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没有方程式
李光斗的推荐
李光斗,品牌战略专家
推荐语:成功没有方程式
李嘉诚先生的一句名言流传甚广:“建立个人和企业的良好信誉,这是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却是价值无限的资产。”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李嘉诚这句话,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到底该从李嘉诚身上汲取什么呢?《李嘉诚商业演讲录》系统地阐述了李嘉诚独到的商业思想与经营智慧,给了我们深刻有益的启迪。
人们总是抱怨市场环境不好,赚钱机会太少。甚至认为李嘉诚能够成功是垄断市场、是人脉资源使然。李嘉诚用事实告诉我们:“我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个人赤手空拳,我没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越的条件,一点也没有,这包括资金、人脉、市场等等。”
许多人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抓住时机,就能成为行业翘楚。李嘉诚则告诉大家:抓住时机固然重要,“勤练内功”懂得怎样发力才是根本。时机不会从天而降,“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在我策划“蒙牛——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事件营销过程中,外界认为是蒙牛幸运地抓住了“神五”这一稀缺的垄断资源。其实,蒙牛早在“神五”飞天前一年就开始深入准备,详细策划。因此“神五”成功登陆那一刻起,蒙牛的品牌传播就全方位展开。2005年火爆全国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也是如此。不是机会青睐蒙牛,而是蒙牛完善、灵活的品牌运作机制在起作用,更是蒙牛长期注重品牌竞争力提升的结果。
成功没有方程式,失败都有定律。减低一切失败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础。从“老二”变成“老大”,从“跟随者”成为“领跑者”同样没有诀窍,只有勤练内功。这或许是李嘉诚本篇演讲揭示的真正奥秘所在。
“老二”如何变“第一”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董事长 李嘉诚
我每次出门,在机场都看到有关于我的书籍,不知道为什么其中最多人感兴趣的题目,总是离不开我如何赚钱,既然那么多人有兴趣,我今天便选定了这题目。
首先,让我回顾一下我和长和系的发展里程碑;
1940年,因战乱随家人从内地去港;
1943年,父亲因贫病失救去世,负起家庭重担;
1950年,创立长江塑胶厂;
1971年,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
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上市;
1979年,从汇丰银行收购英资和记黄埔集团22.4%。
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我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个人赤手空拳,我没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越的条件,一点也没有,这包括资金、人脉、市场等等。
很多人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我们公司快速扩展是和垄断市场有关,其实我个人和公司跟一般小公司一样,都要在不断的竞争中成长。
当我整理公司发展资料时,最明显的是我们参与不同行业的时候,市场内已有很强和具实力的竞争对手担当主导角色,究竟“老二如何变第一”?
或者更正确地说:“老三老四老五如何变第一第二”。我们今天可以探讨一下。
竞争和市场环境紧密相连,已有很多书籍探讨这题目,我不再多谈。很多关于我的报道都说我懂得抓紧时机,所以我今天想谈谈时机背后是什么?
能否抓住时机和企业发展的步伐有重大关联,要抓住时机,要先掌握准确资料和最新资讯,能否抓住时机是看你平常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之前。
抓住时机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呢?
