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经杂说读书笔记091215
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每个卦都有三画,我们称为三画卦,卦中的画叫爻。为什么叫爻?爻者,交也。为什么爻就是交?这是说明卦在告诉我们,宇宙间万事万物,时时都在交流,不停地发生关系,引起变化,所以叫作爻。
有人讲易经的科学,问老祖宗画卦是怎样来的?答案是观察来的,是依据科学来的。但是依我的看法,它不像是我们这一个时期的人类文化,而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文化,发达到最高点,把科学的无数法则,归纳又归纳,最后归纳到八个简单的符号--八卦,留下来这么一点东西,而被我们的老祖宗发现了拿来用。我想我们的老祖宗,说不定还不会有那么高的智慧,达到能够创造出来易经的程度。易经的法则随便用在哪里都通的,…化学…物理…都通…所以易经的法则,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先天八卦图的数字排法是:乾
一、兑
二、离
三、震
四、巽
五、坎
六、艮
七、坤八。这八个数字如果连接起来,它的顺序方向是一条线自正南乾起走向东南兑,而东方离,而最后至东北震,这是顺。另一条线,是起自西南的巽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终于正北的坤,这是逆。九在中央。这个先天八卦的数要背诵得滚瓜烂熟。
后天八卦的卦,还是乾坤离坎震艮巽兑八个卦,可是图案上摆的位置完全不同了。假设学易经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后天八卦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巽离坤
震兑
艮坎乾
从这个图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对的两个卦加起来,都得十的和数,如果连中心的五亦计进去,则无论任何一行,横的,直的,斜的三格和都是十五,而两卦相加都合而为十。所以中国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礼都是两掌合起,就是合十。
监本易经
学易经,其中的注解,有的是不对的,不能看的,尤其宋朝朱熹注的易经。如果参考他的就完全走错了路。而且宋朝以后的易经注解多数是走物理路线,就是用儒家的学术思想来解释易经,而我们手边这本易经,过去叫作监本,就是明朝以后的国子监,近乎现代的国立大学的课本而已。这个监本是明朝那些儒家采用了朱熹的思想编的。明清以来我们文化讲孔孟,大部分都倾向于朱熹的思想。明朝之所以捧朱
熹,等于唐太宗捧道教,因为老子姓李。明朝的皇帝姓朱。明朝永乐皇帝以后,硬性规定,考功名时,四书五经必定要用朱注的,所以我们几百年来的文化思想受这个规定的祸害很大。如果研究易经有兴趣,学久了就会知道,易经的理不必偏重地太管它,但并不是不重视,因为研究几年,懂了易经以后大家都会说理,各有各的理,正理只有一条,歪理可有千条。而易经的象与数却是科学的,没有办法讲歪的,就非要学会它的规矩,法则,才能懂得易经。
第二篇:《杂说》教案
《杂说》(1课时)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明确作者的观点。
2.查阅有关“伯乐相马”的资料,了解人才的发展现状。
3.思考本文的文体特点,了解说的文体常识。教学目标:
⒈流畅朗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⒉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⒊理解课文寓意,感悟文章道理。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 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刚才大家谈“马”兴致很高,今天我们跟随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来看一下他是如何说“马”的。(可以作为展示作业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一篇经典文章《杂说》(板书)。
点评:对有关马的成语或俗语学生进行回忆和展示,谈一谈你心中的马如何?把学生带入了紧张、兴奋的状态中来。
二、速读文章,了解作者及文体
1.走进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多次被贬不得志。2.了解文体:“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散文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往往是托物寓意。我们学习过的说体文章有:周敦颐的《爱莲说》等。
三、诵读感悟
(一)读出和谐节奏之美(教师明确朗读要求)师:大家认为朗读诗词要达到哪些要求啊? 生:读出情感。生:读出节奏。生:读准语速。生:读得语调。(教师范读后学生品读,一读要求:准字音
听节奏
悟语速
品语气)(也可以作为诵读作业)
(二)读出节奏音韵之美
师:读准了节奏和重音,文章就会读得抑扬顿挫,感受到它的音韵美。
(二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如果学生读不出意味,老师就该抽出些时间,与学生一起品读。)
四、细读品味
自主学习
师:下面让我们来品读一下本文,具体感受马给我们的启迪。再次大声朗读课文(三读要求),结合注释和预习内容,试着翻译全文,相互质疑解疑。(展示预习作业)(梳理文言知识: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现象)。1.师:同位之间或小组之间相互质疑,积累文言知识。2.自主思考疑问
这篇文章的文意并不难,老师根据文意,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先自主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得出你们的答案。(注意,尽量用原文作答)
(1)“伯乐和千里马”二者是什么关系?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千里马依靠伯乐生存)【板书:伯乐
千里马
决定
依靠】(2)千里马有什么才能?
