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人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考题回忆
2014年人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考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5*8'=401、反“客里空”运动
2、《论出版自由》(1644年)
3、新闻事实
4、信息(information)和讯息(message)
5、社区媒体
二、简答:4*15’=601、简述新记《大公报》办报的“四不”方针
2、论述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操作层面的...3、请将“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数据或材料(Data)"以及“信息(information)”按“基础——顶层”排序,并说明为什么符合逻辑
4、分析“房地产新闻”、“房地产资讯”、“房地产广告”三者在内容结构和价值属性方面的不同
三、论述题:2*25'=501、结合当前媒介环境分析新闻收受者选择新闻时的基本标准
2、谈谈你对传媒产业“内容为王”的理解
第二篇: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传播媒介的界定、传播媒介的类型、媒介的社会功能、守望与预警的功能、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娱乐与商业的功能、媒介的社会影响、媒介与政治舆论、媒介与经济发展、媒介与社会文化、媒介与国际关系、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效果与效果研究、媒介与说服、媒介与议程、媒介与教养、社会中的媒介、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数字多媒体传播、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报纸及其传播特点、广播及其传播特点、电视及其传播特点、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数字技术与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网络中的群体传播、网络中的组织传播、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媒介制度、媒介制度及其功能、媒介制度的类型、媒介产业、作为产业的媒介业、媒介产业的特点、媒介产业的全球化、媒介组织、媒介组织的类型、媒介组织的结构、媒介组织的管理、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报纸的生产、报纸的选题与策划、报纸的采访与编辑、报纸的版面设计、报纸的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
第四章媒介伦理与法规
媒介伦理知识、媒介伦理概述、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媒介伦理的失范、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媒介法规与政策、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媒介与权利、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报刊业管理规制、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新闻与传播硕士主要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三篇:山东大学2014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题回忆版
山东大学2014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题回忆版
334结合实际案例说说大众媒介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人说手机是第五媒体你怎么看一段材料,内容是一位美国教授说报纸将会消亡。要求结合材料说自己的看法一个法律案例 第一问是材料中说的作品的题目是不是受著作权法保护,是漫画的对白是不是属于作品的内容
第二问是材料中的两个公司称没有进行恶性竞争,你怎么看
440
1.根据一段通讯 写一段500字的消息 要求电头 导语 倒金字塔结构;拟三层复合标题,200百字编者按
2.根据材料写新闻评论,题目自拟不少于1000字。材料是很多大学把大学录取通知书做得花样百出,有淘宝体,有手写。
3.有人说广告要有艺术性原创性震撼性,有人说广告就必须说服观众购买产品,你怎么看
第四篇: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习要求: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传播的历史、类型、特点、模式、功能及传播中的符号、意义等传播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并理论联系实际,尝试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传播现象,为新闻传播学科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具体要求:
1、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传播的历史、类型、特点及功能;
2、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及模式、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熟悉传播的符号表征及其意义;
4、用传播学原理与方法,分析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了解我国传播思想的主要源流,特别是近现代传播思想、当代传播思想的主要代表及其演变。
新闻学阐述的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学习新闻学,一要准确系统地了解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二要正确把握新闻、新闻事业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三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的应用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 A、传播学复习重点
一、传播与传播学
1、什么是传播
2、什么是传播学
3、传播学的奠基人
4、传播学诞生的诱因及其源于美国的必然性
5、我国传播学研究的轨迹与主要成就
二、传播的类型
1、内向传播的意义;
2、人际传播的特点;
3、组织传播的特点;
4、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传播的基本形态
1、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的含义、新闻传播的系统学说; 新闻传播的要素、新闻传播的特征;
2、政治传播
政治传播的内涵;
3、经济传播
经济传播的内涵; 经济传播的发展趋势;
4、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的特征; 艺术传播的社会功能;
5、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定义;
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
文化传播的分类、文化传播的特征;
四、传播的自由与控制
1、传播自由的基本概念
传播自由的一般内涵;
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错误前提; 新报刊自由主义;
资产阶级传播自由理论的困惑与传播道德危机; 马克思主义传播自由观;
2、传播的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涵义; 守门人理论、潜网说; 社会控制的手段;
3、《报刊的四种理论》
五、传播过程与模式
1、传播过程
传播过程四要素; 传播过程三环节
2、传播模式
什么叫传播模式;
单向线性模式、双向循环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香农模式、创新扩散模式;
六、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1、符号的基本概念
2、几种语言学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3、关于“意义”的几种理论
4、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传播的基本类型与功能; 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的区别;
七、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7、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的表现形态;
媒介文化的特性;
8、媒介的市场化
我国传媒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传媒市场化的特点;
八、传播的效果
1、传播效果的定义
2、效果研究的学术传统
3、传播效果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4、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成果
