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复习题(共5篇)

时间:2019-05-13 12:3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复习题》。

第一篇: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复习题

巴中市统计局机关支部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复习题

一、党史部分

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什么相结合的产物?

答:中国工人运动。

2、简述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将党的生日定于7月1日的缘由。答: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由于当时形势紧张,代表们记不清具体时间,只记得是7月。1941年党成立20周年时,中央决定并发文将党的生日定于7月1日。

3、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答: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4、遵义会议是何时召开的?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1935年1月召开。其重大历史意义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的统治,确定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5、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什么?

答:依靠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6、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时间、内容及其方针。

答:党于1942年—1945年开展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7、简述党的七大的历史功绩。

答:确立了党的政治、思想、军事路线,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8、简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全会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

答:1949年3月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两个务必”的内容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9、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任务是什么、何年至何年基本完成,标志着什么? 答:主要任务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至1956年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10、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历史转折?

答: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12、简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核心内容。

答:对建国以来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和经验教训作出了正确结论和科学总结,实事求是的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13、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哪次党的代表大会?

答:党的十二大。

14、党的十三大制定了怎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5、党的十三届四中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性是怎样表述的?

答: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6、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党的十五大的灵魂和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18、简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答: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国家收入平均水平。

19、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出了什么决定?

答: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党的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2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决定、对加强党的学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2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审议并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二、党章部分

1、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实现共产主义。

3、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简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答: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7、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8、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

9、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个方面。

10、党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11、简述党员义务与党员权利的关系。

答:党员必须履行党员义务,在履行义务中享有党员权利;党员权利受法律保护,在法律保护中履行党员义务。既不能只要求履行义务不保障权利,更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二者是统一的。

12、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最长不超过多长时间?

答:最长时间不超过一年。

13、党员的党龄从何时算起?

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14、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有何规定?

答: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部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

15、什么情形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答: 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16、简述党的组织制度“四个服从”的基本要求。

答: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7、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作用是什么?

答: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18、党的干部路线是什么?

答: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9、对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应当怎样处理?

答:必须开除党籍。

20、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怎样开展工作?

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

21、在哪些组织中可成立党组?

答: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22、党组同机关及直属单位党组织是什么关系?

答: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三、党纪部分(含相关法律法规)

1、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有哪些?

答:主要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2、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和权利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答: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3、党的“四大纪律”指哪四个方面?

答:党的政治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群众纪律、党的经济工作纪律。

4、简述党的纪律性的重要性。

答: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5、党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

答: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五种。

6、党的纪律处分适用哪些范围?

答:适用范围: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贪污贿赂行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失职渎职行为;侵犯党员、公民权利的行为;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7、利用职务之便,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应给予何种纪律处分?

答: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8、组织、领导会道门邪教组织的,对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何种处分?

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9、拒不执行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决定的,应给予何种纪律处分?

答: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10、重婚或包养情妇(夫)的,应给予何种纪律处分?

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1、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的,应给予何种纪律处分?

答:给予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处分。

12、为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制定颁布了什么规定?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若干规定》。

13、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副科级以上)廉洁自律的主要纪律规定有哪些?

答:主要有《禁止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禁止领导干部收受礼金、有价证劵及支付凭证的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规定》《禁止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经营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等。

14、中央何时正式颁布《廉政准则》,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答:2010年2月。共3章14条。

15、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坚持怎样的方针?

答: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16、《廉政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作出了多少个“禁止”、“多少个不准”的纪律规定?

答:作出了“8个禁止”、“52个不准”的纪律规定。

17、《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工作纪律是怎样规定的?

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做出的决定和命令。

18、《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晋升工资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撤职、开出:24个月不予晋升工资。

19、《统计法》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权是怎样规定的?

答: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20、《统计法》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工作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答: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上报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

21、《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由国家那几个部门制定颁布,何时开始施行? 答:由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制定颁布,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2、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强令授意统计调查对象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按照《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应予如何处理?

答: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职或者撤职

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四、市委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1、总体要求

——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切实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

2、奋斗目标

——把巴中加快建设成为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连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简称“两地、两区、一中心”)

3、发展路径

——由传统农业经济主导发展成为由现代工业经济主导,由“老、边、山”地区发展成为区域开放高地、区域中心城市,由典型的贫困落后地区发展成为民生改善先行区。

必须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始终以城乡统筹理念谋划全局,以开放合作聚集发展动力,以项目带动统揽经济工作,以产业发展实现民生改善。

4、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五大任务”

——着力抓好基础建设、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开放合作、着力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发展职业教育。

5、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目标

——“治路、治尘、治污、治水、治乱”,“绿化、亮化美化”(简称“五治”、“三化”)。6推进开放合作的基本要求

——把握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全力实现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切实优化投资环境。

7、职业教育“五大工程”

——技能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创业经营型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

8、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

——着力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着力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支持、着力创新加快发展的机制体制。

9、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保障措施

——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鲜明崇尚实干精神、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10、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四个关键”

——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各级干部、关键在务实作风、关键在团结实干。

11、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

——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四个服从”,带头贯彻执行市委的决定。

12、市委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

——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

第二篇:党的历史和基本知识竞赛

党史、党的基本知识 1、20世纪初期中、外哪两大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20世纪初期,俄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两大政治事件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爆发的?

答: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

3、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什么?

答:五四运动涌现了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热心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作了大量的工作,成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因此,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由谁在何时何地建立?

答: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由陈独秀等人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

5、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答: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答: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纲,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等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7、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答: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是这次工人运动的起点,1923年2月开始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最高峰。

8、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分别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最低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9、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答:是在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

10、中国共产党“三大”决定以什么方式实现国共合作?

答:中国共产党“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即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

1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有重大成就的,它正确制定了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1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是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及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许为少数人所私有;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14、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是哪年发表的? 答:1926年3月。

15、《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阐释的思想观点,明确了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策略思想,划清了敌我友的界线,既反对了党内只看见资产阶级和国民党而看不见农民的右倾投降主义,也反对了只看见工人而看不见农民的“左”倾观点,为我们党制定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线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6、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哪里? 答:湖南。

17、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起义是哪次? 答: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

18、“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第二确定了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强调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第三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

19、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 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1、“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这三者相结合,就是“工农武装割据”。

22、古田会议是何时召开? 答:1929年12月。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何时? 答:1931年11月7日。

24、红军长征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答: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0月达到陕北,1936年10月,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5、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什么会议? 答: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

26、遵义会议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答:遵义会议的突出贡献是: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

27、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是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28、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了什么著名口号?

