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感想
三月初三,一个极好的日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赴泰汉语志愿者一众人等共同去了首都博物馆参观。
远远望去,只觉得博物馆格外宏伟庄严,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一边是钢结构棚顶加玻璃幕墙,透漏着现代化的气息,一边是青铜与砖石,表现出历史的久远。二者合一,更能体现出“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样,还没进去,我们就被建筑的美给打动了!
刚进馆,走到二楼,就看到了“回望大明——走进万历朝”的展览,这是为了十三陵特区、首都博物馆成立三十周年而设的特展。明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而万历朝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万历朝,明神宗朱翊钧能够近三十年不上朝、不举行经筵日讲、不批奏疏,而正是这样的腐败政治,为以后大明的结束埋下了伏笔。这不能不让人无限感慨啊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千辛万苦打下江山,到1644年明世宗自缢,历经十二世十七朝,国祚276年,真算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而明朝的快速灭亡,和其政治溃疡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万历时期的不作为。后人曾不止一次的对明朝历史进行悼念,乾隆就认为:“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可复塞,鱼烂不可复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呜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而前些年的当红书籍《万历十五年》则认为:“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可悲哀的是,尽管清朝乾隆无尽感慨明朝的政治,他自己治理的社会却也是危机重重。而我们在后来也曾悲叹清朝的自大和闭关。这就又让人想起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此次回望大明的展览是为了让后人记住明亡的教训,而我们也必须谨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
除此之外,展览馆里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展览,质朴的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庄严的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喜庆的祥龙瑞彩——博物馆里过大年展览,精美的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独特的古代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精品展,怀旧的老北京民俗展。。琳琅满目的展品,一下子就把人们带进了历史的画卷里,流连忘返又叹为观止!
参观完毕,大家都意犹未尽。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而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着,唯我独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作为汉语志愿者,我们的责任不仅是进行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也还要传播中华文化。博物馆的参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现在,创造未来,能帮助我们更贴近中华文化!
第二篇:博物馆感想
参观博物馆的感想
去了两次上海博物馆,每一次都被那些先祖留下来的东西所感动。他们就安安静静地被安置在那里,等着人们来阅读他们的故事以及岁月在他们身上刻下的沧桑。博物馆里面最让我震撼和感动的是陶器和青铜器,这些历经了千年流传到现代的物品,美得让人窒息。他们似乎还有着生命,每个器物都有一个故事,古人的才华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他们面前,我总是会久久的停留,总想靠得更近一点去看他们,看清楚他们身上的每一条纹路,看清楚他们的每一个构造,总害怕自己会有什么遗漏。就这样看着他们,感受着这造物的神奇,常常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那些陶器与青铜器会让你不由得产生对先祖的景仰之意,他们是拥有怎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啊!就凭着当时那么落后的生产工具就能做出这样的东西来,就算经历了这么多年,也依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这些老祖宗们留下的东西是那么的神圣,我有时候甚至会觉得那些拿着相机对他们拍来拍去的行为是对他们的一种亵渎,我想,如果真的热爱他们,就只会为他们的美而吸引,就只会静静地看着,不再会想到要拍几张照片下来。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凝结着先祖们的心血与智慧。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古老国家,的确有着可以引以为豪的文化底蕴与文明财富。光光看这些东西,就能让你为生于长于这个国家而感到庆幸。在其他的一些国家,很难找到留存这么久而有这么精美的东西。
现代社会普遍都很浮躁,人很难静下心来好好的进行艺术方面的创造,这也是现在没有多少精湛艺术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会比祖先们笨,但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变了,我们不在有诗意,不再有灵感,不再有足够的创造力。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怎么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赚钱。我们总是被要求怎么做,而很少有人问我们想怎么做。我们总是要被生活的重压压的透不过起来。我们其实有了很多东西,但我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物品去填满一个无底的深渊,这大概就是人活得那么累的原因吧。生活的节奏还在加快,自然环境还在不断恶化,我们牺牲了最宝贵的东西去获取那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能偶尔抽出时间来看看这些美的东西,其实很好。进大学以来,太多的时间都宅在寝室,甚至要忘了自己的梦想,忘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时候只有打破这种生活才能让你找回原来的自己。
同时我又想到了那些在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的时期被掠夺,现今流转于海外的文物。这些祖辈们代代相传下来的宝物,被祖先们保护了这么多年,就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腐败,经济军事实力太弱,就只能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人肆意掠夺而去,这是怎样一件让人觉得悲愤与耻辱的事啊。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没人再敢轻视我们中国人,更没人敢轻易对中国挑起战争,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是我们的祖国还不够强大,还有一些国家在觊觎我国领土,还有国家在阻扰我国的统一,甚至还有一些国家企图挑起我国的内乱,而且流失与国外的文物依然没有收回。就在前几年,法国某个拍卖行还在拍卖我们中国的兔首与鼠首。仍然有很多国家对我们国家存在偏见和敌意,甚至还有一度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假如我们国家能再强大一些,那么他们还敢这样吗?怎么就不见有什么“美国威胁论”?