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长顺县第一小学何兰萍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专门创设的模拟日常生活交际情境中,在特定的交际目的驱动下,教给学生参与交际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参与交际的目标意识、角色意识、对象意识、环境意识,训练学生驾驭规范、准确、生动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练习的教学。《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显得比以往的听说教学更为重要。《新课标》还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活动中,才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 自成体系,在每个“学习园地”后设专项进行专题训练这样可以是学生比较系统、快捷的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低年级每次口语交际都配有图画。这些图画十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表达的兴趣。还设计了提示或问题。这些都体现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但图画的作用已不同于以往的“看图说话”,他只是口语交际课的一个凭借,一个“引子”。意是在用图画引出学生自己的“口语交际”。学生说的内容要能够从图画引申、展开。在进行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时,要钻研低年级口语交际教材,注意其意图、要求和内容,依照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口语交际特点设计教学思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巧妙创设交际情境,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问一问,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辩一辩,编一编,评一评等等。训练的内容适合口语交际,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渗透交际方式和礼仪,培养交际习惯。如教学口语交际训练课《春天在哪里》时,教学可采取:
1、听一听。首先教师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深情旁白:春天在哪里呢?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吧!教师用音乐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提供一种自由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听一听,去发现春天的特征,积累关于春天的知识,感
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看一看。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他像调皮的娃娃,正和我们玩捉迷藏呢!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藏在哪儿吗?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教师让学生观看有关春天的录像,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春天,寻找春天——百花盛开、细雨蒙蒙、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歌曲里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情境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树、小动物,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为下一步的教学——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等等的教学做好铺垫。
3、说一说、画一画。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学生观看了录像,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春天的景象,加深对春天的认识。首先让学生四人小组或自找伙伴组成小组在一起议一议,说一说。看哪一组同学能用更多优美的词语。随后挑选几名说的好的同学全班交流。
学生动手画春景图,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可采用自主选择合作伙伴,选择贴画材料,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也可独立作画,画出心中的春天。画好后,要向伙伴展示自己的图画。展示时,要向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如果同学提出某些问题,要详细解答。也可评一评别的同学的画。小学生眼中的春天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看到的是独特的春天,找到了自己眼中的春天,就能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增强其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习得口语交际的技能。快捷地获得口语交际的经验。
4、背一背。师:“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是新年的开始,春姑娘就像一位魔术师,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所以古今中外的人都赞美过春天,很多大诗人都写出了赞美春天的诗句,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吗?你能说出那些有关春天的诗句呢?学生背出积累的有关春天词语如: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风拂面、柳绿花红、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等等; 背出《春晓》《春居》等古诗进行交流。口语交际课,不能独立于语文教学之外,要有机地把口语交际与学过的课文、积累的词语、古诗文结合起来,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进行了
口语交际的训练,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5、唱一唱。春天是美丽的,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春天吧!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来展示丰富多彩的春天。孩子们动情地唱起了《春天在哪里》《小鸟小鸟》、《小燕子》,歌曲内容丰富。春天的诗、春天的歌、春天的景,学生在春天的气氛中进一步感受春天,体验春天。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入情入境的分享春天带来的快乐。
6、演一演。表演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师:美丽的春天在小朋友的图画中,在古诗中,在令人陶醉的音乐声中。谁愿意成为报春的使者,传播春的信息呢?让学生扮演小动物(小鸟、小燕子等),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听。可以说说在春天里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也可以表演有关春天的歌舞。演一演,激起了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入情入境地分享春天带来的快乐。
7、评一评。口语交际的评价不应该只由老师承担,还要让学生自己评一评。低年级应引导学生开展初步的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每次说话、对话、表演、活动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对说话者、表演者进行评价。童心无忌,学生评学生(也评教师)真实可信,教师再恰当的加以引导与点拨,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规范,态度更加大方,口语交际能力更加熟练。
以上各个环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积极交流,兴趣高,气氛热烈。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在有趣的活动中,在互问互答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了训练口语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总之,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应当拓宽交际渠道,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人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口语交际也不例外。交际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具体的实践,只有在丰富的实践中,学生才能形成得体大方的举止、应对自如的能力。把口语交际实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应加强学科之间的联