答: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29、中国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答:瓦窑堡会议。

30、“一二.九”运动爆发于何时,其性质是什么? 答:爆发于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31、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答:张学良、杨虎城。

32、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政策实施的重大胜利。它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表明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33、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是什么? 答:卢沟桥事变。

34、我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什么? 答:洛川会议。

35、毛泽东关于持久抗战理论形成的代表著作是什么? 答:《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36、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

37、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是怎样的?

答:第二次反共高潮,是1940年10月至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即皖南事变。

3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是什么? 答: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39、延安整风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

答:延安整风运动,是1942年党内开展的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40、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方针是什么?

答: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1、党的“七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答: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2、抗日战争是何时胜利的? 答:1945年8月15日。

43、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同国民党的重庆谈判签订的协定是什么? 答:《双十协定》。

44、什么是三大战役?

答:三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45、南京国民党政权是于何时覆灭的? 答:1949年4月23日。

46、“两个务必”是谁、在何时提出?内容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来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7、1949年国共和谈拟定了什么协定? 答:《国内和平协定》。

48、党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是哪里? 答:是西柏坡。

49、毛泽东系统阐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是什么? 答:《论人民民主专政》。

50、五星红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五星红旗的基本含义是: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51、国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天安门图案象征着民族精神;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国徽中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5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治组织?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点的组织形式,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少数民族、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华侨代表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55、什么是“三反”运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5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是什么?

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是“一化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7、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哪一年开始的? 答:开始于1953年。

58、我国是从什么时候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答:我国是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从此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9、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什么? 答:是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6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6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答: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参与国家管理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6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础、方针、组织形式和目的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为基础;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目的。

64、我国有几个民主党派,其名称各是什么?

答:我国现有8个民主党派,他们分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65、什么是“双百”方针? 答:“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66、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7、新中国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

68、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在何时发表的?

答: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69、“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何时提出的? 答:“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1960年毛泽东首先提出,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由周恩来代表中央正式向全国人民宣布的。

70、中国是什么时候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

答:197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第26届会议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

71、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

7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答:邓小平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73、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答: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第三,重新确定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75、“小康”的目标是谁、在哪年最早提出来的?

答: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76、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7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

答: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78、邓小平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

答:邓小平在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7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是怎样的?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时间是1956年,其标志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达100年,即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8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何时获得通过并开始实施的? 答:1990年4月4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的。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实施。

8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检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第四,总体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8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6、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改革开发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什么? 答:“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7、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88、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89、“三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三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9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何时提出?

答: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发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方向。

91、什么是“三个代表”? 答:“三个代表”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2、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全党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是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9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哪些重大创新? 答: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先进社会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定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执政的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重大课题。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了党的阶段基础和社会基础。第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定了评判党的建设的科学标准。第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9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提出来的。

9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6、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9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答: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科学技术作为

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第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9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答:发展史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9、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哪些希望?

答: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了题为《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四点希望,第一,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第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第三,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第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

100、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立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其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101、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

答: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102、我们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答: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升级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0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104、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什么能力?

答: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105、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是什么?

答: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06、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107、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六个坚持”是什么? 答: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08、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启示”是什么?

答: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第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加艰巨。第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重大课题。

109、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

110、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答: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1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答: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1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答:社会主义荣辱观是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的重要思想。

11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什么?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17、党的十七大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答:党的十七大是2007年10月16日——22日在北京召开。

118、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什么?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1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20、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121、党员干部应当自觉划清哪“四个界线”? 答:党员干部要自觉划清的“四个界线”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线,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线,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122、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是什么?

答: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

123、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124、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大兴”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大兴”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125、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素质优良,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五是群众工作业绩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126、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127、为什么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

第三篇:党的知识竞赛复习题

党的知识竞赛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着装的基本要求有整洁美、整体美、个体美、协调美。

3、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4、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5、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干部队伍“四化”。

6、主次干道以外的其他地区的建筑物,需要设臵遮阳伞或蓬盖的,应当按照高度不低于 2 米,伸出宽度不超过 1、5 米的标注设臵,并保持整洁、美观。

7、扬尘污染投诉电话: 12369。

8、刘玉美的五情工作法是:热情贴近群众、柔情解决纠纷、衷情转化危顽、真情解决困难、倾情创新思路。

10、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是洪水、干旱、地震

11、党章规定,党员享有8项权利。

12、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13、国家提倡夏季空调温度是26度。

14、禁渔期禁渔时段是指每年的2月1日至4月30日。

15、世界环境日是 6 月 5 日。

17、十八大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16、重庆市全面开展“三项行动”的内容是:解决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基层执法单位违规执法、侵占惠民资金问题。

18、十八大是2012年11月8日至2012年11月14日召开的。

19、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21、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标准是每月分别发给2、5元至5元的奖励金,或给予300元的一次性奖励。

22、住房安臵采取统建优惠购房或货币安臵两种方式进行。每户以书面申请的形式只能选择一种安臵方式。

23、“八项规定”是2012年12月4日提出的。

24、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有红、黄、蓝、绿四种。其中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规定。

28、三级和四级残疾人可以办理优惠半价的乘车卡。

29、“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30、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中心在湖南。

3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2、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3、松材线虫病是通过天牛传播的。

34、住房安臵对象标准是按人均30平方米的标准予以安臵。

35、《水土保持法》的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判断题

1、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科学发展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贯彻落实“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目的在于实现军强国富。(×)

4、和平、发展和融合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一个国家都在为之而奋斗。(×)

5、“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模式,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作出了贡献。(√)

6、长期以来,我党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

7、我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8、“ 三会一课”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的主要途径。“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就是按时上好党课。(√)

9、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

10、行政许可证是行政许可的唯一表现形式。(×)

11、《廉政准则》规定,不准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1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4、党章规定,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

15、同一单位的领导干部,不管正职还是副职,享有同等的行政决策权。(×)

16、为了提高铁的吸收,提倡用铁锅炒菜。(√)

17、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18、“三高”农业指的是高值、高产和高效农业。(×)

19、小额担保贷款可以在街道申请。(√)

2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中国人民共和 国。(×)

21、失业证必须到其户口所在地办理。(√)

22、被拆除房屋的装饰不予补偿。(√)

23、民主集中制是指在集中基础上的民主和在民主指导下的集中相结合的制度。(×)

24、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规律和消灭规律,但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使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25、行政管理职能只能由行政机关行使。(×)

三、单选题

1、城市无业居民的子女年满多少岁可以申请独子一次性奖励(D)

A、11岁 B、12岁 C、13岁 D、14岁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民族自治地方包括(C)A、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B、自治区、民族镇、民族乡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4、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几年?(B)A、一年或两年 B、两年或三年 C、三年或四年 D、四年或五年

