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辅导员周日晚点评参考主题
华中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辅导员周日晚点评参考主题
周日晚点评是我校开展集体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于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培养学生安全纪律观念,同时敦促辅导员深入班级,及时掌握周末学生返校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消除一定安全隐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挖掘学生长处、促进学生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号,简称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结合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校爱家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自律自强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之诚信·责任·践行的思政教育主题,为进一步规范周日晚点评的流程,更好的提升晚点评的效果,特列出以下周日晚点评参考主题:
二、三月
1、认清国际形势,关注两会精神,潜心投入学习
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培养主人翁意识,共建和谐校园
4、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5、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
四月
1、坚持“三早一好”,积极争优创优
2、爱国、爱党、爱校、爱家、爱自己
3、用激情装点青春,让文化与个性共舞
4、文明修身,点滴做起
五月
1、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2、以责任诠释新时代的五四精神
3、纪念5·12,珍爱生命、关注弱势群体
4、温暖五月,感恩在心
六月
1、认真备考,努力一分,轻松一分
2、创诚信校园,树诚信考风,做诚信学子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4、倡文明离校,寄母校情怀
周日晚点评只是手段,在晚点评中适时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最终目的。各年级辅导员同时也要针对各年级的思想侧重不同开展专题化思想政治教育。10级侧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校园行为规范的教育;09级侧重强调专业学习和成才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08级侧重提高考研或就业的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教育;07级侧重对于就业及就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望各学工组参考以上主题,以晚点评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各年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
学生工作处二〇一一年二月
第二篇:周日晚作文【英雄与小偷】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7年10月8日凌晨,杭州市余杭区发生一起盗窃案。三名嫌疑人在盗窃得手后,见一名醉酒女子落水,遂将其救起,获警方表扬。10月10日凌晨,三人因盗窃犯罪被之前见过他们的警察抓获。从见义勇为的好人陡然变成了盗窃分子,让人五味杂陈。事件被报道后,各种议论也纷至沓来。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材料的重点是对三人的行为进行评判,盗窃犯罪与见义勇为,两种行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都发生在这三人身上。一面是法律,一面是道德与人性,当两者产生冲突时,应该怎样理性判断,是本次作文命题的初衷。【参考立意】①法律神圣不可侵犯;②法治社会,人人共建;③见义勇为精神可嘉,但“将功折罪”有伤法理。【作文示例】
大节不亏,难能可贵
盗窃分子固然该抓,但见义勇为完全可以将功抵罪。三名嫌疑人大节不亏,实属难能可贵;因为人无完人,不可求全责备。
这并不违背法治原则,因为法律不外人情,这是一个舆论导向问题。大家应该知道子贡赎人的故事。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相反,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人总比牛值钱!那盗窃的财物,就当社会给见义勇为者的答谢吧。
当然,赃物得归还,我也没说见义勇为就该索取财物,更没说做了好事就享有治外法权。我只是想说,相对于那些并不小偷小摸但却见死不救者,这三个人是不是更应该得到肯定甚至褒奖呢?
有这样两个人。一个过着一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不吸烟,不饮酒,没有绯闻和其他女人,终身穿着一套军大衣,睡着行军床,还是一名素食主义者;另一个有情妇,热衷女色,经常酗酒,抽烟。聪明的,请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一个?如果我告诉你前者是希特勒、后者是丘吉尔呢?你可能要大跌眼镜了。是的,大节不亏,才是王道。
章太炎、梁启超、周树人、刘文典、辜鸿铭、沈从文、蔡元培等人,既无法完成常规教学,又起不到很好的师德榜样作用,受到“举报揭发”,竟然全是大师!徐志摩、胡兰成、郁达夫、郭沫若并称“民国四大渣男”,竟而每一个都是语文课本的常客。除了胡兰成大节有亏,与周作人同被钉在汉奸的耻辱柱上,其他人都是瑕不掩瑜的。
还是好人多,还是应该多看到人好的一面。只是各门各户,要看好自己的家;那三个英雄,以后别再小偷小摸了;还有那个妹子,别再一个人深夜买醉。
【分析点睛】本文并非就事论事,而是由此生发开去,联系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说明“大行不顾细谨”,只要大节不亏,就是好的。特别是举了很多文学文化名人,或“举报揭发”,或命之“民国大渣”,明贬实褒,再加上最后的爱心小贴士,或可博人一粲。
【社会舆论】一半是小偷,一半是是好人?一起盗窃后救人案中的情理法
2017年10月8日凌晨,杭州市余杭区发生一起盗窃案,三名嫌疑人在盗窃得手后一小时左右见一名醉酒女子落水,遂将其救起,并获警方表扬。10月10日凌晨,三人因盗窃犯罪而被之前见过他们的警察抓获。
戏剧化不是生活的意外,往往属于常态。
近日,杭州余杭区的一起盗窃案所引发的热议就是一个不错的注脚。事件说来也简单:韦某、王某和程某三名外地在杭打工的年轻小伙,经常游荡在杭州街头,估计是为生活所迫,三人在深夜里起了歹心,先后三次扒窃了他人的车辆,每次都是几十块钱,最多的一次是偷到两包中华烟。2017年10月8日凌晨3点左右,三人见一奥迪车车门未锁,遂两人把风、一人入其内,盗得现金3000元。案发后不足一小时,即凌晨4点左右,他们在案发地点附近见一酒醉女子跌入上塘河中,未及遐思、毫不犹豫就跳进冷水中,搭救了该名女子。
警方先在派出所表扬了三位好心人的见义勇为行为,后在监控视频画面的回放中愕然发觉,此三人居然在救人前一小时扒窃了人家的奥迪车。两天后三人归案,重又回到警察面前,从见义勇为的好人陡变成了盗窃分子,让人五味杂陈的同时,不免也给警方和司法者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事件被报道后,各种议论纷至沓来。此一盗窃案具有一定典型性,在情理法之间,到底如何衡平?不仅考验司法者的价值水准、司法技术,对广大公众的法治观念及制度认知水平也极具考本价值。
无论是司法者还是普通民众,包括各类法律专家在内,就此案进行的讨论或争议,焦点无非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三人的盗窃行为到底是否构成犯罪?第二,设若三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那么,三人的见义勇为行为到底算不算是立 功?或可以作为从轻甚至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第三,前一秒犯罪、后一秒救人,在犯罪心理学和人性论上,如何可能兼而有之?第四,古人云“盗亦有道”,此案是否为其注脚?第五,情理法能否兼顾以及如何兼顾?下文将围绕前述问题、展开讨论,借以厘清此类事件的情理法纠缠与徘徊、平衡与融合。
一、是否构成盗窃罪?
