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新闻编辑
名词解释
1.新闻编辑
广义的新闻编辑应该包括所有对新闻作品进行编辑的加工的人,今天在网络传播活动中,任何一个在网络上发布新闻信息的人都有可能扮演这个角色。新闻机构中专职从事大众传播工作的新闻编辑
2.双头条倒头条
①指在报眼位置或版面右下方刊登一条与头条同样重要的稿件,形成“双头条”,特点是两篇头条标题同样突出,在图片使用、围框等强化性的编辑方法上也同样突出
②是一种特殊的双头条,即在版面右下方与头条同样规格处理的重要稿件
3.系列式报道
着重于组织报道各个侧面的报道 《中青报》三色报道
4.版面语言
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布局结构
5.报纸的产品设计
以市场为对象,通过准确社会定位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能同时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闻信息产品
6.编辑方针
新闻媒介根据自己定位于发展战略制定的编辑工作准则,主要包括媒介受众的对象,新闻传播内容、传播水准和风格特色,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7.集中式报道
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版面或时段,形成较大声势,具有强烈、醒目效果。《经济日报》: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8.电子排版
采用电子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编排版面的新兴工艺,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选字,用光学照相原理摄像,阴极射线管或激光扫描成像,将图文直接制作在印版上的技术。
9、融合新闻
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裂、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传播给特定受众。
10、编前会
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
11、受众定位
确立自己的目标群体,对庞杂的受众群众进行有效细分
12、功能定位
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
13、覆盖域
广告媒体评价的指标之一。指广告媒体发生影响的地域范围。
14、新闻标题
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简短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特点
1、概括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和观点,并且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评价;
2、简短、凝练,往往只有一句话或两三句话
3、位置通常在新闻之前(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间),并且字体字号与正文不同
15、传播符号
媒介的信息传播总要凭借一定的符号来实现,而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符号体系,因此新闻传播策划必须要以媒介的符号因素为依据。包括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语言符号包括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类型,非语言符号则包括体语、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三种
16、实题、虚题
实题指叙述事实的新闻标题,着重表现在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
虚题指发表议论的新闻标题,着重说明原则、道理和愿望等
17、说明性按语
对发布稿件的背景、用意,对稿件的来源、作者情况等加以说明,也可以对稿件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字作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了解其意思
二、简答题(回答时不能只写几个小点,要有一定的分析哦)
1.版型编法的基本原则。
按版面编排思想回答:即稿件的重要性、稿件的性质、稿件的感情色彩和稿件间的相互关系。
2.新闻价值要素分析。
①.时新性 指新闻事件的新近发生和及时传播,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传播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时差越大,新闻价值越小。
②.接近性 指新闻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接近,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距离越远,新闻价值越小。我国新闻界强调新闻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本质上就是靠缩小与受众的距离,去提高新闻的价值和吸引力。
③显著性 指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的地位和业绩越显著,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越小。
④.重要性 指新闻内容的分量及其重要程度,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新闻的内容越重要,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则越小。
⑤趣味性 指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是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受众兴趣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新闻价值就越小。
3.什么是新闻报道策划?简述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
是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报道范围、报道规模、报道方式、发稿计划、力量配置、运行机制等。
4.媒介定位?影响因素有哪些?p56
对于媒介来说,其定位即是在研究目标市场竞争环境、目标受众基础之上,根据媒体自身特色和资源条件,确立媒介经营目标
直接因素: 受众 媒介的控制者广告客户传通中介竞争者
间接因素: 政治 经济法律技术文化
5.社会系统包括哪几个基本体制?谈谈社会系统对媒体选题决定的制约。
管理体制、监督体制
社会系统构建了事件的新闻价值
社会系统有选择地对媒体提供信息
社会系统提供选题运作空间
6.什么是编排思想?简述编排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个版面是由多种内容组成的。这个版面要突出宣传什么,集中宣传什么,有着自己的重点内容和辅助内容。版面编排思想,就是组版编辑采用各种不同的版面手段,用版面语言向读者展示编辑的重点指向,实现引导读者阅读的编辑目的。
首先要立意,这是版面设计的开始。立意要体现独特的版式风格,能更好、更准确地把编排思想和主题体现出来。因此,要设计出一个优秀的版面,版面编辑需要有全方位的知识,除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对语言学、美学、心理学、印刷学等有一定的了解。
7.新闻编辑在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三大核心价值是什么?结合实例简单谈谈。
三大核心价值:之一,整合——海量整合,全景式报道;之二,创造——利用新技术创造新闻报告的新产品、新形态,表现媒体的独家特色;之三,沟通——以网络互动管理搭建社会沟通平台,推进新闻传播与公共对话,知识管理的融合。
8、报纸编辑的工作流程。
首先是以报纸总编辑为首的编委会在调查读者和分析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办报方针,制订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出报纸方案。报纸设计方案对报纸的规模(例如共出多少版面)、报纸的结构(例如各类型版面的分工组合)、报纸的风格特色做出祥细的规划。然后各专业编辑部门负责人或版面主编根据这一办报总体规划,按照当前形势和中心工作,确定新闻报道重点和计划。编辑人员负责选稿、改稿、制题、组版、校对等工作。栏目负责人和主编、总编辑最后把关。
9、报纸编辑工作划分标准和主要类型
按管辖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有以下几类
1、总编辑 编辑部门总负责人。
2、编辑部主任 编辑部下属各具体业务部门的负责人。
3、版面主编 负责设计、组拼报纸版面的编辑。
4、编辑协助编辑部主任和版面主编工作,担负一定范围的稿件编辑任务的人员
5、校对 从事新闻出版过程中校对工作的专职人员。
按业务程序划分,有以下几类
1、日班编辑 编辑部组织日常宣传报道的人员。
2、夜班编辑 负责每天报纸最后发排工作的编辑,因上夜班故名。
3、内务编辑 又称“编务”,是负责编辑部内部业务事宜的工作人员。新闻编辑工作还可以按编辑内容的专业划分,可分为政治编辑、文教编辑、经济编辑、体育编辑等等。
10、新闻产品设计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1)确定报纸新闻版组或新闻版、光比电视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网络媒介新闻频道或新闻网页在整个媒介产品所占的比重,如版面总量、时间总长度等。(2)确定报纸新闻版
在报纸上的位置、出版频率和具体时间,广播电视新闻栏目播出的具体时间和播出频率,网络媒介新闻网页的位置。(3)涉及新闻产品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报纸各新闻版面及其中主要栏目的设计、网络媒介中各新闻网页及其主要栏目的设计等。
11、新闻报告策划的特点?(阶段性、滚动性、风险性)
12、新闻报道结构(线性、放射型、收束型、网状)
13、新闻报道遵循的原则?(取信原则、创新原则、变通原则、交效原则、可行原则)
14、新闻价值分析的内容?(时间、新意、重要、接近、显著)
15、修改新闻稿件的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A 校正(替代、删节、加按语)B压缩(导语压缩、新闻背景压缩、主体压缩)C增补(资料、回叙连续型、新闻事实)D改写(主题与角度、调整结构、改变体裁、分篇、综合)
16、核对与修正新闻事实的方法?(分析法、核对法、调查法)
17、新闻标题的特点?
特点
1、概括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和观点,并且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评价;
2、简短、凝练,往往只有一句话或两三句话
3、位置通常在新闻之前(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间),并且字体字号与正文不同
18、新闻标题的功能?①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②揭示新闻内容③评价新闻内容④吸引读者阅读⑤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风格
19、新闻标题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主题、引题、副题、插题、提要题、边题、尾题、栏目题和通栏题
变化标题句式化用法力求化入诗句修辞
20、新闻图片的类型?照片、漫画、图示、图饰
21、如何进行“稿件组合”?P320
将若干条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共同特点的稿件组织为一个稿群,使之成为媒介产品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
①同题组合:将相关的若干条稿件放置在同一标题之下,作为一个整体发表(A组合内容相同的稿件,从稿件内容的同一性中归纳主题;B组合内容性质对立的稿件,从稿件内容的矛盾性中提炼主题;③组合内容互为补充的稿件,从稿件内容的互补性中概括主题)
②专栏组合:以集纳性的专栏集中主题相关联的稿件(固定的《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不固定、非连续性)
③集中编排:将若干条内容相关的稿件集中在一处刊登
22、报纸编辑人才的知识结构?
