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美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一)
中美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
珍惜时间(time thrift)的概念在16世纪就开始在西方流行。当19世纪钟表大规模生产以后,时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有了更深入的影响。虽然时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认知概念,但分属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社会实践不同,历史地理环境不同,各自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人们赋予时间的意义和利用时间的方式也就不可能没有差异。因此当中国人和美国人(美国人是西方国家中制定时间表最严格细致的,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中美间的差异)进行交际时,时间作为一种无形的向导,就会对人们的言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交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一、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渊源
二、时间观念差异的体现
上面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渊源,下面将用实例进一步阐述部分理论。
1.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最后的期限(deadline)
最后期限这个词语之所以能在美国出现,完全是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在作怪。由于美国人认为时间是一条长线,人有出生就会有结尾,不像中国人所想,今生用完还有来生,今天过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所以他们就有一种“时间危机”,好像如果不和时间赛跑,时间就会飞快流逝,永不再回。因为珍惜时间,在美国现代企业的生产调控领域中首先出现了“最后期限”一词。美国人对这个词相当重视,如果逾期,双方都不会愉快。
2.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谁是时间的奴隶
一个初入美国社团的中国人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几乎每个美国人手中都有一个schedule book或者叫diary book。当你要和他(她)约定某个时间出去吃饭时,他(她)会打开这个本子确认一下那个时间是否有空。制定近期(几周到一两个月)计划是美国人未来时间取向的典型体现。
近年来中国人虽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开始制定计划,工作手册的出版与发行量证明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养成这种工作习惯。中国人参加社交活动出于谦卑的传统是比较守时的,但是活动的时间往往是没有限制的。例如,人们在约定见面时,只定开始的时间,却从来不提结束的时间。人们认为工作或者活动超过时限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人们说,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美国人是时间的奴隶。另外,与讲英语的国家相比,中国人的生活节奏要慢得多。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刚刚向西方开放时,在中国工作的西方人对这里的慢节奏感到烦躁不安。相反,到说英语国家去的中国人对那里的快节奏感到无比难受、疲惫不堪甚至恼火。
3.多向活动型时间习惯和单向活动型时间习惯——美国人时间安排
抱有多向时间观的中国人认为时间根本不是稀缺商品,时间似乎源源不断,很易获得。所以在做商业决定的时候,不论多么紧急,中国人也要慢条斯理,要从长远眼光考虑问题,要充分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把过去的经验一条条摆到桌面,即使是延迟决定,误了大事也再所不惜。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美国人来说,中国人一定是难以忍受的。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也容不得你悠哉游哉地畅谈家史,必须分秒必争,如果不挣钱,你就无法在社会立足。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分中被计划赚一定数目的美元,如果你约会迟到,他会用金钱来度量自己的损失。
第二篇:中美风险投资对比研究
中美风险投资对比研究
本文通过对中美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风险投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美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对比
(一)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美国风险投资事业从1946年起步到今年2008年整整经历了62年。而且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等使得风险资本开始更多的跨国度、跨地区和跨行业的流动,加速了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进程。
1、多样的融资渠道
美国风险投资来源多元化,且机构资金逐步处于优势地位。从历史上来看,富裕的家族和个人曾一度是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风险资本在其来源构成中,个人和家庭所占份额逐渐下降,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养老基金所占比重稳步上升,近年来,美国风险资本来源渠道日益畅通,风险资本来源结构更趋多元化。
2、完善的市场体系
在美国,风险投资是在市场经济已经很发达的基础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自然发展起来的。发达的资本市场培育并发展了较完善的风险投资的咨询服务市场、风险投资项目经济市场和技术经济市场以及股权转让套现的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3、适宜的组织形式和税收制度
美国风险投资基金主要采取合伙制,美国政府也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法》,给投资小企业的投资者以低息长期贷款和减免税收等优惠;对风险企业融资提供了由中小企业管理组织实施的政府担保。1978年美国国会将投资收入所得税从49.5%降到28%,1981年起实行长期资本利得税率20%,2003年长期投资的资本利得税被调降到15%。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公司管理的风险资金金额已占美国风险投资规模的80%左右。
4、灵活的退出机制
美国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呈现多元化趋势。1999年以前,美国的风险投资者大都愿意选择上市的方式收回投资,但是通过股票上市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因周期较长、标准较严格、手续较繁琐、受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等,并不适合所有的风险企业。近两年购并退出方式正迅速上升为美国风险投资比较主要的退出途径。
(二)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1、风险资本规模与投资总量增长迅速截至2007年底,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内外资风险投资机构所管理的投资中国内地的风险资本总额高达1205.85亿元人民币,在投资方面,2007年投资总额超过398.04亿元,投资项目数也高达741个项目。