系,将口语交际教学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还应当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增加口语交际的机会,从而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逐步形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第二篇:低年级口语交际课教学
低年级口语交际课教学
作为语文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口语交际”正日益得到重视和体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我觉得首先要上好口语交际课。那怎样才能使口语交际课更加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并且乐于、善于表达交流?如何使口语交际课“活”起来?我觉得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讲得真好。我们要上好口语交际课,首先就要顺应儿童的这种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千方百计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以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能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训练中来。
如教学《我会拼图》,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课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首先,在欢快乐曲的伴奏下,我通过屏幕画面把我制作的拼图一一展示出来,与学生见面:有咧着嘴笑的“熊猫”、有正在吃萝卜的“小白兔”、还有胖墩墩的“小白猪”。同学们一下子就被眼前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吸引住了,有的还情不自禁地说:“哇,太像了!”“呀,太美了!”你说,在这样的氛围下,哪个学生不想把自己的拼图也展示展示呢?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老师用纸片拼成了这三种小动物,你们呢,你们用纸片拼成了什么呢?快点拿出来,让我们也饱饱眼福吧!”话音刚落,学生都把自己的小手高高举起,及不可待地要把自己的拼图介绍给大家。再如教学《该怎么办》,我让同学把画面上的内容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个扮演小明,一个戴上“白色的假发”扮演王爷爷。小明每天帮王爷爷取牛奶,王爷爷提出每天给小明一毛钱,小明不要。王爷爷就说:“你不收下,就不让你取奶了。”小明摸着自己的脑袋,说:“我该怎么办?”形象的表演,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到故事的角色中,较好地体会到角色的情感、态度,这样,学生想说,乐说,观察、逻辑、思维、想像和表达都能得到发展。
情境触动了人的情感活动,激活了人的思维运作,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和热情。
二、注重示范引导
示范就是“做出某种可供学习的典范。”根据语文工具性特点,工具的掌握不是“教”会的,而是照着样子(示范)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掌握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中,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可以说,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虽说在学生的生活中口语交际几乎是无处不在,但自然状态下的口语交际往往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说话不规范,不具体,语无伦次等,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示范引导。
1、教师范说,学生仿说。如教学《我会拼图》,在让学生交流“拼图是怎么拼成”前,我先拿着“小白兔”拼图边指边范说:“你们看,我是小白兔,小圆片是我的头和尾巴,半圆片是我的身子,半圆片下再贴上两个小半圆片那就成了我的腿,我的耳朵也是用小半圆片做成的,你们看,我可爱吗?”通过这一范说,学生就明白了介绍“拼图是怎么拼成的”,可以用什么形状的纸片拼成哪一部位的方法来介绍。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时,思路就比较清楚,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
2、指导方法,观察仔细。如教学《这样做不好》一课,要让学生说说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时,我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弄清楚画面上讲的是什么时间,那几个小男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一个大姐姐看到了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说的时候就有序可循了。
三、实现多元互动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1、师生互动。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语言交际的参与者,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应该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的集体之中,创造一种师生心理相触、民主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的互动有助于
学生主动参与表达交流。
2、生生互动。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如教学《我会拼图》,在我范说了“拼图是怎么拼成”后,我让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再选出拼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最后,大家再评一评谁拼得最好,谁说得最好。学生在这样的互动中交流,各自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此外,群体间互动、师生与环境的互动,也能拓展口语交际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交流表达。
四、认真倾听,培养习惯
口语交际说到底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它包括“听”与“说”两个环节。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更重视“说”,满足于学生“会说”,而忽视了“听”。学生往往也只顾自己说,而没有认真听。其实“听”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重要一环,只有提高听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教学《我会拼图》,为了使学生能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学生交流“拼图是怎么拼成”之前,我对学生提出要求:“当别人在发言时,你们可要认真听,听完后,评一评谁拼得好,谁说得好。”这样一来,学生在交流时就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了。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有可能对别人的发言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在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听话习惯。
五、激励评价,让学生敢于表达交流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口语交际,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发展。低年级学生初练口语,说话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细心呵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一个积极的评价,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敢说、想说、能说,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因为人的心理深层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但,这并不是说,当学生出现语病或其它问题时,我们装作不闻不问,而是说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用婉
转的语言,启发引导改正。如:当学生哪个词用得不贴切,我们可以这样说:“你的意思我们听明白了,但如果你能把XX词换成XX词,那句子的意思就更清楚了,你说是吗?”……相信这样一次次的鼓励,不但能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勇气和自信心。
