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尔基名著
读书名言: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迪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书,要算要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读书良方:
注: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甚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 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
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 不可用。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 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
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 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我在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是着重大学生,但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 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实难以为外人道。
读后感写作方法:
一是要写清楚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首诗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使你受到教育。要让人看了觉得这确 实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首诗的感想。如果不紧扣住所读的书或文章,空泛地议论,那就不是篇 读后感,人家不知道你的感、想从何而发。但是,复述书本里文章中的内容,要注意简明,要引用能说 明问题的 内容,不要大段大段地摘抄。
二是要写清楚读了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你有哪些感受?受到了什么教育?要十分明晰地把自己的 思想写出来,不要含混模糊。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把心中所“得”写出来。否则抄了大段大段的书,没有 体会,或体会不多,那还怎么叫做读书心得呢?
三是要有分析。有些同学常常把读后感写成两大段:第一殷是书上怎么写的,抄了一大篇。第二段几句 简单的套话,我学到了什么精神,今后准备怎么做。这样写,内容就显得很单薄。一篇读后感一定要有 分析。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某一点写得好,使你受到启发。那你就该讲讲:好在哪儿,使你受到什么启 发,或是在写作上很有特色,“特”在哪里,“妙”在哪里,把这些感受有分析地具体写出来,这篇读 书心得的内容就丰富、充实了。
例文欣赏:
《匆匆》读后感
“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是啊,时光匆匆,岁月匆匆,自然界的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周而复始,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停留,永远不复返,那就是时间。自从学了《匆匆》这篇文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
“昨日之日不可留啊”。当你昨日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就会沉浸在高兴、喜悦当中,时间便从眉梢中溜掉。当你做错事时,便会埋在悲伤和忧郁之中,日子便从忧郁之中逝去。这样,时间就在你的喜怒哀乐中悄 然逝去了,时间,它是不等人啊。
我们这代青少年有理想,又抱负,但不能坐享其成。有些青年靠幻想来度日;想着以后该成就什么,怎 样为国家做出贡献,甚至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来。让时间在幻想当中白白流失了。有的人,总把事情推 到明天再做,要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啊!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人在叹息时间之快。确实,时间的流速是让人无法预测的。人的生命有限,但如何 才能让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出不朽的贡献呢?这就需要我们珍惜时间,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未来的成 绩在于今天的努力,明天的理想是在于今天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时间,把握时间,未来的成功才会向你招手。
巧读书: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 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 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灌注。认 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 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 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TIP: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 30 分钟内完全不记得 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对都完全忘记外物 1 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 集中力。
116班
容启培&何文林
第二篇:高尔基名著
高尔基名著<<童年>>读书心得
九年级二班-------杨晓凤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
--
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 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Z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为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读书心得
九年级二班-----安博
暑假伊始,自小热爱读书的我便早早的制订好了读书计划。我按照计划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同学·在人间》、鲁迅的《呐喊》、谢婉莹的《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刘洋的《绿野仙踪》、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卡洛尔的《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等几本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这些书基本上都是我从各个书店中淘回来的。自己的积蓄不算太多,但又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的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攒钱去买那些昂贵的书籍,后来便有了经验,从那些被人遗忘的书堆中找到许多好的书籍。其中有名著、有童话、有诗歌、有小说、有散文……无论中外,写的都是那么引人入胜,使我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也有了许多感想和心得,笔尖流露出一时的感受。在我读过的这些书籍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鲁迅的《呐喊》了。