明确: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量大)。【板书:日行千里、食量大】(3)伯乐不常有,千里马遇见了“食马者”,会有怎样的遭遇?
明确:祗辱于„,骈死于„,不以„„【板书:食马者 受辱,骈死,不能行千里】(4)为什么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才能会被埋没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几个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为何“食马者”不让千里马吃饱?)
【板书:不知马】
师:食马者不知千里马具有特殊的才能,导致千里马连普通的常马也比不上,自然难以实现日行千里的才能。
(5)第三段中,具体反映出食马者“不知马”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3.教师引导体会感情 师:“策之„„通其意”三个句子一起连用,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排比
师:排比的句子应该怎样去朗读?
明确:读出层层递进,感情越发强烈、强调的感觉 师:你觉得在这个排比句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发言明确,师引导:假设你是作者,你亲眼看到千里马被食马者痛打、遭受饥饿、而且还不能被人理解。你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激愤,作者激愤的感情层层递进。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读出层层递进、越来越激愤的感觉。)
【多媒体】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食马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无知、愚昧”
【板书:无知、愚昧】
师:食马者明明愚昧无知,却还不懂装懂,觉得自己可以识别千里马,只是千里马太少,于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你们觉得,食马者说这句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多媒体】
明确:狂妄的、骄傲的
师:这可以反映出,食马者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狂妄骄傲
【板书:狂妄、骄傲】
(请一位学生来扮演食马者,想象当时食马者的表情、动作,再加上他说的这句话,把食马者这种狂态展现出来。)
师:食马者明明是主观意识上出现了问题,却把自己没能发现千里马的原因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板书 无马】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作者实在难以忍受,发出了怎样的议论?文章结尾进行了自问自答,不是无马,其实是真的不知马,巧妙地提出本文的中心句。
【板书:无马 不知马】
“无马”是食马者主观上犯的错,“不知马”才是真正的原因,作者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尖锐地摆出来,表现出作者对食马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对千里马的遭遇呢?
【多媒体】
明确:对食马者(态度)的嘲讽、控诉;惋惜、悲哀。【板书 控诉 惋惜】
五、感悟文情,象征写法
1.感悟文情
(1)结合文中反复出现的词,体会作者感情。
师:面对千里马的遭遇,作者怀着痛惜之情,对食马者无知狂妄,作者进行了嘲讽。文中还反复出现了五个“也”字,也字作为语气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请大家勾出含有“也”字的句子,从句子中去揣摩这五个“也”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从而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5个“也”字:在揣摩语气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个句子说的是什么。【多媒体】
第一个“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对象:千里马)第二个“也”字:批判、嘲讽的语气(对象:食马者)第三个“也”字:惋惜、批判的语气(对象:千里马)
第四个“也”字: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对象:千里马)第五个“也”字: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对象:食马者)2.托物寓意
师:我们回到题目,马说这个题目让我们想起了学过的另一篇文章——《爱莲说》,到底什么是“说”呢?它有何特点?
明确:古代一种议论性体裁,是文人志士借用谈论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本文是作者《杂说》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师:《爱莲说》借用莲花象征品质高洁,那大家想一想,《马说》里的 “千里马”“伯乐”“食马者”,有没有更深层的含义?
【板书】 千里马:指人才
伯
乐:
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指不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愚昧无知的统治者)(点拨:在封建时代能决定人才命运的是哪个阶级)
师: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就更能体会到文中千里马在食马者的压制下 “受辱,骈死”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的不幸遭遇,实质是指人才因为统治者的无知愚昧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处于不幸的境地。3.补充背景【多媒体:写作背景】
师:文人写文,灵感多是来自个人的经历。韩愈为什么要写一篇关于人才的文章呢?本文的主旨(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本文的写作背景。
韩愈19岁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名落孙山,第四次考中进士,因没有参加吏部考试而不能授官,他放弃了考试这条路,开始“跑官”,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之后投入地方军阀也遭受失败,从自己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下了此文。
师:请大家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行为的控诉。
【板书:流露
控诉】
师:这种将抽象的道理寄托于具体形象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人才受摧残压制的事实,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这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板书:托物寓意】 明确:托物寓意(不是“托物言志”,不是重志向、兴趣;而是重现象;)
六、活动迁移
学以致用(课外作业设计)
1.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也可以是其他人)说出原因。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章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
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
D.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模式:我喜欢-------是因为------------2.个性表达
观点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观点二:世无伯乐,仍然有千里马
模式:我的观点-----我的依据----------3.文章的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也是本文写法特色。
点评:此处写法探究 学以致用,避免学生盲目性,学生科在老师的规定下自由发挥,避免了课堂的高耗时,低效能。可谓“及时雨”,而不是“添加剂”。便于学生运用。
七、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句子或词语,和大家分享,并说明你的理由。
点评:由韩愈笔下的优美语句,总令我们心驰神往,更让我们如痴似醉。说到时代的风流人物,课堂教学中潜藏着人生哲理。文本语言连同蕴含其中的情感,正是我们要汲取的 “养料”。课堂小结真是 “春风化雨,点石成金。”啊!