2、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
截止到2007,海外资本比例继续上升,达到55.6%。而来源于企业的资金比例则由2005年的30.7%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23.8%。来源于政府的资金比例也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21.1%下降至2007年的10.7%。在本土资金中,政府由直接投资者转变为间接投资者,不再直接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而是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并引导这些资金的投资方向。
3、组织形式逐渐调整
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主要以风险投资公司的形式存在。我国1992年颁布实施的《合伙企业法》明确规定合伙人负有无限责任,将有限合伙排除在外。2006年8月,修订后的新《合伙企业法》,确定了有限合伙的合法地位,很多风险投资机构已准备组建合伙制企业。
4、投资行业进一步分散
我国风险资本逐渐将投资重点由IT行业转向传统行业。2001年至2005年,风险基金投资的中国超大金额项目中,以金融服务行业和批发零售行业为主的传统企业独占鳌头。2006有16.2%的风险投资项目属于传统行业,该行业吸收了20.57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所占比例上升至14.3%,仅次于IT行业。
5、IPO成为主要的退出方式
在我国,IPO正成为风险资本最主要退出方式,资本市场在风险资本退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年以前,风险资本退出渠道较单一,大多数是通过股权/股份转让来实现。但2006年仅有27%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股份转让,通过IPO实现退出已升至30%,成为风险资本最主要的退出方式。
二、中美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分析
(一)中国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风险投资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出现频率也日渐提高,中国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也努力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政府风险投资资本、国内企业风险投资资本、外资机构风险投资资本、金融机构风险投资资本和其他类型风险投资资本。根据
《2003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和《2005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显示,2004年,政府资本占到了39%,国内企业资本占28%,外资资本占21%,金融机构资本占7%,其他资本也占到了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风险投资资本来源主要是政府资本、国内企业资本,以及外资资本。但随着我国加入WTO,更深入地参与世界贸易,企业对政府资本的依赖逐渐减小,但政府资本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国内非国有独资公司资本跃升为第二大资本来源。并且由于国内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建立,他们更频繁地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使得我国对外资资本的依赖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金融机构资本所占比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他资本是指除以上类型的风险投资资本以外的来源,这一来源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到了2004年,其比重已接近于金融机构资本。
(二)美国资本来源分析
风险投资是美国经济链条中很有特色和魅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美国经济的运行做出了巨大的推动,像苹果、微软和英特尔公司都是借助于风险资金成长和发展起来的。Paul.A.Gompers(1999)和Venture Economics Investors Services(2006)列出了美国从1993年到2003年间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的变化趋势。其中养老金由59%下降到了43%,公司由8%下降到了2%,个人和家庭由7%上升到了10%,捐赠基金由11%上升到了20%,银行和保险公司由11%上升到了25%。
从此可以看出,美国的风险投资中养老金占的比重虽然整体有一个下降趋势,但相对于其他资本来源,仍然居于绝对优势。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作用除个别年份外都在不断加强,成为美国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司资本主要是指大型企业基金,它们在风险投资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1997年达到25%后就呈现出逐年下降,到了2003年只占到了2%,但它们对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来说,仍然是获得风险投资资本的重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个人和家庭的投资比重逐渐下降,1993年~2003年期间基本稳定在10%左右。
综上,由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早,且由于美国政府资本的强大支持,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本世纪初,美国政府资本让位于民间资本,风险投资资本来源更具多元化。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的资本来源渠道,资本总量非常庞大,同时抗风险能力也很强,可以长期投资于需要长期资本的风险投资业和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业的特征相符。
而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只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发展起来,因此与美国成熟的风险投资市场相比,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历程显示出转轨经济时期独有的产业特点,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风险投资资本来源比较单一。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资本和金融机构资本占到了40%以上,而外资资本所占比重不升反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活力。由于更多的采用直接投资的形式,民间资本没有被充分地吸引到这一领域,且中国目前尚未出现特定的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资本来源渠道的单一严重影响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三、中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对比分析
1.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分析。美国风险投资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其发达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美国的资本市场体系相当发达,拥有主板市场、二板市场、NASDAQ市场和地方性证