《呐喊》深刻地揭露了旧时封建社会的残忍,从中我也读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忍景象。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再到《啊Q正传》,从《**》到《故乡》再到《社戏》,没有一篇不是在用犀利的笔锋与封建社会的欺压百姓的人们手中的尖刀、火枪做斗争,他犀利的笔锋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他的爱国之心,都是那么地令人肃然起敬。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社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甚至小康,但是老一辈的精神不能丢啊。在我认为,读书是人生中最好的娱乐、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给予人无穷无尽的知识,而且可以给予人无限的乐趣并且培养人为人处事的的能力。在人们孤独的时候,读书变成了最大的乐趣。这时它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娱乐品,当人们在这时看它时,会感到快乐、轻松;而在人们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从读书中获得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无穷尽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读一些好书,对自己是有利无害的,如果能够在实践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而是在书中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才是读好书的最高境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爷爷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从这句话中便可以看出书在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的价值有多么珍贵。正如高尔基爷爷所说的,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陡的,是险的,是要的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读一些不同的书籍就像是在爬阶梯,对自己也是很有帮助
的,但也要会选择书籍。一本好书就犹如是由钻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无价之宝,其中所蕴含着的知识与智慧是那样的珍贵,书籍真可谓是人类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啊!相反,如果我们去读那些几乎汇集了天下所有肮脏之物的不利于健康的书籍,那不是在掌握知识、寻找乐趣,而是在使自己堕落,会使自己变得庸俗、无知。在一本书中,又使它会让你伤心、同情的落泪;有时它会让你开怀大笑;有时它会让你觉得自己身临其境;有时它会让你自己觉得离它根本就在两个世界。我想,书籍是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什么是读书心得? 其实,读书心得并不难写,把自己读书的收获和感想。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一篇“读书心得”。当然,读书心得比起摘抄、画写、读书提要那三种读书笔记确实复杂一些,难度大一点。一本厚厚的书,一篇长长的文章,那么多内容,该从哪里写起呢?应当写些什么呢?你不要怕,只要读书真的有心得,就有的可写,也一定能写好。
第三篇:童年 高尔基 名著复习提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②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③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④小茨冈:乐观纯朴;
⑤老工人格里戈里:正直; ⑥“好事情”: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6《童年》中“萨拉多夫”指的是城市名。
8青年的时候,那是外祖母可供炫耀的宝贝,可现在外祖母却要诅咒它。“宝贝”和“它”都是指头发。
9外祖母脸上最煞风景的是那个软塌塌的大鼻子、红鼻子头了。外祖母是我永远的朋友,是我最了解的人,我与她最知心!
10在船上,外祖母在船上讲的故事很精彩,水手们邀请我们 吃晚饭。
11在外祖母的眼中,尼日尼是一个像神仙住的地方。教堂好像是在空中飞翔。
12外祖父是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他穿一身黑,胡子是金黄色的,鼻子是弯,眼睛是绿的。
13“我”有两个舅舅,他们分别是米哈洛舅舅、雅可夫舅舅,舅妈娜塔莉娅,两个表哥都叫萨沙,表姐叫卡杰琳娜。
14在外祖父的眼中,我的颧骨和我的父亲长得一模一样。米哈伊尔舅舅 的黑头发梳理得非常整齐,他像老爷一样干瘦干瘦的;雅可夫舅舅的头发是浅色的,打折卷儿。
16“我”最不喜欢外祖父,是因为闻到了他身上的敌意。我有点怕他,还有点好奇。
17从外祖母那儿“我”知道两个舅舅强烈要求老爷分家的。母亲带着我突然到来,这是舅舅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18“我”和母亲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吃就爆发了一场争吵。米哈伊尔舅舅 突然轮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
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我的大学》《在人间》
2、《童年》的主人公是阿廖沙,讲述他三岁至十岁的童年生活
3、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老爷子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4、阿廖沙遇到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5、外祖父的染坊起火,外祖母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6、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小茨冈/伊凡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格里高利则常常受到捉弄。
7、节日狂欢中,通常由雅科夫弹琴,小茨冈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醉。
8、“我”到外婆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听外婆讲故事,其中印象最好的是米龙隐士和伊凡勇士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9、“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母亲回家了,他们害怕母亲来抢外祖父的财产,甚至因此两个舅舅还大打出手。
10、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11、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八哥并叫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因为他老是怪声怪气地学外祖父说话。
12、在“好事情”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3、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外祖母。
14、阿廖沙因为伤了脚趾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15、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五个戈比作为奖励
16、阿廖沙读了2年小学。
17、在外祖父眼里,他认为法律就是习俗(习惯)
18、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恶作剧。
• • • • • • • • •
• • •
• • • • • • • •
1、《童年》中人物阿廖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能给你什么启发或感染?
