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专业课《金属学》题库答案——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3 13: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专业课《金属学》题库答案——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专业课《金属学》题库答案——名词解释》。

第一篇: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专业课《金属学》题库答案——名词解释

晶体:构成物质的结构基元在空间呈不随时间变化的三维周期排列。

非晶体:构成物质的结构基元在三维空间不规则排列。

枝晶偏析:合金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非无限缓慢,合金元素扩散不完全,使得枝晶内部中心区域与遍布区域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铁素体(α或 F):C在体心立方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马氏体:C在体心立方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奥氏体(γ或 A):C在面心立方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珠光体(P)(F +Fe3C):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共析转变形成的产物,由铁素体和渗碳体机械混合而成。莱氏体(Ld)(A+Fe3C):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结晶:由液相中析出具有晶体结构的固相的过程。

重结晶:即同素异晶转变,指当温度变化时,晶体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合金:由一种金属元素与另一种或多种元素通过熔炼等方法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称为合金。

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晶格类型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之为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的晶格类型和特性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相称之为金属化合物。

加工硬化:随变形度增大,金属的强硬度显著增高而塑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

形变织构:金属塑性变形到很大程度(>70%)时,晶粒发生转动,各晶粒的位向趋于一致,这种有序化的结构成为形变织构。

回复:冷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温度不高时,其光学组织未发生明显改变,但点缺陷以及某些亚结构发生变化,使物理、化学性能大致恢复到变形前,这一过程称为~。

再结晶:变形金属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新晶核的形成与长大,由畸变晶粒转变为相同晶格类型等轴晶粒的过程。

二次再结晶:形变量很大时(>90~95%)或在较高温度下某些晶粒的异常长大过程。

临界变形度:使得再结晶晶粒异常长大的预先变形度。通常临界变形度约在2%—10%范围。淬透性:奥氏体化的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表示其大小。

淬硬性: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用淬成马氏体可能得到的最高硬度表示。

强度:材料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塑性:材料在断裂前发生永久不可逆变形的能力。

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塑性变形的加工工艺。

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又称变质剂),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工艺方法。

典型例题:与碳素钢相比,合金钢的主要优点是什么?试分析下列钢的大致化学成分,各元素的主要作用,以及各钢种的主要用途:

20CrMnTi60Si2Mn1Cr18Ni99SiCr

优点:淬透性高,回火稳定性好,强度更高、屈强比更高、可获得特殊性能。20CrMnTi: 0.2%C,1%Cr,1%Mn,<1%Ti

Cr、Mn提高淬透性;Ti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晶粒——渗碳钢 60Si2Mn: 0.6%C,2%Si,,1%Mn

Mn、Si提高淬透性;同时Si还提高弹性极限——弹簧钢

1Cr18Ni9 : 0.1%C,18%Cr,9%Ni,Cr提高基体电极电位,形成致密氧化膜;Ni获得单相奥氏体。——不锈钢9SiCr:0.9%C,1%Si,,1%Cr;

Si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低温回火稳定性;Cr提高淬透性;——低合金工具钢

第二篇: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不仅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也代表了新文学发展的方向。

6.《彷徨》

鲁迅小说集,1926年首次出版,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在《彷徨》里,鲁迅继续对农民的不幸遭遇、妇女的悲惨地位以及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前途给予了深沉的关注,对封建传统尤其是封建思想意识进行了更为透彻的揭露和批判,同样塑造了一批永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与《呐喊》相比,《彷徨》在艺术上更为成熟,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7.《阿Q正传》

鲁迅最有影响的小说代表作,也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1921年12月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作品成功塑造了阿Q的性格,高度集中地概括了民族的病态及国民的劣根性,显示了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独特的典型化艺术手法。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技巧方面,《阿Q正传》都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8.语文学科性质