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国家就可能被侵略,国民就要被侮辱,国家的财富就可能被夺走,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也说过:“弱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祖国要强大,就需要我们这些即将成为国家顶梁柱的青年人的努力。祖国是我们所有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她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了我们受教育的机会。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才得以成为现在的自己。在未来的一些年里,就是我们回报祖**亲的时候,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这就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之中,我们应当怀有一颗爱国之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贡献出每一份力量。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要在将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现在就要抓紧时间,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出过硬的军事素质,把自己不断的完善。并且同时要学会利用马克思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懂得时刻为人民服务,要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先祖们给我们留下这么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可以把他们拿出来向外人展示,让他们知道我们国家有着他们永远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也让我们因为有了这一切而产生的自豪。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没有祖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是否会缺少自信的底气,我们是否会成为无根的浮萍?这样看来,我们是否也为我们的后代留下点足以让他们自豪的东西来呢?总不能到时候还拿出和现在一样的东西来吧。现在有外国友人来访的时候,我们很少能拿出真正像样的新的科技文化成果来,我们只能一遍遍的翻出老祖宗的东西来,让人家赏鉴一番。就这个角度看来,我们是没有什么好自豪的,我们只是在吃老本,我们还很难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这是很应该让我们羞愧的。我们能不能为自己为这个国家争一口气,让别人看看,我们还能做出自己的东西,我们不光只能拿出那些老古董。而这个创新的重担,在不久之后,将由我们挑上。到那个时候,我们是否能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呢?
博物馆东西很多,以我的速度,要想每个展览室都仔细的看完是很难的,除了青铜器与陶器,馆里面的水墨画也很让我欣赏。水墨画确实是中国的一大瑰宝,虽然只是略微看了几眼,但那些远远近近的山水,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已经很能令人动容。中国人仅凭白纸黑墨就勾勒出了美妙的景象,并且还在其中蕴藏无穷的意境,一幅画往往能让人回味无穷。这些韵味无穷的水墨画总是让我产生对山水田园间诗意生活的向往。博物馆里面的玉器与古钱币也有他们美的一面,但是相比起青铜和陶瓷,不免就逊色了好多。玉器在古代是贵族才能用得起的东西,现在,就算平常老百姓也能买几件玉质首饰,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另外展现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展览室也勉强可以看看,里面的东西多种多样,各个民族都有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前面看的美的东西太多,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看那些少数民族的东西就没有了感觉。不过在那里可以看到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和谐相处的状况。这应该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这个政策的实行下,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和谐相处,共进共退,使得我国经济得以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各族人民也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说上海博物馆以前是要收门票的,但近些年来废除了收门票这个制度,这项措施让更多人可以进去感受我国悠久文明的魅力从而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这项措施无疑体现了我国国家财富的不断增加。这要归功于这么多年来党正确的领导以及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如果没有那些视死如归的革命前辈,不要说什么免门票,上海博物馆根本就不可能得以建立,这些文物早就被侵略者抢掠一空,我们也不能拥有现在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揭竿而起,率领广大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与三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三座大山,解放了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之后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又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三大改造,使我国进入
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从此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总量个几年就上一个台阶,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得以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小康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党的理论以及党奋斗的历史,从那一段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继续走革命前辈未曾走完的路。现在我们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走可持续发展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在原则上立住脚,不被西方资本主义颠覆,保住人民群众的江山,才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而只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