一是知己知彼。做任何决定之前,我们要先知道自己的条件,然后才知道自己有什么选择。在企业的层次,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要看对手的长处,掌握准确、充足资料做出正确的决定。
二是磨砺眼光。知识最大作用是可以磨砺眼光,增强判断力,有人喜欢凭直觉行事,但直觉并不是可靠的方向仪。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不但要紧贴转变,最好还要走前几步。要有国际视野,掌握和判断最快、最准的资讯。不愿改变的人只能等待运气,懂得掌握时机的人便能创造机会;幸运只会降临有世界观、胆大心细、敢于接受挑战但能谨慎行事的人身上。
我在1979年收购和黄的时候,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在中国人流畅的哲学思维和西方管理科学两大范畴内,找出一些适合公司发展跟管理的坐标,然后再建立一套灵活的架构,发挥企业精神,确保今日的扩展不会变成明天的包袱。
灵活架构为集团输送生命动力,不同业务的管理层自我发展生命力,互相竞争,不断寻找最佳发展机会,带给公司最大利益。
完善治理守则和清晰指引可确保“创意”空间。企业越大,单一指令行为越不可行,因为最终不能将管理层的不同专业和管理经验发挥。
毅力坚持。市场逆转情况,由太多因素引发,成功没有绝对方程式,但失败都有定律:减低一切失败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础。
以下四点可以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承担风险的能力:①谨守法律及企业守则;②严守足够流动资金;③维持溢利;④重视人才的凝聚和培训。
结语
现今世界经济严峻,成功没有魔法,也没有点金术,人文精神永远是创意的泉源。企业领导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能全景思维,有长远眼光、务实创新,掌握最新、最准确的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迅速行动、全力以赴。
建立个人和企业良好信誉,这是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却是价值无限的资产。
第二篇:李嘉诚:成功没有什么必然的方程式
李嘉诚:成功没有什么必然的方程式
2011-07-03 12:40:14
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6月27日出席汕大毕业典礼,面对今年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2300多名毕业生发表演说,勉励行将毕业的同学,在不要盲目仿效他人之余,亦可借镜于别人的成功、悟出个人的心得,在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上达成梦想,活出属于自己的精采人生。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欢迎各位到临汕头大学,与我们一起共度同学们这快乐的一刻!各位同学,你们从小学至大学毕业,寒窗努力16载,今天踏上新的一段,衷心祝愿你们能振翼乘风,成就志向,追求梦想。
你们知道吗,我以为活到这年纪,早看尽太阳底下的事,想不到令人莫名其妙的事还是不少的。近期媒体在热炒年轻人应否成为李嘉诚,观点之多,煞有介事的炒作令人费解发笑。对我而言这议题本身挺空洞,每一个人各有不同的独特天赋、经验,并按自己的选择踏上命途,虽然没有人应附人骥尾,盲目模仿他人,但从他人经验悟出心得,也是不错的成长教材。
坦白的对大家说,我爱当我自己!
但这句话不意味我未曾梦想当一名内科医生,或是科学家,一点痴性,人人可有,不太久之前,我还希望自己是高球高手。人生的价值不仅需要重视结果,奋斗过程,也同样重要。
东坡先生曾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生活所需全部欠缺,我小时候比苏东坡这句话的生活条件更苦,在这艰难阶段中,我还能在品格个性、能力、情感与志趣的探索里找得快乐的滋味。
别无选择面对逆境挑战
这闹哄哄的炒作,反而促使我对自己的旅程反思,如果一切有机会从头再来,我的命运会如何不同?人生充满着很多「如果!」,转捩点比比皆是,往往也不由我们控制。如果战争没有摧毁我的童年,如果父亲没有在我童年时去世,如果我有机会继续升学,我的一生将如何改写?我对医学知识如此热诚,我会不会成为一个医生?我对推理与新发现充满兴趣,我会不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这一切永远没有答案,因为命运没有给我另类的选择,我成为今日的我。
人生的过程中尽管不无遗憾,但我学到最价值连城的一课--逆境和挑战只要能激发起生命的力度,我们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像的。
成功没有必然方程式
我成长的年代,香港社会艰苦,是残酷而悲凉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社会安全网,飢饿与疾病的恐惧是强烈迫人。求学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贫穷常常像一种无期徒刑。今天社会前行,新的富足为大部分人带来相对的缓冲保障,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是对希望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一辈子也无法冲破匮乏与弱势的局限。我理解这些恐惧,因我曾经一一身受。没有人愿意贫穷,但出路在哪里?
70年前这问题每一个晚上都在我心头,当年14岁时已需要照顾一家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脉网络,我很怀疑只凭刻苦耐劳,和一股毅力,是否足以让我渡过难关?我们一家人的命运是否早已注定?纵使我能餬口存活,但我有否出人头地的一天?