枪弹论、二级传播论、创新扩散论、使用与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文化规范论、意义建构论;
5、态度改变的研究
态度的定义;
劝服论、一致论、功能论、防疫论;
五种劝服性设计;
九、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的特点
2、经验社会学、统计数学、心理学与定量研究
3、定量研究的设计
定量研究的基本步骤;
课题与研究设计;
工作定义;
4、实地调查基础
实地调查的分类;
实地调查的程序设计(抽样设计、问题设计、实地访问);
抽样设计与实施(抽样与抽样调查、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
实地调查的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因果分析)
5、实地调查——问卷法 问卷类型、结构; 问卷的制作;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6、实地调查——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与类型;
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7、实地调查——访问法
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访问员的挑选与训练;
访问法的特点;
8、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的特点;
内容分析的应用;
内容分析的步骤;
9、控制实验
控制实验目的;
实验的特征与控制; 实验的实施; 实验设计;
10、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的意义;
个案研究的特点;
个案研究的实施;
个案研究报告;
十、中国传播思想
1、近代传播思想
林则徐、王韬、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章太炎;
2、现代传播思想
现代先驱者的传播思想(蔡元培、陈独秀)
五四时期传播思想的嬗变
现代传播思想研究的启蒙(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
自由传播理论与实践(《申报》与史量才、《大公报》、范长江、储玉坤)
毛泽东传播思想
当代传播思想家(王中、徐铸成、储安平)
B: 新闻学复习重点
一、新闻学与新闻
1、世界新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
李普曼的《舆论学》、卡斯柏·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
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状况:
洪仁玕、王韬、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周刊》
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
3、新闻的特征:
(1)事实传播的快捷性;(2)对世界变异的敏感性;(3)话语表达的直观性;(4)信息
覆盖的无限性。
如何理解“新闻姓‘新’”?如何理解“直观性”?
“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二、新闻起源与发展
1、西方学者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
约斯特的“新闻欲”、格劳德、小野秀雄的“群居说”和“交流说”。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
2、新闻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传播技术与新闻事业的发展、社会形态与新闻事业发展 “耳目喉舌”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
三、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
1、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大众化报纸、资产阶级报团
2、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莱茵报》、《火星报》、《真理报》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几种报刊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政治家办报”、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四、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的由来 《纽约太阳报》、19世纪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普利策、“黄色新闻” 西方新闻价值的实质
2、新闻价值的一般理论:
(1)基本概念;(2)新闻价值的要素(传统五要素);(3)新闻价值的实现。
3、功能性新闻价值:
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三个层面、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四大构成
五、新闻舆论与宣传
1、新闻宣传与舆论导向;
宣传、宣传的特征、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舆论、舆论的特征、新闻对舆论的作用 新闻、舆论、宣传的关系
2、新闻引导舆论的方式和途径;
典型、“社会参与论”、“光环现象”
3、新闻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意义、舆论监督的范围和效果、危机报道
六、新闻传播效果
1、新闻传播效果的基本常识
新闻传播效果、麦奎尔的说法
西方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
“魔弹论”、“两级传播论”、“沉默的螺旋”、“第三者效果”
2、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
新闻传播效果影响个人方面的因素、新闻传播效果的社会化构成 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间接效果(隐性效果)
3、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途径;
微观层面、宏观层面
新闻受众对传播致效的作用。
4、如何减小负面效果
新闻公信力、如何提高新闻公信力
高夫曼的“框架”概念、媒介框架、受众框架
七、新闻传播规律
1、新闻的本源:
(1)新闻实体;(2)信息与新闻信息;(3)符号与新闻信息“五要素”
2、新闻的传播:
反馈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新闻选择的意义。
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让事实说话”、提高新闻价值、增加信息量
新闻涵化、第一时间
4、新闻传播要求:
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
公正性与传播的倾向性之关系。
八、新闻传者与受众
1、传播者:
把关人、知察权、秘匿权
2、受众:
概念及含义、受众心理、受众负面心理
阅读期待、阅读注意、受众中心论
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和影响选择性接触的因素 受众的选择性理解和“加入行为”
受众的选择性记忆和影响选择性记忆的因素
3、传受互动
内在动因、编码解码、互动的实质 瓦耶纳的《当代新闻学》
九、新闻原则与规范
1、新闻自由的概念与实质
2、新闻自由的由来与发展
弥尔顿、洛克、杰弗逊 社会责任论 马克思的新闻自由思想
3、我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
5、新闻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新闻专业主义
十、新闻批评
1、新闻批评的概念及内涵
2、新闻批评方法
符号学分析、叙事学分析、意识形态批评、政治经济学分析、女性主义批评
3、新闻学派
新新闻主义理论、调查新闻学、精确新闻学、发展新闻学、倡导新闻学、多视角新闻学。
三、参考书目:
1.《传播学通论》,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郝雨著:《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4.《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近代卷),戴元光、徐培汀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四、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第五篇:20010-2011新闻传播法考题
新闻传播法考题
一、填空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1993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5月3号为__________.(这题百度也不确定……)
2、《国际人权宪章》的构成部分除了《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外,还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3、***************(偶忘了)建立了人权公约和相关法律的大洲有_____、欧洲和__________.(考这个有什么意思啊?地理?历史?)