5、脚气病是由于缺乏(C)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B)

A、公平正义 B、社会和谐 C、改革开放 D、和平发展

7、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C)是基础。A、经济 B、法律 C、教育 D、稳定

8、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D)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公平正义理念 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9、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几位?(B)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什么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D)A、方向 B、目标 C、纲领 D、道路

11、(D)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A、实现人人享有健康 B、实行农村合作医疗

C、实行计划生育 D、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12、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是(B)

A、5月4日 B、3月5日

C、5月1日

13、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多少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B)A、八十年 B、一百年 C、一百二十年 D、一百五十年

14、成立党支部必须有正式党员几人(A)A、3人以上 B、7人

C、5人以上

15、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A)

A、深化改革 B、扩大开放 C、提高改革水平D、科学发展

16、十八大提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D)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发展多种经济

C、完善市场积极体制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A)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18、《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C)相结合的制度。

A、党政一把手

B、党委领导和个人分工 C、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

1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公文的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B、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C、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可不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D、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2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五位一体 C、与时俱进

2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B),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基本要求 B.本质属性 C.一般要求 D.基本内容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C)A、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B、立党之本、强国之基、力量之源 C、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3、《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属于(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24、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幼,政府很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A)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5、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什么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A)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批评教育、严肃处理 C、耐心帮助、开展批评 D、坚持原则、团结同志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B)。

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徇私枉法罪 D.徇私舞弊罪

2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A)所辖范围设臵,可由基层医院或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造而成。

A、街道办事处 B、县 C、乡 D、村

2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五位一体 C、与时俱进

3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C)。

A、改革开放 B、科学发展

C、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2、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A)新格局。

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

33、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B)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A、民主讨论、个别协商、会议决定 B、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C、民主讨论、充分酝酿、会议决定

34、党员的党龄,从(C)之日算起。A、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他为预备党员 B、上级审批他转为正式党员

C、预备期满,支部大会通过他转为正式党员

35、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该遵循(B)方针

A、全民动员,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C、统一领导,预防为主 D、分工协作,加强预防

36、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

A、脱离群众 B、权力腐败 C、以权谋私

37、党的根本组织原则(B)

A、少数服从多数制 B、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

38、以下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立冬、小雪、小寒、冬至 B.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小暑、大暑、处暑、立秋 D.立春、惊蛰、雨水、春分

四、多选题

1、错误说法的是(BCD)。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行文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D、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2、下列几种情况中,在选择公文抄送对象时,不得抄送的是(BCD)。

A、越级行文时不应将公文同时抄送给所越过的直接上级或所辖下一级的机关

B、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机关,均一律不予抄送

C、属请示性质的公文,只送上级机关,不可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D、受抄送公文的机关,不必再向其他机关抄送

3、道路上禁止下列哪些行为?(ABD)

A、在主干道、距主干道道缘石五十米范围内的次干道及其两侧设臵停车场和经营性摊点、亭、棚

B、在次干道及其两侧从事产生油烟的餐饮经营活动 C、在居民家中吊挂、晾晒物品

D、临街商场、门店超出门窗外墙设臵摊位摆卖、经营

4、以下哪些属于城市道路设施?(ABC)A、车行道 B、人行道 C、广场 D、花草坛

5、十八大政治报告上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十年,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主要靠的是(BC)A、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

B、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 C、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 D、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6、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在于(ABCD)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B、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四项武器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事实表明(ACD)。

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AB)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D、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9、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现在(AB)。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B、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的变化必须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完全同步 D、经济基础不变,则上层建筑也绝对不变

10、那些部门可以接收救灾捐赠?(ABC)A、民政部门 B、授权的慈善机构 C、红十字会 D、党政部门

11、预防肠道疾病要做到(A B C)A、锻炼身体,消灭四害。

B、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C、注意消毒碗筷。D、尽量不去公共厕所

12、废品收购、堆放场所应当对废品围挡、遮盖,不得在(AB)堆放、晾晒、焚烧废品,污染周围环境。

A、居民社区 B、公共场所 C、垃圾处理厂

13、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AD)

A、国内生产总值倍增 B、进出口贸易总额倍增 C、外汇储备粮倍增 D、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1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具体是指(ABCD)

A、新型工业化道路 B、信息化道路 C、城镇化道路 D、农业现代化道路

15、下列属于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组成部分的内容是(ABD)。

A、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B、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C、全体到会代表的4/5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五、简答题

1、入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是什么? 答: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3、中央八项规定是什么? ①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②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③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④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⑤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⑥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⑦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⑧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4、土地补偿费如何分配使用?

答:被征地土地补偿费总额的80%统筹用于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土地征用管理办公室代为划拨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其余20%支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或安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生活。

5、严格遵守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七严禁、五防”,“七严禁、五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七严禁内容:严禁非法载人载客载货;严禁低质量船舶下水作业;严禁安全设施配备不齐船舶下水作业;严禁主航道作业;严禁不适航状态作业;严禁冒雾、抢航、酒后作业;严禁不具备夜间作业条件船舶夜间作业。五防内容:防风、防浪、防撞、防火、防盗。

第四篇:党课基本知识复习题

党的基本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 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 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 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 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不可逾越 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 的时间。

5.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 生产关系 和 上层建筑 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7.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8.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 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9.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人民民主专政、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 依法治国 和 以德治国 相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

强大的 精神动力 和 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1.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事务中,坚持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 霸权主义 和 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12.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

线加强和改进 党的建设。坚持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

提高党的 领导水平和执政 水平,提高 拒腐防变 和 抵御风险 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 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 基础,不断提高党的 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

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13.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14.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5.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 人民群众联系 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不懈地反对 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

廉政 建设。

16.民主集中制是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和 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 组织原则,也是 群众路线 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17.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 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 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 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18.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 坚决执行 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 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 提出。

19.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 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 支部大会 通过

和 上级党组织 批准,并且经过 预备期 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20.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

21.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

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 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22.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

23.在新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

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

2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和 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起来。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B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A.革命B.工人C.工农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C。

A.建设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是在党的A。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A。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C是不同的。

A.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A。

A.发展生产力B.提高综合国力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实现现代化

7.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C。

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B.实事求事、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 8.党的领导主要是的领导。

A.政治、经济和文化B.政治、思想和组织C.路线、方针和政策

9.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常务委员会

B.党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10.毛泽东同志认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斗争的中心环节是A。

A.掌握思想教育B.加强党的纪律C.巩固党的组织

11.在我国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是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其中B是硬道理。