①基础知识(文史哲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②百科知识(包罗万象的知识,不限于一两个领域或专业,而是无所不及)
③专业知识(一部分是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者所应该具备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另一部分是新闻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
23、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P36-41
①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1、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新闻产品形象的设计师;
2、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3、新闻编辑时记者从事新闻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②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③对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 ④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24、报纸编辑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信息能力、鉴别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现代化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
25、报纸设计的内容?(整体规模设计、内部结构设计、外部形象设计)
26、报纸局部设计的内容?第一,确定各个单元及其中各版的读者定位和编辑思想;第二,确定各版名称、报道范围和重点;第三,确定具体版面的主要专栏名称、内容、篇幅、体裁、风格等);第四,确定广告在各个版面所占的篇幅和位置,以及广告的类型;第五,确定具体版面的版式特点和风格特点。
27、报纸设计的操作过程
第一,设计预备阶段;第二,方案设计阶段;第三,试行方案阶段
28、新闻稿的社会效果?第一,以社会效果的性质来区分,有正面效果、负面效果和中性效果;第二,以社会效果的主次来区分,有主效果和副效果);第三,以社会效果的表现来区分,有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
29、新闻事实订正的要求?真实、准确、科学、统一、清楚
30、发现事实差错的方法?分析法、核对法和调查法
31、新闻标题中要处理好哪些关系?虚与实、藏与露、雅与俗、繁与简、形与神)
32、报纸的报道方式?集中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单向式、回应式和相向式
第二篇:新闻编辑格式
第四章
业务规范 ——后台文章添加编辑
一、格式规范:(1)通用格式规范
1、标题:如中间需空格,空格采用中文半角空格,如有副标题,直接添加副标题,格式与主标题相同;
2、子站首页图片:长宽比4:3,像素120*90或300*225;
3、关键字:多个关键字之间中文半角逗号隔开,如“志愿者,交流,宣誓”;
4、文章来源:选注,如没有可供选择的,则选择“其他”,另注“*******”;
5、文章摘要:文章主体内容;
6、文章内容: 1)非转载稿件一律在文章开头加注标签“新闻经纬讯”;
2)新闻所有栏目正文编辑:
每段段首,全角(英文除外)全部在中文半角状态下完成:状态下空两格(新闻经纬讯是第一段的开始,其前面需空两格);除段首外,其他编辑工作 l
标签:“新闻经纬讯”与正文之间中文半角空一格;
l
空行:段与段之间空一行,以“Enter”空行为标准,对于冗余行,进行删除; l
小标题:黑色粗体,居左中文全角空两格显示;
l
图片:居中显示,说明文字使用兰色,以正常字体居中显示;
l
超链接:暗红色、加粗,如“详情点击”;
l
作者:文末加括号,括号内写明各单位,其间中文半角空一格,如“(学生记者 胡茂锋 责任编辑 薛健)”;
l
补充说明:文末补充按照“【记者语】”“【小资料】”“【人物简介】”“【备注】”等形式做说明,格式采用灰色斜体。如:“【小资料】李凭,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任研究室主任、民国总书目副总编辑,在书目文献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任主任,在浙江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l
“【编者按】”置于文章首,“新闻经纬讯”后,格式为普通正文格式;
(2)特殊栏目格式规范
1、《时评》《媒体理工》《高教动态》三个栏目的特殊要求:
l
转载时评内容要求:必须是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新闻,多从人民网、新华网教育频道教育评论稿
件中选择;
l
转载时评文章标题前加注标签“【教育时评】”; l
原创时评文章标题前加注标签“【原创时评】”;
l
媒体理工文章标题前加注标签“【媒体名称】”,如【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教育信息网】; l
三个栏目转载文章来源填写格式:“媒体名字*年*月*日”,如“楚天都市报2008.4.6”。年为4位
数字;1~9月为1位数字(即01~09的表示是错误的),10~12月为2位数字;1~9日为1位数字(即01~09的表
示是错误的),10~31日为2位数字;
l
日期数字均在中文半角状态下输入;
说明:格式规范中未指明加标签的地方不得随意加添加标签,非常特殊的征求主编和老师的意见。
2、《校园生活》《记者在线》两个栏目的特殊要求: l
有图片的新闻标题前加注“【图】”,如“【图】08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举行 ‘灭火’机器人突显智能”;
3、《理工表情》添加要求:
l
突出理工生活状态,呈现理工学子的面貌;和理工大无关的片子不用,抽象类、艺术类片子少用;
For example :11月——节日:光棍节、感恩节、金秋艺术节;11月——学习:四六级备考、考研备考、朝读、自习、考试、电子电工or金工实习;11月——工作:求职、招聘会、就业形式;11月——生活,寝
室设计大赛、特色团日活动、秋游等,都是理工表情很好的素材!
l
格式:摄影 ** 时间 * 年*月*日 地点 ****** 片子内容简述(写清事件,或片子主题思想);
l
表情缩略图添加(必须)方式:源代码(~/Uploads/****.jpg,其中“****”部分填写其源代码中的文件名),或直接上传原始图片; 关键字:“图片”,“理工表情”;否则前台页面无法显示。
4、《人物·讲述》《人物·访谈》: l
标题注明“【人物】*******”;
l
《人物·访谈》中,问使用兰色,答使用黑色,过度说明使用灰色;
二、文章内容规范:
1、称呼:新闻稿件中,领导人(尤其是校领导)名字前面有职务时,后面不需要再使用教授、教师等职称,如“校长周祖德、党委书记刘伟”是正确的,“校长周祖德教授、党委书记刘伟教授”是错误的。除非是为了对称使用,突出学术性质和外事交流等特殊情况;
l
事例:不规范用语如,“副书记、副校长简称书记、校长”,“某领导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进行重要讲话”,“则、还、也、并之类的副词”等;对应的规范用语为,“书面语言职务不能简称:副书记、副校长要全称”,“‘要求’后不能再使用‘要 ’:某领导要求大家认真学习会议精神”,“进行讲话”即可,“副词要慎用、少用、不用”;
2、顺序:
l
部门:党委、学工部、团委;
l
领导人:校级,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院级,院长、书记、副院长、副书记;
l
作者:按贡献大小、类别以及级别排序:通讯员 *** *** 特约通讯员 *** 见习学生记者 *** 学生
记者 *** 摄影 *** *** 实习编辑 *** 责任编辑 ***
3、图片: l
文本内容图片:新闻内容中的图片居中显示,大小为500*375xp或500*333xp或375*500xp,如果图片大小受限,可以使用400*300xp或300*400xp,尽量不用后者; l
子站首页图片:经纬网首页、新闻经纬首页显示的缩略图4:3的比例大小为标准进行处理,具体如添加校园生活、记者在线栏目缩略图大小为120*90xp,推荐至新闻首页(新闻经纬左上角)的子站首页图片大小为300*225px;,以
l
图片质量:新闻图片处理的尽量明亮些;用ps消除图片锯齿,提高图片显示质量;
l
经纬网水印一般放在左下角或右下角,与图片边缘保持一定的间距,不要紧贴图片边缘;水印不要打在人身上;
l
备注:凡是有图片的新闻,一律添加缩略图;
4、作者:
l
文字没有明确“通讯员或记者”:直接写“**学院供稿或**部门供稿”; l
图片没有明确“通讯员或记者”:直接写“图片提供 **学院或**部门”; l
文字图片来源于同一单位,均没有明确“通讯员或记者”:直接写“文字与图片提供 **学院或**部门”;
l
文字有明确“通讯员或记者”者:注明是“通讯员”还是“特约通讯员”,是“记者”还是“学生记者”(学校老师称记者);
l
图片有明确“通讯员或记者”者:直接写“摄影 **”(禁用“摄影记者”); l