第三篇:浅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的一个新的内容与要求,在以前的教材中没有出现过这个内容。那么,我们的课程改革专家们为什么要把口语交际教学纳入到我们的教育之中呢?还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去教学?这还得从口语交际的教学意义谈起。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在培养人的口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口语交际是培养人的语文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从小做起,从最初做起。低年级是口语交际的起始阶段,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小学口语交际重中之重。基础打牢了,当然对今后的教学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应该从何做起,又该做些什么?首先我们要认真的阅读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提出的目标。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六个要求,在读了这六个要求之后,我想结合《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口语交际提出的阶段目标中的的每一句话的关键词语来谈谈我的见解。
“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习惯。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有多大。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如果不会说普通话,今后走出你的世界,你就很难与人沟通。低年级学生刚进入语文的学习,或许只是在课堂上才会用到普通话。像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偏远的农村小学,有很多时候为了让孩子们听得懂,老师基本都是用的本地语言。这样是不对的。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不求在课外给学生创设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但是至少我们在课堂上应培养学生的说普通话的习惯,刚开始这种习惯或许很难培养,但时间久了就会越说越顺口,越说越流利。反之,你不去培养他们的习惯,他们始终都不会。会与不会有时只是习惯上的培养。
“
2、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这句话的关键词应该是“认真听”,这个认真听指的是学生要学会倾听。我从毕业至今,很少教低年级。但我每次接手中高年级时总要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内纠正学生们插嘴的习惯,他们中大部分的学生在老师讲述的时候和学生答问的时候从不认真听别人再讲什么?别人还没讲完他们就叽里呱啦的吵吵嚷嚷,我们先别说这样有没有礼貌。单从习惯上来说就很糟糕,不认真倾听别人讲话会给你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的困扰。倾听是交际的一个重点,只有听好别人说什么,才能与别人很好的沟通,更重要的是低年级的倾听习惯是基础的培养,从小养成倾听的习惯,长大了也就会倾听了,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说话,直至习惯的形成。
“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这句话的关
键是“复述”。复述是口语交际的一个很重要的训练方式,不要看复述好像是重复,这可是一个语言再生的重复啊,不具备复述能力的学生,肯定缺乏一定的表达能力。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之一就是复述能力的培养,这个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的兴趣。找些孩子们喜欢的故事,音像作品让孩子们去看,去听,去说,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从兴趣到习惯再到能力的训练就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4、能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能简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这句话的重点词是“讲述”,从复述到讲述,这就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老师们在训练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讲述”故事就是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了。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因此,课标中提出了:“较完整的”这个词。所以老师在要求时也不能把目标定的太高,因为你的对象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只要他们大胆的讲述,乐于表达,都应及时的去鼓励他们。
“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两句中更注重强调了低年级学生在讨论交流时的态度和自信。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这就是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一种内在的训练。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的一种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口语交际中的精髓。自信是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的内容,低年级孩子虽然活泼,但也有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胆怯,害羞的心理特征。因此不敢与别人交流讨论有时就是一个大问题。这时老师应帮他们树立起信心,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是整个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老师要把握课标对低年级段提出的各个目标,注重将听说有机结合,教学生善于倾听,勇于表达。这样才能将口语交际这个难点训练到位,也才能从根本上让低年级学生打好口语交际的基础。
第四篇:低年级口语交际论文
创设情境,敢说乐说
-----低年级口语交际之我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而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新教材已经实施,我校所有教师也都在认真钻研其教学方法。下面我就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谈点自己初浅的实践体会。
一、抓课堂主阵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是: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其实质主要强调的一点是课堂训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
(一)利用教材空间,及时交流补白
我在使用人教版教材时,就感觉到本教材其训练内容之丰,训练形式之活,训练方法之趣,训练手段之新,是以往的教材所不及的。教师只要真正明确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其训练效果是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我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才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1.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2.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黄山奇石》这课时,将各种奇石制作成课件,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美景逼真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能准确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最后让学生当导游,并配上高山流水似的乐曲,把学生带到了美的境界中。
3.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第三册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创设多样的口语交际环境,课堂才会生动有趣,学生才会敢讲会讲,通过师与生、生与师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丰富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听、说、交往的能力。
二、立足课堂,加强口语交际实践锻炼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
(一)捕捉生活现象,提供说话机会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讲故事,从中练习说话;把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和他们吹泡泡、捏橡皮泥;让学生把老师说的话转述给家长,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等等。除了知识、技能训练外,还要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的品质、思维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