我迅速发现没有什么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专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区分出来。若果成功是我的目标,驾驭一些我能力内可控制的事情是扭转逆境十分重要的关键。我要认清楚什么是贫穷的枷锁──我一定要有摆脱疾病、愚昧、依赖和惰性的方法。
持恒地终身追求知识
比方说,当我发觉染上肺结核病,在全无医疗照顾之下,我便下定决心,对饮食只求营养不求喜恶、适当地运动及注重整洁卫生,捍卫健康和活力。此外,我要拒绝愚昧,要持恒地终身追求知识,经常保持好奇心和紧贴时势增长智慧,避免不学无术。在过去70多年,虽然我每天工作12小时,下班后我必定学习,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过去一年,我费很大的力气,努力理解进化论演算法里错综复杂的道理,因为我希望了解人工智慧的发展,以及它对未来的意义。
无论在言谈、许诺及设定目标各方面,我都慎思和严守纪律,一定不能给人嚣惰脆弱和倚赖的印象。这个思维模式不但是对成就的投资,更可建立诚信;你的魅力,表现在你的自律、克己和谦逊中。
机遇出现整装待发
所有这些元素连接在一起功效非凡:它能渐渐凝聚与塑造一个成功基础,帮助你应付控制范畴以外的环境。当机遇一现,你已整装待发,有本领和勇气踏上前路。
纵使没有人能告诉你前路是什么一道风景,生命长河将流往何方,然而,在这过程中,你会领悟到邱吉尔多年的名言:“只要克服困难就是赢得机会。一点点的态度,但却能造成大大的改变。”
生命抛来一颗柠檬,你是可以把它转榨为柠檬汁的人。要描绘自己独特的心灵地图,你才可发现热爱生命的你、有思维、有能力、有承担,建立自我的你;有原则、有理想、追求无我的你。各位同学,再次恭喜你们,我深深相信,今天你以汕大为荣,明天汕大将以你为荣。谢谢大家。(
第三篇:没有意外就是成功
没有意外 就是成功——写给中、高考
考生的家长们
四年前我的孩子参加了中考,一年前我又成为一个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的高三学生家长,陪孩子渡过了高考。现在回想起来,还清楚记得那时的心情。每天仔细地操持着一日三餐,作息的节奏完全跟随着孩子,从不主动去问他模考成绩,内心却不断盼望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一有空闲就默默估算他的各科成绩,然后一科一科加起来,算算总分,想想可以报考哪所学校…… 日子一天天过去。越临近考试,越将考试那两天的日程“放大”,几点起床?准备什么早餐?出门走哪条路不会堵车?中午吃饭和休息,不能到外面吃,千万别生病,文具都带齐……,不要出意外!不是我们做家长的心理素质差,我们只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出状况,那样我们会怨恨自己,一辈子难受自责。作为心理老师,也是考生家长,我把考试前家长的心理调整大概整理了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考试前学生最担心的是什么? 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出题过偏、怪有关。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高级别的正规考试,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出现的怪题、偏题。
二、学生有哪些压力?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你才能真正帮到他。一般说来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身体的自然感觉是不舒服、累、压抑。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
三、家长不该说什么?不要总是问“复习的咋样了?”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而如果他事实求实地回答你,没复习好,这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言语中带着威胁和恐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么!
四、考试期间孩子失眠怎么办?有一个年轻老师跟我讲她第一次高考失败的惨痛经历: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她怎么都睡不着,结果被她妈妈发现了。她妈妈非常生气,不停地数落晚上不睡明天会如何晕头涨脑、考不好试等等。最后她母亲整晚一直守在她旁边等她睡着。结果,她一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真的是昏昏沉沉,那一年的高考失利了!我们都希望孩子在考试期间能睡好。但万一你的孩子失眠了,千万要告诉他,没关系,不影响做题!人是有应激功能的,24小时不睡觉,大脑还能正常工作!如果孩子在考试前也相信这个道理,反而临考前能够释然,睡个好觉。
五、考试期间孩子生病怎么办?一般说来,只要孩子不是那种病得不能坐下来那笔写字,生病对考试的影响其实就只是心理上的,并不会妨碍大脑工作。大家对这一点可能感到很难理解,基本的解释是:大脑工作在生理上实际只需要两个条件,葡萄糖和氧气。这两个条件有,就能做题、思考。身体的不舒服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心理上造成我们的不安,实际的影响没有那么可怕。因此,万一孩子在考试期间生病了,家长也要给他这样的信念,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跟他说,你都生病了,如果没考好也是能理解的,这样孩子反而能放下包袱,轻松应考。
