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形成考核西方经济学试题06任务0053

时间:2019-05-13 12:4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电大形成考核西方经济学试题06任务005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电大形成考核西方经济学试题06任务0053》。

第一篇:中央电大形成考核西方经济学试题06任务0053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第6次任务 0053

课程代码 1807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2.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C)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

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4.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C)

A.零 B.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D.平均储蓄倾向

5.通货膨胀是(A)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6.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B)

A.财政政策的效果好B.货币政策效果差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差D.无法确定

7.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

A.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B.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D.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

8.下列的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税收减少50亿元 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9.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

A.M1B.M 2 C.M 3D.M 4

10.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D)

A.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 B.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

C.提高利息率水平D.降低利息率水平

11.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

A.I=SB.I+G=S+TC.I+G+X=S+T+M D.AD=AS

12.消费和投资的增加(C)

A.国民收入减少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3.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C)

A.为零 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C.为边际消费倾向D.为负

14.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

A.I=SB.I+G=S+T C.I+G+X=S+T+MD.AD=AS

15.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A)

A.增加B.减少 C.不变 D.不相关

16.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B)

A.500万元B.80万元 C.400万元D.100万元

17.如果一国经济起先处于内外均衡状况,现在出口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A.出现过度需求,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B.本国产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同类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持续增长

C.促进新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给将增加,从而提高总产出水平

D.进口会随之增加,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18.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

A.利率上升B.利率下降 C.利率为零 D.利率为负数

19.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B)

A.财政部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D.中央政府

20.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D)

A.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 B.不至于引起国外的贸易报复

C.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D.应该为零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

A.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总需求曲线上的点不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C.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D.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E.在以利率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2.运用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ACD)

A.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B.就业政策 C.价格和工资管制

D.产业政策 E.收入指数化

3.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ABDE)

A.劳动力供求状态B.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C.政府政策的影响

D.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E.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4.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AE)

A.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C.降低存款准备率D.降低再贴现率 E.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

5.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ACD)

A.政府购买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公共工程支付E.以上说法均正确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B

A.错误 B.正确

2.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增加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B

A.错误 B.正确

3.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B

A.错误 B.正确

4.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B

A.错误 B.正确

5.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

A.错误 B.正确

6.假定某部门增加100万的投资,国民收入就增加100万。A

A.错误 B.正确

7.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小,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B

A.错误 B.正确

8.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A

A.错误 B.正确

9.国际通货的多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B

A.错误 B.正确

10.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B

A.错误 B.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浮动汇率:(D)

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2.摩擦性失业:(B)

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3.对外贸易乘数:(C)

A.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B.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C.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4.汇率:(B)

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5.货币需求:(B)

A.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6.存款乘数:(A)

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D)

A.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8.均衡国民收入:(B)

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9.税收乘数:(A)

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10.菲利普斯曲线:(D)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第二篇:中央电大形成考核西方经济学试题06任务0078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第6次任务 0078 课程代码 1807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相关

满分:2 分

2.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满分:2 分

3.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满分:2 分

4.失业率是指()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B.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满分:2 分

5.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满分:2 分

6.周期性失业是指()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满分:2 分

7.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能力减少 B.社会投资减少 C.社会投资增加 D.利率水平上升

满分:2 分

8.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满分:2 分

9.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

A.资源没有被利用 B.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 C.国民收入减少 D.国民收入增加

满分:2 分

10.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水平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增加

满分:2 分

11.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

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等人 C.弗里德曼 D.杜森贝

满分:2 分

12.下列的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税收减少50亿元

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满分:2 分

13.当消费函数为C=C0+bY,C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满分:2 分

14.公式I+G+X > S+T+M说明()

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B.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C.注入量小于漏出量 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满分:2 分

15.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

A.汇率升值 B.增加进口 C.增加出口 D.外汇管制

满分:2 分

16.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满分:2 分

17.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

满分:2 分

18.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满分:2 分

19.称为狭义货币的是()

A.M1 B.M 2 C.M 3 D.M 4 满分:2 分

20.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

A.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少 B.使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C.将改变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斜率 D.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增大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A.劳动力供求状态 B.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C.政府政策的影响 D.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E.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满分:4 分

2.非关税壁垒主要有()

A.进口配额 B.出口配额 C.反倾销税 D.出口补贴

E.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满分:4 分

3.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A.短期总供给曲线 B.长期总供给曲线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D.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E.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满分:4 分

4.在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

A.缓和经济萧条 B.增加政府债务 C.缓和了通货膨胀 D.减少了政府债务 E.税收增加

满分:4 分

5.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具有非盈利性 C.收支行为规范化 D.公共分配 E.具有盈利性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是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总需求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当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相机抉择的实质是灵活地运用各种经济政策。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C.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满分:2 分

