》第册。

《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卷,第页。转引自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卷,四川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参见汤用彤:《读〈道藏〉札记》,见《汤用彤学术论集》,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本节所引,详见《坐忘论》,《道藏》第册,第页。

本文所引唐玄宗语,载自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见《道藏要辑选刊》第册,第页。

《道藏要辑选刊》第册,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道德经开题序决义疏》卷,第页。转引自《中国道教史》第卷,第页。

同上。

《道藏要辑选刊》第册,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同上,第页。

《道藏》第册,第页。

王一清:《道德经释词叙道德经旨总论》

《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

第二篇: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写写帮整理)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各派“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而且对于理(治)身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作了深入地剖析。随着语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唐代,原道家语义被转换或开掘出新的内涵,故“理身理国”的实质内涵也在变化。“理身理国”观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派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人文关切。

关键词:理身理国.道.自然.无为

自从先秦老子创立道家学派以降,历代的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展开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身国相拟),而且对于理(治)身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身国同道)作了深入地剖析。本文试图在学界前辈研究之基础上,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对道家和道教“理身理国”(唐以前称“治身治国”,唐则“理身理国”并称。)观所体现的“身国共理(治)”内涵作初步探讨。

一、先秦以降道家和道教“理身理国”观的演变

按《说文解字》,“理”者“治玉也”。(《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作为动词的“理”后引申为治理(《诗经大雅江汉》:“于理于理,至于南海。”)、治疗(《后汉书崔寔传政论》:“是以梁肉理疾也。”)等义。“理”字又与“乱”字义反,同“治”字义同(《管子霸言》:“尧舜非生而理也,桀纣非生而乱也。故理乱在上也。”)。成玄英在注解《道德经》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时注云:“治,理也。”为避唐高宗李治讳,唐用语多以“理”代“治”字,故“理身理国”,亦可转语为“治身治国”。唐代之前的道家和道教各派,虽无“理身理国”并称,却早已蕴含“理身理国”之义理。

道家和道教坟典,老子《道德经》强调了“推天道以明人事”,力图将自然之天道当作个体(身)安身立命及社会制度(国)建构之基础。在老子看来,常道是道之体,体现道的虚无和因应变化于无为的本然状态(“道法自然”);可道之道是道之用,是道的“可为之、可执之”的非常状态。将常道推用于理(治)身,则能“涤除玄览”(章),复归虚静的生命本性,将常道运用于理(治)国,则能做到“为而弗有”(章)、“为而不恃”(章)、“为而弗争”(章),“以百姓之心为心”(章)。总之,要治身理国,就应以符合常道之自然体性的“无为”为实践原则(“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章)),反对自然生命的驰骋和观念的造作,反对行人事时的强作妄为。在确立治身理国的本体依据和实践原则的同时,老子亦将身国比拟为功能相似的系统:“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章)就身国关系论,国本质上是身(个体生命)的外在化和社会化的表现。二者都是或处于常态或处于异化状态下的生命共同体。贵身、爱身喻示了合乎自然的生命形态的张扬,以此对生命的至爱推及于天下,天下自然呈现出清明、净化的政治生态。故“砉钡氖抵适嵌浴袄砩怼钡哪D狻