券市场四个层次。特别是NASDAQ市场,为美国的风险投资提供了良好的退出渠道,促进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微软、英特尔、雅虎等一些世界闻名的高科技企业最初都是借助其发展起来的。
自NASDAQ市场建立后,美国的风险资本大部分都是通过IPO方式退出的,这也是能给风险投资家和风险投资公司带来最高回报率的一种退出方式。自2001年开始,美国风险投资以IPO退出的数量急剧下降。2000年,以IPO退出的项目数有262个, 2001年就猛跌到41个,到2003年只有29个项目以IPO方式退出。近年来,美国风险投资以兼并收购方式(M&A)退出的数量占风险投资退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
1997年至今,随着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开始,风险投资家更多地采用并购的方式退出。1998年美国风险企业的并购数目达到186家,募集到的资金79亿美元,同期的公开发行上市却只有77家,募集的资金只有38亿美元。到2001年风险企业并购的数目更是达到324家,比IPO数目高了近十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IPO深受美国二板市场低迷的影响,并购退出在整个风险投资退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美国的统计可以看出,尽管IPO的退出方式回报率最高,但其发生的概率在各种退出方式中仅占20%,与此同时,并购占25%,企业回购占25%,转售占10%,清算占20%。这表明,相当多的创业企业在风险资本退出时得不到公开上市的机会,非IPO的退出方式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2.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分析。《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06》指出:并购(包括国内外企业收购、股权转让、划拨等)等资本重组方式仍是2005年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渠道,占全部退出项目的44.4%。2005年境内外上市比例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05年风险投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包括创业家、管理者等在内的回购比例有所上升,清算比例较2004年也有所提高。
另外,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08年1月9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指出:在退出渠道方面, 2007年共有77家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总额达1569.41亿元,其中有50家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实现IPO,包括中国内地A股市场28例和中国香港地区22例,大大超出2006年的22家IPO退出数量。并且这些IPO退出基本都是由本土风险投资机构主导,其中仅深圳创新投一家就有10家投资企业实现IPO。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IPO退出方式日趋流行,本土风险投资初见成效。这表明风险投资家越来越多的渴望通过IPO方式来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
四、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对策
(一)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渠道
政府应积极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组建,扩大风险资本规模;引导那些对风险投资有正确认识、有资金实力、有承担风险能力的企业甚至个人参与风险投资;允许各种中介机构对风险投资的间接融资,充分利用闲置资金;积极引进国外风险资本进入中国,拓宽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并借此吸取国外成熟的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以推动我国风险投资1胡海峰·风险投资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20.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政策法规环境
我国政府应当在已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各种有利的优惠政策,完善相关法律。一方面,政府应对有关的企业发展和上市的产业政策、税收信贷政策、鼓励扶持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检查和反思,更新观念;另一方面,在政策内容中,政府还应进一步在对金融、财政、税收等有关部门的管理中,增强服务意识,改革目前有关体制的不合理之处,进一步加大政策体制的灵活性。
(三)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
为有利于风险资本的退出,我国应尽早在创建风险投资退出的主渠道。同时,规范兼并收购行为,使收购兼并由政府行为转向市场行为,以利于风险资本的退出。最后,我国还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如产权交易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通畅的退出渠道。
第三篇:中美友谊概念的对比研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0期
中美友谊概念的对比研究 陆 欣 王小芳
(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摘 要:中国和美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对友谊概念的理解也有所同。本文从范围 和层次不同、深浅和牢固程度不同、交谈话题不同和责任理解不同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对中 美友谊概念差异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发展和巩固跨文化友谊。关键词:友谊;范围;层次;深浅;牢固程度;价值观;责任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06)04-0076-04 在任何文化中,友谊与人际交流关系密切。友好的交流会促进友谊,友谊会促进信息的 交流。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这句英语习语所表达的内 容反映了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美德。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却持有不同的交友观。美国人的 交友观与中国人的交友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中国人的所结成的友谊关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熟人”,即由工作关系、邻居关系认 识的人。第二种是朋友,这和英语中的friend含义有差别,中国人所称的朋友一般是志同道 合、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可在感情上依托的人,这是一种亲密的、有深交的人际关系,可 以自由自在的谈论彼此心中深层次的思想。“朋友”在汉语中有两个意思:一是彼此有交情 的人;一个是指“恋爱的对象”(《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一般熟人多,但朋友不多。前一