2.失业率:()

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满分:2 分

3.结构性失业:()

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满分:2 分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满分:2 分

5.平均储蓄倾向:()

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满分:2 分

6.浮动汇率:()

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满分:2 分

7.公开市场业务:()

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满分:2 分

8.通货膨胀:()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满分:2 分

9.货币供给:()

A.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满分:2 分

10.财政政策:()

A.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C.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满分:2 分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第三篇:中央电大形成考核西方经济学试题02任务0038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第2次任务 0038 课程代码 1807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

A.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

B.会使边际产量减少,直到等于零时为止 C.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但不会等于零

D.总产量能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满分:2 分

2.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D.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满分:2 分

3.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问题可妥善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D.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满分:2 分

4.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满分:2 分

5.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 B.等于一 C.大于零小于一 D.小于一

满分:2 分

6.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满分:2 分

7.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A.停止生产且亏损 B.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继续生产但亏损 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满分:2 分

8.在长期平均成本线的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右端 B.左端 C.最低点 D.无法确定

满分:2 分

9.正常利润()

A.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B.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C.不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D.与企业决策不相关

满分:2 分

10.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满分:2 分

11.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满分:2 分

12.当劳动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B.平均产量为零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为负

满分:2 分

13.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边际成本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可能不等于

满分:2 分

14.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满分:2 分

15.形成垄断竞争市场最基本的条件是()

A.国家赋予特权 B.只有几家厂商 C.产品差异 D.完全信息

满分:2 分

16.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A.108个 B.100个 C.106个 D.6个

满分:2 分

17.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C.可否调整产量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满分:2 分

18.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

A.商品A的价格最低 B.商品A紧俏 C.商品A有多种用途

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

满分:2 分

19.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A.价格弹性小于1时 B.价格弹性大于1时 C.收入弹性大于1时 D.任何时候都应薄利多销

满分:2 分

20.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限弹性

满分:2 分

1.外部经济是指()

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

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

满分:4 分

2.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A.生产的难易程度 B.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C.生产技术 D.商品的价格 E.难易保管

满分:4 分

3.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A.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B.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递增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C.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 D.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不变 E.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满分:4 分 4.效用是()

A.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一种主观感受 C.客观存在的 D.使用价值 E.价值

满分:4 分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 = MC B.P = MC C.AR = MC D.AR=AC E.TR=TC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超额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原则。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交点。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在突点需求曲线模式中,在突点左边的需求曲线价格弹性比右边的需求曲线弹性大。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垄断竞争厂商的AR曲线和MR曲线相互重合。

A.错误 B.正确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满分:2 分

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委托代理问题:()

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E.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满分:2 分

2.非对称信息:()

A.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B.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C.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E.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满分:2 分

3.效用:()

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满分:2 分

4.消费者剩余:()

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满分:2 分

5.完全竞争:()

A.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满分:2 分

6.供给价格弹性:()

A.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C.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满分:2 分

7.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价格歧视:()

A.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B.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满分:2 分

8.限制价格:()

A.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C.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满分:2 分

9.需求:()

A.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B.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C.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满分:2 分

10.无差异曲线:()

A.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B.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C.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D.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E.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F.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满分:2 分

中央电大形成考核测试西方经济学(本科)

第四篇:2013秋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06任务0030答案

06任务_003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A)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 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 D.间接税增加

满分:2 分 2.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满分:2 分 3.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C)A.不动 B.上移 C.下移 D.转动

满分:2 分 4.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A.增加100亿元 B.减少500亿元 C.增加500亿元 D.减少100亿元

满分:2 分 5.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A.I=S B.I+G=S+T C.I+G+X=S+T+M D.AD=AS 满分:2 分 6.赤字增加的时期是(B)A.经济衰退时期 B.经济繁荣时期)C C.高通货膨胀时期 D.低失业率时期

满分:2 分 7.公式I+G+X > S+T+M说明(D)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B.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C.注入量小于漏出量 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满分:2 分 8.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B)A.财政部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中央政府

满分:2 分 9.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D)A.边际消费倾向 B.边际税收倾向 C.边际进口倾向 D.边际效率倾向

满分:2 分 10.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 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

满分:2 分 11.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B A.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B.一项财政收入政策 C.一项财政支出政策 D.一项公共政策

满分:2 分 12.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C)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D.边际消费倾向为0.2 满分:2 分 13.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满分:2 分 14.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B)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与1无关

满分:2 分 15.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大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A.紧缩缺口 B.通胀缺口 C.失业减少 D.收入增加