(二)抓住活动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机会也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比如,春游活动,教师可让学生面对景物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班队活动中,组织适宜低年级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如围绕“该不该看动画片”、“对后进生的帮助”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学当小医生、学招待客人等社会模拟活动,从中培养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只要教师能做有心人,那么,处处都能指点学生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给他们创设丰富的情境,让他们大胆的表达,敢说乐说,每个孩子都会在说话的这片天空中自由翱翔的。
加强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积累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阅读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也有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难有阅读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这个指标如何落实?我认为:我们一方面要设法和家长配合,做好家庭(课外)阅读的组织工作,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实实在在的课内阅读,使之逐渐
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一、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积累。
家校联手,保证有阅读的材料和时间。首先利用家长会的形式,讲明增加阅读的主旨、内容和条件,并将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家长,鼓励家长要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在家长们认同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书籍,建立家庭小书橱,督促孩子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检查读书情况。怎样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具有活力的主观状态。没有持久的兴趣和热情,生命里便会暗淡了许多灵动的火苗。对于课外的阅读,学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里。如:笔者巧借书本资源,引导兴趣。在引导组织学生学习《草船借箭》后,笔者有意识地向学生简单介绍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介绍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激励学生课后阅读《三国演义》。果真有一段时间全班掀起了一股“三国热”。为了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笔者不仅在班上表扬他们,还采取交流评价的方法。充分利用晨会课,甚至语文课的三五分钟时间,“一人一条新闻或者一人一段演讲或者一人一个小故事”等,让同学们展示在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或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
2、运用指导策略,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①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选择读物。读物的选择应该是:“趣”、“广”、“适”。“趣”即有趣。有趣的读物当然喜欢看。“广”即广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适”即合适。时下,书市的书,鱼目混珠,老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指导选择那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的书籍来读。如高年级的学生着重引导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当然,很多学生还喜欢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也应当提倡。
②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读”“思”“记”。其中“读”方法也有三: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就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在中高年级应该在所侧重。因为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查阅资料,并交流。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它文质兼美的优质作品,需要静心的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思”即思考。读后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3、家校配合,实行检查政策。
家长在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出智力投资后,再次付出时间,付出精力,督促孩子阅读的时间,检查阅读数量和结果。对孩子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检查、评价、鼓励;同时,老师在有任务的情况下,同样要统计,检查,评比,共同督促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
二、加强课内阅读,提高阅读积累。
阅读量的落实,不仅加强课外阅读,更重要是抓紧课内阅读的组织。因此,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结构,把一些理解性的读压到最低,扩充一些材料,加大积累性的阅读。
1、直扑重点,赢得课内阅读的时间。
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内阅读便无从谈起。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根据课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不绕弯路,提高效率。一篇文章中包含有重要材料和非重要材料,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就是能从大量材料的比较中选出最重要、最本质的部分,并把它加以集中,挑出文章之筋骨,吸取其语言之精华,以此形成敏锐的语感,而并非简单的一古脑儿的对字、词、句的面面俱到的“肢解”。小学阶段的课文有些毕竟简单,有时只要读上一二遍就能把握个大概,这样,阅读能力的形成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
2、见“缝”插“针”,巧设课内阅读的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课内阅读的时间,重点就是读什么,怎么读了。因此,我们就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去见缝插针,举一反三,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补充扩展阅读。补充的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或开阔视野,或加深理解,或升华课文的思想内涵,或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合理而大胆的想像,或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用词之妙、结构之新、描写之实。这样,便自然地形成了以课文的词、句、段、篇为中心辐射点的课文与课外材料有机融合的大阅读格局。如:学了《燕子》,读到“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段话,笔者便补充了几段描写动物外形的片断。学生读完后,便发现了写法上的特点:抓住最能体现该动物特点的部位依次描写。教学了《桂林山水》,及时补充了《东方之珠》《秀丽的武夷山》等文章阅读。读完之后,我问:“读了这些文章,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总—分—总”的结构特点,还说到了有关修辞的运用。这样,学生凭借大量可感的语言材料,形象地把握了文章的“命脉”,应该说,这比起单纯地分析或孤立地自悟不知要好多少倍。
总之,加强课内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书籍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五篇: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
新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合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的听话和说话。听话、说话是单向的活动,而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不仅仅要求听得明白,说的清楚,还要领悟对方的意图,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恰如其分地应对。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多年来,我在低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不断探索,尝试,觉得如下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立足于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口语交际训练。