据三人归案后交代,他们共计偷盗三天、四次,前三次每次仅得现金十几元、中华烟两包,加上此次作案得现金3000元,合计加起来也仅有不足4000元。
按说,对其作出盗窃罪的认定是无可争议的。依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一》),数额较大的标准为“盗窃公私财物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故而,三人仅本次盗窃奥迪车中现金3000元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此外,三人行为是否属于“多次盗窃”呢?根据《解释一》第三条的规定,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显然,从盗窃次数的角度,也可以认定三人的盗窃罪是成立的。一次盗窃金额较大,加上三次盗窃未被处罚,最终要数额与情节结合来认定,三人构成盗窃罪,盗窃金额应该是3000元加上前三次盗窃的金额合并计算。如果没有其他量刑减免情节的话,则对三人的处罚起码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甚至结合四次盗窃综合评价,不排除往更高量刑阶梯上走的可能性。
《解释一》对盗窃罪的数额认定,规定了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情况做适度变动。2012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部分罪名定罪量刑情节与数额标准的意见》(以下简称《浙江意见一》)规定了浙江省的“数额较大”标准为“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此外,浙江省高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浙江意见二》)规定:“单次盗窃未达到入罪标准,但是发生在两年之内的,盗窃数额累积计算。”
综合浙江省的司法解释,基本上可以认定该三名男子属于多次盗窃且数额较大(不足4000元),应在法定刑三年以下的区间内予以处罚。
前述定罪几无争议,量刑容后讨论。除此之外,关于三人的犯罪行为,仍有如下几个值得关注的要点: 第一,三人团伙作案,是否构成团伙犯罪甚至犯罪集团?三人几次作案是有协调、有分工的,此次盗窃奥迪车时,两人放风、一人入车翻偷。所谓团伙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一种或数种罪。三人合伙作案,且皆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属于团伙作案无疑。团伙犯罪如情节恶劣的,要从重处罚;若为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的,可从轻处罚。此三人实施偷窃的都为未上锁的车辆,显然主观无破坏他人车辆之行为动机,加上实际作案数额不大,故而也不属于情节恶劣之列,从重处罚自难构成。从其行为来看,显然也不属于刑法上的犯罪集团,我国《刑法》第26条第2款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三人仅盗窃三天、四次作案,暂无证据表明他们有组成固定的犯罪组织之可能,故而,无法以犯罪集团来予以从重处罚。
第二,三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扒窃”?《刑法修正案
(八)》明确把“扒窃”行为作为一种盗窃罪的罪状来予以规制,其意在,只要实施了扒窃行为,即可单独评价为盗窃罪,而无需考虑数额或其他情节。根据《解释一》和《浙江意见二》的规定,所谓“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财物的行为。此三人系在公共场所,但通常选择在午夜的街头,盗窃的对象是他人忘记上锁的车辆,很难认定为盗窃他人“随身携带财物”,因《浙江意见二》规定,随身携带包括两种情形:“(1)财物与所有人(或占有人,下同)身体有直接接触,呈现贴身保管状态,比如将钱包放置于衣服口袋内或将背包背在身上。(2)财物放置在所有人身边能够紧密控制的位置,所有人无须移动身体或使用媒介就可以随时对财物进行支配,比如将电脑、手机、背包放置于座位旁边触手可及的地方。”
不难发现,随身财物包括两种,一种是贴身保管财物;二是所有人无需媒介等可随时支配的财物。未上锁的车辆中,车辆所有人离开驾驶室后不在其目光视野注视范围内的财物,不属于所有人随身携带财物。加上私家车显然不属于公共交通工具,故而此三人盗窃私家车上的财物行为,不构成“扒窃”。二、三人前盗窃后救人的行为属于“立功”吗?