事例:(通讯员 *** *** 特约通讯员 *** 见习学生记者 *** 学生记者 *** 摄影 *** *** 实习编辑 *** 责任编辑 ***)
三、编辑、审核、发布规范:
1、编辑:
l
实习编辑以校园生活、记者在线两个栏目入手,同事和师父指导;
l
稿件来源除新闻后台,还有新闻经纬邮箱和网宣办邮箱,对于邮箱中的新闻,如取用,请在新闻群中公告,以免其他编辑重复编辑,如看过未取用,也请公告注明;
l
凡新闻后台中的新闻,一经点击“已经编辑”,编辑必须在点击之后的6个小时之内处理完稿件
;
l
添加新闻之前,一律使用从.txt文档或记事本等纯文本编辑器中复制的内容粘贴到后台;
l
对每一篇新闻必须回访;
l
对于老编给出的意见,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回复;如稿件提意见建议过多,或者问题本身过多,需重新修改添加;
2、审核: 1)审核制
l
栏目负责人一审,正副主编二审; l
重大稿件和栏目,栏目负责人一审,正副主编二审,内容总监三审;
l
特殊栏目,栏目负责人一审,正副主编或内容总监二审,老师三审;
2)审核要求:
l
检查格式、语法,剔除基本错误; l
内容形式检查,提升内容质量; l
思路引导,提升内容思想价值;
3)审核明细
l
《高教动态》《媒体理工》《时评》由正副主编或其他有发布权限的编辑审核,有建议或意见
添加后注明;
l
《校园生活》《记者在线》由相应栏目负责责任编辑一审,正副主编二审,有建议或意见添加
后注明;
l
《人物·讲述》《人物·访谈》《深度》由栏目负责人一审,正副主编二审,内容总监三审,有建议或意见添加后注明;
l
《专题》由专题策划者一审,正副主编二审,有建议或意见添加后注明; l
《综合新闻》由主编、内容总监一审二审,指导老师三审,有建议或意见添加后注明;
3、发布:
l
综合新闻:责任编辑—>发布人审核、发布(杜会、胡成龙、李浩然、涂老师); l
校园生活:责任编辑—>发布人审核、发布(胡成龙、郑圣峰); l
记者在线:责任编辑—>发布人审核、发布(胡成龙、郑圣峰);
l
媒体理工、高教动态、时评:编辑转载—>发布人审核、发布(胡成龙、郑圣峰);
l
理工表情:摄影—>编辑添加—>审核发布(胡成龙、李浩然)
l
深度经纬:采写—>责任编辑—>栏目负责人一审(驳回、修改、通过)—>主编或内容总监二审
(驳回、修改、通过)、发布(胡成龙、杜会);
l
人物•讲述:采写—>责任编辑—>栏目负责人一审(驳回、修改、通过)—>主编或内容总监二审(驳回、修改、通过)、发布(郑圣峰、胡成龙、杜会); l
人物•访谈:采写—>责任编辑—>栏目负责人一审(驳回、修改、通过)—>主编或内容总监二
审(驳回、修改、通过)、发布(郑圣峰、胡成龙、杜会);
l
专题策划:策划撰写—>主编或内容总监审核(驳回、修改、通过);
说明:对应负责人请各界根据具体情况,由内容总监和主编确定;括号中人名为发布者。
4、栏目负责人明细:新闻经纬08~09界栏目负责人安排(监督本栏目更新及一审):
a、综合新闻:薛健(王美晓)
b、记者在线:沈俊宇(刘迪)
c、人物•讲述•访谈:郝羽、沈俊宇 d、深度经纬:郝羽、胡茂峰 e、专题策划:杜会、温敏玲 f、校园生活:胡成龙(冯敏)
g、媒体理工、时评、高教动态:郑圣峰 h、理工表情:赵鼎
说明:上述安排,第一位为主负责人,对栏目更新、一审负直接责任;括号内为实习编辑,进行有侧重点的培养;主编胡成龙、副主编郑圣峰监督所有栏目的更新,内容总监杜会、运营总监李浩然协助;四人进
行内容方向上的把关;
四、后台密码使用规范
1、不要在除网站、办公室、寝室、家里外的其他场合尤其是公众场合(比如网吧)开后台,以免自己的后台帐号、密码被窃取,被他人篡改;
2、不定期更换自己的后台密码,以免被窃取,1-2个月更换一次;
第三篇: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汇总
新闻编辑学第二、三、四、九章名词解释汇总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指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做出的决策。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
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制定的编辑工作准则。它包括媒介的受众对象,新闻传播的内容、传播水准和媒介的风格特色。
新闻产品设计:是对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智能的组成部分的设计,包括确定新闻产品在整个媒介产品中的位置和比重,以及进一步设计新闻产品中的每一个部分。
新闻报道策划: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以传播真实准确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为目的,按照新闻所独有的规律对报道时机、报道手段、报道艺术等所作出的策划。
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新闻报道选题决策的共性规律:基于传播主体的可操作规律,基于客观事实的价值规律,基于受众的适宜性规律。选题决策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可供传播的客体、读者的获知需求、实现传播的条件。
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各类稿件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是读者的第一接触的对象。它具有三种功能:导读功能,导向功能和标志功能。
导读功能:指报纸版面引导与方便读者阅读的功能。广义上的导读功能是对所有版面而言的,如版面的编排结构合理,标题、文字、图片、色彩、线条等运用恰当,引导与方便读者选择和阅读。狭义的导读功能是专门针对低一般来说的,指头版开辟导读窗口,向读者展示整个报纸的精彩内容,方便与引导读者阅读。
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的布局结构。
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他所包含的因素有:区域、面积、距离和形状。
编辑手段:是安排版面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版面编排手段包括字符、图像、线条和色彩。
版面布局结构:是版面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联系的形式,包括稿件的布局结构,题与文的布局结构两个方面。
版式:指版面的基本形式,是版面在特定的暴行中,通过版面区域功能划分及稿件布局结构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决定版式的最基本要素有:报型、版心及基本栏设计、版面各区域的功能划分。
报道方式:是指将零散的新闻稿件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即新闻编辑根据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组织若干相关报道,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报道规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报道整体。报道结构是报道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合排列所呈现的外在形式。它是由报道选题和报道预期目标决定的。报道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时间、空间、角度、广度、深度和传播符号。
发稿计划: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新闻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发稿计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
新闻资源:包括新闻资源环境,政策、经济、文化;新闻信息资源,提供者、合作者、线索、资料;新闻受众资源,事实受众、潜在受众;新闻媒介资源,资金、人才、设备、技术、载体、品牌等。
稿件初选:也是“粗选”,指编辑把他们初步认为合适的稿件选出来,提供给总编室或者相关版面的主编。
新意:是指新闻内容要给受众以新鲜感,尽可能多地向他们提供未知而欲知的信息,也就是通常说的新闻信息量要大。在一篇稿件中,受众获得的感兴趣的信息越多,这篇稿件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重要:是指新闻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能在受众中产生影响。可以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关联程度评价新闻的重要性。
接近: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接近性。具体来说接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在地理上与受众靠近,二是指报道的内容与受众心理贴近,能唤起读者的关注、同情和共鸣。
显著:指新闻中的要素如人物、地点、事件越著名,越能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第四篇:新闻编辑复习题
1、什么是“新闻编辑”?