4、新闻记者采访不得泄露秘密信息,这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和商业秘密。(好吧,这题还算正常,但是其中一个答案:工作信息也太……)
5、在我国,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与播出,应当遵守______________的原则。(此地出的还算正常,ok了)
6、1834年3月版《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刊《新闻纸略论》,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刊物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报纸的专论。(完全是在考新闻史!)
7、英国资本主义时期为限制言论出版自由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事先审查”和“知识税”等。(又是新闻史!!!)
二、名次解释
1、腹诽:心怀毁谤指内心不满,有意见,却并不说出来,只在心里嘀咕。腹诽:〈书〉嘴里虽然不说,心里认为不对。也说腹非。
出处:“腹诽”正式作为罪名而出现,是在大农颜异受诛之时。汉武帝与张汤合谋制造了白鹿皮币,向颜异征求意见,颜异提出了不同看法,武帝不悦。张汤本来就与颜异有矛盾,及有人举告颜异发表异议,武帝让张汤审理颜异一案。田蚡强加给政敌魏其侯窦婴的罪名是“腹诽而心谤”(《汉书·窦婴传》)。这成为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原因之一。问题在于,不论“腹诽”的罪名是出现在窦婴被杀时,还是颜异受诛之时,它都要比“诽谤”更为周纳严苛。
2、煽动:指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3、五角大楼情报案:五角大楼文件案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有关言论自由、公众知情权的大案,最终公众知情权得到维护,国家安全这样的借口让位于人民福祉。美国著名律师弗洛伊德·艾布拉姆斯亲历了这个案子,并写成《第一修正案辩护记》,最后胜诉所依据的就是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美国建国初期通过的第一修正案,它简洁的条文屡次成为美国历史上言论自由的护身符。
延伸阅读:1971年,美国国内反对越南战争的运动风起云涌。5月1日,以妨碍首都交通为由,尼克松政府镇压一场数两万人的反战抗议示威,创纪录地拘留了1.2万示威者。这一壮观的反战场景终于促使《纽约时报》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发表国防部绝密文件,揭露美国政府在越战问题上对美国舆论的误导和欺骗。早在3月中旬,时报就获得了国防部(五角大楼)编辑的机密文献:《美国的越南战争决策史》,它包括4000页原始文件,3000页说明,总计250万字。
文件的提供者叫埃尔斯伯格,反战的信念促使他要将越南战争的真相告诉人民,为此,不惜冒着偷窃和泄密之罪名,他利用工作之便偷偷地复印了全套文件。1971年3月埃尔斯伯格把文件披露给了《纽约时报》。
时报深知发表军方文件的法律责任,经过了四个月犹豫和研究之后,决定以记者调查报告的形式每天发表六个版面,连载十天。6月13日星期天,第一篇报道面世,一时洛阳纸贵,是谓“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各国最突出的机密泄露事件。星期一一上班,尼克松的司法部部长便警告《纽约时报》立即停止连载这个文件,否则,将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起诉报纸。没有想到,时报根本不买政府的帐,在第三天继续刊登,而且还顺手报道了司法部的警告函。面对报纸的一意孤行,周三(6月16日)尼克松政府以触犯联邦反间谍法为由,将报纸告到在纽约市的联邦地区法院,要联邦法院下达禁止进一步发表文件的禁令。一位刚上任五天的法官,下达了临时禁令,并安排周五审讯。
时报顺从了法院的禁令,并在第二天(16日)的报纸作了说明。埃尔斯伯格转向《华盛顿邮报》,18日在纽约法院开庭审讯时报案的那天,邮报开始刊登五角大楼文件。尼克松政府又把邮报告上华盛顿的联邦地区法院。
19日,纽约法院接受了时报的看法:文件是“一项历史研究”、无害国家安全的立场,并认为政府没有能够证明美国国家安全因为文件的发表而受损。不过,他还是给政府留了面子,在政府上诉期间,临时禁令继续维持。而随后华盛顿法院就邮报案的判决则没有那么客气了,它驳回了政府的禁令要求。两个案件分别上诉到不同的联邦上诉法院,一个下令继续维持禁令,并且要求重审;一个支持对邮报的判决。相同的案件,上诉法院不同的判决,正是最高法院接招审理的理由。通常,最高法院一向是最讲程序、缺少效率的机构,一个案件从低级法院到它那里,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但这次却非同寻常。它24日接到时报的上诉,25日就通知原被告双方,同意立案,并在次日10点开庭辩论,直到开庭前几分钟,《时报》和政府方面才把所有的诉讼文件送到最高法院。