而后的稷下黄老学派更进一步突出了“身国同道”的义理。《管子心术》提出了“无为之道,因也”的主张。从理身角度论之,必须“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舍己而以物”(同上),舍弃主观成见和智虑,以契符万物之自然本性。从理国角度论之,则要去诈守朴、静身以待,“正名法备”(《白心》),即施行所谓的“刑名之术”。如果说老子“理身理国”观所遵循的“无为”原则尚停留于较抽象的“治道”层面(如返朴、善下、通和、顺自然等),《管子》的“无为”原则已具体化为现实可行的“权法之术”(因其能者、贵公去私)。由于受法家思想影响,其“理国”的内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扩展。《心术》篇更提出了“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以心喻君,以九窍喻群臣。强调“心术者,无为而制窍也”(同上),以此喻君王应统领全局,把握顺天之道,因循无事。《管子》已初步将诸身体器官的协调同国家的行政体制的运行相比拟。这种“身国相拟”的主张,无疑是对老子“理身理国”观的拓展。代表秦汉的黄老新道家的《吕氏春秋》更深化了稷下学派“国身同道”的理念。如“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先己》)、“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情欲》),认为理身与理国是“异位尽薄!耙蛘撸跻玻晃撸嫉酪病保坝械乐蚨晃保ā吨取罚徊酵怀隼砉尬侵志跄厦嬷酢>鞯奈尬济竦挠形挠谢岷希腔评涎衫砉赖暮诵闹凇

作为道家各派之综合者的庄子,更明确主张

第三篇:先秦历史

先秦历史

古人类

距今最早约一百七十万年前元谋人

距今约115万年前到70万年前 蓝田人 距今68到70万年前北京人母系氏族

晚期距今3万年前山顶洞人

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死启继,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

了禅让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奴隶制国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发奴隶制达到鼎盛

兵灭夏朝,建立商朝五谷在商朝时期均已种植

青铜为主要部门,但多供于贵族使用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分赐

给诸侯臣下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想周王交纳一定

贡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分封制:是西周纷分封诸侯的制度纣 立西周,定都镐京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

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以拱卫

王室.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

大了西周的疆土

771年西周灭亡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尖锐.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

重要原因:王室衰微,国立贫

直接原因:公元前771年,犬

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

(1)作物品种:“五谷”在商潮时期都已种植

(2)耕作技术

①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施肥:已懂得施用粪便、草木灰和绿肥等 奴 隶 会

(3)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牧畜业:饲养的家畜很多,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手工业

(1)青铜铸造:青铜铸造是商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①商朝:青铜铸造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时永使用

②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

(2)玉器加工: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安阳妇好墓有大量出土

(3)陶瓷业:商周遗址出现原始陶瓷,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4)漆器制造: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诸侯争霸

(1)背景: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不再朝觐和纳贡

(2)表现

①齐桓公称霸: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以“尊王攘夷”号令诸侯,葵丘会盟确立霸王地位 ②晋楚争霸:城濮之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6世纪初,楚庄王称霸中原 ③吴越争霸: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是春秋后期在南方称霸的两个霸主战国兼并战争

(1)背景: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大权.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

雄争霸的格局

(2)表现

①齐魏交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双方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大为削弱

②秦赵交战: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 杀伤最多的一

次战役民族融合(1)途径: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2)表现:北方的匈奴、东胡,西方的戎,南方的越等民族与中原的华夏族逐步融合(3)影响: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

1农业

(1)铁农具: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

次革命

(3)水利事业

①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

②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淮水修建芍陂

③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④水工郑国在秦修建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

2手工业

(1)冶铁业有划时代的发展,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2)青铜铸造工艺有更新的创造,出现金银错新技术

(3)漆工业有新成就,战国出现夹纻技术

(4)煮盐业 酿酒业有较大发展,已能用曲造酒

(5)出现了关于手工业的专著《考工记》

3商业和城市

(1)商业发达,在中原市场可以买到各地的特产

(2)城市繁华,主要有齐国临淄 赵国的邯郸 楚国的郢等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1春秋税制改革

(1)背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大量私田出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并采用

地租剥削方式

(2)内容

①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税

②鲁国的“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

(3)影响:促使土地由国有转为私有战国政治变法

(1)背景: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与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之间的矛盾加深

(2)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3)事件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4)作用:变法运动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过确立起来

3商鞅变法

(1)内容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燔诗书而明令法”,统一度量衡

③废分封,行县制,“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

(2)影响

①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③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统治有消极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百家思想

(1)儒家

①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

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③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具有唯物思想

(2)道家

①老子:其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

②庄子: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

现象

(3)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其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4)法家: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主张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以