六、如何回答孩子“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有的家长说,无所谓,考不好就考不好!有的家长说,考不好就完了,我没办法,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考试对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不可能无所谓,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是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这个时候最好认真的、诚实的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咱们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后悔、自责。
七、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 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实际上,最后的冲刺对高考考生可能改变不大,而对中考考生,由于初中的知识点相对简单,我们的确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靠最后冲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绩的。“临阵磨枪,又快又光!”学校老师不能这样教育学生,我们做家长的要这么给孩子打气。
八、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决定学习成绩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方法和习惯,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的了。所以这个时期,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许多毛病,不要急于去纠正他。你能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具体来说,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也许他吃饭的时间有点长,也许他在厕所磨叽了半天,也许一晚上他去厨房翻了几次冰箱……,不管怎样这段时期不要吭声,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这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
九、为什么临近考试,孩子反而疲沓不想学? 基本上我遇到的每个学生都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致学习没效率。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请家长首先理解,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保护性抑制”,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提醒他休息休息。我的一名高三学生,有一次在课间做编织。原来,当我告诉他们减压的一个办法是做做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编织,她说这么做的确感觉好一些。
十、考试期间吃什么、穿什么?吃、穿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注意,考试期间最好让孩子吃熟悉的食物、穿舒服的旧衣服。有的家长可能想在这几天帮孩子加强营养,虽说营养的保证很重要,但那应该是半年前、一年前就注意的,而不是靠这几天。考试期间的饮食最好跟他平时的饮食一致,熟悉的食物使人放松。同样,熟悉的衣服也会使孩子更放松。
十一、教会孩子及时处理不利的考场环境 几年前我孩子参加中考时,一名监考老师坐在他旁边,不断地翻看他的卷子。回来后他懊恼地说:“有一道题没看着”。我非常后悔没有早点告诉他,那个老师的行为是违反考场规定的,他本可以及时提出意见及时投诉的!一般来说,高考各考场对监考老师的要求相对严格,但中考则各个考点的要求参差不齐。早点告诉孩子,考场上无论是什么影响到自己答题时,都要及早举手向监考老师提出。
十二、考试当天中午,如何帮孩子放松? 许多同学上午考试回来,兴奋的没法午休。家长们看着急在心里又不知怎样劝孩子平静下来。这时可以这么说:“躺一会儿,不必非得睡着,让身体放松休息一下,等会我叫你”。睡眠是不能带着睡眠压力的,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孩子更容易入睡。注意睡眠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入睡后不要超过半小时,在他进入深睡眠以前一定要叫醒他。