语文学科性质就是指它的特性。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工具性是其本质属性,人文性是其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也称从属性质。四大性质相辅相成,水乳相融,共同构成学科性质的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9.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因为它是个人借以表达感情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人群之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语文是一种工具,是要把语文看作一种符号系统。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10.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实际上,语文课程是充满人文性的课程。所谓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既有思想感情色彩,它包括伦理道德内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关系到民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生存,也是证明语文课程是人文课程的根本理由。

11.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很有个性特点的学科,主要表现在学科的基础性,属性的多元性,性质的辩证性这三个方面。学科基础性指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基础中的基础;属性多元性指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其他性质的有机组成;性质的辩证性是指语文学科性质既多元又辩证统一。

12.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的水平。提高语文素养应当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目的,其内涵十分丰富,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干,至少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意志与个性等五个基本要素在内的有机复合体。

13.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语文考试命题和评估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只是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语文课程标准与大纲都反映了国家的意志,是语文课程体系的枢纽。

14.新课改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目的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总体来说,新课改的开展要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民主性以及个性化这四个原则。主要改变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最大亮点,也是最大难点。

15.国文百八课

由叶圣陶和夏丏尊在抗日战争期间编写的一套颇有特色的初中语文课本。全套共6册,每册18课,故称“百八课”。其显著特色就是以文章学的理论统摄全书,以一般文章理法为题材的文话为中心编组单元,前后关联,左右照应。使全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比较科学的文章体系。可以说,这是文章学理论全面系统的贯彻运用于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实践的重要而成功的尝试。

16.新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指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索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17.形成性评价

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所作出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个方面。学生自主选课是新课改的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遵循科学性、导向型、多元化、激励性、可行性等原则。它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解释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18.语感

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文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

19.探究性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文本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阅读教学活动。与接受性阅读相比,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开放视野。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协作性原则。

20.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的价值观指向人文性,即人文精神的领悟。强调体验与思维,力求思维与情感的统一。

第三篇:南京工业大学材料成型考试题库3(共)

填空

1、钢铁材料能进行热处理的内因及根据是(同素异构晶转变)

2、靠近(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铸造性能好

3、普通灰铸铁中石墨的形态为(片状)

4、在金属学中冷变形与热变形的界限是以(温度T)来划分的5、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断面

1、过共折钢室温平衡组织是(P+Fe3c)其组成相是(F+Fe3C)

2、金属在结晶过程中,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

3、球墨铸铁中石墨的形态为(球状)

4、HBS表示(布氏)硬度,HRC则表示(洛氏)硬度

5、钢奥氏体化后获得不同组织和性能的方法是(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转变)判断题

1、可锻铸铁在高温下可进行锻造加工(F)

2、通常布氏硬度评定退火钢、正火钢的硬度,而洛氏硬度则评定淬火钢的硬度

(T)

3、金属的塑形越好,变形抗力越大,金属可锻性越好(F)

4、淬透性就是指淬硬性的好坏程度(F)

5、合金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的基本原因(T)

1、球墨铸铁不可以制造连杆曲轴等受力复杂的重要零件(F)

2、W18Cr4V等高速钢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可以用热处理消除(F)

3、HT250牌号中的250表示灰铸铁的布氏硬度(F)

4、20钢比T12钢含碳量高(F)

5、合金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T)选择题1、65、65Mn、60si2Mn等类钢属于(cd)

A、工具钢b、轴承钢c、弹簧钢d、淬火+中温回火e、淬火+低温回火f、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2、再结晶和重结晶都有形核与长大过程,主要区别在于有没有(b)改变 a、温度b、晶体结构c、应力状态

3、晶粒大小对钢机械性能影响很大,通过(abd)可以获得细晶粒

a、变质处理b、增大过冷度c、完全退火d、振动

4、在焊接性估计中,(ce)的钢材焊接性比较好

a、碳含量高b、碳含量中c、碳含量低d、合金元素含量高e、合金元素含量低

5、齿轮减速器箱体的材料及毛胚成形方法可选用(ce)

a、Q235b、T10Ac、HT150d、锻造e、铸造

6、有些材料如(b)就不能采用压力加工方法成形

a、低碳钢b、灰铸铁c、铝合金d、铜合金

第四篇:872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考研专业课《会计学》试卷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基础课试卷(A卷)科目名称:会计学科目代码:872 满分:150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计15分)。