A.改革B.发展C.稳定

12.十三年来,我们党坚持C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改革B.发展C.稳定

13.江泽民同志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B。

A.讲党性、讲学习、讲政治B.讲政治、讲纪律、讲团结

C.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D.讲党性、讲政治、讲团结

14.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B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

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B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统一战线B.人民当家作主C.工农联盟

16.坚持党的A,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C.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D.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

17.《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必须在A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A.党章B.政策C.宪法

18.中国共产党历来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A就是决定的因素。

A.干部B.党员C.纪律D.政策

19.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籍,C。

A.从支部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B.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C.从上级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20.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龄,B。

A.从支部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B.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C.从上级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21.预备党员的B同正式党员一样。

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

2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C生产力。

A.解放B.发展C.解放和发展

2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

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B社会主义文化。

A.民主的文明的大众的B.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C.民族的文明的科学的D.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24.加强社会主义B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精神文明B.思想道德C.科技与教育事业

25.B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人B.生产力C.科学技术

学习党的十六大文件知识题

1.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A.第一步B.第二步C.第三步

2.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在B、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A.改革开放稳定B.改革发展稳定C.政治经济文化

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B的巨大勇气。

A.改革开放、敢闯新路B.理论创新、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勇往直前

4.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C,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

A.8.5%B.9%C.9.3%

5.人们公认,这十三年是我国C、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A.生产力迅速发展B.经济实力明显增强C.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

6.人们公认,这十三年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B的时期。

A.繁荣昌盛B.政通人和C.健康发展

7.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A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A.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B.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C.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

8.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B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A.结构、质量、效率B.结构、质量、效益C.质量、效益、公平

9.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B,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人的全面发展B.社会全面进步C.经济全面繁荣

10.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C和创新。

A.实际效果B.实践探索C.制度建设

11.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A作用。

A.基础性B.指导性C.关键性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A。

A.民主政治B.政治文明C.民主法治

13.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A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C.维护稳定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C。

A.继承和创新B.创新和发展C.继承和发展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C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历史地位B.领导作用C.历史方位

16.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A的决定性因素。

A.创造力B.凝聚力C.战斗力

1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B。

A.关键B.源泉C.保证

1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A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发展B.稳定C.改革

19.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党在B中的作用。

A.人类历史发展B.推动历史前进C.推动社会进步

20.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A、事业兴衰。

A.人心向背B.民族昌盛C.国家前途

21.发展必须坚持C,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A.社会主义方向B.党的领导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C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A.创新的勇气B.发展的眼光C.改革的精神

23.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A,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

A.自身建设B.组织建设C.思想建设

24.总结党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C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A.思想路线B.组织路线C.政治路线

25.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C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生产力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

26.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C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A.工业化B.现代化C.工业化和现代化

27.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C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A.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2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B番。

A.一B.两C.三

2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基本实现A,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A.工业化B.现代化C.信息化

3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A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A.基本方略B.基本方针C.基本原则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C。

A.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

B.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C.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3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B的文明发展道路。

A.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环境优美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经济繁荣

33.为完成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必须抓好关系全局的八个方面的任务。

① 要走A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A.新型工业化B.信息化C.产业化

②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A进程。

A.城镇化B.产业化C.城市化

③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C协调发展。

A.东西部地区经济B.东西中部地区经济C.区域经济

④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C改革。

A.国有企业B.国有资产经营体制C.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⑤要健全B,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A.金融监管体系B.现代市场体系C.财税管理体系

⑥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C。

A.社会管理职能B.经济调节职能C.社会保障体系

⑦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A。

A.对外开放水平B.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C.国际竞争力

⑧千方百计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A.发展经济B.扩大就业C.3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A,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A.政治文明B.精神文明C.物质文明

3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C有机统一起来。

A.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B.坚持党的建设、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36.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A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A.立法和决策B.宪法和法律C.选举和表决

37.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B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2008B.2010C.2012

38.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A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共产主义B.集体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9.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C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超前性指导性B.根本性基础性C.先导性全局性

4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C。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1.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进来,把A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A.制度建设B.政治建设C.理论建设

4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C。

A.马列主义觉悟B.政治思想水平C.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43.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B。

A.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B.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C.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44.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C的能力。

A.正确决策B.科学决策C.科学判断形势

45.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C的能力。

A.领导经济建设B.领导现代化建设C.驾驭市场经济

46.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B和团结统一。

A.凝聚力B.活力C.战斗力

47.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C。

A.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B.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导班子

C.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48.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A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A.其他社会阶层B.新的社会阶层C.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

三、问答题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什么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其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内容是什么? P1

答: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3.为什么把“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作为申请入党的一个条件?

答:中国共产党是有严密组织的统一体。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是指共产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并在其中国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党的事业,也只有依靠全体党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工作才能实现。党员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在党组织领导下进行的,也只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才能做好。愿不愿意在党的一个组织中生活,并在其中积极工作,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非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区别之一。所以,每一名党员都要参加党组织生活,过党的组织生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做好党所分配的工作。

4.入党宣誓的誓词内容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6.当前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68-p73

答:

(一):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注意理论的新境界。

(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四):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7.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p74

答: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据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8.结合自身情况,谈谈如何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9.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是什么?p110、怎样理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五篇: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复习题

新闻写作试题库(共287题)

一、填空题:(56题)

1、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2、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5、(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7、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8、新闻的快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9、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二(适时);

10、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12、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1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

15、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6、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7、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18、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20、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21、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22、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

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2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33、新闻导语的“导”字有(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

34、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

24、动态新闻(叙述)为主.25通讯重于(叙述、描写);26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27、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

28、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29、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30、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31、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32、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35、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36、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37、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8、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3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40、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41、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约翰·里德)。

42、通讯写作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43、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44、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现实性和时效性)。

45、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46、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写作上可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47、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48、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49、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50、通讯结构总的要求是(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51、通讯写作要求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来体现(主

题)。

52、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为表现主题)服务。

53、通讯特定具有(材料集中和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两个特点。

54通讯的特点是具有(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

55、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56、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二、名词解释:(19题)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其报

道的内容单一而概括,即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不用交代背景,对事实不作具体的叙述和说明,只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作简要的报道。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3、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

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4、概貌通讯——是以报道某个地区、部门、单位或市镇、村庄、街道、家庭今昔变化为主的一种通讯。它也介绍祖国风光、地方物产、人情风俗等,因此也叫风貌通讯。其特点是:(1)题材广泛。它涉及面较广,题材范围比其它通讯更大,通过这些广泛题材的报道,反映出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2)要有新闻性,事实要有新意,不能写成众所周知的旧闻或历史知识。

5、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6、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7、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