此一事件的特殊性在于,刚刚实施了盗窃犯罪,旋即对落水女子予以施救,前者从法规范角度分析,构成盗窃罪似无争议,警方将其刑拘本身也充分说明,三人涉嫌盗窃犯罪。后者,经警方等现场参与施救和事后认定,也属于见义勇为的行为,警方在派出所即给予了表彰。甚至,不排除事后相关部门正式认定三人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并予以表彰的可能。
一方面,三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三人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坏人”,另一方面,三人又是见义勇为的“好人”。矛盾集于一体,且时空转换如此迅疾,诚属少见。依据一般犯罪心理,不难设想,三人作案得手后一定急于尽快离开现场,以逃避抓捕。但得知有女子落水后,他们却把遭遇警察的可能危险抛之脑后,毫不犹豫地对落水女子施以援手。这如何不让人唏嘘叹息世事无常与善恶难分呢?
一种乐观的估计来了,那就是三人犯盗窃罪诚属无疑,但施救他人的行为可认定为立功,将功折罪,起码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善意者自有其善意的理由。然而,这里面既有关于刑法上的立功之法理界定,也有关于立功的法教义学解释问题,还涉及对所谓“功过相抵”处罚的法律价值观考量。下文将沿着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第一,对三人见义勇为的行为如何表彰?近年来,所谓英雄流血又流泪、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等涉及助人为乐引发的困境渐次进入到法律规制与保障的视野。在各地纷纷出台各种见义勇为奖励办法甚至成立见义勇为奖励基金的同时,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三、一百八十四条(即所谓“好人条款”)也试图从基本法层面破解此一困局,该条款对好意施救行为所导致的损失之补偿或赔偿做出了规定。法律的利导机制不止于此,还应该给予奖励,激励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的行为。比如,浙江省人大2000年就发布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并将每年11月22日确定为见义勇为日。针对三名年轻人的行为,杭州市有关部门可以给予精神的,甚至物质的奖励。此点,争议不大。
第二,问题的关键在于,该案中三名年轻人在作案后救助他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可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的“立功”行为?这需要结合《刑法》及相关解释,以及刑事司法哲学来综合考量。
《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单看此条,三人盗窃后救人的行为显然不能构成“立功表现”。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二》)系对《刑法》该条的细化解释,其第五条规定了五种情形,对“等立功表现”予以进一步细化。第五种情形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也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该案中的救人行为原则上可解释为“其他有利于社会的突出表现”,似乎应该属于立功行为。然而,进一步研究该条后发现,它对立功类型化的同时还对立功的时间做了限定,即“犯罪分子到案后”。故而,该案中嫌疑人在犯罪后被警方捕获之前所实施的救人行为,显然很难认定为“到案后”实施的有利于社会的突出表现。从法规范的角度分析,《刑法》上似乎没有褒扬这三名青年见义勇为之举积极价值的空间。
然而,社会可以通过不同评价机制来适度补偿他们的良善行为,比如舆论赞许甚至具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这不受他们犯罪行为的任何影响。三、一个法教义学和法社会学的进一步考察
走笔至此,读者们肯定有所不满。难道就这样结束了?那么,法律是否太过于无情?的确,我们说法不容情,更进一步而言,法亦容情。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底线道德的法律,本质上必须也应当符合常情常理。否则,所谓法治,就不属于法律主治(rule of law),而是带有法家之治的法制,即rule by law了。
对前述困境,笔者认为有两种解释出路,一个还是围绕着《解释二》来寻找可能的解释版本,另外一个就是跳出规范本身,去考察刑罚设定减轻处罚条款的法理基础。笔者认为,如果综合考察《解释二》第五条,勉强有一条出路是:前四种立功情形,不同于最后一种,它们在时间上的限定本质上是不同的。
《解释二》第五条全文是:“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其中前四种情形原则上只有在归案后实施才具有从轻减轻处罚的关联性与必要性,甚至要求与所犯行为具有实质关联性才能构成立功。而第五种显然在行为性质上完全不同于前四种,似乎应该单独归类,因为其中没有“犯罪分子到案后”这一时间限定。按照这样一个语义学与体系化解释的方法,甚至可以把前四种表述视作一个范畴体系之内的四类行为,而第五种属于另一个范畴体系。
然而,此一解释会面临两种质疑:第一,该条的主词“犯罪分子”仅出现一次,然后就列举了五类情形,最后加上一个“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如果前四种与第五种不属于一个范畴,那么在第五种前理应加上主词“犯罪分子”,以免引发误解。第二,假设对犯罪分子第五种立功行为不做时间限定,那么,势必导致此类从轻处罚量刑的滥用,也会出现认定上的时空困难;甚至,更不利于针对“刻下”犯罪行为的处罚与矫治。于是,司法机关会否因一个犯罪分子多年前的一个英雄壮举而从轻乃至减轻了对他的一个犯罪处罚呢?这显然不合理,甚至也不现实。这极有可能导致我们过往认定的大英雄拥有了犯罪后与其他人不被一视同仁对待的特权,这样的实践所造成的社会撕裂是无法想象的。
是否有一个解决此一双重悖论的建设性方案呢?笔者认为,是有的。利用法律解释学与司法社会学的多种结合方法,笔者可以谨慎提出一个方案,不仅为此案的处理提供正义的版本,也一般化地对类似案件之更加合情、合理、合法解决提供参考。学者们其实也已经反思了“到案后”这一规定的合理性问题,虽然无法毫无限度地把立功的认定向前延伸,但笔者认为,起码可以将其延伸到诸如着实实施犯罪时到审判前的诸种行为。换句话说,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甚至在犯罪预备阶段)中、犯罪后、归案前、到案后、终审前,这些阶段中所从事的行为,如果符合定罪量刑的立功情形的,应该一律认定为可从轻、减轻乃至免除处罚的立功。
首先,设定犯罪分子着实实施犯罪这一时间节点,意在作一区分,那就是此时的行为人已然有坠入为恶的人生阶段,设若在一个人作恶时能行善事,比如揭发犯罪、阻止犯罪,甚至见义勇为,他便有从道德上自我拷问、反思乃至自我救赎的可能性,甚至因善举之积极评价而中止或者降低犯罪危害的烈度。故而,此一时期实施的“立功”行为性质不同于实施犯罪前,之前的该行为人属于社会正常人的范围,之后的行为人则已经在越界了,越界而又在行善,就可考虑减免对其相应越界行为的处罚烈度。
其次,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之后到到案前,其不避风险还能去行善举,这说明,一则他并未将自己完全置于对抗社会甚至反社会的极端状态,故而其行善之举本来就值得认可;此外,这也说明该人有更高的人性准则与道德律深藏于骨子里,使其置随时会被抓捕从而面临处罚之风险于不顾,而向危难者施以援手。再则,在笔者看来,到案后的立功表现更有功利性、可表彰性略弱,而犯罪后、到案前的善举更有纯粹性,道德力似乎更强,毕竟行为人在实施善意行为时并未设定未来一定被抓,从而为自己积点德,也许更多是从人性的善端或道德本能出发而做出善举,足显其良知尚在、人性未泯,当然值得肯定。试问,社会难道对此不应该给予积极评价吗?
最后,我们要思考,哪些人好躲在黑暗中?哪些人更可能从黑暗中救人?一方面,犯罪分子偏好黑夜,故而恶也多在黑夜中发生;另一方面,黑夜中人可能遭遇的风险又更多更大一些。故而,哪怕是在黑夜中作恶的人遇到黑夜中危难的人,如果法律能激励和引导前者更多去施以援手,干嘛不呢?简言之,立法者在设定犯罪者立功相关条款时要考虑到人类安全的时空场域限度问题,法律应引导作恶者随时有机会“救赎罪过”。