不过大概没多少人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博物馆没有把大门打开,却只开了左侧的一个小门,每每总要让人排队等候,其实本来只开这个侧门并不会导致参观者拥堵在门口,进博物馆速度慢的原因是进馆者都要接受检查。这在别人看来可能没什么特别,很多地方都要检查的。但是我却有不同的理解。大家已经习惯了受到重重监视的生活,因为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没有这些检查工具我们可能会被恐怖分子,被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所伤害。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生活而不会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劲。当一个人让你站在一边并拿个机器对你全身上下反复扫描的时候你并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对,不会感觉到受到侮辱什么的。这样的人身检查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吧,在这之前,没有什么X射线,也没有其他的一些高科技设备,更没有一重又一冲的关卡,但并不见得当时的社会有多不安全。反而是现在的社会,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也越来也多,但我们现在的社会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安全的社会,总是时不时的会有恶性杀人伤人事件的发生,人们就算呆在家里也依旧会时时感到不安。古代有这样的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民安居乐业,根本不会有犯罪的念头。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安定的和谐社会,他们没有高科技设备,但没有人会感觉到自己身处那样的社会会有多么不安全。他们人与人之间也坦诚相待,没有那么多的猜疑与不信任。反观当今社会,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是绝对安全的?近年来一些恶性杀人事件的发生更是让人感到我们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安全。在南平,郑民生手持屠刀连杀8个小学生,在西安,大学生药家鑫撞人后向被害农夫连刺拔刀„„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了,社会不是在发展吗?人们的生活不是越来越好了吗?怎么这类事却越来越多,甚至连孩子都不能幸免?是我们灵魂成长的速度没有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吗?我们的社会还不够稳定,社会治安还够完善,精神教育还不够到位,我们的社会还没有真正进入文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社会诚信度难以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坐在大学课堂里学习的原因。如果我们今天不努力,我们的子孙就还要活在一个被监视系统笼罩的世界。这些问题是我们造成的,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去解决它们。
博物馆里人很多,有很多家长都带自己的小孩去参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国民精神生活层面的日趋丰富。在博物馆里面还有很多外国友人,我还看到一对法国夫妇带着两个很可爱的双胞胎小女孩来上海博物馆参观,小女孩显然对中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她们兴致很高的在各个展馆里跑来跑去,并回去向父母诉说自己看到多么美妙的东西。这也可见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日益提升,外国友人对我们中国古老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也正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识。现在,在西方很多国家都兴起了汉语热,很多国家都建起了孔子学院。近年来,我国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与世博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希望与
各个国家友好相处,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望。世界各国也通过这两次盛会对我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国家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已经成功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稳步上升,在科学的多个领域都有惊人的斩获,国人不断地以新的面貌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相信我们的祖国能在不久的将来能被更多的国家接受,我们中国能与更多的国家和睦相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看不见外国的成就。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以这次革命为起点,西方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在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地创新。就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正处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盲目地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锁国,拒绝学习西方文化。就是在这百来年的时间里,西方超越了东方。西方人用新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利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把一个延续几千年的泱泱大国打的遍体鳞伤。所以我们要时刻与国际接轨,把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学过来,再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为我们人民服务的生产力。
我们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已经足以证明我国国民有着怎样顽强的生命力。五千年文明,留下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可以为之自豪,但不可以因此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五千年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罢,都已付之流水。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我们的文明延续下去,为我们的祖国创造新的辉煌!
刘冬明
2011/5/25
第三篇:参观博物馆感想(模版)
世界博物馆日我校学生参观博物馆
回首历史
——参观博尔塔拉博物馆感想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接触交错地带。一些民族兴起,消亡,更多的民族则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新疆多民族聚居的格局。诸多古代文明在新疆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域文明,其基本内核逐步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主流中之中,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我们高二16班全班同学有幸地跟着老师参观我们美丽的家乡的博物馆,作为文科生,我们为此感到深深地崇敬,对于历史,我们学会了敬畏,我们会记住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教训,特别是对于新疆地方史,我们觉得,也很稀缺,更多新疆史实,让我们了解了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热土,耸立这一座令人向往的丰碑。
首先,我们第一个进入的是历史馆,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尊鼎,虽然我们已记不清它出土什么时候,它叫什么名字?但是,我依然可以记得那个锈迹斑斑的鼎,显然已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岁月,可以想像,在那个时代,它是多么的辉煌。接着身后,就是数年前的化大——象牙,它们象征着时间匆匆而过。再接着,我们走过一个弯曲处,看眼前,如同天边苍穹虽然近在眼前,感觉却是那么辽远,看脚下的复活节的石人,庄严而肃穆,它们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在遥望着什么?在祷告着什么?……任苍穹变幻,他们依然不改自己坚守的位置,再往