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8、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

(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新闻体裁,故兼有新闻与评论两种作用,述评性新闻不只报道新闻事实,还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析、解释;

9、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10、述评新闻——述评新闻是介

或者对某种形势、某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写这种形式的新闻,必须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纵览全局,抓住事由,以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及时剖析新闻事件,揭示事物或形势的特点、本质和趋向,用以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启发、教育群众的目的。

11、新闻正文——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12、倒金字塔式与正金字塔式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集倒金字塔式和正金字塔式两种结构之长,避这两种结构之短的一种比较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取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语写作的优势,用金字塔式结构的结尾写作之长,使之首尾相呼应。这种结构方式,能较好地适应各种新闻内容的要求。主要缺点是,容易造成首尾重复。

13、综合新闻——凡是环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总体的问题,综合反映一个时期内发生在一个部门、一条战线、一个市、一个省、几个地区,几个城市或全国带有普遍性的同类型的各种事实的动态或问题的报道,称之为综合消息。它可以是环绕某一主题对同类事实动态的综

合,也可以是环绕某个方面对同类问题及其事实的综合。综合消息,既要有总体情况的概括,又要有各种典型的个体材料的叙述,能使读者从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事实报道中,获得完整的印象和认识,深刻领会新闻的主题。

14、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其特点是:(1)以记事为主,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着通讯的主题。(2)事件通讯虽然写事,但它不孤立地写事。因此,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但在事件通讯中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

15、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既来自新闻事实,又表现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倾向和报道意图。消息写作,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主题,一则消息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都与主题息息相关。主题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无论是选材、结构、达意,都要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消息写作的主题,它既要统帅事实,又要寓于事实;既要深刻又要新颖;既有共性,更强调有特点。

16、对比性背景材料——这是对新闻人物或事物的正反、左右、今昔的对比,从比较中突出人物与事物的重要意义。对比性背景材料,有“纵”的对比,也有同类事物的“横”的对比,也有不同条件的对比。对比材料作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写作上有新与旧、好与坏、高与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深度。但要注意真实、准确、分寸得当,并注意其对比的合理性。

17、通讯的结构——是指通讯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它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和确定通讯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使通讯成为一个思路清晰、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通讯结构的要求是,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要求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8、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介绍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推动各项工作顺利的进展。其特点和作用是:(1)工作通讯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抓住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使大家一看就能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2)工作通讯的新闻性特别强,故要讲究时效性。

19、动态消息——凡是报道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及其动态的消息,就称动态消息。这种消息是从新闻内容的特点提出来的,相对的还有静态消息。它是一种因其内容特点而在写作形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的消息品种。动态消息强调报道事实的动态,它的特征体现在“动态”和“消息”的完美结合上。

三、简答题:(96题)

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

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四点即:(1)抓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2)抓新点。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一小”即:角度要小。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

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

象。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总的说,展开“情节”,把通讯写得绘声绘形、鲜明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会展开“情节”,记事、写人、状物不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是通讯缺乏个性色彩和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情节展开的目的,不是只追求生动,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及精神境界,为突出主题服务。

3、什么是新闻特写?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答: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埸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采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

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采的片断、精采的场面或精采的表演、动作等。82.导语的两重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把重要的新闻事前主其意义表现出来;二是想方设法吸引启发读者来阅读消息全文。

4、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

?

用?

答: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从内容可区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四类。从它的作用看,可区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三类。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有些记者和编辑,因“背景意识”不强,刊登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或索然无味,毛病在于没有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用来交代主体新闻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代替记者和编辑说话、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幅度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新闻中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里和满足读者求知的俗望。

5、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怎样写好短新闻?

答: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这是因为:第一、舆论机构的特点决定于新闻要短,它们发布新闻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新闻必须短。第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读者迫切要求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大量的、多种题材的国内外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第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广大群众希望在极短的时间里,能看到、听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珍惜群众的时间。第四、要求新闻写短,在报道上有几个优点:新闻短,便于采访,及时发布,可以把报纸编排得活泼美观。把新闻写得短而好,还要写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可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原因、结果如何等,以及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要准确无误。第二、(1)精选材料。选的材料就要“以一当十”,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虽然材料十分生动,也要忍痛舍弃。(2)“一事一报”。(3)避免不必要的议论。(4)用词造句下功夫,求简洁去繁缛。报道的文字要开门见山,去除多余的描写,少用、不用形容词,把新闻内容表达得直接一些,文字精确。

6、为什么新闻要写得真实?把新闻写得真实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答: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力量在于真实,新闻中的事实要有根有据。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取信于民。维护新闻的真实和准确,是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条件,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是党性的表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合理想象。第三、要讲究科学。稿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应有差错。第四、要实事求是,符合辩证法。新闻所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从事实材料中来。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评价,对事物发展的过程的衡量和掌握,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讲究分寸,防止片面性、绝对化。第五、文字表达要统一。稿件中某些事实的表达方式要和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如译名、计量单位、数字的写法等。

7、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答: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

深厚基础。

8.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答: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9..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

答:一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 二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10.写作的特殊规律:

答: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形式受制于事实,具体来说:

1.)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立脚点先服从事实,再是要服从事实的报道; 2).服从事实,报道实事求是,对新闻写作来讲,是根本,是立足点,也是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准;

3).新闻写作服从事实的报道,就是要全面把握新闻特性和新闻的传播需要,以事实为本,争取时效。

11.新闻写作的认识依据:

答: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

1).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

2).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

3).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1).纪实写真

2.用事实说话

3.交代新闻要素由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引申的问题:

1)新闻写作要如实地反映事实,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a 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

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之二:不能不顾及宏观事实,在微观中顾及宏观。b 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

主观脱离客观的表现:合理想象、表述不当 2)新闻中存在的用事实说话方面的问题:

一是概念化;二是套话多;三是事实少,议论多,不着边际

13.怎样用事实说话: a.直接陈述;

b.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 c.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 d.采取第三人称

e.注明消息来源。

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 a.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 b.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 c.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

15.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 真、新、快、、活、短

如何把新闻写短?

a.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 b.空话少说 c.一事一报

d.语言准确、洗练 e.善于删改怎样把新闻写活?

a.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b.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 c.多写视觉新闻

18.新闻体裁的分类:

a 消息 b 通讯 c 特写 d边缘体裁

19.消息的概念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20.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通讯的特点:

a.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b.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节,情景交融;

c.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d.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特写的特点:

a.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

b.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

c.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

23.新闻主题的概念: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24确定一个好的新闻主题的标准: 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

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 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主题的提炼方法: 从认识事实入手 在比较中鉴别 上头下头结合 选好主题角度