从社会学上看,犯罪可分为自然犯与社会犯,后者有时甚至就是规范犯。自然犯,往往为任何时代所不容许,比如杀人、强奸,以及其他非应许之暴力行为。社会犯或规范犯,则和时代变迁、刑法哲学、制度体制以犯罪者所置身的社会环境有关,比如,计划经济时代的投机倒把罪,早期《刑法》中的流氓罪等。此外,一个人犯罪的主观动机、犯意目的,手段情节和社会危害性,都可作为量刑甚至定罪的考量因素。例如,一个小偷行窃是否因生计所迫,一个人杀人是否因义愤所致(所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之类),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渐次接受了一个观念:犯罪是社会性的,一个人走向犯罪的深渊,可能是天性本能、家庭条件、教育学习、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个犯罪人的背后都有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责任。
联系到本案,不难发现,三名年轻人仍属年轻,因故沾染上小偷小摸之恶习。他们游走于深夜的街巷,以非暴力威胁的方式去窃取他人未上锁的小汽车上少量财物。也许几日躲闪后,一旦有了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重回常态,其社会危害性不甚可俱。甚至可善意地假设,他们若在作案前因救人而受表彰,后来的盗窃行为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当然,就此类事端,值得反思的是,城市管理者应该更多关注三名打工青年之类边缘人群,更多关注“街角社会”(这也是一部美国社会学名著),在他们陷落之前,能够拉他们一把,令他们不至坠入深渊。这是犯罪预防和社区治理的大课题。
再展言之,假设三人的救人行为被司法机关认定属于立功,这将在他们三人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名之为善端也不为过吧?!此外,如果未来可能的《刑法》修订能适度考虑到此类行为,那么立法者将给社会强化更积极的价值观,即刑罚不会把任何人“置于死地”,反而是开放了一扇窗,让“失足者”有机会瞥见回归社会的一缕阳光。
四、附带讨论
有论者提出,即便此案的行为人无法构成刑法上的立功,综合其犯罪的情节和嗣后的表现,也可判断他们的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可以从轻处罚。的确,从刑罚的整体主义和定罪量刑的宽严相济之哲学看,对该案之司法裁量确有一定从轻空间。然而,结合《刑法》及关于盗窃罪的司法解释之刚性规定,恐怕司法者也难以逾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的硬性边界。至于量刑区间如何设定,甚至是否适用缓刑,自然皆在法官的裁量范畴,吾辈不当置喙。
除此,此案所引发的相关讨论依然不少,此处择要论说之:
第一,三名年轻人的行为属于“盗亦有道”否?该成语出自《庄子》。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盗者之仁义智勇圣,为后世误解久矣,其实为盗窃者之“职业技术和职业伦理”,只适用于盗者群体内部。以此观之,认为该案具“盗亦有道”的性质是不妥当的。第二,关于犯罪人的功与过。犯罪人在犯罪前的立功,怎可与犯罪后尤其是到案后的立功同日而语呢?后者多数系犯罪人试图减轻惩罚而为,具有明显功利目的。《刑法》中设定立功条款,目的是鼓励揭发更多犯罪行为,同时教育罪犯,其时空场域一定是后指的,而非前设的。如前文所述,此案中的“功”是立在作案之后,刑罚基本上不会考量作案前的立功,以避免罚教失当。鉴此,《刑法》设定的制度恰恰是鼓励“将功折罪”的,比如到案后甚至服刑期间,在科学研究、抢险,当然包括揭发他人犯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往往都可能被认为有“立功”甚至“重大立功”表现,从而获得从轻处罚,甚至获得减刑假释机会。这充分说明,刑罚不会因过往的功劳而给某个犯罪人以特权,恰恰平等对待了犯罪后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行为,让那些犯罪的人能通过自身努力更快回归社会,这就是《刑法》的功过观。
五、并非结论
杭州10.8盗窃后救人一案具有标本意义,的确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行《刑法》关于立功认定及定罪量刑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和法律适用技术。其核心要旨在于,司法者是应当基于司法解释中“到案后”的限定条件,厘定本案中三名青年的救人之举究竟是否属于立功,还是索性直接在司法解释中乃至《刑法》修订时,将立功认定的时间向前延伸到自“作案时”起。此中有两种路径,一种是解释论的路径,另一种是立法论的路径。无论哪种,相关讨论对中国刑法理论、制度和实践的发展,都有弥足可贵的价值。
质言之,我们生活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在保障人的自由与尊严之展开的过程中,更多的宽容、更大的谦抑,对生命、人格和尊严更高价值的尊重与保障,应该成为刑法哲学的核心价值目标。温和主义刑法观应当优于“重典”主义,也是值得法律人和社会公众都去追求的理想和未来。
第三篇: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优质的主题班会能够凝聚人心,明确导向,促进思想的大同,有助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因此,召开高质量的主题班会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之一,同时,也是检验辅导员是否符合任职标准的重要途径。
一、什么是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区别于班会。所谓班会,是对班级的集体工作进行安排布置讲评,它缺乏针对某件事情的深入探讨和解决。主题班会是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由班委会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召开主题班会的目的及作用
召开主题班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班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班风、学风向更高层次发展。成功的主题班会会起到如下的教育作用。
1、主题班会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内容广泛,针对性强,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可以明辨是非,在人格、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得到教育,而且学生通过策划,开发了自己的潜能,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主题班会能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主题班会给每一位同学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在锻炼中,班干部渐渐提高了组织应变能力,学会了主持的技巧,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自信,其他的同学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增加了勇气和胆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同学们的演讲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参与各种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主题班会能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主题班会,树立了班长和班委会在班级中的威信和领导作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能增进了解,学习上相互取长补短,求实向上,既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又丰富了大学生活。
三、如何设计主题班会