(一)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其训练内容之丰,训练形式之活,训练方法之趣,训练手段之新,均强于以往的教材。教师只要真正明确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其训练效果是有保证的。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根据这段话可以采用以下问题训
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问题如下:
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
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以此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天空是无边无际的,有很多鸟在天上飞来飞去。”有的说;”青蛙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绿绿的小草,茂密的树林,有数不清的各种动物。”还有的说:“青蛙看到了江河、湖泊、蓝蓝的大海,高高的山,宽宽的马路和一座座美丽的城市。”还有的说:“青蛙对着自由飞翔的小鸟说:对不起,小鸟!你说得对,这个世界真的十分美好,我错了,我真是一只井底之蛙啊!” 学生这些丰富的想象,令人欣喜。这类问题,教师不可包办代替。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是老师的职责,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通长都能凭借想象,描绘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二)依托课堂教学,强化师生双向互动。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主阵地。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多注重读写,忽视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回答老师的提问,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才有好效果。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
围,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流。从范围来说,是全员,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说,应该是听、想、说多样。使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的、积极的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要阵地,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师与生、生与生的口语交际实践,如复述、讨论、争辩、评价等等。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出示说话主题:“我喜欢的小动物。”要求学生说说动物的特点,我让学生先做准备,分组讨论,切磋研究,集思广益。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讨论得非常热烈。组织全班交流时,一个同学说:“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长长的耳朵,一对红宝石似的眼睛,还有一张三瓣嘴,很特别。”又一个学生抢着说:“一身黄羽毛,一张小小的尖嘴。这就是我喜欢的小鸡。”“不对,不对。”一个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了。“你有什么要说的?”我微笑着问。“小鸡身上是绒毛,不是羽毛。”学生的回答,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们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得到了听说的训练。
所以,依托课堂教学,强化师生双向互动,充分发挥课堂这块“主
阵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根据年龄特点,课堂上加强示范指导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口语表达有困难,有时不知道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何开始说,常常东一句、西一句,看到啥说啥,想到哪儿说哪儿。
缺乏条理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指导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指导方法。低年级学生学习说话,写作,指导方法很重要。
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积累少,教师在指导看图写话时,应该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学习二年级上册看图写话《猴山》这幅图时,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我将写话与说话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再抓重点细致观察,看清猴山上每只猴子的神态、动作的特点。最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说的时候,有序可循;写的时候,有话可写。在进
行其他训练时,也能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了看到什么说什么。
2.以问助答,丰富内容。低年级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
到的简单地说下来,内容枯燥。比如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说说暑假里你是怎样度过的。学生只能说出去旅游了,很好玩之类空洞的话。我就设计了几个提问,帮助学生丰富说话内容。你和谁一起去的?怎么去的?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描绘一下好吗?你玩了些什么?你最开心的是什么?这次旅游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学生说的内容就丰富多彩、言之有物了。
3.提供句式,理顺思路。在进行部分观察时,我每部分开头都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哪儿?这里景色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们按老师提问的句式回答:“老师
带领同学们来到一条小河边,这里的景色太美了!……”“远处同学们玩得怎么样?用有的……有的……说出来”。学生按老师的指导,思维活跃又有条理,兴趣浓厚,说话连贯,表达得有声有色。
4.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在理解了寓意后,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如果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听从了邻居的劝告,当时改正了错误,结果会怎样?并用语言描绘一下葫芦丰收时的景象。学生说话的兴致很高,描绘得也很细致。
5.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口语交际要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指导学生连贯完整地说好一句话,再激发学生用一定的句式把每句话连起来,形成一段话,使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融合为一体。
二、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又如在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用谜语导入“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学生马上就猜出是青蛙。我接着说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有益,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及时板书课题。再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有益的动物,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学生有的说:“我想和猫头鹰交朋友,因为猫头鹰可以捉田鼠,保护庄稼。”有的说:“我想和壁虎交朋友,因为晚上的时候,壁虎能在墙角里吃蚊子。”还有的说:“我愿意和山羊交朋友,因为山羊能产羊奶,还可以剪羊毛,做衣服。”有的还想和啄木鸟、七星瓢虫、燕子等交朋友。最后让学生讨论:应该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最后再引导归纳: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我们要做到:
(1)如果发现小动物受伤,把它带回家治好伤,再放回大自然。
(2)面对捕捉有益小动物者,我们要有礼貌地制止他们的行为。
(3)劝阻他人要给他讲清不许捕捉的原因。
(4)提出好的合理化的措施:立标示牌宣传保护小动物。
总之,口语交际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人一生都进行的,口语交际的能力也是一个人一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训练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帮助学生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人、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胡桂萍
2013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