26.关于主题要注意的具体问题

1)在确定主题的标准中,要正确并有针对性,其中针对性的依据是: A.党的政策 B.当前形势 C.客观实际

2)在主题的提炼方法中,第一条是从认识事实入手,其中认识事实的制约因素有: A.事物的多层次,多侧面 B.本质展示的渐进性,阶段性

C.主体的实践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

3)选取角度的方法:

A.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

炼主题; B.从人们普遍关切的角度提炼主题;

C.从提倡基本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

新闻典型:

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

28.新闻写作分段的依据:单一性、完整性、逻辑性

29..新闻选材的概念:

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

新闻选材的原则: 一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 二要区别主次,反映实质 三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新闻选材的要求: 新闻选材总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闻的价值,具体有: A 选新鲜生动的材料

B 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要注意三方面的动向:政治动向、思想动向、34.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的具体

要求是: A.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 B.有利于表现主题 C.适应受众心理 D.紧凑又富于变化 E.符合体裁的特点 经济动向 C 选独具特色的材料 D.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新闻选材与写作的关系:

A.选取准确、真实、生动、深刻的反映事实的材料而进行的写作才能产生有益的传播价值,否则将产生极大的负效应;

B.新闻事实客观存在,如何反映则为观念形态,这里就有选材的倾向性问题; C.新闻事实是一个立体多面材料系列,反映什么是一个目的性的问题

新闻结构的概念:

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34.新闻语言的概念: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住处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35.新闻语言构成因素:新闻语言以事务语言诉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36.新闻语言的特色: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如何做到新闻语言的客观? A.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B 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 C.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38新闻语言如何做到简练: A.要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概括出一个鲜明的主旨,这是语言简练的基本环节;

B 要说短话,写短句。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 C.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

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法直接勾勒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40.新闻文采的特点及表现

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也就是要在平淡中见文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

41.新闻文风的体现和具体要求

新闻文风总的体现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是:态度明朗;言这有物;短而精粹;新鲜活泼

42.新闻敏感的概念、作用: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43.新闻敏感表现:

A.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也就是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

B.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重要的能力,也就是会分析材料,取舍内容的能力

C.判断某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

D.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新闻敏感的作用是:

A.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B.可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 C.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 D.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如何培训新闻敏感: A.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 B.要懂得新闻价值

C.接触实际,注重实践 D.勤于思考和积累知识

46.新闻线索的概念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 A.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B.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

C.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D 新闻线索具有比较简略、可信性有待证实、大多反映现象等特点。

新闻线索的来源:

A.直接来源: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这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

B.间接来源:上级渠道,书面渠道,社交渠道,会议渠道,传播渠道

新闻选择的标准

A.新闻价值标准: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地理/职业/年龄/心理上的接近)、趣味性

B 新闻的政策标准:.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新闻选择标准的运用:

A.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新鲜、重要、显著、趣味)B.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

C.要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66.消息写作为什么要十分强调讲求时效?

1)时效性是消息的基本特征之一

2)讲求时效,才能给受众留下难

忘的“第一印象”

3)讲求时效,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讲求时效,如今愈发具有现实意义

67.消息如何以短、快还应时效?

1)一事一报,以短求时效

2)采用连续报道,体现时效性

3)快中求好,又快又好

68.如何体现“迟到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根据?

最重要的方法是:记者注意跟踪,发现新的情况,紧紧地抓住与事物相关的新近变动,着眼于体现时间上的“最新近点”由近及远,以最新的新闻根据或由头,引出“迟到的 新闻”。

69.体现“迟到的新闻”的新闻根据的方法:A.抓住新闻被披露的事实变动 B.以新带“旧” C.由近及远

70.体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根据的方法:A.事实的新变动 B.与事实相关的事物的新变动 C.发布的契机

71.如何更好的运用客观笔法,把记者主观意图变为“无形的意见"? A.按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性来展开新闻,以事实描述事实,而不是按记者证的主观意图来展开新闻。

B.通过对事实精心地进行取舍、剪裁、安排和使用,对背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巧妙的寓观点或倾向性于客观报道形式之中

C.运用客观手法写消息,一般是只叙述事实而不加议论。要让足以

说明有关道理的事实来说明问题

D.巧用“代言人”,让新闻中的人特来发表有关议论 E.适当交代新闻来源 F.运用第三人称

72.如何进行概括:

A.概括叙述事实要有具体实在的内容,不能抽象化、概念化、任何新闻事实都有具体的内容。消息写作中的概括事实,是对具体事实的凝练和综合。

B.概括叙述事实,还要注意有点形象

C.消息中的概括,也并不排斥对个别典型细节的反映

D.消息写作中的概括,还同直叙相联系。

73.如何增加信息量?

1.在一定量的新闻信息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来表述 a)“蒙太奇”式行文 b)避免标题、导语和主体的“三重复”

2.在有限的篇幅内多输送信息 a)开拓消息的深度和广度 b)突出主体信息

74.倒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75. 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优点: A.最能体现新闻性

B.开门见山,概括性强

C.切合读者心理,并能引起其“新闻欲”

D.便于编辑处理稿件和制作标

E.便于记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实材料。

76.倒金字塔结构的缺点:

A.过于标准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样性

B.略输文采,有“虎头蛇尾”之嫌

C.比较容易出现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三重复”现象

77.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和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

式。事实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它适用二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小或者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情节或生动细节的新闻事件,多用于非事件性新闻。78.金字塔结构的优点:

A.行文构思比较方便

B.可以保持新闻事实比较完整的故事性

C.容易清楚地反映新闻事件原委始末的脉络

79.金字塔结构的缺点:篇幅长容易显得平铺直叙;从头说起,容易显平淡或缺乏新鲜感

80.散文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散文式结构——是指消息写作中适当吸收散文写法。

散文式结构的优点:比较自由和有文采,比较容易突破消息写作的某些模式有利于

改变千篇一律的面孔,使行文富于变化。

81.散文式结构的缺点:不大适用于突发性事件和某些经验性报道。

82.导语的概念:

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

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83.导语的重要性表现在:

A.导语可以使读者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B.导语的优劣对编辑决定稿件的取舍和确定其编排地位很有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C.导语写作颇能体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

D.导语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关系着下文如何顺利地展开

E.一篇消息只有一条导语,而它是最优化的方案

F.新闻的实践表明了导语的重要性

84.导语的制作总则

A.研究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需要告诉人们的又是什么,把二者和谐的统一起来 B.从新闻内容中选择最重要点

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C.应有新闻事实,但要避免与主体内容重复

D.交代消息的来源和新闻根据,给人以可信感

E.文字精,表达巧,凝练、醒目、明快

85. 导语的分类

导语分为两大类:直接性导语、间接性导语

86.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等。

87.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一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

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

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

88.主体和结尾

消息的主体——又称“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

89.主体的功能:A.叙述和补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 B.充分阐发表现新闻主题

90.结尾——是指为了深化新闻主题,强化新闻价值或扩大消息的信息容量,记者根据

新闻内容,精心设计的消息的收结部分。

91.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结尾?