一直以来,我校辅导员都在召开班级的主题班会,但从会议记录上看,会议内容无非是小结上周情况,表扬一下好人好事,批评旷课、早退、未升旗现象,布置下周工作,通报卫生检查情况、通知有关事宜等等,主题班会成了一个“大杂烩”,从形式到内容都很单调、空洞。更有甚者有些辅导员没有按要求去开主题班会或者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己去开,为了应付检查临时补上班会记录。总体来说,主题班会的设计缺乏计划性、针对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班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好主题班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主题班会的设计要遵循计划性、教育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原则,在过程设计中,要求紧凑合理、突出主题,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主题的确定。班会主题就是班会的中心议题。主题既是对班会讨论范围的限定,又是对参与讨论者的提示。好的主题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不吐不快,言犹未尽。选题总体上要以学校的德育教育为主线,联系学校实际,同时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任务,比如,大一要开展入学教育,大二要开展职业教育,大三要开展创新教育,大四要开展就业教育,低年级适宜选择一些表象的、单一的主题,高年级适宜选择理性的、综合的主题。为了突出教育时效性,也可以根据每个月份、节日来选择主题。选择一个好的主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辅导员在平时要善于调查研究,对于本班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风气、班风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暴露的思想问题等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然后分析并整理学生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来确定主题。所以,主题的确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问题。总之,班会的主题必须突出班会的教育目的,但不是教育目的的直接陈述;必须切合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但不是问题的简单指出。
2、班会的组织。每一次成功的班会,除了选好主题和形式,离不开精心地组织,它是开好班会的基础。在组织中辅导员是参谋和指导者,辅导员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主题班会的准备阶段。班会前,辅导员要参与准备会,让学生集思广益,拿出一个程序,然后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创意、意见和建议,对节目程序要过目一遍,并适当予以调整,供班委会参考。班会中,辅导员要融入到班级活动中,以起到鼓励鞭策、活跃气氛的目的,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班会结束时,辅导员应进行班会的总结和点评。班委是主题班会的主要组织者和主持者,班会前,班长应召集班委会成员,精心构思,细心筹划,包括主题的内容、形式和班会中的程序以及环境氛围的渲染,比如,班会是以班级教室为主要场所,最简单的布置也应考虑教室的卫生、课桌的排列、黑板上班会主题的设计,这些都反应出辅导员及班委对班会的重视程度及态度,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若辅导员对班会的态度敷衍了事,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失去了总结的意义,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3、班会的总结。除了确定好主题,精心组织外,辅导员还要认真考虑主题如何深化,做好班会的总结。因为班会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认识有时并不一致,而且会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本质,对事物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所以主题班会结束时,辅导员的总结是为了对班会主题进行深化和提升,没有这个点睛之笔,主题就很难突出。
4、成果的巩固。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作用,绝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做好“追踪教育”,巩固班会成果。主题班会结束一段时间后,辅导员必须进行跟踪反馈与思考。首先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活动之后,让学生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思想认识和能力有所提高,知识面得到拓展,从而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巩固班会成果。其次要思考主持人、班干部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针对这些方面辅导员要对他们加以指导,使他们从中获益,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追踪教育还可了解有哪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对以后主题班会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对辅导员的要求
(一)关注时事,提高政治理论修养
辅导员只有时时处处关注时事,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修养,时刻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在主题班会中起到领航员的作用,使主题班会真正达到具有针对性、教育性、时效性的效果。所以,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和全面了解国际、国内时事,善于抓住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社会难点,以及班级中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辅导员要进行有效结合,把握教育时机,及时召开主题班会活动。通过采取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清热点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提高他们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敏感性,端正他们的是非观念,使他们能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提高素材的搜集与信息处理能力
主题班会的设计、实施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辅导员有特定的、丰富的管理和主持经验外,辅导员还要有素材的搜集与处理的能力。这是开好主题班会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开好主题班会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很多辅导员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开主题班会的时候,不知道该准备哪些东西,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这些现象的出现,往往都是和缺乏素材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辅导员如果平时不注重素材的积累,在开主题班会前,临时去拼凑素材,生搬硬套,往往会捉襟见肘,而且主题班会很难做到充实、生动。即使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还要懂得如何去分析,加工,直到最后去合理处理这些信息。辅导员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处理能力,才能在主题班会当中很好的去利用、挖掘和使用这些信息资源。