美国人的友谊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真诚和信任、社会和心理的支持的基 础上的。美国人一般把友谊关系分为泛泛之交、好友、密友和深交。美国人往往有许许多多 的泛泛之交、好友、密友,且男性和女性兼有。深交友谊关系也包括男女两性,但是数量较 少,以志趣相投为基础。在许多国家,朋友必须是同性的,然而,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可能存 在异性朋友,他们通常也不认为男女单独相处就会发生性行为。因此,男性和女性同事可以 结
美国人的这种普遍友好但却表面化的关系在“最好的朋友”这个称谓上倒有点例外。所 谓“最好的朋友”常常会是某人在高中或大学期间认识的朋友,这种友谊可能延续几年甚至 一辈子,维系它的不是相互之间的礼尚往来和患难与共,而更多是一种怀旧和感伤的情愫。美国人对“最好的朋友”的定义甚至也和美国人交友方式的轻松随意遥相呼应。
中国人与朋友的友谊关系一般比较长久。中国有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中国人向来好交朋友,珍惜友情。交上一个朋友需要较长时间,人们一旦成为朋友,这种 友谊将持续很久,乃至一生。朋友之间,肝胆相照,为了朋友不惜两肋插刀,“士为知己者 死”。
一般来说,美国人交朋友快,忘记朋友也快,彼此感情淡漠。这从friend一词的词义中 也可以看出。《简明牛津词典》中“friend”作为名词的含义主要有:与性爱和亲属之间的 爱无关的与另一个亲近和相互友爱的人(One joined to another in intimacy and mutual benevolence independently of sexual or family love);代理者,例如,作为一对人 中的第二个人(person who acts for one,eg.as second in dual);熟人,偶然路遇的 陌生人或有机会提起的人(acquaintance,stranger that one comes across or has occa sion to mention again);同情者、帮手、赞助者(sympathizer,helper,patron)。美 国人社交广,接触新事物、新思想较快。他们不断寻求新刺激、新朋友、新机遇,以求开拓 视野,达到取得新的成功的目的。(Alison Lanier)在其撰写的《生活在美国》(Living in the U.S.A.,1981)一书中指出:美国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国家。美国人的友情可能是密 切的,连续的,强烈的,慷慨的,真诚的。但是,一旦环境改变了,这一切也就随之消失了。对于美国来说,朋友间不会因此而伤害对方的感情。朋友双方在分别后一二年中互相寄张 圣诞贺卡或写几封信。之后,他们之间就杳无音信了。若干年后,老朋友邂逅相遇,双方会 非常高兴的重叙旧情,并为此感到兴奋不已。从这段话不难看出:同美国人交朋友容易,深 交却最难;同美国人一见如故,热情有加,但有“人走茶凉”的感觉。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科 登和约瑟夫(J.C.Cordon&Fathi Yousef)曾在其“A 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文中,把美国人这种友谊称为Kleenex friendship(手绢纸友谊),用
美国人友好随和,世界上没有比结识美国人更容易的,但是他们深交却最困难。从表面 上看,美国人常常比其他国家都友好,这与其社会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和高度发达经济有直 接关系。作为一个基本上是陌生人组成的民族,美国缺乏悠久的传统,从小就学会与不同的 人打交道。美国是一个流动的社会,据美国官方统计,一个美国人在一生中平均要搬21次家。美国人调换工作之勤,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整个社会和公司老板们把这看作是值得称 道的品德,是具有雄心壮志和冒险精神的象征。由于美国人经常调动工作和搬家,他们对陌 生人友好。然而,这种流动性又限制人们建立深厚持久的友谊。美国学者辛格说,“在我们 现代工业社会人们似乎善于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人际交流。我们要是走到富有感情色彩的人 际交流似乎是极为困难的。我们很多人感到没有能力和那些想与我们接近的人建立紧密的、温暖的、公有的、亲密的关系。密切的、感情真切的、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会把人们吓着,——特别是美国的男子和另一名男子。因而他们倾向于避免这种关系,尽量在某种意识的层 次上他们可能需要这种人际关系。”
美国人朋友之间强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以诚相待。朋友之间乐于谈论的话题如业余 爱好、节日、气候、国内外新闻、电影、书籍、体育赛事等。但是,属于个人隐私的话题是 不喜欢他人问津的。例如:个人收入多少,钱是怎么花的,家里有多少存款,身上的衣服花 多少钱买的,个人的健康,女士的年龄,家庭情况等。总之,朋友之间不询问对方的隐私,也决不干涉对方的私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美国
朋友间的经济帐一清二楚。若是涉及到两 个朋友之间的劳务关系,如甲要求乙为自己干活,工作,那么关于报酬的问题,双方都是坦 率得很,一小时多少钱,决不含糊。朋友一起去吃饭用餐时,如果不是某人出面邀请,一般 都各自付帐,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平常的事,没有半点不够“朋友”之意。这都体现了美国人 强调个人独立和个人隐私,不愿承担任何义务和压力的价值观念。这些做法对中国人来说让 人难以接受。中国人认为,朋友之间应该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隐私权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相悖 的,中国人喜欢标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事物不可与人言”。既是朋友也就不 应该分彼此。朋友之间应当肝胆相照,在义利问题上应当重义轻利,为了知己朋友,牺牲自 身某些利益也在所不惜。直到1988年,我国才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首次对隐私权做了初步的法 律规定)。
中国人交朋友崇尚的是“义气”。所谓“义气”是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 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的完美友 谊是可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的友谊,最疼很的是背信弃义。中国的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靠”字不难看出,中国人的友谊所承载的责任,这决不仅仅是社会关 系的一种,它担负的甚至有道义的重任。中国人说一句“够朋友”,这绝对是够分量的褒奖,等于说你有义气,值得信赖。在经济上,好朋友也可以不分彼此。中国人重视吃,也同样 重视请客,朋友之间往往是抢着付帐,真心的请客,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满足。所以在饭店里 经常可以看到争抢着付帐的场面。即使不够真心,他们在表面上也会争抢一番,满足面子上 的
美国人则不愿交往过深,美国人一般喜欢在尽可能不招致社会责任的条件下寻求他们的 社交生活。中国人处于某种情况下,会求助于朋友,从朋友那儿得到帮助、支持或安慰;美 国人则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想给他们的朋友带来麻烦。尽管如此,美国人有时也会 请求朋友给予一种几乎被称之为“治疗性”(therapeutic)的帮助。美国人常常去咨询专 业人士,请他们帮助克服自己的忧郁或焦虑的心情,而那些专业人则很可能会建议他们“走 出去见见人”,“交几个新朋友”(Bellah et al,1985,134-135)。这种利用朋友的实用 主义观点也许同戴尔(Bellah et al)在她呼应美国社会法理式行为动力局限性的批评中,对这个现象做
我们为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而结交朋友,但那些朋友是否真的好到可以增进我们身心健 康的地步呢?心理疗法的流行,语言本质上非常个人主义化,即使当“自力更生”(self-s ufficiency)的说法被认识到存在着不足之处,也很难想象还有什么能够代替它。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感觉到精神上孤独的美国人,他们的感情处在饥渴状态,急于寻求