1).只有当结尾能够加深读者对新闻的感觉和理解;

2.)能够深化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

3.)能够恰当地“旁人它事”、增加消息的信息量;

4.)或者是为“后续报道”作伏笔的情况下,消息才有必要写结尾,并尽力写好它。

92.常见的结尾写法分类:小结式、评论式、号召式、伏笔式

93背景的概念、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 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94.新闻背景分类: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95.背景的功能:)构成显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来龙去

脉,前因后果)分析新闻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等关系)对比映衬新闻事实和主题思想)巧妙地表明记者的观点、倾向)注释事物的特征以及某些专有名词、术语

96.怎样恰到好处的运用背景材料?

1.)不同类型消息区别对待

2.)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制宜

3.)服从新闻主题表达的需要,不柯喧宾夺主

4.)要少而精,简明扼要

5.)要灵活穿插,但不要牵强附会

四、分析题:(5题)

1、试析《永别了,赵丹!》的写作特色。

答:总的特色是:写法有新的突破,2、试述《市人大监督司一丝不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可读性极强。新闻标题《永别了,赵丹!》,既表现了深沉的感情与怀念,又提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意清晰可读,字里行间饱蘸着的浓情对读者具有穿透力,它可以说是一道可读性极强的新闻标题。《赵丹》一文的导语精炼可读,没有任何枝蔓、赘语,只突出何时(今天)、何人(赵丹)、何事(遗体火化)等三个新闻要素,仅用8个字便准确地交代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读者最关注的事实。句短、段短是这篇报道在可读性方面的重要特色。除导语短外,正文分五段、结尾一段,每一段都是只叙述一个核心事实。五段正文所写的事实,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段与段间体现了相关事实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段用语精炼而饱含感情,每句短而意思完整。

题? 

答:这是一篇可读性等于零的报道。可读性差主要是阅读起来太困难了,至少读三、四遍才能弄清它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其原因是:(1)标题的内涵令读者难以接受。该报道用单一。主标题《市人大监督司法一丝不苟》则显得头太“虚”、太抽象和无针对性,读者难以从标题中明白和理解要告知的内容,导致可读性极差。(2)报道的开头令读者很难接受。报道一开始就令读者糊里糊涂,无法把握新闻的要点,造成阅读的困难。(3)不分段落令读者极难接受。该报道共分两段,第一段长340余字,而第二段仅有约40字。世界新闻界提倡文章的段落要短一些,甚至要求一个事实一句话一个段落,目的是令读者易于阅读、易于接受。(4)语句太长令读者无法接受。全文约380字,而报道开始就是一个长句长达320余字。作者把所有复杂的内容都挤进一个长句中,造成各种事实、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难以理清,连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也困难。以上从标题、导语、段落、语句等四个方面,分别解说《监督》一文的在可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何等于零。

3、分析《张文生三贴广告》在选材、主题提炼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写作表达方面有

缺点?

答:该文最大的特点是题材选得好,是记者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发掘出来的新鲜主题。张文生贴的三张广告前后,时间相距三、四个月,是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事,可能并不是每次贴广告时记者都在场,但记者一听到每一新鲜

事物时就紧紧抓住它,用简炼的文字和特写的手法来报道,甚为感人。这篇稿件在写作上有个很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表现此文的思想性,近乎文学写作方法上的“白描”,没有一般新闻中那些废话和政治说教。所以,此文写得干净利落,简短生动,颇有说明力和感染力。缺点是,最后一次贴广告的时间不明。在修辞方面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致富户——张文生”。“户”字是指一个家庭,不是指一个人。用“致富农民张文生”似乎较为确切。还有,在文字稿中,“广告”一词最好加引号,因它是商业术语,且常被用作贬义词,即带有“吹虚”的含义。而张文生的“广告”却是热情助人的郑重声明。借用“广告”这个词倒是挺生动的。只要加上引号,就更加完美了。

4、读完《敬亭绿雪恢复生产》一文,详述并回答新闻的特点、导语及新闻关注的问题?

答:(1)这是一条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好新闻。本来新闻内容很简单,就是名茶“敬亭绿雪”恢复生产而已。然而,由于作者“背景意识”强,写进了大量与它相关联的各种背景材料,丰富了新闻内容,深化了新闻主题,突出了新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深刻的思想观点,并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主体新闻信息量大增,新闻价值也因而增值。(2)这篇报道采用叙述型背景式导语,巧妙地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分两处交代背景材料,一是“失传四十多年的安徽名茶——敬亭绿雪”,这是历史背景,二是“郭沫若副委员长曾为‘敬亭绿雪’题了字”这是事件背景,经这一交代,更突出了名茶恢复生产的显要性。这条导语的写作是全叙述型的,它把背景事实与新近发生的事实揉为一体,不留任何斧凿痕迹。这篇报道的导语,只交代了新闻主体的四个要素,而其它要素则由下两段正文、一段结尾来展开解释和交代。值得关注的是第二段(正文第一段),它是全背景型的,分别运用地理背景、事物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客观材料。(3)关注问题:一是坚持客观性。二是要作精心安排。背景材料可用于导语、正文或结尾。三是必须严格选择。四是要有读者意识。

5、指出《今日水乡分外娇》所使用的是哪一种结构形式?请从标题、导语、正文等分别具体分析其特点是什么?

