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希腊文学 Word 文档
古代希腊文学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的冲天怒火,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文艺理论家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 《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二 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孕育时期繁荣时期 早期:戏剧首先繁荣
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多以希腊的故事题材为基础(代表作《双生子》《一坛黄金》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交而产生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罗马帝国强盛时期。与后来的基督教文学一道构成了欧洲文学的另一个源头)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新约全书》:共27卷,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4类。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基督教精典:《旧约全书》(简称《旧约》)
第二篇:第一节 古代文学一 古代希腊文学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一 古代希腊文学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
理解后简答
古希腊文学的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的冲天怒火,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文艺理论家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 《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
二 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孕育时期繁荣时期 早期:戏剧首先繁荣
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多以希腊的故事题材为基础(代表作《双生子》《一坛黄金》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交而产生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罗马帝国强盛时期。与后来的基督教文学一道构成了欧洲文学的另一个源头)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新约全书》:共27卷,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4类。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基督教精典:《旧约全书》(简称《旧约》)
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
神话是原始人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古代人们通过幻想和想象把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拟人化或形象化的展示。
产生原因 1生产力低下2人们认识能力低下
希腊神话 英雄的传说(人神结合); 神的故事
两大神系:前奥林波斯神系
混沌神(哈俄斯)光明 大地(地母该亚)
黑暗神(厄瑞波斯)光明白昼(天神乌拉诺斯)提坦诸神(六男六女)
克洛诺斯 宙斯瑞亚 赫拉
俄林波斯神系:阿波罗(太阳神)三个摩伊拉(命运女神)赫拉(天后掌管婚姻)雅典娜(智慧女神)宙斯 阿弗洛狄忒(爱神)阿忒弥斯(月神)缪斯(文艺女神)
体现了:血缘家族、杂交婚姻。母权制(该亚、瑞亚)
术语解释:
奥林波斯神系:相传俄林波斯山上居住了一个神的大家族。众神之王掌管天上人间,其它神有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忒弥斯等。他们和人同形同性,有时还和人间美貌男女恋爱,不同之处他们长生不死。3 希腊众神没有主宰人类的绝对力量,体现了希腊神话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英雄传说:主要有赫刺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的特征:1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偏重于神人同形同性,他们不但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七情六欲等。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力。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感受,可以说是“人话”。2 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间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3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当高。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是它的土壤”。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也是它的土壤。1 希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大多以神话为题材。2 希腊文学中没一部完整的神话。散见于希腊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因此希腊的文学作品保留了希腊神话。3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愿望)主要特征:适应市民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赞扬市民的才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主要创作手法:讽刺主要体裁: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市民戏剧等。
《列那狐的故事》:以动物讽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在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列那狐是市民的化身,在它身上体现市民阶级的二重性:一方面:与象征豪门权贵的狮、狼、熊、等大动物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欺凌和残害象征贫苦人民的麻雀、乌鸦、鸡、兔等小动物,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斗争诗中运用喜剧手法,通过动物的形象歌颂了市民阶级的机智讽刺和嘲弄了贵族、僧侣等统治阶级。
普罗旺斯抒情诗:(1)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2)普罗旺斯所所抒情诗受民间诗歌影响较大,主要是写骑士和贵妇人的爱情故事。(3)最著名的《破晓歌》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具有反禁欲主义和反封建等级制度的特色。但丁(意大利)身于佛罗伦
主要作品:《新生》:(用散文连缀起来的诗)热烈赞美贝亚特丽齐。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揭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诗人的情感飘浮在宗教和世两者之间,表现了诗人兼容新旧时代的创作倾向。形式上属于“温柔的诗体”诗派。《神曲》(长诗):按宗教思想构思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地狱分九圈: 炼狱分七层:
第三篇: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闻喜中学2+6课堂模式学案年级部高二文科学科 历史编号编制人 王亚丽使用时间2014.03班级姓名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学习目标】
1、复习并掌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基本历史史实。
2、并对雅典民主政治常考相关知识深入了解。【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历史史实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评价
一、整体感知 1.夏商周历史概要
夏(公元前2070—前1600)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姒姓,开国国君禹,亡国者桀。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子姓。开国君主商汤,亡国国君商纣王。
周朝(前1046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洛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2.分封制的概念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是狭义的“封建”,即封邦建国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3.分封制、宗法制与现实生活
分封制与宗法制虽然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但对于今天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中国姓氏中,有许多的姓氏就起源于古代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很多地名的简称也起源于四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宗法制跟今天的关系更大一点,如中国人尊祖敬宗,渴望情亲的传统观念,修家谱祭祀祖先等习俗。
“燕”与“蓟”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蓟国的时候,还在北方分封了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这里所说的北燕就是我们所说的燕国。这样一来,在西周初年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及临近的地区,实际上有两个西周的诸侯国,一个是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那北京有哪些别名跟分封制有关呢?