前走,这是科技的发展,利用物理的倒影成像,给我们展现了察哈尔部落西迁的艰难历程,如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典籍,各种饰物……还记得我们第一个伊犁将军朋瑞,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这是何等的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要向前发展,就要让我们高中生以史为鉴,明辩是非,这样,才能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1年5月18日
高二16班博尔截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观后感 2011年5月18日下午,我们班组织去参观博物馆,对于从未去过的地方,内心总是充满期待,我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路上都吵吵闹闹的。
博物馆颇为壮观,还没有进入馆内,就被博物馆特殊的气势所感染,我们尤其钟情于楼梯上铺的红地毯,有一种参加颁奖典礼的感觉,鲜艳的红触动了我们那根不安分的神经,大门两侧具有民族风情的雕饰,精致又华丽,让我们对馆内的好奇更深了一层。
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历史馆和民俗馆,步入历史馆,就像是进入
了时空隧道,把你带入了那远古的洪荒时代,我站在那古朴,泛着铜锈的青铜器前,我欣赏的它不是它的器形,凝缩了博州几千年的信息向你释放着。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你就理解什么是巧夺天工了。在浏览神来各异的瓷器时,想的更多是不可思议,我想到古人,金木水火的运行,让一种物质,你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神奇。
步入民俗馆,有种步入大草原的感觉,蒙古包、银耳坠、人物像、牛羊像、蒙古刀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一塑塑逼真的人物像,精细的,每一根胡须,每一根眼睫毛都分明可见,掌心的纹理也清晰分明,刚看到时,心也不禁为这颤动,活灵活现的,蒙古包更是迷人,毡内摆设齐全,像家一样温暖,甚至边蒙古人的民俗元素丰富又美妙,各式各样的衣着让我们眼花缭乱,馆内还展示了蒙古人的历史,蒙古人的文字,蒙古人的生活用品。让我们对民族风情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还展示了关于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的一些历史及物品,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
离开博物馆,我们还意尤未尽,还三五成群的讨论着馆内的物品,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华文华这真是博大精深啊。
2011年5月18日
参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留念
第四篇:常州博物馆感想
参观常州博物馆有感
身在古城——常州,为之骄傲!走进它,感受常州几千年的古国文化,缤纷绚丽的古物记录着常州的种种事变,而我们今天来到了常州博物馆。在历史的天空中尽情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遨游!
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下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3129件,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常州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
感想:综合性的设施,让人领教了其风采!但更令人大为赞叹的是珍藏的国宝,富有特色的藏品也让我们叹为观止!
自然博物馆下设的一个分馆。1986年开始筹备,1995年月12月正式揭牌成立。1997年被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命名为“市科普教育基地”,1998年又被首批列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及“江苏省科技示范基地”。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一家自然博物馆,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少儿馆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各类自然藏品2000余种、4000余件,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标本100余种、180多件,珍贵化石标本及国外珍稀物种200余种、300余件。多年来面向社会不断推出有影响的固定科普陈列和临时展览,为我市的科普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感想:来到博物馆第三层,我们首先来到的是自然博物馆,刚走近,就如走近了大自然的怀抱,图文并貌,再加上实物的“诉说”,使我们明白了生物的多样性表示的是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虚拟书籍中,我们了解到了动物之最。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爱护它们,使世界更加和谐!
常州博物馆收藏了南宋戗金漆奁,它是1978年在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
土的,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戗金漆器中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并带有款铭的漆制工艺品之一。奁是我国古代妇女用来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多为木制髹漆,形制各异。这件漆奁通高21.3、直径19.2厘米,整体为十二棱莲瓣筒状造型,由盖、盘、中、底四部分扣合而成,合口处口沿均镶包银扣。整器通体外髹朱漆,内髹黑漆。奁身四周十二棱间另戗刻有荷花、牡丹、梅花、山茶、莲花等六组折枝花卉。奁盖内黑漆底上,有朱漆书写十字铭文一行。它先用针或刀尖在需装饰的器物漆面上刻划出图案纹样,然后将金箔填嵌其内,从而使刻画的图案纹样金光灿烂,经久不褪。由于长期以来出土的两宋漆器多为单色无纹,且戗金工艺品传世实物较为少见,工艺也难免失传,这件戗金漆奁的出土,为研究我国漆器工艺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我国髹漆工艺史填补了空白。
感想:看见这件文物,不禁与古代书香之地产生了 联想,精致细腻的手工让我们赞叹其手工者的心灵手巧,这又象征着古代的高度文明,这也似乎诉说着古代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好好去感受它们发出的光芒吧,把其也珍藏在心中!
王肯堂(1549-1613)字宇泰,别号损庵,金坛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曾授翰林院检讨,参与国史编纂,著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等。称病辞官后,重操医学,编成《六科正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其它著作如《针炙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
瞿秋白(1899-1935)常州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他又是文学家、文学理论批评家、诗人。瞿秋白以随笔《多余的话》,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遗著编有《瞿秋白文集》。
感想:“常州出人才呀!”不禁为之感叹一句。人才的故乡——常州,他或
许就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哺育着我们。而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以他们为荣,尽情来发挥我们的光彩吧!