十三、头场考试考砸了怎么办?哪怕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如果第一场考试考砸了,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他的心情。处理不好还会牵连到他后面的考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我相信大部分家长能做到不责怪孩子;但要提醒的是,我们容易犯另一个错误:“别想了,想了也没用”,“不会的,情况没你说的那么糟!”这其实是在盲目地否认孩子的失利,孩子会感觉父母不能接受他的失误。孩子当然知道“想了也没用”,他也知道“只是这一门课考砸”。但他内心是惴惴不安的,家长这时候特别需要去倾听他的不安,他的委屈,他的自责。只有有人理解他,才能让他稍稍好受一些。当然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考试失利的情绪中,家长可以试着问他“现在怎么办呢?”请放心,绝大部分孩子是理性的,当情绪平稳以后,他能够振作起来。
十四、考生在考完自己弱项学科后,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我见到不少这样的情况,考生考试下来,神色凝重地说:“我好像没涂答题卡?”“记不清是不是在卷子上答的,好像只是在草稿纸上做的?”家长每每听到大惊失色,努力帮助孩子回忆到底涂没涂答题卡。其实,我们老师在考场监考时,几乎没有发生过交空白答题卡的情况。考场上会来回督促同学们进行检查。个别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安,与他的考试压力有关。是这样,当我们对一件重要的事情感觉失控、完全没法控制时,我们很容易产生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举个例子,假如你住的小区连续被盗,人人惶惶不安,你出门离开家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怀疑“我锁好门了吗?”因此,当孩子下考回来告诉你他的担忧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安慰他,帮他尽快调整到下一场的考试中去。
第四篇:隆力奇的成功方程式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0年第10期
隆力奇的成功方程式
“你们看我现在是不是很直销人啊?”在8月30日举行的隆力奇培训中心开工庆典暨新产品发布会上,隆力奇董事长徐之伟发表了激情四溢的演讲,颇有直销演讲大师的风范,这和四年前隆力奇初八直销时的徐之伟判若两人。
在徐之伟对直销理解越来越深的同时,他对民族企业管理、运营目标的实现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不少关于隆力奇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对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接受《中国直销》专访时,徐之伟再次强调了以后隆力奇的思路“我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就反复强调„木工理论‟,也就是以木工对待打好家具的务实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对于企业来讲,也就是要拥有良好的规划、精确的模型以及可以执行操作的优秀方案。”
从徐之伟对隆力奇的远景规划到新任隆力奇定制营销部全球总裁钱港基的38字方针,隆力奇的成功方程式正在进入深耕阶段,隆力奇式特色也呼之欲出。
徐之伟现象
徐之伟越来越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庖丁,对隆力奇的民族企业运营之路和直销征程,用解牛的方式来破解,不仅清楚成功的秘密,更了解失败的原因。
在8月30日的隆力奇直销媒体见面会上,徐之伟一开始就表明了他的谈话主题:“今天我们主要来谈隆力奇的问题。”
这和很多直销老板都不一样,更多的老板在大量的媒体面前,更愿意谈论企业辉煌的成就和成功之道,而徐之伟希望与更多的媒体人交流,挖掘出隆力奇更多的问题,并找到解决之道。
在见面会上,徐之伟从隆力奇的角色定位、管理、经销商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问题,并主动要求与会媒体提出意见。更有意思的细节是,由于时间紧迫,在媒体见面会后的短暂午餐时间,徐之伟继续与大家沟通,探讨隆力奇的问题。
记者印象很深的是,在整个活动期间,徐之伟对直销业务和隆力奇问题的探讨始终保持谦虚、真诚的态度,其开放的心态和对工作的投入令记者眼前一亮。
许多人都记得,徐之伟在写出多篇关于直销的文章后,曾说过要在几年内写100篇有关直销的文章,当时很多人只当这是笑谈,但如果你在亲眼见过徐之伟的投入和对直销的理解与日俱增之后,就会知道徐之伟绝对不是开玩笑。
回到重庆之后,记者与某内资企业高管沟通,这位高管对徐之伟的评价是“徐之伟的理论水平越来越高了,关键是他开放的沟通态度和近期一些隆力奇颇具创造性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很多行业人士的注意。”
可以说,作为中国最为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之一,徐之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经在中国直销业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而随着徐之伟和隆力奇在直销界的发力,徐之伟将成为行业的新现象。