答:这是一条相当精采的新闻。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从结构上说,是运用倒金字塔这一方式的好例子。它有几个特点:(1)标题。该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既有意义,又有吸引力的新闻。(2)导语写出了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其中“他是这次100多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农民”这一句话,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使导语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3)第二段是次导语,进一步补充导语中没有交代的事实。写得精炼、新鲜而富有特点。(4)第三段是正文。此段材料,大部分用注释性和说明性材料,交代了事实的来龙去脉,不但读者看了一目了然,而且通过间接的有关人士的评论,加深了对新闻意义的认识。(5)第四、五段是新闻的附加事实。虽然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它与新闻主题有关,仍然吸引着读者。以上五点,体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特点。

五、判断题:(111题)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真实包括整体真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

2.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

3.写事实,表真情,翔实可信,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是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4.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5.新闻要素的选择依据其新闻性和宣传性,在新闻要素是“何事”是核心,新闻报道必须有两个要素,其中必须有“何事”。(∨)

6.用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7.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8.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快,讲求时效,是新闻的第二生命。新闻写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脑子快,笔头快,所谓“倚马可待”。(∨)

9.新闻写作上的“慢三拍”现象是指:采访慢、写作慢、传播慢(∨)10.边缘文学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文学、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

信(∨)

1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历史上第一家以中国人民为阅读对象的控中文报刊,其中的《月食》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12.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是我是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13.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通讯闻名,被称为“印象派大师”(∨)14.一事一报——指一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主主题集中而鲜明,表述直接而朴实,往往直叙其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15.报道思想——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旱灾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是确定正

确报道思想的根本途径。(∨)16.“上头”是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宣传精神;“下头”是指社会实践、群众的实践。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部分新闻要素的导语称为“第二代导语”(∨)

21.写好叙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善于分析比较,真正准确的抓住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并精练地加以表是确定正确报道思想的根本途径。(∨)17.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含有的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客观价值的总和。(∨)18.宣传价值——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新闻的宣传价值有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四个因素。(∨)

19.由两个以上的自然段组成的导语,称复合导语。第一自然段称为主导语,其后的导语段落称为次导语或准导语(∨)

20.新闻界把新闻五要素或六要素俱全的导语称为“第一代导语”也称“晒衣绳式导语”;把侧重交代

达(∨)

22.写好总结式导语的关键在于:导语概括事实,要实在,不要空泛。(∨)

23.写好评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新的事物以后,又能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使自己的认识产生飞跃,以客观的新闻事实为基础,提出分阶段尚示提出的深刻见解,就能使评述式导语中的分析、议论具有新意(∨)。24.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体而不是导语。一篇消息可以没有导语、结尾,但绝不能没有主体部分。(∨)

25.新闻背景的穿插安排可以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尾部或导语中

(∨)

26.报告文学结合的新闻性和文学性,但首先必须具备新闻性,其中,报》驻北京的特派记者;范长江曾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真实性最为根本。(∨)

27.叙事是事件通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叙事重在目的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表明一定的思想观点。(∨)

28.描写是通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与消息写作的区别最为明显。(∨)29.通讯脱胎于古代传记、游记(∨)

30.三四十年代,我国通讯体裁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新闻性的加强。其间范长江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记者。(∨)

31.黄远生是通讯体裁的奠基人。32.我国早期的通讯常常叫“记事”,曾有概要记事、长篇记事、印象记事之分。现在的记事性通讯中一般采用的是“印象记事”。(∨)

33.邵飘萍1916年担任过上海《申

34.迄今为止最早的报纸是公元前60年古罗马的《每日纪闻》(∨)

35.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一般认为是唐代的邸报(∨)

36.1556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世界上第一份近代报纸《威尼斯新闻》诞生了,这也表明记者这一职业不但出现了,而且有了真正的发展(∨)。

37.我国最早的中文的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纪传》,于1815年8月在华人较为集中的马六甲创刊。担任刻印和发行工作的梁发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之一。(∨)

38.国人自己办报的第一个高潮,涌现了王韬的《循环日报》,康有为、梁启超的《中外纪闻》,伍廷芳的《中外新报》,裘廷梁的《无

锡白话报》等报纸。(∨)

39.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刊物从马克思和卢格于1844年创办的“《德法年鉴》开始(∨)

40.毛泽东1918在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

41.范长江1935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42.马克思曾指出,人民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

43.刘少奇对记者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44.无产阶级记者传达上情,反映下情,就是在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职责。(∨)

45.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1中华全国新闻工作才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1994年做第一次修订,1997年

1月又作了第二次修订。(∨)

46.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对党事业负责,对读者负责,这就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47.腿勤、脑勤、手勤、嘴勤是记者要努力做到的勤奋,普利策说过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

48.是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衡量记者工作作风是否踏实的标志(∨)

49.实事求是是记者最基本的思想、工作作风,尊重事实才能说真话,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50.记者采访的新闻事实,即使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有时则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记者可以而且应该把采访到的这一类事实写成“内参”,提供给新闻单位内部或送交领导部门参考。(∨)

57.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58.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59.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60.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人、何事、何因、何果。(∨)

70.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61.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2.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63.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64.新闻的快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65.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二适时;(∨)

66.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67.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68.“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69.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

71.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72.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73.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74.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75.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76.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77.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78.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79.动态新闻叙述为主.(∨)

80.通讯重于叙述、描写;(∨)

89.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81.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82.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

83.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84.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85.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86.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87.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88.新闻导语的“导”字有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

道和说明。(∨)

90.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91.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92.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93.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94.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95.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96.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约翰·里德。(∨)

97.通讯写作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98.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108.通讯特定具有材料集中和报道99.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现实性和时效性。(∨)

100.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101.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写作上可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102.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103.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104.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105.通讯结构总的要求是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06.通讯写作要求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来体现主题。(∨)

107.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为表现主题服务。(∨)

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两个特点。(∨)

109.通讯的特点是具有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

110.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111.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下载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复习题(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复习题(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课基本知识复习题[最终版]

    党的基本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工人阶级 的先锋队,同时是 中国人民 和 中华民族 的先锋队,是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新闻结构 2.动态消息 3.综合消息 4.速写 5.观察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

    中国共产党章程基本知识复习题

    中国共产党章程基本知识复习题一、 填空题(共35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

    党基本知识——判断题

    四、判断题(40题) 1、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性质。 (T ) 2、新时期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主要是看他们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以......

    安康杯竞赛复习题(共5则范文)

    “安康杯”煤矿安全知识复习题 一、抢答题 1、从业人员有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是劳动者应享有基本的(C )。 A.义务 B.公共安全 C.人权 2、履行保障从业人员依法享有的获得......

    党政基本知识竞赛策划书

    党政基本知识竞赛策划书一、竞赛目的:为使全院学生了解党政知识,我院研究会决定举办此次知识竞赛,旨在帮助广大本科生及研究生能够深入对党的认识,并号召广大共青团员积极加入到......

    党章基本知识竞赛测试题

    《党章》基本知识竞赛测试题 主办: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参赛须知 一、竞赛要求 1、 每位参赛党员限做一份试题,答案复制无效。 2、 答题卡上须填写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电......

    少先队辅导员基本知识竞赛

    少先队辅导员素质大赛试题 抢答题: 1、“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谁提出来的?(江泽民) 2、胡锦涛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神舟七号”飞船的宇航员是谁?(翟志刚、刘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