总之,对“朋友”、“友谊”,中国人和美国人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中国人之间 的友谊情深意重,讲究重义轻利;美国人的英语温暖而泛泛,重利重己。尽管差异多多,可 是他们之间有着最重要的共同点:大家都渴望真诚的朋友和真挚的友谊。了解差异和不同的 目的不是为了区别,而是为了促进、加深相互了解,为更顺畅的沟通做好准备,从而使我们 能
[1]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9.[2](美)爱德华C?斯图尔特,密尔顿J?贝内特,卫景译.美国文化模式一跨文化视野中的 分析[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3](美)加里奥尔森,阿曼达多兰,苏珊希马尼亚,戴冰译[M].中国水利出版社,200 4.[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辞典[Z].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美)爱默生,孙宜学译.美国的文明[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收稿日期:2006-08-29 作者简介: 陆欣(196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王小芳(197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
第四篇: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海明威小说硬汉形象的悲剧色彩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3 《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 4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6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7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9 Reconstructed Motherhood in Beloved 10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 11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3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14 简奥斯汀眼中的理想男人——试析《傲慢与偏见》的男主人翁 15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 从金融危机看美国自由企业制度下的政府调节——浅析“美国政府接管两房” 17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8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特征探析 20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从文学伦理阐释《榆树下的欲望》母杀子的悲剧 22 堕落的世界-----评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 23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25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26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27 浅析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运用 28 从商标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29 简爱的独立性格剖析 从王尔德的童话看其悲观主义爱情观 31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 32 论男权主义在圣经语言中的体现
Culture-oriented Strategies in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for Yangzhou City: 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34 《简爱》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述评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36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 37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传统
从心理学角度试析简爱性格的对立性 39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东西方隐逸文化对比——试比较梭罗与陶渊明的作品 41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3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44 苔丝的悲剧成因浅析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46 论口译的原则与技巧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48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49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 50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The Bluest Eye: Cultural Hegemony and Spiritual Dissimilation 52 《红字》中的基督教因素初探 53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
A Feminist Narrat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56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对比研究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58 On Paul’s Self-development in Sons and Lovers 59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角色中体现的悲剧主题——《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之对比分析 61 An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in Byatt’s Possession 62 浅谈商务英语句法特点及翻译技巧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 64 神经漫游者中的两个世界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66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简奥斯丁的女权主义在《理智与情感》中的体现 68 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 69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70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印度商务礼仪研究—对中印商务谈判的建议 