1.未达账项2.现金流量表3.权责发生制

4.所有者权益5.无形资产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1.某企业负债总额为1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万元。在收到客户偿还的前欠账款50万元存入银行,并以银行存款20万元偿还短期借款后,该企业资产总额为()万元。

A.280B.300C.330D.350

2.“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应将其记入资产负债表的()项目。

A.预付账款B.预收账款C.其他应收款D.应收账款

3.发现记账凭证应记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且已登记人账,更正时一般用()。

A.划线更正法B.红字更正法C.补充登记法 D.平行登记法

4.下列错误中,能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A.某项经济业务未入账B.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

C.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

D.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金额不等

5.()一般采用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A.本年利润明细账B.短期借款明细账

C.其他应收账款明细账D.原材料明细账

6.将现金存入银行业务,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是()。

A.现金收款凭证B.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C.现金付款凭证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7.某企业1月15日销售产品一批,应收账款为11万元,规定对方付款条件为2/10,1/20、N/30,购货单位已于1月26日付款,该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应为()万元。

A.11B.10C.10.78D.10.89

8.企业董事会决议决定并宣告现金股利分配方案时,应进行的会计处理是()。

A.借记“利润分配-应付股利”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

B.借记“应付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A卷,C.借记“实收资本”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

D.不作任何账户处理

9.下列凭证中,不能用来登记总分类账的是()。

A.原始凭证B.记账凭证C.科目汇总表D.汇总记账凭证

10.下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中,年折旧率不一致且递减的是

()。

A.平均年限法B.工作量法C.双倍余额递减法D.年数总和法

11.某企业的流动比率是0.9,如果用现金偿还一部分应付账款,流动比率将()。

A.不变B.减少C.增加D.不能确定

12.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18%的表决权资本,而且按照规定,投资企业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则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应采用()。

A.成本法B.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C.权益法D.市价法

1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委托代销商品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14.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实质重于形式B.谨慎性C.相关性D.及时性

15.企业折价发行债券筹资时,其每期应负担的实际利息为()。

A.债券面值×票面利率B.债券帐面价值×票面利率

C.债券票面利息与折价摊销额之差

D.债券票面利息与折价摊销额之和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会计等式正确的表达方式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权益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下列计价方法中,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先进先出法

B.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价

C.固定资产计提折旧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个别计价法

3.下列业务事项中,不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变化的有()。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C.取得长短期借款D.收回应收账款

4.在我国财务会计实务中,允许使用的计量基础有()。

A.公允价值B.历史成本C.现值D.可变现净值

5.企业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有()。

A.经营租入的设备B.融资租入的设备

C.闲置的房屋D.未使用的设备

四、简答题(本题20分)。

1.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依据是什么?资产负债表能提供那些信息?(本小题11分)

2.什么是实地盘存制?它具有怎样的优缺点?(本小题9分)

五、账务处理题(本题75分)。

1.ABC公司从仓库发出A材料,计划成本4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10000元,乙产品领用18000元,车间一般耗用6000元,厂部检修耗用6000元。期初“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2500元,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3500元,期初材料结存计划成本50000元,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为30000元(本小题8分,如果会计处理过程中应该用红字,请用负号表示)。

要求:(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2)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2.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算,销售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7%,应交消费税税率为10%,营业税税率为5%。2×11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本小题24分):

(1)向B公司采购甲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为153 000元,货款为900 000元,发票账单已经到达,货物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2)销售乙产品5000件,单位售价为200元(不含税价),单位销售成本为150元。该产品需缴纳消费税,货款尚未收到。