法为本”“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文学艺术

(1)《诗经》: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分为风、牙、颂三个部分

(2)“楚辞”: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作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代表作《离骚》

(3)散文:孟子的文章以辩论见长;庄子的散文名篇有《秋水》、《逍遥游》等

(4)绘画

①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②我过现存最古老的帛画是在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 ③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5)音乐:湖北随州出土的全套青铜变种说明了当时音乐的发展

3科学技术

(1)天文

①世界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出自《春秋》

②春秋时,我国历法已基本确立十九年七润的原则

③战国时,出现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物理:《墨经》里面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的记载,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

光学八条”

(3)医学: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是扁鹊,被后代医学家奉为“脉学之宗”。主要成就是

切脉,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发

第四篇:先秦历史散文

读《孟子》之心得体会

作为儒家十三经的《孟子》,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中得以体现。《孟子》阐述了儒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孟子》与《论语》都是我国儒家文化中重要的经典之作。

孟子处于战国时期的**年代,百家思想争鸣,也就是由于乱世而出了孟子这位思想枭雄。他出生于贫苦家庭,在各种教育下还是在那个年代积极思考出一些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这些思想从我个人观点看来孟子确实是一位思想巨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思考出这些思想理论在那个年代是一种划时代的产物。

在我们所知的《孟子》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中,都分别阐述了其主要的思想体系。读罢《孟子》,我可以读出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孟子及其学派的政治主张与思想学说。其中一方面表达了“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孟子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来推进社会改革,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仁政”“王道”,带能到达统一天下的目的。实行仁政的关键在于“保民”,而保民的基础则是“制民之产”即让老百姓拥有自己的财产,以求得其对国家的“恒心”。孟子的仁政思想突出了“民”的地位,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具有明显的民本色彩。孟子还发挥了孔子君臣相对论的观点,肯定臣下和人民具有反抗暴君的权利。另一方面表达了性善论的观点。这是孟子伦理道德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主张性善论,其依据是人人都有善的萌芽,人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之所以不善,主要由于外界的影响及主观上不愿意向善等原因造成的。为是人的善性得到保存和扩充,孟子还提出了“养心”、“寡欲”、“存心”、“思诚”、“自反”、“不动心”、“求其放心”、“养浩然正气”等一整套修身养性的办法。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是与生俱来的,是“天之降才”。天生万物必然赋予每种事物能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他不否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善的行为和不善的人。“人为不善”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原因。他认为不善的客观原因是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对人的陷溺,而主观原因是人们“放其良心”而不知存养和扩充。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伦理道德思想和道德规范,强调了儒家的主要思想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这表现了其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早年他对孔子的崇拜及其思想方面的学习。孟子强调“仁者爱人”,这是他对人自身的重视和肯定,提倡“亲亲”而后“仁民”,一方面反映出他具有重民、爱民的思想,同时也表现出孟子的仁爱是以血缘感情为出发点,带有氏族宗法意识,其实孟子的目的也在于借以维系当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统一和稳定。孟子推崇道德价值,认为道德的力量的是巨大的,它决定着个人的荣辱与生死,所以他说“仁则荣,不仁则死”,他把道德放大了一个决定人生死的地位,虽然这有点过于强调道德的力量,但同时反映了儒家对道德追求。所以就有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生死臵之度外而追求精神境界的崇高的行为。他主张行仁政,希望君主“以民为贵”。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就此,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阐述了一场战争、对弈中各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的次要,君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觉得武器装备、地理位臵等客观因素在治国这方面是次要的,而君主能够施行“仁政”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君主治国成败的关键。

同时,《孟子》一书中还说明了人只有经历过各种艰苦的磨砺的之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观点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细致的阐述。其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将这一观点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这种先苦后甜的观点不仅针对个人,对一个国家也是同样的理,所以,这一观点还被延伸到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方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人的一生就是要经历这些艰苦磨难后才会是自己更有韧性,能够面对各种艰难险阻、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篇:先秦历史习题集