1971年6月28日,《时代周刊》以《五角大楼文件案:秘密之战》报道了这起事件。
7月30日,最高法院以法院简单意见的形式发表了6比3的判决意见,支持了《时报》的立场,要求取消禁令。除了这个只有一个段落的判决意见外,九位大法官,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各自写下了自己对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的看法,可谓“九仙过海,各显其能”。其中,在支持媒体的六份意见书中,有两个意见最值得一提。从新闻自由和反对任何事先限制的观念出发,85岁的布莱克写下自己34年法官生涯的最后一笔,成就其“天鹅绝唱”:
新闻自由的首要职责就是防止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欺骗人民,把他们派往异国他乡,死于海外的热病和枪炮。„„安全这个词是一个广泛而含糊的概念,其外延不能被用来损害体
现在第一修正案中的基本法。以牺牲信息流通的代议政体为代价来保守军事和外交秘密,并不能为我们的共和国提供真正的安全。
相对保守的大法官斯图尔特则从分权的角度阐述了监督行政权力的重要性:
与议会制国家的政府总理相比,美国总统在国防和外交这两个重要权力领域中拥有巨大的宪法独立性。在我们国家生活的某些领域里,由于缺乏政府的制衡,对行政部门在国防和外交领域中政策和权力的惟一有效的限制,只能来自一个开明的公民团体,来自一个信息完备和有批评精神的公众舆论,只有这些才能保护民主政府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可能就是在这一领域里,一个警惕、自觉、自由的新闻界最能实现第一修正案的基本目标。因为没有一个信息完备和自由的新闻界,就不会有开明的民众。
在美国的宪政史上,作为第一个对媒体加以事先限制的案例,“五角大楼文件案”最终是新闻自由战胜了国家安全而告终。这一判决,强化了美国长久以来对新闻自由的一个信念: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威胁不是公众的知情,而是公众的不知情。
4、民国暂行报律** :《中华民国暂行报律》(以下简称《暂行报律》)是中华民国建立伊始时由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新闻律令.《暂行报律》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新闻法。1912年3月4日,南京临时政府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制定本律。《暂行报律》一经公布,即迅速招致上海等地十几家报纸的坚决反对,五日后被撤销。
延伸阅读:作为法治的必要前提,新闻法是新闻自由最重要的保障力量。只有实行新闻法治,才能实现新闻自由,才能为新闻界创造长久的繁荣。
5、第四权力:“第四权力”是西方社会的一种关于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中地位的比喻。它所表达的内涵是:新闻传播媒体总体上构成了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一种社会力量,对这三种政治权力起制衡作用。这实际是一种认识理念,以这种简单比喻的形式,19世纪以来普及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但又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
三、简答题
1、根据各国情况举出限制新闻自由的几种立法模式。
2、写出清代出台的几部近代意义上的新闻法规。
3、记者是泄露国家秘密罪和受贿罪的合适的主体吗?为什么?
4、简述美国有关淫秽色情传播的司法原则的演变过程。
四、案件分析题
(举出一大摞新闻记者被打事件,Of course包括前段时间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记者被打事件)根据上述事件发表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
1、(啰啰嗦嗦一堆材料)就新闻媒介与司法的关系发表你的看法
2、(又是啰啰嗦嗦一堆材料)论述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