指当代各种新闻媒介,为了有序的传播信息、实现预期的传播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专业工作的总称
2、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
(1)新闻信息载体的设计。如报纸的版块、广播电视频道和栏目、网页等的设计。
(2)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如各个时期的选题、报道计划和报道方案等。
(3)新闻作品的修正和把关。包括对文字、图片、声画、多媒体的修正、把关。
(4)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包括单个作品、版面、栏目的组合编排。
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流程
(1)确定编辑方针
(2)设计新闻载体(报台)的整体结构、规模和风格
(3)设计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
(4)策划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
(5)选择稿件
(6)修改稿件
(7)配置稿件
(8)节目编排,即将单个节目串联成为完整节目
(9)制作播出
同时,在以上的9步流程中,还都要十分重视受众的信息反馈。
4、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1)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2)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和总指挥”
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记者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3)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4)对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
精加工、排列组合/对新闻素材重新选择和组合,对新闻表现形式再创造
5、什么是“广播新闻编辑”
从广播的传播方式出发,体现新闻编辑的基本原理,是贯穿与节目生产过程中的构思、组织、加工、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环节的总称。狭义的广播新闻编辑仅指后期制作,广义的广播新闻编辑指从制定节目方针到完成后期制作的整个工作过程。
6、什么是“电视新闻编辑”
以提高电视新闻稿件和节目质量为目标,以编辑专业人员为主体,按电视传播特点进行前期策划、组织、和后期加工、制作、播出等一系列工作环节的总称
7、编辑电视新闻的思维方式
(1)运用形象思维,增加电视的可视可感性
(2)运用理性思维,提高新闻的结构逻辑和思辨论证
(3)运用逆向思维,选取报道角度
(4)运用发散思维,发现新闻线索
(5)运用聚拢思维,挖掘新闻主题
(6)运用前瞻性思维,获取预见性新闻
8、新闻编辑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一)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主要指文、史、哲知识,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
(2)百科知识。不限于一两个领域或专业,新闻编辑应成为“杂家”。
(3)专业知识。包括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以及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
(4)政策法规知识。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国家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政策法规知识。
(二)能力结构
(1)信息能力。指新闻编辑主动、积极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鉴别能力。指新闻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
(3)整合能力。指新闻编辑对新闻资源综合性开发利用,使整体效应大于部分之和的操作能力。
(4)创造能力。指新闻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
(5)组织能力。指新闻编辑组织报道和组织新闻人才的能力。
(6)写作能力。新闻编辑撰写、修改稿件的文字运用能力。
(7)现代化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指新闻编辑使用与新闻传播有关的现代通讯手段、语言工具、技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能力。
9、新闻媒介的定位
新闻媒介的定位不同于普通产品的市场定位,不能完全照搬市场营销理论,而应根据新闻媒介自身的特殊性进行探索和研究。新闻媒介定位在编辑学范畴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媒介的服务对象是谁,而是媒介为这些服务对象做什么。
10、新闻媒介定位的内容
(1)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作出决策。
(2)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向性规定。
11、编辑方针
是指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制定的编辑工作准则。编辑方针的具体内容包括四方面:媒介的受众对象、新闻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水准和媒介的风格特色。
12、简述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
新闻编辑方针的具体内容包括四方面:
(1)新闻的受众对象。受众是新闻编辑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媒介的受众对象是根据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以及媒介市场竞争的需要确定的。
(2)新闻传播的内容。新闻传播的内容指媒介新闻传播的总的报道面有多大,包括报道对象的分布有多广、报道的领域有多宽、报道的区域有多大等。
(3)传播的水准。传播的水准指新闻传播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新闻媒介对传播水准的把握决定了媒介的格调和品位。
(4)媒介的风格特色。媒介的风格特色指媒介产品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外在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
13、报道定位的基本依据
(1)媒体因素。具体包括:
①媒体的性质
②媒体的层级
③媒体的载体和物质条件
④媒体的传播时间
(2)受众因素。包括手中的性别、年龄、籍贯、职业等因素,目前受众对媒体需求的差异化日益明显。
14、报道的政治定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新闻报道总体上都要为一定阶级和集团的利益服务,都要有一定的政治取向。
报道的政治定位内容,即努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服务。
此外,政治定位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的基本原则。
15、报道的业务定位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业务定位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报道格局、报道思路、报道方法以及版面和节目的风格诸因素的确定。业务定位总的要求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体现自身特色。
16、新闻报道策划
指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
17、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是什么?
(1)取信原则。无论编辑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报道策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的是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使报道取得更好的效果。
(2)创新原则。又称立异原则,指从报道选题决策到报道方案设计都要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3)变通原则。报道策划要有一定的弹性,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以增强适应性。
(4)实效原则。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使新闻报道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新闻传媒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5)可行原则。新闻报道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报道设计方案必须要可操作性,不能纸上谈兵。
18、新闻报道策划主要有哪些类型?
(一)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和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1)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指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事件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
(2)非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指对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
(二)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周期性报道策划和非周期性报道策划。
(1)周期性报道策划:指新闻采编部门对日常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规性策划,策划的时间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2)非周期性报道策划:指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一般不可能提前纳入常规性的报道策划中,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是周期性策划外的一种应变策划。
(三)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独立型报道策划和非独立型报道策划。
(1)独立型报道策划:指报道策划独立存在,与其他策划活动无关。如报道国务院机构改革、人大政协会议召开等。
(2)非独立型新闻报道策划:指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主要为公益性活动——有关联,并相互间发生作用。报道者身兼“报道者”与“当事人”双重角色。
19、新闻报道策划的方法有哪些?
(1)系统方法——对报道对象多涉及的各个关系,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思考
(2)参照方法——竞争产物的新闻策划方法,以别人失败或成功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比、比较进行报道策划,一般少犯创新性错误,是创造性的模仿
(3)逆向方法——是一种常用方法,给人以新鲜感又可以全面的看待事物和新闻事件,可运用于报道对象,可也运用于报道主体 20、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有哪些?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决策。包括:
(1)发现新闻线索与确立报道效果目标。
(2)报道选题决策的共性规律,即综合考虑客观存在、受众需求、报道条件确定选题范围。
(3)选题决策的差异性。
(二)新闻报道方案设计。报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报道设计方案,其内容包括:(1)报道范围与重点(2)报道规模与进程
(3)发稿计划
(4)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
(5)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
21、试列举几种基本的新闻报道方式
(一)以编辑组织安排稿件的特点划分的报道方式
(1)集中式: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或时段,形成较大的声势,具有强烈、醒目的效果。多用于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等的报道。
(2)系列式:指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于一体,使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多用于较复杂事件或问题的报道。
(3)连续式:指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其最大特点是每篇稿件报道对象一样,但反映的时间、过程不同,充分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二)以编辑组织报道活动的行为特点划分的报道方式
(1)组合式:指组织一批记者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大规模采访,并采用集中式的稿件编排方式,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多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报道。
(2)受众参与式:指吸引并组织受众参与报道活动,受众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客体。多用于社会发展中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的报道。
(3)媒介介入式:指新闻媒介直接参与报道客体,成为其中重要角色,入社会公益活动等。它是媒介公关新闻策划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产物。
(4)媒介联动式:指新闻媒介相互合作,联手展开某一报道。它有利于媒介展示各自特点、形成合力,造成较大的报道效果。主要分为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介进行联动报道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媒介合作进行联动式报道。
22、新闻选择的意义
(1)从编辑方针上看,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有助于落实新闻媒体的编辑方针。(2)从保真质量上看,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有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3)从节目容量上看,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有助于新闻稿件合乎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4)从创造特色上看,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有助于形成独家特色,避免出现雷同。
23、新闻选择的标准
(1)新闻标准。稿件要符合新闻定义与新闻价值两方面的标准。新闻定义即要求稿件内容必须真实,新闻价值即要求稿件要具备绝对新闻价值和相对新闻价值。
(2)政治标准。即稿件内容要有重大政治意义,要报道政党信息,或可能被纳入党和国家政策轨道的最新事件。
(3)宣传标准。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的、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观点的素质,包括正确性、权威性、针对性、典型性和适宜性。
(4)法规标准。即稿件严禁刊载危害国家和社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如诽谤、侮辱、侵犯隐私权等)的内容。
(5)道德标准。稿件不能使受害者和无辜者受到困扰和伤害;不能过分报道灾情、疫情以及暴力事件,以免引起受众恐惧;不能看在有助于媒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内容,尤其是以新闻代替广告的行为。
(6)社会效果。新闻媒体要负担作为舆论载体的社会责任,不能无选择的发布新闻,而必须注重社会效果。
(7)媒介的适宜性。主要包括分析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同题报道“差异化” 原则和根据媒体的性质与容量把握重点和平衡三方面。
24、如何分析稿件的新闻价值
稿件的新闻价值包括绝对新闻价值和相对新闻价值两方面。
(1)绝对新闻价值,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以及可视性、知识性、故事性等。
(2)相对新闻价值,包括三方面的关系,即:时效与时宜的关系、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局部与全部的关系。
25、如何判断稿件的社会效果
(1)将新闻稿件的内容与发布新闻的时机与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考虑,要认真分析受众心理,立足于全局看问题。
(2)分析新闻稿件的社会效果,要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3)对于新闻社会效果的判断,要注意合理、合法,要杜绝有明显危害性质的新闻。
26、新闻修改的下限是什么?