先秦历史习题集

1.据科学家鉴定,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A. 150万年B。18000年C。170万年D。70万年至20多万年

2.考古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点在()

A。云南B。北京C。陕西D。河南

3.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是()

A. 美国B。印度C。中国D。希腊

4.北京人生活的时代是()

A. 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C。氏族公社时期D。封建社会

5.下列是北京人生活时代可以做到的是()

A. 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C。会制造骨针等骨器,会做装饰品

D.已经使用天然火

6.山顶洞人生活在()

A. 170万年以前B。80万年以前C。18000年以前D。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

7.下列是山顶洞人时期做到的事是()

①使用天然火②懂得人工取火③会制造骨针④过着集体生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生活集体被称为“氏族公社”的古代人类是()

A. 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

9.祖国境内的氏族公社达到繁荣期的时间大约为()

A. 五六千年前B。六七千年前C。八千年前D。四五千年前

10.半坡原始居民住在()

A. 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黑龙江

1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

A. 埃及B。希腊C。印度D。中国

12.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

A. 水稻B。棉花C。粟D。小麦

13.下列属于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时期人类可以做到的是()

① 已学会了使用箭,射猎鸟兽②会烧制陶器,纺织粗布

② 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④开始种植庄稼,饲养家畜家禽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4.下列生活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人类是()

A. 河姆渡人B。半坡人C。山顶洞人D。大汶口人

15.下列内容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是()

① 出现了阶级和阶级压迫②妇女在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② 男子在生产部门占主导地位④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没有贵贱贫富和阶级的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是()

A. 舜、禹、尧B。尧、禹、舜C。尧、舜、禹D。禹、舜、尧

17.下列内容不能反映大汶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居民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A. 农耕已是主要的生产事业 B。墓葬里有随葬品 C。有了黑陶、白陶 D。已经种植粮食

18.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统治者是()

A. 启B。禹C。舜D。尧

19.夏朝的都城相传在()

A. 开封B。洛阳C。长安D。阳城

20.下列内容在夏朝可以做到的是()

① 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②设置了监狱

② 学会酿酒④已经使用青铜酒器和兵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1.商朝建立的大致时间是()

A. 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300年D。公元前1700年

22.殷是现在的()

A. 河南开封B。河南洛阳C。河南安阳D。河南郑州

23.下列用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 陶器② 铜器③ 青铜器

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②①

24.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天的()

A. 河南东部和山西南部B。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C。河南西部和山西东部

D.河南北部和山西东部

25.商朝手工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A. 青铜冶铸、制陶、制漆B。制陶、制漆、玉石雕刻

C.青铜冶铸、制陶、玉石雕刻D。制漆、玉石雕刻、织锦

26.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

A. 启B。桀C。纣D。汤

27.周国生活在()

A. 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渭水流域D。珠江流域

28.牧野之战发生在现在的()

A. 河南洛阳B。山东曲阜C。河南新乡D。陕西西安

29.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周朝,定都()

A. 牧野B。镐京C。洛邑D。殷

30.已学会人工灌溉,使用绿肥的是()

A. 西周人B。商朝人C。夏朝人D。原始居民

3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形容哪一个君王在位时的情况的?()

A. 周武王B。商纣王C。周幽王D。周厉王

32.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是在()

A. 公元770年B。公元前841年C。公元前16世纪D。公元前770年

33.“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谁在位时?()

A. 周幽王B。周厉王C。商纣王D。夏桀

34.西周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处在最低层的是()

A. 奴隶B。平民C。士D。农民

35.请仔细观察课本《青铜器上有关奴隶买卖的记载》图。你认为反映的是(A. 西周奴隶的劳作情况B。西周的奴隶买卖C。西周奴隶的反抗

D.西周奴隶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

36.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

A. 战国B。春秋C。东周D。西周37.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指()

A. 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B。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

B.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651年至公元前476年)