72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苍蝇》的叙事艺术及悲剧主题探究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75 《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 76 浅析《黑暗的心》女性形象的作用 77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78 英语指示词This和That的功能研究 79 中国老字号商标的翻译研究 80 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81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及解读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策略 83 简奥斯丁《爱玛》中的爱玛形象分析 84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 85 The Comparison of Western and Eastern Privacy Concepts 86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8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88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89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90 《先知》中倒装句文体功能的研究 91 《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eech Act 93 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的研究 94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96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9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8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 99 中英数字词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100 从电影《国王的演讲》看平民情结 101 青少年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焦虑与对策
A Probe into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he Eco-awareness of Hemingway 103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 104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蜕变 105 论旅游指南的翻译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 107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08 流行语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109 解析名词化与商务语篇的汉英翻译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111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题及其与题目的关系 112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 113 游戏在学前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及作用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115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116 托尼•莫里森《秀拉》中的女性主义 117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从心理学角度试析简爱性格的对立性 119 A Brief Analysis of Political Euphemism 120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121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
A Research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123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125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 126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127 语法型课堂和交流型课堂的整体研究
对当今中国大学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方法的观察和思考 129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131 《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形象分析
不同的阅读任务对高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133 从“硬汉”角度分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皮拉尔 134 从《通往雨山之路》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逐渐衰落 135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
Creative Treason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137 嘉莉妹妹失去自我的悲剧性命运对中国女性自我价值体现的启迪 138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139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141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143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论《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兼容
Expl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liments 146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Comparative Study of Love-Tragedy Between Romeo and Juliet and The Butterfly Lovers 148 从美学角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 “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 150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51 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