(1)纠正差错。包括:
①事实性差错
②政治性差错
③知识性差错
④文字性差错
(2)避免不当。包括:
① 内容方面,如提法不当、做法不当、泄露内情等 ② 用此方面的不当
27、订正事实要达到什么要求?
(1)真实。要求新闻中所涉及的各方面材料必须完全符合事实的恩来面目。
(2)准确。要去构成事实成分的人物、单位、时间、地点、数字必须准确无误。
(3)科学。要求设计的知识必须正确,不能违背科学。
(4)一致。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实施表述前后一致,二是表述方式与全国规定的或通用方式一致。
(5)清楚。要求稿件的事实、情节要交代清楚,明白无误,不能残缺、含混。
28、政治把关要注意哪些问题?
(1)新闻的观点要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2)宣传的口径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要遵守宣传纪律。
(3)注意社会效果。
(4)保守党和国家机密。
29、广播语言有哪些基本要求?
(1)上口入耳,通俗易懂。
(2)合乎规范,简洁生动。这包括①字②词汇和语法③逻辑④修辞⑤标点符号⑥数字六方面的规范和简洁。
30、修改稿件的方法有哪些?
(1)压缩。即去掉稿件中游离于主题、不重要的内容,使原稿在内容上重点更突出、表述更简练。压缩要注意稿件的新闻价值、媒介的风格特色,要消除累赘又不损伤原意。
(2)增补。即补充原稿中需要交代又遗缺的内容。包括增补背景、增补回叙、增补形象材料。
(3)改写。改写是对原稿重新写作。包括改变角度、改写导语、改变结构、改变体裁、分篇和综合。
31、压缩稿件的方法有哪些?
(1)去掉废话,开门见山。
(2)突出主题。以避免主题过大、过多,或主题不鲜明。
(3)摘取精华。具体方法有:取局部而舍其余、取概要儿舍详情、取筋骨而去血肉。
(4)以少胜多,以虚衬实。以少胜多即表现主题的材料要精练,以虚衬实即要突出主要、具体、实在的部分,做到重事实、去赘疣、善概括、有跳跃。
32、增补的方法有哪些?
(1)增补背景。背景是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说明,能够烘托、补充新闻事实,增加其深度和力度。背景包括衬托对比性背景材料、注释说明性背景材料、阐述解释性背景材料等。新闻编辑要根据传播对象的需要,增补背景资料。
(2)增补回叙。回叙大多用于连续性报道,指在后续的稿件中对前面已发表的报道内容作简要复述。
(3)增补形象材料。形象材料包括:照片、图表、动画、特技、字幕等等。
33、改写的方法有哪些?
(1)改变角度。新闻报道能否把最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读者,与报道角度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适当的改变角度,有利于缩短报道与读者距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改写导语。专指改编消息而言。改写导语能突出新闻的意义、突出新闻的兴趣点、突出新闻的贴近性、突出关键信息、突出相关新闻之间的关联性。
(3)改变结构。新闻稿件的结构直接关系到其阅读效果。好的结构,首先应条理清楚、方便理解,其次应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4)改变体裁。即将稿件的原有体裁形式改变成另一种体裁形式。体裁作为表现形式要服务与内容。不同体裁适合表现不同内容,如知识性、专业性强的稿件不适合广播,报刊、通讯社的文稿也大多不能直接用于广播电视媒体。(5)分篇。化整为零,分篇处理。即把一篇稿件分成几篇来广播,每篇集中讲述一个问题。分篇好处是重点突出,篇幅小,便于听、便于记。
(6)综合。又称汇编,与分篇相反,是把几篇稿件改编合成为一篇统一的稿件。
34、什么是分篇?
分篇是将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的稿件分成若干篇稿件。编辑在处理一些篇幅较长、包含内容较多的稿件时,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也为了版面的活泼美观,经常将一篇长稿分成几篇相对独立的短稿。化整为零,分篇处理,每篇来集中讲述一个问题,重点突出,篇幅小,便于听、易于记。
35、什么是综合?
又称汇编,与分篇相反,是把几篇稿件改编合成为一篇统一的稿件。有三种情况适合综合的改写方法:
① 主题相同,反应的地区、方面不同
② 同意事态的连续报道内容担保或时间不合适、不能注意报道 ③ 不同稿件有互相对比参照的价值 第六章
36、标题的定义,标题有哪些作用?
(一)定义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二)作用
(1)提示新闻内容。新闻标题能对新闻稿件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进行简要的提示,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中了解新闻说的是什么。
(2)评价新闻内容。新闻标题能够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代表新闻媒体表态、发言。
(3)吸引受众。标题能够以生动优美的形式、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读者阅读正文。
(4)美化版面、活跃栏目。标题字号大而显著,字体多样,不仅能够使版面效果美观,还能起到活跃栏目的作用。
37、标题结构应符合哪两个要求?
新闻标题有两种结构:只有主题没有辅题的单一型结构、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复合型结构。
(1)分行自然,主题在意义上独立。这样做才能方便受众阅读。
(2)逻辑清楚,主题、辅题关系明确。制作标题要注意在分行处把主题、辅题的逻辑关系正确清楚地表现出来。
38、名词
主题:新闻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用于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或思想。引题:又称肩题或眉题。是位于主题之前的辅助性标题,主要作用是引出主题。副题:又称子题,位于主题之后的辅助性标题,主要用事实对主题作补充和解释。
提要题:位于稿件的标题(含引题、主题、副题)之后,正文之前,用以提示稿件主要内容的题。
分题(小标题):又称插题,分嵌于稿件之中,用以概括介绍稿件每一大部分的内容,具有分段或分类的作用。
39、实题和虚题的区别
实题:指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重说明人物、动作和事件。
虚题:指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着重说明原则、道理和愿望。
实题可以单独存在,虚题一般要依附实题。特别是消息的标题中,必须有实题,虚题不能单独存在。而在通讯的标题中,则可单独出现虚题。
40、新闻标题的特点
(1)消息的标题必须标出新闻事实,即必须有实题;其他体裁不一定这样要求。(2)消息的标题必须有动态,其他体裁则不一定。
(3)消息的标题有时结构复杂,其他体裁标题结构则比较简单。
41、新闻标题制作要求有哪些?
(1)准确。做到准确要注意: ① 题文一致,防止题不对文 ② 一语中的,善用点睛之笔
(2)简洁。标题简洁明了,不必要的语气词、时态、词尾、标点一律不要。
(3)明朗。标题要表明立场、态度,不能模棱两可。如事实变动还不明晰、发展态势还不明朗,则多采用中性题。
(4)生动。①要利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如比喻、借代、比拟等,②要运用诗词佳句、成语,模仿现成句式、格调来标题,③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表现标题内容,④巧用词语的多重含义表现标题内容,⑤用提问、呼告的方式表现标题内容。
(5)易懂。要将不得不用的关键性专业技术词语“翻译”出来,让外行一看就懂。还要着眼于易懂的“功能”和“效益”回避难懂名词、技术,接近受众。
42、广播电视标题制作要哪些特殊要求?
(1)结构上,广播电视标题要比报刊更简洁,一般采用单一式结构,字数不宜太多。(2)要适于“听”要求。即符合受众的收听习惯和收听特点。(3)在表现形式上,电子媒介采用的符号是“流动”的,表现在动态之中。
43、制作标题常见的毛病有哪些?(1)标题与新闻反映的事实有出入(2)标题经常选错角度(3)标题不够精确
(4)标题有时会夸大其词(5)标题带着命令的口吻(6)标题枯涩
(7)标题丢失具有重要性的内容(8)标题站错立场(9)态度暧昧(10)含糊其辞
44、新闻稿件组配的意义
(1)把分散的稿件变得相对集中(2)把不充分的稿件变得比较充分
45、新闻稿件组配的方法
(1)同类集中。即把有关联的稿件集中起来,突出报道,造成传播强势。同类集中可以使分散的稿件有集体优势,使表达效果得到升华。但每篇稿件不能突出优势,篇幅易长。常见的结构关系有:联合编排、连续编排、对比编排、参照编排、相关编排。
(2)专栏集纳。就是以集纳性的专栏集中主题相关联的稿件。其中专栏可分为集纳性专栏和单一性专栏,或者,固定专栏和不固定专栏。
46、同类集中常见的结构关系有哪些?