38.齐国在今天的()

A. 山东北部B。河南东部C。陕西西部D。四川南部

39.关于管仲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②改革军制,组成了万人的常备军③使齐国成为东方一大强国 ④是齐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0.齐桓公召集的葵丘会盟发生在()

A. 公元前7世纪中期B。公元前6世纪中期C。公元前7世纪晚期

D.公元前6世纪晚期

41.晋楚大战中,晋军打败楚军的战术是()

A. 反间计B。诱敌深入C。调虎离山D。欲擒故纵

42.“卧薪尝胆”的故事的主角是()

A. 孙膑B。楚庄王C。晋文公D。勾践

43.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的()

A. 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周D。夏、商

44.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A. 韩、赵、魏B。楚、赵、秦C。燕、魏、韩D。卫、楚、赵

45.马陵之战后拔剑自刎的将领是()

A. 孙子B。庞涓C。孙膑D。韩非子

46.与“合纵连横”有关的成语是()

A. 围魏救赵B。退避三舍C。朝秦暮楚D。一箭之仇

47.纸上谈兵的故事发生在哪两国的战争中?()

A. 韩、赵B。楚、赵C。赵、魏D。秦、赵

48.我国发明的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

A.1800年B。2000年C。1400年D。1900年

4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牛耕得到逐步推广B。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商业合城市的兴盛

50.都江堰修筑在()

A. 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岷江流域D。珠江流域

51.后人写诗赞道:“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的是()

A. 李冰B。伯禹C。郑国D。秦始皇

52.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之一邯郸地处()

A. 韩国B。楚国C。赵国D。齐国

53.富比王侯的作坊是以经营什么为主的?()

A. 纺织B。漆器C。麻布D。冶铁和煮盐

54.战国时期,家家都从事纺织业,齐国最为出名的品种是()

A. 丝织品B。棉纺品C。麻布衣服D。丝绸

55.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是()

A. 商鞅B。李悝C。吴起D。孙膑

56.商鞅变法的时间是()

A. 公元前365年B。公元前356年C。公元前342年D。公元前475年

57.关于商鞅变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变法打破了过去土地上的纵横田界

B. 法令规定:军功越大,授予的爵位越高

C. 建立县制,全国设30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 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58.商朝的历法称为()

A. 农历B。夏历C。殷历D。阴历

59.我国已经有了医学分科是在()

A. 夏朝B。商朝C。父系氏族公社D。周朝

60.“甲骨文”是刻在什么上的文字?()

A. 龟甲和兽骨B。铜器C。钟D。鼎

61.战国时期在历法方面最大的成就是()

A.多次观测到日食B。预测到许多恒星的名字C。记录了金、木、水、火、土星的运行规律D。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

62.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

63.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A. 甲骨文B。金文C。帛书D。竹书

64.诗经汇集了哪个时期的诗歌?()

A. 西周到春秋B。东周到春秋C。西周到战国D。东周到战国

6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歌》B。《诗经》C。《楚辞》D。《离骚》

66.屈原是战国时期哪国人?()

A. 秦国B。赵国C。楚国D。魏国

67.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诗体诗歌被称为()

A. 赋B。楚辞C。词D。曲

68.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在()

A. 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尧舜禹时期

69.下列对商周时的青铜器描述正确的是()

①有各种动物和怪兽的形象②造型美观③形态生动逼真

④商朝的四羊方尊成为青铜器中闻名中外的精品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谁的思想?()

A. 孔子B。老子C。韩非D。孟子

71.对孔子的“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②认为人民反对君主是不正确的③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2.孔子是哪国人?()

A. 鲁国B。卫国C。秦国D。齐国

73.下列不是孔子编订的文化典籍是()

A.《诗经》B。《尚书》C。《道德经》D。《春秋》

74.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是谁的?()

A. 孟子B。老子C。韩非子D。墨子

75.主张“民贵君轻”的是()