最新的一次徐之伟现象,是他对聚德21系统事件的处理。可以说,在面对行业多年来出现的团队频繁跳槽现象时,隆力奇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在媒体见面会上,徐之伟也重点谈到了这个问题。
在徐之伟的理解中,团队在直销行业中非常重要,但地位却并没得到相等的重视,反而是“克扣奖金、不公平、公司霸道”的现象非常多,徐之伟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因此,徐之伟力排各种传统做法的建议,坚持给离开的聚德系统领导人发放奖金,并保护留下来的聚德人,此举引起了行业非常大的震动。
然而,改变才刚刚开始,徐之伟现象可能会在行业中引爆。
隆力奇布局
徐之伟在一步一步改变隆力奇的状态,雄心壮志的目标和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确保了徐之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隆力奇打造成中国直销行业的中坚力量。
在谈徐之伟对隆力奇的布局前,先要明白徐之伟对企业和直销的理解。徐之伟认为,企业的定位应该是供应商,职业经理人是执行者,而系统是渠道、通路。
从观念上,徐之伟将企业、管理团队和经销商放到了平等的地位上。徐之伟告诉记者“我本人的定位就是做好服务,隆力奇是供应商。我们要制造更好的平台,优化出更好的制度,净化出更好的市场环境,与更多优秀的人才合作。与此同时,我还会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尊重并理解大家的个性。”
在此基础上,徐之伟对隆力奇也做出了规划,总体目标是“中国本土第一——世界的隆力奇——百年的隆力奇。”而参照对象则是安利,隆力奇将在人才队伍、研发水平、品牌价值、市场渠道方面对标安利。如何理解隆力奇做出这样的规划呢?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做为供应商,隆力奇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应该说,隆力奇的优势很明显,徐之伟在会上如此总结:
隆力奇在综合实力上拥有四大优势,即家喻户晓的民族领军品牌、合法阳光的直销拿牌企业、资本雄厚的实体产业背景、志在必得的永续经营决心;
而在其他优势方面,徐之伟还提到了产品、企业管理和市场计划等。尤其是在产品方面,隆力奇的国内外研发实力无疑是在中国直销企业中属于顶尖水平。
在不足方面,徐之伟接受《中国直销》专访时也坦诚提到,与世界级直销企业相比,隆力奇在品牌、管理、人才、基础等方面有一些差距。向世界级直销企业看齐,这也是隆力奇在制定规划时的重要特点。
对隆力奇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可以再来看看隆力奇颇具针对性的规划。
在徐之伟的计划当中,隆力奇首要的目标是在5年内成为世界名牌。目前隆力奇已经在着手此事,除了投资近乎多万元完成了《江南之恋》的拍摄之外,隆力奇还成为了“2010年中国第12届花样游泳世界杯”的冠名商;未来的3-5年时间内,隆力奇将在所有注册商标的国家成立公司和覆盖客户。
其次是要建立世界级的管理团队,目前,中国直销界最知名的职业经理人之一的钱港基已经加盟隆力奇,徐之伟正和钱港基一起打造高水准的管理团队。
而在经销商方面,徐之伟不仅将经销商放到了和公司一样重要的高度,更追求身体力行。徐之伟指出,“服务无限、科技贡献和诚信社会是美国强大的三大因素,而隆力奇提出了„客户在我心中成就百年梦想‟。”
应该说,从公司综合实力、管理团队到经销商,徐之伟都展开了宏伟布局,而细节的工作,将由钱港基来实现。
钱港基的38字方针
当钱港基在8月30日发表演讲,展示他的“38字”方针时,正好是他进入隆力奇担任定制营销部全球总裁一个月。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钱港基是如何做到全面细致制定出隆力奇发展规划的?钱港基在接受《中国直销》专访时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徐之伟的信任和支持是其中的关键。在钱港基7月26日第一次与徐之伟会面时,两人一见如故,连续交谈了5个小时。就像徐之伟在媒体见面会上的坦诚一样,面对钱港基,徐之伟不仅坦诚告诉钱港基隆力奇有哪些问题,还有自己的建议。
但能在一个月内制定出详细方案,也和钱港基丰富的履历分不开。钱港基在外资、合资和内资企业都有长时间的管理经验。“隆力奇的长处和短板都非常明显,在一个
月的时间里,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切入方式和空间。”钱港基对自己很自信,“在经历那么多之后,我不觉得有什么可以难住我。”
“重营销”是钱港基为隆力奇制定的38字方针的第一要点,有着诸多与众不同之处。“每个公司都会重视营销,但我要求的是,上至公司领导层,下至每一个员工,在每一个部门都要重视营销,营销不仅是市场部门的事,也是行政、产品、后勤等所有部门的事情。”钱港基认为,很多公司都把目光只放在生产和财务上,对一线营销的支持太有限。
而在“优商品”方面,钱港基认为,目前隆力奇产品的外在印象是民族本土品牌、价格便宜,这是隆力奇在走向全球市场的时候需要改变的品牌形象,因此“优商品”必须要和“树品牌”结合起来,将隆力奇产品打造成全球品牌,而不仅只是关注产品的质量。
在直销方面的建设,钱港基对“深教育”和“严纪律”方面尤为重视。钱港基认为,安利在中国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这两点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隆力奇要想成为顶级直销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也一定要达到顶级。