(1)联合编排。几篇稿件存在相同的一面,可集中在一起组成稿群播发。其好处是:集中编发,可突出稿件的同一性。(2)连续编排。将报道同一事件连续发展过程的几篇稿件集中在一次栏目里播发。好处是:有助于人们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3)对比编排。把几篇内容有矛盾性质的稿件组织到一起或集中在同一标题下,通过对比把事物的矛盾性凸显出来。好处是:更具说服力、感染力。(4)参照编排。几篇新闻,报道的同一件事,而消息来源不同,又往往有各自不同的说法,将这类新闻放在一起或同一个标题之下,相互参照。好处是:报道全面,能够让受众自己做判断。
(5)相关编排。几篇稿件的内容虽然不同,却具有内在关系(或是因果关系或是述评关系或是呼应关系),而将其组织在一起。好处是:更全面、更深入。
47、专栏的基本特点
(1)专栏内的稿件具有共同性(2)单篇短小精悍,组合突出主题(3)变分散为集中,体现整体优势
(4)相对独立,自成格局,是栏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48、组编专栏应着眼哪些方面?(1)着眼于提炼主题。多用于不固定专栏。(2)着眼于发挥整体优势。(3)着眼于宽、丰、活。
49、稿件组配(配补)的基本形式
稿件配补:根据稿件内容和实际需要,增发各种材料,对原稿中的内容进行论证、补充、解释
(1)配评论。新闻评论有时候统称言论,具体可分为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述评、小言论以及编者按等。其作用在于深化报道。评论不仅要善于借题,还要善于发挥。
(2)加按语。就是编辑对所发表的稿件附加简单的说明或批注。
(3)配资料。包括纵向的延伸,即追根溯源对历史发展作必要的介绍;和横向的扩展,即对新闻中涉及的背景、人物、以及相关情况作补充发挥。
(4)配新闻。即为稿件配发相关的其他新闻稿件。
50、栏目的定义
栏目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主要是单个节目的组合,是一定内容(如新闻、知识、文艺)编排布局的完成表现形式。
单个栏目,根据不同的需要,内部可以设置相对固定或不固定的小专栏,即子栏目。
51、栏目的设置原则(1)宏观着眼,统筹兼顾。即将一个时期的传播任务与传播对象需要、兴趣结合起来考虑,一天安排为早要新、午要精、晚要丰。
(2)长短相间,繁简相称,庄谐相宜。栏目设置要注意不同特点的合理搭配,从而优化传播效果。
(3)相对稳定,灵活变动。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是相对稳定的。同时,相对稳定即指在不变中有所变动。
52、单一型栏目的编排程序和基本要求
(一)编排程序
(1)选定全部新闻稿件,做好配置
(2)写、制节目提要
(3)编写串联词
(4)安排间隔
(5)填写节目串联单
(6)备好各种应用材料
(7)节目的直播或录播,以及合成输出
(二)基本要求
(1)重点突出,报道面广。单一型栏目特别要注意报道重大事件和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2)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单一型栏目要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而增大信息量则要精编稿件。
(3)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单一型栏目内容、形式、体裁切忌单一化,特别要少用单一的口播形式,广播电视要突出自己的视听特点。
(4)着眼全局,和谐统一。单一性栏目编排要瞻前顾后,统揽全局,做到和谐统一。(5)几手准备,应付变化。要准备可上可下的备播稿,以应对发生的变化。
53、综合性栏目的编排原则
(1)定位明确,针对性强。综合性栏目要根据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者三方面进行准确定位。
(2)整体构思,合理调节。整体构思包括栏目主题思想的确定和对材料的设计安排。合理调节要求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既获得信息又不紧张沉闷,这需要在组合节目时注意材料的搭配,做到长短搭配、“软”“硬”搭配、庄谐相宜。
(3)杂而不乱。要做精心的结构工作,包括编排节目提要、串联词以及安排间隔等。
54、综合型栏目的结构
(一)明线类
(1)开门见山式。节目开头即安排重要、典型的材料,叙述事实、评价事实、拓深主题。其后用各种相关材料烘托主题,加以引申,使人思索和回味。(2)层次递进式。(3)交相辉映式。
(二)隐线类
(1)内在相关式。
(2)留白开放式。一组稿件对同一事实的变动看法不同,思想开放,结论留白,即结论是“空白”,让受众自己去“填补”。编辑的任务是给受众安排好议事日程,有的还采用连续式或集中式予以报道。
在这五种结构方式中,常用的有效编排手法是对比
55、什么是编排思想?编排思想靠什么体现?
编排思想即在节目编排过程中体现出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
编排思想主要靠新闻的取舍、播出顺序、主次位置及言论等体现出来。
56、什么是单元组合配套编排方法?其好处是什么?
(一)定义
指在一次新闻节目中,把反映同一方面题材、同一方面内容或同一范围的若干条新闻集中编成一组,不搞插花编排的编排方法。
(二)好处
(1)同一个新闻主题,分别从若干角度报道,使人们了解一个事件的各个侧面,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2)这一则新闻与那一则新闻之间存在内容相关性,彼此提供背景,相互补充、碰撞、冲击、说明,使得新闻价值格外突出。
57、消息类新闻节目的编排方法
(1)常规法。是惯用的编排方法,即国内新闻在前、国际新闻在后,时政新闻在前、经济、文教、体育新闻在后,重要新闻在前、次要新闻在后的编排方法。
(2)归类法。是把有内在联系或主题相同的数条新闻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单元,集中播出的编排方法,可以造成一种传播强势。
(3)对比法。指把披露正面现象和反面现象的新闻排在一起,通过鲜明对比,使矛盾更加突出,正面的得以肯定和用户,反面的自惭形秽的编排方法。(4)交错法。是把严肃性与活泼性的新闻穿插编排、合理搭配的编排方法。
58、消息类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
(1)选准头条。头条影响整个节目的收视率。由于受到先国内后国际、一时政二经济三文教四体育等播出条框束缚,一些不重要的新闻占重要位置,而有重大价值的确居于次要地位,直接影响收视率。
(2)巧用新闻提要与回报
①新问提要。是为了突出重大新闻事件,吸引观众而采用的一种编排技巧。新闻提要是节目的眼睛,影响收视率。
②新闻回报。是新闻提要的复述,在节目结束之前,由播音员或主持人口播(或辅以“文字卡”)再播报一遍全部新闻或重要新闻的题目,强化印象和记忆。
③制造波峰起伏。时间头条可安排在节目的开头、中段、结尾,除了特别重大的新闻安排在开头之外,其他重要新闻还可安排在中段和结尾播出。这时可用串联词等手段,通过强调时效性或特殊意义来激发观众兴趣,形成新的波峰。④适时点缀编前语、编后语。用编前语、编后语的方式,可补充画面的不足,调动观众思维。编前语往往只有一两句话,起提示作用;编后语以短评的方式,揭示、深化图像新闻。⑤善于控制节奏。编排的节目要高低不平,错落有致,时而紧张,时而松弛,主从有序,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
第五篇:新闻编辑
一、编辑符号: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校对符号应用实例(参考件)
1、校样中的校对引线不可交叉。初、二、三校样中的校对引线,要从行间画出。
2、校样上改正的符要书写清楚。校改外文,要用印刷体。
3、校对校样,应根据校次分别采用红、纯蓝、绿三种不同色笔(墨水笔或圆珠笔)书写校对符号。
4、作译者改动校样所用笔的色彩,要与校样上已使用的颜色有所区别,但不可用铅笔。
二、报道策划怎么写
(一)*新闻报道策划概念
是新闻编辑选择某些报道选题,并为使这些报道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与报纸策划一样,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个需要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持续运行的过程。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具体内容
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报道设计方案。报道设计方案要对报道策划的内容作全面表述,主要内容包括:
1、报道范围与重点报道范围是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对象是哪些人和事,报道面有多大。报道重点是报道客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规定了报道的核民人物或核心事件、核心问题,需要报道者投入最多的力量,在媒体上也要予以突出表现。
2、报道规模与进程报道规模是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要领,即报道在报纸上持续进行多少时间、占据多大版面空间和多少栏目配置、运用多少采编力量。报道进程是指报道全过程中时段的分割和安排,规定报道分多少阶段进行、何时开头、何时推进与扩展、何时结束,以及各阶段之间如何转接。
3、发稿计划发稿计划是报道里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发稿计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
4、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报道方式是指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即新闻编辑根据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组织若干相关报道,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报道规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报道整体,常用的报道方式主要有:(1)、集中式,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或时段,形成较大的声势,具在强烈、醒目的效果。集中式报道比较多于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的报道。(2)、系列式,指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系列式报道法多用于一些较复杂的事件或问题的报道。(3)、连续式,指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连续式报道法多用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4)、组合式,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组合式报道法多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报道,旨在全面、深刻地揭露问题,或通过从多报道对象的相互比较,说明问题和道理。(5)、读者参与式,指吸引读者参与报道活动,如邀请读者参与新闻采访写作活动,发动读者对报道内容展开讨论等,读者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客体。(6)、报纸介入式,指报纸直接参与报道客体,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如报纸策划的社会公益活动等。