152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153 中国现代散文风格精彩再现——评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154 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155 从文化差异透视女性的不同命运—薛宝钗与韩美兰对比研究 156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15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8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 159 从文化视角下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60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161 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Middle-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62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163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164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65 论乔治•艾略特《亚当•比德》中的道德冲突
166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67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
168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16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70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 171 中英习语文化异同及其翻译
172 关于攀枝花市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调查与分析 173 浅谈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劝导》中的体现 174 透过《格列佛游记》看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 175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
176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
177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78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179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180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181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182 浅谈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183 从《推手》看中美文化差异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184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85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186 《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复活以及宽恕 187 国际商务合同的英语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探析 188 从奥斯丁和伍尔夫看英国女权主义思潮的演变 189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 190 小说《珍珠》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191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192 从对立到和谐—解读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 193 模因论指导下的商标翻译
194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Titles--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 under Three Beauties Theory 195 黑人英语克里奥起源论 196 英汉自谦语的对比研究
19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8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199 对中英组织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研究
200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死亡情节成因
第五篇:中美招聘广告对比
中美招聘广告对比
笔者最近在浏览招聘广告,发现中美间很多差异,现选择三个职位为例:
A、秘书(总裁助理)
美国
中国
1)中英文流利,能够为总裁做即时翻译 1)年龄28岁以下;身高1.62以上,五官端正,气质好 2)公文写作能力强;熟悉各类办公办公
软件 2)本科及以上,具有良好的电脑操作水平3)擅长沟通,应对公众媒体;具有团队合
作精神 3)英文六级以上,语言表达能力强,擅长沟通等 4)能够经常出差(一年1/5的时间)5)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同等职位工作经验
3年以上
B、大学教师(心理学)——非教授级别:
美国 中国
1)博士学历(已完成)1)硕士,年龄28以下,博士可适当放宽条件
2)具有心理学方面成功的教学经验 2)语言表达能力强,英语六级;本科,研究生专业一致 3)愿致力于本科教学和心理科学的研究 3)发表论文2篇 4)请表明你的教学理念,研究兴趣等 4)党员优先
C、银行职员——重庆去年一家商业银行的招聘广告
美国 中国
1)高中毕业;有现金收付经验优先
1)本科学历;英语四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 2)性格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 2)身高1.60 以上,五官端正 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
介绍银行产品 3)口头,写作能力良好,长于沟通 4)能拿动沉重的银行钱箱 4)附5寸的生活照片
从以上广告,我们能够一眼看出以下差别:
第一,年龄几乎在中国的每个招聘广告中都会出现,普通职位,25以下,稍微涉及到高学历或者技术的,30岁以下;如果没有博士学历,又不是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才,过了35是很难找到工作的。而美国很多职业还倾向于已经有很多阅历的中年以上的人,如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教师队伍,心理学从业人员,单位中层管理人员。笔者认为大多数人还是在30岁以后才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为人处事更加成熟,工作上也有了很多经历和经验,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是过了30、35又没有超级强人类型的能干,在国内想要换个工作,会发现自己很尴尬,似乎早已经被挤出了就业的大门。
身高,容貌也在国内很多招聘广告中出现,因此笔者初来美国看报纸或网络上的招聘广告时,是非常惊异的,因为这里没有一条广告提到年龄,身高(空姐和特殊警察要求,但是其身高与工作密切相关),相貌,当然后来知道美国法律规定招聘不得有年龄、国籍、容貌、出生地、种族、婚否等的歧视,而且这些信息在简历中都不允许出现。至于身高他们根本都没有提到歧视,似乎没有人觉得普通工作与身高还有关系!