(3)转让一项专利的所有权,其转让收入为15000元,无形资产的账面摊余价值为300元。转让收入已存入银行。

(4)委托D 公司加工原材料,原材料成本100000元,加工费用25000元,增值税4 250元,由受托单位代收代交消费税25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准备直接对外销售。加工费用和增值税、消费税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5)出售一台设备,原价800000元,已提折旧160000元,出售所得收入为700 000元,清理费用支出5000元。收支均通过银行存款收付。

(6)月底对原材料进行盘点,发现乙产品盘亏,金额为4000元,盘亏原因待查。要求: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3.20×1年5月6日,甲公司支付价款 10160000元(含交易费用10000

元和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50000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2000000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0.5%。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资料如下(本小题15分):

(1)20×1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50 000元。

(2)20×1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2元。

(3)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股票;当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 5元。

(4)20×2年5月9日,乙公司宣告发放股利 200000元。

(5)20×2年5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6)20×2年5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9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转让。要求:编制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4.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为100000000元,每股面值1元,20X8年初“未分配利润”为贷方30000000元。20X8年12月31日,结账前各损益类账户的余额为:主营业务收入6000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4200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65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220000元,其他业务成本120000元,销售费用500000元,管理费用600000元,财务费用100000元,投资收益2000000元,营业外收入60000元,营业外支出40000元。假设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无纳税调整事项。20X9年5月15日股东大会批准了20x8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照20x8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同时向股 东按每股0.2元派发现金股利,按每10股送1股的比例派发股票股利。20X9年5月25日,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全部现金股利,新增股本也已经办理完股权登记和相关增资手续。

要求: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本小题16分)

5.某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发行3年期债券弥补生产经营资金的不足,债券面值100万元,票面利率8%,市场利率10%,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发行价格950263元。

要求:编制发行时、每年末按实际利率摊销溢(折)价时,到期还本时的会计分录。(本小题12分)

(试题完)

第五篇:农林专业课——植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07年)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生物膜:(06、08年)各种细胞器表面都覆盖着特殊的膜状结构物质与细胞膜一起统称为生物膜。

3、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4、减数分裂:(03年)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出的4个子细胞中的人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一半。

5、无丝分裂:(05、09年)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直接一分为二,这种分裂方式叫无丝分裂。

6、有丝分裂:(04年)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7、组织:在植物体内,具有许多形态、结构、功能相同,起源相同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称为组织。

8、凯氏带:根的内皮层细胞的横向壁和径向壁常因木质化和木栓化而增厚形成凯氏带。

9、心皮:雌蕊位于花的中央,由1个或多个变态的叶结合而成,这种变态的叶叫心皮。

10、聚合果:(05年)聚合果是指由一朵花中多数离生的单雌蕊联合发育而成的果实。

11、双受精:(05年)花粉管进入胚囊,管的先端,管的线段破裂,把内含物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胚,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发育成胚乳。

12、无性繁殖: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结合,从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13、有性繁殖:(06年)有性繁殖是指经过两个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14、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的生活史是指由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

15、新陈代谢:(04年)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16、酶: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17、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是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如:N、P、K等。

18、光周期现象:(07年)许多植物在发育的某一时期,要求每天有一定的昼夜相对长度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叫光周期现象。

19、蒸腾作用:(04年)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植物体表散失到大气中叫蒸腾作用。

20、光合作用:(03、08年)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质,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1、暗反应:叶绿素不需要光,可在黑暗中同化二氧化碳形成糖的过程称为暗反应。

22、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

23、基因:(04年)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4、翻译: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5、中心法则:(03、08年)遗传物质通过DNA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并经转录传递给mRNA,再经翻译由mRNA传递给蛋白质,有些病毒有反转录现象,即以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

26、等位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

上,因此称为等位基因。

27、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分子结构的改变,它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顺序的改变。

28、染色体组:能维持配子正常发育,含有个体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套染色体称染色体组。