5、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报道力量配置是指参与报道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配置,报道运行机制是指为实施报道而临时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是根据报道内容、报道规模和报道方式确定的。报道越重要,报道规模越大,报道方式越多样化,报道需要投入的力量也就越大,运行机制也就越复杂。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与类型
构成新闻报道策划依据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可供传播的客体。“可供传播的客体”就是指被报道策划者所意识到的客观变动的事实。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客观存在”,二是被策划者所觉察。新闻报道的选题总是在“可供传播的客体”范围之内的,客体不存在,对于客体的报道就不存在,新闻报道策划也就不存在。
2.读者的获知需求。新闻传播活动是以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为基础的,没有读者的新闻传播不可能存在,不合乎读者获知需求的新闻报道是无效的报道。因此,新闻报道策划要以报纸读者的获知需求为依据,要根据读者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3.实现传播的条件。新闻传播活动是系列客观条件而存在的,具体到一次新闻报道,报纸有客观存在的报道,以及读者对这一客体有求知需求以外,报纸要完成报道,还要具备其他外部与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如政策,法律等。内部条件如报社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
根据不同的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和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两类。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可以提前进行。非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一般无法提前进行,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活动。
2.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周期性报道策划和非周期性报道策划两类。周期性报道策划,是指报社新闻采编部门对日常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规性策划,策划的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如按季度、月等进行的报道策划,均属此类。非周期性报道策划,是指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如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一般不可能提前纳入常规性的报道策划中,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
3.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划分为独立型报道策划和连动型报道策划两类。独立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独立存在,与其他策划活动无关。报道策划者单纯策划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报道者并不介入报道客体中。连动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有关联,并相互间发生作用。连动型报道策划是一种非独立存在的报道策划,由于报道客体是公关新闻策划的产物,新闻报道策划与公关新闻策划有紧密的联系。
(四)新闻报道策划的操作过程及技巧
1、策划预备阶段,指从发现新闻报道线索、确定报道选题到收集与分析各方面相关材料、确定报道效果目标的一段时间,这是报道策划的预备阶段。一旦发现值得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新闻线索以后,策划者首先要围绕这一线索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1)报道客体的信息,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决定报道如何。(2)报道接受者的信息,研究及掌握读者的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3)报道竞争者的信息,知已知彼百战百胜,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弄清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报道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2、方案设计阶段,指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进程、报道方式、表现形式大胆设想,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这一阶段。这是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策划者要多设想,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名种假设,制定出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优选。优选时主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对候选方案的效果进行预测,与报道效果目标两相对照,选择最接近效果目标的方案。对于那些效果预测不能肯定的方案,需要谨慎对待。第二,对候选方案的实施条件进行分析,与报社内部现有的条件两相对照,选择两者最接近的方案。对于那些报社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方案,一般不宜采用。
3、方案修正阶段,指从报道策划方案付诸实施到报道结束这一过程中,根据报道进展情况不断修正原先的设计方案的这一段时间。在这一阶段中策划者要接受的信息反馈主要包括:(1)报道者的反馈,记者、通讯员和作者是采访报道的直接操作者,他们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最多最细,他们是报纸和社会间的桥梁。一个报道是否按原计划推进下去,报道者的感觉往往是最灵敏的。(2)报道对象的反馈。(3)有关部门和主管单位的反馈。(4)读者的反馈。报道修正:(1)修正报道思路。(2)调整报道内容。(3)调整报道规模。(4)改变报道方式。(5)调整报道力量与报道机制。
(五)结合评报分析一家报纸对某一重大报道的策划,指出优点与不足
(六)策划某一突发事件的报道,写出报道设计方案
另:①规模,包括过程?结果?全线追踪?只取结果式报道?
②时机,(即时性?延续性?该抢?该压?不予报道?冷处理?热处理?大声疾呼?点到为止?等等)
③报道方式,当事者直陈式(真实性更强)?集纳式?当事者转述(更为冷静客观)? ④采访的前期准备。
三、一些概念阐释(参考)
㈠碎片化:
“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就传播的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是传统媒介传播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收缩,其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介(如博客、BBS等)的勃兴与活跃,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表达意见的莫衷一是,构成了当前中国的社会传播语境。
有相当一部分人低估了“碎片化”现实背后的社会进步价值。其实,碎片化以及与碎片化相伴随的传播领域的分众化,并没有改变我们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它不过是除旧布新的必要的中介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以往被忽视甚至被损害的大众及每一个个体的个性与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关注,学术权威和平民百姓,演艺明星和一个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至少在心理层面上不再横亘着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
一个深刻地把握了这一阶段性特征的传播者必然会看到这样一种碎片化之下的真正社会涵义,这就是在“分众”的背后新的“聚众”的需求。换言之,“分”,是从面目模糊的庞大社会大众的总体中,分出清晰的有个性特征的小族群来;而“聚”,则是将有着同一价值追求、生活模式与文化特征的众多个体,以某种传播手段和渠道平台聚合到一起。理解与重视受众的“碎片化”现实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如何将这些碎片重新归聚起来。先细分,再归聚,这样我们拥有的将是特征明确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从而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将浪费掉的传播资源的传播效能重新找回来。
对于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很多学者都提到了“碎片化”的概念。就是说传播的内容越来越缺乏整体性,条数很多,新的信息很多,但大多是不完整的。因为一条新闻信息从最初被发现到最终呈现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没有持续的关注,很有可能使报道停留在肤浅的、零散的程度,不利于公众全面认识某个事件或问题。悍马收购案被曝光之初,其背后迷雾只是被揭开了很少的一部分,但恰恰是在这个时候媒体的报道最猛烈。当这团迷雾被解开得更大时,媒体的兴奋点却早已经转移了。
同时,由于受到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公众对刚刚过去不久的、但已不被媒体青睐的重大事件可能根本就不再被关注。拿悍马收购案来说,最近大众媒体对此事已鲜有报道,公众除非自己有意去关注才能寻找到相关的信息。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上网阅读新闻越来越成为公众的首选。这种以秒计算的不断更新的信息,可能会使得公众对信息内容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大都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程度。这种快速追逐最新话题的代价,可能就是对那些原本发生不久的、具有更大价值的事件缺乏完整的、深入的了解。与之相伴的,可能就是一些网民在对时事的判断上肤浅化和感性化。
新闻信息的碎片化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必然。问题的关键是,作为设置公共议程的媒体,是否应该在关注最新热点的同时对那些跟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多一些持续的关注和报道,给公众提供一个头尾完整、信息全面的整体性信息?