第二,从以上的对比我们还能看出,美国的很多公司在招聘初级或一般职员等学历要求不高,如以上的银行职员、秘书、翻译、政府部门的普通工作(公务员), 甚至中层经理都只要求高中学历;美国公司不愿意招(over qualified——资历超过岗位要求)的人员,首先招聘这些人,你付出的薪水要多于普通人员,而且他们非常容易跳槽。而中国公司几乎清一色的喜欢高学历,我们研究生有个同学考上了海关,全院都很羡慕,即使她的工作只是在过境处扫描旅客是否携带有非法物品,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了7年的英语,但是也没有人觉得学非所用可惜,当然大家都知道,现在找工作太难,而且海关的待遇出名的好!这里涉及到很多中美之间的深层次差异,就业机会、大学的教育质量等——笔者不在这里做探讨。
虽然一般职位,公司都不会要求大学学历,但是公司鼓励继续教育,比如你刚进入银行做一般职员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单位鼓励继续学习,绝大多数银行都赞助(很多银行报销100%的学费)员工的学习计划。当然,我们国内也有所谓的继续教育。比如电大、党校、网络的等等,但大都比较“水”,多为拿文凭而已。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校硕士、博士,含金量比较低。但是美国的继续教育都很正规(也有少数收钱发文凭的学校),非常严格,他们的毕业文凭和高中毕业后直接升入大学的毕业文凭几乎没有任何差异,这里更没有专为领导干部设立的轻松拿文凭的学校。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很小就树立要读什么大学的志向,很多人是在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者工作之需又回到校园读书(晚上和周末上课);有些则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选择先就业再读书的道路。
另一方面,虽然一般公司不倾向于招聘高学历的人,但是并不意味着学历就不重要,在需要良好教育背景的工作中,比如电脑或者高科技公司、教育、咨询等行业,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学位都是必须具备的。比如教师,美国很多中小学教师都是硕士,校长很多是博士毕业;大学教师一般都要求博士,政府重要岗位,如联邦储备委员会,证券市场监督机构等基本的岗位都要求硕士学位。心理咨询很多也是要求硕士和博士学历,而且还要通过资格证书考试。
第三,经验和技能在美国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影响你找工作的成功率,而且还与你的工资息息相关。如果是一个不太需要复杂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一个工作了5年积累了很多经验的高中生是绝对能打败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美国的高中都为学生配备了就业顾问和学业顾问,就业顾问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帮助他们分析自己适合于哪种职业,应该具备哪种技能,所以虽然美国公司只要求高中学历,但是美国的高中教育远比国内的高中实用,很多高中开设了商业课程等。
在很多美国公司,即使是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学历,薪水也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经验、技能,如果你有别人没有的技能而且对工作有用的,你的薪水也会比其它人高。笔者前些天看见一个电视网络公司招聘销售代表(室内销售),该公司就注明双语员工(其列举了所需要的第二语言)享受差别薪水的待遇。
第四,中国公司喜欢科班出身,专业对口,但是在美国很多行业---非物理、化学等专业性很强的外,他们更倾向于招收不同学习和就业背景的人员。金融业经常招收政治学、新闻、甚至农业专业的人员;人力资源招收历史学,心理学的,而且很多行业都强调较宽的知识面。笔者最近在看关于美国金融业从业人员指导的书,几乎每本书都建议从业人员尽量有广阔的知识面,他们对从事零售业务人员(处理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的要求是要有以下知识: 经济,政治,行政管理学,心理学,英文(相当于他们的中文),法律,人类行为学,管理和监督,零售银行,演讲,语言和沟通。笔者本来自认为书读得很杂,但是看到这些要求还是觉得自己欠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