手牵着手,踏着“大自然”铺成的路,眼观着馆内藏的精品,耳听着常州人才自己的故事,嘴说着古往今来常州的大发展。不禁为之骄傲。在如今科技漫漫的世界,只有博物馆中一件件物品,它们成为过去,但是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笔笔的精神财富!走进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放飞我们的求知的梦想。
古物如我们脚下的土地,沉淀着人们的聪明才智,等待着我们去汲取,这次走进常州博物馆,我们跟着解说员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了解到了中国光辉的历史!
回首过去,古人留下了一笔笔财富。让我们展望未来,让未来铭记历史,让祖国铭记历史,到了那时,我们也会为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祖国而骄傲!
第五篇:动物博物馆感想
野生动物保护的缺失与不足
——参观动物博物馆有感
生物131
李唯
1302040115 1618年,被人类发现仅有200年的渡渡鸟彻底灭绝。1883年,存在众多未解之谜的斑驴彻底灭绝。
1903年,身手敏捷,全速奔跑时能轻松转弯的南加利福尼亚猫狐彻底灭绝。1914年,数目曾达50亿,盛极一时的北美旅鸽彻底灭绝。„„
我们都知道,野生动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是整个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中极具灵性的部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但现实情况是,野生动物身上存在的巨大利益让杀戮者们完全无视了上述事实。的确,只是动几颗子弹,最多再加之几把剥皮刀的工作,就可以带来巨额的财富,诱惑很大。在古代,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类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和利用也就不算很大,野生动物生态系统能基本保持稳定,即使有所亏损,也可以得到自然的添附和弥补。
而今,随着人类的逐渐强大,野生物种的力量在人的面前显得越来越弱小,越来越微不足道。因此,肉质鲜美的被搬上餐桌,皮毛柔软的被覆上身体,灵巧可人的被关进宠物店„„由此而引发的动物灭绝现象屡见不鲜。
在动物博物馆中,我们看到猛犸的复原模型、看到恐龙的复原骨架,我们心里会有几许淡淡的遗憾,不过,他们是在自然的伟力面前,敌不过物竞天择的法则,从而在这个星球上消失的。再看那些在人类注意到它们之前活得很好的灭绝物种或是珍稀物种,它们的离开却难免让我们心头一颤。作为地球上绝对优势种群的人类对自然的蛮横干涉,使得环境污染、物种入侵、动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层出不穷,野生动物的处境更是岌岌可危。而它们的生死存亡,其实也关乎着人类的发展与平衡。动物保护,则是当下的重要任务。而这一行动,却存在着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其一,保护意识不强。有一则公益广告中说的非常在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野生动物无利可图,有谁会去冒着触犯法律的危险,干这些即伤天道,又违人和的事?如今吃蛇、青蛙、穿山甲、乌龟、鸟等野生动物早已成风,每年被人吃掉的蛇不少于6000吨。对野生动物的经营利用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滥捕、滥猎、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犯罪活动依然猖獗。这是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的根本原因,不从源头上解决,就将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其二,野生动物保护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主体越多越分散,管理责任就会趋于松弛,而难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制的设置更多的是出于行政区划的考虑而忽视按生态属性划分区域。这使得管理机构对部门利益的考虑远远大于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考虑,甚至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就我们所知道的,森林公安机关是国家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派驻林业部门的专门公安机关,依法管辖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的侦查。近年来,全国森林公安机关长期战斗在野生动物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一线,破获了大量野生动物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成为保护野生动物的主力军。但是,森林公安机关至今还没有明确的野生动物案件执法地位,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只有林业、渔业和工商部门具有行政执法地位,森林公安机关只能以林业部门的名义查处行政处罚案件。同时,我国森林公安队伍还存在经费无保障、人员编制混杂、无独立执法机构等问题。这将不利于对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
其三,对保护栖息地的立法工作不到位。有一句话我们非常熟悉:“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和人为开发活动的干扰”。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使生存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质量不高、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是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的重要原因。环境恶化,甚至导致很多动物的习性随之改变,也许可以称之为“适应”,但这种“适应”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却难以预料。
野生动物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而保护野生动物,首先就要正视“保护”这一行为中所有的不足之处。正视了这些不足,才能相应地制定出解决的措施,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只有这样,野生动物才能得到真正和普遍意义上的保护,人与自然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虽任重而道远,万不可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