此外,钱港基重点要抓的还有“抓整合“、“超预算”、“强团队”等,可以说每一步都切中隆力奇近几年发展的关键。
最终钱港基的目标是,要将隆力奇的市场开拓到全球、在全球市场盈利、实现隆力奇全球上市,最终成为世界级顶级品牌。在会上,钱港基提出的38字方针最后一点是“扬眉吐气”,让“崇洋”变成“崇华”,成为一种时尚及习惯,让隆力奇的经销商们成为海外市场的领导人,令全场欢呼。
钱港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到了他这个年纪,利已经不再重要,反而更在平名。作为中国直销界的传奇人物,钱港基希望在隆力奇做好最后一棒,以完美地结束退休。因此,钱港基非常重视隆力奇这个舞台,而钱港基和徐之伟的合作,将成为关键。
徐之伟搭台、钱港基唱戏
熟悉钱港基的人都知道,这位总是精力充沛、勇于挑战的人是一个工作狂。钱港基曾在50岁生日的时候,想了一晚上做点什么喜欢的事,思来想去,最想做的还是工作。一想通了,钱港基早上5点钟就兴致勃勃地跑到公司,写了一篇“乐在工作中”的感悟,发邮件给每一个员工。
这次钱港基遇到了对手,徐之伟也是一个超级工作狂。每天早上7点钟,徐之伟就已经在办公室坐好了,晚上11点才离开。徐之伟也分享了一个关于工作的故事;某年的大年初一,下着雪,徐之伟到成都考察,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太带着孙女,徐之伟兴致勃勃地向两位陌生人讲解隆力奇的生意。
在同一个场合听徐之伟和钱港基讲着工作的故事,能深刻感受到两人的惺惺相惜。在媒体见面会上,钱港基就总结了和徐之伟的五个相似之处,对工作的热爱,当是最为显眼的一个。
钱港基入主隆力奇时,引发了行业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徐之伟和钱港基的搭配,更是令人关心。
记者对徐之伟和钱港基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两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徐之伟的回答是:“我的定位就是做好服务,隆力奇是供应商。”徐之伟同时也表示,将会制造更好的平台,并充分尊重个性,求同存异。
而钱港基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职业经理人的操守,分清自己的职责。“企业的老板是徐之伟,我要做的就是完成甚至超越自己的目标,为老板、为公司、为员工和经销商服好务。”
钱港基说,现在很享受在隆力奇的工作,与老板很合拍,动力十足。“在我职业经理人的最后生涯里,我想要的是一个好的平台,搭一个班子,唱一出好戏,徐之伟和隆力奇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也一定会做出成绩。”
第五篇:《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
人生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
作者:董杰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源于黄宏伟老师的阅读书目推荐,巧闻稻盛和夫先生,借着空闲时间大致浏览了有关描述稻盛先生的著作:《向稻盛和夫学什么》、《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颇有感触,著作通篇行文流畅,思想传述没有富丽堂皇的话语,非常通俗朴实而且一语识破天机,譬如稻盛先生的“小财靠机遇,中财靠能力,大财靠品格”之观点让我赞叹不已。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常常会给我们捏造一个幻觉:招财进宝是靠机遇的,而机遇是命中注定的。而且经常列举那些没文化的却致富的案例进行反复论证,劝人信服。我虽然不信,但也略微赞同,直至我接触到稻盛先生的观点,对“发财”有了全面系统性地理解:不错,稻盛和夫也承认确实存在这样的事实,但这只是小财,完全依赖于机遇;接下来是重点,如果练就一种能力并让其有“用武”之地的话,那是招揽中财的;如果时刻培养自己的性情品格,那远远比具备一种能力关键得多,优秀的品格往往是人生腾飞的催化剂,是招揽大财的必要条件。其实品格也是一种能力,是内在的能力,不同于外在的技能,它更独具影响力乃至号召力,品格的力量是精神世界高尚的代名词,由内而外、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人。仔细琢磨稻盛先生的“发财”观点,机遇、能力、品格即独立又相互依存,颇有对立统一的味道。稻盛和夫,作为日本的经营四圣之一(另三位分别为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唯一健在的“圣”,一手缔造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不由地让我联想到当前中国创业者兼企业家的领军人物:马云先生,虽然创业的地域和年代不同,但我试着去发现他们(马云和稻盛和夫)之间的共性,碰巧的是我有幸领略08年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马云与稻盛和夫的精彩对话,两人在“人性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双方一致同意:人性被欲望拖到一个危险的边缘,于是乎,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不请自来,除了积极应对当前发生的危机还要寻根究底,总结成因,防患于未然。最终两人将企业的发展目的提升到对人性的探讨和思考!