29、品种:(03、07年)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根据需要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获得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合共同遗传特点的一群生物体。

30、引种:(09年)把外地的或外国优良品种或种质资源引入本地,成为推广品种,或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利用的方法。

31、杂种优势:(06年)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及产量、品质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32、生物技术:(02年)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综合地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物体本身、生物体某些特殊功能,以促进生产为人类服务。

33、基因工程:(05年)基因工程是指以工程设计的方式,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把遗传物质从一种生物细胞里提取出来,然后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细胞里,实现遗传性状的定向改变的技术。

34、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某种特性,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技术称发酵工程。

35、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36、体细胞杂交:(09年)体细胞杂交又叫细胞融合,是指将两种不同的体细胞(原生质体)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杂种细胞。

37、生物资源:(05年)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有一定价值的生物,以及由其组成的生物群落。

38、物种:物种简称种,是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个体的总称,是客观存在的,有其相对稳定的明确界限,可以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39、双名法:(06年)双名法是指植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前面一个字是物种的属名,后面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

40、同源器官:起源共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成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41、稳定性选择:淘汰趋于极端的变异,保留中型的变异,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2、节律性变温:(06年)一年内有春夏秋冬四季温度的变化,一天内昼夜温度也不一样,这种温度有规律的变化叫做节律性变温。

43、共生:(04年)共生是指两种生物或两种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或一种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双方都能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

44、附生:一些植物在其他植物体上栖息生长的现象,一般不发生营养上的直接关系。

45、寄生:(03、08年)寄生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前者从后者体内摄取养分维持生活的现象。

46、种群:指在一定空间的内同种生物个体的自然组合。

47、生物群落:(04年)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空间的各种生物有机体有规律的组合。

48、生态因素: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叫植物的生态因素。

49、生态系统:(08年)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位。

50、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物质与能量输入与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系统中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1、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在植物体内可以运转,含量极少,对植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特殊物质就叫植物激素。

二、简答题

1、蛋白质有何生理作用?(03、06年)

答:

1、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基本物质。

2、具有催化作用。

3、具有运输作用。

4、具有运动作用。

5、具有调节作用;

6、具有免疫作用。

2、双子叶植物的根为什么能不断增粗?

答: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能不断增粗,这是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形成了大量次生组织,构成根的次生结构,使根得以增粗。

维管形成层是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以及对着木质部脊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转变而成的。由于形成层的分裂活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根便不断增粗。

木栓形成层是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转变而成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称为周皮。木栓层形成后,外层的表皮和皮层得不到营养而死亡,木栓层则代替表皮保护作用。

3、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从外向内依次由哪几部分组成?(08年)

答: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部分。

4、什么叫繁殖?有几种类型?(08年)

答: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使种族得到延续,这种现象叫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包括分裂繁殖、出芽繁殖、营养体繁殖、孢子繁殖;有性繁殖包括配子生殖、结合生殖、单性生殖。

5、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是什么?(06年)

答: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太阳的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的能量的有机物,并能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重要性:

1、合成有机物质,贮存能量;

2、净化空气,保持大气中氧的稳定含量;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农业产量的基础。

6、叙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光合作用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组成的,整个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在光反应过程中,叶绿素分子利用所吸收的光能,首先将水分解成氧和氢。氧以分子状态释放出来,氢则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同时叶绿素分子还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暗反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与体内的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分子,并在ATP和许多酶的作用下被氢还原,经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葡萄糖,ATP中的能量被贮存在葡萄糖中。

7、蒸腾作用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07年)

答: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植物体表散失到大气中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植物体有着重要作用:

1、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进水分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2、蒸腾作用可促进溶解在水中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蒸腾作用可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植物受害。

8、呼吸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09年)

答:

1、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来源;

2、呼吸作用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中间产生,可作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

3、呼吸作用可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9、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应具备哪些优点?(05、07年)答:脱氧核糖核酸或DNA。

优点: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2、能够自我复制,使用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0、基因突变的意义?-08

答:

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2、对人类有益变异构成了人工选择对象,为新品种选择提供了遗传资源;

3、一些对生物有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来源。

11、生产上如何利用雄性不育?