满分:2 分 16.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B)A.国际收支平衡

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 C.经济均衡增长 D.消除通货膨胀

满分:2 分 17.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A.边际消费倾向 B.1+边际消费倾向 C.1-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满分:2 分 18..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C)A.提高税率 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D.降低再贴现率

满分:2 分

A)(19.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 C.利率为零 D.利率为负数

满分:2 分 20.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C)A.购买设备 B.偿还贷款 C.增加贷款 D.增加库存现金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BCE)A.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B.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 C.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D.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E.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满分:4 分 2.实行赤字财政(AC)A.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B.在长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C.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 D.可以使经济持久繁荣 E.对经济没有影响

满分:4 分 3.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AB)A.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C.反映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曲线 D.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 E.反映理性预期学派观点的曲线

满分:4 分 4.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BCD)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满分:4 分 5.非关税壁垒主要有(ABD)A.进口配额 B.出口配额 C.反倾销税 D.出口补贴

E.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B 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是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A 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A 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A 假定某部门增加100万的投资,国民收入就增加100万。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A 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B 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A 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A 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A 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通货膨胀:(A)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满分:2 分 2.平均储蓄倾向:(B)

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满分:2 分 3.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满分:2 分 4.财政赤字:(E)

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

满分:2 分 5.乘数:(D)

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满分:2 分 6.存款乘数:(A)

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满分:2 分 7.固定汇率:(C)

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B.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满分:2 分 8.边际储蓄倾向:(A)

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满分:2 分 9.摩擦性失业:(B)

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满分:2 分 10.平均消费倾向:(B)

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满分:2 分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任务5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

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就指出,我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0这一公认警戒线。在那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善,基尼系数近年来进一步上升到0.45-0.50的高水平。

近来,有些人把收入差距的这种不正常的扩大,归因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中国领导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他们说,市场化改革过分强调效率,导致贫富差别扩大和平等的受损;他们的具体主张,则是限制企业主、中高层经理人员、专业人员等“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对其课征高额累进税。

吴敬琏则认为,上述分析是缺乏根据的,据此提出的对策更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占有统治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仍旧有广泛影响的平均主义思想提出的。当时,平均主义不但在国有企业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农民和民营企业创业致富构成了严重的思想障碍。旗帜鲜明地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拨乱反正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导致贫富悬殊的人们的逻辑,是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宣称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平等和效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个巨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然而奥肯在书中说得很清楚,他所考察的,是结果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前者的确是负相关的,后者却不是负相关。机会平等使有才能的人有动力、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而机会不平等会抑制人们才能的发挥,因而对社会效率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平等,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那么,在当前的中国,过大的收入差距有多少是来自机会的不平等,又有多少是来自在机会平等前提下由各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不平等呢?许多证据表明,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在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大众所切齿痛恨的,也正是这种由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贫富分化。而腐败和垄断,就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腐败的具体数额往往难以直接度量。南开大学的陈宗胜教授提供过一个间接的数据,即不计非法收入,1997年中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是0.42;计入偷税漏税、官员腐败和其他非法收入后,上升为0.49——二者之差为0.07。0.07看似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很可能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据一些经济学家估算,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全国租金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达30%左右。虽然1992年以后,商品价格放开导致一部分租金消失,但信贷资源的配置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级政府的影响;规模极大的土地批租权力掌握在各级政府官员手中;而且,行政部门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在世纪之交再度加强。所有这一切,造成了几乎无处不在的寻租活动的温床。因此,腐败活动猖獗的形势也就不可能得到扭转。

另一个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是某些垄断部门或垄断企业利用自己对市场或公共资源的垄断权力取得高额收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中国各级政府曾在大约30个产业分别设置了程度不等的进入限制,部分企业由此获得了大量垄断性暴利。虽然近十年来,中央政府一再重申大部分产业和市场领域要对私有企业开放,但实际进展并不顺利。与此同时,某些企业拥有很大的市场权力,而当局的反垄断执法不力,甚至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以上种种,都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这样明显的事实面前,把我国收入差别的严重扩大归因于市场化改革,显然是做错了诊断。至于不是把缩小收入差别的文章做

在铲除腐败、消除垄断上,而是做在限制合法收入上;不是把矛头对准贪官污吏、“红顶商人”等腐败分子,而是对准企业家、经理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则完全是开错了药方。

当然,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问题也应当认真对待。我认为,在这方面马上可以做的,一是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全民最低收入保障;二是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这都是目前国家财力完全能做到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此,吴敬琏呼吁尽快把这两件事情办成。

资料来源:《财经》2006年第10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3.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4.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要求:

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六章、第七章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对策、效率与平等的相关内容,搞清基本内容;