(三)加强对主题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这也是辅导员开好主题班会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主题的具体分析决定了辅导员能否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很好地把握主题,最终再提升这个主题。主题班会不管是叙事、体验、还是表演,最终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主题班会的总结提升。经过总结提升以后我们的主题才能更鲜明,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没有这个过程主题就很难突出来,主题班会也会很平淡。所以辅导员要具备这种分析与总结提升能力。
总之,把握好主题班会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辅导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多探索,多学习,多总结,多举行有教育意义、有特色、有创新的主题班会,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制度,从而使自己的班级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班会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班会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主题班会是集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随着信息的现代化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班会原有的宣传功能逐渐弱化,大学生会对班会认为“不就是读读报纸,传达传达文件等,去不去无所谓”。而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开好主题班会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突出班会的教育功能,是辅导员要深思的问题。下面将以三个案例的形式来阐述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案例一“我成长,我设计”主题班会
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大学四年应如何度过”是每一个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开展好“大学生涯设计”活动是新生辅导员的重要工作。
班会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期学期)较为合理。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有一个从高中到大学在学习、生活上的“适应期”,这个时期他们对大学生还缺乏较理性、全面的认识。进入第二学期,他们对大学生活已不再感到新奇,有了一定的学习、生活经验。这时,他们很自然地就要思考:怎样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此时,如果适时推出这一活动,就能很好地为他们设计未来、树立新的人生目标提供一个平台。
辅导员一定要在这次班会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讲话以及李开复先生给青年大学生的六封信等,并认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其次可以组织优秀大学生经验交流会、报告会,邀请毕业生、校友和社会知名人士作报告,指导同学们正确自我定位。在此基础上,鼓励各位同学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正确定位、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及未来职业生涯。
班会的主题可以以“我成长,我设计”作为题目。首先在认真审阅学生自我设计稿件的基础上,选择部分稿件由真情实感的、有代表性的、不同风格的同学在班会上作主题发言、交流,最后由辅导员作总结,内容包括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同学们自我设计的情况和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要强调大学生活的设计不可能千篇一律,提倡结合实际,“百花齐放”,并要“重在践行”。
在班会后还需要做以下工作:一是由班委会组织对稿件进行评比,必要时可编辑成册;二是对设计不太好的进行个别指导,对态度不认真的进行批评教育;三是对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涉及的一些专业问题,汇总后请负责教学的领导或授课教师解答,并及时反馈给有关同学,以便修正。
案例
二、“过去•现在•未来”主题班会
大学四年中前两年一般处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阶段,进入三年级,就要开始专业课的学习了,专业课的学习较以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在一、二年级时,同学们学习任务、目标大致相同,到了三年级上学期,有必要召开一次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主题的班会,意在引导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就业、考研的意识,凝聚班集体的合力,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同时,也是引导大家在大学时光过了一半的时候,总结过去的大学生活,对未来的大学生活进行再思考、再定位。在班会上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对过去的大学生活进行认真地反思,对未来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会后,辅导员也可以通过短信、E—mail, QQ等就某些问题与同学进行深层次交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及人生规划建立良好基础。
案例三“毕业了,我想说……”主题班会
大学生毕业前一周,事情很多,欢送毕业生的活动也很多。但无论如何,在这段忙碌的时间里,组织好大学阶段的最后一次班会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毕业生来说,在思想上、感情上都是一次升华,也是一起生活四年的辅导员与同学们集体告别的时刻。
本次班会可以以“毕业了,我想说……”为主题,主要围绕“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展开。让毕业生在毕业前用最真诚的方式、最朴素的语言、在最正式的场合同母校告别,同老师告别,同同学告别。可邀请领导、老师参加。只要不偏离主题,形式不拘。会议地点最好有多媒体设备,不一定在教室。辅导员可以做大学四年的总结讲话,此次班会可以让毕业生在离校前再一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最后一次团聚在同学们脑海里凝固,为毕业生文明离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上述三次主题班会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要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活动,应该要在班会的目的、主题、内容、实施和总结等方面下功夫。