答:雄性不育的利用通常在隔离区内进行的,每个隔离区内,把不育系与保持系按一定行比种植,开花时靠保持系为不育系传粉繁殖不育系种子,同时保持系自交种子可供下一年不育系繁殖使用。在第二个隔离区内,把不育系与恢复系按一定行比种植,开花时靠恢复系内不育系传粉生产出可育的杂交种子供大田生产使用,恢复系自交种子可供下一年制种使用。

12、如何培育无籽西瓜?

答: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体,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然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把这些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发生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当三倍体植株开花时,需要授给普通西瓜(二倍体)成熟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

13、植物引种方法的主要环节有哪些?(04年)

答:

2、引种方法的主要环节有:1引种材料的搜集;

2、引种材料的检疫;

3、引种材料的选择;

4、引种试验。

14、为什么在引种时要进行检疫?

答:(1)引种常是病虫害和杂草传播的主要途径。

(2)在引种的同时,很有可能带入本国或本地所没有的病虫害和杂草,以致后患无穷。

15、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有何作用?

答:优良品种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抵抗和克服不利因素(如病害),并能解决生产上的一些特殊问题(如茬口、畜产品质等)。因此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投资少,耗能低,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业增产措施。

16、什么是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有哪些?(05、09年)

答:概念: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及产量、品质等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必需的基本条件:

1、有纯度高的优良亲本品种过自交系;

2、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3、繁殖与制种工序简单易行,种子生产成本低。

17、植物进行组织培养时,培养基的主要成份有哪些?(04年)

答:

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

1、无机营养

2、有机营养

3、生长调节物质;

4、琼脂。

18、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有哪些区别?(3分)

答:低等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地上;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管多是单细胞的,有性生殖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高等植物生活在陆地,植物体结构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除苔藓外);生殖器官是多细胞,有性生殖合子形

成胚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故又叫有胚植物。

19、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双 子 叶 植 物 纲单 子 叶 植 物 纲

胚具有两片叶子胚具一片子叶

直根系须根系

茎内维管束作环状列,有形成层,有次生结构散生,无形成层,无次生结构 叶为网状脉叶为平行或弧形脉

花部基数为5或4花部基数为320、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是最高级的一类植物?(从结构特点说起,共四方面)

答:

1、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比各类植物更加完善、多样化,体内组织分化精细,生理效率高;

2、被子植物有了真正的花,因而又叫显花植物;

3、花中有了雌蕊,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受精后胚珠发育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对保护种子及帮助种子散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4、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提高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21、为什么青藏高原种植的白菜、萝卜比其他地区要大?

为什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

答:昼夜温差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白天光合作用的产物积累较多,故营养器官大。

22、举例说明什么是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3分)

答:生活在草地、池塘里的青蛙是绿色活动在农田、土丘一带的泽蛙确是灰褐色;石块上的石蛙为深褐色等现象为保护色;蛾类幼虫许多有毒毛,它们常有明显的黑色或其他颜色,往往具有毒刺、毒毛,或有异味的动物,常常有非常鲜艳的色斑或醒目的斑纹,称为警戒色。而竹节虫、枯叶蝶和尺蠖的幼虫等生物体模拟环境中的景物体态使本身得到保护或其他益处为拟态。

23、说明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循环的?

答:首先营养元素与矿质的形式被植物从周围空气和土壤中吸收,然后以有机分子形式从上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死后再由分解者把生物遗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并把它们归还到环境中去,重新被生物利用,完成营养物质的生物循环。

24、植物在净化空气,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答: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吸滞灰尘;

3、吸收有害物质;

4、减少空气含菌量。

25、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下载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专业课《金属学》题库答案——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工业大学 材料成型专业课《金属学》题库答案——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