第三篇:杂说_教案
杂说
张艳秋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掌握文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教学步骤】
一、欣赏图片并导入:
二、了解文体及作者: 明确: 1.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2.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三、课文阅读及翻译: 法。
1.全班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正确的句读。
2.教师范读。同学拿起笔将自己刚才没有读准的生字圈出。3.同学根据教师的范读正音并在课文上注音再读。4.指导翻译: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将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加上点。2)讨论:共同探讨并在书本上注释这些实词和虚词。3)班级讨论: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加点的字词。5. 试译全文:
四、课文分析:
讨论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 寓指人才。“伯乐”: 寓指赏识才的人。
“说天下无马的人”: 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讨论2: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A.千里马的处境怎样?
B.千里马都受到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什么地方?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D.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讨论3: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五、课堂练习: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1、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3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子并释义。(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
(3)食之不能尽其材。
(三)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虽”字的用法:A.虽然 B.即使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六、总结全文: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第四篇:国学杂说
国学杂说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周德春)
国学,从字面上来说,是我国传统的学问。中华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发源,具有中国人文特色的哲学、经学、史学、文学大放光彩,形成了以儒家经典学说为主流的文化形态。以史学而言,中国有着浩瀚丰富的历史文献,从先秦的《尚书》、《春秋》等经学典籍开始,历史叙事就展开了那宏伟的画卷。以《史记》、《汉书》等二十四部正史及《资治通鉴》为代表的经典史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成为史学与文学作品完美结合的典范。就文学来说,先秦诸子散文、汉魏六朝文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皆在艺术上达到了美轮美奂的效果,涌现出一大批经典作品,千百年来世代传诵,陶冶了我们民族的心灵,塑造了我们中华的精神。
学习国学,最重要是潜心阅读传统经典,包括哲学、史学和文学。现代社会,物资的繁华、生活的富足并不能弥补人内心的精神缺陷。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闲暇之余,应该追求精神的愉悦和人格的完善,而阅读经典,与哲人对话,让内心沉浸于理想、道德、正义、光明及一切美的事物的意境之中,不知不觉,我们的素养就会有所提高,我们的心智就会趋于完善。我们会变得更有理性,更有道德,更深刻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我本人学习的是历史地理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国学,但对其一直怀有兴趣与热爱之情。记得阅读司马迁《史记》,每读到精彩之处,皆深叹其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也。读《诗经》,咀嚼其一咏三叹之诗句,妙哉不可言。诵念唐诗、宋词,字字珠玑,句句情意,美哉不可言。阅读经典,如同徜徉于传统文化的海洋,乐哉悠哉。
现在教育都讲究实用主义,君不见经贸、外语、法律、财会一大片,考证、培训满天飞。学生疲于奔命,为一份“理想”工作和“体面”生活而奔波。相比之下,国学真是既奢侈又贵族的学问,不能给世人以“远大前途”,似乎也没有什么 “经济适用”的东西。然而扪心自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哪,就是为了那名利而忙碌,为了那“前途”而奔波,为此要舍弃心中的那份美好吗?再想一想,学习国学又为哪般?不是装点门面的虚荣,不是消极遁世的安乐,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赶热闹,是为了精神的充实,心智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唯有此,方有所得。
周德春
2010-5-25
第五篇:《易经》
13.《易经》是一本什么书,简要地写出它的内容,以及在中国传统科学中的影响。《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易经》编码遵循严密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规律,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到了事物间的抽相关联,比之研究具象关联的现代科学可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的奥妙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历史上戚继光抗倭。《易经》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和“风水”学说紧密相关,古代的城建布局、建筑设置等都要以《易经》理论为指导,四合院就是阴阳平衡、和谐观念建筑的典型。传统建筑中的“九梁十八柱”等都是《易经》中获得灵感,故宫角楼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围棋也是根据《易经》原理演变的游戏。随着科学的发展,其深远意义将日益被证明。《易经》强调与时偕行的变易思想,是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等国学传统思想的主要来源。《易经》实时定位的思想,是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至今对环保,保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易经》中常用的很多词语至今仍在我们口头应用,“突如其来”、“夫妻反目”、“谦谦君子”、“虎视眈眈”„„等。21世纪中国的崛起,正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
《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