辅导员在组织班会的时候一定要突出班会的内容,班会要有明确的活动意义及针对性,充分了解班级目前的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得以解决。班会的主题要具有鲜明思想性,要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班级状态,不能提出不符合实际和空洞的口号,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态度。而班会的内容也要紧扣主题,充分满足同学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活动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以活跃班会的氛围。同时还要积极准备,可以以班委成员为组织,负责做好班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班会中的组织、服务工作,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会后,辅导员还要及时总结,必要时可以有针对的进行个别辅导、交流,以保证班会的教育功能得以发挥。
另外,开好主题班会须强调的是:每此班会活动一个主题,内容不宜太多,活动次数也不宜过于频繁,不要贪多而降低效果;主题班会活动要强调思想性,纯娱乐性的班会不要搞得太多;班会的方式要服从内容需要,不要单纯追求形式热闹而不求效果。
第四篇:主题班会策划书(辅导员)
增强班级凝聚力 树立团队价值观
主题班会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 xxxxxxxxx 承办单位:xxxxxxxxxxx
辅导员:xxx
主题班会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增强班级凝聚力
树立团队价值观
二、活动时间:2015年3月9日晚上7点
三、活动地点:综合楼207教室
四、主办单位:
五、参加人员:
六、活动背景
经过了忙碌的大一生活,班级同学都已经熟知,也在很多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了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但在和谐友爱的气氛下,也存在这一些不和谐因素。少数同学并没有很强的集体意识,没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不少同学可能无意识中还做出一些有损班集体荣誉的事。对于班上即将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可能也会不主动参与,同学之间也不积极配合。为了防范于未然,因此我认为,培养同学们的团结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这个任务迫在眉睫。一个凝聚力强大的班级将是每位同学的天堂,对同学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将起到一个基石的作用。
七、活动目的
一个团体,只有呈现出统一的灵魂,拥有责任心和团队意识才能塑造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团队精神对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对一个班集体发展的重要性,迫使同学们增强团队精神,注重集体荣誉感,计划开展本次主题班会。
八、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收集活动方案,游戏方案,故事等资料
2.组织准备班会活动中需要用到的音乐,视频、PPT等多媒体资源
3.准备班会活动需要用到物资
4.策划班会现场学生分组方法,教室布置以及各物资的安放
九、后期准备
1、演示PPT的制作
2、教室布置装扮
3、多媒体检查
4、邀请团委老师和辅导员老师参加班会
十、活动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引出班会主题:
为深入配合学校培养时代人才目标与战略,保证我班同学们在增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的同时,增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全体成员全面提高,拟开展“树立团队价值观,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主题班会
俗话说:“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一个好的班集体是全班同学一起造就的,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想成为好的班集体只能是痴心妄想。曾有人问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这句简短的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互助、具有凝聚力的集体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团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枯竭。
人们都羡慕球星,球星在一个球队里的作用可谓大矣!但是如果离开团结的球队,他们又将怎样呢?美国大名鼎鼎的“篮球巨人”率“公牛队”四夺总决赛冠军。人们都说是“飞人”乔丹创造了公牛队,乔丹却说:“是公牛队队员的团造就了我。”是啊,离开了篮球队员的团结,球星不仅个人不能发挥作用,而且连队员也不能成为了。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团结的力量。智勇双全的张良,若不是投靠了刘邦,单靠单枪匹马的行刺,能实现宏图大志吗?离开了笛卡尔的启示和普里斯特等人的共同研究的科技成果,牛顿能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吗?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我们今天召开“增强班级凝聚力,树立团队价值观”主题班会来提高同学们的团队意识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2.活动游戏:(1)五毛和一块
游戏规则:由十人开始游戏,男生为一块,女生为五毛,由主持人宣布钱数的大小;同学自行组合,错误或落单者淘汰。(3).箩卜蹲
游戏规划:将参与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牵着手围成一圈,给每堆人以颜色或数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萝卜开始统一下蹲,同时还要念词,再指定别的萝卜堆做同样动作,目标要一致,依此类推但不能马上回指。.以一实例加以说明。有红、白、黄、紫四堆萝卜,白萝卜先蹲,蹲的时候念“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念完后所有白萝卜手指一致指向红萝卜堆。红萝卜们马上要开始蹲且口中一样要念念有词,之后他们可以再指定下一个但不能是白萝卜。(2)你型我秀
游戏规划:两人为一组,一个比画一个猜。
3.同学们就刚刚游戏过程结合今天的主题发言 4.辅导员老师总结发言 十一:辅导员总结发言
很多人都说大学班集体没有高中那样的团结,那样的有凝聚力,但是我觉得,其实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团体,很难相互比较,升入大学,学习不再是十分强制的东西,同学们有了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而班级中,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每个人的时间无法统一,以至于班级活动开展难度较大,同学们的独立行动,使得班级凝聚力至少在表面上较逊色于高中,但是无可否认,这是正常的。然而,尊重同学们的独立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不重视班级凝聚力,相反,一个好的班级往往是独立与凝聚有个微妙的平衡的班级。通常来说,一个凝聚力强的班级,执行力必定强,给人的感觉团结而势不可挡,并给内部成员以温馨的感觉。故而,班级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一名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学习和积累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要想在青年时期活的更精彩,有更大的作为,大家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集体。
因此,请从今天起,我希望在我们的血液里流动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凝聚力。愿我们所有人的力量团结起来,为我们的班级辉煌的明天加油!