让我叫绝的是稻盛和夫结合自己的亲生经历推导出适合大众的成功方程式,这在我有限的阅历视野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很多企业家都勇于并乐于分享自己的创业过程和成功经验,也出版过著作,但千篇一律是经典语录和励志名言,几乎没有将内在规律程式化,而稻盛先生这么做过,而且还是适合你也同样适合我的规律总结,曹岫云将其归结为“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立足“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文化,何为珍贵,作为探求者,何为重要”对稻盛先生的成功予以全面地剖析和欣赏。鉴于它的普遍性,我更愿意将其命名为“人生的成功方程式”。并在后篇加以论述对方程式的理解和感想。方程式的表达:
人生﹒工作结果=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抑或
成功=人格理念×努力×能力 其中热情/努力、能力的取值范围为0-100;思考方式/人格理念取值范围为-100-100,下面就选取式表达式进行自我的感悟和解说。稻盛先生将成功因素量化直观且易懂,成功方程式中独具匠心的是对“思考方式”赋值予以正负号表示,符合常情的同时又区别于“相似”,确确实实对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群具有分类、筛选能力。符号的差异也寓意着“思考方式”在方程式中地位的与众不同进而折射出思考方式对我们人生前进方向的影响力之大。由此,个人认为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实则是“思考方式决定论”。思考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指解决问题探究客观性规律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执行的方式,亦有做事时的心态和我们前进的方向判断。
想法变,一切都变。上帝赐予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的时间,有的人用于发牢骚、抱怨、郁闷;而另外一些人用于奋斗、努力、拼搏;人生差距由此产生,苦闷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为何不开开心心过一天?潇洒走一回,也许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当上帝关上门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稻盛和夫年幼时家境窘迫,兄弟姐妹7人他是老二,受哥哥的据理力荐才勉强上高中,毕业后难得考入知名度不高的鹿儿岛大学学习有机化学,但工作不得意,被迫进了连年亏本的“松风工业株式会社”,受夹于家庭和职场的压力,负面的思维考验着稻盛的理性,苦恼的稻盛和夫曾想加入暴力团,暗无天日的折磨让稻盛和夫意识到活在当下是最重要的,与其破罐子破摔还不如将希望寄予自己最后的一次尝试上,废除了这种消极的想法,他废寝忘食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心态也变得乐观、积极向上,思考方式由负转正,为今后的傲人成就夯实了内在的基础。当然,扭转一次负面思想并不困难,但是至始至终掌舵正面思考方式的航标而不偏离,一般人是很难企及的,这就需要企业家懂得修养人品,探究人性,领悟宗教,参透哲学。绝非偶然,稻盛和夫即使家喻户晓的卓越企业家也是优秀的哲学家,他信仰中国的佛教,并贯彻敬天爱人的理念,运用哲学的思想来经营企业,独树一帜并握住着成功的命门,是只手缔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不二法则!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注意力一致落在“勤奋程度”上,极少关注奋斗的方向正确与否,强化盲目拼搏削弱重新定位,这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行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点都不错,但努力毕竟只是成为天才的一部分,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而重新定位自我,把握好前行方向就在这百分之一的灵感之中。非常赞同作者曹岫云枚举的例子,将法西斯代表人德国的希特勒与稻盛和夫进行对比,不得不承认两者的能力和勤奋程度都超乎想象,仅仅是人格理念的差异,思考方式的相反直接导致人生结果的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希特勒乱了德国乱了天下,世界上没有比心灵扭曲的天才疯狂努力所造成的后果更为可怕,那将是灾难性的毁灭,封之为千古罪人;稻盛和夫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千万人的崇拜和赞赏,封之为圣人。罪人和圣人的对比,将思考方式的正否差异演绎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该成功方程式并没有否定努力和能力的作用,只是充分强调端正自我的必要性,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再倾注精力和时间必将得到人生圆满的句号。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受缚于种种考虑和担忧,使他们的成功可望而不可即。或太自卑,成功永远是别人的专利与自己无缘;或自我扩大,我不会成功别人更不可能成功;或认识偏差,只要玩命地拼搏,成功终会降临。成功方程式告诉我们:成功属于每个人,只要做到三点就可以拥抱成功,分别是“正面的思考方式/正确的人生理念”“不灭的热情或过人的努力程度”“后天学习的能力”,只需满足上诉三个条件,就能迎来成功,但请注意,这里的成功是短暂性的。那怎样才能达到长期性的成功?造就成功的人生? 那就需要不断地拼凑短暂性的成功,而拼凑的“胶水”就是懂得修养人品,探究人性,领悟宗教,参透哲学,不断地在行进中修正,在修正中成长,在成长中积累,在积累中成熟,在成熟中成功,在成功中永恒。
俗话说,失败只是暂时的不成功,成功也只是暂时的不失败。失败和成功本身也是辩证统一的综合体,想永远得到其中一方而规避另一方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给了我们启迪和引导,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们敢于剥除失败的外衣。而且我始终相信,人生的成功方程式内涵并非只有这么一点,不同人品味,感悟不一;不同时期体味,感想不一,它就像难以摸透的哲学,包罗万象,相生相克,却有着创造各种可能性的素材,就看你如何去参详并亲身验证稻盛和夫的人生成功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