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复试
2013年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复试(回忆版)
【前情提要】
分为笔试和双面试
【笔试】
一、给出了7条要闻
1简答要闻的写作要点?谈谈其中你最喜欢的要闻标题,陈述理由其中不好的标题要闻有哪些,为什么?
二、针对“中国式过马路”写一则1000字左右评论
【面试】
抽号答题,从1~n号开始专业课面试;n~1同步进行英语口语面试。Part1
问题主要涉及新闻领域的热点,如简析“两会”个别特色记者的表现,摄影图片的分析等等,教授老师们可能针对作答进行追问,relax
Part 2
英语面试,如针对社交媒体的看法,印象中的新闻传播学作品,某位传播学大师的理念等等,relax
后话:
复试不是很可怕,当然紧张也在所难免,相信自己!老师们、学长学姐们都很有爱的!~~
第二篇:新闻与传播硕士
重点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
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保过保录取
一、培养目标
为新闻单位、媒介组织和广告公司、企事业等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新闻观念和传播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实务型的新闻与传播专门人才。
二、领域简介
新闻与传播是研究媒介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规律、特征、策略与方法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有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等。
研究内容包括大众传播与新闻生产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新闻采写编评、中西新闻报道分析和新闻管理等实务知识与技能等;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探寻其规律及操作规范,以及广播电视媒介与社会及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广告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包括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经营管理、广告产业发展等实务知识与技能等;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律,探索网络内容的表达、创意、营销与管理等。
根据本专业所服务的行业,新闻与传播领域可覆盖:新闻媒体、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商业网站、党委及政府各部门以及学校及各类科研机构等。
三、报考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大专毕业两年,达到本科同等学力
四、报考时间
1、报名时间:10月份网上报名
2、考试时间:1月份
3、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倡研讨为主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集体研讨、案例分析与教师的课堂讲授有机结合起来,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聘请国内外专家及新闻与传播的业界知名人士授课。
六、学制、学历学位授予
在职学习,北京上课,每月授课一次,节假日上课,学制3年,学费四万。
学习期满,修完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者,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注:为便于学员理解报考条件及获取硕士学位的流程,我们特将学校原招生简章简化处理,只保留学员想知道且必须了解的内容。
对考试及录取有顾虑者--我单位可提供解决方案,保证其顺利通过考试并录取,最终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
联系方式: 010-82228588 *** 王老师
第三篇: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试科目
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联系电话:020-85226136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复试科目:
新闻传播学实务综合(笔试+面试)新闻学、传播学硕士初试考试参考书目
一、新闻传播史论参考书目: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 《新闻传播学》,蔡铭泽,暨南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 《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武大版 《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教版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高教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支庭荣等,暨南版; 《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福建版
二、新闻传播业务参考书目:
《新闻采访学》林如鹏,,暨南版
《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等,复旦版
《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暨南版
《新闻编辑学》,蔡雯,人大版
《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版;李岩等,广播电视新闻学,高教版
《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杨先顺等,暨南版
《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暨南版
第四篇: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
专业课入学考试要求和内容
说明:此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入学考试的命题参考大纲,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如有考试大纲,则不再另列参考书目。
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专业课入学考试要求体现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掌握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的水平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合格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功底、良好新闻职业道德和扎实专业知识及综合业务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水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以及新闻传播技能技巧的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和新闻传播实务的操作为命题主要方式。
专业课考试分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两部分实施,分别命题和计分,每部分各150分。
三、考试内容专业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传播史。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1.新闻传播行为和新闻传播起源
2.新闻传播的本源
3.新闻的特征和新闻的定义
(二)新闻传播过程1.新闻传播过程和新闻传播的双向性
2.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三)新闻传播的要求1.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
2.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
3.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
4.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
5.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
(四)新闻传播者1.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2.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
3.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和角色权利
4.新闻传播者的培养与教育
(五)新闻传播受众1.新闻传播受众的角色定位
2.新闻传播受众的接受
3.受众的权利与责任
(六)新闻媒介的演进和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及发展1.新闻媒介的演进
2.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3.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4.新闻传播的现代化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1.新闻传播事业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党性原则
3.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八)新闻传播效果1.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
2.传播致效的原则与方法
传播致效的原则
传播致效的方法
3.影响传播致效的因素
(九)新闻传播调控
1.新闻传播有机运行的条件
2.新闻传播自由
3.新闻传播调控
4.新闻传播调控的法治化和制度化
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实务与传播实务两个方面的主要知识。要求考生了解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公关、广告、新媒体等实务环节的涵义与适用范围,熟悉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一)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的诠释、特点及活动方式
2.新闻报道策划的缘起、作用、分类及流程
3.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
(二)新闻写作1.新闻主题与新闻材料
2.新闻角度与新闻语言
3.新闻结构、导语、背景及结尾
4.新闻体裁与写作特点
(三)新闻编辑
1.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属性与特点
2.新闻的确认
3.新闻的梳理与修改
4.新闻的标题
5.报道的配置与合成6.编排设计的原则、方式及程序
(四)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诠释、特点与分类
2.新闻评论的要素
3.新闻评论的选题、立意与论证
4.新闻评论的谋篇、文采与大忌
(五)以新媒体(web2.0)为核心技术的媒体环境1.web2.0的基本技术特征和平台样式
2.web2.0条件下的信息传播规律和受众权力
3.媒体融合条件下的媒介地位和信息控制
(六)现代广告的运作环境和特征1.现代消费者的信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
2.现代广告的媒介创意和媒介策略
3.现代广告的策划原则和效果评估
(七)公共关系的运作和管理1.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现状
2.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规律
3.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方法