2. 组成5――8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小组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讨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资料占10%,网上实时讨论占20%,内容占70%;

3.查找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相关资料;

4.每个小组查找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篇,在提交作业时将文献名称、作者和发表的刊物或网站名称列表随答案一并提交; 5.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互相交流,时间不得

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

6.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以小组组长的姓名(后附小组成员名单)提交; 7.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

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1.效率是指人的活动的效率。人的活动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一般而言,效率就是人的活动所达到的目的和从事这种活动所运用的手段之间的比例关系。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活动,因此,我们所说的效率主要是指生产活动的效率。具体地说,效率就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成本不变,产出越大,效率越高;同样,产出不变,成本越低,效率越高。

2.何谓公平?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收入差距大小适

宜的公平观。这种观点把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在当前西方理论界比较流行。这是以结果的均等作为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而没有考虑收入的渠道和手段。第二,按劳分配的公平观。这种公平观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不同收入的“天然特权”。要求废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原则摒弃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认同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和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回报,体现了激励原则。第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这种公平观强调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第四,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分配尺度、分配过程、分配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对个人来说,即使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均等的。

二、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M.O.Lorenz)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基尼系数(Gini voefficient)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

三、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个人同意吴敬琏的观点。吴建链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一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遵循一定的规律,收入的的差距扩大,正是公平作用的结果。在机会平等条件下,有能力的人,通过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收入的,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从进化论的观点,体现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也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吴建链认为应做好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下,离开了上述的保证,那是空谈经济。

四、简述这我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待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1.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有四个显著特点;其一,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个阶层群体都获得了改革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二,城乡、地区、行业之间及其内部几乎毫无例外地存在着收入差距;其三,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内又普遍地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其四,收入分配秩序混乱,非常态收入特别突出。进一

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常常运用相对收入不平等分析方法,如“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6上升到1995年的0.28,尚处于合理区间,说明尽管这些年城市有一部分暴富,但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差距尚不显著。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上升到1995年的0.34,表明农村由于各个家庭成为独立经济主体,收入分配差距比城市要高,全国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317上升到1995年的0.445,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且比城市农村基尼系数要高出许多,显示出城乡差距目前仍较大,且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差距是扩大了,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城市、全国的基尼系数都呈扩大趋势。

2.分配不公产生的原因(1)、政策上的误区

我国城乡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可能导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政府要给城市居民各种补贴,大量农民“进城”,政府将不堪负担。事实上,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反过来又束缚了工业的发展。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不了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它国

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留在二元结构上。(2)、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

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3)、改革中的一些正常因素也加快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分配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平均主义,这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变化。尤其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每个经济主体都根据在市场中的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区别。3.减少分配不公的建议

1、加速城市化进程

2、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督机制

3、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建设

4、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税制,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基尼系数和图形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收入分配》整理而成。李实等《管理世界》98.1(2)《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大出版社,P11、P36、P83、P87(3)《中国国情国力》收入分配不公让社会头痛2005年06期魏杰、谭伟

(4)《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5)《平等与效率一个巨大的权衡》奥肯(6)《中国统计年鉴》1997(7)《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9年第42期,P42(8)《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中国人事出版社,P56

下载中央电大形成考核西方经济学试题06任务0053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电大形成考核西方经济学试题06任务005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经济学05任务

    金融(本)西经05任务 小组作业 ——对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的讨论 组长: 组员:一.对公平效率的理解: (1)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效率:给定投入和技术的......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任务5(范文)

    2011秋会计本科小组讨论总结 组长: 组员: 一、效率与公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 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近来,有些人把收入差距的这种不正常的扩......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一 ) 一、填空: 1 资源配置 2 决策机制、协调机制 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4价值判断 5 反、同 6 替代、收入 7 供......

    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题 1。作为政治经济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互相独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完全相同的 2.若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B......

    西方经济学2005试题

    西方经济学2005试题 一.比较并解释概念 1.自由资源与经济资源 2.收入消费线与价格消费线 3.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4.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 5.名义GDP与实际GDP 6.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 二.判断......

    西方经济学 试题

    试卷代号:21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各专业西方经济学试题 2005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

    西方经济学2004试题

    西方经济学2004试题 一.比较并解释概念 1.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2.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3.垄断市场与竞争市场 4.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5.摩擦失业与结构失业 6.名义GDP与实际GDP 二.判断正误 1.......

    西方经济学试题

    最新复习题一(修订) 一、单项选择: 1.如果对某种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是-0.5,这意味着 A.价格的变化使需求变化50%。 B.价格下降0.5%,需求量将提高1%。 C.价格下降2%,需求量将提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