A. 韩非子B。孟子C。墨子D。老子

76.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的思想家是()

A.荀子B。老子C。孟子D。庄子

77.下列哪些是韩非的思想?()

①认为历史是向前进步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②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④反对不义战争,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谁的思想?()

A. 韩非子B。孙膑C。孙子D。荀子

79.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韩非子》D。《孙武兵法》

80.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 韩非子B。墨子C。孟子D。老子

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其中,以

2.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时代。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4.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磨制和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

5.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往往过着生活。

6.半坡原始居民的7.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在和。

8.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

9.氏族公社经历了

10.山东大汶口一带的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

11.华夏族是由和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

12.禹死后,他的儿子。

13.14.夏朝最后一个国王他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引起奴隶的反抗。

15.公元前1600年,黄河流域的商国,最终灭了夏,16.由于政治**和水患,商朝曾多次迁都,直到公元前,才稳定下来。

17.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是。

18.商朝的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做“。

19.奴隶主死后,还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做“。20.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21.22.武王伐纣时,双方最终在23.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

24.西周的和等级制紧密结合,加强了西周的统治。

25.公元前9世纪中期,26.公元前”。

27.公元前771年,西北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28.东周分为和 29.“春秋五霸”指、秦穆公和楚庄王。

30.齐桓公任用

为号召,来发展齐国的势力。通过改革,几年之间齐国已经国富兵强。

3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32.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33.战国后期,由于秦国力量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抗秦,魏国人的公孙衍、洛阳人苏秦,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这就是“”。秦国人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秦国进攻其他弱国,这就是“”。

34.1900年。

35.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促使农业生产获得进一步发展。

36.我国是最早制作的国家。战国时漆器精致轻巧,彩绘光泽美观。3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封建城市,有齐国

38.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运动。为彻底。

39.公元前356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40.战国时期,和会的主要矛盾。

41.相传在4000”,就来源于夏朝。

42.776年9月6日的一次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的日食记载。

43.44.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发展而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45.公元前613年7月,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最早记录。

4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选自《诗经》中的《》。

4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青铜工艺不断创新,铜器表面镶嵌金银丝构成瑰丽的图案,叫做“”。

48.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反映了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乐器中,以整套最为珍贵。

49.老子是一书里。

50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一书。

51.孔子主张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这叫做“。

52.孔子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这就是“。5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了局面。54.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的观点。

55.韩非是的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

下载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先秦、秦汉历史练习题

    练习题: 第一章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一、单项选择: 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

    历史通史整理-先秦时期

    高三历史知识框架性复习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高考考点】 【阶段特征】先秦是秦朝统一前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是中华文明的勃兴......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殷商至春秋时代的散文 散文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产生的,是最为实用的文学形式。由于文字的记录必须有书写工具,如竹、帛、纸、笔之类。所以散文的发展,虽......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历程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先秦散文,创作的时间跨度从文字产生的遥远古代到秦朝统一中国为止,历时达数千年。这段时间里,散文创作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第一个高峰的若干个阶段。......

    唐史研究历史文献资料

    唐史研究史书的特点 (一)官修史书占重要地位 日历:日历是修撰官各人所记,每到月末,在馆内评定是非,封存馆中,以备修史之用。 起居注:起居注在汉代早已有之,唐人说“起居注者,录记人......

    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

    先秦至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 中国最初的诗歌是人文口头相传的乡野民歌,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成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古代诗歌。周朝收集孔子正乐整理,让我国第一部......

    历史遗迹考察

    历史遗迹考察 ——杭州篇 一、历史遗迹考察概述 27日中午,我们一行4人,在范师兄的带领下,结束苏州之行来到了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进行学习考察。在来杭州之前我们已经对考察......

    历史考察作业

    历史考察作业 (1)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了一亿,劳动力大量增加。(2)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出现插秧时节使用的工具——秧马;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 (3)占城稻的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