答:阿廖沙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从小心地善良、是非分明、能爱能恨。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他不畏艰难险阻,即使在穷途末路中也要笑着面对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激励着我,让我学会了笑对人生,笑对困难。
2、《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 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1、《童年》中人物阿廖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能给你什么启发或感染?
答:阿廖沙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从小心地善良、是非分明、能爱能恨。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他不畏艰难险阻,即使在穷途末路中也要笑着面对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激励着我,让我学会了笑对人生,笑对困难。
2、《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阿廖沙,善良乐观的 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3、《童年》中塑造了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4、《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5.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示例:情节:阿廖沙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体验和感悟:外祖父的残酷、自私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的品性。
6、《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 我的大学》。
7、《童年》讲述的是 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8、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 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第四篇:高尔基名著读书心得体会
高尔基名著读书心得体会
寒假伊始,自小热爱读书的我便早早的制订好了读书计划。
我按照计划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同学·在人间》、鲁迅的《呐喊》、谢婉莹的《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刘洋的《绿野仙踪》、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卡洛尔的《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等几本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
这些书基本上都是我从各个书店中淘回来的。自己的积蓄不算太多,但又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的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攒钱去买那些昂贵的书籍,后来便有了经验,从那些被人遗忘的书堆中找到许多好的书籍。其中有名著、有童话、有诗歌、有小说、有散文……无论中外,写的都是那么引人入胜,使我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也
有了许多感想和心得,笔尖流露出一时的感受。
在我读过的这些书籍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鲁迅的《呐喊》了。《呐喊》深刻地揭露了旧时封建社会的残忍,从中我也读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忍景象。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再到《啊Q正传》,从《**》到《故乡》再到《社戏》,没有一篇不是在用犀利的笔锋与封建社会的欺压百姓的人们手中的尖刀、火枪做斗争,他犀利的笔锋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无论是他的还是他的爱国之心,都是那么地令人肃然起敬。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社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甚至小康,但是老一辈的精神不能丢啊。
在我认为,读书是人生中最好的娱乐、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给予人无穷无尽的知识,而且可以给予人无限的乐趣并且培养人为人处事的的能力。
在人们孤独的时候,读书变成了最大的乐趣。这时它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
工具,也是消遣的娱乐品,当人们在这时看它时,会感到快乐、轻松;而在人们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从读书中获得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无穷尽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读一些好书,对自己是有利无害的,如果能够在实践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而是在书中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才是读好书的最高境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爷爷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从这句话中便可以看出书在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的价值有多么珍贵。正如高尔基爷爷所说的,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陡的,是险的,是要的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读一些不同的书籍就像是在爬阶梯,对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但也要会选择书籍。一本好书就犹如是由钻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无价之
宝,其中所蕴含着的知识与智慧是那样的珍贵,书籍真可谓是人类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啊!相反,如果我们去读那些几乎汇集了天下所有肮脏之物的不利于健康的书籍,那不是在掌握知识、寻找乐趣,而是在使自己堕落,会使自己变得庸俗、无知。
在一本书中,又使它会让你伤心、同情的落泪;有时它会让你开怀大笑;有时它会让你觉得自己身临其境;有时它会让你自己觉得离它根本就在两个世界。
我想,书籍是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第五篇:高尔基名著童年读后感1000字
高尔基名著童年读后感1000字导读: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这个寒假里,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这个寒假里,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童年读后感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外祖父的鞭打。
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像还没开的花蕾用花瓣护着花蕊一样。在外祖父家,他熟悉了很多性格各异的亲戚,可能让阿廖沙坏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了,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
而在外祖父鞭打阿廖沙的时候,每次都用胳膊挡着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的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尽管每次都会被抽得又红又肿,像红薯一样,但他还是重复地做着这个举动。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地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既贪婪,又残忍,还很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经常为一些小事争吵、甚至动手„„
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在无形中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四周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熟悉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希奇”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很多的孩子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在他们看来,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地把某个无辜的人无故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天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糖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们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轻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实在是天真了。
看了这本书,我最大的读后感是: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有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不应该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