㈡ 新闻泛娱乐化:
似乎一夜之间,我们媒体的新闻变得风情万种起来。举凡娱乐所需具备的要素,诸如美色、金钱、戏剧性、离奇性等,在我们许多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都一应俱全。媒体的新闻从计划经济时代僵硬乏味的泛政治化倾向开始迅速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泛娱乐化转化,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语)
一、新闻娱乐化的现状
2003年3月,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大打出手的同时,中国媒体也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闻大战,其报道规模之大、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可以说是空前的。让人略感惊讶的是,中国各大媒体在争抢“眼球”方面的工夫一点也不比境外媒体逊色,而且心态似乎也显得较为轻松。比如许多电视台在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的形式上进行创新,为了使报道营造出一种进程紧凑、扣人心弦的戏剧化的效果,编导们借鉴体育比赛的报道方式,以“比分”的形式密切关注每日双方战况,并让战况分析家现场评点,适时分析预测,有些报道甚至还借鉴了肥皂剧的模式,用大量的篇幅津津乐道一些花絮、秘闻,把重点放在迎合观众或读者的某些窥视欲上。娱乐化元素的加入,自然会使人们的注意力转移,从而有意无意削弱或淡化了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和人们对战争下的伊拉克人民生存现状的关注。
这种新闻娱乐泛化报道的情况,在前不久对云南大学马加爵凶杀案的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典型。首先,对于马加爵这个事件的绝对主角,人们很快从贴满大街小巷的通缉令上的照片中获得第一印象,马上跟进的媒体的报道显然变得异常兴奋起来,一方面是戏剧化的渲染:因为马加爵杀人案在许多媒体的眼中几乎具备了拍摄一部惊险剧的所有要素———男主角:外貌凶险强悍,手段毒辣,性格内向神秘;作案动机:不详,极具悬念和发挥的空间;作案过程:锤杀四名大学同窗好友,手法大胆,场面血腥刺激„„难怪有一家电视媒体迫不及待地在《新闻故事会》节目中宣称,他们将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权威信息,对马加爵一案进行全程模拟拍摄,扮演者是与马加爵有几分神似的一位南方大学生。也许在某些编导的眼里,这宗大学生杀人案的精彩在于它提供了大众一个可以娱乐化的视觉感官消费符号,一切残酷性和严肃性都变成了带有喜剧色彩的一场闹剧。至于马加爵在逃跑和被抓捕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细节,都被媒体津津乐道。例如:马加爵如何被发现;举报人与他的25万元的奖金;错过奖金的各色人等:保安、白领、乞丐、清洁工„„这些小插曲对这一系列报道所需要达到的博取“眼球”的目的进行了最为即兴的戏剧化的烘托,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猎奇欲望。用某些媒体的说法就是:人们需要这样的戏子。
可以说,目前的新闻娱乐化之风从文娱、体育类新闻发端,蔓延至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学新闻等各个新闻领域。
二、新闻泛娱乐化倾向之风从何而来
新闻泛娱乐化倾向之风到底从何而来,追根溯源,其形成的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 1.媒体之间进入新闻大战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媒体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存的媒体激增。市场就像一个大蛋糕,加入战圈的媒体越多,各自所能切到的蛋糕就越少,越来越拥挤狭小的市场空间必然酿成媒体间全方位的殊死搏斗。继广告大战、电视剧大战等之后,新闻本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性决定了新闻之间的竞争一夜之间从千篇一律的通稿飞速进入各自大显神通的时代,而如何迎合受众,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抢夺市场份额,成为新闻走泛娱乐化道路的时代背景。
2.经济效益的驱使。如何抢占市场就是如何争取利益,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追求的是发行量、覆盖率,电视、电台追求的是收视(听)率和占有率。为了充分挖掘利用每一条新闻的价值,炒作、作秀等一系列原本属于娱乐界所热衷的手法,自然就被某些媒体顺理成章地照搬到对各类新闻素材的处理上,通过对娱乐化元素的加入,来制造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以满足一部分受众的猎奇欲、窥视欲。而一些媒体所制定的奖惩措施也对采编人员造成一种误导,使一些采编人员为利益驱使,不惜捕风捉影,甚至达到无所不可娱的地步。
3.媒体的责任意识日趋淡薄。一味地娱乐新闻、哗众取宠,也反映出一些媒体及从业人员责任意识的降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媒体把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在炒作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新闻做“软”上,淡化新闻所承载的社会批判功能和舆论导向任务,缺乏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也缺少挖掘深度和培养高尚审美情趣的能力。
三、新闻泛娱乐化所带来的后果 目前愈演愈烈的新闻泛娱乐化倾向,对社会和新闻事业本身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这种现象对一些重要的政治新闻和较为严肃的大事件的新闻报道的侵蚀,已经成为一种不良倾向。
以“两会”报道为例,热衷追踪文体明星等大会代表、在进入人民大会堂的39级台阶上上演激烈的追逐秀„„而追星意识更是在许多的采访中溢于言表,如:“黄宏到哪里,笑声就到哪里”;采访作为“两会”代表的潘虹,关注的话题却是“女人节里说女人”。很显然,在某些记者和媒体的眼中,即使是“两会”议政也不如娱乐重要。这种做法,极大地削弱了政治新闻本身的内涵,消解了受众的批判性思考,不利于营造积极健康、振奋人心的主流舆论氛围。
娱乐化现象对新闻的侵蚀还表现在为虚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温床。为了使新闻产生戏剧化的效果,在处理极为贫乏普通的新闻素材上,采编人员不惜以丰富的想象力来编造、臆想出根本不存在的情节,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甚至不惜捕风捉影、杯弓蛇影炮制假象,以达到“新、奇、特”的新闻效应。对于以“真实”为第一生命的新闻来说,这种行为必然无异于饮鸩止渴,它对整个新闻业的“诚信”度无疑带来的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对社会认知还会起到一种误导作用。就像在报道“马加爵事件”的新闻大战中,媒体在津津乐道一些奇闻轶事的时候,必然使社会的注意力被转移被分散,失去对诸如马加爵父母亲友等弱势群体应有的关注和同情。试想,当媒体上成天都是成都推出“人乳宴”、昆明出现“女体盛”这些新闻时,谁还会去关注了解那些每日为“稻粮谋”的下岗职工和平民百姓呢?而且,这些低俗的内容对受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危害尤为深远,使他们日益缺乏主流的价值观,精神世界陷入无聊、空虚境地,无法建立起对社会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
纽约大学教授布士文出版的一本传媒评论《AmusingOurselvestoDeath》曾提出一个切中要害的论点:主要由电视而来的社会泛娱乐化,终会害死市民。虽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观点多元、思想解放的时代,但对于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所带来的低俗化倾向,应该说是其弊远远大于其利的。娱乐并没有错,如何正确处理好娱乐和新闻的关系,才是我们要在把持“社会职责和良知”的前提下思考和探索的一个课题。
㈢ 去中心化
web2.0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为了理解方便,这里用个例子来说明,用电视台做比较:刚开始只有中央电视台一个,传递信息,这是一个中心,好比1.0;然后各个地方台的兴起,聚集了一定范围内的人气,这就形成了多个中心,原有的中心弱化了,如2.0。
百家争鸣,百花开放。由高度集中控制向分布集中控制转变,简单的说就是世界更加扁平和多元。㈣ 后现代化(只是一些理论方面的东西):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韦氏辞典,后现代(postmodern)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艺术、建筑和文化等领域兴起的思潮,它分析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反对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和实践,主张复兴传统要素和技术。有些后现代主义者倾向于对现代思想的否定和解构,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比较重视后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创造。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把社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但是,他们关于“后现代”的时间涵义,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有些学者认为,后现代是一种文化思潮,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有些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历史阶段称为“后现代阶段”,有些学者提出“后现代时代”。后现代思潮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都有反映。
后现代化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
殷格哈特教授是世界价值观念调查项目(World Values Surveys)委员会的执行主席,参加该项目的80名专家对43个国家进行了问卷调查,该项调查覆盖全球70%的人口。世界价值观念调查共进行了三次,分别是1981~1982年,1990~1991年,最近的一次调查是在1995~1998年完成的。
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国家如尼日利亚,刚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如中国,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如韩国,接近于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点;有些国家, 如英国、德国和美国,已经进入后现代化;北欧国家(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和荷兰基本是后现代社会。
附:对于后现代化,可以从碎片化,去中心化,去深度化,去历史化,平面化,很多界限被拉平等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