二、深入学习
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三大特点。
三、迁移运用
(2013年安徽文综,3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
材料二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写:“歙欲称闺门邹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材料三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在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人同等权利。
——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5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6分)
第四篇:古代希腊 说课稿(推荐)
说 课 材 料
年
月 201411
九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 第4课 古代希腊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的第 四课“古代希腊”,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课所在的九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古代欧洲文明”,讲述的是欧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包括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和中古时代的欧洲。本课“古代希腊”讲述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过程,给我们展示不同于大河文明的另一幅灿烂的画卷,为后面学习古代文明的交融和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古代希腊”在本学习主题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知道雅典著名的改革家梭伦、伯里克利及其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城邦繁荣的状况。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插图,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认识奴隶制民主的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了解希腊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史实,理解古希腊文明是奴隶制文明;通过雅典民主政治从形成到繁荣过程中的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对学生进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1、希腊城邦的繁荣
2、雅典民主政治
[设计理念:本课的核心就是“繁荣”和“民主”,只有掌握了希腊城邦的繁荣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才能理解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设计理念: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历史事物比较抽象,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少。]
二、学情分析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初三的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是对世界古代史比较生疏。初三的学生具备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能有效的完成学习活动。他们学习历史有一定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为开展活动性的课堂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任务型教学方法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 小组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法: 自主学习法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合作探究学习法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文明的图片,提问:“古代欧洲文明是怎样的?”
[设计理念:帮助复习学生已学知识,直接切入主题]
(二)学习新课 古希腊的繁荣
1、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哪里?”
②古代希腊和现在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
③爱琴文明的中心在哪里?它的地位如何?
[设计理念:目的在于熟悉知识点,认识到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展示地图“古代希腊”,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古希腊的自然环境(境内多山、多岛、多港湾、气候温和,工商业发达)
[设计理念:目的在于介绍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工商业发达,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看“注释”理解城邦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在地图“古代希腊”上找出斯巴达和雅典的具体位置并记忆。
[设计理念:目的在于为后面学习雅典民主政治做铺垫,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4、学生看教材,归纳出古希腊繁荣的表现,然后老师进行总结并指出雅典民主政治既是古代希腊繁荣的表现也是古代希腊繁荣的原因。[设计理念:目的在于了解希腊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史实,理解古希腊文明是奴隶制文明,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雅典民主政治 讨论:我说雅典民主
1、分小组讨论本班班干部的选举方式以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方式,并谈谈每种选举方式的优点或缺点。
2、结合教材及小字部分、课后“史海拾贝”,各自写出简要发言提纲,内容可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决策机构、决策原则、决策方式、进步性和局限性、现代间接民主等,再小组讨论后推选一个小组成员为代表在全班发言。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简单的总结。
[设计理念:这部分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认识到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的改革。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兴趣。] 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课内容并展示成果(提问:学完本课,你们对古代希腊文明的有了哪些认识?)
[设计理念:自己归纳的才是自己的东西,易于掌握,体现了任务型教法。同时也体现教学的整体前后呼应。] 布置作业,结束新课 收集体现古代希腊文化繁荣的资料。比如:神话故事等 [设计理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
五、板书设计
古代希腊
地理位置
城邦
民主
繁荣
第五篇: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多,海岛星罗棋布。古希腊是海的宠儿。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山势陡峭,难以翻越。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处在氏族制度瓦解、奴隶制确立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其政体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等。其中,实行贵族制的斯巴达和实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的典型代表。
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等等。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发展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把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顶峰。这是古希腊辉煌的重要体现。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民主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摇篮。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1、导入:《荷马史诗》节选“有个地方叫克里特,在酒绿色的海中央,美丽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林立在岛上。”由史诗简要介绍希腊历史的分期: 爱琴文明:青铜器时代,约BC2000-BC1200。荷马时代:铁器时代,BC11世纪-BC9世纪。城邦时代:BC8世纪-BC6世纪。古典时代:BC5世纪-BC4世纪。
BC338年后,马其顿、罗马、奥斯曼土耳其等相继控制希腊,直到19世纪„„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希腊文明的摇篮——民主政治产生相关因素(1)地理环境:临海、多山
演示课件:《古代希腊示意图》。教师一边讲解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一边提问学生一些与本课教学有关的问题。如:从地图上看,希腊半岛的海岸线非常曲折,几乎所有城邦离海洋的距离都在40公里内。其中,古希腊东部海岸线比西部海岸线曲折,对古希腊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又如:希腊半岛上山峦起伏,山势陡峭,很难翻越,形成一个个地理上相互隔绝的小单位。这与希腊有许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什么重要影响?
(2)历史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
分析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
(3)经济因素: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结合教材“历史纵横”,出示以下文字资料让学生得出结论。正如《剑桥古代史》所说: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可以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铺,枕迦太基的枕头。”(4)人文条件:公民共同的价值观 教师补充教材讲解传统的公民权。
3、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教师分析改革内容,并归纳其实质,教给学生根据内容归纳实质的基本方法。
内容:①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的等级 ②废除债务奴隶制
③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④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⑤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影响: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2)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要求学生自己读书并和梭伦改革进行比较,归纳雅典民主制度确立的方面。
4、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分析伯里克里改革的内容,结合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让学生归纳雅典民主制度的内容。
结合学生的归纳,给出图示,讲解民主制度包括民主机关、职权范围、选举方法和鼓励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措施。
5、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结合苏格拉底被放逐的史实和伯里克里的话,让学生分组讨论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积极性和消极性。
特点:(1)内容:直接民主(2)方式:轮番而至
(3)实质:奴隶主阶级的小国寡民 积极性
奠定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初基础 推动雅典精神文化领域的辉煌 局限性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导致民主被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