第五篇: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调查报告
关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调查报告
新闻与传播专业
赵欣
2012年11月1日
一、调查背景
自2011年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MJC)研究生工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从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始转变,但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经验可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借鉴,但这两种培养模式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培养方案,确定新的培养目标,采取特色的教学理念,建设有特点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承担起培养应用型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使命,满足新闻界对实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通过我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不断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院研究生教育体系。就此,本人对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目的:了解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其市场面向和培养模式的认识。
(二)调查对象: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调查方式:本次问卷调查采取不记名调查的方式,对30名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当场发卷调查,并当场回收问卷,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日上午10点。
(五)调查概述:本次调查通过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现阶段学习状况的认识,提出了共14道问题,其中3道为多选题,其余13道为单选题,内容涵盖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市场面向和培养方案两大方面。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对自身市场面向的认识:
1.毕业后更倾向于进入媒体机构工作。
你毕业后更倾向于?考博去媒体工作去其他单位工作
1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只有约3%的同学有意攻读新闻传播博士学位,投身高校和新闻传播研究机构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大约67%的同学希望作为应用型人才进入媒体机构从事专门工作;还有约30%的同学希望从事其他工作。这表明了从总体看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从事理论研究的意愿,更趋向于毕业后直接进入媒体机构等实务单位。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市场面向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培养方案
实施教学,以达到媒体机构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大多数同学对自身的发展前景持怀疑态度。
你认为通过两年的研究生学能不能不知道习能否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1920 你又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有没有不知道 努力改变现在的学习状况?2505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超过90%的同学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态度消极。大约67%的同学对 未来的就业感到迷茫,还有约30%的同学对自身持否定态度,认为通过两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的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去关注、去寻找原因并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
(二)对目前培养方案的看法
1.现在的课程设置有待改善
你对现在的课程安排满意吗?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21018 如果不满意,是对开设课程种类课程安排顺序教师授课方式 哪些方面不满意?22913
上表表明,仅有约6%的同学对现在的课程安排感到满意,大约33%的同学感到一般,而约61%的同学对现在的课程安排不满意。而因开设课程种类而感到不满的约占73%,对教师授课方式感到不满意的约占43%,对课程安排顺序不满意的占大约30%。这样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的结构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市场面向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2.应注重对业务能力的培养
你觉得专硕的课只安排业务课业务和适当的理论课偏重理论课 程应如何安排?0291
你觉得专硕课程先基础业务后理论先理论后基础二者同时进行 安排顺序应该?6321
你觉得专硕的课程注重采写编评等基础业务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储备二者兼并 应该如何让开展?10119
从上表可以看出,约97%的同学认为应该在注重业务课的基础上适当地安排理论课程;
约70%的同学认为业务课与理论课应该同时进行,而约20%的同学希望先开设业务课而后进行理论学习,剩下的10%认为应该先学习理论后训练业务能力;有大约33%的同学认为授课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对业务能力的培养,约64%的同学认为授课中业务能力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应注重,仅3%认为理论知识更加重要。这些数据表明,应用型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专业设置,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新闻业务实践技能,强化学生的业务能力同时传授新闻专业的理论知识。
3.应当安排媒体工作人员在校授课,更新专业知识。
你觉得专硕的学习是否需要需要随意不需要
安排媒体在职人员授课?2730
你觉得是否需要开设有关媒体需要随意不需要
发展现状及最新趋势的课程?2730
上表表明,90%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安排媒体在职人员在校授课,同样90%的同学认为需要学习有关媒体发展现状及最新趋势的学科前沿的知识。这样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从新闻实务单位引进一些人员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工作,以便了解实务单位的专业需求,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还应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4.加强实践。
你更希望通过专硕的理论实践对问题的探索研究能力 学习加强哪些方面?3258
你觉得实习半年一年一年半
时间应该为?11136
如果学校安排在校学习与外出同意不同意
实习交替进行你是否同意?246
从上表可以看出,约83%的同学更希望加强实践,约10%的同学希望丰富理论知识,同时还有约27%的同学希望提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能力;大约37%的同学认为半年的实习时间就足够了,约43%认为一年的实习时间更加合理,还有大约20%认为需要一年半的实习时间;约80%的同学同意在校学习与外出实习交替进行,剩余约20%的同学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以上数据都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实务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加强与实务单位的联系交流,增加实践训练的机
会。
5.加强职业导向。
你认为读研期间校内导师和校外校内校外
导师谁会对你的帮助更大?1720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约57%的同学认为校内导师对自己的帮助会更大,而约67%的同学则希望校外导师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帮助。这表明,同学们希望能够强化职业导向,以满足对专业方向知识学习的需要。
四、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我院目前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与发展。
关于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建议:
(一)市场面向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市场面向应当是,面向媒体机构和新闻实务单位,从事新闻传播及相关领域工作。因此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应当培养出培养具有现化传播理念和国际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
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应当在首先注重新闻业务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学习新闻专业理论知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中,专业必修课应当以采、写、编、评、摄等业务能力的培养为主,同时安排适当的理论课程(如中外新闻史研究、传播理论与方法、新媒体以及新技术研究等);专业选修课向学生提供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如按媒介分纸媒、广电、网络等专业方向,或按专业细分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报道和评论、杂志写作等)。在专业课程设置顺序上,应当紧密安排在校期间的课程,优先安排业务基础培训课程,在强化基础业务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各专业方向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
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新闻传播业务技能的训练与提高。课程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
另一方面,聘请新闻实务单位的资深记者、编辑参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加强学生对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了解和与实务单位的交流。邀请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专家学者讲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四)专业面向
根据自身资源优势,设置细分的专业方向(如国际政治新闻报道、商业和经济新闻报道、文化报道和评论、文学性新闻报道、影视和视频报道、杂志写作等等),重点发展特色专业,并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出新的专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