十二:注意事项:
1.班会不允许无故迟到、早退、缺席等现象违者按班规处理。2.保持会场的秩序 3.对班会进行完整的记录 4.会后对教室进行清洁与整理
2015年3月6日
第五篇: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点评
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点评
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点评
今天的点评,想借用“舌尖上的中国”名称,换一个角度来说一说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交流。“舌尖上的少先队”--体现少先队主题的“色”、“香”“味”。
“色”--主题的特色。紧扣时代的特色,强调的是“红领巾心向党”“争做四好少年”具有时代特点的主题;紧扣区域的特色,强调的是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家乡变化、民族教育的区域的活动特色;紧扣校园的特色,强调的是根据不同学校的特学特色,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所形成的活动特色。
“香”--标题新颖。在设计活动标题上,是否合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否合乎少年儿童认知规律,是否合乎少先队组织属性的特点,克服少先队工作成人化、说教化普遍倾向性问题。如果把“知已知彼”改为“土家少年唱山歌”,把“体悟亲情、感恩父母”改为“三峡红叶、情系远方”,更能把教育活动融入到情感的境界中。同时,新颖的标题激励少年儿童内在的主动性、参与性。
“味”--队员内心的体验与收获。活动的落脚点关键在于活动的有效性。体现少先队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收获。
下面就十个小组活动进行具体的点评:
一班1小组:勤学上进 快乐童年
根据“五心四好少年”依据设计活动主题,目标指向清晰,时间分配合理。从视屏影像导入,用喜闻乐见歌舞、三句半等形式来展示队员们快乐的一天。
建议:
(1)中队主题活动一般情况下不会安排大操场进行(除示范活动外)。
(2)对于小学六年级主题活动,歌曲的选择应注意年龄层次的差异,如“上学歌”是否适合?
(3)少先队呼号是主题活动的结束部分。在后面的环节中不应再增加活动内容。
一班2小组:和奥运冠军一起动起来
充分利用校园的活动资源,结合奥运冠军李雪芮成长的故事,抓住了结合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仪程设计合理。“运动达人秀”设计有亮点,并配有活动站位图。:
建议:
(1)在活动中应融入“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2)在活动评价中是否采用“金、银、铜牌”形式。
一班3小组: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以看故事、讲故事、说故事形成活动主线。方案设计规范,板块清楚。
建议:
(1)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要相互紧扣主题。
(2)预期的活动效果应体现在辅导员老师的点评上。
一班4小组:阳光少年 快乐飞扬
整个过程设计合理,各特色小队演译主题口号展示。全员参与,每一个辅导员老师进行个性展示。亮点在于主持人及时对每一个板块进行点评,导向性明确。
建议:对活动组织的设计是否考虑进退场的环节
一班5小组:光荣啊、少先队
以大队主题集会为载体,活动设计合理,导入巧妙,引入自然,并进行有效的评价。主持人有气质,具有辅导员的亲和力与表达能力。
建议:
(1)对导入的画面应选择积极向上、符合红领巾 正确佩戴的图片,形成一个良好的少先队形象。
(2)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少先队员的组织归属感与光荣感。
(3)作为系列活动设计中,注意集中展示与分散活动的结合。
二班1小组:知已知彼
活动过程完整,设计较合理
建议:主题活动更多体现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用儿童喜爱的形式来开展活动,如“知已知彼、相信我行”更符合少年儿童的成长特点。
二班2小组: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活动仪程从忆昨天--看今天--展末来三个环节来展开,思路清淅,设计得当,突出全员参与。
建议:
(1)用名言诗词体现活动的主题,更有一种立意。忆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看今天--人间正道正苍桑;展末来--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
(2)在评价中,增加荣誉称号的评价“中华好少年”。
二班3小组:体悟亲情 感恩父母
目标具体。以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三位一体,针对性强,方案格式规范,设计合理。
建议:
(1)感悟父母的亲情细节应注意选择身边的故事。
(2)从感恩父母上升到感恩祖国、感恩党的活动高度。
(3)突出区域特色,采用“三峡红叶,情寄远方”标题,效果更好。
二班4小组:爱在行动中成长
活动目的明确,活动前准备有预案设计。
建议:
注意小爱与大爱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关糸,从小爱入手,从大爱延伸,切记用成人口号式语言进行活动主持。
二班5小组:《江南Style》畅想曲——美丽中国我的家
以少先队员的角度设计活动,主题新颖,板块设计巧妙,各小队分工明确,体现少先队活动活动时尚化、艺术化。
建议:活动环节需要进一步做到精致化。
--小组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